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资讯 » 福州长乐营前长乐府有多少面积
扩展阅读
成都飞杭州要多久时间 2025-05-17 08:09:28
厦门港口怎么样 2025-05-17 08:07:18
深圳哪里有小龙虾买 2025-05-17 08:01:27

福州长乐营前长乐府有多少面积

发布时间: 2022-09-19 20:34:38

A. 福清在哪里,在哪个省

福清市(拼音:fu qing shì),英文简称Fu qing。 福清简称“融”,雅称“玉融”,为全国着名侨乡。地理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北纬25°18'—25°52', 东经119°03'—119°42'。面积2430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519平方千米,海域面积911平方千米。辖7个街道办事处、17个镇:玉屏街道、龙山街道、龙江街道、音西街道、宏路街道、石竹街道、阳下街道,海口镇、城头镇、南岭镇、龙田镇、江镜镇、港头镇、高山镇、沙埔镇、三山镇、东瀚镇、渔溪镇、上迳镇、新厝镇、江阴镇、东张镇、镜洋镇、一都镇。人口123万。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福清市位于省会福州南翼,东临台湾海峡,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一个城市,最近处与台湾新竹市仅距84海里,也是福建省对台、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1990年12月撤县建市,是全国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国农村城市化试点县市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之一。 福清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长乐——南澳大断裂带大致经融城至渔溪斜贯中部。西北部属戴云山脉东向支脉,多低山丘陵,山间谷地有洪积——冲积平原,全市最高峰古崖山尾海拔1000米;东南部以台地、低丘为主,融城——海口,及江镜、渔溪为冲积——海积平原;南部龙高半岛楔入福清湾、兴化湾中。海岸为具有沙泥滩的回升侵蚀漏斗型低丘、台地岩岸,岛屿100多个,港湾众多。河流多独流入海,主要有龙江:干流62千米,流域538平方千米,支流太城溪、虎溪、大北溪、交溪和获芦溪支流风迹溪,大樟溪流域的一都溪,还有渔溪、迳江、大坝溪、沾泽河。主要湖泊有沁塘湖、占泽湖;人工湖有东张水库(水面15平方千米)、建新、东皋、占坝水库。年平均气温 19.6℃;1月平均气温10.8℃,7月平均气温28.2℃;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1.2℃。平均年降水量1326毫米,无霜期346天。境内耕地3.09万公顷,有林地6.1万公顷,林木蓄积量166.8万立方米,毛竹116.5万根,森林覆盖率47%。可利用草场5300公顷。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41万千瓦,可开发1.42万千瓦。矿藏有花岗岩、叶蜡石、高岭土、石英砂、铁砂、泥炭、铁。海岸线348千米,岛岸线84.24千米。 唐圣历二年析长乐县南乡置万安县,天宝元年改福唐县,五代梁开平二年至后唐同光元年曾名永昌县。五代闽龙启元年更名福清县。元元贞二年升为福清州,明洪武元年更为县。历属泉州、福州、长乐郡、长乐府、福州、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闽海道。1949年8月16日解放,历属闽侯专区、晋江专区、闽侯专区、莆田地区、福州市。 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建市10多年以来,百万福清人民领开放风气之先,借政策驱动之利,扬侨台区位优势,着力锻造农业和外向型经济坚强“双翼”,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创造了“福清效益”、“福清速度”,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省10强县市第3位,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迅猛增长的势头

B. 安徽宣城占地面积多少福建长乐占地面积多少

政府
宣城市人民政府位于宣州区鳌峰东路。市委书记高登榜,市长虞爱华
面积
全市总面积12340平方公里(占安徽省总面积的8.9%)
人口
全市总人口281万(截止2007年末)
长乐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口南岸,与台湾岛隔海相望。介北纬25°40′~26°04′、东经119°23′~119°59′之间。东临东海,南邻福清市,北接闽江,西连闽侯县而接近福厦国道,福泉高速公路从境内通过。东北交连江县海界,东南交福清市、平潭县海界,海岸线长96公里。有大小岛屿34个,其中以白犬列岛为大。全市陆地面积658平方公里,辖吴航、航城、营前、首占、玉田、松下、江田、古槐、文武砂、鹤上、漳港、湖南、金峰、文岭、梅花、潭头16个镇和罗联、猴屿2个乡,255个村委会、9个居委会。1994年人口65.41万人,1998年人口67.37万人,以汉族为主,有满、畲、蒙、藏等少数民族20个,其中满族聚居的航城镇琴江村,是全省最大的满族村。市人民政府驻吴航镇,距省会福州陆程33公里。

C. 福州的历史有多少年

福州,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水、陆、空交通枢纽。三山傲首挺立,闽江穿流城区,白塔、乌塔,两塔对峙,构成榕城独特的“三山两塔一条江”的城市格局,天造神设、山水灵秀、气势非凡,素有“东南都会””福地宝城”之美誉。 福州,现辖五区二市六县(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五个区,福清、长乐两市,闽候、罗源、连江、平潭、闽清、永泰六个县)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人口580万,其中市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人口143万。 福州是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践后裔无诸(受封为闽越王)在此筑城建都,称为“冶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称“福州”。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扩建夹城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石山、屏山围在城中,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也就成了福州的别名。因王审知受封闽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中的“闽国”,定都于福州,从此,福州便有了“闽都”之称。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张伯玉,发动市民广植榕树后“绿荫满城,暑不张盖”,又得“榕城”之美称。 福州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着历代英才。他们中有五代开闽的王审知,南宋爱国名相李纲,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启蒙思想家严复,文学家林纾,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海军元老萨镇冰,“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谦等等,

D. 福建长乐有多少人口为什么叫长乐

长乐市位于闽江口南岸,处于长江口与珠江口海岸线的正中。属于国家颁布的沿海开放市(县)之一。是福建省会福州的门户,国内屈指可数的空海“两港”城市。市区距福州市中心29公里,长乐国际机场距福州49公里。世界上最大的迭合梁双塔双面斜拉桥青洲大桥和乌龙江特大桥把闽江南北两岸紧密连在一起。1994年撤县设市。处于长江口与珠江口海岸线的正中。属于国家颁布的沿海开放市(县)之一,全市面积658平方公里,人口66万,长乐现辖12个镇、2 个乡、4个街道,共有231个村、14个社区居委会、6个居委会。
长乐是明代着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启锚地,也是福建省着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海外侨胞、港澳同胞近30万人,在台人员及后裔10万人。长乐历史悠久,设县始于唐武德六年(公元623 年),长乐(399年─401年)十六国后燕慕容盛年号。至今有1380 年的历据史书记载,长乐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夏商时,属扬州。秦汉时期属闽。晋春秋和三国时,吴国、东吴在六平吴航头(今吴航镇)造船,因此,别称吴航。晋朝惠帝时,将扬州部太康分为建安郡和晋安郡,长乐属晋安郡原丰县。隋朝大业间,晋安郡改为建安郡,长乐属闽县。唐武德六年(623 )由闽县析立,取《 诗经》 “宅新邑,宁厥止”之义,县名为“新宁”,县治设敦素里平川(今古槐),不久改称长乐县。圣历二年(699 ) ,析出长乐南部的太平、感德、崇德、孝义、万安、长东、永乐、永福8 个乡,设置万安县(今福清市)。上元元年(760),防御史董玠因敦素里地形卑湿,将县治移到吴航头。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后梁乾化元年(911) ,改县名为安昌县;后唐同光元年(923 ) ,复名长乐县;长兴四年(933 ) , 王延钧称帝福州,国号大闽,改元龙启,升福州为长乐府,以闽县为长乐县,以长乐县为侯官县,以侯官县为闽兴县;清泰二年(935),闽县、侯官、长乐均复旧名;后晋天福六年(941 ) ,改闽县为长乐县,改长乐县为安昌县;天福七年,复为闽县、长乐县,均属长乐府,此后长乐县名稳定下来。立县至清,长乐为闽州、福州、长乐郡、福州威武军、福州彰武军、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等(均为今福州)所辖。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府、州、厅,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政制,福建省设东、西、南、北4 路道,长乐属东路道。1914 年,改东路道为闽海道。1925 年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地方政制,长乐直属福建省政府管辖。1933 年,以十九路军将领为核心,在福州发动“福建事变’, 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划福建为闽海、延建、兴泉、龙汀4 省,长乐属闽海省。1934 年7 月,全省设10 个行政督察区,长乐为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公署驻地,辖长乐、闽侯、连江、福清、平潭、永泰、罗源等县。9 月,闽侯县十三区的光俗、高详、至德、绍惠、钦仁、江左6 里划归长乐第七区,时省府委员陈煌琳实地勘界并立碑太岁坑(今黄石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省设立8 个专区,长乐属闽侯专区管辖。1955 年,全省改设5 个专区,长乐属福安专区管辖。1959 年,复属闽侯专区管辖。1970年改专区为地区,属闽侯地区管辖。1971 年,改属莆田地区管辖。1983 年7 月l 日,实行市带县体制,长乐属福州市管辖。1994 年2 月18 日,长乐撤县设市,仍属福州市。

E. 长乐区是属于哪个市

长乐区属于福建省福州市。
长乐区(古属福州府长乐县)是福建省福州市辖区,名取自《诗经》“长安久乐之义”,位于闽江口南岸,处于长江口与珠江口海岸线的正中,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地貌属低山丘陵小区,低山丘陵略成“工”字型,分布于中部和南部。东部为开阔的滨海平原,西部为营前-玉田平原。陆地面积658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313平方千米。
长乐区拥有空海陆三轴交通,国内屈指可数的空海“两港”城区,属国家颁布的开放县(市)区之一。长乐太平港是郑和七下西洋开洋地,贡茶方山露芽与贡盐产地。历史文化经济聚为一身,有着“海滨邹鲁、文献名邦”、“华侨之乡、民营企业雄厚”的称誉。

F. 在三国时期福建的福州属于哪个国家

【福州概况】 福州市简称榕,拼音:fu zhou,英文简称Fu zhou。
因城内有屏山、乌石山、于山三山鼎立,别称“三山”;又由于自宋代以来,人们在城内外广植榕树,绿荫满城,又称“榕城”;此外又有“合沙”“东越”“左海”等别号。邮政编码: 350000,电话区号:0591。为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7′。东濒东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北、西、南三面分别与宁德市、南平市、三明市、泉州市、莆田市接壤,市人民政府驻地鼓楼区乌山路。现辖五区、六县、两个县级市和一个经济区,即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5个区,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平潭县6个县,福清、长乐2个市和琅岐经济区。全市土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2004年底建成区面积165.66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为66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43万人,全市户籍人口609.3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70.85万人。全市设34个街道办事处、105个镇,48个乡(含2个民族乡和马祖乡),2795个村(居)委会、社区居委会。

福州历史悠久,夏代属扬州地域,殷商为七闽之地,战国时归越国,秦时为闽中郡,汉高祖封闽越王,唐玄宗是设福州都督府,为福州命名之始。福州宗教文化丰富,有“佛国”之称,重点佛教寺院有6座(涌泉寺、西禅寺、林阳寺、地藏寺、万福寺、雪峰寺),为全国城市之最。

福州背山依江面海,气候宜人,地理环境优越,有榕城、温泉城之雅称,还有“江南胜地”之美誉。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9度左右,最佳的旅游季节为每年的四至十一月。

名山有鼓山、旗山、青芝山。名墓有王审知墓、李纲墓、林则徐墓。名园有西湖、南公园、烟台山等。名塔有白塔、乌塔、罗星塔、瑞云塔、三峰塔。名桥有万寿桥、回龙桥、龙江桥。名居有林翰尚书故居、郑振铎故居、陈绍宽故居。

【行政区划】
福州市辖5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福州市 面积12153平方千米,人口608万人(2004年)。
鼓楼区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 56万。邮政编码350001。区人民政府驻津泰路。
台江区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 32万。邮政编码350004。区人民政府驻广达路。
仓山区面积 146平方千米,人口 39万。邮政编码350007。区人民政府驻麦园路。
马尾区面积 248平方千米,人口 16万。邮政编码350015。区人民政府驻君竹路。
晋安区面积 567平方千米,人口 28万。邮政编码350011。区人民政府驻岳峰镇。
福清市面积1932平方千米,人口121万。邮政编码350300。市人民政府驻融城街。
长乐市面积 724平方千米,人口 66万。邮政编码350200。市人民政府驻吴航街。
闽侯县面积2130平方千米,人口 61万。邮政编码350100。县人民政府驻甘蔗街。
连江县面积1191平方千米,人口 61万。邮政编码350500。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
罗源县面积1079平方千米,人口 25万。邮政编码350600。县人民政府驻凤山镇。
闽清县面积1469平方千米,人口 30万。邮政编码350800。县人民政府驻梅城镇。
永泰县面积2243平方千米,人口 35万。邮政编码350700。县人民政府驻樟城镇。
平潭县面积 371平方千米,人口 38万。邮政编码350400。县人民政府驻潭城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汽车号牌
福建省(闽)
A 福州市 B 莆田市 C 泉州市 D 厦门市 E 漳州市 F 龙岩市 G 三明市
H 南平市 J 宁德市 K 省直系统

【历史文化】
福州是一座历史名城,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秦置闽中郡。福州历为汉闽越国都,三国建安郡、晋安郡,南朝晋平郡、闽州、丰州,隋泉州、建安郡,唐建州、泉州、闽州、福州、长乐郡,五代闽王都长乐府,宋福州、福建路、福安府,元福建行中书省、福州路,明、清福州府的治所。1913年为东路道(1914年改闽海道)驻地、福建省省会、闽侯县治。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及所属“闽海省”省会设此,为特别市,旋废。1946年正式设福州市。1949年8月17日解放,为福建省省会、省辖市。

福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7000年前,福州就同黄河、长江流域一样进入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用简单的生产工具从事原始渔猎活动,并开始饲养畜类和从事简单的农业劳动,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福州原始文化。

本世纪50年代以来,经过历次考古调查和发掘,福建省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数以百计,出土了大批遗物,其中以平潭壳丘头、闽侯昙石山等遗存最为丰富,并具有代表性的意义。

考古发掘证明,距今5000~7000年前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福州地区就有氏族部落长期定居。“闽人”就是当时的土着居民。距今约4000年前,即公元前21世纪末至公元前16世纪初的夏朝时期,这里的闽族居民已和中原地区的华夏族有了联系。至周代,这里与中原的关系更加密切。它不仅隶属于周朝,而且也进入了奴隶社会。战国中期(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践六世孙无疆为楚威王击败杀死,越国开始瓦解,王族南奔,部份越人入闽,与闽族融合成为闽越族。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向福建进军。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废闽越王无诸为君长,在福建地区设闽中郡。秦末,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无诸率闽越族人先是反秦,继而佐刘邦攻项羽。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汉复封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福州成为闽越国的都城。无诸依冶山建城,人称“冶城”。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福州为晋安郡的郡城,第一任郡守严高改建郡城,时称“子城”。南朝、隋唐时,福州曾作为丰州、泉州、闽州、建州的州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改设福州都督府,从此,福州就定了名。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王审知随其兄王潮率兵南下,占领福建全境,创立闽国,定都福州。王审知安置中原移民,选用贤能,兴文重教,浚湖拓城,减税撤卡,发展海外贸易。唐天复元年(901年),王审知在子城外环建大城,设八城门、九便门、三水门,称“罗城”,全部用印有“钱纹”图案的城砖砌城。罗城内除官吏居住外,还让百姓按规定地段修建住宅,分段围以高墙,称之为坊,这便是“三坊七巷”的雏型。开平元年(907年),在大城南北增筑月城,大城夹在其中,人称“夹城”。因南门外一带地势低洼,又建城墙以防洪。是时全城略呈圆形,越王山(屏山)、九仙山(于山)、乌山均被圈入城中,福州因而别称三山。后来,王审知的儿子王延钧立国号“大闽”,将福州改称为“长乐府”、“东都”。北宋开宝七年(974年)福州刺史钱昱在夹城之外增筑外城。南宋绍兴之后,金兵猖獗,中原涂炭,福州被视为“武陵桃源”,避乱者渐次而来,典章人物,极一时之盛。南宋末,益王赵登基于福州,升福州为福安府,作为行都。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设福建行中书省于泉州,三年后迁返福州。明代,统治者轻徭薄赋,奖廉肃贪,鼓励垦荒,发展生产,福州经济恢复,纺织业、商业、航海业复苏。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唐代的夹城与宋代的外城基础上砌石城以防倭,此为府城。此城沿用至辛亥革命后才陆续被拆除。明末,清兵入关,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位,称福州为天兴府,又称“福京”,作为行都。明清时,福州为福州府府治。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城市日益扩大。城内、南台和仓山连成一片,上杭、下杭、中亭、台江成为商贾云集的街市,仓山成为外国领事馆区。在近代史上,福州曾经是我国海军、造船业的发祥地,为我国培养出一代早期着名的海军将领英才。

福州民风淳朴、文化昌盛,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早在三国两晋时期,严高、虞愿、江淹等名流已在福州传播中原文化。唐开元年间,福州就设立书院庙学。韩愈曾称道:“闽越有长才、秀民通文书,与上国齿”,认为福州文化水准可与京都长安相媲美。宋代,福州教育、文化更为发达,有着“路逢十客九青衿,巷南巷北读书声”的盛况。当时,福州开设的巢经楼是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石鼓书院亦被称为海内四大书院之一。明清以来,福州更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汇集地,“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名人灿若繁星。据不完全统计,历代福州籍进士达4100多人,其中文状元16人,武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府州前列。宋乾道二年至八年福州永泰县曾七年蝉联“三状元”,宋嘉定元年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均为榕籍人士,都被誉为中国科举史上的奇迹。目前,福州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有50余人,居全国各大中城市前列。

【自然地理】
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下游,介于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1′。东濒东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西邻三明市和南平市,北接宁德市区,南连莆田市,陆域总面积12152.5平方公里。

地形:福州市区所在地属于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境内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全市总面积12,1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043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福州是矿产资源丰富,叶腊石、花冈石、硅砂等非金属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地位。

森林资源:全市林地面积779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5%,现有森林总面积947万亩,林木总蓄积量16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7.8%,绿化程度达88.6%。

地热:全市市区地热总储量达9800立方米,是中国三大温泉区之一。

海洋: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岸线总长的三分之一。沿海多天然良港,可兴建1─20万吨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有100多个:福清湾、罗源湾、兴化湾久负盛名,是全国少有的深水港湾。东部沿海的海坛岛面积251.4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大岛,全国第五大岛。岛上的三十六脚湖,湖面积达2.1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大天然淡水湖。其它较大的岛屿有江阴岛、琅歧岛、粗芦岛、川石岛、大练岛等。农作物一年三熟,盛产稻、麦、油菜、甘薯。淡水养殖鱼类有120种,海洋鱼类500多种,陆生动物属保护和禁僭的有20多种。

气候:福州气候福州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冬短夏长,温暖湿润,无霜期达326天,年平均日照数为1700~198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6~20℃,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达6~10℃;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为24~29℃。年相对湿度约77%。近年来常出现热岛效应,又福州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气温高达36℃以上。福州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偏南风为主,7~9月是台风活动期,每年平均台风直接登陆市境有2次。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

【地方文化】
福州地区通用福州话,福州方言是汉语的八大方言之一,在唐末五代期间就已定型,在福建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福州方言是闽江下游的旧福州府"十邑"的共通语,整个闽东地区划代表性方言。在今福州市所属的5区2市6县通行,今宁德地区所辖的2市5县也能听懂。在闽东方言区之外的浙江省泰顺县、平阳县、苍南县部分乡镇也有通行福州方言的。至于闽北地区如尤溪、建瓯、沙县、顺昌、将乐等,则以福州话为第二方言,从闽东方言区出去的华侨更是把福州话传播到世界各地。

福州方言是多来源的。其底层应当是古闽越族的语言。魏、晋之前的早期移民带来古吴语和古楚语,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也明显地留存于福州话中。

福州近现代名人辈出,有南宋爱国名相李纲,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启蒙思想家严复,文学家林纾,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海军元老萨镇冰,“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谦,文学家高士其、数学家陈景润、国府主席林森、文学家郑振铎,化学家侯德榜,文学家冰心,华侨领袖黄乃裳等,举不胜举。仅宋、明、清3个朝代,福州籍进士达3632人,其中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州府的前列,近现代名人灿若繁星,举不胜举。福州又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从清朝到民国先后13任海军总长、次长、总司令为福州人囊括。1991年,国家对近现代中国杰出专家学者所作的统计中,福州籍53人,中科院福州籍的学部委员、院士47人,均列全国各城市的前茅。

市标——“三山一水”雕塑:福州城内于山、乌山、屏山“三山”鼎峙,闽江宛如绿带穿城而过。史载,五代梁开平二年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山、屏山圈入城内,形成了福州“山在城中、城在山内”的独特风貌。“三山一水”成为榕城主要标志,故福州亦称“三山”。

市树——榕树:福州植榕,古已成风。特别是北宋时期,太守张伯玉倡导“编户植榕”,“满城绿荫,暑不张盖”,使福州又有了“榕城”的美称。榕树四季常青、枝 荣叶茂、雄伟挺拔、生机盎然,象征着福州城市精神风貌。福州城区现有古榕树近千株。位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内的这株千年古榕被誉为福州第一大榕,树高20米,树冠地面投影面积达1330多平方米,蔚为壮观。相传,北宋冶平年间,三位武官在此练武时植下这株榕树。每当春回大地之时,古榕约有一半树冠首先萌芽,待老叶子逐渐落光,另一半树冠则新叶初萌,形成层次分明、色彩不一的怡人景象。

市果——福桔:福州盆地盛产柑桔,尤以桔子为最,且皮薄、色红、汁多、味甜,风味独特,称为“福桔”。福桔成熟期恰在岁末,福州风俗以“红”见好,且“桔”与“吉”音似,所以成为民间吉祥物和贺年赠品。

市花——茉莉花:福州特产,产量和质量都居全国之首。茉莉花每年暮春初夏开花,有单瓣、重瓣、单叶、复叶之分。花色有红白两种,以白花为主。茉莉花花香清雅,可用于制作茉莉花茶、提炼香料等。

民间工艺品——“福州三宝”、“榕城三绝”:传统工艺品脱胎漆器、牛角梳、纸伞被称为“福州三宝”。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寿山石雕与脱胎漆器、软木画被誉为“榕城三绝”。

软木画,以质地松软的栓树皮为材料,经手工精雕巧镂,制成山水、园林、花鸟等图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民族特色。

纸伞,选料考究,做工精细,品种繁多,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装饰观赏效果。

脱胎漆器,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中国传统工艺“三宝”。

牛角梳,造型美观,结实耐用,温润而不挂发,去垢而不沾,解痒而不痛,深受海内外宾客的喜爱。

饮食文化——以福州菜肴为代表的闽菜,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选料精细,制作严谨,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在烹饪界独树一帜,在海内外素有盛名。闽菜之首佛跳墙,原料珍贵,制作讲究,汤浓味厚。鸡汤氽海蚌,制法独特,汤清味醇,清新靓丽,号称百菜之后。淡糟香螺片、荔枝肉、醉糟鸡、香芋鸭等福州名菜也独具特色。风味小吃也是福州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按制作原料分类,可分为米类、粉类、淀粉类、干果类、肉类和海鲜类等,尤以米、豆、糖为主要原料的最为着名。春节期间的红、白年糕,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的粽子,冬至的搓等,是福州群众喜爱的传统食品。近年来,福州聚春园大酒店的“太极芋泥”,安泰楼、美食园的“锅边糊”、“肉丸”、“鱼丸”、“扁肉燕”等获得了“中华名小吃”称号。

传统艺术——闽剧、评话、十番:闽剧又称“福州戏”。明代,昆山腔、弋阳腔等传入福州,福州方言戏曲逐渐兴起。清光绪初到辛亥革命前后,称“闽班”。1924年,郑振铎先生出版传统剧目《紫玉钗》等,正式以“闽剧”取代了“闽班”的称号。评话是福州地区主要曲艺品种,讲究唱、说、做、表,有“人文活化石”之美誉。十番原名“协欢”,意为声协和而成欢,是福州主要地方乐曲之一,由民间龙灯舞演变发展而来,曲调悠扬动听。

福州民间习俗可分为节俗、婚丧寿事俗、乡俗、食俗、穿戴俗五大类别,主要有闹花灯、踩高跷、舞龙灯、舞狮子、赛龙舟、登高等民俗活动。

G. 中国古代各朝的首都及占地面积及平面图

【五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初~公元前2070年)
‘黄帝’有熊(今河南郑州新郑)
‘颛顼’帝丘(今河南濮阳)
‘帝喾’帝丘(今河南濮阳)、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
‘尧’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舜’永济(今山西运城永济)
【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东)
阳翟(今河南禹州)
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
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西)
原(今河南济源西北)
老丘(今河南开封东北)
西河(今河南安阳东南)
【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
亳(今河南郑州)
嚣(今河南郑州西北)
相(今河南濮阳北、安阳内黄南;一说今河南安阳洹水北)
邢(今河北邢台)
庇(今山东郓城北、梁山西南)
奄(今山东曲阜)
殷(今河南安阳)
朝歌(今河南淇县)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镐京(今陕西西安长安西北)
成周(今河南洛阳)
犬丘(今陕西咸阳兴平东南)
南郑(今陕西渭南华县)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雒邑(河南洛阳)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秦’:西犬丘(今甘肃天水西南)、平阳(今陕西宝鸡东南)、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栎阳(今陕西西安临潼东北)、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晋’: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新田(今山西侯马)、屯留(今山西屯留县南)、端氏(今山西沁水东北)
‘楚’: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陈丘(今河南淮阳)、巨阳(今安徽太和东南)、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
‘齐’:临淄(今山东淄博)
‘燕’:临易(今河北雄县)、蓟(今北京城西南)
‘宋’:商丘(今河南商丘南)、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
‘鲁’:曲阜(今山东曲阜)
‘郑’:新郑(今河南新郑)
‘赵’:晋阳(今山西太原)、中牟(今河南鹤壁西)、邯郸(今河北邯郸)
‘魏’:安邑(山西夏县西北)、大梁(今河南开封)
‘韩’: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宜阳(今河南洛阳宜阳西)、阳翟(今河南禹州)、新郑(今河南新郑)
‘卫’:沫(今河南淇县)、曹(今河南安阳滑县东)、楚丘(今河南安阳滑县东北)、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
‘陈’:陈(今河南淮阳)
‘蔡’:上蔡(今河南上蔡)
‘曹’:陶(今山东定陶)
‘吴’:吴(今江苏苏州)
‘越’:会稽(今浙江绍兴)
‘杞’:杞(今河南开封杞县)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西楚’(公元前207年--公元前202年)
彭城(今江苏徐州)
‘南越’(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10年)
番禺(今广东广州)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前8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前202年—公元前202年
栎阳(今陕西西安临潼东北)公元前202年—公元前200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公元前200年—公元8年
‘新’(公元8年~公元23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公元8年—公元23年
‘汉更始’(公元23年~公元25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23年—公元24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公元24年—公元25年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雒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25年—公元190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公元190年—公元195年
许昌(今河南许昌)公元196年—公元220年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魏’(公元220年~公元265年)
许昌(今河南许昌)公元220年--公元221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221年--公元265年
‘蜀’(公元221年~公元263年)
成都(今四川成都)
‘吴’(公元229年~公元280年)
建业(今江苏南京)公元229年--公元265年
武昌(今湖北武汉)公元265年--公元267年
建业(今江苏南京)公元267年--公元280年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265年—公元313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公元313年—公元316年
【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建康(今江苏南京)
【十六国时期】(公元304年~公元439年)
‘成(汉)’(公元304年~公元347年):成都(今四川成都)
‘汉(前赵)’(公元304年~公元329年):离石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北)、蒲子(今山西隰县)、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前凉’(公元317年~公元376年):姑臧(今甘肃武威)
‘后赵’(公元319年~公元351年):襄国(今河北邢台)、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东北)
‘前燕’(公元337年~公元370年):龙城(今辽宁朝阳)、蓟(今北京城西南)、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东北)
‘前秦’(公元351年~公元394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后燕’(公元384年~公元407年):中山(今河北定州)、龙城(今辽宁朝阳)
‘后秦’(公元384年~公元417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西秦’(公元385年~公元431年):勇士(今甘肃榆中东北)、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苑川(今甘肃榆中大营川)、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
‘后凉’(公元386年~公元403年):姑臧(今甘肃武威)
‘南凉’(公元397年~公元414年):广武(今甘肃兰州永登)、乐都(今青海乐都)、西平(今青海西宁)、姑臧(今甘肃武威)
‘北凉’(公元397年~公元439年):建康(今甘肃高台西北)、张掖(今甘肃张掖西北)、姑臧(今甘肃武威)
‘南燕’(公元398年~公元410年):滑台(今河南安阳滑县)、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
‘西凉’(公元400年~公元421年):敦煌(今甘肃敦煌)、酒泉(今甘肃酒泉)
‘夏’(公元407年~公元431年):高平(今宁夏固原)、统万(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
‘北燕’(公元409年~公元436年):龙城(今辽宁朝阳)
‘冉魏’(公元350年~公元352年):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东北)
‘西燕’(公元384年~公元394年):长子(今山西长治长子西南)
‘翟魏’(公元386年~公元391年):滑台(今河南安阳滑县)
‘西蜀’(公元405年~公元413年):成都(今四川成都)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南朝]
‘宋’(公元420年~公元47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
‘齐’(公元479年~公元502年):建康(今江苏南京)
‘梁’(公元502年~公元557年)
建康(今江苏南京)公元502年--公元552年
江陵(今湖北江陵)公元552年--公元554年
建业(今江苏南京)公元554年--公元557年
‘陈’(公元557年~公元58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
[北朝]
‘北魏’(公元386年~公元534年)
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公元386年—公元398年
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398年—公元493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493年—公元534年
‘东魏’(公元534年~公元550年):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东北)
‘北齐’(公元550年~公元577年):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东北)
‘西魏’(公元535年~公元557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北周’(公元557年~公元581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隋】(公元581年~公元619年)
大兴(今陕西西安)公元581年—公元605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公元605年—公元619年
【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西京长安(陕西西安)公元618年-公元904年
东都洛阳(河南洛阳)公元657年-公元736年(与西京并重时期)
公元904年-公元907年
【少数民族政权】
‘吐谷浑’(公元4世纪初---公元663年约350多年
伏俟城(今青海湖西22.5公里)
‘吐蕃王朝’(公元6世纪--公元9世纪(877年)约300年
匹播城(今西藏琼结县)
逻些城(今西藏拉萨市)
‘渤海’(公元669年--公元926年)
东京龙泉(今黑龙江宁安县东京城)
‘南诏’(公元738年---公元902年
羊咀咩城(云南大理太和村)
‘大长和’(公元902年--公元928年)
羊咀咩城(云南大理太和村)
‘大义宁’(公元928年--公元937年)
羊咀咩城(云南大理太和村)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公元960年)
[五代]
‘后梁’(公元907年~公元923年)
开封(今河南开封)公元907年—公元909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公元909年—公元913年
开封(今河南开封)公元913年—公元923年
‘后唐’(公元923年~公元936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
‘后晋’(公元936年~公元946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公元936年—公元937年
开封(今河南开封)公元937年—公元946年
‘后汉’(公元947年~公元950年)
开封(今河南开封)
‘后周’(公元951年~公元960年)
开封(今河南开封)
[十国]
前蜀:成都(今四川成都)
后蜀:成都(今四川成都)
楚:潭州长沙府(今湖南长沙)
南汉:广州兴王府(今广东广州)
闽:福州长乐府(今福建福州)
吴越:杭州西府(今浙江杭州)
吴:扬州江都府(今江苏扬州)
南唐:西都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东都江都府(今江苏扬州)
南平(荆南):荆州江陵府(今湖北江陵)
北汉:太原(今山西太原)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
东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
南京(今江苏南京)公元1129年—公元1138年
临安(今浙江杭州)公元1138年—公元1276年
【少数民族政权】
‘辽’(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
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公元918年—公元1007年
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公元1007年—公元1125年
‘大理’(公元937年~公元1253年)大理(今云南大理)
‘西夏’(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兴庆府(中兴府)(今宁夏银川东南)
‘金’(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
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东城东南)公元1115年—公元1153年
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城西南)公元1153年—公元1214年
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公元1214年—公元1234年
‘西辽’(公元1132年~公元1218年)八剌沙衮(别称虎思斡耳朵、虎思斡耳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南,即唐代碎叶城)
【元】(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大都(元冬都,今北京)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上都(元夏都,今内蒙锡林浩特南)公元1263年--公元1368年
【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南京(今江苏南京)公元1368年—公元1420年
北京(今北京)公元1420年—公元1644年
【清】(公元1616年~公元1912年)
兴京(今辽宁新宾西)公元1616年--公元1621年
辽阳(今辽宁辽阳)公元1621年--公元1625年
盛京(今辽宁沈阳)公元1625年--公元1644年
北京(今北京)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
【中华民国】
南京 公元1912年1月1日-公元1912年4月2日
北京 公元1912年4月2日-公元1928年6月8日
南京 公元1927年4月18日-公元1932年1月29日
洛阳 公元1932年1月29日-公元1932年12月1日
南京 公元1932年12月1日-公元1937年11月17日
重庆 公元1937年11月17日-公元1946年5月5日
南京 公元1946年5月5日-公元1949年4月2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 公元1949年10月1日-至今

H. 长乐府怎么样好不好值不值得买

楼盘名称:福州长乐府

城市:福州

楼盘位置:中国福州·长乐营前·洞江湖(愉景湾东侧)

开发商:均和集团

规划信息:其占地面积为0平方米,容积率暂无数据,绿化率0%,共0栋楼,停车位

(所载信息仅供参考,最终以售楼处信息为准。)

点击查看更多房产信息

I. 福建长乐区属于哪个市

长乐区,隶属福建省福州市。
长乐区位于闽江口南岸,处于长江口与珠江口海岸线的正中,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地貌属低山丘陵小区,低山丘陵略成“工”字型,分布于中部和南部。东部为开阔的滨海平原,西部为营前-玉田平原;陆地面积658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313平方千米。下辖5个街道、11个镇、2个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长乐区常住人口为790262人。
长乐区,古属福州府长乐县,名取自《诗经》“长安久乐之义。拥有空海陆三轴交通,国内屈指可数的空海“两港”城区,属国家颁布的开放县(市)区之一。长乐太平港是郑和七下西洋开洋地,贡茶方山露芽与贡盐产地;也是中国着名侨乡,侨胞分布世界各地,也是台胞祖地;历史文化经济聚为一身,有着“海滨邹鲁、文献名邦”、“华侨之乡、民营企业雄厚”的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