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好写的物联网专业论文题目写作参考
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好写的物联网专业论文题目写作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物联网论文题目
1、 基于嵌入式PC和物联网的无人驾驶 拖拉机 研究
2、 太阳能农机发动机监测系统设计—基于智慧农业物联网信息采集
3、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生产监控系统设计
4、 基于农业物联网的智能温室系统架构与实现
5、 基于物联网的水田无线监控系统设计
6、 基于物联网植物工厂监控系统的设计
7、 基于物联网的精准农业玉米长势监测分析系统研究
8、 基于物联网的葡萄园信息获取与智能灌溉系统设计
9、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长输管道
10、 矿山物联网云计算与平台技术
1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衣柜系统
12、 基于MQTT的物联网系统文件传输 方法 的实现
1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源互联网数据支撑平台
14、 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15、 高校智慧教室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现
16、 运营商窄带物联网部署实现探讨
17、 基于物联网思维的商业银行管理重构的战略思想
18、 面向矿山安全物联网的光纤传感器
19、 基于物联网的水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 工业物联网环境下隐式人机交互消息传播方法
2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监控系统设计
22、 疫苗冷链物流风险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23、 基于物联网远程血压监测结合APP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24、 公安物联网技术在社会治安防控中的应用
25、 物联网中增强安全的RFID认证协议
26、 农业物联网技术供需双方决策行为分析——演化博弈模型及其仿真
27、 物联网环境下数据转发模型研究
28、 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数据网关的建设研究
29、 基于Citespace的技术机会发现研究——以物联网技术发展为例
30、 利用物联网技术探索智慧物流新未来——访神州数码集团智能互联本部物联网事业部总经理闫军
31、 物联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建设
32、 物联网智能家居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33、 是德科技中标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窄带物联网低功耗测试系统以及射频一致性测试系统
34、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家庭健康医疗系统
35、 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36、 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37、 新工科语境下物联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38、 铁塔公司基于LoRa物联网的共享单车方案研究
39、 面向大数据的突发事件物联网情报采集
40、 区块链技术增强物联网安全应用前景分析
41、 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研究
42、 大数据时代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地震信息化研究
43、 矿山物联网 网络技术 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
44、 基于物联网与GPRS技术对武汉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的优化设计
45、 基于物联网的医院病房智能监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46、 基于电力物联网边缘计算实现脱网应急通信的方法
47、 物联网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探析
48、 物联网分享还是人工智能垄断: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数字资本主义
49、 基于MQTT协议的物联网电梯监控系统设计
50、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物联网网关安全系统的建模及验证
物联网 毕业 论文题目参考
1、基于物联网的火电机组远程诊断服务实践
2、语义物联网中一种多领域信息互操作方法
3、矿山物联网服务承载平台与矿山购买服务
4、物联网环境下的锰矿开采过程监测软件设计
5、基于物联网的馆藏系统实现
6、地方转型本科高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7、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8、智能建筑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剖析
9、关于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的探讨
10、蓝牙传输发现服务助力实现协作型物联网
11、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的应用研究
12、物联网系统集成实训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3、高校物联网实验中心规划方案
14、面向异构物联网的轻量级网络构建层设计
15、探索物联网环境下企业组织架构的转变
16、物联网技术下校园智能安防系统的设计
17、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18、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19、物联网/传感网时代下新型图书管理模式探析
20、物联网信息感知与交互技术
21、探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创新运用方式
2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3、农业物联网技术创新及应用策略探讨
24、基于物联网的园区停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蔬菜”溯源体系探索
26、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研究
27、物联网接入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
28、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据中心整体运维解决方案研究
29、基于工作导向的中职物联网课程实践教学分析
30、面向服务的物联网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与模型检测
31、面向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探讨
32、物联网环境下多智能体决策信息支持技术研究
33、物联网和融合环境区域食品安全云服务框架
34、高职《物联网技术概论》教学思考与实践
35、基于物联网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36、物联网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优化研究
37、物联网隐私安全保护研究
38、璧山环保监管物联网系统试点应用研究
39、智能家居无线物联网系统设计
40、物联网温室智能管理平台的研究
好写的物联网论文题目
1、物联网的结构体系与发展
2、对于我国物联网应用与发展的思考
3、物联网环境下UC安全的组证明RFID协议
4、农业物联网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5、物联网时代的智慧型物品探析
6、基于Zigbee/GPRS物联网网关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物联网概述第3篇:物联网、物联网系统与物联网事件
8、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及农产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9、物联网——后IP时代国家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10、物联网体系结构研究
11、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运营平台
12、基于物联网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13、我国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路径探析
14、基于物联网的干旱区智能化微灌系统
15、物联网大趋势
16、物联网网关技术与应用
17、基于SIM900A的物联网短信报警系统
18、物联网概述第1篇:什么是物联网?
19、物联网技术安全问题探析
20、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物联网物流管理系统
二、物联网毕业论文题目推荐:
1、基于RFID和EPC物联网的水产品供应链可追溯平台开发
2、物联网与感知矿山专题讲座之一——物联网基本概念及典型应用
3、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
4、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5、从云计算到海计算:论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6、物联网 商业模式 探讨
7、物联网:影响图书馆的第四代技术
8、从嵌入式系统视角看物联网
9、试论物联网及其在我国的科学发展
10、物联网架构和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关键技术
1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
12、物联网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展望
13、基于物联网的九寨沟智慧景区管理
14、基于物联网Android平台的水产养殖远程监控系统
15、基于物联网Android平台的水产养殖远程监控系统
16、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设计与实现
17、物联网资源寻址关键技术研究
18、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入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19、互联网与物联网
20、"物联网"推动RFID技术和通信网络的发展
物联网专业论文题目写作参考相关 文章 :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电子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及选题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2021通信学专业论文题目与选题
★ 通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2021电子商务毕业论文题目
★ 2021环境工程专业论文题目
★ 建筑工程方向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
★ mba各方向的论文题目与选题推荐
‘贰’ 改造白亩的灌溉系统需要多少钱
农田管道灌溉系统分为喷灌系统、滴灌系统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等,主要由首部取水加压设施、输水管网及灌溉出水装置三部分组成,通常按其可动程度将管道灌溉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类型。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经济作物区和部分大田作物区开始修建喷灌系统,70年代开始修建滴灌系统。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于60年代先后出现在上海市和江苏南部的一些提水灌区以及河南省温县的井灌区,以后逐渐得到推广。管道灌溉系统具有节省灌溉水量、减少渠道占地、提高灌溉效率和灌水质量等优点,在提水灌区和井灌区,已成为技术改造的方向。这个系统项目目前托普物联网是做的多些,详细地你可以去看看方案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科技在现代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愈加广泛,而且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在人类生存用水日益紧缺的情况下,草坪喷灌技术在园林中的应用的到重新的认识。
灌溉是弥补自然降水在数量上的不足与时空上的不均、保证适时适量地满足草坪生长所需水分的重要措施。以往的草坪绿化工程,很多没有配套完整的灌溉系统,灌水时只能采用大水漫灌或人工洒水。不但造成水的浪费,而且往往由于不能及时灌水、过量灌水或灌水不足,难以控制灌水均匀度,对草坪的正常生长产生不良影响。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大量集中,工业和生活用水迅速增加,旅游、休闲、运动场及居民小区等各种绿地面积越来越大,城市供水的紧张状况日益突出。传统的地面大水漫灌已不能满足现代草坪灌溉的要求,采用高效的灌水方式势在必行。
现代园林草坪灌溉方法主要有喷灌和微灌技术,如果我们想使整个面积都得到相同的水量,通常用喷灌,如草坪灌溉。如果我们想让某一特定区域湿润而使周围干燥时,可采用微喷灌或滴灌,如灌木灌溉。滴灌有时也用于草坪地下灌溉。园林草坪喷微灌技术以其节水、节能、省工和灌水质量高等优点,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一、草坪喷灌的特点
园林草坪是为改善环境、增加美感、陶冶性情等目的而栽植的,因此 要求它们最好常年生长皆绿,每年只需剪而不必种植,另外,草坪使土壤渗吸速度降低,要求采用少量频灌法灌溉,而且为了节约劳力和资金、提高喷灌质量的要求,园林草坪灌溉大多采用自动化控制固定式喷灌系统。
要求水质和喷洒质量较为严格,特别是对高级观赏植物和高尔夫球场的草皮,要求喷灌均匀度较高,如有漏喷或喷洒过量。都会造成严重损失。
草坪喷灌多数在夜间进行,其原因之一是草坪白天喷灌,蒸发损失大。一般夜晚喷灌时能比白天少消耗10%以上的水量;原因之二是有些草坪白天不允许喷洒,如高尔夫球场进行比赛、公园娱乐区进行文娱活动等。
喷灌系统不能影响草坪的维护作业。草坪需要经常性的修剪、植保、施肥等,这些作业往往由机械完成。因此,需要选择特殊的设备。
喷灌系统在满足草坪需水要求的同时,需充分注意景观和环境效果。精心设计的喷灌系统,通过正确选择喷头和进行喷点的布置,不仅能满足草坪需水,而且在灌水时可以形成水动景观效果。
二、喷灌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喷灌系统一般由水源、首部枢纽、管网和喷头等组成。
1.水源:一般多用城市供水系统作为喷灌水源,另外,井泉、湖泊、水库、河流也可作为水源。在草坪的整个生长季节,水源应有可靠的供水保证。同时,水源水质应满足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
2.首部枢纽:其作用是从水源取水,并对水进行加压、水质处理、肥料注入和系统控制。一般包括动力设备、水泵、过滤器、施肥器、泄压阀、逆止阀、水表、压力表,以及控制设备,如自动灌溉控制器、衡压变频控制装置等。首部设备的多少,可视系统类型、水源条件及用户要求有所增减。当城市供水系统的压力满足不了喷灌工作压力的要求时,可建专用水泵站或加压水泵室或专用水塔,有时可在自来水管路上加装一台管道泵即可。
3.管网:其作用是将压力水输送并分配到所需灌溉的草坪种植区域。由不同管径的管道组成,如干管、支管、毛管等,通过各种相应的管件、阀门等设备将各级管道连接成完整的管网系统。现代灌溉系统的管网多采用施工方便、水力学性能良好且不会锈蚀的塑料管道,如PVC管、PE管等。同时,应根据需要在管网中安装必要的安全装置,如进排气阀、限压阀、泄水阀等。
4.喷头:喷头用于将水分散成水滴,如同降雨一般比较均匀地喷洒在草坪种植区域。
三、草坪喷灌的技术要求
喷灌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必须适应草坪的特点,才能满足其需水要求,保证正常生长。
1.喷灌设备的安装不能影响草坪的维护作业。草坪需要经常性的修剪、植保、施肥等,这些作业往往由机械完成。因此,除应选择草坪专用埋藏式喷头外,同时需精心施工,使之避免与草坪上的机械作业发生矛盾。
2.设备选型和管网布置应适应草坪的种植方式。由于景观的需要,园林绿化中草坪的种植地块很多不是规则的形状,如高尔夫球场,且有时同一工程中的不同地块呈零星分布,增加了喷灌系统中设备选型和管网布置的难度。
3.灌水管理应与草坪病害防治结合起来。很多草坪病害,特别是真菌类病害与草坪叶面和土壤湿度关系密切。在灌水管理中,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包括灌水周期、灌水时间、灌水延续时间等,对控制草坪病害十分重要。
四、草坪喷灌应用与推广
2004年初,公司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对社区办公楼前和滨州学院园林工程做了施工管理、技术讨论,借鉴滨州学院工程草坪喷灌设计,考虑到草坪喷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社区办公楼前设计喷灌设施。
设计方案通过后,项目部积极组织相关施工人员安排技术交底,还专门从济南请来专业人员现场指导。通过专门学习喷灌系统知识,认识到园林草坪是为改善环境、增加美感、陶冶性情等目的而栽植的,因此 要求它们最好常年生长皆绿,每年只需剪而不必种植,另外,草坪使土壤渗吸速度降低,要求采用少量频灌法灌溉,而且为了节约劳力和资金、提高喷灌质量的要求,园林草坪灌溉大多采用自动化控制固定式喷灌系统。
经过积极准备材料管件,科学管理、精心施工,社区办公楼前铺设喷灌管线约950米,安装亨特喷头51个,覆盖绿化面积约6000平。滨州学院工程铺设管线约4500米,安装亨特喷头255个,滴灌喷头113个,覆盖绿化面积3万多平。经济效益计算对比如下:
社区办公楼前工程:
喷灌材料费用40000元,每年水费(0.5方/平)=6000×0.5×2.7=8100元;
如果用人工喷洒灌溉:管线材料费用5000元,每年水费(1方/平)=6000×1×2.7=16200元,每年人工费=6000元,每年临时管线1000元。
喷灌系统用水每年可节约8100元,而人工喷洒灌溉,每年还要支出人工费+临时管线费=7000元若按20年来计算效益,可节约302000元。而喷灌系统与人工喷洒灌溉成本差35000元,在3年后就基本持平。
滨州学院工程:
喷灌材料费用150000元,每年水费(0.5方/平)=30000×0.5×2.7=40500元;
如果用人工喷洒灌溉:管线材料费用15000元,每年水费(1方/平)=30000×1×2.7=81000元,每年人工费=9000,每年临时管线2500元。喷灌系统用水每年可节约40500元,而人工喷洒灌溉,每年还要支出人工费+临时管线费=11500元,这样喷灌系统相对人工喷洒灌溉每年节约52000元,若按20年来计算效益,可节约104万元。而喷灌系统与人工喷洒灌溉成本差135000元,在3年后就基本持平
‘叁’ 一座标准的无土栽培光伏大棚的造价是多少
摘要 造假不等80-800/平米都有,主要跟架材、结构有关。
‘肆’ 什么是微喷带做什么用的啊
微喷带是采用激光或机械打孔方法生产的多孔喷水带。随工作压力不同,微喷带的喷幅发生变化,压力与喷洒宽度关系如图1所示。
图1压力与喷洒宽度关系
微喷带具有喷水柔和、适量、均匀,低水压、低成本,铺设、移动、卷收、保管简单方便等优点。它主要适用于农田、果园、菜地、林草花卉及设施栽培农业灌溉等。
‘伍’ 想入一台单反,50d 550d 尼康d90 好纠结吖~~~~~~~~
中国塑协专家库
Top Experts Database of China Plastics Processing Instry Association 姓名 单位 职务、职称 陈士能 中国轻产业结合会 会长 徐 僖 四川大学 院士/传授 廖正品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会长/教学级高工 李国俊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常务副会长/高工 王德禧 中科院化学所 研讨员
包建成 姑苏工业园区富士达塑业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高级经济师 包燕敏 上海国民塑料印刷厂 副厂长/高工 蔡明池 中国包协塑料包装委员会 副主任/高工 曹常在 天津市塑料研究所 所长/高工 曹建芳 山东道恩集团 总工程师/高工 曹剑奇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高级工程师 陈 宇 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 副院长/研究员级高工 陈成泗 宁波大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陈家琪 全国塑料制品尺度化技术委员会 主任/高工 陈杰?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博导 陈晋南 北京理工大学 教授 陈静波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院长/教授/博导 陈明辉 金鹏集团 副总工程师/高工 陈庆华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副院长/高工 陈学军 宁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陈学思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博导 陈耀庭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陈一东 贝尔斯托夫橡塑机械 销售经理 崔 平 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所长/研究员 崔福斋 清华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院生物材料室 教授/博导 冯嫡君 中国塑协人造革合成革专委会 常务副理事长/高经 符 岸 广东省塑料工业协会 理事长 傅 旭 中蓝晨曦化工研究院 院长/教授级高工 傅志权 浙江枫叶集团 董事长 高春荣 北京塑料工业协会 高级工程师 高坤光 中国塑协工程专委会 秘书长/工程师 高破新 建设部科技发展增进中心 处长/高工 耿传智 同济大学 付教授 耿孝正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顾红庆 无锡国泰彩印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高工 顾刘谦 南京橡塑机械厂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 郭宝华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研究所 副所长/教授 国殿才 山东省塑料工业有限公司技术开发服务公司 经理/高工 何春雷 舟山市金海机械有限公司 董事长 何海潮 上海金纬机械制作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侯树亭 泡沫塑料专业委员会 会长/教授 胡建信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进程教研室 主任/教授 胡正华 一汽民众有限公司洽购部 经理/高工 黄 锐 四川大学 教授 黄步明 广东泓利 机器有限公司 总经理/研究员级高工 黄汉雄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黄 虹 广东金明塑胶设备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高工 黄 萍 北京市塑料研究所 总工程师/高工 黄险波 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博士 黄学祥 江苏联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高经 黄志杰 浙江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总经理/高工 季君辉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博导 贾润礼 华北工学院塑料研究所 所长/教授 蹇锡高 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所长/教授/博导 江 波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江 梅 长春一汽汽研所 高工 姜振华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教授 金洪波 中国塑协农膜专委会 秘书长 金日光 北京化工大学性命科学研究中央 主任/教授/博导 靳树伟 玉溪市朝阳塑料有限义务公司 董事长 瞿金平 华南理工大学 副校长/教授 蒯一希 成都金石东方工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雷湘军 巴顿菲尔震雄塑料装备有限公司 经理/高工 李 杰 北京市加成助剂研究所 所长/高工 李毕忠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央 副主任/研究员 李滨耀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浙江衫衫集团公司 付总/研究员 李晨光 东莞德科摩华大机械有限公司 首席经理/工程师 李汉鹏 《国外塑料》杂志 主编/高工 李建军 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博士 李林楷 广东榕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高工 李树材 天津科技大学 教授/博导 李元珍 中航一集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高工 廖启忠 广州市冠誉铝箔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林少全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主任/博士 刘 鹏 兰州石化分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橡塑加工运用研究所 副所长 刘 萍 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助剂二厂 总工/高工 刘 姝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统计师 刘春太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刘丰田 山东省塑料协会 会长/研究员 刘光知 科倍隆科亚(南京)机械有限公司 首席履行官 刘均科 全国塑料加工工业信息中心 副主任 刘秋凝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高工 刘万蝉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所长/教授 刘俊秀 中国塑协改性塑料专委会 秘书长/教授 龙云正 南京橡塑机械厂有限公司 董事长/高工 娄晓鸣 兰州兰泰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 卢灿辉 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 教授/博导 卢秀萍 天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教授 吕宗尹 《国外塑料》杂志 记者 罗意自 南海东兴制罐有限公司 董事长 罗运军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 教授 马永梅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 博士 马占峰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工程师 马镇鑫 广东金明塑胶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 马之清 山东清源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 孟 杨 济南太亚聚氨酯有限公司 总经理/高工 孟月东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博导 米永存 山东道恩团体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高工 倪众勤 北京华盾雪花塑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高工 欧阳荣 香港联塑集团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裁 欧育湘 北京理工大学 教授 潘庆功 山东省塑料协会 秘书长/高工 钱洪祥 圣诺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钱耀恩 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 秘书长 秦立洁 北京华盾雪花塑料集团公司 高级工程师 邵佳敏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申长雨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副校长 孙安垣 《工程塑料应用》杂志社 所长/研究员 孙福荣 温州市合成革商会 会长 孙天智 淄博天鹤塑胶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孙卫东 北京市塑料研究所 部长/研究员级高工 汤 俊 天津市塑料集团有限公司 处长/高工 唐 辉 合肥紫江包装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田兴友 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博士 王存吉 异型材及门窗制品专业委员 秘书长/高工 王东川 上海汽车工业公司工程研究院 副总工程师 王贵宾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教授 王宏安 河北宝硕股份有限公司创业塑料分公司 副总经理 王 珏 浙江申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王克智 山西省化工研究院 总工程师 王 琪 四川大学 教授/主任 王清国 长春一汽汽研所 主任/高工 王文广 深圳市塑胶行业协会 秘书长/教授级高工 王新宇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叽分校 博士 王彦明 北京隆达轻工控股有限公司 部长 王玉忠 四川大学降解与阻燃高分子资料研究核心 教授/博导 王仲文 浙江七色鹿色母粒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魏若奇 建设部国家化学建材检测中心 主任/教授级高工 翁云宣 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委会秘书长 秘书长/高工 吴 芬 南京聚隆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总经理 吴驰飞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教授 吴大鸣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教授 吴宏武 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设备与把持学院 教授 吴 念 北京塑料集团公司 高级工程师 吴卫平 青岛天星高材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吴耀根 佛山塑料集团东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高工 吴忠文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教授 谢鸽成 汽巴精化(中国)有限公司 经理 辞世雄 广东顾地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副董/总经理/高工 徐蓓蕾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北京来斯特科贸有限公司 董事长/教授级高工 徐同考 河北邢台东泰塑胶有限公司 董事长 徐卫兵 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主任/教授/博导 徐迎宾 广州市花都科苑企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博士 许 琳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高级工程师 许国志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教授/博导 薛木庆 德士威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高工 严 庆 中科院宁波材料技巧与工程研究所 副所长/博士 杨桂生 上海杰事杰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杨洪献 管道专委会 秘书长 杨鸣波 四川大学高分子迷信与材料学院 教授 杨宇明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室主任 杨忠久 深圳市顺嘉高新建材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杨 力 全军包装工作办公室 教授 杨惠娣 《中国塑料》编辑部 主编/高工 杨明锦 北京塑料研究所《塑料》编辑部 主编/研究员级高工 杨 升 佛山高明亿龙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 杨卫民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杨小玲 《助剂》杂志编纂部 高工 于 建 清华大学 教授 于文祥 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 常务副总裁 俞建模 大连三垒机器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工程师 喻建明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院长 苑会林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严为群 江苏联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曾铁球 高超骏胜塑胶有限公司 董事长 詹旺盛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教授 张春华 广东仕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 张红兵 北京三佳挤出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 张华集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教授级高工 张其智 潍坊中云集团公司 董事长 张胜国 南京瑞亚高聚物装备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张学仁 甘肃省皮革塑料研究所(公司)/甘肃省塑料协会 副所长 /高工/秘书长 张玉爱 甘肃省皮革塑料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张玉川 北京塑料工业协会 理事长/研究员级高工 张志平 中蓝晨光化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章林伟 国家建设部 处长/教授级高工 庄 ? 北京市塑料研究所 所长 赵安赤 清华大学 教授/理事长 赵春风 旺中催化剂有限公司 总经理 赵红玉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副编审 赵 洪 哈尔滨理工大学 副校长 赵建华 南京橡塑机械厂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高工 郑 恺 国度通用工程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工程塑料协会 副主任/秘书长/高工 郑 德 广东炜林纳功效材料有限公司 总经理 郑天录 天津市塑料工业协会;天津市塑料集团公司 高工/秘书长 钟少锋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博士 钟晓萍 《塑料工业》杂志社 副主编 周 山 保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正高工 周南桥 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装备与节制学院 教授 周一兵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相干工业分会 常务副理事长/教授级高工 朱复华 北京化工大学塑料工程研究所 所长/教授 朱康建 广州博创机械有限公司 总裁/工程师
中国塑协专家委员会第二批专家名单(2006年) 姓名
单 位
专业专长 陈海涛 宁波信高塑化有限公司 塑料改性 陈 生 中国塑协氟塑料加工专业委员会 氟塑料加工与应用 陈小明 奇乐丝网实业有限公司 行业管理 丁长楷 富事达塑业有限责任公司 塑料改性 丁国荣 杭州万里塑胶有限公司 企业管理 丁良玉 浙江省中财集团公司 塑料管材 范杵兰 太原市塑料研究所 塑料粘合剂与涂料 高 明 常州改性塑料厂有限公司 塑料色母粒 郭铭蕊 无锡市巨龙塑化有限公司 企业管理 郭庆人 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微灌 何嘉松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聚合物杂化材料 韩连贵 中国塑协农用薄膜专业委员会 农膜材料 胡振庭 上海胜柏包装工业有限公司 塑料包装 黄增源 兰州塑料工业总公司 行业管理 黄绍钧 广东省塑料皮革工业研究所 聚合物材料合成与改性 孔德海 新疆塑料行业协会 行业管理 李 革 烟台万华超纤股份有限公司 合成革 李双全 中国塑协节水器材专业委员会 塑料节水器材 李玉根 浙江省中财集团公司 塑料管材 李云新 新疆塔农塑业有限公司 农用塑料 梁 斌 精诚模具机械有限公司 塑料模具 李文东 海尔科化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改性及企业管理 刘志民 天津市塑料研究所 医用塑料 陆惠琴 无锡市巨龙塑化有限公司 塑料改性 罗崇远 广东盛恒昌化学有限公司 行业管理 钱洪祥 圣诺盟有限公司聚氨酯研究所 聚氨酯发泡材料 沈国海 安徽国风集团有限公司 塑料改性 王笃金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高分子状态与加工 王 毅 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塑料厂 塑料改性 王永人 中国塑协塑料编织专委会 塑料编织 魏丙光 河北沧州东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加工 吴大陆 无锡市巨龙塑化有限公司 塑料加工及企业管理 吴国章 华东理工大学 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 吴晓芬 重庆顾地塑胶电器有限公司 塑料加工与应用 向欣芳 天津市塑料研究所 医用塑料 项爱民 北京工商大学 可降解膜材料 徐文清 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研究院 化学工程 严一丰 深圳市志海实业有限公司 塑料加工与应用 阳明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俞立群
Harrison Yu 塑料工程师协会营销跟治理分部参议员
SPE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Division Councilor 塑料加工与利用
Plastics Processing & Application 余卫平 福建省塑料工业协会 行业管理 喻建明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公司北京研究院 聚氨酯泡沫塑料 应明康 上海古代建造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塑料管道工程技术 詹家驹 云南省塑料行业协会 行业管理 张风梧 上海美善塑胶有限公司 塑料加工与应用 张 晶 乌鲁木齐德美隆塑化有限公司 塑料改性与应用 张 军 新疆屯河型材有限公司 塑料异型材 张玉英 山西省塑料行业协会会长 塑料改性与行业管理 张胜军 新疆产品德量监督测验研究院 橡塑材料 张世民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郑 重 新疆屯河节水科技限公司 塑料节水器材 周 豪 独山子石化研究院 聚丙烯改性及应用 周理水 浙江省塑料行业协会 行业管理 卓仁禧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 赵东日 山东日科化学有限公司 塑料改性及塑料助剂 祝月良 昆山协孚人造皮有限公司 合成革 何 征 沃特集团有限公司 塑料改性 沈千新 长青塑胶(深圳)有限公司 挤出异型材 刘 武 深圳技术品质监视研究所 塑料加工与应用 孙立清 深圳市建设控股公司 塑料加工与应用
中国塑协专家委员会第三批专家名单(2007年) 姓 名 单 位 职 务 陈科 新疆独山子石化总厂研究院 高等工程师 寿晓冬
精诚时期控股有限公司、浙江精诚模具机械有限公司 副董事长、副总经理 吴正元 南京聚隆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杨秉正 中塑协人造革合成革专委会 分会理事长 张建均 公元塑业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 赵锂 中国修建设计研究院机电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研究所 副院长、所长 草野隆 积水(青岛)塑胶有限公司、日本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积水管材技术株式会社 技术参谋、总经理 胡平 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所 教授 陈更新 上海市塑料制品工业研究所 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黄艳 南京协和化学有限公司 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欧玉春 中科院化学所 研究员 申纪国 潍坊塑料建材有限公司 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项素云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系 教授 谢冬梅 广西煤炭科学研究所 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张金柱 广州市花都科苑企业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博士 周一萍 营口市朝阳化工总厂 高级工程师 张建富 山东淄博寿山集团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董事长助理、高级工程师 孙立荣 烟台海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王滨 烟台市双华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李瑞东 吉林亚泰三川塑料有限责任公司 总工程师 郑仪修 烟台六塑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科科长 刘安友 北京深顺灵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执行总裁 焦瑞芳 江苏常编塑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 刘厚义 烟台永太机械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何 斌 湖南省塑料研究所 总工程师、副研究员 刘义成 株洲塑料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潘小梅 湖南省塑料研究所 副所长/秘书长 王小红 湖南省塑料研究所、湖南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总经理、总工程师 肖加余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 副院长、教授 李诗春 长春高祥特种管道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王占杰 中国塑协塑料管道专委会 秘书长 段予忠 山东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 教授 谷金河 河南洋浦科贸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廖明义 大连海事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教授 陆晓中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教授 唐伟家 南京聚隆工程塑料公司 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 张玉霞 《中国塑料》杂志社 副所长、副研究员 郑水林 中国矿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授 雍跃 安徽国通高新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经济硕士 黄解 厦门武峰塑料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于计俊 亚大集团 副总裁、高级工程师 赵文聘 鞍山市隆兴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何? 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修中心(福州) 常务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范佳忠 沈阳久利化学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李白千 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理工监测 世联地产 烽火通信 中材科技 华东科技 天宝股份 ...,博士 徐红越 上海清川管业总公司 总工程师 高长全 河北宝硕管材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赵启辉 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管道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邱夷平 上海东华大学 教授 邹立谦 大连立本塑胶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周宝茂 上海宝洋塑业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王德全 南通合成材料试验厂 高级工程师 段祥根 山东华尔新材料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汪艳华 山东华尔新材料科学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苏雅? 天津塑料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郑玉婴 福州大学高分子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教授 黄少慧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研究所 教授 房 琳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处长 吴海君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化工事业部主任 郑峰 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公司 高级工程师 汪萍 《塑料制造》杂志 副主编 滕谋勇 山东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季建仁 惠东美新塑木型材制品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陈欣杰 汕头市塑胶商会 秘书长 林泽平 汕头经济特区金达塑胶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郑钟南 广东南洋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塑胶行业商会 董事长兼总经理、会长 林东亮 惠东美新塑木型材制品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兴为 衡水精信塑料助剂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陈友标 广东华业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公司 董事长 陈鹊 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冯金茂 伟星集团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高荣宝 瑞士布斯公司 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 孟庆君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高级工程师 翦建政 湖南省塑料行业协会、湖南省塑料研究所 会长、所长 刘伯元 安徽科技开发公司新材料适用技术研究所 所长 孙成伦 大连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肖顺秋 湖南省塑料研究所 副所长 王登勇 伟星集团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经理 白杰 杭州科利化工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宋云鹤 中国塑协塑料编织制品专委会 秘书长 王士彪 湖南科汛环保塑料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王佛松 中国科学院 院士 郭虎 浙江通球环保存业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杭新华 无锡新龙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黄全春 上海春旭模具工业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刘圣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副主任、副研究员 孙绍灿 宁波江南塑胶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田丰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研究员 王红 远东(宁波)塑胶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徐国庆 江苏省东台国威滚塑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张岳林 湖南阿立得公司 高级工程师 房华江 宁波江南塑胶容器有限公司 总经理兼翻新中心主任 陈剑林 无锡市德氟隆化工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陈开国 浙江慈溪市菲富利旋塑工程有限公司 总经理 黄新生 安徽宁国天迈塑胶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柴柏苍 浙江慈溪市德顺容器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张明治 中国塑协滚塑专业委员会 理事长、高级工程师 白鸿儒 上海三维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陆’ 节水灌溉技术有什么好处包括哪些内容
一、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又称管道输水灌溉,是通过机泵(或利用天然水头)和管道系统直接将低压水引入田间进行灌溉的方法。这种利用管道代替渠道进行输水灌溉的技术,避免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损失,节省了渠道占地,能克服地形变化的不利影响,省工省力,一般可节水30%,增产20%,省地5%,且不大,普遍适用于我国北方井灌区。
二、喷灌:俗称人工降雨,是利用专门设备将水喷射到空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形成类似下雨效果的一种灌溉方法。喷灌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小,在砂土或地形坡度达到5%等地面灌溉有困难的地方都可以采用,一般能增产15%,节水40%,提高工效20倍-30倍、提高耕地利用率7%。但喷灌受风力影响大,且容易产生蒸发损失,不适宜空气特别干旱、风力较大的地区。由于喷灌设备较高,目前多用在水资源缺乏的经济较发达地区。
三、微灌:是利用专用设备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溉技术。微灌是目前节水、增产、优质效果最好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但由于其较高,目前仅限于经济作物中使用。微灌通常分为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灌和渗灌四种形式。
1.滴灌:是利用滴头(滴灌带)将压力水以水滴状或连续细流状湿润土壤进行灌溉的方法。常见滴头有孔口滴头、发丝管滴头、内镶式滴灌管、双上孔滴灌带、迷宫式滴灌带等。滴灌主要用在果园、花卉、保护地栽培中。
2.微喷灌:是利用微喷头将压力水以喷洒状湿润土壤进行灌溉的方法。常见微喷头有固定式微喷头、旋转式微喷头、多孔式微喷带、脉冲式微喷头等。微喷灌主要用在果树、花卉、园林、草地、保护地栽培中。
3.小管出流灌溉:是利用直径ф4毫米的塑料管作为灌水器,以细流状湿润土壤进行灌溉的方法。这种方式较低,主要用于果树的节水灌溉。
4.渗灌:是利用一种特制的渗灌毛管埋入地表以下30-40厘米,压力水通过渗水毛管管壁的毛细孔以渗流形式湿润周围土壤的灌溉方法。
四、改进沟畦灌溉:对传统的沟灌和畦面灌溉适当改进,能节水10%-20%,增产10%-15%。基本原则是平整土地,加大灌水流量,将长沟、大畦改为较短沟、小畦,并采用合适的流量和引水时间进行灌溉。适宜沟灌的地面坡度为0.003-0.008,灌水沟长度不大于100米,宽度0.3米-0.8米,入沟流量控制在0.5升-3升/秒。畦灌要求地面平整,适宜的地面坡度为0.001-0.003,自流灌区取畦长50米-75米、井灌区25米-40米,畦的宽度不大于3米,并与农机具作业要求相适宜,入畦单宽流量(每米畦宽的流量)3升-6升/秒·米。
五、膜上灌:又称膜孔灌,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利用膜上行水,通过放苗孔和专用灌水孔向作物供水的灌溉方法,可节水25%-35%,增产15%-20%。采用该技术需要平整土地,田块长度不超过75米,宽度不大于3米,覆膜后在膜两侧筑起畦梗,并把地膜两边翘起埋入畦便中,将水完全约束在膜上流动,完全通过膜孔灌水。单定流量控制在0.3升-0.6升/秒·米,每次亩灌水量10方-40方。
六、坐水种:又称注水灌,是将一定量的水注入局部土壤中,以满足种子发芽和保苗需水最低限度的一种局部灌溉方法,它简便易行,适宜于北方旱区播种时土壤含水率低、不能确保全苗时应用。采用坐水种播种前应先进行浸种或用保水剂、抗旱剂处理种子,使种子吸足水,亩灌水量控制在3方-5方(每坑中灌水2公斤-2.5公斤;或沟灌水深度控制在3厘米左右)。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抗旱保苗灌水机实施坐水种,能一次完成开沟、注水、播种、施肥、覆土、覆膜等工作。
七、窑窖节水灌溉:利用窑窖、水池等蓄水设施,将天空降雨集蓄起来作为灌溉水源时,由于蓄水量有限,应该采用覆膜保墒并配合坐水种、地膜穴灌、膜上灌、地面移动管道灌溉、微灌等节水灌溉措施。窑窖节水灌溉一般适宜于宽行距的作物,一个盛水60吨的水窖可保证2亩地的灌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