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资讯 » 潜江市有多少福州人
扩展阅读
杭州哪里龙舟 2025-05-14 01:26:28
上海到阜宁车票多少钱 2025-05-14 01:15:56

潜江市有多少福州人

发布时间: 2022-09-25 02:30:18

A. 湖北省潜江市有多少万人

潜江,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全市面积 2004 平方公里,人口 100 万,辖 6 个管理区(农场)、 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4 个办事处、 10 个镇、 3 个原种场 。境内坐落着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和由 16 个国有农场组成的农场群。 1994 年被列为省直管市。
行政区划
园林办事处 潜江开发区 竹根滩镇 西大垸管理区 总口管理区 高石碑镇 老新镇 杨市办事处 渔洋镇 周矶办事处 周矶管理区 张金镇 高场原种场 广华办事处 熊口镇 王场镇 龙湾镇 熊口管理区 运粮湖管理区 浩口镇 积玉口镇 后湖管理区
江汉石油管理局(广华、向阳、五七)
潜江市位于东经 112°29′至113°01′,北纬30°04′至30°39′,居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在26米至31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素来以“水乡园林”着称。全市国土面积20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7394公顷,总人口100.2万,其中城镇人口48.8万人(其中中心城区非农业人口36万)。辖15个镇、场、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6个管理区。境内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和16个县团 级国有农场。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始建县。1988年5月撤县建市,1993年11月被评为全国明星市,1994年10月被列为湖北省直管市(此前由荆州地区管辖),多次被评为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市。
潜江北枕汉水,南接长江,东邻武汉通黄石,西接荆州达三峡。 318国道和宜黄(沪蓉)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潜监和襄岳两条二级公路纵贯南北。是全省平原湖区惟一的路网建设试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密度和通达度居全省前列。内河航运四季畅通,流经境北面的汉江,建有2个港口,年吞吐量达300万吨以上。
潜江地上盛产粮棉油,地下富藏油气盐。全市地下蕴藏石油 2亿吨、天然气9700多亿立方米,岩盐近8000亿吨(为我国“盐都”自贡市的30倍),另有卤水136亿立方米,富含锂、铯、铷、溴、钾、碘、硼、硅、锶、镍、锰等18种稀有微量元素,可广泛用于电子冶金、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其矿化均超过了国家开采标准,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潜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号称 “天下第一台”的东周楚王行宫就在境内龙湾镇,东周楚灵王离宫章华台距今已有 2500 多年的历史。“龙湾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时代最早的楚国离宫别院遗址群落,被定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不仅形成了潜江淳朴的民风,而且孕育了众多英才。仅近百年来,就有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辛亥革命先驱、新中国首任农业部部长李书诚,首任监察部长钱瑛,着名剧作家、文坛泰斗曹禺等享誉神州的杰出人物。

B. 求湖北潜江以及江汉艺术职业学院的所有详细资料。重。详细点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前身为湖北省潜江艺术师范学校)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学院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中国明星市、戏剧泰斗曹禺先生的故里——湖北省潜江市,这里北依汉水,南望长江,被誉为“水乡园林”,沪蓉高速、318国道、襄岳公路交汇贯通,交通十分便捷。学院于 1958 年创建。校园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已建成教学楼、音乐楼、美术楼、演出厅、体育馆、餐厅礼堂楼、综合大楼等现代化大型建筑。400米标准运动场、学生公寓、图书馆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校园内佳木成荫,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假山池沼,翠竹修林,掩映成趣。是全国绿委表彰的“绿化四百佳单位”之一和省教育厅命名的“园林式学校”,已连续四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和“最佳文明单位”称号。学院教学设备先进、齐全。装备有6个大型舞蹈教室和近300间钢琴房,8 个专业画室和 2 个艺术作品展览室 ; 有钢琴 260 架、其它乐器近 800 件、各种道具服装 8500 余件 ; 有电教演播中心、电子力度钢琴室、微格教室、语音室、多间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室等教学功能用房。学院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122人,有正副教授、省管专家、特级教师48人,讲师55人。聘请了着名歌唱家蒋桂英、着名舞蹈表演艺术家何大彬、杨凤仙等6人为学院艺术顾问或客座教授。学院现开设有学前教育(音乐方向)、音乐教育、艺术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文秘与办公自动化、计算机技术等专业。学院的培养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具有现代市场意识和创业、敬业精神,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专科层次的实用型、技艺型、复合型人才。学院办学经验丰富,教书育人质量过硬。培养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备受用人单位好评。每年春夏之交总有几百家用人单位(如深圳、珠海、福州、上海等沿海城市及北京、武汉等内地的幼儿园、广告公司、电视台、艺术培训中心和大型企业、政府机关)的领导亲临学院,参加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管理、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的毕业生被用人单位争相预聘,要求订单培养。学前教育(音乐方向)、音乐教育、舞蹈、艺术设计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 100 %,其中学前教育(音乐方向)毕业生的供求比已达 1:10 以上。随着社会对各类实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艺术教育、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学院的毕业生将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学院已在深圳、珠海、厦门、武汉、上海等地设立就业办事处 , 负责联系毕业生的就业事宜。另外,学院与多所重点本科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优秀毕业生可以通过考试,升入本科院校读本科,与本科院校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学院以普通专科教育为主,适量开设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中专教育。现设七系二部:音乐系、舞蹈系、艺术设计系、教育系、管理系、信息技术系、英语系、基础部、成教部。经省教育厅批准今年面向全国 26 个省(区)招生,招生专业 20 个,计划招生 2800 人。随着社会对各类实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 ,学院的毕业生将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C. 潜江市,2021年高一文史类有多少人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D. 中国姓欧阳的他们住在什么地方

中国姓欧阳的他们住在什么地方?

今湖南省的长沙市、浏阳市、隆回县、东安县、宁乡市、衡阳市、攸县、常宁县、宁远县、永州市新田县,江苏省的淮安市金湖县、宿迁县,河南省的登封市、周口市,福建省的福州市、晋江市,江西省的萍乡市、新余市、星子县、宜春市、赣州市、吉安市、永新县龙源口镇、永丰县、万载县,四川省的绵阳市、遂宁市、资阳市、什邡县、资中县,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山东省的招远市、枣庄市薛城区,广东省的广州市、从化市、江门市、河源县、揭阳市惠来县,安徽省的阜阳市、滁州市,湖北省的荆州市、襄樊市,枝江市、潜江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田东县、柳州市融水县、滕县,河南省的新郑市,等地,均有欧阳氏族人分布,其中湖北省枝江欧阳氏族为欧阳修长子欧阳发的后裔,而江苏省欧阳氏宗人大都居住在丹阳西门外荻塘欧甲(司徒)、下坯欧甲(全州)。至二十一世纪初,全市在籍的欧阳氏族人有一千五百余人。

E. 百家姓之欧阳姓氏

欧阳姓,中华姓氏之一,为汉姓复姓之首。欧阳姓最早可追溯到夏朝。欧阳姓出自姒姓,夏君主姒少康封自己的庶子无余于会稽,到了越王无疆,被楚所灭,无疆子蹄更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封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他的子孙因而姓“欧阳”。以下是我整理的百家姓之欧阳姓氏,一起来看看吧。

欧阳氏

1、分布地区

渤海郡:历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有两个称谓,另一为渤海国。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

鄱阳郡:本为春秋楚之番邑,秦朝时期置番县。西汉时期改名为番阳,三国时期孙权设鄱阳郡,治鄱阳县,辖境为今江西省东北部地区。其地的东部和东南部紧邻浙江、福建省,西部和西南部毗邻九江、南昌、抚州、鹰潭市,北部连接安徽省环接景德镇市。治所在今江西省波阳市一带地区,境内有着名的鄱阳湖,下辖信州区和上饶、广丰、玉山、铅山、横峰、弋阳、余干、鄱阳、万年、婺源十县,代管德兴市。

庐陵郡:庐陵郡始建于东汉朝兴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治所在石阳(今江西吉水,一说在江西吉安)。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高昌(今江西泰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到了唐朝时期,又改名为吉州。

2、历史来源

欧阳(ōu yáng )姓源出

①出自姒姓,与欧阳姓同宗,以封地名、侯爵名为氏。

②源于姒姓,出自战国末期楚国给越国句践后裔子蹄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得姓始祖

欧阳无疆。欧阳氏是春秋时代着名的越王勾践的后裔。欧阳氏与欧(区)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无疆的子孙,而越王无疆,则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欧阳氏的得姓,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根据《路氏》上的记载说,越王无疆的'次子,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边,后代中有欧氏,欧阳氏。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欧阳姓出自姒姓,夏帝少康的庶子,受封于会稽,传至越王无疆时,为楚国所灭,无疆的儿子蹄,改封乌程欧余山南方,为欧阳亭侯,子孙就以欧阳为氏。据《郡望百家姓》记载,欧阳氏望族居于渤海郡,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沧县。由此可见,欧阳氏和欧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无疆的子孙,而越王无疆,根据考证,则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换言之,欧阳氏和欧的得姓历史,大致2000年。故欧阳氏后人尊无疆为欧阳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欧阳氏复姓或是古老的汉族姓氏,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四十九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百二十五位,人口约一百零八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7%左右,望族出渤海郡。欧阳姓(欧姓、区姓、阳姓)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位列宋版《百家姓》复姓的第4席,据公安部2009年身份证数据库数据,欧阳姓氏排名为60—70位,为200万人—300万人。其发祥地为渤海郡(今河北省沧县)。据《姓谱》载,越王勾践之后,支孙封于乌程欧阳亭(浙江湖州),其子孙以此地名为姓。欧阳伟 在(公元前313—)称帝,欧阳摇 在(公元前232—)称帝,欧阳建 在(前176—前163 )(—称帝)。

今湖南省的长沙市、浏阳市、隆回县、东安县、宁乡市、衡阳市、攸县、常宁县、宁远县、永州市新田县,江苏省的淮安市金湖县、宿迁县,河南省的登封市、周口市,福建省的福州市、晋江市,江西省的江门市、萍乡市、新余市、星子县、宜春市、赣州市、吉安市、永新县龙源口镇、永丰县、万载县,四川省的绵阳市、遂宁市、什邡县,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山东省的招远市、枣庄市薛城区,广东省的广州市、从化市、江门市、河源县、揭阳市惠来县,安徽省的阜阳市、滁州市,湖北省的荆州市、襄樊市,枝江市、潜江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田东县、柳州市融水县、滕县,河南省的新郑市,等地,均有欧阳氏族人分布,其中湖北省枝江欧阳氏族为欧阳修长子欧阳发的后裔,而江苏省欧阳氏宗人大都居住在丹阳西门外荻塘欧甲(司徒)、下坯欧甲(全州)。至二十一世纪初,全市在籍的欧阳氏族人有一千五百余人。

堂号

渤海堂:以望立堂。

鄱阳堂:以望立堂。

庐陵堂:以望立堂。

画荻堂:宋朝的欧阳修,三岁就死了父亲,家里很穷,上不起学堂,但是母亲非常希望他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于是决定自己教他,买不起纸张,母亲就以沙地作纸,以荻当笔,教他识字。经过刻苦的学习,欧阳修终于成为了着名的文学家和对朝廷有用的人。

六一堂: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即“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其后裔将家族的堂名称为“六一堂”。

字辈排行

欧阳氏家族字辈:“蹄恒朝完东谟摇朱鄅行冯惠茱仲士蕖翘纲举迹纯基质成晋启乾焕景僧頠询通幼昶琮晤彻弦(铉)邈规绪万和雅效(楚)谟(托詃堂弘戍)鄠(郴邦莘泰)俊(伸仪伾信偃佺仿)观修(昞)发(奕棐辨)宪(恩愿)世(弼能保安)惠(利庆)凤日德(仪崇)勋法(济)重万祥(缘善)日(彬春晖旭昂升昱礼政英颙宣)通(胜春惠先网洪泰行嶶)光(清亮显通明煜临表缘宪福秀济)宪(玺)祥(林珍瑞禧昂礼宗夔轸毕鹗勺)凤(魁新珊略韬策)木(桁尧舜禹左右)达(运还桂芳芬葵苗积善)源(泛淑宾宝昭仁义圣贤书皓白达逊道通述迩)位(佐祯祥福佑祉祝嗣)偹(仅任位佩傅伦隹伟)承基绍祖世家长作述维新祚自文(昌)章(裔)治(启)国礼(良)义(忠)安(永)邦(叔)传(际)家(时)永(名)守(彦)长(振)发(朝)配(邦)祥(平)安守本亲情聚孝义争先脉运扬”。

江西安福欧阳氏字辈:“因封受姓曰欧阳道德文章百世芳上溯黄帝及大禹禹第五世名少康庶子无余封会稽二十余世至允常常子勾践封越霸传衍六世乃无疆伐楚楚伐族属散子蹄封欧余山阳苗裔因之为姓氏五世名摇汉封王涿郡太守分两派千乘渤海号洋洋千乘八世为博士至歙伏法子复殇惟有渤海流庆远曰举迹纯渡晋江太守坚石名赫赫外甥为着石崇亡质与崇文奔长沙伯仲卜居在临湘又传六世景达着文忠谱揭大宗坊达生宝颇颇生纥率更令询誉望张唐主宠遇弘文馆敕修宗谱名益扬通生幼明明生昶琮刺吉州名始昌谱称琮公生七子袁吉衡州同豫章八世彪彤万兄弟彪徙广州系久亡彤分常溪与蜀口彼各派列此莫详万公乾符令安福词谱尊为一世昂二世生和三世雅四州效楚列行行效生之子谟托詃楚生堂弘戌三房五世六宗皆蕃衍代产名贤与忠良从今再修支谱后递传世世信有光”。

江西吉安欧阳氏字辈:“德立世隆昌寺书”。

江西星子欧阳氏字辈:“怀祖志学……”

江西赣州欧阳氏字辈:“振声芳自忠”。

湖南东安欧阳氏字辈:“道德本先圣”。

湖南宁远欧阳氏字辈:“震家运逢华群植之芳育”。

广西、广东从化、河源欧阳氏字辈:“仲国淑景高先以民永广时之崇曰文思充士正立今尚愈光汝克可效天兆孔良彝伦攸叙寿尔载尝保佑盛鼎厥后定昌”。

湖北荆州欧阳氏字辈:“尚元吉欲长作述启书香德泽流芳远声名振玉章文径必圣道武服定国邦清晓朝君殿华丰永世昌”。

贵州台江欧阳氏字辈:“再朝启大德光明承天习伦常永百世立正科已毕”。

家族名人

欧阳询(公元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书法家。

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更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县沙溪人。北宋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金石学家、目录学家、经学家,尤以文学成就最高,是继承唐代古文运动而有所创新的北宋文坛盟主。

欧阳玄(公元1283——1357年)字原功,别号圭斋,元浏阳人,欧阳万公后裔。官翰林学士,国子祭酒(主管教育的长官),以文章着名。修《宋史》、《辽史》、《金史》,有《圭斋文集》十六卷。《元史》有传。

【拓展】

研究考证

区、欧、欧阳三姓同宗

欧阳氏花厅在华族的千千万万个姓氏当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个祖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如区、欧、欧阳都是春秋时代那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人。在区、欧、欧阳三姓当中,欧氏和欧阳氏是老大,很早就出现这两个姓氏,区氏是在汉朝才出现的,因此,区氏族人谦称是小区,称“欧”氏为大欧。

根据《姓氏考略》记载:“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望出平阳。”由此可见欧氏和欧阳氏都是越王无疆的第二房子孙,而越王无疆则是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如果追溯上去,欧氏和欧阳氏的历史不只2400多年,还可以追溯到夏朝。越王勾践的祖先出自姬姓,公元前2079年(距今4072年)即位的夏少康的庶子封于会稽,到了越王无疆,被楚所灭,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他的子孙因而姓“欧”或“欧阳”。至于“区”姓始于何时,源自哪一位祖先?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

到了汉朝,欧氏族人欧安是一位富商,他乐善好施,深得人们尊敬,汉景帝很赏识他的为人。有一天,汉景帝对他说:“卿才德兼备,何欠之有,应去欠为区。”

在封建时代,皇帝赐姓给臣民或叫臣民改姓,是一种荣誉,表示皇帝关心他的臣民,只有乖乖接受。这一来,欧安便改姓为“区”,成为区安。从此,他的子孙便成为“区”氏族人了。《区渭泉祖家谱》提到区、欧、欧阳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