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螺蛳粉销量只增不减,5年翻了21倍,螺蛳粉当年是怎么火的
螺蛳粉文化现在越来越流行,据统计螺蛳粉年销量超过100亿,这个数字简直惊人,按道理来讲,凭借它独特的气味,它的受众度不应该那么广的,螺蛳粉是怎样成为一代食品网红的呢?
1、螺蛳粉的味道激发人们好奇心要数螺蛳粉的红,得从网友们的吐槽开始说起,最开始螺蛳粉的味道并不受大家关注,只是地方的人知道,但是某一天网络上突然间流行了一位博主试吃螺蛳粉的搞笑奇遇,于是螺蛳粉变小范围的开始火了起来,但那个时候大家都只是讨论它的味道,螺蛳粉的增益就像榴莲一样,喜欢的人就喜欢的不得了,不喜欢的人无法忍受酸笋带来的臭味,渐渐的螺蛳粉的讨论度越来越广,螺蛳粉渐渐的自带流量,网友们也随即分成了两大阵营。
其实综合来看,螺蛳粉能够红,其实就是大家的猎奇心理将它推向了热潮,螺蛳粉自身也是有实力的小吃,所以给了它流量,它就能筛选出它忠实的顾客,这也就是螺蛳粉的发展史,螺蛳粉话题阅读量远超我们想象,要凭谁是小吃街的头部网红,我想螺蛳粉无疑占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
❷ 2021年卖出的袋装螺蛳粉能绕地球多少圈
2021年卖出的袋装螺蛳粉能绕地球n圈。
据说包装袋的柳州螺蛳粉一年就销量超过100亿,连起来可以绕地球N圈。
❸ 加盟螺丝粉店怎么样
加盟螺丝粉店还是不错的,公司楼下也有几个螺蛳粉店,感觉生意都还可以,找个好点的品牌去加盟,另外开店位置要好一点,再就是要调查下你们当地做这个,大家是否能接受才行。
❹ 螺蛳粉怎么加盟柳州螺蛳粉怎么加盟螺蛳粉加盟赚钱吗
作为近年来的网红食品,螺蛳粉显示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螺蛳粉的不断普及,不仅成就了好欢螺、嘻螺会等螺蛳粉品牌,还吸引了网红品牌(如李子柒)、零食品牌(如三只松鼠)及餐饮品牌(如肯德基)入局,行业前景广阔。很多没有经验的初次创业者都会选择以加盟开店的创业方式来发家致富,那么加盟螺蛳粉店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可以加盟的螺蛳粉品牌那么多,又该如何评估品牌的好坏?根据我们多年来为加盟用户提供品牌评估服务的经验,对螺蛳粉行业和拟加盟的螺蛳粉品牌,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1、螺蛳粉店业态发展状况
首先,了解螺蛳粉业态整体的销售额、销售量、客单价、开店率、关店率。通过对全国和区域市场(例如北京市)螺蛳粉行业的销售额、销售量、店铺数以及客单价进行量化分析,可以对行业的发展状况形成整体的了解和宏观的把握。
图表:2021年2月全国各省市螺蛳粉店销售
图表:2021年2月全国各省市螺蛳粉店销售额
图表:2021年2月全国各省市螺蛳粉店销售量
图表:2021年2月全国各省市螺蛳粉店客单价
2、拟加盟品牌评估
对于拟加盟品牌,需要详细了解品牌规模和实力、品牌稳定性、品牌口碑等。
(1)品牌规模和实力
需要了解拟加盟的螺蛳粉品牌的店铺数、合计销售额、合计销售量、客单价区域分布等。
图表:拟加盟螺蛳粉品牌店铺区域分布
图表:拟加盟螺蛳粉品牌全部店铺列表(各店铺销售额、销售量、客单价)
(2)品牌稳定性
稳定性主要体现在品牌历年新开店铺数量以及关店数量,关店数量多代表该品牌经营管理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慎重考虑选择。此外,品牌所有店铺的店龄也需要重点关注。
图表:拟加盟螺蛳粉品牌开店时序图
图表:拟加盟螺蛳粉品牌及竞品开店、关店数
图表:拟加盟螺蛳粉品牌店铺发展阶段分布
(3)品牌口碑
了解要加盟的螺蛳粉店品牌的好评率、差评率、评分星级、口味评分、服务评分、环境评分、用户评价标签、用户评价词云等,并跟领先的螺蛳粉品牌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拟加盟螺蛳粉品牌在业内所处的位置。
❺ 我想在2021年做个餐饮项目,螺殿下螺蛳粉加盟有前景吗
前景一片光明,螺殿下螺蛳粉现在有好几百家店,有总部派人亲自帮你,直到店面运营起来
❻ 网红品牌“翻车”在2021
2021年结束前一天,网红品牌又“翻车”了。这次轮到喜茶,因虚假宣传被罚45万,登上热搜。
这一年,“翻车”,已经成了网红品牌撕不掉的标签之一。
翻车频率有多高?从一个小细节就能看出来,前不久网红螺蛳粉品牌“好欢螺”被曝料包中出现虫卵,却出现了大批网友在社交平台低价求购的魔幻一幕。可能就是因为,2021年以来网红品牌“翻车”频繁到,部分消费者已经免疫。
最常见的是“营销翻车”,“当事人”基本都是近两年通过网红流量打法快速崛起的新消费品牌,比如号称“让女性轻松躺赢职场”的Ubras、“让土狗变水狗”的润百颜;又比如把“0蔗糖”宣传成“0糖”的元气森林、真高价假高端的小仙炖和钟薛高、乱标成分能量表的田园主义……
更令人担忧的是,线下餐饮和线上食品,齐齐在卫生安全上翻了车。狂奔中的新式茶饮咖啡成了重灾区,奈雪的茶、蜜雪冰城、茶百道等品牌门店接连被曝使用过期原料、料理台脏乱等卫生安全隐患,就连声称“制定并严格执行食品安全金标准”的星巴克,也“翻”得猝不及防。代工模式下的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等网红零食,屡遭消费者投诉存在异物、异味,供应链审核管理遭质疑。
对一家企业来说,更致命的危机则是“经营翻车”——难扩张、不赚钱。好不容易成功冲刺IPO的新消费“第一股”们,几乎无一例外股价持续大跌、市值严重缩水。就连海底捞这种老“网红”,也不得不自食盲目扩张的恶果,紧急关店300家。同样关店退守的还有新玩家茶颜悦色,还没走出长沙,内部阵脚先乱。
不难发现,方式各异、程度不同的翻车事件集中爆发,是因为企业自身在产品、渠道、营销、品牌等因素构成的木桶出现了严重短板。而当新消费“风停”、光环褪去,VC/PE们看待新消费赛道的逻辑只会越来越理性。
2022年,消费品牌们要如何走下去?其实不管是不是网红品牌,消费赛道的竞争都是多维度的,可以确定的是,刷存在感、吸引流量、重营销、打爆品的网红玩法,只会更不适用。
2021年,新消费赛道大热,新品牌“出道”的密集程度前所未有。凭借一套越来越模式化的网红打法,爆款带着品牌频频出圈。但批量复制的流量逻辑之下,营销“翻车”也成了新消费品牌的家常便饭。
纵观过去一年的网红消费品牌营销“翻车”事件,问题多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 品牌营销的KOL选择和内容不当,被指伤害或冒犯消费者;二是营销宣传内容与产品本身不符,涉嫌虚假宣传。
新内衣品牌Ubras和国产护肤品牌润百颜,就在KOL营销上踩了两个大雷。
2021年2月, Ubras 邀请脱口秀艺人李诞推广女式内衣。其中“让女性轻松躺赢职场的装备”的文案,被指冒犯女性,大批网友评论“解释一下女性怎么就躺赢职场了”。同时,有人指出,这一推广有违反广告法的嫌疑,因为广告法规定“广告代言人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
双11前夕,华熙生物旗下的 润百颜 官方微博转发了网红“带带大师兄”孙笑川探访润百颜透明质酸博物馆的视频,并称其产品“能让土狗变‘水狗’”,很快引得舆论哗然。一方面,网红孙笑川及其自称“狗粉丝”的追随者曾有过多次攻击女性的不当言论,其网络形象颇有争议;另一方面,润百颜文案中的“土狗”等词涉嫌歧视消费者。
润百颜的营销文案 来源 / 微博截图
另一类涉嫌虚假宣传的营销,就更是品牌急功近利的产物,这类情况多发生在新崛起的网红食品饮料身上。
4月, 元气森林 被指在乳茶产品标识和宣传中,没有说清楚“0糖”和“0蔗糖”的区别,并宣传“喝不胖”,但实际只是“低糖”。此举被认为严重欺骗消费者,品牌因此致歉。
元气森林乳茶产品宣传 来源 / 淘宝
随后, 小仙炖 的一则行政处罚被曝光,其被指在产品参数界面宣传的即食燕窝原料、干燕窝含量、商品产地、食品添加剂等10项指标,与真实情况不符,被认定为虚假宣传。
6月,单品最高价高达88元的国产雪糕品牌 钟薛高 ,也被相关行政处罚决定认定为虚假宣传。据处罚披露,其声称采用特级红提的雪糕,实际上规则等级为散装/一级;宣传只选用日本薮北茶的雪糕,实际上采用鸠坑、龙井、薮北树等多种品种的茶树鲜叶制成。
钟薛高的高端雪糕产品 来源 / 淘宝
8月,上海市消保委发文指出,网红轻食品牌 田园主义 的低脂全麦欧包涉嫌乱标成分表,该产品实际碳水化合物比标称的高出16%、能量值比标称高出31%。曾经为其标榜的“轻卡低负担”“低脂低热量” 买单的消费者,瞬间被“打脸”。
2021年倒数第二天,“ 喜茶 广告虚假宣传被罚45万”登上热搜。据天眼查APP显示,喜茶门店发布的“杨梅品种全线升级为当季东魁杨梅,更大颗更爆汁”“精选云南石屏、浙江仙居东魁杨梅,个大核小,果肉紧簇饱满,风味浓郁”等部分广告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存在“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喜茶关联公司因此被罚款45万元。
尽管事发后大部分品牌道歉速度很快,但此类“黑 历史 ”,无疑会让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消费品竞争过度内卷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是网红经济的大背景下,刷存在感、吸引流量、求生存的必要手段,不挤到某个品类的头部位置,生存环境就会非常恶劣。”在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看来,频繁的营销“翻车”,也是这种恶性竞争的后果之一。
具体到品牌企业本身,上海博盖咨询创始合伙人高剑锋向开菠萝 财经 分析,一方面, 大多数新品牌根基不扎实,但又需要靠频繁的曝光来保持品牌露出,快速影响消费者认知 ;但另一方面, 新品牌追求效率,要求企业团队高速运转、快速响应,因此往往采取高度授权模式,将权力下放 。
“也就是说,一个营销方案并非整个公司决策层共同讨论的结果,而可能是某个小组或者个人的决定。 当决策者经验不足、合规意识不够,导致对风险点缺乏足够的认知,就容易付出代价 。相反,传统品牌的运作流程比较固定,可能会牺牲效率、放慢节奏,但风控会好很多。”高剑锋解释。
为品牌制造曝光机会,如何兼顾效率和热度,其中的“度”如何掌握,新消费品牌还需要继续补课。
民以食为天,在新消费大军里,餐饮消费是当仁不让的主力。但2021年,餐饮品牌接二连三地踩到食品安全的红线,可以说是,“网红店容不下卧底,餐饮业经不起暗访”,问题曝光-品牌道歉-相关门店停业整改,几乎成了一套固定流程。
其中,新式茶饮是重灾区。
2021年2月, 1点点、茶百道、coco都可、7分甜 等茶饮店,被上海市风险区监管部门突击检查出均存在后厨杂乱、制作台脏乱、原材料无标识等问题。
5月, 蜜雪冰城 被曝武汉、济南、郑州等多个门店存在随意更改或不记录食材“效期追踪卡”,违规使用隔夜冰淇淋奶浆、茶汤、奶茶等食材,柠檬表皮不清洗等问题。
8月,上市仅仅一个月的“奶茶第一股” 奈雪的茶 ,被媒体报道北京两家门店存在蟑螂乱爬、腐烂水果继续用、产品标签随意更换、手套不戴、抹布不洗等食品安全问题。
9月底,有微博博主发布了其暗访 茶百道 位于不同城市的4家门店的视频,视频显示,茶百道门店存在使用过期原材料、更改有效期、以冷冻果汁替代新鲜水果以及包装杯布满污渍、芒果放在垃圾桶等卫生安全隐患。
博主“内幕纠察局”暗访茶百道,发现奶茶杯包装充满污渍 来源 / 微博视频截图
食品安全问题高发,直指连锁餐饮品牌普遍采用的加盟模式。
“餐饮是非标行业,供应链提供半成品、门店进行加工,最终产品与门店的生产、服务和管理水平高度相关。”高剑锋指出,加盟模式下的餐饮门店出问题,突出反映在 管理半径太大 。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快速实现利润,品牌普遍大规模开放加盟, 单个门店的管理运营稳定性、产品质量一致性就会大打折扣,食品安全风险将进一步增加 。
此外,还有一些品牌目标不在于可持续经营,而是通过收加盟费“割韭菜”,这类企业更没有管理可言,暴雷更普遍。
如果说上述茶饮品牌“翻车”,还可以解释为加盟模式的弊病,但自称在中国大陆市场不对外开放加盟的星巴克,在2021年底被曝光门店多次使用过期食材、出售开封已久的样品糕点等问题,就不好理解了。
遗憾的是,即便省去了现场制作环节,从供应链直接把半成品或成品送到消费者手中,食品安全隐患依然难以避免。主攻线上渠道的电商零食、食品,也难逃“翻车”。
在此之前,网红零食品牌“三只松鼠”也被曝存在变质、发霉等情况。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等零食品牌,都有超1000条投诉,内容大多与食品中有异物、异味等质量问题有关。
消费者针对三只松鼠的投诉来源 / 黑猫投诉平台
由于产品或配料众多,供应链分散, 这些食品普遍采用代工模式生产 ,品牌则主攻渠道和营销。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对开菠萝 财经 表示, 代工产业链、供应链的不可控程度,随着产品数量、代工商的不断增多而增加,品牌的管理难度随之加大 。为了降低风险,品牌既需要完善质量内控体系,也要严格筛选代工厂,同时相应的提高代工费。
然而,无论是加盟还是代工,都是消费品牌当下的扩张路径。“靠标准、靠品牌、靠体系去扩张,肯定比自营自产要更快,但速度上去了,质量、品控、安全等就容易出问题,就看怎么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林岳表示。
一系列食品安全暴雷事件,暴露了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能力不够,但长远去看,也将企业进一步向标准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改进。有分析人士认为,“只要人操作和执行,就存在误差和疏漏,只有机器人、机械手,才能做到100%精准执行。”
2021年的新消费大战里,即便那些冲击成头部、站上二级市场的玩家,日子也不算好过。一时风光无两的新消费“第一股”们,无一例外地遭遇了市值大缩水。
2020年11月, 完美日记 母公司逸仙电商登陆纽交所,成为第一家在美上市的“国货美妆企业”,市值一度高达160亿美元。但如今,逸仙电商股价跌至2.03美元,总市值仅剩12.82亿美元,比最高时蒸发了约九成。
完美日记上海五角场店 来源 / 逸仙电商官网
资本市场不买单,还是因为其“给‘网红’打工”的阴影挥之不去。从它2021Q3财报来看,销售额、营收同比都有所增长,毛利率高达67.9%,但仍无法改变持续亏损的现实,光销售和营销费用就花了9.12亿元,营收占比高达67.9%,而研发费用仅占2.7%。
而2020年12月上市的 “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 ,发行价为38.5港元/股,市值一度冲破1000亿港元,如今市值也蒸发了约40%。
再来看看2021年6月上市的 “奶茶第一股”奈雪的茶 ,上市发行价19.80港元/股,当时总市值高达323.47亿港元。不到半年时间,市值缩水超一半,仅剩146.81亿港元。
与多个新消费赛道里的“第一股”没撑住相比, 临近年底一口气关闭300家门店的海底捞,或许更能代表消费赛道2021年的大起大落 。
2021年2月,海底捞的股价一度高达85.75港元,最高市值4544.75亿港元,时至6月,股价出现断崖式下跌,市值蒸发超2500亿港元。11月,海底捞宣布关闭300家门店,令外界哗然。
海底捞执行董事杨利娟在接受《 财经 》采访时曾表示,这其中有不少是2020年和2021年新开的店。可见董事长张勇在2020年年中作出的扩店决定是“盲目自信”了。
海底捞关店公告 来源 / 微博
有分析人士曾对开菠萝 财经 分析,张勇的“抄底”逻辑并非凭空而来:受疫情影响,线下餐饮市场低迷,海底捞选择逆势扩张,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拿下更优越的位置,只要市场回暖,就有望实现业绩反弹。
然而,重资产扩张的负担过重,加之疫情反复,翻台率连续走低,张勇“抄底不成反被套”,海底捞只能自吞苦果。截至2021年12月31日收盘,海底捞股价报收17.6港元,总市值仅剩981.02亿港元。
在高剑锋看来, 海底捞的走势,代表的是已经完成全国性布局的企业品牌,如何在大环境中求生存、避免节奏错配的问题 。他也指出,“目前海底捞更像是处在困境反转的等待期,只要把主力店经营好,有很大希望迎来触底反弹。”
下半年,同样出现大面积关店、业务大幅收缩,还有 网红茶饮品牌“茶颜悦色”。
11月,茶颜悦色宣布在年底前关闭长沙的80余家门店,接近其门店总数的六分之一。
有投资人分析认为,茶颜悦色在通过密集开店占领消费者心智后,会逐渐优化门店模型,部分闭店的节奏并不意外。也有分析人士表示,茶颜悦色的收缩,也可能会为其他品牌的进攻腾出机会。
茶颜悦色门店 来源 / 微博
茶颜悦色创始人吕良曾对媒体表示,茶颜悦色的毛利率比行业平均水平低很多,基本处在“毛利率”的生死线上,因此需要走出去,成为全国性品牌。
据36氪报道,茶颜悦色2021年的目标是开出150家新店,其中50家走出长沙,分布在常德和武汉区域。但茶颜悦色真的准备好了吗?
12月,茶颜悦色被老板和员工的口水大战送上热搜,尽管事后很快道歉,承认公司管理的失职及创始人在个人沟通上存在问题,但后续仍不断被曝出的 员工薪资低、福利待遇差、考核严苛 等负面消息,或许间接回答了上述问题。
“这说明茶颜悦色还没真正做好扩张的准备,单是员工薪酬制度和管理模式,在一二线城市就不具备可复制性。”高剑锋指出,与海底捞完全不同, 茶颜悦色代表着行业竞争极其激烈、自身尚未完成扩张的一类赛道玩家,内忧外患交叠 。
“翻车”年年有,2021年特别多。
网红品牌们所处的阶段不同,“翻车”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仍未摆脱网红的流量打法,在“翻车”中不断试探着扩张的边界;有的已经走过网红的生命周期,打的是更关键的生死存亡战。
但从这一年的“翻车”事件可以看出,小到营销文案、大到品牌经营,都是对企业管理者的考验。
“消费赛道的很多品类,门槛不高、缺乏技术壁垒、容易被模仿和复制,‘一招鲜吃遍天’是不存在的。”在林岳看来,这要求品牌具备持续微创新的能力,具体到企业管理者身上,是要找到能够持续创造的基因和人才,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2022年。
❼ 好欢螺螺蛳粉是清真的吗
是清真的。好欢螺螺蛳粉具有鲜、辣、酸、爽的特点。
螺蛳粉吃起来美味可口,口感还是好的,而且也是很便宜的,是一般顾客都吃得起的上好美食。螺蛳粉是很好的加盟项目,适合那些刚创业的加盟商们投资,在加盟之后,还会得到螺蛳粉品牌总部的全力支持
❽ 现在螺蛳粉企业的发展状况如何
螺蛳粉市场逐步发展,各类企业纷纷入局
——早期螺蛳粉三巨头崛起
螺蛳粉的品牌虽然很多,但基本都是围绕汤底做文章,因此,一直以来,螺蛳粉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在早期螺蛳粉品牌中,以好欢螺、螺霸王、嘻螺会为代表的柳州老牌螺蛳粉品牌卖的最好。螺蛳粉本来就是柳州市当地的有名小吃,而好欢螺、螺霸王、嘻螺会三个品牌是柳州老牌螺蛳粉,味道最正宗,同时价格也便宜,在市场上的口碑也不错,拥有较多忠实用户。
公开数据显示,在李子柒等新品牌进入市场前,在螺蛳粉TOP10品牌中,好欢螺、螺霸王、嘻螺会占据了整个行业88%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休闲食品行业消费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