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资讯 » 福州涛海建筑建材多少钱
扩展阅读
长春厦门街有哪些大学 2025-07-09 19:36:16
北京b40分动箱链条怎么换 2025-07-09 19:18:19

福州涛海建筑建材多少钱

发布时间: 2022-10-19 09:45:46

Ⅰ 营口的问题,专家请

市人民政府驻站前区渤海大街西1号
邮编:115000
代码:210800
区号:0417

【地理位置】
营口市位于辽东半岛西北部,西临渤海辽东湾,与锦州、葫芦岛隔海相望;北与大洼、海城为邻;东与岫岩、庄河接壤;南与瓦房店、普兰店相连。 营口南接大连,西临渤海,背靠东北腹地,中国七大水系之一的大辽河从里注入渤海。
营口是辽宁省管辖的地级市,是全国重点沿海开放城市。面积540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6公里,近海难涂16万多亩。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营口市辖四区(站前区、西市区、老边区、鲅鱼圈区),两市(大石桥市、盖州市),41个建制镇(其中老边区4个、大石桥市15个、盖州市22个),14个乡(盖州市),27个街道办事处(站前区7个、西市区7个、老边区2个、鲅鱼圈区4个、盖州市2个、大石桥市5个),14个国有农场,929个行政村。
营口市 面积4970平方千米,人口230万人(2004年)。
站前区 面积 70平方千米,人口26万。邮政编码115002(115000、115001、115002、115003均为站前区区号)。
西市区 面积 20平方千米,人口16万。邮政编码115004。区人民政府驻渤海大街西60号。
鲅鱼圈区 面积 268平方千米,人口30万。邮政编码115007。区人民政府驻钱塘江路15号。
老边区 面积 305平方千米,人口13万。邮政编码115005。区人民政府驻龙山大街54号。
大石桥市 面积1379平方千米,人口72万。邮政编码115100。市人民政府驻青花街道振兴社区。
盖州市 面积2928平方千米,人口73万。邮政编码115200。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人口】
市域总人口2229139人,其中站前区260071人,西市区159904人,老边区123418人,鲅鱼圈区103525人,大石桥市705285人,盖州市876936人,城市化水平为38.58%。

【气候与灌溉】

营口市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 四季分明 ,气候适宜 ,营口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在3月中旬,终日在11月中旬,时间为245—249天,稳定通过10℃的初日在4月中旬,终日在10月中旬,时间为160—180天。这说明农作物生长期和喜温作物活跃期都比较长。

历史文化

【历史背景】
营口战国时期属燕国,秦属辽东郡。公元前195年,西汉在辽东郡置18个县,营口地区南部设平郭县,北部置安市县。据《奉天通志》记载文县和房县亦在营口地区(但其今址尚难定论)。
三国时称营口为辽口,东晋时叫历林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营口地区先后被汉族的公孙政权、鲜卑族的慕容政权和高句丽政权统治过。平郭县和安市县置而不废,文县(东汉改为汶县)于公元240年被曹魏政权迁至齐郡(今山东省境),房县改属辽东属国。后燕政权于公元385年将平州治所迁到平郭县。
唐末,北方先后有契丹、女真、蒙古3个民族政权更迭,并在营口市境内设置地方政权。辽将渤海国的一些州县迁到营口地域内,在今熊岳镇设卢州领熊岳县,在今汤池镇置铁州领汤池县,耀州领岩渊县,归州领归胜县,另设曷苏馆大王府和辰州领建安县。金将辰州改为盖州,领建安、熊岳、汤池三县,余州撤废。同时,设女真人的别里买、本得山、按春和曷苏馆4个猛安,猛安下置若干谋克。金在境内只设盖州领建安县,余皆撤废。
明废州县改设卫所,营口境内南部属盖州卫,北部隶海州卫。营口时称梁房口。1621年,后金占据营口地区,以耀州(今大石桥镇北岳州村)为中心屯兵镇守。1644年清朝对汉人和满人分别治理。营口地区北部置海城县,南部设盖平县以治理汉人;在熊岳设副都统管辖辽东半岛各地满人;又在熊岳、盖平、牛庄设防守尉或城防尉管理八旗事务。清政府为“龙兴之地”不致荒芜,于1651年(顺治八年)从山东招民到营口境内。1688年,清政府安置巴尔虎蒙古人在营口一带游牧。巴尔虎人以窝棚为居室,窝棚相连,状似军营,因名营子。营口的潮沟在潮退时沟水干涸,潮进时沟没于水,故称没沟营。
1861年5月24日,营口代替牛庄成为东三省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1866年,清政府在营口设置奉锦山海关兵备道;1867年1月设营口海防同知厅,负责海疆治安。1909年,清政府设置营口直隶厅,将原属海城县的3个乡、盖平县的1个乡划归营口直隶厅管辖。1913年,将营口直隶厅改称营口县,所属区域南至蓝旗,东至大石桥,西至渤海,北至大洼。
1914年民国政府将南路观察使改称辽沈道,辽沈道管辖营口、盖平、海城、辽阳、沈阳、铁岭、开原、镇安(今黑山县)、北镇、新民、锦县、锦西、兴城、绥中、盘山、台安、义县、彰武、东丰(今属吉林省)、西丰、西安(今吉林省辽源市)和辽中22个县。1923年,在营口商端口区设立市政公所。1931年9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营口沦为殖民地(直至1945年8月15日光复)。1938年5月日伪将营口县改称营口市,下设8个区。
1948年营口解放。1958年11月,盖平县、营口县、盘山县划归营口市管辖。1966年1月,盘山县划归盘锦垦区管辖,6月,盖县,营口县划归辽南专署管辖。1968年5月,盖县、营口县、海城县划归营口市管辖。1973年,海城县划归鞍山市管理。1975年11月,盘山县、大洼县划归营口市管辖。1985年1月,盘山县、大洼县划归盘锦市管辖。至此,营口市共辖盖县、营口县及站前区、西市区、老边区和鲅鱼圈区。1992年11月,盖县改称盖州市(县)、营口县改称大石桥市(县)。

【发展】
1、经济发展
营口是中国最早兴办近代工业的城市之一,是中国轻纺工业基地。全市拥有40多个行业,3000多家企业,主要产品700多种,省优、部优产品达300多种,轻工、纺织、机械、冶金、家电、电子、建材、乐器、绢纺、石化、印染、医药等门类齐全,成为营口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百家企业获得国际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针织、棉纺、锦纶、66#长丝生产居全国首位,营口名牌产品,驰名中外。
2、文化教育
营口教育发展迅速,科技人才济济。营口体育人才荟萃,体操王子李月久、射击名将金东翔、王丽娜、竞走冠军孙晓光,为中国体育增添了光彩。
营口是文化名城,着名书法家沈延毅、陈怀、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演员秦海璐等名扬四海。
营口市戏曲学校培养的学员,多次赴法国、日本、北爱尔兰、韩国演出并获得国际大奖。
营口有四所高中,分别是营口市第一高级中学(省级重点院校)、营口市第二高级中学(市级重点院校)、营口市第三高级中学和营口市第四高级中学。

【文化特色】
民族情况
全市共有26个民族,即汉、满、回、朝鲜、蒙古、锡伯、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侗、瑶、白、土家、哈尼、傣、黎、高山、达斡尔、羌、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

【重要历史事件】
义和团在营口
1868年(清同治七年),英国牧师宾维廉和罗约翰等到营口传教,后创设中华基督教会(今西市区延寿里处)。1870年(清同治九年),英国人康慕恩设立营口基督教会,后建基督教堂。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法国传教士锡梦司铎到营口传教,后建营口天主教堂(今站前区八田地里)。后激起营口人民反洋教的情绪。
1900年,6月20日,营口出现义和团的反帝揭帖(传单),上写:“兹因天主耶稣欺神灭圣, 不尊佛法,上天收伏云雨,下降百万神兵,扫除外国洋人。不平洋人,不下大雨。”号召人民“根除洋人”。男子组织“义和拳”,女子组织“红灯照”,每天练神拳术,口念咒语:“天打天门开,地打地门来,要学神拳术,搬请师傅来。”声称“义和团上能保国,下能护民。”7月,从田庄台来了“曹师傅”和“鲍师傅”,并带来了50多名义和团成员。他们住在西大庙、老爷庙、火神庙内,以西大庙为大本营,传授拳术,操练本领。从此,义和团活动遍及营口城乡,他们杀逐洋教士,烧毁洋教堂,拆毁洋铁路。
一九○○年七月二十六日晨,俄军步兵500人、骑兵100人,携重炮4尊,从大石桥向营口进发,到邰家屯一带即开始炮击五台子奉军兵营。奉军统带胡志喜、练军营管带乔干臣率士兵与义和团一起反击俄军。义和团英勇善战,俄军遭到重创,于10时30分败退。 后来,由于营口道明保采取对外投降屈辱政策,事前不作防御准备,并且与营口海关税务司包罗勾结,共同阻止省城援军。这样,营口清军也就无力防御,在大批俄军、日军攻击下, 营口沦陷。

城市规划布局与规模
营口市建设的玉石水库及引水工程,总投资5.9亿元,可解决城市供水不足问题。城市污水治理一期工程总投资2.1亿元。全市新建5座大型立交桥和跨线桥,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市区内新建市场27处,总投资6亿元,已经全部完工。陶瓷、装饰材料、针纺织品、建材等区域性市场已初具规模。

产业与交通
【资源】
营口矿产资源丰富。拥有32种矿产品,菱镁矿为世界四大镁矿之一,素有“华夏镁都”之称。中国镁都——大石桥位于市区东部是营口所辖的县级市。滑石、硼石、钾钠长石、硅石和金矿石贮量在中国位居前列。
营口盐生产已有270年历史,百里盐田年产海盐80万吨,营口生产的食用盐的清朝已成为贡品。
营口是全国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年产水稻40万吨,营口大米畅销海内外,在清朝已成为贡米。
营口是东北着名的水果和水产品生产基地,年产水果40万吨,辽南苹果,果质世界排名第一。年产80多种海淡水产品20万吨。营口的对虾、中华螯绒河蟹闻名中外。
温泉资源
营口市南部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在盖州市的熊岳、双台子分布很多温泉。最大的有熊岳温泉和思拉堡温泉。
熊岳温泉位于盖州市熊岳城东南白旗村,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现有热水井19口,开采量3000吨。熊岳地热的科学利用试验研究工作始于1972年,1977年11月22日,以氟利昂为工质的地热发电试验一次并网成功,1978年3月20日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完成了以地下低温热水发电为主要内容的阶梯式综合利用系统,地热利用率达55.8%,居全国8座地热发电站首位。
思拉堡温泉位于盖州市双台乡思拉堡村,这是新开发利用的一处地热资源。其面积、储量、水温居全省之首。
水产资源:
产量、质量居全国首位的海蜇
营口海蜇驰名中外。海蜇为腔肠动物,是一种暖水性大型水母,雌雄异体,在水质半咸半淡,泥沙底质的河口附近飘游生活。营口海蜇产区分布在北起辽河入海口下游、大清河,南至归州沿海。主要产区为团山镇北海渔场,其产量占盖州市的60%,主要品种为绵蜇(碗蜇)和沙蜇。绵蜇味美肉嫩,色紫白,为海蜇中的上品,约占海蜇群体的70%。其次为油蜇和沙蜇。沙蜇肉厚色白,无杂质,以个大体重为特点。最大沙蜇如碾盘,重量达数百千克。自1973年海蜇向国外出口以来,捕捞量逐年增长,全市捕捞量最高年产达1万多吨,占辽东湾总产量的32.7%。营口海蜇的产量、质量位居全国之首。

最早的对虾养殖
营口沿海滩涂平坦,水质肥沃,饵料资源丰富,是东方对虾产卵、繁殖的优良场地。营口养殖对虾的历史较长,最初是靠涨潮纳入天然苗种进行鱼虾混养,是一种粗放的养殖方法。1974年,营口市水产研究所和老边区海水养殖场协作,开展对虾人工产卵孵化试验获得成功。1978年、1979年,又开展了人工饲养对虾和精养试验,回收率为94.4%,平均亩产369.3千克,达到辽宁省领先水平。每年育虾苗6亿多尾,除供本市养殖外,还供应给外市。1983年,国家农牧渔业部批准在营口建立隶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渤海水产增殖科学实验基地营口增殖实验站。开展对虾资源增殖技术研究,对虾人工育苗和进行大海流放增殖试验。营口对虾养殖面积达33511亩,年产量从1981年的4吨增加到现在的2268吨,养殖对虾成为近年来营口市产量最多、产值最高的水产品之一。

最大的毛虾市场
毛虾是辽东湾水产资源主要品种之一。常年捕捞量都在万吨左右,最高年产量达18700吨。毛虾捕捞期每年3月至5月、9月至11月。营口市成为辽宁省毛虾生产的集散地。每逢捕捞旺季,山东、河北等外地和市渔业公司以及沿海渔村的渔船前来捕捞作业。并在毛虾市场进行交易。营口虾皮加工质量好,很受欢迎。

辽宁省唯一的虹鳟鱼养殖基地

虹鳟鱼是名贵的鱼类,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夏斯塔山麓溪流中,是辽宁省养殖品种中唯一的冷水鱼类。1966年4月,营口市、大石桥市(营口县)农业局从黑龙江省引进虹鳟鱼发眼卵3000粒,在大石桥市百寨镇(公社)圣水寺冷泉水中培育鱼苗成功。1972年10月,将499尾鱼苗放入大石桥市建一乡(公社)厢房水库的400平方米池塘中进行养殖驯化。1973年1月,从该池中捕出种鱼和大鱼481尾,鱼苗成活率为96.2%。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经过两年,从发眼卵培育到种鱼育成,取得自育自繁虹鳟鱼试验成功,并通过技术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0年,荣获营口市科技成果一等奖。

【产业】
营口历史悠久,,1861年被辟为通商口岸,史称“夏日轮声帆影,万艘鳞集;冬季车尘马迹,络绎不绝;市场之繁荣,贸易之兴旺,为满洲之冠”,被誉为“东方贸易总汇”和“关外上海"。
营口是轻工、纺织工业基地,全市有3个行业3000多家企业,主要以冶金、机械、石化、家电、纺织、轻工为主。针织能力居辽宁第一,棉纺居第二。轻工业以卷烟、家电、乐器、制造四大传统骨干行业为主,东北钢琴(集团)公司是全国四大钢琴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又兴起一批新型建筑材料、化工、镁制品、饮料、印刷等新型工业企业。

【交通】
营口一市两港,辽河老港于1864年对外开端口,成为中国东北第一个对外开端口的口岸。1984年兴建的鲅鱼圈新港是全天候深水海港,不淤不冻,四季通航。营口港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港口建立海运业务,年吞吐量突破2500万吨,成为中国东北第二大港、中国第十大港。营口陆路运输四通八达,东北铁路、电气化高速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交通网络纵贯营口全境。营口海运畅通,成为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口。
营口立交桥成为东北最大的交互式公路立交桥。有营大公路、辽河大街、盼盼路、渤海大街、金牛山大街。营口是中国首批投资硬环境建设40优城市之一。

观光游览
营口还是一个旅游胜地。具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和独具特点的自然景观。山、海、泉、林、河交相辉映,到处是您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楞严禅寺
“东北四大禅林”之一的楞严禅寺,位于营口市中心,占地8036平方米,呈规则的长方形。寺院建于1921年,是由禅定和尚多方募化在原佛教宣讲堂旧址上修建的,有三进院落.寺内的主要建筑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建筑,面阔五间,殿内供奉如来佛、观世音、十八罗汉等佛像。营口至今仍保持着赶庙会的习俗,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远近百里的僧众齐聚寺内,大殿内香烟缭绕,诵经之声不绝于耳.这一天是椤严禅寺一年当中最热闹的一天。楞严禅寺1979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北地区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营口金牛山猿人洞穴遗址,是东北地区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位于大石桥市永安乡西田屯村西侧,是一海拔为69.3米的孤立小山丘。洞穴在山的东南部,堆积露出部分由洞顶向下11米,已露出面积200平方米。从已发掘出的剑齿虎、肿骨鹿、大河狸等中更新古动物群化石分析,这个洞穴主要堆积的时代为距今20—60万年间。洞内已发现烧灰、烧骨、打制石器等古人类活动遗迹。尤其是1984年10月间在第六层,发现一个个体的猿人化石共55块,包括完整的头骨、脊椎骨、肋骨、手脚趾骨、尺骨、髋骨等,其完整程度为世界人类学发现史上所罕见,对研究人类起源史具有重大科学价值,被列为1984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项目之一。

最古老的寺庙建筑
上帝庙,又名玄帝庙,位于盖州市城内,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朝洪武15年(1382年)。这是辽宁省现存仅晚于义县奉国寺大殿的古建筑。庙内原存唯一的建筑是大殿,大木架结构,屋顶为庑殿式,斗拱较大,梁、枋上绘有彩画。重建后的上帝庙正殿五楹,气势宏伟,具有浓厚的元代建筑风格。

辽南最大的寺院
营口楞严禅寺位于市中心区,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31年建成,占地2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三进四层。包括山门、钟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是东北地区四大禅林之一。与哈尔滨的极乐寺、长春的般若寺、沈阳的慈恩寺齐名。农历四月初八为庙会日,是时南至大连、北至哈尔滨,数万游人与香客云集古寺,商贸活跃,喜气祥和。

清代辽南道教名山
赤山位于盖州市万福镇东,罗屯乡与矿洞沟乡交界处。距盖州城40公里,距营口市75公里。占地20多平方公里,早在唐初就是辽东名山之一,清代时是辽南道教名山。赤山以峰奇、洞异、泉清、石怪、寺古而着名。

亚洲之首的古墓葬
营口的石棚有两处,一是位于大石桥市官屯镇石棚峪村的小山下,是辽东半岛保存比较完整的石棚之一。石棚由3块大石板围靠而成,一面敞口,上覆一块长4.75米、宽4.4米、厚0.47米的巨石。二是位于盖州市二台乡的石棚山上,形式同前者,但规模比前者大,高2.6米,上覆盖一块巨石,长8.6米,宽5.7米,厚0.7米,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北最早的海防工程
营口西炮台位于营口市渤海大街西段,辽河入海口左岸,为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营口西炮台始建于1882年(光绪八年),1888年建成,为夯筑四合土。炮台面海“内筑土台三方,中大旁小,高四五丈”。中间大炮台为二层,高6米,长宽各50余米。台顶四周为矮墙。墙下暗炮眼8处,置炮52尊,炮台四周围墙900余米。营口西炮台是清末东北的重要海防要塞,也是东北最早的海防工程之一。1895年初和1900年夏,分别遭到日本和沙俄侵略军的破坏。炮台遗址就其原貌及四周自然景观保护,在全国同类炮台中尚属首位。

望儿山
望儿山位于盖州市熊岳镇东北1.5公里的望儿山村,东南紧靠李杏种质资源圃、树木标本园,西临长大铁路、哈大公路、沈大高速公路。望儿山海拔100.9米,东面连一石梁,中为弧形石孔,称仙人桥。仙人桥实为海蚀拱桥,是典型的古海蚀地貌,具有珍贵的科学价值。望儿山东北面有一自然形成的饱经苍桑的“忆母像”。山巅有清代藏式砖塔一座。

仙人岛森林公园
位于月牙湾南部的盖州市九垅地镇境内,该旅游区拥有5000亩海防林,每到春季,槐花飘香,泌人心肺,林中漫步,心旷神怡。与其他海滨旅游区相比,仙人岛有三大特色:一是余晖洒金,仙人岛每到退潮时节,千米沙滩露出海面,太阳的余晖照耀其上,如洒下万点金珠,蔚为壮观;二是兔岛怒潮,仙人岛又名兔岛,悬崖壁立,垂直入海,临岛下望,惊涛拍岸,动人心魄;三是"风车"林立,近年来,在仙人岛上,耸立起几十个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迎风飞转,为仙人岛添一美景。现旅游区内建有各种风格的度假设施,可供人们开展休闲度假旅游活动。

辽宁省最多的海水浴场
营口市海滨风光带位于辽东半岛中部,东部为千山余脉,西部为渤海辽东湾。依山傍海,风光旖旎。北起盖州角,南至浮渡河,在漫长海岸线上,5个海滨浴场对游人开放。
北海浴场位于盖州市团山镇,气候温和,海滩平缓,水质优良。北海浴场北侧有海蚀龙宫一条街,千姿百态的奇礁异石。
月牙湾浴场位于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沿岸宛如弯月。北起鲅鱼圈高中路,南至鲅鱼圈区政府路,海岸线长1.5公里,可浴面积7.5公顷。这里沙滩舒缓,沙质优良,不受潮汐影响,是辽宁省十大着名风景区之一。这里不仅可以海浴,还是很好的海上活动基地。全国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帆板决赛就在这里举行。
金沙滩海滨浴场位于盖州市熊岳镇,北起号房,南至熊岳河口,海岸线长1公里,可浴面积5公顷。宽阔的海水浴场河滩平缓,沙粒均匀,海水洁净,是理想的“黄金海岸”。这里林静花俏,田园景色与海岸风光融汇一体,别具一格。
仙人岛海滨浴场位于盖州市九垄地镇,北起熊岳河口,南至仙人岛,海岸线长3000米,可浴面积1.5公顷。这里海湾河滩平坦,岸上是海防林带,幽雅僻静,风格各异的度假村(中心)坐落其中。这里有明代的烽火台,又有“兔岛潮吼”的民间传说。浴场南端有渔港,盛产海蜇、对虾及各种贝类,有着独特的渔民生活习俗和壮观的海市风貌。
白沙湾海滨浴场位于盖州市着名桃乡归州镇。海滩平缓,沙质细腻、晶白,故名白沙湾。成片的海防林掩映着一座座度假新村。游人可海浴、拾贝壳、剥牡蛎;可垂钓、游览果园,海上活动丰富多彩。

营口官方网:www.yingkou.net.cn
营口之窗:www.ykwin.com

Ⅱ 惊涛入海觅螭虎,风雪归山斩妖邪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原神万叶的台词:“惊涛入海觅螭虎,风雪归山斩妖邪、天高散孤云,落日澄空故乡影,飘摇游子心、枫袖起悲风,神代万世人百年,秋山落唐红、此世群魔诸神并起,我虽无意逐鹿,却知苍生苦楚,只愿荡涤四方,护得浮世一隅。”并没有具体的意思,请不要当真。

Ⅲ 2)同学们排队上缆车,前面每辆缆车均坐4人,涛海排在第15位+他应该坐在第几

第4辆。15÷4=3……3,也就是说前3辆会坐满,所以涛海坐在第4辆车上。

Ⅳ 福建省会福州,为什么“很不福建”

福州市平潭岛仙人井。 摄影/李艺爽

外省人对福建的认知 ,大约是从两件事开始的:一是《春晚》小品中演绎的福建普通话, 将“福建人”说成“胡建人” ;二是 广东人吃福建人 的那个梗。


然而,对于福建的省会 福州 ,多数人没有清晰的认知:同省的 厦门 是以文艺、浪漫着称的网红;靠近内地的 武夷山 以“大红袍”享誉全国。


福州市平潭县澳前客运码头,一半是黄沙,一半是碧海。摄影/李艺爽


距北京1888公里的“福州” ,就像一位熟悉的陌生人: 鱼丸、佛跳墙 是福州风物, 林则徐、严复、林徽因、冰心 是福州名士。


这些,也只是 11968平方公里“大福州” 的冰山一角。


人们常用“兵家必争之地”形容一个地方的重要。然而,贵为福建省会, 福州却有一个反向绰号:兵家不争之地。


兵家不争可从两方面理解: 一是从战略上说,自然条件恶劣,本身无太多利用价值;二是说某地虽然值得一争,但占领后缺乏资源腹地,也难以守住。


福州属于第二种。


福州云上鼓岭。摄影/邱军


她处于中国大陆正东南,北接江南所在的 长江流域 ,南连岭南所在的 珠江流域 ,不能说不重要。但是, 特殊的地形让福州以及她所在的福建,变成了一个奇妙的存在。


中国地势三大阶梯中,福建被划入 东部“最矮”的第三级阶梯 ,这就给人造成了巨大的误会: 那里应该很平吧?


鼓岭。摄影/邱军


看一眼中国地形图,我们才会发现真相: 天哪,福建竟然有这么多山? 从浙江东南部到广东东北部,形成了一道明显的凸起, 地理上称为“浙闽丘陵”, 而山体最密集、起伏最崎岖、地形最破碎的区域大体就是 福建省的范围


“有福之州”在哪里?制图/伍攀


熟悉中国地理面貌的 金庸先生将《笑傲江湖》开篇放在福州 青城派的四川汉子来到福州,都被崎岖的山路累坏了 ,可见“闽道”之难,甚至不亚于 “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跨越福州多个公园的“福道”。图/视觉中国


在福建这个 “山地王国” ,福州算是一个被上天偏爱的地方。


福建最大的河流 闽江 ,从武夷山脉东麓发源,然后一路贯穿福建,穿山越岭500多公里后来到了一片开阔的平地, 自然地理上称为“福州盆地”。 这里几乎四面环山,只有东侧留有一道窄窄的大门,作为闽江入海的通道。


福州城区,位于 “聚宝盆”中。制图/伍攀


这个弥足珍贵的盆地,孕育了福州的城市文明, 福州主城以及长乐、闽侯城区,都位于其中 。福建 历史 上的 闽越地方政权建都的冶城 ,就在今福州城区。福州盆地固然有开发价值,但要抵达这里,需要付出翻山越岭的代价—— 争它,成本太高。


福州城外,青山如屏。图/视觉中国


中原王朝对福建,也不是绝对“不争”, 等到其他地方稳定下来后,汉武帝迅速派卫青主持工作,深入闽越境内,废国设郡,实现了直接对福建地区的管辖。


西汉 解放闽越的战争中,考虑到福建山多路险,并没有从中原发兵,而是 从江浙所在的会稽郡就地征用当地战士 ,结果兵不血刃,很快兵临福州盆地。闽越人也十分配合地发生内斗,部下杀掉 闽越王余善 ,大开城门迎接朝廷军。


福州西南部的五虎山。摄影/陈成才


类似的剧情不断重复上演。 隋朝平定福建, 到福州城下,又双叒叕是以“内斗”、和平解放的剧情结束战争,部下 王国庆杀一把手高智慧,归顺隋朝


不争,也就有了另一层含义: 兵临城下,不用争斗,就可以得到。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福建之地,虽有天险,但山多地少,没有粮仓支撑、也没有充足的兵员。


“天府之国”用以形容某地富饶、繁华 。其中,最着名的是 成都平原 。根据历代文献记载, 福州也曾赢得过这个称号 。而且,这个“天府之国”不是福州人的自封,而是来自外地来客的描述。


端午节在福州市长乐区三溪村的龙舟夜渡。图/视觉中国


明万历年间曾在福建当公务员的 浙江宁波人屠本畯在他的《闽中海错疏》 中说道:


“闽故神仙奥区,天府之国也,

并海而东,与浙通波

遵海而南,与广接壤。”


那么问题来了:福州及周边地区到处都是山, 狭小盆地的生产力远不如中原、关中和巴蜀 ,此“天府之国”到底如何炼成?


闽江入海口,飞鸟在江海之间起起落落,与周边的海岸碧涛一起,演绎着波澜壮阔的“山海之歌”。摄影/冯木波


上天把群山送给福州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关闭通道,首先是河流成为最早的通道—— 福建山多,水也很多,最大的水系闽江在山间造就了一条交通动脉 ,可以从入海口直通武夷山脚下,上游分成 富屯溪、沙溪、建溪 三条源头,其中的建溪水道可通往 浙江、福建、江西交界处 ,然后转到陆路驿道,就可跟中原完成沟通。


闽江及其支流组成的水网贯穿福州城区。图/视觉中国


闽江,就像一位勇敢的英雄,在几乎没有路的山地王国,切割出了交通水网。 沿着闽江水路进入福建, 入海口附近的福州盆地,是最大的一处驿站 ,无疑将是众人入闽后的第一选择。交通和地缘,让福州盆地成为中原移民、文化、风物在福建的最重要落脚点。


福州尤溪洲大桥,是福州二环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摄影/邱军


有了道路,还得有人的推动。 历代中原王朝都重视对福建的开发和沟通。闽道虽难,并没有阻碍人们创业建设的脚步和决心。在历代人民的努力建设下,多山的福建逆势而上,成为 文化昌盛的“海滨邹鲁”、变成了物阜民丰的“天府之国”。


坐落于怡山的福州西禅寺,“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摄影/李艺爽


自公元前202年的冶城 (又称东冶) 始,福州的建城 历史 拉开序幕。此后,这座城先后拥有 冶、候官、闽县、丰州、泉州、闽州 等名称。唐开元十三年,也就是 公元725年 ,因西北有福山, 闽州都督府改名福州都督府,“福州”登上 历史 舞台


白塔,因“闽王”王审知为其父母荐福而修建。摄影/李艺爽


“不争之地”是相对而言,并不意味着这里没有价值。 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人口增长、文明传播, 坐拥高山险阻的福建,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华丽蜕变。


北宋建立后,福建境内不仅常常迎来外地名士,而且培育出的众多出众的本土人才。 两宋时期,福州一共出了文状元10名,武状元11名,进士2247名。


跨越闽江的福州洪山大桥,是我国跨度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式T型钢构桥。摄影/邱军


内地驿路和水网,让福州成为一处农耕时代的“天府”,而 海陆航线的开辟则让福州变成了一处江海联运的枢纽 宋元时期 ,明州 (宁波) 、泉州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大港,而福州也是重要的航运中心,而且拥有泉州所没有的通往内地的闽江水路。宋代开始,福州就有发达的造船业, 明代郑和下西洋宝船即是着名的“福州制造”,民间俗称福船。


福州罗星塔是闽江地标,登临塔顶,港口码头尽在眼底。摄影/邱军


海船也让大批福州人走出盆地的围城,奔向更广阔的海外。时至今日,海外还分布着 300多万福州籍海外侨胞。


“背山靠海”的闽人,在明清时期遭遇闭关锁国的制约。直到近代国门被迫打开, 福州又与广州、上海、宁波、厦门一起,成为“通商五口”之一。 当时欧洲人笔下,福州是仅次于的广州的商端口:


“福州城中有建筑物覆盖的区域,

面积是宁波的两倍

上海的三倍、厦门的五倍。”


自1845年起, 17个国家先后在福州设领事馆,英、美、法、德等国纷纷在码头一带设立洋行。 至今,仓山区南台岛,从烟台山到码头一带,保存有各国异域风格的建筑群, 堪称福州的“万国建筑博物馆”。


位于福州仓南的烟台山石厝教堂。摄影/李艺爽


洋人看中的地方,晚清洋务派也看在眼里。 1866年设于马尾的福州船政局,成为集培养近代海军人才和发展民族军事工业的基地。 继而,福州诞生了是 中国近代第一座海军学堂、第一个新式造船厂、第一个正规的飞机制造厂、第一支成军的海军舰队、第一艘千吨级舰船、第一台实用蒸汽机、第一条海底电缆、第一台探照灯……


俯瞰福州马尾的青州货运码头,此地很早就是着名的港口。图/视觉中国


洋务运动与对外开端口,让福州成为了那个时候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然而, 1884年中法战争的马尾海战 ,让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的同时,也让福州城市近代化的成果遭遇灭顶之灾。此时,福建的另一商端口 厦门 ,充分发挥 海岸曲折、深水良港、邻近海外 等优势,在现代化的路上突飞猛进,至今仍是福建第一大海港。



“中国厦门、福建福州” ,表面上这是两座城的较劲, 背后其实是两种文化的和而不同 。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塑造福建时,也衍生了 独属于她的方言“闽语”,即俗称福建话。


不过,福建省内部的地貌和水系极其破碎,山脉与河流垂直交叉,将地面分割成一个个“方格”。它们将 闽语区 分成又分成多个方言区块—— 闽东、闽中、闽南、闽北、邵将、莆仙。


青灰屋顶的老房子,像棋盘般排布。图/视觉中国


大家同样姓“闽”,所操口音却千差万别。 如果你拉住一个福州人让他唱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跟他说 “公虾米” (说什么) 应该会收到无数个白眼。同理,如果你在厦门人面前讲 “丫霸虎纠人” (福州人牛X) ,也不会得到什么好脸色。


在福州人看来: 一座城市的内涵和底蕴,是需要细细品味的,千年古城才不需要像小年轻厦门这样招摇! 福州人的底气之一是: 厦门有的洋气,福州有;福州有的古典底蕴,厦门没有!


福建出土的汉代瓦当,其上铭文为“万岁”。摄影/动脉影


整个 福州平原或福州盆地,面积为489.1平方公里 ,是省内仅次于漳州平原的第二大平原, 全景似一菱形,福州市区坐落在中央 ,四面山体犹如四扇屏风—— 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 。平原内部,又有缓起伏的 吴山、仓前山、黄山、高盖山 ,仿佛绿色星星。这正是福州民谚所称:


“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


屏风般的青山,还需要闽江这条玉带来缠绕。 从崇山峻岭中流出的闽江斜穿平原中部,于南台岛首尾先分再合,闽江在南台岛的北支仍称闽江或北港,南支称乌龙江或南港, 大樟溪、尚干溪、营前溪、新店溪 等支流注入闽江,在平原上形成密集水网。


乌龙江大桥,天堑变通途。摄影/邱军


作为闽地首府,福州是中原文化进入福建后的传播中心,儒雅、古典成为“海滨邹鲁”的文化基因。祖籍徽州、生于福建尤溪的 朱熹,曾十余次造访福州并开设理学书院。 鼓山之巅的 题刻“天风海涛” 便出自朱熹的诗。


古城墙虽然没有了,但千余年的古典,依然沉淀于福州大地:


南后街作为中轴,贯穿三坊七巷。制图/F50BB


始建于晋、成于唐宋、盛于 明清三坊七巷,是中国主城区格局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街巷


宋代华林寺大殿 ,是中国南方保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华林寺大殿,始建于公元964年。绘图/李乾朗,标注/quan


闽清的宏琳厝 ,则是全国最大最完整的单体古民居。


闽东大院,大屋套小屋。绘图/李乾朗,标注/quan


从建筑样式上来看, 闽东标志性的马鞍型风火墙,是江南马头墙在福建的变种 ,“粉墙黛瓦”的搭配体现的是儒雅和内敛,就连城市地标 乌塔与白塔,也是江南水墨的色调 ,与闽南张扬的红砖大厝形成了鲜明反差。


三坊七巷,粉墙黛瓦。图/视觉中国


福州这种内敛,并不等于保守,而更像是“藏拙”。


在时势造英雄的 历史 关头,从儒雅的坊巷和大厝中走出的福州儿女,从不拒绝“西风东渐”:主张“开眼看世界”、主持虎门销烟的 林则徐 ,主持福州船政局、创办南洋海军的 沈葆桢 ,晚清大臣、末代帝师 陈宝琛 ,革命志士 林觉民、林尹民 兄弟,近代着名海军将领 萨镇冰 ,翻译先驱 严复、林纾 ,才女作家 林徽因、冰心 都是福州人。


宅院内外,曲径通幽。摄影/李艺爽


能文能武之外,福州人也不乏商业基因。 从古至今,福州人的足迹遍布五大洲。


当代福州依然多出商海明星,如 曹德旺、黄其森、张轩松兄弟 郭鹤年、林文镜 等。世界五百强之一的 兴业银行 总部位于福州;福清人曹德旺创立的 福耀玻璃 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 汽车 玻璃供应商;闽侯人 张轩松兄弟 创始于福州的 永辉超市 ,如今已覆盖全国26个省份。


三坊七巷之黄巷,黄是福州传统大姓。 摄影/李艺爽


每一个外出的福州人,低调地生活在异国他乡,但心中永远都有缕缕抹不去的乡愁,正如福州民谚所言:

“七溜八溜,不离福州。”


当他们回到故里,一定会迫不及待地去 “汤池店”享受 温泉之都的惬意,去 裴仙宫、罗星塔、香积寺、朱紫坊、森林公园 看每一株参天的 古榕 ;去 西湖公园的柳堤、上下杭的古码头 、贯穿各大公园的 “福道” 徜徉;到 五四路 俯瞰CBD夜景,去 “福州798”芍园一号 感受创意火花。


千年古榕。 图/视觉中国


逛累了,还是故乡的美味最能安抚疲惫:喝一碗 锅边糊 、咬一口 肉燕 、要一碗 虾油捞化 ,或者干脆就在小摊上叫一枚 光饼 ,夹上本地 红糟肉 ,边吃边回味。


一碗鱼丸肉燕,是780万福州人的共同乡愁。摄影/李艺爽


面对厦门的强势, 福州人就像这座城市的榕树那样选择了“不争”,默默“落地生根”,悄然“独木成林”


从盆地中走出,则是一个天地更广阔、风景更壮丽大福州,她就是 一尊是由山、河、城、海、岛构成的立体雕塑。


蓝天之下,碧海与青山与平潭岛的古村落紧紧相拥,仿佛是童话世界。 摄影/李艺爽


从西到东,过了山海交织的闽江口,便是福州的另一种气象: 江口两翼,是曲折如锯齿的海岸;碧海深处,则是散布如珍珠的海岛。 最醒目的无疑是 福建省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的海坛岛 ,它与其他125个岛屿、648个岩礁组成 “平潭群岛”


“海蚀地貌博物馆”海坛岛上的天然“石牡丹” 。摄影/冯木波


任何雕塑家和画家来到平潭,都会被大自然的智慧所折服。 群岛由亿万年地质年代洗礼过的花岗岩构成, 在潮起潮落的海水侵蚀和海洋动力作用下,变成了 罕见的“海蚀地貌博物馆”


平潭岛的风帆石,即“半洋石帆”。 摄影/冯木波


这里有中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 ,两块巨石屹立于洋面,犹如凝固的风帆,被称为 “半洋石帆” ;这里有栩栩如生的人形巨石,头枕沙滩,足伸大海,被叫做 “海坛天神”


平潭的特产是 石头和台风。


如此环境孕育出因地制宜的独特的民居—— 石厝 。它们以岛上特产的 花岗岩、火山岩 为主体材料, 屋顶、墙壁色彩斑斓,像一座座彩色城堡 。跟小清新的厦门相比,这种朴实而美丽的房子, 少了岁月静好的安逸,多了几分与风沙、海风缠斗的顽强。


平潭的特色民居石厝,就像彩色的城堡。 摄影/李艺爽


2020年12月,平潭人民盼望已久的、连接福州主城和平潭县的 福平铁路开通运行 。至此,一个生机勃勃的 “大福州”终于连为一体


未来的福州,一定会将“丫霸”进行到底!


- END -

文 | 大羽

图片编辑丨陶子

地图编辑丨伍攀

封图摄影丨冯木波


Ⅳ 是观海听涛,还是听海观涛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9

Ⅵ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这句话的意思

意思是: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

注释:天姥山:在浙江新昌东面。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得名。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和方丈)。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确实,实在。

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原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作者: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译文:

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间有人可以看见。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晚。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

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

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如麻。忽然魂魄惊动,我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6)福州涛海建筑建材多少钱扩展阅读: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

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笔随兴至,体制解放,堪称绝世名作。

Ⅶ 中国十大旅游城市是哪十个城市

中国十大旅游城市是:上海、北京、杭州、苏州、西安、丽江、青岛、成都、大理、桂林。

1、上海

西安被“摔碗酒”带红了,不过,除了体验摔碗的着名美食街“永兴坊”和“回民街”,西安还有五岳之一的华山,不光可以看到万丈绝壁、云海缭绕的奇景,还能挑战“天下第一险”的长空栈道,听说华山还开放了夜爬,可以登上山顶看星星,绝对是此生难忘的经历!

热门景点:永兴坊、华山、兵马俑、华清宫、明城墙、大雁塔、钟鼓楼等。

Ⅷ 惊涛入海觅螭虎,风雪归山斩妖邪什么意思

惊涛入海觅螭虎,风雪归山斩妖邪这两句出自原神。这是在之前做魈的传说任务里,其中一个叫做诸境神游忽觉迷的任务时,在破败坍塌的铜雀庙里,遇到的“人”说的一句诗。这个人其实是夜叉,名为铜雀。铜雀和魈,是原神里最早接触的两位夜叉。当时铜雀已经死了,形体早已破灭,之所以还能够见到他,是因为使用了浮世留形法。

Ⅸ 成语(玉海惊涛)什么意思

你说的是御海惊涛,是梦幻西游里面的锦衣,并不是成语。

2009年11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到京访华。美国驻华大使看到由着名红色书法家袁伟将军题写的《金玉虎符》国礼后,邀请袁伟将军为美国总统奥巴马个人书写一幅书法作品。袁伟欣然接受,挥毫写下了“观海听涛”四个大字,他希望能通过这幅书法作品,让奥巴马领略中国书法艺术的奥妙,体会中华民族的宽广胸怀。

Ⅹ 是海浪卷起了波涛还是海水卷起了波涛

海浪是一种机械波,能通过上下震动传递能量
所以是海水卷起了波涛
人们看见波涛在前进,实际上只是波在传播,拍打在岸上的只是岸边的海水
码字不易望点个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