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福州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多少
福州市城区城市低保标准为:单人户460元/月,多人户43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为:单人户350元/月,多人户320元/月(马尾区农村低保标准为:单人户460元/月,多人户430元/月)。
⑵ 低保户每个月多少钱
农村低保 我省按各地生活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将城乡低保最低标准的设立划分为四类地区,第一类地区每人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分别为530元,第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为500元,第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为310元,第四类地区每人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为230元。
城市居民低保 第一类地区每人每月城镇低保最低标准分别为600元,第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城镇低保最低标准为500元,第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城镇低保最低标准为400元,第四类地区每人每月城镇低保最低标准为370元。
低保户每月发放钱数由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执行,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
每个地区的低保是不一样的,具体要看当地规定的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62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2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7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0440元提高到1164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5220元提高到5820元。
一般低保每个月多少钱根据当地最低生活水平决定,一般城市的低保价格在600元至700元左右。但是农村相较于城市低保的价格更低,通常会在400元至500元之间。具体低保金额需要以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公布的为准。城市低保户每月的最低生活保障费用标准,由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并发放。
【法律依据】: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第六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直辖市、设区的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执行;县(县级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县级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需要提高时,依照前两款的规定重新核定。
⑶ 低保多少钱一个月
每个地区的低保是不一样的。 具体要看当地规定的标准。 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62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2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7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0440元提高到1164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5220元提高到5820元,计划自2016年4月1日起实施。
⑷ 福建申请低保。年工资不得高于多少
福建申请低保年工资不得高于人均1500。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申请前12个月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家庭经济状况不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财产状况、实际生活水平与基本生活常年困难家庭状况相符。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关系并共同居住,共同生活的所有家庭成员。
低保申请条件
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扶养或者抚养能力的城市居民在职人员领取工资及离退休人员领取离退休费后,家庭月人均收入仍低于城市低保标准的城市居民,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期间,足额领取基本生活费后,家庭月人均收入仍低于城市低保标准的城市居民,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城市低保标准的城市居民,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本县当年城市低保标准。
⑸ 低保一个月多少钱
每个地区的低保是不一样的,具体要看当地规定的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62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2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7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0440元提高到1164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5220元提高到5820元。
一般低保每个月多少钱根据当地最低生活水平决定,一般城市的低保价格在600元至700元左右。但是农村相较于城市低保的价格更低,通常会在400元至500元之间。具体低保金额需要以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公布的为准。城市低保户每月的最低生活保障费用标准,由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并发放。
我省按各地生活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将城乡低保最低标准的设立划分为四类地区:第一类是广州、深圳;第二类是珠海、佛山(含顺德区)、东莞、中山;第三类是惠州、江门(不含台山、开平、恩平市)、肇庆(不含所辖县);第四类是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清远、潮州、揭阳、云浮、江门列入三类地区以外的市、肇庆市所辖县。
【法律依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六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
直辖市、设区的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执行;县(县级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县级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⑹ 低保每月多少钱
一、低保每月多少钱
1、低保金的发放标准是用本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减去收入而获得的。比如家庭有三口人,家庭收入总计是700元,本地低保标准是人均300元的话。低保金就是300乘3减700,也就是200元。
2、法律依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五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第六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
直辖市、设区的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执行;县,县级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
县级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需要提高时,依照前两款的规定重新核定。
二、申请城市低保需满足什么条件
申请城市低保需满足的条件如下:
1、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人或人;
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干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3,在职人品和下岗人品在领取,基本生活费后以及人品领取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干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⑺ 低保户每个月给多少钱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就是人们常说的“低保”的全称,低保对于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帮助。低保户每个月有多少钱呢? 一、农村低保我省按各地生活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将城乡低保最低标准的设立划分为四类地区, 第一类地区每人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分别为530元, 第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为500元, 第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为310元,第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城镇低保最低标准为400元, 第四类地区每人每月城镇低保最低标准为370元。第四类地区每人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为230元。 二、城市居民低保第一类地区每人每月城镇低保最低标准分别为600元,第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城镇低保最低标准为500元。
⑻ 低保一个月多少钱
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再次得到提高:城市低保标准由原户月人均420元上调至480元,市辖区农村低保标准由原户年人均2400元上调至3420元,三县农村低保标准由原户年人均2400元调整至3180元。贵州省:在2016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记者了解到,全省城市低保标准由2011年的278元/月,增长到2015年的464元/月。全省农村低保标准由2011年的1468元/年,增长到2015年的2695元/年,比西部12个省的平均标准2291元高404元。而城市低保人数由2011年的54.32万人,减少为2011年的40.27万人,农村低保人数由2011年的530万人,减少为2015年的328.55万人。
⑼ 低保多少钱一个月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就是人们常说的“低保”的全称,低保对于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帮助。
低保户每个月有多少钱呢?
一、农村低保我省按各地生活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将城乡低保最低标准的设立划分为四类地区,
第一类地区每人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分别为530元,
第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为500元,
第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为310元,
第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城镇低保最低标准为400元,
第四类地区每人每月城镇低保最低标准为370元。
第四类地区每人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为230元。
二、城市居民低保第一类地区每人每月城镇低保最低标准分别为600元,第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城镇低保最低标准为500元,
⑽ 低保户每个月多少钱
一般低保每个月多少钱根据当地最低生活水平决定,一般城市的低保价格在600元至700元左右。但是农村相较于城市低保的价格更低,通常会在400元至500元之间。具体低保金额需要以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公布的为准。城市低保户每月的最低生活保障费用标准,由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并发放。农村低保申请条件:1、失去生活来源、家庭丧失劳动力、法定赡养、抚养人无赡养和抚养能力的农村家庭;如果家庭的劳动力不幸离世(意外、重疾)等,造成劳动力丧失情况,这样家庭要是月、年收入都要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可以申请补助。2、农村孤寡老人、残疾人、未成年人无法定抚养人情况下的农村家庭;农村孤寡老人不具备劳动能力,属于无生活来源的农村家庭;残疾人(一般为二级以上残疾)既无劳动能力又无生活自理能力,属于长期贫困的农村家庭;未成年人无法定抚养人,无劳动能力,无教育支出能力,属于短期贫困家庭。3、重病患者的农村家庭如果因重病导致一家人的积蓄被掏空,此时就可以申请补助,且可以获得额外的补助资格。
【法律依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六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直辖市、设区的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执行;县(县级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县级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需要提高时,依照前两款的规定重新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