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螺洲校区。那边的住宿怎么样,多少人一间螺洲周边的环境,具体点
这边的宿舍是一间住6-7个人···有时候人少的话有的宿舍是5个人······这边周边的环境不是很好拉······可以算是福州市区的郊外了···不过买什么的都还好···这边有超市······我也是这边校区的···今年就要毕业了···
B.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车牌号代码是哪个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的车牌号是:闽A,行政级别是:市辖区,人口约:约33万人,人口密度为:18333人/km,面积约:18平方公里,邮政编码是:350004
简介:邮编:350004代码:350103区号:0591拼音:TaijiangQu区人民0驻麦园路,全区辖8个街道、5个镇:仓前街道、东升街道、对湖街道、临江街道、三叉街街道、上渡街道、下渡街道、金山街道、仓山镇、城门镇、盖山镇、建新镇、螺洲镇;红星农场
C. 有关福州螺洲社会实践基地的问题
环境不好。
去年我带学生去那里军训,老师住的条件肯定比学生好,老师都嫌不好了。更别说学生了。
洗澡住宿都是集体的,公共的。
住宿一般是8-12人一个房间。
男生住的地方比较恶心,几十个人一个大房间,男生卫生都弄不好,臭死了。
饭菜量倒是挺足的,但是如果你比较娇生惯养,那应该就不符合你的胃口了。
每次吃完饭,可以看到,有的桌面吃得光光,有的桌面剩了很多。看你自己挑食不挑食了。
D. 螺洲镇的介绍
螺洲镇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南台岛东南端,南临乌龙江,北、西分别与城门镇、盖山镇相连,古称“百花仙洲”。 洲内水网密布,古代出境皆需舟船。因其形如青螺,又有东晋时洲人谢端遇田螺仙女并结为夫妇的美丽传说,故名螺洲。
E. 螺洲的近、现代名人
螺洲人才济济,据已知材料统计,仅“螺江陈氏”现任正教授和党政机关正处级以上的干部有61人之多,真可谓人才济济、星月交辉。
螺洲近现代部份名人(资料不全)——
清道光年间刑部尚书 陈若霖
清代帝师 陈宝琛
中国力学专家,被誉为“科技战线上的铁人”的 陈篪;
中国着名经济学家 陈岱孙;
与詹天佑齐名的中国道路工程专家 陈体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双院院士 严恺
国民革命军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曾任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解放后在全国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的 陈长捷中将
抗战海军名将 陈庆甲中将
有被蒋介石杀害的我党诤友“国防部”参谋总长的中共地下党员,原国民党陆军 吴石中将
最着名的是创办中国第一所飞潜学校、中国第一所飞机制造厂的 陈兆锵中将
北京政府时期中国海军海政司司长、军务司司长、海军测量局局长的 陈恩焘中将(螺江陈氏后人)]
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丁仃(原名陈体申)
原国家纺织工业部部长 全国工商联纺织服装商会名誉会长 吴文英
着名历史学家顾颉刚赞其为“一代才女” 陈徲常
陈宝琛侄孙。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近代史专家 陈绛
曲艺作家、理论家,1996年当选中国曲协理事 陈竹曦
福建师大教授 陈矩孙
科学院院士、着名光学家 陈彪
中国在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上获得第一枚金牌陈岩松
着名诗人、作家,中国国学专家陈运和
F. 福洲多大,人口多少
福州为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7′。东濒东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北、西、南三面分别与宁德市、南平市、三明市、泉州市、莆田市接壤,市人民政府驻地鼓楼区乌山路。现辖五区、六县、两个县级市和一个经济区,即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5个区,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平潭县6个县,福清、长乐2个市和琅岐经济区。全市土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至2007年底建成区范围面积182.36平方公里。2008年末,全年全市常住总人口约683万人,其中市区常住总人口271万人。全市户籍总人口约635.95万人,其中市区户籍总人口约186.68万人。全市设34个街道办事处、105个镇,48个乡(含2个民族乡和马祖乡),2795个村(居)委会、社区居委会。
G. 螺洲的侨乡名胜:螺洲古镇
螺洲地名来历有两种传说:一说是东晋永和间(345—356年),居民谢端娶螺女而取此名。现在洲边仍存一块“螺仙胜迹”的石碑和一座螺女庙,还有螺仙道的渡口名称。这一神话传说主要是从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谢端遇徐女仙”遗事一则引来的。闽剧《田螺姑娘》亦即取材于此。另说是清人(佚其名)所写的《螺洲小序》中载:“川光镜静,而洲澹拖隐约,状如青螺,故云。”螺洲盛产柑桔,因而又有桔洲之称。陈懋鼎有“临流桔实半青红”的诗句,就是对螺洲桔子将熟时的写照。影片《闽江桔子红》和话剧《种桔的人们》也都以螺洲作为背景。可见,螺洲的桔子是颇负盛名的。
螺洲开发较早,在《晋安志》中已有记载,《螺洲志》云:唐宋时已有人择居,现存文庙,相传始建于南宋宝庆、景定间(1225—1264年)说明当时人文鼎盛。在陈宝琛生活的年代,洲上农渔丰饶,工商成市,生活服务的店铺和工匠作坊齐备,交通比较方便,水陆两路有渡船和官道通达省城和马尾,通过门前广深的螺江贯通闽江干流,更可上溯下达。洲中分为店前,吴厝、洲尾三个村落,沿江筑屋,陈、吴、林聚族而居,三村文物如林,书声琅琅,人文蕾萃,代有名贤,夙有“小福州”之称。
螺洲是福州平原中的一个鱼米之乡。洲上有稻田1400多亩,年粮食亩产在2千斤左右。水产果蔬也很可口,水鸭、黄尾鱼、酥螺、茭笋、荔枝、桔……为洲上有名的食品18味。
螺洲远山近水,风景如画,洲上名胜古迹不少,除螺女遗迹外,闻名的尚有陈氏五楼一赐书楼、还读楼、沧趣楼、北望楼和晞楼。前两楼是清道光时刑部尚书陈若霖建的,他是福州民间传说的廉正不阿斩过皇子的名宦;后三楼是若霖曾孙、名诗人陈宝琛建的。清末,楼中存书丰富。当地文人对螺洲胜迹记叙颇多,明时陈润的《螺洲志》是专写这个洲的志书。明代,林需的《螺洲八咏》诗,也艺术地描绘了当时的景物。
螺洲在旧时是幽静古朴的渔村,现已成为繁荣的集镇了。
H. 螺洲的历史古迹:陈氏五楼
螺洲主要有陈、吴、林3姓,其中店前村的陈氏家族来自颍川,其祖先在唐朝末年随着王潮、王审之自河南固始入闽,
先在长乐定居,明洪武间,举家迁往螺洲,始迁祖讳广。自明初从长乐县迁来后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其间500多年举进士的就有17人,多达官显赫,因此在家乡所建府第,也豪华辉煌。特别是“陈氏五楼”始建者为清道光年间的刑部尚书陈若霖。嘉庆十三年(1808年),陈若霖以“资深超”,擢四川盐茶道,以后任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道光四年(1824年)入为工部尚书,兼管顺天府事,旋转刑部。道光皇帝曾屡赐御书给陈若霖。陈感恩涕零,即在家乡的府第内建“赐书轩”,庋藏“御书”,以报皇恩。他的儿子陈景亮、孙子陈承裘、曾孙陈宝琛等人皆进士出身,“皇恩浩荡”,“赐书轩”不敢废弃。特别是陈宝琛的同胞兄弟6人,其中3人进士,3人举人,称“兄弟六科甲”,为省内所绝无仅有。清宣统三年(1911年),陈宝琛在毓庆宫为皇帝授读,赐紫禁城骑马,又改补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顾问大臣,授读如故。“宣统”皇帝赐给陈宝琛更多的御藏图书。原陈若霖的“赐书轩”颇见狭小,遂扩建并改名为“赐书楼”。楼内豪华、典雅,窗外竹影婆裟。陈宝琛乡居时的卧室即设在楼下。
第二座楼称“还读楼”,取义于“还我读书”,也是一座私人的藏书楼,为陈宝琛所建。陈宝琛酷爱读书,搜罗有大量的民间善本、珍本,但因非“御赐”,没有资格藏入“赐书楼”,便屈尊“还读楼”,其数量比“赐书楼”更为可观,其质量有时也超过“御藏”的珍本,为福州地区最大的一个私人图书馆。解放后这些图书多为福建省立图书馆和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所收藏。
“沧趣楼”的“沧趣”含有归隐的意思。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陈宝琛力荐唐炯、徐旭。因唐、徐战败,陈宝琛被部议降5级调用,自此隐居不出20多年,建“沧趣楼”以自娱。楼内大量贮藏古玩、金石、书画,也是福建省内最大的一座私人博物馆。陈宝琛除在“沧趣楼”内“赏古玩博”之外,还经常在这里接待福州地区的文人高士,如陈衍、林纾、严复等,或论文评政,或高吟浅唱,颇为热闹。以后陈宝琛本人有《沧趣楼文集》2卷问世。
宣统三年(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溥仪被废,陈宝琛回乡建“望北楼”,坐南朝北高挂博仪盛服临朝的巨幅照片,大有“丹心朝北阙”的意思。“希楼”为最后建成,坐西朝东,抚明月,迎朝晖。阳台上置水泥浇制的桌椅,供以观日赏月,迎风听雨。
陈氏五楼皆在陈家府第的高墙大院之内,其间有回廊曲径,有修林茂竹,有假山雪洞,有清池流水,若一座“苏州园林”,精精巧巧,盎然生趣。大墙之外西南面临螺江,但见烟波浩淼,水色沧茫。彼岸有巍巍五虎山。“五虎欲奔常在望,乌龙腾跃时长吟”,真可以说是山清水秀,气象万千,古来就有“平波澄练”、“远屿堆蓝”、“螺渚春烟”、“龙津夜月”、“秋江渔唱”、“雪屋书檠”、“春潮带雨”、“野渡横舟”等“螺江八景”。沿江还有“天后宫”、“螺女庙”、“圣庙”、“灵山寺”等名胜古迹,令人目不暇接。
I. 福建省螺洲的人口有多少
螺洲镇位于福州市郊区南台岛东南端,南临乌龙江,北、西分别与城门镇、盖山镇相连,古称“百花仙洲”。洲内水网密布,古代出境皆需舟船。因其形如青螺,又有东晋时洲人谢端遇田螺仙女并结为夫妇的美丽传说,故名螺洲。唐至明朝,分属闽县安仁乡仁惠里与温泉乡(宋以后为开化西乡)永福里,清时属闽县白湖区,民国时属闽侯县白湖区螺鳌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闽侯县一区,1958年属闽侯县城门乡。螺洲于1950年至1970年是闽侯县人民政府的所在地;闽侯地区公署也曾设址于此。1970年划入福州市朝阳区(今仓山区),1975年划归福州郊区管辖。1977年至1978年是郊区人民政府所在地。1981年开始筹建螺洲镇,1984年从城门乡析出,正式建立镇人民政府机构。该镇总面积6.4平方公里,辖店前、吴厝、洲尾、杜园、天福、乾元、敖山7个村、1个居民委员会。1994年有2680户、15270人(含驻区单位、机关人口),其中农业人口9427人。耕地面积155公顷。民国时期即盛产福桔 答案补充 1994年有2680户、15270人(含驻区单位、机关人口),其中农业人口9427人
J. 福州市仓山区各大村
截至2020年,仓山区下辖8个街道、5个镇,另设有1个农场。仓山区人民政府驻仓前街道。
1、仓前街道
下辖龙峰、梅坞、麦园、振兴、公园、万春、劳工、星园、利民、航兴10个居委会。
2、东升街道
辖东辉、东南、东兴3个社区居委会。
3、对湖街道
下辖湖岭、马厂、程厝、师大、万里5个社区。
4、临江街道
下辖仓前山、菖蒲、观井、下池4个社区
5、三叉街街道
共辖村东、村西、村南、村北、湖畔、绿岛、金浦、东城等八个社区居委会。
6、上渡街道
街道下辖洋洽、天民、飞凤、红星、鹭岭、新成、滨洲、江南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7、下渡街道
下辖藤山、下藤、港头、港_、银桥5个社区。
8、金山街道
辖金洲、金河、金环、金麟4个社区。
9、仓山镇
辖先锋、东升、仓山(原称红旗)、金星、万里、郑安、下湖、湖边、先农、联建、燎原等11个村委会,54个村民小组。
10、城门镇
辖城门、敖峰、胪雷、龙江、浚边、青富、洋坑、湖际、下洋、梁厝、谢坑、安头、樟岚、狮山、濂江、绍岐、福濂、潘墩、连坂、黄山、胪厦22个村、64个自然村。
11、盖山镇
盖山镇辖半田、浦下、后坂、屿宅、郭宅、白湖、叶下、葫芦阵、跃进、北园、首山、齐安、东兴、黎升、浦口、竹榄、中山、中亭、新安、尚保、吴山、吴凤、天水、照屿、洋下、上岐、下岐、六凤、高湖、江边、30个村、112个自然村及1个居民委员会。
12、建新镇
辖7个管理区、40个村、1个居委会和1个(建华)五七农场。镇人民政府设在洪塘。
13、螺洲镇
下辖天福、乾元、敖山、杜园、店前、吴厝、洲尾等7个行政村和螺洲社区。
14、红星农场
红星农场分红农社区和盘屿社区两个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