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有多少个姓陶的
陶姓人口统计表2007年03月20日 星期二 10:53 地区人口 各地人口(年份)
北京 平谷470人(82)
天津 武清1521人(87)、静海792人(90)
河北 威县958人(90)、围场163户653人(87)、乐亭134户(86)、故城500人以下(87)、定州372人(90)、三河365人(82)、成安76户307人(90)、滦南303人(87)、阳原186人(87)、栾城123人、晋县100多人(90)、馆陶100人以下、正定87人(85)、唐县70人(82)、深县53人(90)、大厂29人(85)、安平9人以下(90)、高阳8人(89)、涉县7人(96)
河南 中牟1000~4999人(90)、项城1000~500人、宝丰400多人(87)、林县261人(86)、许昌27户(82)、密县100人以下(82)、荥阳18户(82)、博爱11~100人(85)、郏县54人(82)、汤阴6户(85)、登封21人(88)、温县2~10户(85)、洛宁13人(87)
山东 乳山近千户(90)、文登几百人(85)、胶州100~500人(85)、乐陵10户(乡镇)、栖霞10户以内、利津1户(85)
山西13574人(90) 临汾1191人(90)、阳泉1054人(90)、平定583人(90)、运城574人(90)、永济388人(89)、芮城279人(88)、临猗272人(90)、襄汾100~499人(85)、介休218人(88)、榆次208人(90)、中阳183人(90)、绛县158人(82)、稷山153人(90)、尧都区174人(90)、广灵144人(90)、吉县100人以下(85)、阳城100人以下(85)、柳林99人以下(90)、洪洞79人(90)、安泽50~99人(90)、天镇10~99人(90)、和顺72人(85)、闻喜68人(90)、左云67人(90)、曲沃65人(82)、汾西56人(90)、屯留63人(90)、平陆50人以下(82)、永和49~10人(95)、古交47人(90)、太原南郊区33人(90)、盂县19人(90)、平遥20~10人(90)、阳高13人(87)、平顺12人、乡宁9人(90)、古县8人(90)、河津7人(85)、黎城7人(90)、清徐6人(90)、万荣5人(90)、文水4人(85)、大宁1户(85)、高平3人(90)、左权2人(90)、壶关2人(90)、临县2人以下(90)、交城2人以下(85)、偏关1人(90)、方山1人(85)、娄烦1人(90)
吉林 扶余814人(87)
辽宁 桓仁300~500人(85)
陕西 勉县999~500人(82)、眉县41户(90)、紫阳100多人(85)、合阳7人(90)
甘肃 泾川300~100户(82)、积石山454人(90)、临夏71户(88)、永昌20户(82)、通渭12户66人、静宁1户(85)
宁夏 平罗100~50户(87)、彭阳100~10户(93)、同心10户31人
新疆 呼图壁几百人(82)
安徽 芜湖25019人、临泉12743人(85)、桐城5千人以上(87)、利辛1千~5千人(85)、望江1614人、繁昌1113人(86)、青阳1000余人、宁国504人(87)
江苏 苏州9000多人(05)、江宁6千人以上、江阴5001~1万人(85)、启东2千~1万人(85)、无锡4963人(85)、海门3306人(90)、靖江1千~5千人、武进1001~5000人(83)、丹徒577户、高淳1857人(82)、滨海1400人(87)、新沂1114人(88)、盐城200~300户(82)、金湖101~400人
浙江 绍兴12725人(93)、武义5000~9999人(05)、泰顺5000~9999人、平湖5千多人(89)、嘉兴4673人(90)、上虞3404人、嘉善2600人(89)、义乌2308人(84)、诸暨1704人(90)、金华1489人(85)、长兴1175人、安吉1063人(87)、衢州1千~1万人、庆元939人(88)、磬安900多人(90)、苍南900多人(90)、丽水860多人(90)、定海800多人(87)、慈溪800多人(87)、岱山几百人(90)、桐乡几百人、奉化500人以下(88)、乐清492人(90)、东阳444人(87)、镇海334人(86)、松阳279人(90)、普陀273人(86)、青田139人(85)、龙泉138人(88)、文成129人(80)、开化100多人、新昌100多人(88)、江山100人以下(85)、景宁56人(82)、桐庐镇51人(90)、云和41人(90)
上海5.51万人(94)63763人(97年、46位) 川沙4229人(87)、嘉定3314人(87)、宝山501~1000户(87)、上海县2015人(91)
江西 都昌500~1000户(81)、贵溪100~500人(90)、花莲28人(87)
湖北 新洲1万多人、麻城1万多人(2000)公安1259人(82)、石首897人、嘉鱼341人(85)
湖南 安化2万多人(82)、宁乡10204人(90)、岳阳地区约9千人、绥宁5千人以上(90)、湘潭1001~5000人(88)、耒阳1千~5千人(87)、华容2123人(82)2007(90)、醴陵1200~800人(48)500~3000人(86)、湘阴1001~2000人(82)、新化1342人(88)、城步近千人(89)、汨罗673人(87)、韶山几百人(89)、株洲几百人(90)、芷江100~500人(90)、怀化332人(90)、津市279人(90)、攸县100~500人(82)、双峰120人(87)、酃县100人以下、平江10~50人(82)、茶陵78人(90)、麻阳5人(90)
四川 射洪5千~1万户(90)、宜宾1000户(82)、大邑100~499户(80初)、仪陇101~500人(85)、武胜100~500人(85)、宣汉11~99户(82)、达县109人(85)
贵州 赫章500~1000户2000~5000人、盘县5000~1000人(82)、纳雍420户1654人(92)、剑河1066人(90)、仁怀200~250户(82)、凤冈750人(90)、习水661人(86)、绥阳116户523人(90)、黄平487人(87)、道真332人(82)、赤水314人(82)
云南 保山2666人(85)、大关499~100户(90)、昌宁140户867人(82)、红河126户、镇雄几百人(82)、水富200~499人、双柏100~500人(87)、腾冲136人
重庆 忠县1585户6683人(82)、城口724人(87)
广东 化州2千~5千人(88)、茂名46年456人、53年666人、64年1240人、76年1542人、88年1898人(四县)、郁南1565人、阳江350人(87)、信宜296人(91)、南雄24户(乡镇、86)、梅县19户(64)、阳春10~99人(87)、中山59人(90初)、紫金29人、四会26人(93)、三水17人(92)49人(02)、乳源4户 (90)
广西 平乐1万多人、钟山5200人(41)、陆川2500~1万人、苍梧740多人(90)、容县100人以下、昭平50人以内(89)
福建 柘荣972人(90)、厦门310人(03)、浦城113人(87)、松溪102人(88)、福安10~99人(90)、周宁10余人、平和5人(86)、华安3人(90)
海南 琼山200人以下(87)、白沙100人以下、琼中94人(90)
台湾6524人(78年、123位)
⑵ 百家姓陶氏的起源及人口有多少
陶姓起源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祁姓,出自尧帝繁衍居地陶,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上远古时期的尧帝,初居于陶(今河南孟南或山东定陶西南部),以制陶为业,官名“陶正”。后封于唐,为唐侯,故称陶唐氏。他的子孙有以居地为姓者,相传姓陶。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唐尧之后,属于以职业技艺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姓苑》记载,尧担任部落首领以前,曾在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一带地方居住,以市面上作陶器为职业,其地世称为陶丘。尧的后裔,有的以祖上职业命姓,遂形成陶姓。 第三个渊源:源于祁姓,出自商朝七族中的陶氏,属于以职业技艺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篡》、《风俗通》记载,商朝七族中有陶氏,都是以陶冶为职业者。陶冶即热指陶工与铸工。原为掌握此项专业技术,役使奴隶的低级贵族。春秋之后,从事制陶业的庶民也有以“陶”技为姓,称为陶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虞姓,出自舜之裔孙虞阏之后,属于以官职名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篡》记载,相传舜把部落首领禅位给禹后,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把禹的后裔封于虞,故舜之后为虞姓。西周初年有人名虞阏,是舜的裔孙,其父名虞思,官至陶正,即管理陶质器物制作的官职。虞阏继承父职,仍为陶正,其子孙遂以官职名命姓,称为陶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唐姓,出自宋朝唐谷避帝讳而改姓,属于因谥改姓为氏。 据史籍《宋史本传》、《东都事略?陶谷传》等记载,宋有陶谷,字秀实,邠州新平人(今陕西彬县)。原姓唐,为避晋祖(石敬瑭)名讳,改姓陶。其子孙遂相传姓陶,形成陶氏的一支。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巴尔虎旗蒙古陶国浑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巴尔虎旗蒙古陶国浑氏原居内蒙古喀尔喀地区,因不堪遭受葛尔丹部族的迫害,率巴尔虎族万余人南下,游牧于今河北张家口一带。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经清朝庭准议,全族移驻盛京(今辽宁沈阳),其中一部分族人驻守丹东凤凰城、岫岩等地并独竖一旗,称蒙古九旗。后取原姓首字谐音汉字“陶”为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满族陶佳氏、托和罗氏、达斡尔族吐钦氏、古隆氏,以及锡伯尔族托库尔氏汉姓均改为陶氏。 今白族、傣族、京族、苗族、瑶族、彝族、布朗族、回族等民族均有陶姓。 得姓始祖:唐尧。 上古圣帝。在其担任部落首领之前,曾在今山东定陶西北居住,以制作陶器为职业,其地世称为陶丘。另说尧帝少年智慧,十三岁时就助其兄挚帝治理天下,因功封在陶丘,十五岁时又改封在唐,所以史称陶唐氏。尧开创了禅让制,逝世后把帝位禅让给了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舜。尧贤明民主,为世所敬重。后世子孙或以技艺为氏,或以封地为氏,称陶姓。他们尊唐尧为陶姓的得姓始祖。 二.各支始祖: 陶河清:字涟漪,号景山。宋开宝时授应天巡捕,从曹彬破贼有功擢滇州刺史,宋建隆元年庚申八月十五子时生,宋明道元年壬申七月初九已时没,葬宁邑七都五区罗溪寺对岸山喻氏屋后子山午向碑墓记。配:陈氏,宋开宝八年乙亥二月初一未时生,宋天圣三年乙丑十二月二十午时没,葬宁邑七都五区罗溪寺后山丙寅山申向。子一:岳降 三.迁徙分布: 陶姓的起源已有四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说起陶姓的始祖,就要说到我国历史上远古时期的帝尧陶唐氏。陶唐氏是帝尧的封号,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按当时的习惯,尧的后人有的就以陶为姓,有的就以唐作为自己的姓氏。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山西省临汾市郊区发现的陶寺遗址。也和另一支源自舜帝的陶姓有着直接的联系。中国谱牒研究会副会长张海瀛:“咱们现在站的这个遗址,叫陶寺遗址,这个遗址在咱们国家的考古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个遗址与陶姓的起源关系也非常大。传说帝尧开始被封于陶地(今山东定陶),后来又改封到唐地(今河北唐县),所以,帝尧的号就叫陶唐氏,帝尧的后代当中,有一支就是以他最初的封号以陶为姓的,这就是咱们中国陶姓的起源。另据记载:帝舜的后人当中,有一支是负责制造陶器的,给了他个官衔,叫做陶正,是以制陶为职业的,这支后代以职业为氏,也姓陶。” 也就是说,陶姓有一支是源自帝尧的后代,有一支是源自帝舜的后代,但不管是源自尧还是源自舜的陶姓,他们实际上是一脉相传的一家人。 因为尧把娥皇和女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所以,舜帝后裔的体内也流着尧帝的血液。有一句关于娥皇和女英的对联是这样说的:父帝王夫帝王父夫帝王,姐皇后妹皇后姐妹皇后,由此,我们更可以看出这两支陶姓的血缘关系。 我国历史上的陶姓名人可谓数不胜数,晋朝时期,陶姓人氏曾一连出现过好几位了不起的人物,如以珍惜光阴而着称的陶侃,他的格言是,人要珍惜每一分光阴,由于他办事认真、勤奋,曾先后出任晋朝八个州的都督,并统率军队四十年之久。而陶侃的曾孙陶渊明,更以不朽的诗歌作品而千古留名,一篇《桃花源记》已被历代学子视为必读之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也被人们传诵了千百年而不衰,而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更为后世志趣高洁的读书人奉为座右铭。陶渊明四十一岁时曾任江西彭泽县令,仅八十多天就弃官归隐,从他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中,我们仍可看出他归隐后经常和邻居们一起争论并分析历史上的往事。据《姓氏考略》记载,陶姓最初是以山东定陶为发祥地。 周朝以前,陶姓于史书不显。春秋时才出现了第一位名载史册的人物,即以节义传论千古的女性陶婴。春秋战国时期,陶姓逐渐南移到今河南兰考一带,后经繁衍发展,形成了陶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济阳郡。 西汉时,有陶舍、陶青出仕长安,而陶青功封开封侯,子孙世袭其职并家于当地。两汉时期,陶姓人逐渐南迁于江苏、安徽一带,并在长江之南落籍,如东汉徐州州牧、溧阳侯陶谦即为丹阳人(今安徽宣城)。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河南、山东陶姓开始南迁江浙,而原居苏北、皖北之陶姓亦渡江入浙赣。此期在江南一带涌现出了不少陶姓名人,如东晋侍中太尉、鄱阳人(今江西波阳)陶侃,其后迁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着名诗人陶渊明即为其重孙。南朝宋孝昌相陶贞宝,晋安侯陶隆均为秣陵人(今江苏南京),后经不断繁衍,陶姓在上述地方形成了族大人众,子孙昌盛的局面,于是后世陶姓以丹阳、浔阳为其郡望堂号。 宋朝以前,陶姓发展依旧以上述两地为主源,在江南各地缓慢播迁,并有陶姓一支进入湖南。宋朝时,陶姓在北方得以发展,陕、豫、鲁、晋、冀等地均有陶姓人。南宋末年,江南一带狼烟四起,陶姓有播迁于湘、鄂、闽、粤、桂之地者。 明朝初期,陶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而两湖之陶姓则随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入居四川,进而播迁云贵高原。 清朝时期,陶姓已广布全国,并有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故台湾的陶氏族人,大部分是明清时期从福建迁移过去的。台湾陶氏出版社董事长陶宗翰:“这次回来能够到我们陶氏的发源地来寻根,是一件令人很开心的事情,陶姓在台湾的分布还算是平均,根据现在的统计,大概有一万多人在台湾。” 如今,台湾的陶姓人氏,大部分都居住在台北、新竹和彰化等地。如今,陶姓分布以江苏、上海、浙江三省为多,三省陶姓约占全国汉族陶姓人口的23%。陶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六位的姓氏,人口约两百五十六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16%。 郡望堂号{ 晋置济阳郡,现在山东省定陶县。《姓苑》记载:“陶姓,陶唐氏之后”。望出丹阳、浔阳。 历史名人陶侃——(259-334)字士行。晋朝浔阳人。从军40余年,果毅善断。在广州时,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以励志勤力。竹头木屑,皆储以备用。溢号恒陶渊明——(365-427)东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符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曾为江州祭酒、镇江参军,后任彭泽令。因不满当时官员的腐败而去职,归隐田园,至死不仕。其诗以《归去来兮辞》、《饮酒》、《桃花源诗》、《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为代表,今存《陶渊明集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安徽歙县人,着名教育学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从事教育事业,推进平民教育运动,发表。中华教育改进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培养出不少革命人才。并帮助一些进步青年前往革命根据地。民国35年(1946年)病逝于上海。终年55岁。着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等 姓氏排名 百家姓排名31位!
参考资料: http://www.uname.cn/Tools/result_7.asp?fname=%25E9%2599%25B6
⑶ 百家姓陶氏的起源及人口有多少
来源于居地,上远古时期的尧帝,初居于陶,以制陶为业,后封于唐,为唐侯,故称陶唐。他的子孙有以居地为姓者,相传姓陶。陶姓在全国约有人口314万
⑷ 姓,陶排名多少位
陶姓,中华姓氏之一,距今已有4300多年历史,得姓始祖为上古圣帝之一唐尧,唐尧又称陶唐氏,其后一支便以陶为姓。
陶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1位,如今,在以姓氏人口为依据的百家姓排名中排第83位,人口两百余万。历史上,陶姓名人辈出,为丰富和灿烂中华文化做出重要贡献,并将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人口统计
陶氏分布图如今,陶姓列全国83位,人口近280万。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陶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现主要集中于安徽、云南、江苏、四川四省,大约占全国陶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浙江、江西、重庆、湖北、湖南、广西、河南,这六省市的陶姓又集中了30%。安徽为陶姓第一大省,约占陶姓总人口14.5%。
⑸ 百家姓陶姓排多少位
第31位
⑹ 2018年全国户籍人口中陶始占多少
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6%。
陶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102位姓氏,在安徽、江苏、湖北占有一定优势。当今陶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6%,总人口大约在200万。
缶,瓦器,大肚子小口,是从土窑里用火烧制而成,故缶亦作甸。陶乃匈的后起之字,阝即高阜,烧窑必须选窑址于干燥的高阜之地。可见,陶氏族是专长于制陶器的群体,陶人以陶为氏族崇拜的原始图腾,作为氏族名和族徽,并建立,最终成为姓氏。
⑺ 全国姓陶有多少人
它这排名是不是错的,姓卞的比姓陶的多怎么排名在后边,仔细一看,没那么多。
⑻ 中国有多少人姓陶
有15个人姓陶,15个人兴陶,15个人姓李,15个省桃桃的了吧!你的车票据我错了我错了解我的时候回来的早餐没有啦。哦哦哦!好好学习的时候去了没呀不是
⑼ 百家姓陶氏的起源及人口有多少
一、来源有六
1、出自唐尧。据《元和姓纂》和《姓苑》所载,尧担任部落首领之前,以制作陶器为业,其后子孙有以其职业技艺命氏,称陶姓。
2、亦出自唐尧。据《辞源》所载,相传尧帝初封于陶(故城在今山东定陶西南),后徙封于唐(故城在今河北唐县),其后子孙以封地为氏。
3、出自虞舜。据《元和姓纂》所载,西周初年,舜之裔孙虞思,官至陶正(即管理陶质器物制作的官职),其子虞阏承袭父职,其后子孙以官为氏。
4、以职业为姓。据《风俗通》所载,商朝七族中有陶姓,都是以陶治(陶工和铸工)为职业,从事制陶的庶民也有以“陶”技为姓的。
5、避讳而改。据《宋史本传》所载,宋有陶谷,原姓唐,避晋祖讳,改姓陶。
6、出自他族改姓。满族陶佳氏、托和罗氏、达斡尔族吐钦氏、古隆氏,锡伯尔族托库尔氏汉姓均为陶;今白、傣、京、苗、瑶、彝、布朗、蒙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唐尧。上古圣帝。在其担任部落首领之前,曾在今山东定陶西北居住,以制作陶器为职业,其地世称为陶丘。另说尧帝少年智慧,十三岁时就助其兄挚帝治理天下,因功封在陶丘,十五岁时又改封在唐,所以史称陶唐氏。尧开创了禅让制,死后把帝位禅让给了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舜。尧贤明民主,为世所敬重。后世子孙或以技艺为氏,或以封地为氏,称陶姓。他们尊唐尧为陶姓的得姓始祖。
二、当代陶姓分布与图谱
当代汉族陶姓的人口200万,为全国第一百零二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6%。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陶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陶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四省,大约占全国陶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浙江、江西、重庆、云南、四川、河南,这六省市的陶姓又集中了30%。安徽为陶姓第一大省,占陶姓总人口的13%。全国形成了长江流域地区高比率陶姓分布带。在近600年间,陶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和南部向华中回!迁成为陶姓迁移的主流。陶姓分布很广,但在人群中分布不均衡。陶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浙沪、皖苏大部、河南东南、湖北西部、江西北部、福建北端、云贵桂、川渝南部、湖南西:南和东北部、广东西北、青海东部、甘肃中部、黑龙江西南、吉林、内蒙古东部,陶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2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5%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5.7%,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0%的陶姓人群。在皖苏北端、鲁豫大部、川渝鄂大部、陕甘南部、宁夏、青海东南、新疆西北、广东大部、海南西部、江西南部、福建中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东北、辽宁,陶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2%--0.24%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1.7%,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1%的陶姓人群。
资料主要来自网络,谢谢
⑽ 陶姓人口数量是多少
湖北西部、鲁豫大部,由东部和南部向华中回、皖苏大部,中心地区可达0、福建中部,为全国第一百零二位姓氏、云贵桂、陕甘南部、湖北!迁成为陶姓迁移的主流,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陶氏是一个多民族、元,其次分布于浙江、江西北部、川渝鄂大部、辽宁、宁夏、黑龙江西南.24%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5,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0%的陶姓人群、四川、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安徽为陶姓第一大省、江西南部、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12%--0,属于大姓系列、湖南西.24%以上、广东大部、福建北端。全国形成了长江流域地区高比率陶姓分布带、青海东部,陶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河南东南、吉林,陶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陶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安徽:在浙沪,陶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这六省市的陶姓又集中了30%、青海东南、新疆西北,但在人群中分布不均衡,陶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7%。在皖苏北端.7%、内蒙古东部,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零二位。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湖南四省,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1、海南西部、江西.5%以上、云南、河南,大约占全国陶姓总人口的40%、甘肃中部,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1%的陶姓人群.16%。陶姓分布很广。陶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占陶姓总人口的13%:南和东北部、川渝南部、内蒙古东部、重庆、江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 当代汉族陶姓的人口200万、广东西北,人口约两百四十六万一千余.15%左右。在近600年间、黑龙江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