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还有野生海参吗市场上卖的那些所谓的野生海参是真的野生的吗
中国有野生海参,但是真正的野生海参很少很少,因此地播放养的海参也就相当于野生海参了。
市场上卖的那些所谓的野生海参,有的确实真的是野生的,比如韩国的、俄罗斯的、日本的海参,都是真正的纯野生的海参。
懂海参的人通过辨别海参的品种就能够识别到底是不是真正的野生海参,但是作为普通消费者确实不好做出准确的判断。
B. 海参很贵么价格一般在多少呢
野生海参多少钱一斤,有些商家以次充好,有些商家漫天要价,我们要拒绝当“冤大头”。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野生海参价格到底在哪一个区间,一般纯野生海参是5000-10000;大连底播海参是3500-8000;浅海圈养海参是1000-2500;虾池、吊笼海参是600-1000,这些价位才是合理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C. 海参有哪些品种
1、梅花参
梅花参别称凤梨参、红刺参等,为刺参科梅花参属棘皮动物,体长一般60~75厘米,最长可达1.2米,宽约10厘米,高约8厘米,背部肉刺很大,每3~11个肉刺的基部相连呈梅花状,故名梅花参,又因体形很象凤梨,故又称凤梨参。
生活时体色艳丽,背呈橙黄色或橙红色,散布黄色和褐色斑点,腹面带赤色,触手黄色,栖息于水深3~10米的珊瑚沙底,分布于太平洋西南部,我国主要产于南海的西沙群岛。
2、绿刺参
绿刺参别称方刺参、方参等,为刺参科刺参属棘皮动物,体呈四方柱形,一般体长30厘米,沿着身体的棱角各有两行交互排列的圆锥形肉刺,腹面管足很多,排列成3个纵带,中央一带较宽。
体浓绿色或黑绿色,肉刺顶端为橙黄或橙红色,触手基部灰白色,末端带灰黑色,管足为灰黑色。以西沙群岛、海南岛南部及广西北海、洞洲岛等海域产量较多。
3、花刺参
花刺参别称方参、黄肉、白刺参、猪虫参等,为刺参科刺参属棘皮动物,一般体30~40厘米,体稍呈四方柱形,背面散生多数圆锥形肉刺,腹面管足排列成3纵带,其中中带较宽,体色多数为深黄色带深浅不同的橄榄色斑点。
黄灰色带钱褐色的网纹或浓绿色的斑纹等,肉刺末端有的带红色,分布我国西沙群岛、海南岛和雷州半岛。
4、刺参
灰刺参别称灰刺参、灰参等,为质量较高的一种海参,一般体长20厘米,呈圆筒状,背面略隆起,有4~6行排列不规则的大小圆锥形肉刺,腹面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3条不规则的纵带。
口周围具触手20个,背面为黄褐色或栗子黑色,腹面为黄褐色或赤褐色,有的体表为绿色、紫褐色或灰白色,以辽宁、河北、山东沿海产量较多,春、夏、秋三季均生产。
5、石参
石参别称白石参、黄瓜参等,一般体长25~30厘米,略呈椭圆形,口偏于腹面,有触手20个,肛门偏于背面,周围有5个石灰质小齿。,背面隆起光滑,有稀疏的管足,腹面平坦,管足排列成3纵带,中间一带较稀,排得较宽,体色变化较大。
一般背面为黄褐色或紫褐色,并有许多灰白色不规则的横斑,肛门周围灰白色,腹面颜色较浅,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沙群岛、海南岛海域,产期多为春季和秋末冬初。
6、黑参
黑参别称玄台、黑阳参、太白阳参、太白参、煤参等,一般体长20~30厘米,圆筒状,两端较细。口偏于腹面,周围有触手20个。背面疣小,呈管足状,散生不规则。腹面管足小而密集,排列不规则。体黑褐色或深褐色,管足末端为白色。我国西沙群岛和海南岛南部出产很多,产季为春季和秋冬季。
7、白底靴参
白底靴参别称赤瓜参、白底靴参、靴海参等,一般体长35厘米,体后部常较粗壮。口大,偏于腹面,触手25~27个。背面隆起,散生许多小疣,围绕各疣的基部有一白色环,体后部更为明显。腹面平坦,管足密集。
体色变化较大,一般背面褐色,腹面颜色较浅。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沙群岛及海南岛南部、广西北海沿海。产季多为春季和秋冬季。
8、香参
香参别称茄参、南参、花瓶参等,体呈圆柱形,略似番薯,一般长20厘米左右,粗10~15厘米,皮质细净,无颗粒和肉刺,后端有尾状物。香参鲜品体表呈黑灰透棕红色或肉红色,腹部为浅棕色,体壁很薄,半透明。
干品以参体完整壮实、肉质厚、体顺直、无缺损者为优。香参涨发率高,每500克干参可出水参3500克左右。我国沿海均产。
9、瓜参
瓜参又称赤白瓜参、赤参,为大型海参。赤白瓜鲜品参体粗大,呈长筒形或扁圆形,有的两侧有乳状突起,背部为棕褐色或灰黑色,腹部为黄白色或白色,肉厚皮薄者属上等品。
干品以体形完整、肉肥厚坚实、刀口整齐、腹内干净、腹部肉质厚、体无残缺或穿孔者为优,产于广西北海涠洲岛和广东、西沙群岛及海南岛等地。
10、黑乳参
黑乳参别称乌圆参、开乌参、乌参、大乌参等,为海参纲海参科棘皮动物,体宽而厚,两端钝圆,长一般为30厘米,肛门周围有五组小疣,体表有大型乳状突起,体壁厚,骨片多,全体黑色,常带白斑,栖息在热带珊瑚礁沙底,我国西沙群岛多产,为优良的食用海参。
D. 海参没有刺是什么品种
海参没有刺是因为它属于光参,海参一般分为刺参和光参,平常所看到的一般为刺参,表面没有刺的一般为光参,还有许多进口海参也是没有刺的光参,光参又叫海茄子,产自于中国南海、日本关西等地,其肉质比较粗糙,口感不如刺参,且营养价值极低。常见食用海参有仿刺参、梅花参、绿刺参等。
光参科包括九种海参,是种类最多的一科:
图纹白尼参又称白瓜参、白乳参、二斑参等。它体形肥胖,前后两端几乎一样宽,酷似冬瓜,生活时体色变化很大,底子为白色或浅黄色;背面略呈浅黄褐色,前后各有一块赤褐色横斑,故称“二斑参”。它是一种大型食用海参,肉质厚嫩。
蛇目白尼参又称虎鱼、豹纹鱼、斑鱼等。它背面为深灰色,带黄色蛇目状斑纹,排列成不规则纵行,生活于热带珊瑚礁内有少数海草的沙底、水深6-18米处,肉质肥嫩。
黄玉参是光参中品质最好的。黄玉参主产于南海,圆筒形,腹面略平坦,土黄色,背部有许多疣状突起。黄玉参中的皂甙含量比刺参高,酸性粘多糖适中,药用价值比较好,对中老年人、体弱患者都比较适宜。
辐肛参又称石参、黄瓜参等;白底辐肛参又称靴参、赤瓜参等;乌皱辐肛参又称乌参,这三种海参都是生活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海域的一种大型食用海参,质量较好,但产量较低。
另外,还有黑海参、玉足海参、黑乳参、糙海参,都是中国南海普通的食用海参,品质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