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福州话和闽南语一样或差不多么
不一样。差别很大。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吃晚饭:福州话发音类似“些慢”;而闽南语发音类似“夹美”。
玩耍:福州话发音类似“喀六”;而闽南语发音类似“踢桃”。
数字的1、2:福州话发音类似“缩”、“蓝”;闽南语发音类似“及”、“冷”。
⑵ 闽南语和福清话类似吗
两者都是闽语系的,当然有些音节是类似的,但是对长期生活在两地的人们来说,用各自的语言同时进行交流还是很像“鸡同鸭讲”...
由于我生活过的宿舍里有闽南人,经过若干年的“耳濡目染”,
现在我听懂闽南话的概率是一半对一半,有些常用语言还可以“鹦鹉学舌”,
但每次讲还是怕自己发音不够标准
我也认识一些能讲少许福清话的闽南朋友,其实在福清和闽南的中间地段是莆田,通常莆田人是可以和两方同时沟通的哦
⑶ 福州话跟闽南语能否相互听得懂
您好!
我是福州人,高中毕业后在厦门上学,同宿舍有厦门、南安等地的同学,平常外出理发、购物等也都听到闽南语。几年后,学到的闽南语成果是 几首闽南语歌曲、闽南语猜拳以及几个简单的闽南语词汇。毕业时,同学间平常的闽南语对话还是听不懂。
闽南语起源于福建泉州,虽然和福州话同属汉语闽语,但差别很大。举个简单例子,吃饭的“吃”字,福州话发音类似【些】,而闽南语发音类似【夹】;两者从声母、到韵母无一相同。
”吃晚饭“的福州话发音类似【些慢】,闽南语发音类似【夹煤】。
福州市与距离50公里左右的连江、罗源、长乐等县市地语言基本相通,60公里的福清话就略有困难,120公里的平潭话就多数听不懂,120公里的莆田话基本听不懂,180公里的泉州(闽南话)可以说完全听不懂了。
⑷ 福州话和闽南话有区别吗
相当闽南语和粤语。。。天差地别。。
福州话应该属于闽东语系。。。。
⑸ 闽语和闽南语区别
闽语就是福州话也就是正宗越语,中国唯一保留下耒的华夏先秦之古华语,至今4000多年了。古时闽南人读书用闽语(福州话),口头方言用闽南本地方言口语,共二十多种。如果福建是一个国家话,那闽语福州话就是国语,闽南语就是地方各方言。
⑹ 我是福建人,我想说,福州话是福州话,闽南语是闽南语,二者根本就不一样。千万不要搞混了。
那两种话像吗或者怎么区分?= =没听过成段的,听到的人家都在讲普通话
⑺ 福建省福清地区的话和我们一般听到的闽南语的话一样吗
福清话和闽南话不一样喔
独特的福清方言
由于福清历史上居民迁徙频繁,特别是近现代海禁打开后,不仅与内地往来频繁,与海外交流也多起来,这必然影响到福清地方的语言状况。在福清境内通行的主要方言有福清话、南话和兴化话。福清话即福清方言,南话即闽南方言,兴化话即莆田方言。
福清与福州相距60公里,其方言属闽语闽东区侯官片方言,从方言分区上说与福州话具有许多方言共同特征,属同一类方言,主要有:
(一)口语里保存不少古音和古词:例如:“来”字,《诗经.君子于役》中的“鸡栖于时,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古代“来”应读成“梨”,这样才与“时”合韵,而现代“来”在普通话中读成“lai”,与古代读法完全不同,只有在福州和福清方言中,“来”读成“梨”,保留了中原古音。类似例子还在“中”、“转”、“沉”等字,福州和福清方言都与中原古音相近。
(二)福清方言和福州方言的声韵母相同,它们都有15个声母:柳边求气低,波他曾日时,营蒙语出喜。都有36个韵母:春花香,秋山开,嘉宾欢歌须金杯,孤灯光辉烧银针,之东郊,过西桥,鸡声催初知,奇梅歪遮沟。其中“金”与“宾”,“梅”与“杯”,“遮”与“奇”相同,实际上只余下33个韵母。只要能读准上述15个声母和33个韵母的福清方言读音,凭借《戚参将八音》,就会读准听懂福清方言。
(三)福清方言和福州方言都保留了中原古音的人声调式。
但是由于福清地处沿海,背靠山区,山高地阔,与地处风轻水暖闽江畔的福州不同,生活习俗与交流环境不同,福清方言与福州方言有如下几点差异:
(一)福清方言的齿间清擦音,如上述中声母中的“时”,“喜”,而福州方言中应读成舌尖前擦音。
(二)调值:福清方言与福州方言都是七个调类,但在调值上正好相反,尤其是阴平、阳平两个调的调值,使人一听即能分辨出福清话与福州话。福州方言轻且软,而福清方言则重且镇。
⑻ 粤语、闽南语、广东话、福建话的区别
粤语又称广东话,所以粤语、广东话两者是一样的。粤语、闽南语、福建话的区别如下:
1、起源不一
粤语:来源于中国古代对长江以南方沿海地区的称谓“越”或“粤”。
闽南语:据传起源于黄河、洛水流域,在西晋时期、唐朝、北宋迁移至福建南部。
福建话:在六朝和唐末五代时期由中原移民带来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中原汉语因素形成。
2、特点不一
粤语:在标准粤语广州话中保留有许多古老发音较多古词、古义,措辞古雅,且粤语的许多词语。
闽南语:闽保留了相当成分的中国古代特别是唐、宋时期语言的语音、词汇。
福建话:闽语较多的继承了唐朝之前的古汉语特点。
3、所属语系不一
粤语:汉藏语系-汉语族。
闽南语: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
福建话: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
4、词汇不一
粤语:词汇上粤语比闽语更接近普通话一些。
闽南语:词汇上闽南语离普通话远一些。
福建话:词汇上福建话离普通话远一些。
5、分布不一
粤语:分布在中国华南的广东粤中、粤北、粤西南地区,香港、澳门、广西东南部、海外华人区。
闽南语:主要分布地除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外,广泛分布于闽东北地区、浙东南区及广东粤东等。
福建话:主要分布于福建,也分布于浙江南部、台湾、广东和海南及海外。
⑼ 为什么福州话和闽南话不同
不同,闽南话和福州话是两个语系,福州话比闽南话优秀太多了,无论词汇文化等等
⑽ 台湾的闽南话和福建闽南地区的闽南话有什么不同
台湾的闽南语和福建闽南语其实大体是相近的,是福建闽南语的分支,厦门的闽南话是漳泉两腔的混合体,台湾的闽南话也是“漳泉滥”,所以台湾闽南语和福建厦门的方言是比较相近的。
作为一个福建讲闽南语的人在台湾生活了一段时间,发现其实两地闽南语的沟通是基本没问题的,就像我们闽南语频道播放的一些台语电视剧,大家看起来不用看字幕也能明白。只是个别的同一样东西的叫法和词汇和福建闽南语会有略微不一样,但是也是完全明白的,主要是腔调和音调有些许不同,但是就算是福建的闽南语,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腔,例如安溪永春和泉州漳州听起来也是听得出差别的。个人感受是台湾的闽南语会习惯话尾有更多语气词,听起来也会更“嗲”一点。
台湾的闽南语还会夹杂着一些外来语,因为年代与时俱进,有引进的新事物和时代出现的新东西,所以叫法就会出现一些不同,也有一些是直接音译。台湾教育部发布的的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收录了两万笔词条,另有专门的外来语附录,这些所提到的日语外来词大概也就172条左右,例如寿司里面的芥末,他们有时候也叫“哇撒米”。
台湾闽南语本来就是闽南人带过去的分支,只是在后来两岸关系及种种原因的变化和自身发展融合中导致台语有新的元素出现,但是追根溯源还是闽南话。
(闽南网 吴雅静)
台湾闽南话和福建本土的闽南话虽然分离时间不长, 社会 上一般认为大致上没有什么区别,也能够互相通话,但是实际上还是存在不少擦差别,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两者之间存在着什么不同。
首先,非常明显的一点是 现在台湾闽南话内部差异较小,福建闽南话内部差异大 。台湾的闽语区基本上直接移植自福建闽南方言区,但这些来自福建不同府县的移民在台湾以县来看总体上还是杂居的,同乡大规模聚居的情况比较少,一个县都来自于福建某个县是基本上没有的事情。所以 台湾闽南话有福建各种闽南话“融合”的性质 ,有的地方来自泉州府辖区的成分多一些,有的地方来自漳州府辖区的成分多一些,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而福建作为闽方言的形成地和大本营,本土的闽南话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如泉州泉港区北部峰尾镇的方言作为具有和莆仙方言过渡性质的方言,和市区方言就音系和词汇系统而言就有不亚于泉州和漳州的区别,更不用说闽南方言区内陆的大田、龙岩和沿海闽南话的区别了。
其次,在词汇上,福建闽南方言的外语借词主要来源于清代到民初同海外的关系带来的东南亚语言借词,而台湾这类借词相对少一些,具有大量因为日本统治而产生的日语借词。
台湾的许多闽南话还有个显着的特点, 会把福建大多数闽南话的ian/iat读成en/et 。如“建设”,福建多读kian siat,实际读音近kien siet,但台湾则一般读ken set,没有介音i。
但和 历史 上从闽南本土方言分化出的其他闽南方言或者闽语次方言对比,台湾闽南话相对于闽南本土的变化可以说是非常小了,远远未达到独立于闽语闽南片泉漳小片的程度,台湾一批人因为政治目的要称所谓的“台语”非闽南话甚至非汉语的举动可以说是非常幼稚可笑的。
就好像广东的广东话和香港的广东话那样的差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同小异吧!打个比方,以广州为代表的广东话和香港广东话,不管是音调,腔调,词汇近似度最为接近。
闽南语呢,厦门闽南语和台湾闽南语也是腔调音调最为接近,它们都属于漳泉滥,意思就是漳州闽南语和泉州闽南语的混合腔。除了台湾混杂一些日本词汇外,基本上也是大同小异!
如果这个都不能理解的话,就举个更简单易懂的例子。 两岸的闽南语就跟两岸的国语一样的差异。可能差异更小一点
台湾那边的闽南话跟泉厦漳的闽南话差不多!一样!比如说“老鼠”的发音在台湾那边也是有三种发音,第一种也就是跟漳腔一模一样。“niau2 tshi2”,第二种“niau2 tshu2”,最后一种“niau2 tshir2”
首先我要说的是台湾的闽南语和福建的闽南语本质上是一样的。而从 历史 的发展角度上来说台语本来就是福建闽南语的一个分支。要知道台湾的大部分人口是从福建闽南地区迁移过去的。在发音上也因为融合了福建闽南不同地区而形成了稍微的区别。就像厦门闽南语是泉州和漳州口音的融合是一样的。不过也感觉台湾的闽南语和厦门的更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