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年销20亿的小罐茶,为什么是国民智商的悲哀
2014年底才成立的小罐茶火了!一款24个小罐包装的茶叶,价格500~1000不等,别看卖得贵,销量却出奇的好,有业绩为证:2018年凭借着仅20亿元的年收入异军突起,牢牢占据了3600亿体量的茶行业第一的宝座。
杜国楹是谁?
盛名之下,杜国楹收获的却不是赞扬,而是各种质疑,最直接的便是产品夸大其词、质不配位。
远的不说,就说小罐茶,有人给年销20亿的小罐茶算了一笔账,看完结果,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也就是说,一位大师一天要炒1466斤鲜茶叶!于是,不少网友便戏称小罐茶收的便是消费者的“智商税”。
我们无法否认小罐茶的质量跟不上营销的事实,但如果我们从“品牌税”的角度出发,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解释,毕竟没有人喜欢智商税这个说法。
品牌税即品牌除了质量之外,能为消费者带来的其他价值,比如身份地位的象征、或者是独特的服务体验,或是能为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心理满足感。
小罐茶从面市开始走的就是中高端定位路线,所以无论是产品代言人还是宣传,都在朝着这个定位走,也由此成功树立起了品牌的高端形象,让消费者购买小罐茶时,都能倍感有面子。
而且,小罐茶真的贵吗?不了解茶叶市场的可能不知道,5000元一斤的茶,其实也就是个中等价位,小罐茶胜就胜在了包装精致以及其品牌溢价。
当然,质量要跟得上营销才是真正的品牌之道。
㈡ 八马茶业、天福茗茶这两个企业的销售额、利润、总资产 是多少
这种东西都是各自公司的内部机密,不可能公布的。
即使有人知道想公布,那也是卖钱而不是在这边免费公布。
不过天福是上市公司,可以拿股市数据做简单参考。
㈢ 八马茶叶是如何拿别的品牌茶叶卖的
相较于喜茶、奈雪、蜜雪冰城等新茶饮品牌在资本市场所受到的的追捧,茶企当前的境遇实在并不好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之一,中国却鲜少有以茶叶种植和经营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过去十年间,不断有茶企试图登录资本市场,但却没有一家能摘下“A股茶叶第一股”的名号。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从2011至2021 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由109.61万吨增长至230.19万吨,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态势。2021年,国内茶叶市场销售总额达 3120亿元,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可尽管茶叶市场规模庞大,目前国内也只有天福、龙润茶两家茶企成功在港上市,A股至今“颗粒无收”。
2015年,来自福建的八马茶业曾在深交所新三板挂牌上市,但在2018年4月,该品牌终止挂牌,并开始谋求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2021年4月15日,八马茶业递交了IPO招股书,不过在2022年5月10日,其又主动撤回了创业板上市申请,并计划于深交所主板上市。
日前,八马茶业的A股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并正式预披露招股书,IPO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据悉,八马茶业此次ipo拟融资10.0822亿元,相比上次的募资计划额多了3.2522亿元,拟用于打造公司武夷山茶文化生态基地。
不过现阶段,我国茶叶市场虽然企业众多,但仍存在大量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企业及小型茶企,产品种类丰富、销售区域覆盖广的规模性企业屈指可数。由于企业数量多而分散,行业集中度低,不存在绝对的龙头企业,所以单个品牌企业在整个茶叶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占比仍较低。
从2019年至2021年,八马茶业在全国市场占有率都没达到0.5%,分别为0.32%、0.48%、0.48%。此外同时期内,港股上市的天福,还有此前分别提交了港股和A股市场招股书的中国茶叶和澜沧古茶,三者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分别都只有0.32%、0.38%以及0.48%。
为何资本市场喜喝茶饮却不爱喝茶?八马茶业又能否迎来A股上市曙光?大公快消深入观察。
外购茶叶占比大
公司定位遭质疑
资料显示,八马茶业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全茶类全国连锁品牌企业。相较其他茶叶品牌,该公司销售的茶叶种类几乎涵盖了全部类别,比如乌龙茶、黑茶、白茶、红茶、绿茶等,而其中以铁观音为代表的乌龙茶,则是八马茶业的“明星”产品。此外,八马茶业还销售有茶具、茶桌、展示柜及茶食品等相关产品。
根据招股书,八马茶业销售的茶叶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获取,一是自主生产,二是自主分装,三是定制采购。而有别于以自主生产为主的中国茶叶和澜沧古茶,八马茶业多年来所销售的产品中定制采购产品占比均超过50%,原材料、半成品及在产品占比则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可以说,公司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属于茶叶的“搬运工”,而非绝对生产者。
据了解,目前八马茶业采购的主要物料为毛净、茶叶半成品、定制成品茶、茶具、茶食品以及包装辅料等。从2019年到2022年前三个月,公司主要物料采购金额分别为5.17亿元、6.58亿元、7.69亿元和2.10亿元,占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51.92%、47.42%、47.85%和58.12%。
同时期内,八马茶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2亿元、12.7亿元、17.4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9188.2万元、1.2亿元、1.6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八马茶业增收不增利,实现营收约4.57亿元,同比增长4.2%;净利润则为4514.69万元,同比下滑9.88%。
图源:八马茶业招股书
可以看出,八马茶业每年采购物料的金额,就占了当年成品茶销售的一半。相比之下,大公快消还注意到,八马茶业每年的研发投入也非常之少。
从2019年到2022年,八马茶业研发支出金额分别为570.22万元、328.01万元、664.12万元和 148.8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56%、0.26%、0.38%和0.33%。此外截至今年3月末,八马茶业的研发人员合计仅有11人,占总人数比例0.49%;核心技术人员6人,其中就包括公司两位实控人王文礼和王文超兄弟。
中国食品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从研发投入方面来看,八马茶业的创新力显得犹为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八马茶业的这一经营现状,深交所曾在今年上半年发来问询函。
彼时八马茶业刚主动撤回于深交所创业板的上市申请,深交所就在审核时提到:八马茶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比重较小,但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多家机构进行较多技术合作,并参与了多项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工作。
对此,八马茶业需结合同行业可比企业相关情况,进一步说明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较小,但与多家机构进行技术合作并参与多个标准的制定工作的合理性;进一步说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是否属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
后续八马茶业回复称,公司将传统茶叶零售与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进行了深度融合,属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符合创业板定位。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从业务重点来看,八马茶业更倾向于从供应商那里获取成品并冠以“八马”品牌、其他子品牌或者合作品牌的形式对外销售,这一明显区别于自主生产茶企的“贴牌”模式,实际并不利于品牌未来发展。
外采产品推高资产负债率
加盟模式拉低整体毛利率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定制采购产品占比较高,一定程度上也推高了八马茶业的资产负债率。
从招股书可得,2019年至2022年,八马茶业的资产负债率(合并)处于逐年攀升的状态,分别为45.06%、44.34%、51.08%、46.71%,其中母公司资产负债率更是常年处于60%上下。
图源:八马茶业招股书
而与同行业茶企相比,数据显示,八马茶业的资产负债率也明显高于澜沧古茶和中国茶叶,与天福较为接近。并且,八马茶业的资产负债率(合并)也显着高于这类以茶业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资产负债率(合并)的平均值。
对于这点,八马茶业也于招股书中坦言,由于公司外采产品占比更高,使得流动负债规模较澜沧古茶、中国茶叶更大。
此外,与基于经营模式及销售渠道所选取的可比公司相比,八马茶业的资产负债率还高于来伊份。这主要由于八马茶业预收款项及合同负债、 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占总资产比例高于来伊份,使得整体流动负债占总资产比例高于来伊份,进而使得公司资产负债率更高。
图源:八马茶业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目前八马茶业的经营模式主要直营和加盟,其中直营模式又分为线下直营和网络销售。截至今年3月底,八马茶业门店数量超2700家,其中直营店有400家。这也意味着,八马茶业的加盟店数量已经超过了2300家。
不过虽然两种经营模式下的门店数量有着近乎5倍的差距,但加盟店却并没有给八马茶业带来多高收入和毛利率。
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2年,八马茶业加盟模式下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80亿元、5.95亿元、8.91亿元和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7.44%、47.33%、51.50%和44.76%。同期,该模式下的毛利率分别为39.69%、40.39%、42.77%和43.98%。
相比之下,报告期内,八马茶业直营模式下的销售收入(包括线下直营及网络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则分别为52.33%、52.43%、48.21%以及55.13%。同期,线下直营毛利率分别为70.24%、73.77%、76.21%和75.79%;网络销售毛利率分别为55.09%、49.04%、51.27%和56.20%。
可以发现,尽管八马茶业加盟店的数量是直营店近5倍,但前者毛利率几乎只有后者一半,甚至还拉低了公司整体毛利率,门店实际发展质量并不高。对此,八马茶业指出:“公司以终端零售价的一定折扣比例向加盟商销售产品,其毛利率低于直营模式。”
朱丹蓬曾指出:“八马茶业的商业模式就是收取加盟费,再将产品卖给加盟商,和蜜雪冰城等加盟企业类似。"但他也同样表示:“市场迟早会饱和。”
于招股书中,八马茶业披露风险称,若公司的重要加盟商发生变动,或是严重违反特许经营合同,或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公司的品牌理念和发展目标,则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及品牌形象造成不利影响。
若加盟商因经营管理不善、经营资质不全等问题受到行政处罚、消费者诉讼或食品安全事故相关诉讼,公司存在作为共同被告或主要责任方被行政立案调查、面临民事赔偿、行政责任的法律风险,从而对公司商标品牌、商业信誉产生不利影响。
销售费用高企
产品质量难过关
事实上,八马茶业的担忧不无道理。
目前,网络上关于八马茶业产品质量问题的反映不在少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今年以来,就不断有消费者投诉称“八马茶叶礼盒发霉长毛”“八马茶业有虫子”“八马茶叶普洱茶夹杂头发”“八马茶叶大红袍中有烟头”等。
图源:黑猫投诉平台
早在2017年,八马茶业就曾在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中被曝光,乌龙茶样品存在样品质量较差、污染物超标、实测品质低于明示等级等问题。
此外在2018年,八马茶业还曾于公司网站首页宣传其产品为“2018博鳌亚洲论坛指定用茶”,并称公司拥有“博鳌亚洲论坛授权书”。然而随后,博鳌亚洲论坛就在官微上斥责八马茶业虚假宣传,称其从未授权或许可八马茶业任何产品。关于此事,后续虽以八马茶业道歉收了尾,但仍对公司品牌声誉带来不良影响。
数据显示,从2018至2021年,八马茶业共设涉及113起投诉、举报事件。其中,虚假宣传有63起,质量问题有23起,其他(产品执行标准、售假、超范围经营等)则有27起。
值得一提的是,在八马茶业多次营销“翻车”背后,实际是公司日渐高企的销售费用。
从2019年到2022年,八马茶业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58亿元、4.29亿元、5.76亿元和1.55亿元,占各期营收比例分别为35.02%、33.85%、33.04%、34.37%。此外同期内,八马茶业的销售费用也远高于澜沧古茶、中国茶业等同类公司。
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八马茶业经营的本质是初级农产品加工,在销售上的投入大大高于研发投入,加之其经营模式比较倚重加盟和线上,从而导致产品营销和质量相关问题频出。
《砺石商业评论》也曾表示,茶企通过茶叶“二道贩子”收来的茶叶,不但质量参差不齐,农药残留等问题的发现和管控难度也极高,食品安全风险高。这不但使资本望而却步,也导致了我国茶叶出口的节节败退。
在朱丹蓬看来,之所以资本化道路不畅,主要是因为行业还没有进入一个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资本化以及规模化的阶段。“目前中国茶企整体运营并不规范,内部审计及原始材料等均需要不断调整才能符合上市需求。考虑到上述情况,资本对这个行业是有取舍的。”
目前来看,能否成为“A股茶叶第一股”或许不应该是八马茶业考虑的重点。在产业尚在规范化的过程中,传统茶企能否沉淀下来完成自我变革,令资本市场看到茶叶的品质与企业的价值,才是公司应该关注的焦点。
㈣ 八马茶业IPO背后的泉州“富豪圈”
近日,全茶类全国连锁品牌企业——八马茶业创业板发行上市获受理,其拟发行占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25%的股份,计划募资6.83亿元。
八马茶业业绩增长迅速,其2018~2020年的营收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31.7%及58.3%。但其也提示,若出现重要加盟商变动等情况,将会对其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近日,全茶类全国连锁品牌企业——八马茶业创业板发行上市获受理,其拟发行占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25%的股份,计划募资6.83亿元。
依靠“自主生产+定制采购”的生产及采购模式,以及“线下直营+网络直营+线下加盟”的销售模式,八马茶业业绩增长迅速,其2018~2020年的营收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31.7%及58.3%。但其也提示,若出现重要加盟商变动等情况,将会对其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王氏三兄弟及两位家人合计持有八马茶业62.8%的股份,为其实控人。其中,大哥王文彬夫妇合计持股32.84%。以2020年11月八马茶业最近一次股份转让时的价格计算,王文彬夫妇在IPO前的身家为6.92亿元,五位实控人IPO前的身家更是达到13.19亿元。
八马茶业实控人王文彬
但王文彬所联姻的三位企业家财富更加雄厚,他们分别控制着安踏 体育 、七匹狼、高力控股三家知名公司。
据福布斯数据,截至4月19日,其亲家安踏 体育 实控人、董事会主席丁世忠及家族的身家约合698亿元。据胡润数据,截至2020年8月28日,其亲家七匹狼实控人、七匹狼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永伟的身家为28亿元;其亲家高力控股创始人高仕军的身家为65亿元。
富豪联姻,三位亲家去年8月身家合计538亿
招股书显示,1997年7月,八马茶业的前身深圳市溪源茶业有限公司成立。王文彬、王文礼分别出资30万元、20万元持股60%、40%,兄弟二人分别担任董事长、监事。
经过近14年的发展,八马茶业如今的实际控制人为王文彬及妻子陈雅静、王文礼及妻子吴小宁、王文超,王文彬、王文礼、王文超为兄弟关系。截至今年4月5日,五人合计持有八马茶业62.8%的股份。
大哥王文彬目前担任八马茶业的董事,他持有25.28%的股份,在五位实控人中持股比例最高。他的妻子陈雅静持股比例为7.56%。
以2020年11月静远壹叁收购八马茶业股份时的27.63元/股计算,王文彬夫妇在八马茶业IPO前的身家为6.92亿元,五位实控人IPO前的身家更是达到13.19亿元。
不过,相比于他的三个亲家,王文彬夫妇现在的个人财富并不突出。
招股书显示,王文彬夫妇之子王焜恒的岳父为丁世忠,后者为港股公司安踏 体育 的实控人。安踏 体育 2020年年报显示,丁世忠为安踏 体育 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
截至2020年末,丁世忠及其控制的公司合计持有安踏 体育 61.39%的股份,但年报未详细披露丁世忠在前述控制公司中持有的具体股份比例。福布斯全球富豪实时排行榜显示,丁世忠及家族在4月19日时的身家为107亿美元(约合698亿元人民币)。
安踏 体育 实控人、董事会主席丁世忠
招股书还称,王文彬夫妇之女王佳琳,嫁给了周永伟之子周士渊。
公开信息显示,周永伟为A股公司七匹狼的实控人、董事,港股公司汇鑫小贷的最终控股股东、董事会主席,港股公司百应控股的最终控股股东。
截至2020年末,周永伟持有七匹狼15.09%的股份,持有百应控股16.33%的股份;截至2020年6月末,持有汇鑫小贷11.34%的股份。以三家公司4月16日的收盘价计算,周永伟的身家为6.69亿元及1.02亿港元(合计约为7.55亿元人民币)。
周永伟目前还担任七匹狼、汇鑫小贷控股股东七匹狼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并持股37.82%。截至2020年9月末,七匹狼集团的归母净资产为71.19亿元。因此,据胡润百富榜计算,周永伟在2020年8月28日的身家为28亿元。
七匹狼实控人、七匹狼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永伟
此外,王文彬夫妇的另一个女儿王佳佳,嫁给了高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高力控股)的实控人高力。
高力控股官网显示,其由董事长高仕军于1995年创立,是城市综合产业运营商,业务涵盖地产、能源、商业、教育、资本五大领域,总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
然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则显示,高力为高力控股董事长,高仕军为总经理。高力控股的注册资本为20亿元,此前高仕军及妻子何虹分别持股93.4%及6.6%。2020年3月及4月,高力入股而何虹退出。截至2020年5月14日,高力及高仕军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1%、49%。
目前无公开资料披露高力与高仕军的关系。但一位南京地产界人士向搜狐 财经 透露,高仕军与高力为父子关系。据胡润百富榜计算,高仕军在2020年8月28日的身家为65亿元。
高力控股创始人高仕军
胡润百富榜还显示,丁世忠在2020年8月28日的身家为445亿元。因此,王文彬夫妇三位亲家在2020年8月28日的身家合计为538亿。
与九牧王、361度、恒安等泉州企业均有合作
除了高力控股外,八马茶业、安踏 体育 、七匹狼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发家于福建省泉州市。
据中新社2007年10月报道,八马茶业坐落于铁观音发源地——安溪县龙门镇,源于百年前的老字号“信记”茶行。其创办者王氏家族,是清干隆年间发现、培育出铁观音的王士让的后代。
而公开信息显示,七匹狼于1990年在晋江成立,安踏源自1991年在晋江创办的一家制鞋作坊。安溪县、晋江市都隶属于泉州市。
八马茶业与两家企业的联系或许很久远。但在公开资料上,他们的交集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网络上流传的通稿称,2011年5月,八马茶业赛珍珠全球巡回品鉴会在泉州举办,赛珍珠为八马旗下的铁观音品牌。
通稿还称,安踏总裁丁志忠、特步总裁丁水波、利郎总裁王良星、七匹狼董事局主席周永伟、三安光电董事长林秀成、中骏置业董事长黄朝阳、恒安集团许清流等企业家嘉宾出席该活动。公开信息显示,这些企业家的家乡均为泉州市。
八马茶业品鉴会现场图片(2011年5月)
2013年5月,八马茶业完成首轮私募股权融资。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当时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称,九牧王2012年定制八马茶业产品3万份,2013年增至5万份。
此外,八马茶业当时宣称已与近百家企业开展高端定制合作,客户包括中国平安、中国移动、民生银行、恒安集团、七匹狼、361度等上市公司或其母公司。九牧王、361度创始人的家乡也在晋江市。
另一篇通稿显示,到了2014年5月,八马茶业宣布的开展定制合作的公司及机构名单,又增加了安踏、三安光电、三棵树、IDG资本、天图资本、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等。其中,三棵树创始人的家乡在泉州市北部的莆田市,IDG资本、天图资本为八马茶业首轮融资的投资方。
可以说,八马茶业的实控人利用地域或资本连结,为公司编织了密集的业务关系网。在这种情况下,王文彬夫妇与同为泉州企业家的丁志忠、周永伟联姻,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据自媒体“婚道”记载,“七匹狼主席周永伟先生大公子周士渊与八马茶业王文礼董事长千金(注:此处应为侄女)王佳琳”的婚礼,于2012年1月举办。而据自媒体“茶业天地”报道,“八马茶业实际控制人王文彬儿子王焜恒与安踏 体育 老板丁世忠女儿丁斯晴”的婚礼,则在2020年1月举办。
不过,这两桩象征意义浓厚的联姻,对八马茶业具体业绩的助力并不多。
八马茶业向包括七匹狼集团子公司七匹狼控股、汇鑫小贷在内的七匹狼及其关联企业销售茶叶及相关产品,最近三年的销售额分别为4.94万元、0.34万元及9.18万元,累计销售额为14.46万元。
八马茶业也向安踏 体育 及其关联企业销售茶叶及相关产品,最近三年的销售额分别为5.52万元、零及5.31万元,累计销售额10.83万元。
实控人表弟旗下公司,曾连续两年成为第一大供应商
正如前文所述,八马茶业在包含铁观音在内的乌龙茶产品上实力较强,其主导或参与了6项涉及乌龙茶的国家标准。其乌龙茶产品在2018~2020年的毛利率始终超过61%,毛利率也是所有产品类别中最高的。
2018~2020年,乌龙茶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43.3%下降至33.1%,毛利占主营业务毛利的比例从49.7%下降至39.6%。由于推行以铁观音为主向全品类茶叶的战略转型,乌龙茶的营收及毛利占比明显降低,但仍为八马茶业的核心产品。
与此同时,黑茶及白茶增长迅速。两者合计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从15.04%增长至27.16%,合计主营业务毛利占比从15.59%增长至28.49%。八马茶业称,这主要是因同期黑茶、白茶市场增速较快,其调整并完善产品线,加大推广力度和渠道建设力度等。
不过,这些业务新增长点主要来源于对外采购。八马茶业称,其铁观音及部分岩茶(两者均属乌龙茶)为自主生产,小部分茶叶产品为自主分装,其他大部分产品均由供应商生产并供应。
最近三年,八马茶业定制采购产品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52.6%、60.1%及54.3%。以此计算,其2020年定制采购产品实现收入约为6.72亿元,营收占比约为53.9%。
销售模式上,八马茶业同样借助外力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发展。
2018~2020年,其线下直营渠道的主营业务收入及毛利占比分别下降了8.7个百分点及9.6个百分点,而网络直营渠道的这两项指标分别上升了1.7个百分点及2.8个百分点,线下加盟渠道的这两项指标则分别增长了7个百分点及6.8个百分点。
八马茶业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其“直营+加盟” 、“线上+线下” 的全渠道销售体系的逐步完善;且线下直营渠道毛利率最高,网络直营渠道及线下加盟渠道毛利率较低。
八马茶业还提示到,加盟模式是其进行渠道拓展的重要一环。但如果重要加盟商发生变动,或是严重违反特许经营合同,或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其品牌理念和发展目标,则将会对其的经营业绩及品牌形象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自主生产+定制采购”的生产及采购模式,以及“线下直营+网络直营+线下加盟”的销售模式,八马茶业营收最近三年由7.19亿元增长12.47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31.7%;扣非归母净利润由4382.64万元增长至1.1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58.3%。
随着经营模式变化,八马茶业的前五大客户及前五大供应商亦有调整。
2018年,其第二大、第三大客户为线下直营,第四大、第五大客户为线下加盟。到了2020年,除第三大客户为线下直营外,第二大、第四大及第五大客户为线下加盟。
但网络直营模式下的京东在最近三年均为其第一大客户。2020年,京东为其贡献5636.62万元销售额,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为4.6%。
八马茶业京东自营旗舰店
2018年及2019年,其第一大客户均为供应岩茶、红茶定制成品茶的福建武记茶业有限公司(下称福建武记)。到了2020年,其第一大客户变为供应普洱茶(属于黑茶)定制成品茶的勐海县杨聘号茶叶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王氏三兄弟的表弟蔡泽凌曾持有福建武记50%的股权,双方的交易属于关联交易。2020年,八马茶业岩茶及红茶的营收增长10.4%,但其对福建武记的采购额却下降了54.3%。今年2月,蔡泽凌又将其持有的福建武记全部股权转让给非关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