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资讯 » 福州市闽侯上街有哪个大学
扩展阅读
厦门有个什么晋物流 2025-07-19 04:55:24
杭州到香港飞机多少时间 2025-07-19 04:26:36

福州市闽侯上街有哪个大学

发布时间: 2023-02-19 06:34:37

㈠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一、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在哪里 福建师范大学 协和学院地址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上街大学城学府南路,该校是一所涵盖文、理、工、教、经、法、管、艺等学科门类35个本科专业的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二、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介绍
福建师范大学 协和学院是由 福建师范大学 与有关企事业单位联合申办,2003年5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2003年12月通过教育部首批确认的独立学院。学院实施全日制本科教育,办学以来先后获评“全国百所较好独立学院”“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独立学院”“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百载春秋,薪火相传。学院沿用了 福建师范大学 前身校之一的福建协和大学的校名,继承和发扬老协和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砥砺出“厚德励进,博学自强”的校训精神,依托 福建师范大学 百年学府优质教育资源,以新机制、新体制,积极探索办学新模式,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学院位于福州闽侯上街大学城学府南路,校区占地面积近千亩,背靠郁葱的旗山,溪源江从校区穿行而过,校园环境优雅,人文气息浓郁,具有完备的教学、实验、文化、体育和生活设施,是融现代化、网络化、人文化、生态化、园林化为一体的“山水学村”。

学院依托 福建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努力创建特色和品牌专业,目前设有文化产业系、外语系、国际商学系、信息技术系、经济与法学系、管理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等8个教学单位,共开设涵盖文、理、工、教、经、法、管、艺等学科门类35个本科专业和2个国际化本科教育实验班,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2万人。

学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灵活的办学机制,构建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有力地保证了教学质量。现有600多名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数超过30%;自有教职工当中,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名,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名,福建省优秀教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学团队3个。

学院积极推动教学科研上水平、上台阶。现有省级应用型学科、特色专业、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等建设项目50余项,5部自编、合编教材入选全国“十二五”规划教材。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2项,其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含省部级以上重要项目近40项)。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8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让每位协和学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值”,以培养“实基础、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为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强调实践应用能力与一定的科研能力有机结合、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实行以弹性学制、选课制和主辅修制为核心的完全学分制,学生可自主决定修学年限,修满规定学分即可在弹性学制内的各个学年申请毕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在国际、国内和省级各类赛事中获奖千余项,历届毕业生平均一次性就业率均达93%以上,在省内独立学院中名列前茅,获评“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院充分发挥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毗邻港澳台、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为学生铺设出国留学的“绿色通道”。目前,学院已与国外和台湾地区多所高校进行办学交流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于2009年正式获批成为全国独立学院首家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即SQA AD项目)海外授课中心,先后组织多批学生赴英、澳、日等国家和台湾地区交流学习。

作为成长型的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 协和学院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和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要求,立足福建、服务海西,以满足学生学习成才的需求为己任,以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集中和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努力把学院办成一所高水平、有特色、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独立学院,为高等教育现代化和新福建建设贡献力量。

㈡ 福州大学有几个校区,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一、福州大学有几个校区 福州大学 现在有5个校区,分别为 福州大学 旗山校区、怡山校区、集美校区老校区、集美校区新校区、铜盘校区。

二、福州大学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1、 福州大学 旗山校区

福州大学 旗山校区位于福州闽侯县上街镇福州地区大学新区,学校地址为福州市闽侯大学城新区学园路2号。

地址:福州市闽侯大学城新区学园路2号

2、 福州大学 怡山校区

地址:福州市工业路523号

3、 福州大学 集美校区老校区

地址:鼓浪屿康泰路151

4、 福州大学 集美校区新校区

地址:集美区后溪镇泉厦高速旁理工南路852号。

5、 福州大学 铜盘校区

地址:福州市闽侯县鼓楼区软件大道89号

学校拥有福州旗山、怡山、铜盘和厦门集美、鼓浪屿以及泉州泉港、晋江等多个校区,占地7000余亩。办学主体位于福州地区大学新区旗山校区,现有公共用房总面积123余万平方米,运动场地14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3亿余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0亿余元。图书馆藏书322万余册,电子图书227万册。所属网络中心机房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福州主节点。
三、福州大学简介
福州大学 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建校以来,一代代福大人秉承“明德至诚,博学远志”校训,践行以张孤梅同志为代表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卢嘉锡先生为代表的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以魏可镁院士为代表的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等“三种精神”,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为国家培养了全日制毕业生26余万人。

学校设有23个学院(含1个独立学院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现有在校普通本一批学生24421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1279人。学校现设89个本科专业;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入选国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化学学科进入国际ESI学科排名前1‰,4个学科进入国际ESI学科排名前1%。学校综合实力在“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首次跻身世界500强,名列全球第455名,内地高校第51名;在USNews2020世界最佳大学排行榜位居全球第698名,内地高校第50名。

学校现有教职工3209人,其中专任教师2102人。共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72人次(264人),其中国家级人才98人次(62人)、省级人才274人次(202人)。在高层次人才(团队)中,拥有院士17人(含16名特聘讲席教授),“*”8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名,国家“*”入选者9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5名,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3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名;1支团队入选“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支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团队入选教育部“*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支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学院入选国家“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2个学院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

㈢ 福州闽侯有哪些学校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高级技工学校、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旗山校区)等。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Minjiang Teachers College)是福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共有五个校区,占地1174.28亩,建筑面积36.76万平方米;设有“八系二院二部”,开设专业30个;有专任教师298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0人。

交流合作:

学校先后与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管理委员会开展战略合作;与鼓楼区政府联办社会工作专业;与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福建星网锐捷有限公司、北大青鸟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办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㈣ 福州大学地址

福州大学旗山校区福州大学旗山校区位于福州闽侯县上街镇福州地区大学新区,学校地址为福州市闽侯大学城新区学园路2号。地址:福州市闽侯大学城。

㈤ 福州闽侯有几家大学

截止2019年12月31日一共有8家大学,分别为: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福建江夏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一、福州大学(Fuzhou University),简称福大,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二、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中国东南名城福州市,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 ,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三、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学校。学校是中国内地第一所招收台湾学生的中医药院校。

四、福建医科大学,简称福医大,位于东南沿海福建福州,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学校,是是福建省卫生人才培养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五、福建工程学院,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百所校之一、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闽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福州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福建中医药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福建医科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福建工程学院

㈥ 福建医科大学有几个校区,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一、福建医科大学有几个校区 福建医科大学现在有2个校区,分别为福建医科大学上街、台江校区。

二、福建医科大学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1、福建医科大学上街校区

地址: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学园路1号

2、福建医科大学台江校区

地址:福州市交通路88号

学校拥有上街、台江2个校区,占地约1500亩,校舍建筑面积42万多平方米,办学主体位于福州市大学新区上街校区。设有20个学院(部),学生21000多人、教职医护员工10700多人(含附属医院),其中校本部1200多人。建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附属第三医院正在建设中。坚持开放办学理念,先后与海内外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
三、福建医科大学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于1937年,是我国建校较早的公立本科医学院校之一。学校是一所以医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福建省卫生人才培养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学校现有上街、台江2个校区,规划占地约1500亩。设有20个学院(部),2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现有教职医护员工11900多人(含附属医院),在校全日制学生17000多人。与海内外1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校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合作。

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160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1.34%,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69%。拥有国家“*”入选者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教育部骨干教师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4人次,“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人,历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福建省“*”、福建省“外专*”人选等省级高层次人才321人次。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拥有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级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5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3个,是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现有省级教学成果奖、特色专业及本科教学工程近200个。学校培养的学生以理论功底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着称,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等专业学生历年参加国家执业医师(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均名列全国前茅。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比赛连续七年荣获华东赛区一等奖,并在全国比赛中屡获一、二、三等奖,2016年以总分第一名荣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MBBS项目学生参加全国来华留学生临床思维和技能竞赛屡创佳绩。我校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许多校友成为我国尤其是福建省医疗卫生战线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学科和科研平台。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现有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院士工作站。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3‰。现有血液病学等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12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省级重点学科(专科)56个,拥有肿瘤免疫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消化道恶性肿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新药安全性评价中心、福建省新药研发中心、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等7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十三五”开局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300多项,发表SCI收录论文6200多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9件。获中华医学科技奖、福建省科技进步奖、福建医学科技奖等124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