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福州哪里比较好玩 去这6个地方准没错
1、福道
福州城市森林步道,简称福道,是国内最长的森林步道,贯穿左海公园、梅峰山地公园、金牛山公园、国光公园,全长19公里。
步道采用全国首创的钢架镂空设计,四周环绕着青翠的山林,空气清新,风景非常棒。
2、镇海楼
镇海楼是是古代福州城的最高楼,是城正北方向的标志。
镇海楼始建于明代,在这六百年内历经沧桑,屡毁屡建,现在的镇海楼是在2006年开始重建的。
镇海楼雄踞于福州中轴线的屏山之巅,是游客俯瞰福州城最棒的眺望点。
3、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一张名片,是福州老城区拆迁后仅存的一部分,是福州这座城的历史之根、文化之源。
三坊七巷形成自晋、唐,在清朝、民国时期走向辉煌,走出不少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深远的人物。
三坊七巷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有着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
4、西湖公园
西湖公园是福州保留最完好的一座古典园林,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
西湖公园始于晋,为郡守严高所凿,引西北诸山溪水,才成西湖。历朝历代,西湖都是福州的游览胜地,文人墨客对西湖的美景都赞不绝口。
现在是福州市民的最佳休闲去处,从早到晚游客不断,非常热闹。
5、乌山
乌山又称乌石山,是福州的三山之一。山上有着奇特的自然景观,36奇景。
还有着数量众多的人文景观,有200多段摩崖石刻,最着名的还是唐代书法家李阳冰的篆书,堪称一绝。
6、于山
于山位于鼓楼区东南,据说战国时期于越氏居住于此,因此而得名。
景区内怪石嶙峋,绿树参天,景色秀美,从古至今都是游览胜地。
山上名胜古迹众多,有着九日台、戚公祠、吸翠亭等24景,风景清幽,非常适合游玩。
㈡ 福州的哪个公园最好玩,都有什么娱乐设施
纯风景的:南北江滨(即闽江公园南北园),可以说是福州的一个亮点吧。
自然生态的:金山公园和乌龙江湿地公园
古典园林:西湖公园(也有娱乐设施)
纯娱乐的公园:左海公园
市区山地公园:于山、乌山、屏山、金牛山公园及金鸡山公园。
市区休闲公园:温泉公园
㈢ 福州周边必玩的10座山
秋高气爽,最适合登山了!福州有许多值得一去的山脉,这些山,你都去过了吗?下面是我整理的福州周边必玩的10座山,欢迎阅读!
一、永泰青云山
福州近郊的永泰县青云山是继武夷山之后,福建又一个获得国家级4A旅游区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国家“双牌”旅游区。山上数不清的黑色火成岩洞穴,可以想见远古时代火山喷发时的轰轰烈烈,亿万年来的风雨侵蚀,形成了幽深险峻的峡谷、千百条瀑布、清溪及深潭,云雾飘缈,浓郁的原始森林中成片生长着恐龙时代的刺桫椤、长苞铁杉、红豆杉……山高林茂,云雾飘渺,岩奇洞怪泉碧。
交通
节假日福州五一广场西侧广达路北段停车场有旅游专线车到永泰,福州西客站、汽车北站天天发车,每半小时一班;永泰汽车站有班车开往青云山四大景区,自驾车的游客,过了上街后往南屿方向开,到达南港大桥后右拐(永泰方向),经过收费站直行。
二、福清石竹山
心有所想,心有所求的人来这里寻找心灵的籍慰自不必说。但如果你认为石竹山只是一个祈梦求签,烧香拜神的地方,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石竹山是个“大众情人”。
如果你是一个小孩子,你可以在山下荔枝园里和驯养的梅花鹿来一番亲热。嬉戏于山野林荫足以让孩童欢欣雀跃,而那些不知名的野花,更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自然的美。
如果你是一个年轻人,建议你去攀登狮子峰,险峻的山峰要你手脚并用,真正和石竹山来个亲密接触。当你沿着山崖向上攀登的时候,泥土的芬芳与你近在咫尺,清新湿润的雾岚就在身边环绕,那一刻,你会觉得自己仿佛已化身为一只山鸟,一头小鹿,与这广袤的天地融为一体。
如果你和情人一起,就去走走石竹山的游览西线。从进山大门沿着常规线路走,在“秋宋亭”,会出现一条岔路,越深入景致越幽美,也许你会看到铺满地的绿色藤蔓和紫色的野花。再往前走,却被山崖挡住了去路。在这攀越险阻的时候,你们会明白什么是互相提携,互相扶持,此时,你会有“经历风雨见彩虹”的遐想,感情的交融也许就在那有惊无险的一瞬间。
如果你们是一对中年夫妇,请一定牵起手在黄昏斜斜的阳光下沿湖岸漫步,让长长的背影交叠在你们的身后。
如果你是一位老人,太剧烈的运动可能不适合您了!但你可以沿着登山步道,悠闲的信步上山,1500级的台阶丝毫不会让你觉得辛苦,相反还能让你有种未曾老的信心!
交通
可在福州市乘长途汽车至宏路镇,行车约2小时。到达宏路镇向西即至东张水库,水库西北方向,即为石竹山。
三、闽清黄楮林
来到黄槠林自然保护区,你能看到的是那直立苍穹的大树,能呼吸到的是寻沁人口脾的清新空气,能听到的是那清脆的鸟声,能感受得到的是大自然里蕴含的无穷生命力。顺着小溪的流淌声,我们一路迪发,不久即在一团云雾笼罩的地方,一股清澈的温泉喷然立现,以它独有的方式欢迎驴友们的光临,在这里矗立于路两旁的是一棵苍穹大树,五颜六色的小鸟以此为家,“安居乐业”,欣情歌唱,一路高歌,大树间,梅花争艳、清香扑鼻,更有一棵巨大的野山芋的旅程增色不少,粗大的茎,犹如蛟龙横空,令人禁不住发一声感叹:大自然蕴孕的生命力太强了。
交通
福州西客站乘往古田方向的车到大明谷下,或者走316国道水口收费站再转古田方向可到。
四、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
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在闽江南岸,位于闽侯县的南屿和上街两乡镇间,旗山又名翠旗山,海拔775米。山峰象凯旋归来的旌旗迎风飘扬,因而得名旗山。
旗山北麓有超山寺,寺西有龙潭山,山下有深潭巨壑,潭上有四块奇石,形似龟、蛇、剑、印、俗称“四灵石”。
交通
距福州市中心仅23公里。在福州火车站乘5路车到西站,转乘南屿—西站的专线中巴到旗山口下车即可。或福州台江广场乘942路到旗山口下车即可。
五、五虎山
五虎山壁立千仞,谷口深隘,四峡如门,形势险要。元末陈友定曾遣兵在此驻守,至今寨门遗址犹存。隘谷以内平畴数顷,岩洞幽深,溪流屈曲,水声潺潺,附近有灵壁岩、鲤鱼石等胜景。宋朱熹避伪学来游,筑吟翠山楼于下卓,留有诗篇《方山》:“到山不识山面目,但见九鼻盘溪曲。归来兀坐小窗下,倚天百尺堆汉玉”,至今石崖犹存其“怡山良石,神仙所居”的'题刻。
交通
福州市区乘坐30路或31路公交车可到福州五虎山。
六、大化山
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属戴云山脉的支脉,峰峦叠翠,万顷林涛。区内有峰奇、河奇双奇和瀑布、怪藤双绝。奇峰怪岩,兀立山间,旖旎诡异的风光令人叹为观止。大化山的河,奇在河床,平整得令人咋舌的河床,几乎是在一整块石头上冲刷出来的一样,水流在其中打着旋涡,成了极好的天然按摩浴缸。大化山险峻的山势,悬殊的落差,造就了大化山的瀑布群,向人们展示着不同形态而又同样极致的美。区内粗壮的老藤顺着悬崖攀缘而上,在丛林间盘根错节,令人恍然以为进入了热带雨林。
交通
福州坐车到福清,再从福清坐往返镜洋琯口,到镜洋邮局站下车,再从邮局网福州方向走一二十米。
七、青芝山
青芝百洞山为福建省五大名山之一,其得天独厚的天然风景,可谓一石一胜,岩洞石泉皆成景,个个惟妙惟肖。最有名有趣的有四十四岩、十五洞、三十九石、三泉、两湖。岩数猴抱桃、八仙岩、三友岩为最;洞称九曲联珠洞、星窝洞、蝙蝠洞、五曲洞为奇;石以蛤蟆上山、杜鹃泣月、三玉蟾为胜;泉以琴泉、翠壑、泽泉为突出;湖数敖湖景胜。莲花峰居青芝一百零八景之首,巍峨矗立在百洞山之巅,东临闽江口,西朝八仙岩,阳光照耀,莲花如镶金边,晨雾缭绕,浮在半空,生机勃勃,蔚为壮观。
交通
从福州市区的公交仁德站乘坐36路公交车到终点站东岐下车,转农村客运(车费约5—10元)前往青芝山。
八、高盖山
高盖山(名山室)位于福州市永泰县大洋镇棋杆村,有仙公殿、水帘洞、一线天、霖雨潭、飞升台、放云峰、玉华峰、紫盖峰、龟石、螺泉等10多处景点。高盖山自古便有“八闽西岳”的美称。
交通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181县道。
九、乌山
福州自古别称“三山”,乌山是三山之一。乌山又称乌石山、射乌山、道山,位于福州市中心南门兜西侧与于山、屏山鼎足而立。乌山名胜自东往西大致可分为乌石塔、古庙群、道山亭、石林园、石壁观音、凌霄台等六大景区及周边诸多景点。山上有殿、寺、庙、亭、台、楼、阁等名胜古迹,还有200多处摩崖题刻,篆、隶、楷、行、草各臻其妙。山上林木郁郁葱葱,道路曲径通幽,寺庙环山栉比,亭榭相互交错。乌山龟背石的石质十分罕见,天下少有。石林区奇石秀拔,古榕参天并悬崖而立。风景区奇岩、林木相映成趣;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融合,美不胜收。
交通
福州五一广场附近。
公交:k3,16,54,86,97,103,303,312乌山站。
十、鼓山
鼓山位于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距离市中心区约8公里,是福州市最着名的风景区。鼓山最高峰海拔925米,山上胜迹众多,林壑幽美,引人入胜。鼓山景区以古刹涌泉寺为中心,东有回龙阁、灵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数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着;南有罗汉台、香炉峰等50多景;北有大顶峰、白云洞等45景。这些景点主要由花岗岩经长期剥蚀、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千姿百态,构成蟠桃林、刘海钓蟾、玉笋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观。此外,还有历代摩崖石刻多处。
交通
市区沿福马路直行即可到鼓山下。
公交:7,29,69,70,97,112,302,303下院站。
㈣ 福州乌山风景区
福州自古别称“三山”。乌山是三山之一。
乌山又称乌石山、射乌山,位市中心,与于山、屏山鼎足而立。相传汉代何氏九仙于重阳节登乌山揽胜,引弓射乌,故又称“射乌山”。唐天宝八年(749年),唐玄宗敕名为“闽山”。宋代熙宁年间,郡守程师孟又以此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为“道山”。后程师孟延请福州前任太守兼福建路兵马铃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道山亭记》。一时洛阳纸贵,驰名远播。
乌山可以从正面进入外,也可以从道山路处入
乌山素有36奇观之称,从山东南麓拾级登山至天香台,又向西折至“冲天台”。相传唐刺史崔干游山,所携青田白鹤在此地冲天飞逸,后人建“放鹤亭”。亭子后崖石上镌有“古放鹤亭”4字,台侧亦有程师孟篆书“冲天台”,道劲有力。冲天台畔有两方夹峙的巨崖,崖顶凌空飞越一天然条岩,称天台桥。此桥险绝,据说只有“肯舍身”的人,才能登得上去。
顺台阶又行数十步至道山亭,沿亭西下逶逛至天章台。元朝杰出诗人萨都剌曾咏有“晚凉上乌山,置酒天章台”的名句,篆刻在苍崖之上。过天章台奋力攀上一小山峰,峰顶有霹雷岩,此石长达9米,中分两半,微露一隙,据史载,唐嗣圣年间,有一高僧手持《华严经》在此诵读,突然“一夕雷雨大震,霹石为室,高僧遂宴坐其间”。霹雷岩由此得名。
霹雷岩左面石岗上矗有一座长方形亭子。离亭约200步,一块崖石上镌刻着“乌石在、黎公在”6个楷书大字。此崖俗呼“黎公岩”。黎公即黎鹏举。明朝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侵寇犯闽,闽江口五虎要塞陷落,福州城危如累卵,当时身为指挥金事的黎公亲率将士,在马尾至闽安镇一线与敌寇浴血作战,杀得倭寇遍野,福州城垣危而复安。福州人因此刻石纪念这一位民族英雄。
霹雷岩右方,原有一座清冷台,为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福建省最高长官--平章政事燕赤不华所建。“清冷”是静肃之意,意在勉励自己为国家干事。可是他华而不实,时常摆宴于此,到任数月,即身败名裂,亭台亦随之记废。
由清冷台踏上数十层石阶至先薯亭。该亭为纪念明万历年间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华侨陈振龙和巡抚金学曾而建。陈振龙侨居菲律宾。菲律宾曾为西班牙殖民地,曾引种美洲印第安人发现的番薯。陈振龙为躲避菲律宾殖民当局的检查,将番薯枝条系于船底,带回大陆后,又在福州南台纱帽池辟地种植,当年即获丰收,后又经金学曾推广。金着有《金薯传习录》。
从先薯亭北出即至“观音岩”,传说晚唐时岩壁遭雷火袭击,壁上显出隐隐约约的观音形象。岩畔有朱子楷书"福"字,长三四米,堪与鼓山“寿”字相匹。
乌石山最高点为凌霄台,蔡襄曾写有《凌霄台诗》,其中:“缔结青云上,登临沧海滨”,传为绝唱。
乌石山除36奇景之外,还有摩崖石刻200多处,最着名的首推华严岩侧的唐朝李阳冰《般若台铭》。李阳冰的篆字与秦代李斯齐名,被书法界称为“大小李”。《般若台铭》与浙江处州《新驿记》、绍云的《城隍记》、丽水的《忘归台铭》合称为天下四绝。此外程师孟、陈襄、赵汝愚、梁克家、叶向高等在乌山也皆有题刻。
做为道教名山,乌石山历代建造的道观祠堂亦有不少。如纪念理学大师朱熹的“朱子祠”,纪念我省9位名学者杨时、游酢、胡安国、罗从周、蔡文才、蔡沈、黄干、真德秀的“九贤祠”;纪念明代抗侯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的“戚俞二公桐”以及“先薯祠”等。
乌石山南麓灵鸳庵左,有南宋遗民游汶居所。游汶曾得罪奸相贾似道罢官,元初不仕,并自题其居曰“遗民浮宅”。他平素穿一布袍,自书其背日“遗民破袖”,其气节可与郑所南同誉。山之东北麓有“第一山”,邑人建“第一山房”。屋旁鳞次台,登其巅可望城中屋宇鳞次。石山刻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第一山”3字,宋朝状元黄朴曾居此并刻诗一首于石:“祖居山下自唐迁,故老相传七百年。若使儿孙能守分,免教沧海变桑田”。革命前辈邓拓也曾在这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如今“第一山房”已辟为“邓拓纪念馆”,古老的乌山,也为此而生色。
㈤ 请问乌山、于山风景区好玩吗网上介绍的不详细,门票、游玩时间大概是多少
乌山、于山风景区是福州三山中的两山,是福州两座文化名山。 福州三山以乌山的景观最佳,乌山有三奇:一是古榕多而奇,古木参天,且榕树均长在石上,遮天蔽日,夏日乘凉好去处;二是石奇,乌山整座山均为石头,呈黑色,故又名乌石山,乌山腹部被掏空,为福州最大的防空洞,据传福州的金库亦设其中;三是石刻奇,乌山石刻之多仅次于鼓山,且多为名人所书,福州第一个石刻“般若台铭”就在乌山上,是李白叔父李阳冰所书,为中国四大台铭之一,黎公园内的“乌石在,黎公在”是极为少见的阳刻书法,福州历代文人太守、知州均在乌山留有石刻,乌山成了福州历代名人的“签名簿”。因乌山风景极佳,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赞它不亚于道家蓬莱三仙境,故乌山又名“道山”,曾巩所着《道山亭记》使它流传千古,如今曾碑已失,道山亭犹在。乌山是福州道教名山,山上道观寺庙很多,香火旺盛,每逢初一十五上香者很多,山脚卖香的店铺有时一日净利就有一千余元。山上除“道山亭”外,还有一座“先薯亭”也很有名,是为纪念中国第一个引进番薯的福州长乐人陈振龙而建。 于山则是福州历史文化的缩影,早在战国时期越国被楚国所灭后,越王勾践的后代于越族定居于此,故名于山;汉高祖封无诸为“闽越王”,九月九日,无诸在于山登高望日,故于山又名“九日山”,今人建有九日台音乐厅,为福州最好的音乐厅;东汉时江西人何氏九兄弟在于山炼丹,后何氏九兄弟在仙游九鲤湖成仙,故乌山又名“九仙山”,今有“炼丹井”“九仙洞”遗迹,有福州地区最大的道观“九仙观”,于山亦成为福建乃至中国“梦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唐末闽王王审之建白塔,在此与民同乐,为于山留下一文化大手笔;五代时义收和尚在于山舍身求雨,后人建有法雨堂;宋代时中国第一部《道藏》即刻印于九仙观;明代时戚继光在此抗倭庆功,醉卧石上,有“醉石”遗迹,后人建有“戚公祠”、“平远台”、“蓬莱阁”纪念戚继光;清朝时洋务运动,沈葆贞创建“船政学堂”,第一批学员就读于于山白塔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读书于此,于山迈向西学第一步;辛亥革命福州光复战斗在于山打响,今留有于山炮台;民国时蔡廷锴、蒋光鼐将军在于山补山精舍发动“福建事变”,未几,郁达夫游“戚公祠”,作《满江红》,以抒报国壮志;如今,于山山脚下那段明朝古城墙上日军炮火轰炸过的遗迹,时时提醒路人莫忘国耻。
㈥ 福州:乌山游迹
文|李伟志
阳春三月是福州的梅雨季节,周末,顶着福州湿润的春雨,走进向往已久的乌山,乌山也称道山,留有很多历史上文人墨客的足迹和笔墨,也是福州的福地,目前是福建省和福州市两委、两市,四府的办公地点。
福州自古别称"三山"。乌山是三山之一,为道教胜地,山顶有 吕洞宾 的道场。 经改造,目前乌山景区已和三坊七巷景区连成一片,成为福州市 鼓楼区 最重要的接待景点。
乌山又称 乌石山 、射乌山,位市中心,与于山、 屏山 鼎足而立,被称为"福州三山"。相传汉代何氏九仙于重阳节登乌山揽胜,引弓射乌,故又称"射乌山"。唐天宝八年(749年),唐玄宗敕名为"闽山"。宋代熙宁年间,郡守 程师孟 又以此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为"道山"。
乌山,海拔86米,游览面积25公顷。其东麓在天皇岭处称第一山;西南麓在城外的部分称豹头山,亦作豹屏山。 乌山 乌石山 怪石嶙峋 ,林壑幽胜,天然形肖。景分山东、山西、山阴、山阳、山脊5路,36景最为奇,素有" 蓬莱仙境 "的美称
乌山 于唐代时就已是游览胜地,山上有古人留下的200多处摩崖石刻,篆、隶、楷、行、草各臻其妙。其中唐代书法家李阳冰的《般若台铭》篆书,堪称一绝。
乌塔 位于乌山东麓,与于山白塔遥遥相对,它的前身系唐贞元年间 所建的"净光塔"。塔为八角七层,通高35米,每层塔壁均有浮雕佛像,共有46尊。经过修缮后,塔可登临。山上的道山亭中刻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所作的《道山亭记》,记述了乌山风景和福州风土民俗。
㈦ 福州于山,乌山景区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福州于山 上有大士殿、定光塔、戚公祠以及摩崖石刻等诸景。 大士殿在古代是福州城中的百官遥拜皇帝地方,现为福州市博物馆。大士殿东邻“护国寺”,西接“真龙庵”。定光塔坐落在于山西麓的定光塔寺旁,是一座高41米的七层八角型白塔,游客可登塔顶俯瞰城区。戚公祠位于定光塔寺东,专为祭祀抗倭名将戚继光而设。相传戚继光当年率兵在福建抗倭,连打了三次大胜仗,福州官绅在于山平远台设宴庆功。后人在此建戚公祠。现祠为1918年重建。祠正厅塑戚公坐像,厅两侧壁上悬挂着四幅画卷歌颂了戚公抗倭的功绩。 戚继光祠 位于福州于山白塔寺东,在补山精舍之侧,为祭祀抗倭名将戚继光而设。浙江参将戚继光(1528一1587),明代杰出军事家,字符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率兵支援福建抗倭,在宁德横屿、福清牛田、莆田林墩打了三次大胜仗,给倭寇以沉重的打击。班师回浙江时,福州官绅在于山平远台设宴接风,勒碑纪其功。后人在此建戚公祠,后废。现祠是1918年重建。祠厅建在石岗上,旁有五株苍松,前为平远台,岗台之间跨有天桥。厅东怪石迭垒,中有一石如榻,上镌“醉石”二字,相传为戚公醉卧处。石畔为醉石亭,亭北有蓬莱阁,又有榕寿岩、补山精舍诸胜。祠正厅塑戚公座像,厅两侧壁上悬挂“海疆倭患”、“率兵援闽”、“激战三捷”、“平远庆功”四幅历史画卷,歌颂了戚公抗倭功绩。 福州乌山又称乌石山,福州乌山海拔86米,福州乌山游览面积25公顷。唐天宝八年(749年),敕名为闽山。宋熙宁初郡守程师孟登山揽胜,认为此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为道山。其东麓在天皇岭处称第一山;西南麓在城外的部分称豹头山,亦作豹屏山。乌石山怪石嶙峋,林壑幽胜,天然形肖。景分山东、山西、山阴、山阳、山脊5路,36景最为奇,福州乌山素有"蓬莱仙境"的美称。 从福州乌山的东南麓福州乌山路拾级登山,行数十步,就到天香台。向西折,为冲天台,是36奇景之一。在后壁镌刻楷书"古放鹤亭"4字。台旁还有宋程师孟的篆书石刻"冲天台"3字。"冲天台"畔有两方夹峙的大岩石,岩顶横着一块天然条岩,这就是"天台桥"。此桥奇险,据说只有"肯舍身"的人,才能登得上去。 顺台阶再行数十步,就是道山亭。此亭也是程师孟所建,并立了道山亭题刻。当时他还约请前任福州太守兼福建路兵马领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道山亭记》。由于曾巩文章的张扬,道山亭更驰名远近。 从道山亭沿石岗西下,至天章台。这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吟咏“晚凉上福州乌山,置酒天章台”诗句的所在。篆书天章台3字石刻依然跃于石上。过天章台,攀上一小峰,峰上有“霹雳岩”。此石长达10米多,分裂成两半,中留缝隙。 霹雳岩左面石岗上高矗着一座长方形亭子,是纪念明代抗倭名将黎鹏举的黎公亭。离亭200多步,还有一块形如幞头巾的岩石,刻有“乌石在,黎公在”6个楷书大字,俗称黎公岩。黎鹏举,字冲霄,安微合肥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任指挥佥事,时倭寇侵犯,闽江口五虎门陷落,福州形势危急。黎鹏举亲率一支水师,在马尾罗星塔、闽安镇一带大歼顽敌,使福州转危为安。后人建此亭,永纪他的功绩。 霹雳岩右方,原有一座清冷台,通往山下便是清冷门,这是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福建省最高长官--平章政事燕赤不华所建。清冷是静肃的意思,意在勉励自己为国家干事。可是他说归说,做归做,时常宴乐其间,早把清冷抛之九霄云外。任职数月,他便身败名裂,亭台也随之倒塌。只有楷书镌刻“清冷台”留存至今,的确是极大的讽刺。 由清冷台踏上30多级石阶,就到先薯亭。先薯亭是为纪念明万历年间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归国华侨陈振龙和福建巡抚金学曾而建的。陈振龙原籍福建长乐,迁居福州。早年往吕宋(今菲律宾)经商,在当地发现一种薯类,清甜可口,可充粮食,就想方设法将它引回福州,并在巡抚金学曾的帮助下,试种推广。当时福建正逢饥荒,番薯的试种、推广,使人们度过了饥荒。金学曾还在总结陈振龙父子经验的基础上,写成中国第一部有关番薯的专着《金薯传习略》。从此,番薯逐渐推广到全国各地。 乌石山的摩崖石刻计有200多段。最着名的要数华严岩侧的李阳冰"般若台铭"篆书石刻。这是闽中最早的摩崖石刻。石刻高5米,宽2米,小篆,共24字,字径43厘米。李阳冰的篆字与秦代李斯齐名,被称为"大小李"。这块石刻与浙江处州的射驿记、缙云城隍庙记、丽水忘归台铭合称为天下四绝。 乌石山上宋代的石刻较多。许多着名的官吏和文人,如程师孟、陈襄、湛俞、赵汝愚、朱熹、梁克家等,都在山上留下诗文和题记。天秀岩旁,还留有明朝宰相叶向高草书诗刻一首:"槛外林光连百雉,天边江影落双虹。峰传薛人今何在?樽入平原酒不空。"运笔疾如龙蛇飞舞。在清冷台西,有"饮岚"2字石刻,也系篆书,字径50厘米,是清代画家广陵禹之鼎题。 从先薯亭北出,可观赏到石壁观音。相传此处原有一天然岩石,在1000多年前遭雷火袭击,岩壁上显现隐隐约约的现象。后人便将其加工成浮雕的观世音像。不完整的部分用泥土补足,成为一组石雕与泥塑结合的艺术品。这组浮雕佛像且有晚唐风格,是福州一带较早的古代雕刻艺术。 乌石山还有一尊石壁观音,明嘉靖初也因雷火轰击而成,后人在此建大士阁。现存建筑物是清光绪年间重建的。大士阁分正殿、客堂、别殿,外围宫墙,有着名的濛泉,清冽泉水渗于附近岩石隙间,现在这儿开设茶厅。 鸦浴池在石壁观音西南,也是雷火击成的小石池。池宽广约2米,池内有泉,大旱不涸。古时每到黄昏,"夕阳萧疏,群鸦乱浴于此",故称为鸦浴池。鸦浴池泉水清冽,是极好的沏茶矿泉。历代名人曾在这儿品泉,清代孟超然夸它:"不须陆羽茶经记,也算人间第一泉。" 天秀岩在鸦浴池前方,背倚薛老峰,由一组挺拔奇伟的大岩石构成。天秀岩的名字原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燕赤不华将元顺帝皇太子所赐的"忠孝文武"4字刻于此处岩上,以得天独秀自诩。100多年后,薛逢(唐咸通中为侯官令,有政绩)的后人在此重建薛老庄。明万历年间,福州诗人多借庄中结社吟诗。宰相叶向高也曾应薛氏后人邀请,在此唱和,并留下草书诗刻一首。 沿石板路步至向阳峰,可眺望台江、仓山景色。从向阳峰转北,可达双峰梦,双峰梦山巅有两块巨石伏地,远望如两人沉睡于幻梦之间。两石之后有凌霄台,凌霄台是乌石山的最高点,台面宽广,可容数百人。旧时重阳节,人们便在此登高、放风筝。宋代书法家蔡襄曾写下《登凌霄台诗》,诗中有"缔结青云上,登临沧海滨……子夜先看日,阴崖得后春,三山空锁碎,万落自尘……",描述福州乌山的峭拔挺秀,同时也说明800年前福州南台还是一片旷野,故登福州乌山可观日出和望闽江激流风帆。凌霄台东,有三块天然大岩石相互撑架成一个大岩洞。洞内可坐数十人,岩石上刻有"石天"两个大字,取以石为天的意思。石天周围有不少名人题刻,大多是四五百年前的作品。 乌石山上历代建造的纪念性祠堂不少。如纪念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的朱子祠,纪念福建省九位着名学者杨时、游酢、胡安国、罗从周、李侗、葵文才、蔡沈、黄干、真德秀的九贤祠,纪念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的戚俞二公祠,纪念陈振龙的先薯祠等。乌石山弥陀寺还是福州人民反对英帝国主义霸占该寺的斗争遗迹之一。 九贤祠 福州乌山上有“九贤祠”,奉祀着福建省历史上九位着名学者:游酢、杨时、胡安国、罗从彦、李侗、蔡元定、蔡沈、黄干、真德秀。现介绍九贤首位游酢先生的情况: 游酢,字定夫,号豕山,又称广平先生,谥文肃。生于1053年,卒于1123年。福建建阳禾平里长坪村人。宋元丰进士,为着名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诗家。历官太学博士、教授、监察御史、知府、知州、将军等职。追封朝奉大夫、赠大中大夫。他理政有方,为官清廉。学术上师承二程,并将理学传于
㈧ 福州哪个公园好玩
森林公园
闽江公园和西湖公园,左海公园似乎外界名声较好
但个人去过金牛山公园和金山公园,觉得也不错。
㈨ 福州哪个地方好玩为什么
福州市内景点登山主要有鼓山、于山、乌山;
公园有西湖公园、左海公园、温泉公园、金牛山公园、江滨公园、森林公园(除了左海和森林其他的都不要门票);
寺庙主要有鼓山上的涌泉寺、西禅寺、华林寺。
另外还有闽江一日游、马尾船政文化游。
我自己认为还是福州周边郊县有些景点更有意思。如,闽侯的十八重溪(漂流)、闽清的宏琳厝(古民居游)、长乐下沙(海滨度假村)、永泰青云山、平潭海岛游、福清石竹山、罗源(出海钓鱼)。这些周边游都可以当天往还,很方便。
㈩ 福州乌石山风景区收费吗 好玩吗
福州乌石山风景区历史介绍 福州乌石山风景区是一处备受当地游客青睐的自然景区,周边地区的外地游客也是经常慕名前往,在这里寻求一种心灵上的终极回应,每个人都希望可以在这里寻找到久违的宁静和舒心,下面给大家分享具体的攻略。
1、福州乌石山风景区不收费,完全免费可以进入
2、福州乌石山风景区内部的商品自由交易,购物需要收费
3、停车不需要收费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通湖路与道山路交叉口东南100米
福州乌石山风景区历史介绍
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福州又叫“三山”,取自福州市境内三座山的合称,这三座山分别为于山、乌石山、屏山,而这其中,乌石山位于三山高度之首。
乌山又称乌石山、射乌山、道山,据说是汉代时,何氏九仙重阳登高,在山上张弓搭箭,射中了一只乌鸦,掉落在这山上,因此得名。其位于福州市中心南门兜西侧,和于山、屏山鼎足而立,是福州地标“三山二塔”之一,高度为三山之首,海拔86.3米,总面积27.3公顷,目前乌山开放游览的风景区面积为11公顷。
2015年7月20日,乌山历史风貌区和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共同构成的景区通过国家审核评定,成功晋升为5A级景区。乌山南为福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区,北面连着“三坊七巷”,而许多游客在逛完三坊七巷之后,却忽略了这个市中心的美丽风景线,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乌山从唐朝至今,一直是福州闻名的风景胜地,据有关史料记载,乌山共有三十六奇、五十五景。乌山名胜包括乌石塔、古庙群、道山亭、石林园、石壁观音、凌霄台等六大景区及周边诸多景点。这个“第一山”石刻,据说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真迹,且是美女簪花体。
自宋代以来,福州的人们就在城内外广植榕树,绿荫满城,所以福州又称为“榕城”,榕树则成了福州的市树。乌山上的榕树,壮硕高大,上百年的榕树,几个人也合抱不过来,枝繁叶茂,郁郁苍苍,一棵树便亭亭如盖,遮天蔽日,真应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俗语。
在乌山景区的东麓,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石塔,它与于山西麓的白塔遥遥相对,是福州着名的地标性建筑“二塔”之一,它也是中国屈指可数的五代楼阁式石塔,已经成为了福州的历史文化名片。塔身由青石砌成,由于年代久远呈乌黑色,所以又叫乌塔。
乌塔高35米,共八角七层,是五代时期闽王第七个儿子王延曦修建,塔身层檐用叠涩手法建造,来到乌塔前可以看到塔微微倾斜,每层塔壁上都有浮雕或石刻,这些雕像是五代时期福建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非常的珍贵,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价值,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山上有殿、寺、庙、亭、台、楼、阁等名胜古迹,还有不少历代建造的纪念祠堂,如纪念宋代理学家的朱子祠,纪念戚继光、俞大猷的戚俞二公祠,纪念福建省九位着名学者杨时、游酢、胡安国、罗从周、李侗、葵文才、蔡沈、黄干、真德秀的九贤祠,纪念陈振龙的先薯祠等,乌石山弥陀寺还是福州人民反对英帝国主义霸占该寺的斗争遗迹之一。
一座乌石山,半部书法史。漫步山间,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沿途上百处唐宋至今的摩崖石刻了。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小小的乌山上,竟然有200多处摩崖题刻,石刻书体包含了篆、隶、楷、行、草等多种题材,唐朝李阳冰、曾巩、宋朝赵汝愚、朱熹、李纲、蔡襄、元朝萨都刺及明朝叶向高等都留下字迹。
在众多石刻中,其中就有福州现存最古老、最珍贵的唐代书法家李阳冰的篆书“般若台”,它是我国仅存的四块李阳冰篆书碑书之一,有1200多年历史。据《福州市志》介绍,这是闽中最早的摩崖石刻,与浙江处州新驿记、缙云城隍庙记、丽水忘归台铭合称为篆书天下四绝。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2年,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依照原拓,重刻在清冷台下。
而把乌山名声推上高潮的莫过于“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一篇《道山亭记》了。《道山亭记》是元丰二年(1079),曾巩于明州所作的一篇名作,在当时传诵甚广,道山亭也因此而名传千古,至今犹存。
乌石山上怪石嶙峋,惟妙惟肖,山林清幽,素有“蓬莱仙境”的美称。乌山有四亭:道山亭、先薯亭、黎公亭、幽幽亭。道山亭在乌石山天车台左,登亭远眺,整个海门景色尽纳眼中,道山亭、黎公亭是欣赏山景全貌的好地方。
相比名山的人声鼎沸,这里却更显幽静,对于那些不喜热闹的人们来说,不失为一个悠然散步的好地方。天地悠悠,古今交融,站在山石树木之前,前人墨客是否也在此驻足沉思?而今物是人非,却也让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