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生活中福州地区主要少数民族的
福建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汉族外,少数民族分布很广,历史悠久。福建现有人口3488万,民族成份共有54个,汉族人口居多;有53个少数民族(缺基诺族、赫哲族),人口58.3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1%,是祖国大陆畲族人口最多和高山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也是回族发祥地之一。
全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宁德市,其次为福州市,再次为泉州市。全省少数民族人口万人以上的县(市、区)17个(福安、霞浦、福鼎、漳浦、蕉城、罗源、晋江、惠安、连江等),千人以上的乡(镇、街道)150个;有18个民族乡(其中:畲族乡17个,回族乡1个)和一个省级民族经济开发区(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527个少数民族聚居村。
2. 福州属于哪个省呢
福州属于福建省。
福州,别称榕城,简称“榕”,隶属于福建省,是福建省省会,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
福州位于欧亚大陆东南边缘,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中东部的闽江口,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位于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1′,西邻南平、三明,北接宁德市,南接莆田市,东濒东海,居于亚太经济圈中国东南的黄金海岸。
全市陆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7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60平方公里。全市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
(2)福州属于哪个族扩展阅读:
福州是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滨江滨海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 等称号。
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57万人,全市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当地居民以汉族的闽海系族群为主,通行闽东语福州方言。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25位。
参考资料:网络-福州
3. 福州是属于哪个城市
福州是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沿岸,是东南沿海重要都市,海峡西岸经济区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中心以及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全国综合实力五十强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宜居城市、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城市,2013、2014连续两年被《第一财经周刊》评为新一线城市。福州具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福州不仅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而且是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全市常住人口为728万人(含平潭,截止2012年),当地居民以汉族的闽海系族群为主,通行闽东语福州方言。
4. 福州有什么少数民族
福州全市有43个少数民族,约8.87万人,占1.32%,其中畲族人口4.7万人,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2.86%。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畲族、回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9个民族。城区少数民族人口9000多人,主要有畲族、满族、回族。
2017年,福州市总户数200万户,总人口数649.03万人(人口数据不含平潭,下同),较上年增加5.75万人,平均每户3.25人。其中,市区(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五区,下同)总户数68.5万户,总人口数205.57万人,较上年增加2.5万人;
男女比例:男性331.63万人,占50.84%,女性317.4万人,占49.16%,男比女多14.23万人,比幅较上年略有缩小。市区男性101.39万人,女性104.18万人,女比男多2.79万人;七县(市)区男性230.25万人,女性213.21万人,男比女多17.04万人。
(4)福州属于哪个族扩展阅读: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相对比较集中,有罗源县霍口乡和连江县小沧乡2个畲族民族乡。有民族行政村85个,其中畲族村79个,主要分布在罗源、连江、永泰、晋安、福清一带;
回族村5个,分布在福清市一带;满族村1个,分布在长乐区。有民族自然村358个,其中罗源县151个、连江县55个、永泰县76个、福清市29个、晋安区14个、闽侯县8个、闽清县2个、长乐区1个、马尾区1个。
5. 福州的人口民族
人口: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福州市常住人口为7115370人,家庭户2177483户、635325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2人;男性人口为3630096人,占51.02%,女性人口为3485274人,占48.98%,
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04.16%。
年龄构成上,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31136人,占14.49%;15-59岁人口为5224094人,占73.42%;60岁及以上人口为860140人,占12.0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84126人,占8.21%。
受教育程度上,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86514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066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59648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1032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29904人,文盲率5.89%。
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374956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338673人。具有市外户籍的迁入人口为1230743人。 第六次人口普查福州市人口地区分布情况地区人口数(人)比重(%)福州市 7115370 100.00 鼓楼区 687706 9.67 台江区 446891 6.28 仓山区 762746 10.72 马尾区 231929 3.26 晋安区 792491 11.14 闽侯县 662118 9.31 连江县 561490 7.89 罗源县 207677 2.92 闽清县 237643 3.34 永泰县 249455 3.51 平潭县3577605.03福清市 1234838 17.35 长乐市 682626 9.59 注:1.资料来源;2.平潭县,由福建平潭综合试验区管委会管辖,2013年7月25日改由福建省派机构区管委会管辖。 民族:福州汉族人口居多,截至2010年汉族人口占全市人口总数的98.69%。全市有43个少数民族,约8.87万人,占1.32%,其中畲族人口4.7万人,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2.86%。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畲族、回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9个民族。城区少数民族人口9000多人,主要有畲族、满族、回族。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相对比较集中,有罗源县霍口乡和连江县小沧乡2个畲族民族乡。有民族行政村85个,其中畲族村79个,主要分布在罗源、连江、永泰、晋安、福清一带;回族村5个,分布在福清市、平潭县一带;满族村1个,分布在长乐市。有民族自然村358个,其中罗源县151个、连江县55个、永泰县76个、福清市29个、平潭县21个、晋安区14个、闽侯县8个、闽清县2个、长乐市1个、马尾区1个。
6. 福州地名的来历是什么
福州历史悠久,建城已有2200多年,“福州”一词是由唐代开元年间始用,并延用至今。 战国秦汉时期,福州闽族先民与越王勾践后裔融合形成闽越族地方政权。汉武帝平定闽越,迁民于江淮之间后,福州这一繁荣的地方王国曾一度凋零衰落。
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早在秦汉时期名为“冶”,而后因为境内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历史上曾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
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滨江滨海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