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福州人才市场地址
福州托福人才市场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古田路19号华榕广场2层
福州教育人才服务中心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群众路162号福州教育宾馆6楼
福州福建财会资历产评估人才服务中心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5号
福州市仓山区人才市场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中国海峡人才市场
地址:东大路36
福建海峡职业技术人才服务中心
地址:五一南路156
福建省建设人才市场
地址:北大路240电话:(0591)87811063
福建建筑人才服务中心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北大路240号 福建京闽人才服务中心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湖东路154号中山大厦a座16层(兴业银行楼上)福建省教育人才服务中心
地址:福州市鼓屏路192号山海大厦7层南厅 福建省卫生人才服务中心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屏路61号
福建广告人才服务中心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湖东路82号闽江工程局8层电话:(0591)87803261, (0591)87802118
福建省医药人才服务中心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通湖路330号福建省药品检验所后座5楼电话:(0591)87404045, (0591)87552304
福建建筑人才服务中心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马尾君竹路9号天马小区1座201室
福建省医药人才服务中心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工业路611号福建高新技术创业园一号楼四层南20
福建省闽江人才服务中心
地址:五四路282号
福建省农业人才服务中心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123号闽台交流大楼3层
福建京闽人才服务中心榕城分中心
地址:福建福州市鼓楼区五四北路263号省委老干局老年报刊大楼6层电话:(0591)83466930
福州人才网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杨桥中路231号星城国际2006室
福建省海外人才中心
地址:福州东大路36号福建人才大厦六层电话:(0591)87672103
华职人才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八一七北路89号贤南商厦5层电话:(0591)28022222
福州国际人才交流中心pmp项目部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福飞南路92号 福建京闽人才服务中心总部
地址:福建福州鼓楼区五四路263号省委老干局老年报刊大楼6层电话:(0591)87817007
福州福建省国际人才交流中心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福州市马尾区福州开发区人才交流中心
地址:罗星西路59 福州福建省海外人才中心金皇分部
地址:福建省 福州市 鼓楼区 府路1号金皇大厦五层负责人:林琼(350001)
福州福建省南北人才交流中心
地址:福州市晋安区金鸡山路23号
福建信息产业人才网
地址:福州市东大路73号2号楼415室电话:(0591)87542007
福建省海外人才中心新页留学部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大路36号六层612室
20多家全在这了 你选定要去哪家在追问 你住在哪到哪家人才市场 我告诉你怎么坐车
Ⅱ 请问厦门哪里有批发手机的想开手机店,最好可以送货
厦门的话去莲坂北站新景数码港 在厦门明发商业广场对面
福建稍微大点的批发市场在福州
大众数码手机城 地址:福州市福马路199号地下1层
一丁电脑手机大卖场 地址:福州市五一中路169号1层
新正手机数码商城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古田路华榕广场
有时间的话 你可以去看下
那里都有手机批发市场,便宜的手机很多,自称能提供手机一手货源的更多 ,但关键看你一次能提多少货,如果你只是拿五台,十台想要最低出厂价是不可能 因为手机厂家是不做小额批发的,现在手机厂家利润很低,手机厂家最低起批量是60台或100台以上,像那些五台十几台给你发货的可以告诉你绝对不是厂家,大部分都是小的市场批发商 价格一般比厂家价高个几十块,如果你能跑的起量可以去 中国手机制造网 都是手机厂家来的 【但前提是你有量能跑的起量小额人家厂家是不会发货的】
Ⅲ 福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九大森林公园之一。原名福州树木园,是集科研与游览的综合性公园。位于福州北郊新店镇赤桥村。 1960年2月建,面积859.33公顷。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以福飞路为界,西至湖顶与叶洋村接壤,南至八一水库北岸堤坝,北至岭头乡与笔架山毗邻。呈长方形,最高处的笔架山海拔643米。以搜集、展览福建树种为主,引进南方的木棉树,北方的钻天杨,热带的南洋杉,亚热带的樟树,温带的油松和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水杉等2500多种国内外珍贵树种。分森林区、苗圃、温室、专类园、休息区等5个部分。休息区内有1株胸围8米多、覆盖面积1330多平方米的古榕树,相传是北宋治平年间福州太守张伯玉编户植榕时种下的。 门票·开放时间: 免费8:00-16:00 交通概况: 由南门华榕广场乘坐45路旅游专线车可直达。 市内大乘802路、54路、947路公交可到达,公交945路到公园正门,811路到达公园南门 鼓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会所在地福州市东大门,主峰海拔969米,总面积48平方公里,分为鼓山、鼓岭、鳝溪、磨溪、凤池白云洞五大景区。自宋朝至今皆为游览胜地,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 鼓山风景名胜区地处亚热带,四季常青、苍松滴翠、奇葩流红、岩秀谷幽,名胜古迹遍布全山。相传山颠有一巨石平展如鼓,每当风雨之际,便发出隆隆的声音,象鼓声绵绵不绝地在山间回荡,故名鼓山。景区峰、峡、岩、洞260余处,久负盛名有白云峰、狮子峰、喝水岩、蟠桃林、八仙岩、忘归石、仙迹石、白云洞、灵源洞、达摩洞等。 还有溪涧瀑布山泉50余处,着名的有鳝溪、鼓山溪、磨溪、小磨溪,这些溪流有的溪水奔泻,也有常年细水长流,其中鳝溪瀑布和东山溪瀑布最为壮观。峡谷中最典型的有喝水岩、灵源洞,称为“谷中之谷”。眺望台、玉石云梯、翠竹园、知足常乐园、松涛楼根艺藏珍馆等更为景区锦上添花。又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山上千年古刹涌泉寺面貌庄严、规模宏伟、工艺精巧、殿宇辉煌,素有“闽刹之冠”称誉。 寺中千年铁树、鸡丝木供桌及血经书称为镇山“三宝”,观后令人叫绝。寺前千佛陶塔系宋代用陶土烧制而成,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研究宋代建筑和制陶工艺的实物资料。历代名人在山中留下700多幅摩崖石刻,真、草、隶、楷、篆各种书法俱全,其中有宋代蔡襄、李纲、赵汝愚、朱熹及现代朱德、郭沫若、罗瑞卿等人的手迹,这些自然“碑林”琳琅满目,相映成趣,成为罕见的书法艺术长廊。丰富多姿的古树名木,亦是鼓山风景名胜区的一大特色。 门票·开放时间: 40元,年票50元。(含鼓山风景名胜区和涌泉寺,售票点在涌泉寺门口。单爬鼓山无需门票) 鼓山索道来回50元,单程35元,单程长达25分钟,直达观景台,可望福州全景。 观景台旁的十八洞景被圈起来作为公园,入内另需10元门票。 交通概况: 可乘36、7、815、812、808、937、69、957、960路公共汽车在鼓山下院下车 西禅寺又名长庆寺,位于福州西郊怡山,为福建五大禅林之一。据《三山志》记载,南朝梁时有一个名叫王霸的方士渡江入闽,宿栖怡山练丹修仙,每遇饥荒岁月,便“金运米食贫者”后得道成仙。唐贞元间观察使李若,在其居住处修建冲虚观表示纪 念。唐成通八年观察使李景温和延大安禅师来居首开法席,定名为清禅寺,住僧三千人,后改名延寿寺。五代后唐长兴年间,闽王王延钧更名长庆寺。 西禅寺殿宇巍峨壮观,拥有大雄宝殿、明远阁、念佛堂、无尽藏、放生园、大方堂、钟鼓楼、库房等一套完整的建筑物,占地百余亩,廊庑相通庭院广阔、红梅翠竹、清松古荔环绕其间。其中大雄宝殿规模比鼓山涌泉寺更大,正中三尊巨佛,衬垫石雕莲花座,旁列十八罗汉,造型洒脱。屏墙后背绘有大型壁画,门外有铁塔长灯。藏经阁后新建玉佛楼,内藏华侨捐献的缅甸大玉佛两尊,一坐一卧,坐佛高2.95米,卧佛长3.7米,为全国最大的玉佛。 西禅寺还以盛产荔枝驰誉遐迩,每逢荔红季节,省城文人名士,多携侣邀友前来相聚,品尝佳果,吟诗题字。历代名人如宋端明殿学土蔡襄、抗金名相李纲,明嘉靖年间礼部尚书曹学全等都在此留下足迹。 西禅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如新加坡的双林寺,为光绪年间微妙禅师之徒贤慧、性慧所创建,其规模与西禅寺略同,为海外最大寺庙。另外,马来西亚槟城双庆寺,越南普陀寺等都是西禅寺的厩院,并派僧师常住管理。西禅寺现存数座建筑物中,有不少清代台湾同胞所留的遗迹。 门票·开放时间: 门票20元,年票30元。 交通概况: 公交27、606、701、813、812、723、957、941、14路均可到达。
Ⅳ 有哪位知道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东风广场是属于哪条街道的急。。。。麻烦告知,谢谢。。
东风广场属于榕城区旅清薯拆者新兴街道。正野门口的进贤门大道是新兴街道和榕华街道的分界线之一,马路对面属于榕华街道。
Ⅳ 急需:福州地名的资料!!!!!!!
福州地名浩繁而有趣,一九八0年普查资料,福州地名计有4260多条。《七闽现代骨董录》载.过去福州民间把地名串编起来的,“进京路引”,这里不妨摘录一段:“青圃蓝圃慢慢行,乌龙过江三角埕,黄山城门乡下路,后琯直达白湖亭,下渡红墙十锦庙,梅坞过岭仓前桥,中洲大桥设税馆,中亭街鱼货两边排,小桥左边排水果,安民崎顶挂退衣,横街几家酒米店,惠泽境内剔棕毛,文山横山吉祥山,吉祥山下铸铜锣,茶亭粉店多热闹,福德桥边祖庙前,洗马六柱九仙铺,斗中街一派制头梳,月爿池几家铜钴店,闯进南关一座城……从南到北一直念到省外。通过这段,“路引”,我们对解放前福州地名和市貌可略见一斑。
有人利用福州地名串成对联,谱写诗词和对子,如:“竹横前后屿,柳倒大小桥”。上联嵌竹屿、横屿、前屿、后屿等四个屿名,下联列柳桥、倒桥、大桥、小桥等桥名。又如,“路有东、北大,街分上、下杭。藤结上中下,门辟东西南”。分别点出东大路、北太路、上杭街、下杭街、上藤路、中藤路、下藤路.东门街、西门街和南门街。这类联对既饶风趣,又便于记忆。
pppp有的单个地名也可配成有趣的对子,如:蛇山对猴屿,碗弄对桶
街,凤凰池对麒麟弄,野猫弄对春牛亭,白鸽树对鲤鱼庙等等。
至于用数字命名的地名,也是遍及各处,如一真庵、二桥亭、三叉街、四宝园、五柱厅、六印路、七间里、八角井、九狮庙、十锦祠。
pppp福州地名和店名多冠以“三”,“三”字在福州话中和“生”同音,是吉利的字眼。如,福州戏班有“三赛乐”,澡堂有“三合泉”,布店有“三多”,点心店有“三成炳”、“三成协”,地名有:三坊七巷、三叉街、三保街、三角井、三门里、三合弄、三条档、三角池、三牧坊、三座排、三民里、三县洲、三穿井、三兴弄、三通桥、三和巷、三官堂、三角坂、三捷透、三边洲、三一弄、三座厝、三官巷、三眼井、三角埕、三门桥等。
ppp更有意思的是,民间还常利用地方特点编成歇后语来说明生活中某些现象,例如:“乌尾里推刀——推到底”,(指责推辞责任的人)“下渡尾迎神——好看在后”,“黄巷逐猪——两头跑”,“鼓楼前拾柴屑——自幼结识肝胆兄弟”,“圣君殿水—一双头潮”等等。这些都已成为福州人民的口头语。
福州,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水、陆、空交通枢纽。三山傲首挺立,闽江穿流城区,白塔、乌塔,两塔对峙,构成榕城独特的“三山两塔一条江”的城市格局,天造神设、山水灵秀、气势非凡,素有“东南都会””福地宝城”之美誉。 福州,现辖五区二市六县(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五个区,福清、长乐两市,闽候、罗源、连江、平潭、闽清、永泰六个县)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人口580万,其中市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人口143万。
福州是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践后裔无诸(受封为闽越王)在此筑城建都,称为“冶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称“福州”。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扩建夹城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石山、屏山围在城中,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也就成了福州的别名。因王审知受封闽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中的“闽国”,定都于福州,从此,福州便有了“闽都”之称。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张伯玉,发动市民广植榕树后“绿荫满城,暑不张盖”,又得“榕城”之美称。
福州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着历代英才。他们中有五代开闽的王审知,南宋爱国名相李纲,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启蒙思想家严复,文学家林纾,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海军元老萨镇冰,“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谦等等,仅宋、明、清3个朝代,福州籍进士达3632人,其中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州府的前列,近现代名人灿若繁星,举不胜举。福州又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从清朝到民国先后13任海军总长、次长、总司令为福州人囊括。1991年,国家对近现代中国杰出专家学者所作的统计中,福州籍53人,中科院福州籍的学部委员、院士47人,均列全国各城市的前茅。
福州名胜古迹众多,旖旎多姿的自然景观与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互相融合、交相辉映。至今许多文物名胜古迹仍完好无损。据普查统计,已发现古遗址、古建筑、古墓群等各类文物点4497处。其中有新石器时代遗址81处;商周遗址67处;宋至清代木构古建筑2040处。唐至清代的古塔、经幢64座,古桥354座。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保护单位54处。着名的文物有:建于1000年前的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华林寺,立于1000年前的,被誉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赐琅峫王德政碑”,距今1200多年,被称为书法艺术“世宝”的唐篆书法名家李阳冰亲书的乌石山摩崖石刻,闽候县昙石村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遗址等。
福州临江吻海,闽江横贯城区,年均径流量600多亿立方米,海洋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水产鱼类620多种,是全国三大海水养殖基地之一。海岸线长达1137公里,有可建万吨以上泊位的天然良港10多处。福州与台湾岛一水相连,东澳港至台湾新竹仅70海里。马尾港距香港488海里,距上海433海里,是沟通中国与亚太地区的海上枢纽。历代到海外谋生创业者众多,如今已有250多万侨胞分布在世界各地。归侨、侨眷和港澳眷属近百万人,在台湾地区有60多万福州乡亲。
福州气候宜人,绿树长青,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全年无霜期326天,年平均日照1700-1980小时,相对湿度77%。年平均气温为19.6℃,最时是1月份平均气温为10.5℃,最热时是7月份平均气温为26.8℃,年平均降水量1342.5毫米。农作物一年三熟,四季瓜果飘香,四时蔬菜纷呈。福州山地占80%,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福州是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也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旅游城市。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山水特色凸显,左旗(旗山)、右鼓(鼓山)、北莲(莲花峰)南虎(五虎山)拱卫,盆地面积1440平方公里。闽江横陈,吉祥山、烟台山、高盖山、五虎山逐案抬升,乌石山、于山分列左右。白塔、乌塔各置东西,晋安河、白马河如蛟龙出水,以屏山为珠,呈“双龙戏珠”之势。福州的第一胜景鼓山,国家级重点佛教寺院西禅寺早已蜚声海内外。市区的西湖公园、左海公园、森林公园、温泉公园、鳄鱼公园各具特色,景色千姿百态。郊县平潭海坛度假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还有省级风景名胜福清石竹山、连江青芝山、永泰青云山、闽候十八重溪等等。这些名山秀水风景如画,与悠久的历史,多彩的文化相映生辉,吸引着无数中外旅游观光者。
福州民间工艺久负盛名,传统的工艺品脱胎漆器、角梳、纸伞被称为“福州三宝”。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寿山石雕和200多年历史的脱胎漆器名扬中外,与软木画被称为“榕城三绝”。还有历史悠久的闽剧和评话,古典十番、福州尺唱等传统艺术。而以福州菜肴为代表的闽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名菜“佛跳墙”名扬海内外。鱼丸、太平燕、鼎边糊、线面等是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福州还是全国三大温泉区之一,温泉分布在方圆约9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区,这在国内外大中城市中也是罕见的。
福州为何称“都”呢?原来,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末五代时期,王审知随兄王潮从王绪起兵南下入闽,于公元893年攻下福州城,后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受封为闽王,建立闽国。因首都定于福州,从此福州便有“闽都”之称。
此外,福州在我国历史上还曾两次被作为临时首都。一次是宋代末年,即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兵攻陷了当时南宋政权的国都临安(今杭州),恭帝赵显及太后均被元兵俘虏,其兄赵昰于五月一日在福州登基,称端宗皇帝。当时的福州成为临时首都,改年号为“景炎”。但是,还不到半年时间,元兵又从浙江向福州进军,十月攻破邵武城,经南平而下,于十一月逼近福州。当时闽府尹王刚中开城门投降,端宗皇帝从海路逃往广东。
第二次福州被临时定都的是在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五月。明朝的南都(今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朱聿键从杭州入闽,被奉监国,于是在福州称帝,改纪元为“隆武”,这就是南明王朝的“隆武皇帝”。同时改福建为“福京”,把福州的布政使官署作为皇帝行宫,并封一批文武官员要职,犹如京城规范。其中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受封为“平虏侯”,郑成功赐为国姓(朱)。但不久,郑芝龙叛变降清,形势逆转。仙霞岭重关百里无一兵把守,隆武皇帝见势不妙,决定离开临时首都福州,经南平转闽西。第二年,清兵攻入闽北建宁县,并直驱南平,朱聿键皇帝仓卒逃往长汀,这年八月(1646年)他与爱妃曾氏皆被俘而死。
福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历代以来它有十二个别称:分别是“闽中”、“晋安”、“凤城”、“三山”、“长乐”、“榕城”、“天兴府”、“福安”、“闽海”、“闽州”、“泉州”、“左海”等。
“闽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个郡。七年后又增设四个郡,其中福建叫“闽中”,治所在福州,所以古人广义上称福建为“闽中”,而狭义上则称福州为“闽中”。唐朝着名现实主义诗人杜荀鹤(846-904年)池州石埭人(今安徽太平),他旅居福州时留有一首描写福州秋天的诗,题目就叫《闽中秋思》:“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说明当时福州称“闽中”,秋色如画,但一千多年前交通不便,故诗的最后称“不堪行”。
“晋安”:魏晋南北朝时,晋人纷纷避战乱从中原入闽,始称“八姓入闽”,不少望族定居于福州今东门晋安河两岸,故此时福州别称“晋安”。
“凤城”:晋代地理学生郭璞为福州勘察新城,扩大范围。他在《迁城记》中说,福州“其城形状,如鸾如凤”。于是福州被人视为“凤城”,如今福州许多地名还都带“凤”,如西门的“凤凰池”,工业路一带的“大凤山”、“小凤山”,东街有“凤凰坊”,东门有“凤邱山”,宋代朱熹在福州书有“凤邱鹤林”,清代三牧坊有“凤池书院”等。如今在闽江二桥南端耸立着一座“凤鸣三山”的雕塑,象征福州的南大门。
“三山”:唐末五代,福州城范围进一步扩大,把屏山、乌山、于山圈入城内,故此后福州便有“三山”之别称。如今海外福州籍华侨聚集地行会组织仍称“三山会馆”。
“长乐”:公元933年,“开闽始祖”王审知死后,他的儿子王延钧在福州称帝,国号“闽”,改福州为“长乐”,所以这一历史时期的“长乐”不是指今天的“长乐市”,而是指福州。
“榕城”:宋代治平年间,福州太守张伯玉发动居民“编户植榕”,于是“绿荫满城,暑不张盖”。从此福州开始有“榕城”的别称。
“福安”:南宋末年,元兵挥戈南下,民族英雄文天祥护送益王赵昰入闽,在福州建立临时“国都”,将福州改为“福安”。 “天兴府”: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1645年),明朝国都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朱聿键从杭州入闽,在福州称帝,改年号为“隆武”,称福建为“福京”,福州为天兴府。
“左海”:清代福州又有“左海”之别称,因为我国古代地名以东西方位而定,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福州位于东海之滨,故称“左海”。清末福州城曾耸立有一座石牌坊,上书“左海流芳”四个大字,以示福州人才辈出。林则徐纪念馆的大门左边上书“左海伟人”,原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人民日报》社长拓是福州人,他常用“左海”笔名发表文章。
“闽州”与“泉州”:唐代初年福州曾叫过“泉州”,但时间很短,到了唐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泉州”为“闽州”,把“泉州”这个名称移给了现在闽南的泉州,直到唐代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改“闽州”为“福州”。
“闽海”:辛亥革命后,废除旧府建置,改福州为“闽海道”,于是出现了“闽海”之别称,它包括福州话流行的长乐、福清、闽清、永泰、连江、古田、屏南、罗源、闽侯、平漂等十个县市,故在海外有“闽海十邑”之称。
福州民间长期以来流传“三山现,三山藏,三山看不见”的民谣。其中“三山现”指屏山、于山、乌山。这三山呈三足鼎峙于今八一七路的中轴线上,十分显目,所以称“现”。 而“三山藏”与“三山看不见”则向无定论,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根据清代林枫《榕城考古略》载:罗山、芝山、丁戊山为“三山藏”;灵山、钟山、玉尺山为“看不见”;二说是根据明代何乔远《闽书》载,以罗山、冶山、玉尺山为“三山藏”,以龙山、芝山、钟山为“看不见”。不论哪种说法,其“藏”与“看不见”的三山,均系“三山现”(屏山、于山、乌山)的支脉,有的如岗阜,有的似山坡,随着历代道路的拓宽与民屋建筑的稠密,这些小山或被削平,或被遮挡,以致变成“藏”与“看不见”了。现将它们的遗址介绍如下:
罗山,在今南门协和医院后的一座小山岗。
冶山,在今鼓屏路省卫生厅后的小山。
玉尺山,又名闽山,在今光禄坊省高级法院围墙内。
龙山,又称灵山,在今鼓楼七星井巷内。
福州至今还保存了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就已经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着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区和“朱紫坊”街区了。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胸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塔巷、宫巷、吉庇巷。在这居民区内,坊雹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庞大规模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占地40公顷,人口约1.4万人,现有古民居268幢。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冶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许多民居的门窗漏花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丰富的图案雕饰,精巧的石刻桂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随处可见,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线形,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翅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宅院有一进或多进,每进都有大厅、后厅、正房、后房、左右披榭、前后天井。天井是福州传统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厅、榭的敞廊围绕构成矩形空间,为宅内交通枢纽,并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气流畅,排水便利。室内的门、窗也与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衣锦坊
衣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旧名通潮巷。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宋时称“禄锦”,明朝更为“衣锦”,其实都是说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现在衣锦还乡,荣耀乡里,所以坊名也改过去称“通潮”,则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去。
文儒坊
三坊中的第二坊为文儒坊。文儒坊这个名字宋时就有了。据《榕城考古略》载,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郑穆任国监祭酒,是国家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从三品的官附。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也居住在这里。清代饮誉全国的“民进士”之家(五代都中进士)陈承裘故居也在坊内。陈承裘的长子就是清宣统皇帝老师陈宝琛。清代的着名诗人、《石遗室诗话》作者陈衍的故居也在坊内,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内有光华阁是为入室弟子课业的地主。陈寓隔壁是现代着名法学家柯凌汉教授的住宅,这条坊就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
光禄坊
光禄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宁时,光禄坊内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当时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就刻了“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上。为了感谢僧人,他吟了一首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光禄坊的名字就从此而来的。
光禄坊 原名玉尺山,又名闽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
闽山保福寺遗址
杨桥巷
杨桥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条巷。杨桥巷古名登俊坊苍,因西能杨桥而改名。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这一烈士故居,后来卖给作家冰心的祖你谢銮恩。冰心小时候新加坡在这里住过,好居《我的故乡》中,亦对故居有生动的描述。巷道扩大为道路后,林觉民烈士和女作家冰心的故居,有相当部份被保存下来。
郎官巷
郎官巷,在杨桥巷南,南后街的东侧,巷的东头通福州市内闹区八一七北路东街口。 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端口。据清《榕城考古略》载: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宋代诗人陈烈原籍长乐,迁居福州时也住在郎官巷。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内。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着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塔巷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东能八一七北路闹市区,西能南后街。据《榕城考古略》载:“旧名修文,宋知县陈肃改名兴文,后改文兴。今呼塔巷,以闽国时建育王塔院于此也。”此大塔位于巷北,并有塔院看管,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还在,以后未见记载。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片的小塔,作为古迹纪念。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门之上。 塔巷旧有旌孝坊,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传有一首赞誉他诗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洒幽人。”至今仍传为美谈。
黄巷
黄巷在塔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衣锦坊东西相联。据志载。晋永嘉年间(307-312的)中原黄姓人家避乱入闽,落户在此,故称黄巷。唐代崇文馆校书郎黄璞退隐归居这里,黄巢兵入福州。“以璞儒者戒无毁,灭炬而过。”宋代崔大夫及第,一度改名新美坊,后称新美里。明代侍郎萨琦亦居此巷。巷内有一“唐黄璞居”石碥,50年代初期还有人见过。
安民巷
安民巷位于黄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文儒坊相对,安民巷旧名“锡类坊”,它改名“安民”,与黄巢入闽有关。据《福州地方志》载:“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宫巷
宫巷在安民巷之南,东西两端分别一八一七北路和南后街相接。据清《榕场面考古略》载:“旧名仙居,以中有紫极宫得名。后崔、李二姓贵显,更名聚英达,明得改英达。”
中亭街
这是一条富有传奇色彩的商业古街。
这老福州人的心目中,中亭街就像一种商业象征,时刻都在牵动着榕城关注的目光。
“挤得就像中亭街”——福州人至今仍流传的这句口头禅,形象地道出了这条古街的千载繁华和其特有的商贾气息。
当城市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让中亭街的商业地位渐渐为榕城人所淡忘的时候,世纪之交的一项浩大工程,再度让这条古街成为榕城百姓瞩目的焦点。
缘于宋代的中亭街是福州商业史的骄傲。当已经衰败、破旧的中亭街即将揩去千年岁月风尘的时候, 我们不禁要为福州改造中亭街的浩大工程而欢呼。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对残酷无比的市场竞争,我们不禁又为中亭街能否复兴千载繁华而忧思。我们知道,中亭街的再度辉煌,仅有历史的沉淀和恢宏的建筑是远远不够的。她同样需要准确的商业定位并历经变幻莫测的商场洗礼。 毕竟,中亭街首先是商业街而不是观光街。它的气派和恢宏,并不一定与客流量成正比。
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狼烟四起的榕城商界,再也不是靠某种地利或环境就能创造商业神话的时代。更何况,现在不少福州人还有购精品、名品到鼓楼的消费习惯——位处台江区的福州亚细亚购物广场的沉沦,曾经让福州不少商人发出“台江开不了高档商业城”的感叹。
大手笔的中亭街能否从此扭转“干坤”,一雪台江商界的“不白之冤”?
参考资料:http://www.2xy.cn/7cd_cn.asp?ArticleID=1432
Ⅵ 福州地名~华林路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曾经,
有华林寺,有华林坊,华林横巷
却无华林路。
只因屏山支脉诸古岭,
横亘在华林坊的右侧。
华林坊往右便是山岭。
(福建省农业厅附近的区域曾是诸古岭)
岁月的沧桑,
有时是自然,有时是人为,
中国解放后,
拆坊扩路,挖山修路,
一条华林路,
路已通,华林坊已无,诸古岭已平。
华林路,
我想起那句话:
城里的人想出城,城外的人想进城。
只因
华林路西端,曾是福州古城的北门。
华林路东端,现是福州火车站北站。
(福州古城北门在鼓楼梅园酒店附近)
古时,出北门,进京赶考,
只为金榜题名,一举成名天下知。
如今,火车站,南来北往,
也许异地求学,也许他乡苦创业。
冥冥之中,华林路,
无论古时,还是今日,
都是榕城进出的通道。
只是,在古时,
未曾有华林路,却有华林坊。
华林坊,
在屏山南坡山麓下,
坊内华林巷纵横交错,
南北走向为华林直巷,
东西走向为华林横巷。
那时,
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
引泉水入坊,润烟火人间。
酒肆茶楼间,马蹄踏青石。
人在坊间走,听闻传奇来。
华林坊,人杰地灵的坊,
这里曾有一位状元,
这里曾有一位烈士,
这里曾有一位棋圣,
这里曾有一座寺庙,
这里曾是商贾云集,
这里曾有传奇故事……
状元篇
遥想,
在华林坊中一小巷,
白墙黑瓦,
马头墙在那,古榕探出墙。
布衣书生,
握书卷,诵典籍,
携书童,背书箱,
往北门,上京城。
那书生,是榕城秀才的缩影,
那群书生中有一人叫林鸿年。
林鸿年,
他的传奇从华林坊开始,
他是清朝福建的状元郎,
他曾是大清大使,出使琉球国,册封琉球王,
他曾是巡抚知府,筹粮饷军饷,镇太平天国。
他曾是学者山人,入正谊书院,教书且育人。
(正谊书院福州一中前身)
烈士篇
林时爽,(林文)
状元郎林鸿年的孙子。
广州起义的领导者和策划者之一,
亦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孝雀
世人因《与妻书》知林觉民,而不知林时爽。
林觉民,他来自三坊七巷,
林时爽,他来自华林坊,
华林坊若在,
林氏祖孙二人故居若在,
亦可与林觉民故居媲美。
只因历史太多的故事,
五六十年巧含早代,林鸿年故居被拆。
状元郎故居原址在福建省公安厅内,
如今难寻踪迹。
棋圣篇
华林坊,
坊的西南角,曾有半野轩,
有诗曰:
“越王老信山下宅,有轩曰半野”。
曾有一位棋圣,
他名叫吴清源。
他横空出世,天赋异禀,
他出身名门,家居半野。
十一岁,他在北京的围棋界展露头脚,
十四岁,他遇人生的伯乐,东渡日本。
再后来,他在围棋界与各大高手博弈。
古人曾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他却在这十年间击败同时代所有棋手,
棋艺精湛,难求一败。
在日本,他是“昭和棋圣”。
在世界,他创造围棋界的“吴清源时代”。
在他眼里,棋局是一门艺术,
黑白子在361个交叉点上,或攻或守,
在黑白子之间上演运筹帷幄,
你暗渡陈仓,他围魏救赵,
你无中生有,他欲擒故纵。
……
2014年,棋圣是百岁老人,在日本去世。
我记得他说过一句话“一百岁后我也要下棋,两百岁之后我在宇宙中也要下棋。”
不同时空,
也许我们与棋圣的足迹曾重合过,
徘徊华林路三明大厦门口的时候,
我想,
棋圣的故居“半野轩”曾经在这里,
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文化虽无国界,但历史亦不能忘。
棋圣曾是历史争议人物,
民国期间,抗日期间,
他入日本国籍……
有人曾评价棋圣:
棋艺无双,大节有亏。
诸多历史不再多谈。
我想:曾有棋圣,在华林坊。
后来,半野轩遗址难寻,
北大路的斑马线,
三明大厦的大门,
眼前的繁华,让过客匆匆。
似乎只有一旁的华林横巷,
诉说着这里曾有传奇,
当年,那位围棋少年,
漫步在华林横巷,
异想天开的棋局,
后来他出走余生,再未归来。
棋圣,榕城与他的缘分未尽,
2015年,
棋圣魂归故里,落叶归根,
归葬于三山人文纪念园,
那是棋圣在福州的归宿。
会馆篇
旧时福州,会馆林立,
南来北往,商贾云集,
在古城内,会馆诸多:
三山会馆、古田会馆、
广东会馆、安澜会馆、
奉直会馆、建宁会馆……
何为会馆:
会馆,可为科举之时,同乡学子聚会之所。
会馆,可为看戏之时,商贾谈笑间定策略。
会馆,可为落难之时,为同仁提供避难所。……
会馆,可集会、可宴请、可联谊、可会议……
旧时福州城,
入福州城北大门,便到华林坊。
华林坊北侧,坊巷如今不在,
现是省公安厅,省委政府。
华林坊南侧,曾有两座会馆,
江苏会馆和蜀滇黔会馆。
现是机关宿舍,华兴大楼。
历史烟云,
今日的繁盛,不同往日的繁华。
那年,
这里是明清建筑,还是青砖巷陌。
入华林坊,
远望白墙黑瓦的马头墙,
那是会馆外墙。
会馆前是广场,门前一对石狮,
初入馆内,戏台藻井,
天井在上,厅堂在下,
堂前聚水,水蕴意财,
聚水为财,财不外露。
前有厅堂,后有厨房,
柱为圆柱,石为方石,
蕴意极简,天圆地方。
在江苏会馆,听一曲昆曲,
在蜀滇黔会馆,看一场蜀戏,
品一杯清茶,或饮一杯酒,
筷下荔枝肉,碗里佛跳墙。
儒商生意经,会意茶酒间。
华林路上,会馆难寻。
却有商会,冥冥之中的传承。
寺庙篇
华林坊因寺而得名,那寺叫华林寺。
华林寺,前身为北宋越山吉祥禅院。
北宋,乾德年间,约公元964年,
吴越国王钱俶占据闽地,
为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在屏山南麓诸古岭东侧,
兴建禅院。
吴越国王钱俶在位期间,
在杭州西湖畔建雷峰塔,
那年是公元977年。
时人有曰:
“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尔”
那时,佛教兴盛。
而佛教亦是分为两派,净土宗和禅宗,
那时越山吉祥禅院应运而生。
入山门,
推开寺院大门,
鼓楼在西,钟楼在东,
大雄宝殿在北,
再往北是禅堂禅房,是藏经阁。
最北,是塔林,高僧魂归之所。
那时,
在禅院内,禅师参禅,
那时,在品茶中参禅,
那时,在点茶中参禅,
一茶一禅,一物一心。
无僧不爱茶,有寺必有茶。
在吉祥禅院,
禅师从一叶茶中参透佛法。
到了明朝时朝,
吉祥禅院更名为华林寺,
屏山坊巷更名为华林坊。
华林寺依旧香火旺盛,
信徒翻越诸古岭而来,
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默闻禅师诵经的箴言,
求功名求生财求安康。
清朝时期,
在香火鼎盛时,
华林寺僧人收容鳏寡之人,流浪之人,弃婴乞丐,
华林寺,亦是救济院,
诸古岭北侧,华林寺西侧
曾有一街名为普济街,普济大众之意,
因华林寺功德积累,普济百姓而得名。
时光荏苒,
今日的华林寺,仅剩华林大殿。
历史上破四旧,寺院香火已断。
伫立在华林寺内,孤零零的华林寺大殿,
再无钟楼,鼓楼相伴,
再无藏经阁,再无塔林。
华林寺大殿,似饱经风霜的老人,
在80年代的最后那五年,
在建筑大师、能工巧匠的帮助下,
他步履蹒跚,
往东南侧走了14.6米,往南走了8.3米。
此生有幸,能一饱眼福,
华林寺大殿,他是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华林寺大殿,他身上可以嗅到宋朝的建筑气息。
看那斗拱梁架,严谨而简洁,
看那十八根柱,为抬梁支撑,
看那浅雕彩绘,简约而不简。
看那建筑风格,深藏隋唐风……
蓦然回首时,
我心中的华林寺,曾有三段岁月,
一段岁月:风华正茂。
一段岁月:不堪回首月明中。
一段岁月: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看今天,
华林坊不在,华林寺仅存一殿。
华林路东西走向,一路繁华。
古时,
华林寺香火旺盛,
信众百姓,达官显贵,
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年年有余。
今时,
华林路,是福建省政治枢纽,
福建重要政府机构,
分布在华林路。
华林路,
在八闽大地,
他现在是一条路,
一条“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的路,
一条“以人民为中心,为民服务”的路。
Ⅶ 福建 福州 静安区邮政编码
福州晋安区不同地段分别有10个不同邮政编码,具体如下。如果不懂具体地址,写350000就可以了。
序号:1
省份地区: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
邮政编码:350001
包含地址:2个
六一北路(244)、六一北路235-245(单号)。
序号:2
省份地区: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
邮政编码:350011
包含地址:117个
茶叶街、长福路、长河路、长乐北路、长乐南路、长乐中路、长连路、大坂村、鼎屿村、东岳路、福马路126-406(双号)、福马路2-120(双号)、福马路205-245(单号)、福马路249-257(单号)、福马路420-422(双号)、福马路49-201(单号)、福马路五里亭(248号,70号,71号)、福马路五里亭、福马路五里亭立交桥、福马路五里亭立交桥北、福马路五里亭立交桥南1-83(单号)、福马路五里亭立交桥西、福马路五里亭立交桥中17-31(单号)、福马路五里亭立交桥中18-28(双号)、福马路徐家村、福马路珠宝巷、福新支路、福新中路、鼓山镇秀坂村、官尾二弄、官尾街、官尾三弄、桂香街、桂香街朝天桥、桂香街康山路、桂香新村、国货东路(185,191,195,196,200,204,213,217,227,238,237,245,303)、国货东路(331,357,363,367,373,377,379,61,88,405,407,414,419,557)、国货东路102-146(双号)、国货东路103-145(单号)、国货东路156-168(双号)、国货东路180-188(双号)、国货东路240-298(双号)、国货东路381-397(单号)、国货东路433-483(单号)、国货东路565-581(单号)、国货东路、国货东路象园村、金鸡山路、晋安北路35-111(单号)、晋安北路36-112(双号)、晋安北路、晋安北路晋安新村、晋安北路老鼠山里、晋安南路、晋安中路、晋连路、旧九当堤边、旧象园路、俊伟村、康山顶朝天桥、康山路、连江北路0-582(双号)、连江北路1-247(单号)、连江北路、连江中路30-300(双号)、连江中路双坂新村、连江中路秀坂村1-75(单号)、连江中路秀坂村2-76(双号)、六一北路450-676(双号)、六一北路521-647(单号)、六一北路、六一北路小桥巷、六一环岛紫阳立交桥北、六一环岛紫阳立交桥东、六印路、六印支路、梅仙街、梅仙街浦下村、浦下新村、沏池村、琼河村、琼河巷、三八路、三八路三角池村、三八路上挡村、三八路溪口、三八支路、塔头路、塔头路岳后村、塔头路岳前村、塔头新村、苔大村、台东村、台西村、台中村、王庄街、王庄新村、文博路、文化路、溪口村、溪口村登云山庄、象园村、象园路、跃进路、跃进支路、岳峰村、岳峰村三台新村、岳峰横路、岳峰路、岳峰南路、岳前村、岳前东岳岭、岳前路、珠宝路、珠宝路乐安巷、紫新路。
序号:3
省份地区: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
邮政编码:350012
包含地址:83个
崇安路白塔笼、崇安路程田、崇安路赤桥村、崇安路赤星村、崇安路大夫岭、崇安路李园村、崇安路奶奶坪、崇安路牛远亭、崇福路下丹阳、崇后路健康村、崇后路益凤村、凤池村、浮村墙头、福飞北路、福飞北路池头村、福飞北路浮村后面、福飞北路浮村前面、福飞北路浮村墙头、福飞北路洪厝里、福飞北路上赤桥、福飞北路汤斜村、福飞北路王厝里、福飞北路西垅村、福飞北路西垅村工业区、福飞北路新店村、福飞路义井村工业区、福飞南路、革新路、古西路西蜂里、后坂小区、利嘉路、利嘉路鹅峰东埔顶、利嘉路鹅峰横厝、利嘉路鹅峰下楼、利嘉路鹅峰羊坑尾、利嘉路溪里村、利嘉路溪里村桥头街、利嘉路溪里桥头街、利嘉路象峰村、利嘉路象峰村岭下堂、利嘉路秀山村、利嘉路秀山村山后、利嘉路秀山村山营顶、利嘉路秀山村下坊赵、利嘉路秀山村秀山前、南平东路、南平东路下坊村、南平西路、三条挡村、山北路、西垅村、下丹阳、新店镇、新店镇崇安路三条挡、新店镇东埔山、新店镇斗顶村、新店镇斗顶乡、新店镇斗顶乡许厝里、新店镇鹅峰村、新店镇馆路村、新店镇蓝盾路、新店镇利嘉路东园村、新店镇利嘉路鹅峰村、新店镇利嘉路井店村、新店镇利嘉路象峰村、新店镇利嘉路杨板、新店镇利嘉路杨庭村、新店镇利嘉路战峰村、新店镇汤斜村、新店镇象峰村、新店镇秀峰路、新店镇杨坂村、新店镇义井村、新店镇坂中村、溢景路、战坂街、战坂路上四安村、战坂路下四安村、战坂路坂中村、战坂路坂中高厝里、战坂路坂中工业、战坂路坂中林厝里、战坂路坂中上徐村。
序号:4
省份地区: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
邮政编码:350013
包含地址:81个
北环东路、北环中路、北环中路长福村、北环中路福玉村、茶园路、茶园路桥下、电建路、东浦路1-9(单号)、东浦路13-133(单号)、东浦路14-132(双号)、东浦路2-8(双号)、东浦路、东浦路墓亭村、东浦路琴亭村、东浦路琴亭村蒲前河、东浦路新凤山、东浦路延安里、东浦路中亭村、斗门村4弄、斗门村、桂山村、桂山村铁路新村、桂山路、华林路426号弄、华林路、华林路茶园村、华林路斗门村1弄、华林路斗门村2弄、华林路斗门村3弄、华林路斗门村4弄、华林路斗门村5弄、华林路沁园路、火车站广场、火车站铁一小区、火车站榕盛宾馆、晋安北路1-33(单号)、晋安北路2-34(双号)、六一北路0-216(双号)、六一北路1-233(单号)、六一北路、六一北路潮福城、六一北路时代景城、六一北路洋下新村、墓亭村、前歧村、前岐路、沁园路、沁园路铁六小区、沁园支路、山洞口新村、水头村、水头路、水头路池前新村、水头路水头村、铁路新村、王厝头村、西凤路、西井村、西园村、西园村旧凤山村、香槟北路、香槟路、新店镇郭前村、新店镇后山村、新店镇涧田村、新店镇涧田村潘笼新村、新店镇盘石村、新店镇盘石村马厝下、新店镇盘石村王厝头、新店镇盘石村西井、新店镇盘石原厝尾村、新店镇埔档村、新店镇泉头村、新店镇西园村、新店镇西园工业区、新店镇真珠谷、站东路、站东路铁五小区、站前路、真珠谷村、珠笼村。
序号:5
省份地区: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
邮政编码:350014
包含地址:175个
端口兴村、端口兴路、端口兴路端口头桥、端口兴路焦坑村、茶会村、长春后路、长春路、春兰里、东滨路、东山路、东站口、坊兜、福光路、福光南路、福马路(0号,203号,247号,411号,435号,455号,468号,504号,638号,670号,672号,950号)、福马路、福马路福兴大道、福马路福兴开发区、福马路福兴投资区、福马路后浦村、福马路后浦后村、福马路后浦前村、福马路快安延伸区、福马路牛山村、福马路儒江村、福马路儒江村外档、福马路儒江里挡村、福马路五里亭(0号,11号,247号,45号,46号,48号,49号,9号)、福马路五里亭立交桥东、福马路五里亭立交桥南2-88(双号)、福马路五里亭立交桥中1-15(单号)、福马路五里亭立交桥中2-16(双号)、福马路协丰村、福马路协建村、福马路徐宅村、福马路叶宅村、福马路中下村、福清村、福新东路、福新东路湖塘村、福兴大道、福兴六路、福兴路、鼓二村、鼓岭分路、鼓岭乡、鼓岭乡过仑村、鼓山镇八间排、鼓山镇凤坂村、鼓山镇福清村、鼓山镇鼓山、鼓山镇湖塘村、鼓山镇浦东村、鼓山镇浦乾村、鼓山镇上洋村、鼓山镇上岐村、鼓山镇双协村、鼓山镇潭桥村、鼓山镇秀板村、鼓山镇秀岭村、鼓山镇洋里村、鼓山镇洋头尾村、鼓山镇拥上村、鼓山镇园中村、鼓山镇远西村、鼓山镇远中村、鼓山镇樟林村、鼓山镇廨院村、鼓四村、鼓四村仓程埋、鼓四村仓程新村、鼓四村坊埋、鼓四村三叉路、鼓四村王厝埋、鼓四村魏厝埋、鼓一村、古山镇、古山镇后浦前村、官前路、桂兜村、桂溪村、国货东路(560)、国货东路564-582(双号)、河滨路、鹤林市场、红光路、红光路后巷、红光新厝村、后埔楼、后浦路、后屿路、化工路、化工路安亭下、化工路池边、化工路东山村、化工路横屿村安铺、化工路横屿村船尾、化工路横屿村东村、化工路横屿村东山路、化工路横屿村东头、化工路横屿村湖重、化工路横屿村上社、化工路横屿村西边、化工路横屿村拥上、化工路横屿村直街、化工路后溪村、化工路湖尾村、化工路前溪村、化工路潭下村、化工路洋头尾、化工路中段、化工路竹屿村后巷、化工路竹屿新村、焦坑村、李园村、连凤路、连江北路(01,02)、连江北路249-591(单号)、连江北路茶会村、连江路、连江路威海巷、连江中路(0,117,139,1,151,161,189,191,211,213,233,237,49,64,69,73,75,29,30,31,32)、连江中路129-135(单号)、连江中路201-237(单号)、连江中路253-299(单号)、连江中路连潘村、连江中路潘村、连江中路秀坂村77-299(单号)、连江中路秀坂村78-300(双号)、连江中路秀坂村秀坂新村、六一村、龙安路、马路顶、庙前街、牛山村、盘石村、蒲岭村、埔乾路、浦乾路、前横路、前横南路、前溪村、前屿村、前屿东路、前屿街、前屿马路顶、前屿学院路、三八路李园村、三八路蒲岭村、三八路山重村、三八路溪尾村、三八路园中村、山重村、上当新村、双福路、潭下村、五里亭、溪尾村、下院路、秀坂路、学院路鳝溪村、洋挡村、远东村、远洋路、远洋路连村、远洋路潘村、远洋路远东村、远洋路远西村、远洋路远中村、樟林路、樟林路樟林村、招贤路、中壑街、竹屿村、鳝溪村。
序号:6
省份地区: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
邮政编码:350015
包含地址:10个
建坂村、快州村、快州村里当、快州路快州村、快州路快州村上面、快州路快州村外当、魁岐东村、龙门村、马尾镇儒江村、协州村。
序号:7
省份地区: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
邮政编码:350021
包含地址:24个
岭头乡、岭头乡贵洋村、岭头乡江南竹村、岭头乡前洋村、岭头乡沙溪村、岭头乡石碑村、岭头乡吾洋村、寿山乡菜岭村、寿山乡菜岭村丘里村、寿山乡贵洋村、寿山乡江南竹村、寿山乡岭头村、寿山乡岭头街、寿山乡岭头支顶、寿山乡前洋村、寿山乡沙溪村上沙溪村、寿山乡沙溪村下沙溪村、寿山乡山头顶村、寿山乡石牌村、寿山乡石牌村南垅村、寿山乡吾洋村、寿山乡溪下村、寿山乡叶洋村里洋路、寿山乡叶洋村外洋路。
序号:8
省份地区: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
邮政编码:350022
包含地址:27个
寿山乡、寿山乡长基村、寿山乡长基村芋洋村、寿山乡大坂村、寿山乡红寮村、寿山乡红寮街、寿山乡九峰村、寿山乡九峰村赖婆理村、寿山乡九峰村南洋村、寿山乡九峰村左岭村、寿山乡芹石村、寿山乡芹石村大丘田村、寿山乡芹石村黄坑村、寿山乡芹石村青石村、寿山乡芹石村章兜村、寿山乡上仑村、寿山乡上寮村、寿山乡上寮村西洋村、寿山乡寿山村、寿山乡寿山街、寿山乡优山村、寿山乡优山村长长垅村、寿山乡优山村尖峰顶村、寿山乡优山村乐坪村、寿山乡芙蓉村、寿山乡芙蓉村院前路、寿山乡芙蓉村中楼村。
序号:9
省份地区: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
邮政编码:350023
包含地址:40个
日溪乡、日溪乡党洋村、日溪乡党洋村枫树湾村、日溪乡点洋村、日溪乡点洋村梅坑自然村、日溪乡东坪村、日溪乡东坪村金山顶村、日溪乡东坪村山仔濑村、日溪乡东坪村瓦坪村、日溪乡井后村、日溪乡井后村官洋、日溪乡井后村何厝里、日溪乡井后村芝兜、日溪乡井后街、日溪乡南峰村、日溪乡南峰村后垅村、日溪乡日溪村、日溪乡日溪村坝坑村、日溪乡日溪村何厝里路、日溪乡日溪村湖里村、日溪乡日溪村蓝厝里路、日溪乡日溪街、日溪乡山秀园村坪路、日溪乡山秀园村上山秀园村、日溪乡山秀园村下山秀园村、日溪乡铁坑村、日溪乡万洋村、日溪乡万洋村路口自然村、日溪乡万洋村上万洋、日溪乡万洋村下万洋、日溪乡万洋村洋边、日溪乡汶石村、日溪乡汶石村虎哨、日溪乡汶石村西洋、日溪乡汶洋村、日溪乡梓山村店坂村、日溪乡梓山村东之亭村、日溪乡梓山村上村、日溪乡梓山村下村、日溪乡梓山村下铁村。
序号:10
省份地区: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
邮政编码:350024
包含地址:45个
宦溪镇、宦溪镇板桥村、宦溪镇创新村、宦溪镇创新村公平村、宦溪镇创新村双龙村、宦溪镇峨嵋村、宦溪镇峨嵋村半岭村、宦溪镇峨嵋村林家里路、宦溪镇峨嵋村南边村、宦溪镇峨嵋村芹草洋村、宦溪镇鹅鼻村、宦溪镇鹅鼻村牛角拢村、宦溪镇恩顶村、宦溪镇恩顶村阮厝村、宦溪镇恩顶村竹园村、宦溪镇亥由村、宦溪镇亥由村梅岭村、宦溪镇湖山村、宦溪镇湖山村后垅村、宦溪镇湖山村罗汉村、宦溪镇湖中村、宦溪镇宦溪村、宦溪镇宦溪村茶山村、宦溪镇宦溪村昌厝里路、宦溪镇宦溪村钱厝里路、宦溪镇宦溪街、宦溪镇黄田村、宦溪镇黄土岗村、宦溪镇黄土岗村连白洋村、宦溪镇建立村、宦溪镇降虎村、宦溪镇弥高村、宦溪镇民义村、宦溪镇牛项村、宦溪镇牛项村虎扒村、宦溪镇牛项村井仔村、宦溪镇牛项村十三公里、宦溪镇山溪村、宦溪镇山溪村溪湾村、宦溪镇胜利村、宦溪镇增楼村、宦溪镇中心村、宦溪镇洲洋村、宦溪镇垅头村、宦溪镇垅头村桂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