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资讯 » 福州哪里卖流水摆件
扩展阅读
厦门西站在哪里 2025-07-05 15:58:00
北京到佳木斯卧铺多少钱 2025-07-05 14:58:01

福州哪里卖流水摆件

发布时间: 2025-05-09 08:47:56

‘壹’ 福州有什么特产

1,芙蓉李

芙蓉李又名中国李,是福建特产,有700年的栽培历史。芙蓉李在福建闽西、闽东、闽北等地都有种植,以福建永泰县梧桐镇、嵩口镇,龙岩市的永定县虎岗乡龙溪村、汉洋村、武平县东留镇、永安市西洋镇、连城县四堡镇、福安市潭头镇最为出名。

2,脱胎漆器

脱胎漆器,是福州三宝之一,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其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典雅别致,色泽瑰丽鲜艳,装饰精细,结实耐用,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具有碰不坏,摔不破,不掉漆,不褪色等优点。

3,福州软木画

福州软木画,又称木画,福州市软木画是中国着名的传统工艺品,也是中国在国际上独有的雕画结合工艺品。福州软木画是“榕城三绝”之一,以栓树皮(俗称软木)为材料,快刀作画,雕镂粘结成亭台楼阁、树木花草、小桥流水、回廊曲径以及人物鸟兽等挂屏、屏风、大小摆件。

4,平潭贝雕

平潭贝雕是福建福州地区特产,是具有独特艺术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利用贝壳的天然色泽、纹理、形状,经过艺术构思、磨雕,粘贴而成的工艺美术品,具有贝壳的自然美、雕塑的技法美和国画的格调美。

5,寿山石雕

寿山石雕,中国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又在发展过程中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

‘贰’ 福建有什么非遗舞种

莆田九鲤灯舞在黄石镇沟边村有着独特的地位,是莆田市民间舞蹈中的瑰宝。它不仅舞姿多样,而且所使用的道具和表演形式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这项艺术源于唐代“百戏”,也就是“教乐”,这是一种结合了丰富杂剧和歌舞表演的形式,距今已有超过千年的历史。

2005年10月,《莆田九鲤灯舞》被列入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2008年6月,它又被国务院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反映了其历史价值,也表明了其在当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的传承人陈金文在2009年6月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这无疑是对他的贡献和技艺的认可。

另外,福州软木画作为福州三宝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它以栓树皮为材料,通过快刀作画和精细的雕刻粘结,创作出亭台楼阁、树木花草、小桥流水、回廊曲径以及人物鸟兽等精美作品。福州软木画诞生于20世纪初,起源于福州东郊的西园村。

这种艺术形式的作品种类繁多,包括屏风、挂屏、大摆件、小摆件以及与实用结合的产品、旅游纪念品等,总共有二三百种规格,四五百个花色品种。这些作品不仅深受国内消费者的喜爱,还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这些非遗舞种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了解和传承。

‘叁’ 福州特产有哪些

1、连江鲍鱼

连江县港湾和岛屿众多,近海地形平坦开阔,潮流通畅,为连江渔业生产尤其是鲍鱼养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我国在同一海区养殖来自不同地理带和不同国家鲍种的最适宜地区。

初吃时只觉得又苦又涩,而回味后却觉得清香、甘甜。橄榄别称为“青果”。这是因为-般水果初生时是青色的,熟时变了颜色;而橄榄从生到熟。始终保持青翠的颜色。

‘肆’ 什么是寿山石

福州的寿山石,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之一。石分布在福州市北郊与连江、罗源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

寿山石在宝石和彩石学中,属彩石大类的岩石亚类,它的种属,石名很复杂,约有一百多个品种。按传统习惯寿山石的总目一般可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类。

环绕着寿山村的是一条涓涓流水,就在这涓涓绕村行的寿山溪两旁的水田底层,出产着一种“石中之王”寿田石。因为产于田底,又多现黄色,故称为田坑石或田黄。田石以色泽分类,一般可分为黄田、红田、白田、灰田、黑田和花田等。

黄田石是田石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石种。田黄的共同特点是石皮多呈微透明,肌理玲珑剔透,且有细密清晰的萝卜纹,尤其黄金黄、橘皮黄为上佳,枇杷黄、桂花黄稍次,桐油黄是田黄中的下品。田黄石中有称田黄冻者,是一种极为通灵澄澈的灵石,色如碎蛋黄,产于中坂,十分稀罕,历史上列为贡品。

白田石是指田石中白色者,质地细腻如凝脂,微透明,其色有的纯白,有的白中带嫩黄或淡青。石皮如羊脂玉一般温润,越往里层,色地越淡,而萝卜纹、红筋、格纹却越加明显,似鲜血储于白绫缎间。石品以通灵、纹细、少格者为佳,质地不逊于优质田黄石。

红田石:田石中色红者称为红田石。生为红田有两种原因,一为自然生成一身原红色;一为人工煅烧而成后天红,天生的红田石称为橘皮红,是稀有石种。

寿山村东南有山名坑头山,是寿山溪的发源地,依山傍水有坑头洞和水晶洞,是出产水坑石的地方。因为洞在溪旁,石浸水下,故又称“溪中洞石”。水坑石出石量少,佳质尤罕,因此今日市场上所见水坑石佳品,多系百千年前的旧物,故有“百年稀珍水坑冻”之说。水坑石是寿山石中各种径冻石的荟萃,主要品种有水晶冻、黄冻、天蓝冻、鱼脑冻、牛角冻、鳝鱼冻、环冻、坑头冻及掘性坑头等,色泽多黄、白、灰、蓝诸色。

山坑石,是寿山石中的大宗,是高中档寿山石印章和石雕艺术品的主要原料来源。高山系是山坑石的总代表。

高山石通灵莹丽,唯石品多达百种,石质优劣各异,命名多不规范,以色、以相、以产地、以始掘者命名现象都有。以色分类的有红高山、白高山、黄高山、虾背青、巧色高山。以相分类的有高山冻、高山环冻、高山晶、掘性高山、高山桃花冻、高山牛角冻、高山鱼脑冻、高山鱼鳞冻。以产洞命名的有和尚洞高山、大洞高山、玛瑙洞高山、油白洞高山、大健洞高山等等。

在高山东北2公里处的杜陵山中,出产一族相对独立的石材,统称杜陵坑石。杜陵坑石品种繁多,亦有以石色、以开采人名和开采方式来区别命名石种的习惯,如白杜陵、红杜陵、黄杜陵、杜陵晶、棋源洞杜陵等。

源于杜陵坑山临溪处的善伯洞,从质地来讲,此石温腻脂润、半透明、性微坚,肌理多含金砂点和粉白点,杜陵坑石则无。从颜色上看,色多鲜艳。1989年以来,屡出佳石,其石分为红善伯洞、黄善伯洞、白善伯洞、善伯晶、银裹金善伯洞、善伯尾等。

在寿山村东南8公里处有月洋村,有座山称月洋山,其周遭所产寿山石统称月洋系石。月洋系产石仅十余种,其中最佳丽的神品,要称芙蓉石,芙蓉石被称为中国“印石三宝”(田黄、芙蓉、鸡血)之一。芙蓉石洞在月洋山顶峰,石质极为温润,凝脂,细腻,虽不甚透明,然雍雅尽在其中。同时,芙蓉石亦是寿山石中一大石族,以色划类,分为红芙蓉、白芙蓉、黄芙蓉、芙蓉青、红花冻芙蓉;又有以洞分类者,称将军洞芙蓉、上洞芙蓉等。

旗山系寿山石矿藏丰富,品种繁多,是仅次于高山系的第二大系。旗降石石质结实,温润,坚细,凝腻,微透明或不透明,实有光泽,色彩丰富,以红、黄、紫、白等两色及多色相间者常见,是寿山石中一大家族,如黄旗降、红旗降等。
寿山石除了大量用来生产千姿百态的印章外,还广泛用以雕刻人物、动物、花鸟、山水风光、文具、器皿及其他多种艺术品。这种供艺术雕刻用的寿山石主要产于寿山及峨嵋、东仔、湖潭、石碧头等矿床,其矿物成分以地开石、高岭石为主,叶腊石次之。

优美的寿山石艺术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不仅有助于物质文明,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精神文明事业的发展。它可以使人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益寿延年。例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功森用旗降石为材料所创作的“曲水流觞”就描绘了公元353年(永和九年)的兰亭盛会。正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之所赞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所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作品布局合理,境界旷远,富有诗情画意。其他如高山石“竹林七贤”亦为郭功森的佳作。冯久和的高山石“鸟鸣花果艳”则展现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生机永存。陈敬祥以高山石为材料所创作的“求偶鸡”,在寿山石雕中首创了镂空雕技法(1956年),刻有一只母鸡在鸡笼内扑翅欲出,笼外几只公鸡跳跃求欢,真实可爱。林亨云以高山石为材料所创作的“海底世界”广泛采用了镂空雕的技法,不仅红、黄、赭、白、黑、灰等各色艺术形象布局合理、协调一致,而且同一颜色中还有浓淡或深浅之分,使作品显得别有风韵。特别是原来重达65公斤以上的高山石石料,经过他精心雕镂,最后只剩下不足20公斤。由此而使作品更显得色彩层次分明,对比强烈;虚实结合,玲珑剔透。各种鱼类游弋于水中,怡然自得。

那些色泽暗淡、质地较差的寿山石则不能用作石雕材料,可大量用于工业生产,如耐火材料、造纸、橡胶、塑料、涂料、油漆、陶瓷、水泥、化学工业等生产即用之。

‘伍’ 福建省地方特色文化有哪些

1. 妈祖祭典:源于北宋初期的妈祖文化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妈祖,姓林名默,北宋建隆元年生于莆田湄洲岛,雍熙四年因救助海难逝世。因其生前行善济世,人们在她逝世后不久,在湄洲岛上自发立祠祭祀,尊她为护航女神。
2. 福州软木画:福州三宝之一,采用栓树皮为材料,运用快刀技艺创作出挂屏、屏风、孝风、大小摆件等,内容包括亭台楼阁、树木花草、小桥流水、回廊曲径以及人物鸟兽等。
3. 厦门漆线雕技艺:源自古代佛像雕塑工艺的漆线雕,形成于明末清初,由厦门蔡氏家族十三代传承至今。漆线雕以线条盘结成浮雕,使用陈年砖粉、大漆、熟桐油等原料调和后,手工搓成漆线。经过雕塑、粉底、漆线装饰、妆金填彩等四个流程,塑造出精美的浮凸图形。尤其是蔡氏工艺制的龙,其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