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资讯 » 福州四大中心地址在哪里
扩展阅读
杭州k1373是在哪里坐车 2025-10-08 04:54:24
深圳哪里买南瓜花 2025-10-08 04:54:12
天津北方医院怎么样 2025-10-08 04:45:40

福州四大中心地址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5-10-08 03:52:09

㈠ 福建的四大名镇在哪儿

晋江安海镇,莆田涵江镇,龙海石码镇,长乐金峰镇
涵江,是兴化千年古镇,已成为闽中货物集散中心,清代名列福建沿海四大名镇之首。
涵江自古商贾云集,商贸鼎盛,历史上与石狮、石码、金峰并称福建四大名镇,是闽中工商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素有"小上海"之称。
金峰镇商贸鼎盛、人文荟萃,而饮誉八闽,历史上与函江、石狮、石码并称福建四大名镇,并被称为中国经编四大名镇,享有“小上海”之美誉。
闽安是中国东南沿海着名的千年古镇。公元893年,唐朝已在闽安设巡检司衙门,宋代时列福建四大名镇之首,元明清时沿袭为军事与海上贸易重镇,也是千年来兵家必争之地和古战场,保存有大量唐、宋、元、明、清文物古迹。
宋初,由于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庆历(1041~1047年)间复在闽安镇设把港及钟门巡检,专管贸易、缉私、捕歼海盗及海上封舱、绥靖海疆事宜。北宋权威着作《元丰九域志》将其列为福建沿海四大名镇之一。
其实应是福建三大名镇,就是晋江安海镇,莆田涵江镇,龙海石码镇,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石狮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有人将石狮镇列入四大名镇,所以另一个说法是晋江石狮镇,莆田涵江镇,龙海石码镇,长乐金峰镇
安海是福建四大名镇之一,位于福建省晋江市南部,与金门岛隔海相望。安海古称安平、石井,自古文风丕展播远誉,文物胜迹甲一方。
福建四大名镇之一的涵江因海运和商贸业十分发达而被誉为“小上海”,当时由贸易起家的富商兴建了不少的华宅美屋,继承了当地传统民居样式,又吸收了西方建筑风格,是历史文化艺术的载体福建四大名镇之一,闽南侨乡文化古镇,自古文风展播远誉,文物胜迹甲一方
涵江曾是兴化千年古镇,又是福建四大重镇之一。
龙海也是四大名镇之一,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与漳州市之间,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下游
福建四大名镇之一的长乐金峰镇
闽北顺昌县洋口镇曾是福建“四大名镇”之一,有“小福州”之誉,文化积淀深厚,群众热心参与业余文艺活动。
南安洪赖---福建省四大名镇之一
福安:离赛岐10海里的下白石港,早在唐朝咸通年间,就同海外建立了贸易关系,为唐宋时期的福建四大名镇之一,现既可停泊万吨级轮船,又是天然避风良港。
有“福建四大名镇”之誉的洋口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人称“小福州”的洋口镇为建瓯县第八区,距顺昌县城15公里(1936年始归顺昌),是个万余人口的大镇

㈡ 福州的历史

福州,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水、陆、空交通枢纽。

三山傲首挺立,闽江穿流城区,白塔、乌塔,两塔对峙,构成榕城独特的“三山两塔一条江”的城市格局,天造神设、山水灵秀、气势非凡,素有“东南都会””福地宝城”之美誉。

福州,现辖五区二市六县(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五个区,福清、长乐两市,闽候、罗源、连江、平潭、闽清、永泰六个县)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人口580万,其中市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人口143万。

福州是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践后裔无诸(受封为闽越王)在此筑城建都,称为“冶城”。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称“福州”。

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扩建夹城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石山、屏山围在城中,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也就成了福州的别名。

因王审知受封闽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中的“闽国”,定都于福州,从此,福州便有了“闽都”之称。

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张伯玉,发动市民广植榕树后“绿荫满城,暑不张盖”,又得“榕城”之美称。

福州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

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着历代英才。

他们中有五代开闽的王审知,南宋爱国名相李纲,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启蒙思想家严复,文学家林纾,辛亥革命蚂樱烈士林觉民,海军元老萨镇冰,“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谦等等,仅宋、明、清3个朝代,福州籍进士达3632人,其中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州府的前列,近现代名人灿若繁星,举不胜举。

福州又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从清朝到民国先后13任海军总长、次长、总司令为福州人囊括。

1991年,国家对近现代中国杰出专家学者所作的统计中,福州籍53人,中科院福州籍的学部委员、院士47人,均列全国各城市的前茅。

福州名胜古迹众多,旖旎多姿的自然景观与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互相融合、交相辉映。

至今许多文物名胜古迹仍完好无损。

据普查统计,已发现古遗址、古建筑、古墓群等各类文物点4497处。

其中有新石器时代遗址81处;商周遗址67处;宋至清代木构古建筑2040处。

唐至清代的古塔、经幢64座,古桥354座。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保护单位54处。

着名的文物有:建于1000年前的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华林寺,立于1000年前的,被誉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赐琅峫王德政碑”,距今1200多年,被称为书法艺术“世宝”的唐篆书法名家李阳冰亲书的乌石山摩崖石刻,闽候县昙石村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遗址等。

福州临江吻海,闽江横贯城区,年均径流量600多亿立方米,海洋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水产鱼类620多种,是全国三大海水养殖基地之一。

海岸线长达1137公里,有可建万吨以上泊位的天然良港10多处。

福州与台湾岛一水相连,东澳港至台湾新竹仅70海里。

马尾港距香港488海里,距上海433海里,是沟通中国与亚太地区的海上枢纽。

历代到海外谋生创业者众多,如今已有250多万侨胞分布在世界各地。

归侨、侨眷和港澳眷属近百万人,在台湾地区有60多万福州乡亲。

福州气候宜人,绿树长青,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全年无霜期326天,年平均日照1700-1980小时,相对湿度77%。

年平均气温为19.6℃,最时是1月份平均气温为10.5℃,最热时是7月份平均气温为26.8℃,年平均降水量1342.5毫米。

农作物一年三熟,四季瓜果飘香,四时蔬菜纷呈。

福州山地占80%,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福州是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也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旅游城市。

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山水特色凸显,左旗(旗山)、右鼓(鼓山)、北莲(莲花峰)南虎(五虎山)拱卫,盆地面积1440平方公里。

闽江横陈,吉祥山、烟台山、高盖山、五虎山逐案抬升,乌石山、于山分列左右。

白塔、乌塔姿物脊各置东西,晋安河、白马河如蛟龙出水,以屏山为珠,呈“双龙戏珠”之势。

福州的第一胜景鼓山,国家级重点佛教寺院西禅寺早迹渗已蜚声海内外。

市区的西湖公园、左海公园、森林公园、温泉公园、鳄鱼公园各具特色,景色千姿百态。

郊县平潭海坛度假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还有省级风景名胜福清石竹山、连江青芝山、永泰青云山、闽候十八重溪等等。

这些名山秀水风景如画,与悠久的历史,多彩的文化相映生辉,吸引着无数中外旅游观光者。

福州民间工艺久负盛名,传统的工艺品脱胎漆器、角梳、纸伞被称为“福州三宝”。

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寿山石雕和200多年历史的脱胎漆器名扬中外,与软木画被称为“榕城三绝”。

还有历史悠久的闽剧和评话,古典十番、福州尺唱等传统艺术。

而以福州菜肴为代表的闽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名菜“佛跳墙”名扬海内外。

鱼丸、太平燕、鼎边糊、线面等是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

福州还是全国三大温泉区之一,温泉分布在方圆约9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区,这在国内外大中城市中也是罕见的。

福州为何称“都”呢?原来,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末五代时期,王审知随兄王潮从王绪起兵南下入闽,于公元893年攻下福州城,后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受封为闽王,建立闽国。

因首都定于福州,从此福州便有“闽都”之称。

此外,福州在我国历史上还曾两次被作为临时首都。

一次是宋代末年,即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兵攻陷了当时南宋政权的国都临安(今杭州),恭帝赵显及太后均被元兵俘虏,其兄赵昰于五月一日在福州登基,称端宗皇帝。

当时的福州成为临时首都,改年号为“景炎”。

但是,还不到半年时间,元兵又从浙江向福州进军,十月攻破邵武城,经南平而下,于十一月逼近福州。

当时闽府尹王刚中开城门投降,端宗皇帝从海路逃往广东。

第二次福州被临时定都的是在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五月。

明朝的南都(今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朱聿键从杭州入闽,被奉监国,于是在福州称帝,改纪元为“隆武”,这就是南明王朝的“隆武皇帝”。

同时改福建为“福京”,把福州的布政使官署作为皇帝行宫,并封一批文武官员要职,犹如京城规范。

其中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受封为“平虏侯”,郑成功赐为国姓(朱)。

但不久,郑芝龙叛变降清,形势逆转。

仙霞岭重关百里无一兵把守,隆武皇帝见势不妙,决定离开临时首都福州,经南平转闽西。

第二年,清兵攻入闽北建宁县,并直驱南平,朱聿键皇帝仓卒逃往长汀,这年八月(1646年)他与爱妃曾氏皆被俘而死。

福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历代以来它有十二个别称:分别是“闽中”、“晋安”、“凤城”、“三山”、“长乐”、“榕城”、“天兴府”、“福安”、“闽海”、“闽州”、“泉州”、“左海”等。

“闽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个郡。

七年后又增设四个郡,其中福建叫“闽中”,治所在福州,所以古人广义上称福建为“闽中”,而狭义上则称福州为“闽中”。

唐朝着名现实主义诗人杜荀鹤(846-904年)池州石埭人(今安徽太平),他旅居福州时留有一首描写福州秋天的诗,题目就叫《闽中秋思》:“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说明当时福州称“闽中”,秋色如画,但一千多年前交通不便,故诗的最后称“不堪行”。

“晋安”:魏晋南北朝时,晋人纷纷避战乱从中原入闽,始称“八姓入闽”,不少望族定居于福州今东门晋安河两岸,故此时福州别称“晋安”。

“凤城”:晋代地理学生郭璞为福州勘察新城,扩大范围。

他在《迁城记》中说,福州“其城形状,如鸾如凤”。

于是福州被人视为“凤城”,如今福州许多地名还都带“凤”,如西门的“凤凰池”,工业路一带的“大凤山”、“小凤山”,东街有“凤凰坊”,东门有“凤邱山”,宋代朱熹在福州书有“凤邱鹤林”,清代三牧坊有“凤池书院”等。

如今在闽江二桥南端耸立着一座“凤鸣三山”的雕塑,象征福州的南大门。

“三山”:唐末五代,福州城范围进一步扩大,把屏山、乌山、于山圈入城内,故此后福州便有“三山”之别称。

如今海外福州籍华侨聚集地行会组织仍称“三山会馆”。

“长乐”:公元933年,“开闽始祖”王审知死后,他的儿子王延钧在福州称帝,国号“闽”,改福州为“长乐”,所以这一历史时期的“长乐”不是指今天的“长乐市”,而是指福州。

“榕城”:宋代治平年间,福州太守张伯玉发动居民“编户植榕”,于是“绿荫满城,暑不张盖”。

从此福州开始有“榕城”的别称。

“福安”:南宋末年,元兵挥戈南下,民族英雄文天祥护送益王赵昰入闽,在福州建立临时“国都”,将福州改为“福安”。

“天兴府”: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1645年),明朝国都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朱聿键从杭州入闽,在福州称帝,改年号为“隆武”,称福建为“福京”,福州为天兴府。

㈢ 福州四大富人区

福州的四大富人区分别是: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和晋安区。
1.鼓楼区:鼓楼区是福州市的政治、文化、教育和经济中心,拥有众多的高端商业配套、文化教育资源和高品质的居住小区,是福州的“富人区”之一。
2.台江区:台江区是福州市的商业和金融中心,拥有众多大型商业综合体、高级酒店和写字楼,同时也是福州的房地产热点区域之一,吸引了许多富裕人群的购房需求。
3.仓山区:仓山区是福州市的科教文卫中心,拥有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同时也是福州的宜居区域之一,因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而受到一些高净值人群的青睐。
4.晋安区:晋安区是福州市的新城区之一,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同时也是福州的房地产新兴热点区域之一,因其高品质的住宅项目和优越的交通条件而受到一些富裕人群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