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福建省福州市简称是什么
福建简称闽,福州在客观上来说,大家都是叫“榕城”,因为福州有很多的古榕树,福州也因此得名“榕城”···
Ⅱ 温州,苏州,常州,福州有什么别称
温州别称鹿城
因建城时有白鹿衔花过城,视为瑞兆,故也称鹿城或白鹿城
苏州的别称叫姑苏
相传,在夏代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谋臣叫胥。胥不仅有才学,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深受舜王的敬重,封他为大臣,并把吴地册封给胥。从此,吴中便有了“姑胥”之称。年代久了,“胥”字又不太好认,而在吴语中,“胥”、“苏”两字相近,于是“姑胥”就渐渐演变成“姑苏”了。
江苏常州的别称是龙城。
龙城之称来源于传说:很早以前,常州城西北,有座九龙山,山上有座古庙的当家和尚叫弘智。一天晚上,他梦见龙王的九太子,请求他协助把前来抢占山头的八位兄长赶跑。于是弘智和尚召集僧众集中在大殿,击鼓撞钟。协助九太子打退了他的八位兄长。当天晚上,九太子又走进了弘智的梦里,原来经过激战,两条为首的恶龙已逃往宜兴的山里,另外六条龙都逃到了常州,九太子希望弘智能去安抚他们,希望六条龙能造福百姓。弘智一梦醒来便打点行李赶往常州,并在城里散布了六龙已来到常州的消息。于是老百姓就造起龙船,五月初五那天在白云古渡,赛起了龙舟。从此,五月初五划龙船,“云溪竞渡”的风俗就流传了下来。常州也被称为六龙城、龙城。
福州的别称是:榕城
在福州的街头,随处可以看到郁郁葱葱,根须垂挂的榕树,称福州为“榕城”实在不为过。据《福州府志)记载,北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福州太守张伯玉号召百姓种植榕树,所谓的“编户植榕”,后来满城绿荫蔽日,暑不张盖,故有“榕城”之美城。
Ⅲ 福州古称什么
福州古称三山。
唐末,王审知主闽,建闽国,在子城外筑罗城和南北夹城,北面横跨越王山(即屏山),并将南面九仙山(即于山)、乌石山围入城中,开凿了绕护罗城南、东、西三面的大壕沟,奠定“三山鼎峙,一水环流”的独特城市格局,福州从而有“三山”别称。
(3)福州又称什么扩展阅读:
福州拥有70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和22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给福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古迹。古城总体格局“三山两塔一条街”未湮可辨,古城中轴线保留至今(全国唯一),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历史文化街区保存较为完整。
福州全市拥有19处历史地段,已确定和公布的历史建筑共4批654处。2017年12月,福州市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全国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全国仅10个)。这组数字蕴藏着不可再生的城市历史信息和宝贵的文化资源,承载着福州的历史文脉与城市记忆。
Ⅳ 福州简称什么 别名什么
福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历代以来它有十二个别称:分别是“闽中”、“晋安”、“凤城”、“三山”、“长乐”、“榕城”、“天兴府”、“福安”、“闽海”、“闽州”、“泉州”、“左海”等。
Ⅳ 福州历史上都有哪些别称
宝塔锚地
选自《日本相册》
拍摄时间:20世纪30-40年代
拍摄地点:马尾
福州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践后裔无诸(受封为闽越王)在此筑城建都,称为“冶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称“福州”。历代以来它有十三个别称:分别是闽中、晋安、凤城、三山、长乐、榕城、福安、闽海、闽州、泉州、左海、闽都等。
万寿桥
拍摄者:岛崎役治等(日)
拍摄时间:20世纪20-30年代
拍摄地点:福州
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个郡。七年后又增设四个郡,其中福建叫闽中,治所在福州,所以古人广义上称福建为闽中,而狭义上则称福州为闽中。唐朝着名现实主义诗人杜苟鹤(846-904年)池州石埭人(今安徽太平),他旅居福州时留有一首描写福州秋天的诗,题目就叫《闽中秋思》:“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说明当时福州称闽中,2秋色如画,但一千多年前交通不便,故诗的最后称不堪行。
2
晋安
魏晋南北朝时,晋人纷纷避战乱从中原入闽,始称八姓人闽,不少望族定居于福州今东门晋安河两岸,故此时福州别称晋安。
飞虹桥
选自《日本相册》
拍摄时间:20世纪30-40年代
拍摄地点:西湖
3
凤城
晋代地理学家郭璞为福州勘察新城,并作《迁城记》,文中对福州的地形作了这样的描述:“其城形状,如鸾如凤,气势盘肇,遇兵不乱,遇荒不掠,逢灾不染,其甲子满。”其言下之意,把福州比作“凤城”,而凤鸟则是吉祥之象征,因此说福州是个福祥之城,如今福州还有许多带“凤”的地名:如西门的凤凰池,工业路一带的大凤山、小凤山,东街有凤凰坊,东门有凤邱山,宋代朱熹在福州书院有凤邱鹤林,清代三牧坊有凤地书院等。如今在闽江二桥南端桥南环岛还耸立着一座“三凤齐鸣”的仿古铜色雕塑,象征福州的南大门。
4
三山
唐末五代,福州城范围进一步扩大,把屏山、乌山、于山圈人城内,故此后福州便有“三山”之别称。如今海外福州籍华侨聚集地行会组织仍称“三山会馆”。
鼓山名胜
拍摄者:岛崎役治等(日)
拍摄时间:20世纪20年代
拍摄地点:鼓山
5
长乐
公元933年,开闽始祖王审知死后,他的儿子王延钧在福州称帝,国号“闽”,改福州为“长乐”,所以这一历史时期的“长乐”不是指今天的长乐市,而是指福州。
6
榕城
宋代治平年间,福州太守张伯玉发动居民编户植榕,于是绿荫满城,暑不张盖。从此福州开始有“榕城”的别称。
7
福安
南宋末年,元兵挥戈南下,民族英雄文天祥护送益王赵?g入闽,在福州建立临时国都,将福州改为“福安”。
古城区
拍摄者:岛崎役治等(日)
拍摄时间:20世纪20-30年代
拍摄地点:于山
8
天兴府
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645年),明朝国都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潭九世孙朱聿键从杭州入闽,在福州称帝,改年号为“隆武”,称福建为“福京”,福州为“天兴府”。
9
左海
清代福州又有“左海”之别称,因为我国古代地名以东西方位而定,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福州位于东海之滨,故称“左海”。清末福州城曾耸立有一座石牌坊,上书“左海流芳”四个大字,以示福州人才辈出。林则徐纪念馆的大门左边上书“左海伟人”,原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人民日报》社长邓拓是福州人,他常用“左海”笔名发表文章。
涌泉寺
拍摄者:岛崎役治等(日)
拍摄时间:20世纪20年代
拍摄地点:鼓山
10
泉州
唐代初年福州曾叫过“泉州”,但时间很短。
11
闽州
唐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泉州为“闽州”,把泉州这个名称移给了现在闽南的泉州,直到唐代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改闽州为福州。
鹤龄英华书院
拍摄者:西德尼戴维甘博(美)
拍摄时间:1918年
拍摄地点:福州
12
闽海
辛亥革命后,废除旧府建置,改福州为“闽海道”,于是出现了闽海之别称,它包括福州话流行的长乐、福清、闽清、永泰、连江、古田、屏南、罗源、闽侯、平潭等十个县市,故在海外有“闽海十邑”之称。
13
闽都
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末五代时期,王审知随兄王潮从王绪起兵南下入闽,于公元893年攻下福州城,后于梁太祖三年(909年)受封为闽王,建立闽国。因首都定于福州,从此福州便有“闽都”之称。
商业街
拍摄者:西德尼戴维甘博(美)
拍摄时间:1918年
拍摄地点:福州
Ⅵ 福州的简称或别称是
福州简称"榕",福州城别称"榕城"。福州城在唐末就有“榕城”之称了,而不是通常所说的:北宋时期,太守张伯玉倡导“编户植榕”,“满城绿荫,暑不张盖”,使福州又有了“榕城”的美称。在《全唐诗》第703卷013首〖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日闽王降旌旗于新丰市堤饯别〗一诗中,标题中即有“榕城”而字。
Ⅶ 福州又叫什么城
榕城是福州的别称之一,福州在东晋前叫冶城,东晋福州太守张伯玉号召福州居民遍植榕树,从此,福州街头就出现“暑不张盖,绿荫满城”的景观,从此,福州就有了“榕城”的鸦号。此外,福州还有“闽都”“三山”“左海” 等别你
Ⅷ 福州的别称是什么
福州别名:榕城、三山、东越、左海、冶城
福州,别称榕城,简称“榕”,隶属于福建省,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省会,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历史上曾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
Ⅸ 福州别称是什么
因自宋代以来,人们在城内外广植榕树,绿荫满城,又称“榕城”;此外又有“合沙”“东越”“左海”等别号;又由于城内有屏山、乌山、于山三山鼎立,别称“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