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在哪个朝代设了福建省
福建之称始于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当时,唐玄宗为了加强边防武装力量,在闽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相当军区长官),并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使”,与福州都督府并存,起初专管军事,后发展为福建观察使、福建节度使,统辖福建各地的军事、民政、财政等,取代了道一级,变成了地方最高长官。福建之称至今已有1273年了。
2. 福州府的简介
福州府为明清时期福建布政司下设的一个府,其辖区大致为今天的福州市的五区二县级市六县再加上宁德地区的古田、屏南二县。朝初年,改福州路为福州府,为福建省治。
3. 福建地名的来历历史文化典故在50字到500字 福建的地名来历,包含的历史文化典故等。
古代设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个州,取前两个州的头一个字就是福建。明朝设福建省,因是闽族人居住地区,所以简称闽。
故事一:“三山”由来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唐开元十三年设福州都督府始称福州。五代梁开平二年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
“三山”成了福州的别名。
故事二:五次定都---无诸定冶城、闽国定都福州、南宋赵昰定行都、南明朱聿健定临时王都、中华共和国临时首都。
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张伯玉,亲自在衙门前种植榕树2棵,并号召百姓普遍种植后满城绿荫蔽日,暑不张盖,故又有榕城之美称。宋末北方动乱,端宗皇帝在福州即位,改名福安府,明末唐王朱聿键,也在福州登基,改名天兴府,又称福京,使福州先后两度成为临时京都。明清两代福建省为福州府府治。从民国年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福州均为福建省省会,其中1933年,福建事变时期,曾一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政府的“国都”。
故事三:六次建城---无诸建冶城、严高建子城、唐建罗城、梁建夹城、宋拓外城、明建府城
4. 福州历史上建城的具体年份是什么时候
考古发掘证明,距今5000~7000年前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福州地区就有氏族部落长期定居。“闽人”就是当时的土着居民。距今约4000年前,即公元前21世纪末至公元前16世纪初的夏朝时期,这里的闽族居民已和中原地区的华夏族有了联系。至周代,这里与中原的关系更加密切。它不仅向周朝进行朝贡,而且也进入了奴隶社会。战国中期(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践六世孙无疆为楚威王击败杀死,越国开始瓦解,王族南奔,部份越人入闽,与闽族融合成为闽越族。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向福建进军。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废闽越王无诸为君长,在福建地区设闽中郡。秦末,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无诸率闽越族人先是反秦,继而佐刘邦攻项羽。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汉复封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福州成为闽越国的都城。无诸依冶山建城,人称“冶城”。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今建瓯市)侯官、东安二县设晋安郡,福州为晋安郡的郡城,第一任郡守严高改建郡城,时称“子城”。南朝、隋唐时,福州曾作为丰州、泉州、闽州的州城。唐武德六年(623),析建州闽县等地复设泉州(即今福州市)。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改设福州都督府,从此,福州就定了名。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王审知随其兄王潮率兵南下,占领福建全境,创立闽国,定都福州。王审知安置中原移民,选用贤能,兴文重教,浚湖拓城,减税撤卡,发展海外贸易。唐天复元年(901年),王审知在子城外环建大城,设八城门、九便门、三水门,称“罗城”,全部用印有“钱纹”图案的城砖砌城。罗城内除官吏居住外,还让百姓按规定地段修建住宅,分段围以高墙,称之为坊,这便是“三坊七巷”的雏型。开平元年(907年),在大城南北增筑月城,大城夹在其中,人称“夹城”。因南门外一带地势低洼,又建城墙以防洪。是时全城略呈圆形,越王山(屏山)、九仙山(于山)、乌山均被圈入城中,福州因而别称三山。后来,王审知的儿子王延钧立国号“大闽”,将福州改称为“长乐府”。北宋开宝七年(974年)福州刺史钱昱在夹城之外增筑外城。南宋绍兴之后,金兵猖獗,中原涂炭,福州被视为“武陵桃源”,避乱者渐次而来,典章人物,极一时之盛。南宋末,益王赵昰登基于福州,升福州为福安府,作为行都。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设福建行中书省于泉州,三年后迁返福州。明代,统治者轻徭薄赋,奖廉肃贪,鼓励垦荒,发展生产,福州经济恢复,纺织业、商业、航海业复苏。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唐代的夹城与宋代的外城基础上砌石城以防倭,此为府城。此城沿用至辛亥革命后才陆续被拆除。明末,清兵入关,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位,称福州为天兴府,又称“福京”,作为行都。明清时,福州为福州府府治。
5. 福建省名的由来
福建省名的由来:福州府(今福州市)和建州府(今建瓯市)各取首字而来。
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都督府改称福州都督府,为福州名称出现之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
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军使,与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福建名称出现之始。
北宋时期,置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及邵武、兴化二军。南宋孝宗时升建州为建宁府。
(5)福建省府是什么时候在福州的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人民政府驻福州市,直辖福州、厦门2市,分设8个专区、67县。
1950年4月1日起,将第一至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冠以各该署驻地之县名,即:
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建瓯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南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福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原林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闽侯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晋江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龙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永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龙岩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6. 福建 何时建省建省
福建[1]简称闽。闽字最早出现于周朝,闽与八闽,都是福建省名的简称和别称。“闽”是最原始的名称。《山海经·海内南经》说:“闽在海中”,这说明福建在远古时代,还是属于海浸之区。闽为蛮之别种,则是当时居住在福建的七个部落的总称。八闽,则是从北宋开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了加强边防武装力量,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设“福建经略使”(军事长官职称),它和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福建”名称。
另一得到公认的说法是:古闽人以蛇为图腾崇拜,常将蛇奉于家里,闽字门是声旁,里面这个虫字是念做huǐ(虺)”,是蛇的意思。蛇在古闽人中是他们的图腾。故上报朝廷地名时,就造出了“闽”字,即,“门”:家内;“虫”:蛇;“闽”:把蛇供养在家里的意思。而近年来,在厦门一带则把“虫”译为龙,在厦门岛内的白鹭州公园里还有“闽”字的大型石雕,其中就把“虫”译为“龙”。
7. 为什么福建的省会是福州
福建省会。“因州北有福山”,故名。又因九百多年前就遍植榕树,“绿荫满城,暑不张盖”,故又有“榕城”的美称。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043平方公里;总人口480多万,其中城区人口116万。现辖鼓楼、台江、仓山、马尾、晋安五个区和福清、闽侯、罗源、连江、长乐、平潭、闽清、永泰等二市六县。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畲、满、苗、回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福州依山傍海,气候宜人,绿树长青,属暖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9.6℃,最冷一月平均气温为10.5℃,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8.6℃,年均降水量1342.5毫米。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市区内有闻名全国的温泉。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唐开元十三年设福州都督府始称福州。五代梁开平二年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成了福州的别名。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张伯玉,亲自在衙门前种植榕树2棵,并号召百姓普遍种植后满城绿荫蔽日,暑不张盖,故又有榕城之美称。宋末北方动乱,端宗皇帝在福州即位,改名福安府,明末唐王朱聿键,也在福州登基,改名天兴府,又称福京,使福州先后两度成为临时京都。明清两代福建省为福州府府治。从民国年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福州均为福建省省会,其中1933年福建事变时期,曾一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政府的“国都”。
福州风光秀丽、名胜众多,早在1600多年前,西晋尚书郎郭璞在《迁城记》中就有“左旗右鼓,全国二绝”记载,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名山有鼓山、旗山、青芝山、石竹山、白岩山、方广岩、雪峰山、瑞岩山、五虎山、碧岩、姬岩、莲花山等。名寺有涌泉寺、西禅寺、林阳寺、崇福寺、地藏寺、法海寺、万福寺、云居寺等。名墓有王审知墓、李纲墓、林则徐墓、严复墓、陈宝琛墓等。名园有西湖、南公园、烟台山等。名塔有白塔、乌塔、罗星塔、瑞云塔、三峰塔、金山塔、千佛陶塔等。名桥有万寿桥、迥龙桥、龙江桥。名居有林翰尚书故居、郑振铎故居、陈绍宽故居、林觉民故居等。目前,福州市文物古迹属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林则徐墓、华林寺大殿等2处。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鼓山摩崖石刻、瑞岩弥勒造像、林则徐祠堂、枯木庵树腹碑、三峰寺塔、龙江桥等45处,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39处。
福州为全国三大温泉区之一,是世界上久负盛誉的温泉名城,它不仅以温泉集中市区中心为世界各大中城市所罕见,且泉脉广、水量大、温度高、质量好而驰名遐迩。目前福州各大酒家、饭店、宾馆都设有温泉沐浴,中外游客来到福州都以进行“温泉浴”为快。
福州市是全国工艺美术的重点产区,数百年来福州工艺品的精美绝伦倾倒中外游人。主要品种有寿山石雕、脱胎漆器、金银首饰、文房四宝、烟花鞭炮、竹木家具、软木画、象牙雕、玉雕、木刻、瓷器、纸伞、花灯、角梳等。如福州寿山石中的“田黄”尤为珍贵,如干隆帝的御印,就是福州艺人生产的,如今仍收藏在故宫,价值连城。号称中国传统工艺“三宝”之一的福州脱胎漆器,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的瓷器齐名,从1898年至1937年39年间十六次在巴黎、柏林、东京、巴拿马等地的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牌。福州软木画是我省独创的工艺品,在国内外艺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福州市区是全国着名的侨乡。福州籍海外华侨约85万人。福州与台湾一水相连,平潭距离台湾最近处仅73海里,连江距马祖最近处仅8000公尺,福州至基隆149海里,朝发夕至。目前全市有台属15万人,台湾岛讲福州方言的居民有60多万人,他们都想回故乡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投资办厂,为福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客源。
8. 福建是哪个省的省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结果,这少不了各个城市的参与和奉献。一般说来,省会城市作为一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般会成为一省发展的领头羊,而且知名度也会很高,说到一个省份,人们大多第一时间想到这个省的省会城市,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例外,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中国“最尴尬”的城市,它明明就是一省的省会,但是人们却都以为不是它,只能说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它的存在感确实是有点低,名气都被省内的其他兄弟比下去了。
虽然福州是福建的省会,但是外界很多人都以为不是它,有的时候福州人介绍自己也很“尴尬”,说自己家是福建的省会,有的人就会问不是厦门吗?福州真的应该提高一下自己的知名度了,而名气的提升最重要的就是综合实力的发展,福州作为省会城市却不被人所知,就是因为实力还没有完全被看到。大家对福州这样存在感低的省会城市是什么看法呢?
9. 福建为什么定福州为省会
12楼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出过林则徐、严复,郑振铎,也出过林祥谦,侯德榜,林觉民还出过冰心先生,它的历史都在史书里,在三坊七巷、三山两塔之间,在石板路上,在青砖朱门里,静谧悠长,但出了坊巷,大街一样喧哗,让人有恍如隔世之感。福州人有着榕树般顽强的生命力,哪里生根哪里成长,有着茉莉花般清香温柔的性格。城内小桥流水,闽江一水护城,福州人枕着历史融入现代,它不会是前卫的秀场,却能用时间见证存在;它不会张扬,也没什么可张扬的;它不是工业城市,也不是摩登都市,它只是一个适合生活的城市,一个需要慢慢品味的城市。因为一九四九年建省的时候夏门没福州发达,所以就设在了福州
安徽安庆发展了几千年,在清朝是省会,被曾屠夫两兄弟那么一屠,就变成了个小镇,新朝代重新建省会时也就另选了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