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福清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天宝陂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东张镇三星村境内,公园总面积227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3.4%,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国家森林公园”,2001年更名为福建省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内有天然原始次生林近万亩,木本植物1000余种,常见的陆栖脊椎动物71种,有灵石寺、驸马墓与三塔墓等人文景观。
㈡ 福清有哪些工业园
城区范围内有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28平方公里,主要含宏路中心区、洪宽工业村、康辉工业村三个组成部分
城区范围外有元洪投资区(省级)、福州江阴开发区(市级)、龙田工业区(省级)、福州市镜洋工业园区(市级)、江镜华侨经济开发区(省级)、东阁华侨经济开发区 (省级)、友精工业区(省级)、高山工业区等。
㈢ 福清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1.永鸿野生动物世界
2.石竹山风景区
3.大姆山草场
4.天生农庄
5.万福寺
6.福州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7.福清后溪生态景区—东方第一漂
8.福清弥勒岩
9.福州东张水库
10.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
㈣ 福清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福清比较好玩的地方。。购物的话应该是福清的成龙步行街,有较大的地下超市;二楼还有游戏厅等等。
在成龙步行街对面还有佳源超市
其他的话还有就是宏路镇的石竹山旅游区了,宏路镇离福清市最近,做公交车就可以到。
在石竹山上还可以看到福清市最大的水库——东张水库,景色宜人,山顶有石竹山道院,是许多信男信女来往频繁的地区
还有东瀚莲峰滨海旅游区很糟糕,基本每人去了,也没人管理了
夏天还可以到一都镇后溪漂流,实在是很美妙的事情
谢谢采纳
1.东壁岛
2.黄檗寺
3.一都漂流
4.灵石森林公园
5.岭南草场
6.天生林艺园
7.石竹山
8.南少林
9.瑞岩山
10:弥勒岩
这些只是提供参考的,我们福清好玩的地方远不止这些......
㈤ 福清有几个区县
福清市福州市五区八县中的其中一个县,还有长乐,罗源,平潭,闽侯,连江,永泰,闽清;五区是指:福州城区内的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仓山区,马尾区;福清现在撤县改市了,福清里边的镇名字和由来也一并给你吧
1.融城 融城原称玉融城,因城南有座石质莹洁的玉融山而得名。
2.音西 民国时期属融城镇。1950年2月,划入第一区。因乡址设在辖区内的音埔村和西林村之间,故取其首字为乡名,沿用至今。
3.宏路 宏路镇古称横墿,因处交通要道,又称横路,明初改现名。
4.阳下 因坐落玉屏山下田洋中,原名洋下,1950年以谐音改名阳下。
5.海口 海口镇始建于北宋,时称感德乡。民国32年(1943年),根据其地理位置处于福清湾顶部,龙江北岸,龙江由此流入东海,取名海口。
6.城头 隋朝末年曾在此筑城防盗,村舍建于城门弯处,故名。
7.东张 据传,宋代该村多住董姓商人,称董商,取谐音为东张。后置长东乡,清宣统二年(1910年)建制东张镇,是福清市五大历史古镇之一。
8.镜洋 该镇四面环山,中间盆地,田野平旷,犹如镜面,故名。 ,
9.一都 该镇宋属永福(今永泰)县,因邑人黄定中状元,其出生地被封为一都,故名。古代划分政区,以地域分都命名。
10.南岭 原名七社,有上、下七社之分,因均在山岭中,又称上岭、下岭,南岭取下岭的主要村庄南厝和下岭中的各一个字而定名。
11.龙田 南宋时蒙古族铁骑南下,江浙一带平民为逃避战祸迁居龙田,为朝廷牧马放牛,逐渐形成集镇,古称“牛田”。 明朝嘉靖四十二年(1562年)抗倭名将戚继光曾率兵在此打了大胜仗,因镇下街有登龙门、龙舟塘,故改名“龙田”。
12.江镜 镇政府驻江镜村。境南面海,因江海水面一平如镜,故名。
13.港头 该镇因原驻地港头村东而有一条名为锦江的港道由西南向东北伸入海坛海峡,该村沿港湾建屋成“U”形,置于港道之首,故称港头。
14.三山 镇政府驻地三山村。据《福清县志》(干隆版)载:“三山,在化北里,有山如品字”。王井山崛起东南,当山坐落西北,多石山耸立西南,因村置其中而得名。
15.高山 市镇坐落在万底山上,因地势高而得名。
16.沙埔 原名华埔,后因村东海湾有一片沙滩而易名。
17.东瀚 原名东限,俗称瀚江,为一长条形陆带,由北向南,伸入海域。明初,以东临浩瀚海洋改为今名。
18.渔溪 原名乌屿,五代闽王牙将虞雄驻此,颇有惠政,后人为立祠纪念。又因镇北有溪流,而改该地为“虞溪”。“虞”与“渔”音同,逐步演化为今名。
19.上迳 宋时称前庄,明末改上镜,谐音为上迳。
20.新厝 古称光贤。以建有新房屋得名。
21.江阴唐时称江北为“阳”,江南为“阴”,因位于迳港南,故名江阴。相传明正德七年(1512年)武宗南游,赐名玉屿。。。呵呵
㈥ 福清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1、石竹山
位于福清宏路镇西2.5公里处。此山因“石能留影常来鹤,竹欲摩空尽作龙”而得名。山上有胜景石竹寺、狮子岩等128处。明朝徐霞客游记中说:“岩石最胜,亦为九仙祈梦所”,现为福建省十大风景区之一。
2、目屿岛
是福建省福清市沙埔镇南部的一个滨海小岛,与牛头尾隔海相望,距福清市区50公里。岛山陆地面积3.09平方公里 目屿岛风光,妙在天然。岛内东、中、西“三山”竞秀,奇岩怪石层层叠叠、争奇斗胜,或状物拟人,或如禽似兽,惟妙惟肖。
3、大姆山
地处福建省福清市南岭镇,与长乐毗邻,主峰海拔633米。大姆山绵延八百亩的天然高山草场,为福州辖区最大、最美的草原。山顶满是大片的草原连绵几个山头,由于临近海滨,山上水汽较多,沿途建有多处水库,站在山顶能看到长乐一带的海岸线。草原辽阔,景色迷人。
4、万安古城
形成于明代,当年城中住有千户人家,直到明末清初,海上倭寇作乱,城中居民全部牵走,仅剩下一座空城,目前是福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遗址。在万安古城旁边,建有一座明代的祝圣宝塔,总共有七层,由花岗石组成,虽经过日军炮轰,却依然挺立。
5、弥勒岩
是福清的旅游宣传名片。弥勒岩由一块巨大的花岗岩雕刻而成,是宋代的福清本县人—吕伯恭的杰作。弥勒岩,整体高6.4米,宽8.9米,石像盘腿趺坐,袒胸露脐,左手捻珠,右手抚腹,两眼平视,双耳垂肩,笑容可掬,生动逼真,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旁边还有3尊小罗汉像作为陪伴。
㈦ 福清有什么特点(或挺有名的建筑物)
特色小吃:
福清小吃--光饼
据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民族英雄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不想连日阴雨,军中不能举灶,戚继光便命烤制一种最简单的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大大方便了作战歼敌。后来,这小饼流入民间,不但普遍食用,而且还成为祭祀神灵祖先必备的供品。后人感念戚公,便把这种小饼叫作“光饼”。
在福州,人们通常把饼面没有芝麻的叫“光饼”,有芝麻的叫“福清饼”。但在距福州60公里的福清市,人们则把饼面有芝麻的叫“光饼”。要论“津津有味”,比较起来,还是福清人做的光饼略胜一筹。
福州人做光饼,从前一向用木炭烘炉,现在为图省事,多半改用电烘箱烤了。而福清人做光饼,至今还保留着自己的一套,不但新鲜,而且有趣,夸张点说,简直可称之为融音乐与舞蹈为一体的劳动艺术。
他们烤光饼用的是一口高近两米、直径约有一米的外裹黄泥的大缸。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内点起冲天大火把缸壁烧“白”,缸底只剩余烬,然后把做好的饼胚,由两人合作,伸手入缸,飞快准确地贴在缸壁之上,若是迟缓一点,就怕那光着的手臂要烤出泡来。由于烤光饼时面对着的是一只大火缸,所以不分冬夏,两人都打着赤膊。他们一个递胚,一个接胚往缸里贴,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动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噼噼啪啪的贴饼声,仿佛音乐伴奏,节奏感十分强烈。不消十分钟,几百只光饼便全部贴完,然后再用炭火慢慢把饼烤熟,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在这种大缸里烤出的光饼,只只金黄,十分香脆。
福州市区卖光饼的小店,都是门市和作坊混在一起。福清的光饼却是由作坊做好分发给小贩去卖。所以,在福清,沿街到处都可见卖光饼的小摊。那小摊上的光饼堆如小山,倒成了福清的街头一景。
从前,光饼都是百姓吃用,登不得大雅之堂。可能是风水轮流转吧,如今福州的大酒楼、大酒店,也把光饼切个蛤口,夹上糟肉、粉蒸肉、雪里红、苔菜,浇点醋蒜汁,当作酒席上的一道特色点心待客。
谁也不曾想到,光饼还有今日这等的风光。
福清鱼丸
福清鱼丸的外壳质地细腻而富有弹性,食之爽滑丰润,配上馅料更加可口。传说一商人搭船外出经商,因遇台风船避入港湾而触礁,等待修好再航。船上天天以鱼当饭,商人吃腻了,闻腥欲呕。船家见此,就将船上仅有的一些薯粉拌入切成长条的鱼肉入锅煮来吃,鱼比先前好吃多了,但商人仍难下咽。船家便进一步将鱼剔去骨,剁成鱼糜,调入薯粉,搅匀后入锅氽熟,果然味道鲜美,入口滑爽,别具风味。后来商人生意失败,开起“卖鱼丸子”店。从此鱼丸流传了下来。制法:将鲜鱼(以鳗、鲨为佳)去骨剁(或绞)成泥,加清水、精盐和适量味精,倒入盘内猛搅15分钟左右,搅到鱼羹能浮在水面止,加入干淀粉用力再搅成粘糊。将猪五花肉剁成肉酱,虾干切成米,葱切成细末,均装入盛具,调入酱油等搅和成馅,将馅捏成大小均匀的小圆粒待用。然后左手取鱼羹糊,在掌心上摊开,右手拿小圆勺取馅料放在鱼羹中间,左手五指合拢将馅包在中间,再把鱼羹从大拇指和食指握成的圆洞中挤出,用小圆勺舀下放入清水盆内。成批后入锅煮熟,再舀在汤料碗中食用。鱼丸虽不起眼,也是双强取得十佳名厨的一碗菜。
福清扁肉
扁肉的老祖宗就是大家熟悉的“馄饨”。扁肉因其馅料、汤料、吃法、调味上的差异,分为煮扁肉、炸扁肉、炝扁肉、三鲜扁肉、虾肉扁肉、扁肉面等20多个品种。
南北宋之际的着名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李纲(1083~1140)一度被贬到沙县负责税务,他很喜欢沙县的扁肉,曾用他的生花妙笔写诗称赞过沙县的扁肉:“浑沌干坤一包中,常存正气唱大风。七峰叠翠足娱晚,十里平流任西东。”至今传为佳话。
做法:
一、肉用棒槌敲打,最好是扁平厚实的木棒,也可用擀面杖,打得像肉泥即可。
二、在肉泥里加入适量盐、味精或鸡精搅拌均匀。
三、像包馄饨一样包馅料。
四、锅里的汤水最好是事先用猪骨熬的汤,汤滚后放入扁肉,待那清澈的或微微带点乳白的汤汁冒出一个个小巧的扁肉,漂浮锅面片刻,放入少许葱油就可进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