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福州地形属于盆地还是丘陵
福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于闽浙丘陵,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Ⅱ 急需福州的地形和特点大家快帮忙。
福州地形地貌是 冲积三角洲平原。希望可以帮助你!
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境内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全市总面积121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786平方公里。南部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北部为山地,从西南向东倾斜;西部为中低山地;东部丘陵平原相间。山地、丘陵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2.68%,其中山地占32.41%,丘陵占40.27%。鹫峰、戴云两山脉斜切南北,闽江横贯市区东流入海。
Ⅲ 福建是以哪种地形类型为主
福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由西、中两列大山带构成福建地形的骨架.
蜿蜒于闽赣边界附近的西列大山带,由武夷山脉、杉岭山脉等组成,北接浙江仙霞岭,南连广东九连山,长约530多公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是闽赣两省水系的分水岭。山带北高南低,有不少1500米以上的山峰,主峰黄岗山,位于武夷山市境内,海拔2158米,是中国东南沿海诸省的最高峰。山带中,有不少因断层陷落或古老河谷被抬升而形成的垭口,通称为“关”、“隘”、“口”,自古为福建与江西、浙江陆上的天然通道和军事要冲。浦城县枫岭隘、武夷山市分水关、光泽县杉关、邵武市黄土隘、建宁县甘家隘、长汀县古城口等,地势都十分险要。
斜贯福建省中部的闽中大山带,被闽江、九龙江截为三部分。闽江干流以北为鹫峰山脉;闽江与九龙江之间称戴云山脉;九龙江以南为博平岭。山带中段的山势最高,山体最宽。德化境内的戴云山主峰,海拔1856米,为闽中大山带最高峰。
以两大山带的主要山脉为脊干,分别向各个方向延伸出许多支脉,形成纵横交错的峰岭。山地外侧与沿海地带,则广泛分布着丘陵。它们或森列于河谷两侧,或环峙于盆地四周,或屹立于海岸岬角、滨海平原,或错落于巍峨群山之间。
在沿海地区,最近的地质历史时期曾发生过多次海侵、海退,形成多级不同高度的海滨阶地、海蚀平台。原先的古海湾,由于河海的交互堆积,形成冲积、海积平原。着名的福州平原、莆田平原、泉州平原、漳州平原,总面积1865平方公里,是福建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Ⅳ 福州的地形地貌是什么
福州地形地貌是 冲积三角洲平原。希望可以帮助你!
Ⅳ 福州一年四季的气候是什么样的
福州的气候属于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相对湿度约77%,年平均日照数为1700~198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20~25℃,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达6~10℃;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为33~37℃。极端气温最高42.3℃,最低-2.5℃。
福州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气温高达36℃以上。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以偏南风为主。7~9月天气炎热,是台风活动集中期,每年平均台风直接登陆市境有2次。
(5)福州是什么地形扩展阅读
地理:
福州位于中国大陆东南部,福建东部的闽江口地区,东经118°08’~120°31’,北纬25°15’~26°29’之间,总面积12,154平方公里。福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北部相望,南部与泉州市和莆田市,西部与三明市,北部与南平市和宁德市分别接壤。
全境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的鹫峰山—戴云山脉往东面的台湾海峡,其间地貌类型由中部山陵而至低山而较高的丘陵而至台地平原最后则是大海,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72.68%。
闽江是境内最大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横切山脉形成狭窄幽深的沿江峡谷,自安仁溪口以下河谷逐渐开阔,水流趋缓,并在下游福州盆地形成福州境内最大的福州平原。
文化:
福州有着多种的本土戏剧剧种、曲艺曲种和民间音乐形式,其通行范围基本上在以福州族群为主的福州十邑地区以及海外的福州族群聚居区,而像闽剧这样影响力较大的剧种还扩散到到周边的一些地区。
闽剧是福州最主要的本土戏剧,亦称福州戏,是用福州话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以福州市为中心的闽东地区。
由于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福州的宗族观念较深,祠堂众多,有统计数据认为福州的祠堂有2000多座,而祭祖在福州的社会生活中也相当重要。
Ⅵ 福建省省会福州市属于温带气候
福州市不属于温带气候,福州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温暖湿润,四季常青,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夏长冬短,无霜期达326天。年平均日照数为1700~198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20~25℃,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达6~10℃;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为33~37℃。极端气温最高42.3℃,最低-2.5℃,2013年福州成为四大火炉之首。年相对湿度约77%。常出现热岛效应,又福州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气温高达36℃以上。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以偏南风为主。7~9月天气炎热,是台风活动集中期,每年平均台风直接登陆市境有2次。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福州冬季一般无雪。有时在鼓山等海拔较高地区有零星降雪。不过冬季有雨,气候相对较为湿润。
福州位于欧亚大陆东南边缘,东临太平洋,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中东部的闽江口,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位于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1′,东濒东海,西邻南平、三明,北接宁德,南接莆田,居于亚太经济圈中国东南的黄金海岸。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境内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全市总面积121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786平方公里。南部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北部为山地,从西南向东倾斜;西部为中低山地;东部丘陵平原相间。山地、丘陵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2.68%,其中山地占32.41%,丘陵占40.27%。鹫峰、戴云两山脉斜切南北,闽江横贯市区东流入海。
Ⅶ 福州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福州位于欧亚大陆东南边缘,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中东部的闽江口,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位于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1′,西邻南平、三明,北接宁德市,南接莆田市,东濒东海,居于亚太经济圈中国东南的黄金海岸。全市陆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7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60平方公里。全市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
福州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温暖湿润,四季常青,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夏长冬短,无霜期达326天。年平均日照数为1700~198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20~25℃,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达6~10℃;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为33~37℃。极端气温最高42.3℃,最低-2.5℃,2013年福州成为四大火炉之首。年相对湿度约77%。常出现热岛效应,又福州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气温高达36℃以上。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以偏南风为主。7~9月天气炎热,是台风活动集中期,每年平均台风直接登陆市境有2次。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
福州冬季一般无雪。有时在鼓山等海拔较高地区有零星降雪。不过冬季有雨,气候相对较为湿润。
Ⅷ 福州的特点
1、地形地貌特点: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境内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全市总面积1215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总面积1786平方千米。南部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北部为山地,从西南向东倾斜;西部为中低山地;东部丘陵平原相间。山地、丘陵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2.68%,其中山地占32.41%,丘陵占40.27%。鹫峰、戴云两山脉斜切南北,闽江横贯市区东流入海。
2、气候条件特点:福州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温暖湿润、四季常青、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夏长冬短,无霜期达326天。年平均日照数为1700~198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20~25℃,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达6~10℃;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为33~37℃。极端气温最高42.3℃,最低-2.5℃,2013年福州成为四大火炉之首。年相对湿度约77%。常出现热岛效应,又福州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气温高达36℃以上。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以偏南风为主。7~9月天气炎热,是台风活动集中期,每年平均台风直接登陆市境有2次。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
3、自然资源特点:福州较特殊的区域地质,形成了独特的矿种结构。已探明的地下矿产资源近四十种,以建材原料非金属矿为主,叶蜡石、标准砂、型砂、建筑砂、饰面用花岗石、高岭土、明矾石等储量多、品位高、分布广、埋藏浅,具有相当大的经济价值和开采前景。其中,叶蜡石的保有储量居中国首位;可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且是工艺美术制品的重要原料。
Ⅸ 福建的福州是山吗,土是什么土,有岩石吗
福州是中间盆地四周山。
地理位置
福州位于欧亚大陆东南边缘,东临太平洋,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中东部的闽江口,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位于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1′,东濒东海,西邻南平、三明,北接宁德,南接莆田,居于亚太经济圈中国东南的黄金海岸。
地形地貌
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盆地内孤山、残丘散立其中,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境内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全市总面积121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786平方公里。南部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北部为山地,从西南向东倾斜;西部为中低山地;东部丘陵平原相间。山地、丘陵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2.68%,其中山地占32.41%,丘陵占40.27%。鹫峰、戴云两山脉斜切南北,闽江横贯市区东流入海。
福州地区古老地层极少出露,元古界及上三叠统文宾山组仅小面积出露于永泰县西北部的长庆乡。上侏罗统、白垩系的陆相火山岩地层则分布广泛,第四系晚更新统和全新统沿海一带也较发育。由于地质构造和古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各地地层出露的状况也有不同。中、新生界按岩石的特征,从老到新可划分为8个地层单位,即上侏罗统长林组、南园组、坂头组、白垩系石帽山群(1990年有人把该群上部紫红色沉积—火山岩系划出,定名为石牛山组)、中更新统同安组、上更新统龙海组、全新统东山组和长乐组。
侵入岩系指地下炽热岩浆侵入地壳内凝固而成的岩石。福州地区侵入岩分布广泛,岩体百余个,露布面积约占福州市陆域面积的30%。主要呈岩基、岩株、岩瘤和岩枝状产出。岩石类型多,岩性复杂,有基性、中性、中酸性和酸性等岩类。根据碱性氧化物含量,尚有碱性花岗岩。其中以酸性、中酸性岩类为主。这些侵入岩均属中生代燕山期多次侵入活动而形成,它们与具有同源、准同生关系的同期火山岩,都是环太平洋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的组成部分。按侵入活动时间顺序分为早、晚两期,其中以燕山晚期第三、四次活动最强烈、规模最大。较大的酸性、中酸性岩体有丹阳岩体、魁岐岩体、福州岩体、笔架山岩体、埔前岩体和三山岩体,中性岩体有莲花山岩体,基性岩体有官山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