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燕皮的简介
燕皮是将猪瘦肉用木棒捶成肉茸,放人上等甘薯粉,制成薄如纸张的片状食品,又称肉燕皮。福州肉燕皮创于清末光绪年间。成品燕皮色白质香,平滑细润,脆嫩爽口,可切成丝状煮食,是福州特有的风味小吃。晾干后的燕皮可以长久储存,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肉燕皮配以其他原料,可做成扁肉燕,太平燕等多种名菜和风味小吃。扁肉燕是将鲜鱼肉、猪五花肉、虾干,芹菜茎剁成馅,以切成二寸方片的干燕皮包馅,并将燕皮中腰合拢捏紧,使边缘自然弯曲成长春花形,又名“小长春”。待蒸熟后人开水中煮沸捞起,调入紫菜、芹菜米、虾油、绍酒等作料,冲人与鸭蛋共烹即成福州地区逢年过节或喜庆日子的必备菜肴——“太平燕”。太平燕因其别具风味、香郁可口和菜名中蕴含的太平吉利之意而备受福州人青睐。过去在喜庆宴会上,每当“太平燕”上席时,鞭炮齐鸣,客人们停筷停杯,恭候新郎、新娘或寿公、寿婆前来向宾客敬酒,使喜宴气氛达到高潮。
B. “燕皮”具体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做“燕皮馄饨”的功夫一点不比佛跳墙省。打制燕皮,猪肉必选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番薯粉,肉粉配比恰到好处,然后只能是人工手工打制而成,形状薄如白纸,其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馅料则是剁五花肉绒,葱花加盐味精料酒混合而成。包好的肉燕一般用高汤煮,这才跟煮馄饨差不多。煮好的肉燕舀进放了葱花的碗中,再撒上点胡椒粉、麻油,其香扑鼻。
肉燕皮是福州着名的传统食品,已有数百年历史。
肉燕皮是用精肉配上淀粉等辅料精制而成,形似纸状,洁白光滑细润,散发出肉香,食时颇有燕窝风味,非常爽口,故被誉为肉燕皮。
原料配方 精肉50千克 淀粉50千克 糯米4千克 植物灰碱0.5千克
制作方法 1.选料:选用猪后腿精肉,要现宰现用,力求新鲜。
2.剔肉:原料肉须剔净筋膜、碎骨等,然后将精肉块软硬搭配分组(习惯上称为坯),每坯重750~1000克。
3.捶肉:将精肉坯放置在砧板上,用木棰反复捶打,并加入适量糯米糊、植物碱以增强粘性,捶打时用力要均匀有节奏,肉坯要反复翻转,边捶打边挑除细小筋膜、直至肉坯打成胶状肉泥。
4.制燕:将胶状肉泥放在木板上,均匀地撒上薯粉,轻轻拍打压延,直至成型,称为鲜燕。
5.晾干:将鲜燕切成宽16厘米的长条叠卷,悬挂于通风处晾干,即成干燕皮。
产品特点 厚薄均匀,破损少,表面无明显皱纹,富有营养,每千克干肉燕皮可切成八厘米见方的片约600张。
因燕皮制作工艺复杂,很多人没时间去做,即便是一些门店也是使用的成品“干燕皮”。
干燕皮相当于馄饨皮,但不是新鲜的,是干的,便于保荐,又脆味道又鲜美,是用猪精腿肉、鸡蛋、淀粉等按一定比例经混合棒锤打等特殊工艺加工成纸一样的薄片,再包上肉馅,就是扁肉燕(燕皮馄饨)了,味道好极了,是福州风味小吃。
吃法:干燕皮摊开后,要用干净的湿毛巾或装上干净水的喷雾器均匀的给湿润柔软(这样包时皮不会破裂),再剪成馄饨皮一样大小,就可以包肉馅(包成园头散尾形的),包好后放到已抹好底油的盘上在锅内或蒸笼内旺火蒸几分钟(肉馅熟了即可),取出备吃,吃时放入开水里或高汤里煮沸加盐醋味精胡椒葱花等作料即可。
要想做出上好的“太平燕”,必备上好的燕皮方妥。而上好的燕皮又需人工精心打制。所以如今生产燕皮仍是手工作业,福州城里打制燕皮的小店很多,俗称“台江聚记、城内同利”,尤其是在僻街陋巷,时不时都可以听到一串有节奏的“嗒嗒、嗒里嗒”之声,循声寻去,那便是卖燕皮小店的所在。不过,要买正宗上好的燕皮,很多人都会慕名寻到福州澳门路陈君凡开的同利老铺购买。
提起这历史百年的“同利老铺”,自1876年创始至今,店址始终都设在澳门路这条古街上,至今已传承五代了。国家内贸部曾授匾该店誉为“中华老字号”。如今这个宝号已传承给第四代传人陈君凡了。现年50岁的陈君凡从12岁时继承祖业,随父学艺,如今已从近40年。他打制燕皮严守祖训、一丝不苟、始终如一。猪肉必选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番薯粉,肉粉配以上好的番薯粉,肉粉配比恰到好处。通过精细复杂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薄如白纸,其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入口鲜香,营养丰富。
【肉燕皮的几种传统吃法】
第一种吃法:将燕皮切成边长8厘米的方块包肉馅,肉馅以三层肉、蛋、虾仁、干贝等配料,包成圆头散尾状的扁肉燕,蒸熟后投入已煮沸的高汤中或火锅中均可。
第二种吃法:把燕皮切丝,抖松至散开,用沸水先捞一遍(切勿放入清水中漂洗),再投入已调好料的清汤中煮沸,滴几滴香(麻)油,撒一小撮香葱,加几片绿菜叶,洒一点胡椒粉,便是入眼如润玉翡翠,入口则清鲜辛香的燕丝汤。
第三种吃法:剁肉成泥,捏成丸,沾上燕丝,滚成圆球状,蒸熟或用微波炉制熟后,冲入高汤即可食用。
第四种吃法:以红酒糟煮燕丝汤打荷包蛋,称酒肉包蛋,风味独特。
第五种吃法:将蒸熟的扁肉燕下油锅炸,趁热沾辣椒酱、番茄酱等食用,中餐西吃更受青睐。
第六种吃法:用扁肉燕加煮剥壳的蛋品,配粉丝、香菇、腐竹等煮汤,便是那传统的“太平燕”。
附:肉燕皮加工食品
一、“肉燕”(又名“小长春”):是将鲜鱼肉、猪腿肉,一起剁为肉泥,虾干、荸荠剁成末状,加适量骨汤、蛋液、味精、绍酒、虾油(或精盐),用筷子拌匀为馅。每张干肉燕皮用水浸湿放入馅一份。然后把燕皮中间捏紧,使边缘自然弯曲成长春花形,故名“小长春”;摆在笼屉中用旺火蒸5分钟取出,加入沸水锅中,用旺火煮沸,捞起放在汤碗里,撒上芹菜末。骨汤下锅烧沸,加入适量虾油(或精盐),绍酒、味精搅匀,倒在“小长春”上,随后洒上麻油即成。
二、 “燕丸”:用料与肉燕相似。将猪肉、鱼剁为肉泥,加上味精、绍酒、骨汤、芹菜末(或葱末)、虾油(或精盐)、淀粉,用筷子拌匀。另将干肉燕皮切成丝条状,把肉泥捏成球形,置燕丝中滚动,用手捏紧,使燕丝均匀掺入肉泥球中,再摆在笼屉中,用旺火煮熟,即成燕丸。将燕丸放在汤碗中,撒上芹菜末等,将骨汤下锅烧沸,调味后冲入燕丸中,洒上麻油即成。
三、 “燕丝”:将干肉燕皮切成丝,放入沸水中煮熟,捞起放在汤碗中,撒上葱末。将骨汤下锅烧沸,加味精、虾油(或精盐)等适量调味品后,冲入燕丝中,洒上麻油即成
关于“燕皮馄饨”有一个由来:相传明朝嘉靖年间,福建浦城县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吃多了山珍,他家厨师便想出一个新花样,取猪腿的瘦肉,用木棒打成肉泥,掺上适量的番茄粉,擀成纸片般薄,切成三寸见方的小方块,包上肉馅,做成扁食(福建地区对馄饨的称呼),煮熟后配上高汤。御史吃在嘴里,只觉滑嫩清脆,连呼“大妙”,忙问是什么点心,那厨师因其形如飞燕而信口说“扁肉燕”,由此才有了“燕皮”一说。
关于“肉燕”,郁达夫先生在一九三六年写的《饮食男女在福州》一文中,提到过:“初到福州,打从大街小巷里走过,看见好些店家,都有一个大砧头摆在店中;一两位壮强的男子,拿了木锥,只在对着砧上的一大块猪肉,一下一下的死劲地敲。把猪肉这样的乱敲乱打,究竟算什么回事?我每次看见,总觉得奇怪;后来向福州的朋友一打听,才知道这就是制肉燕的原料了。所谓肉燕者,就是将猪肉打得粉烂,和入面粉(实为’地瓜粉——编者),然后再制成皮子,如包馄饨的外皮一样,用以来包制菜蔬的东西。听说这物事在福建,也只是福州独有的特产。 ”
汪曾祺先生也曾在《初访福建福州篇》中提到肉燕:福建人食不厌精,福州尤甚。鱼丸、肉丸、牛肉丸皆如小桂圆大,不是用刀斩剁,而是用棒捶之如泥制成的。入口不觉有纤维,极细,而有弹性。鱼饺的皮是用鱼肉捶成的。用纯精瘦肉加茹粉以木槌捶至如纸薄,以包馄饨(福州叫做“扁肉”)谓之燕皮。
燕皮馄饨,用燕皮包的馄饨。燕皮是用精瘦猪肉捶打而成。两斤肉泥放进甘薯粉里,可以捶出十斤燕皮。忘了是哪一个散文作家曾说,福州人喜食燕皮,在70年代什么都配给供应的时候,一个人一个月只有二两肉,别的地方嫌肉不够,要拣肥的油的,攒上一家人的定量,买上一斤肉,红烧了吃个油光嘴香来过瘾,而福州人则会把这二两肉捶成燕皮。捶时用荔枝木的砧板荔枝木的手槌,将一块纯精瘦肉捶成肉泥,三个人围着齐腰高的荔枝砧板捶打肉泥,手臂此起彼伏,声音清脆悦耳。
一直都很喜欢吃燕皮馄饨,去淘宝上找了一家正宗的店,买了一包“同利”燕皮,自己做一碗燕皮馄饨。
燕皮买回来,是一叠叠像毛边纸一样的,取出几层,用干净的湿毛巾上下包了,让燕皮吸湿变软。这工夫调制肉馅。肉糜里加上盐姜黄酒等调好味,再加拍碎剁细的荸荠、码过味道的虾仁拌匀。燕皮加上肉馅包裹成金鱼形,也就是随手一捏,上蒸锅蒸熟。做一碗汤,调好咸淡,把蒸好的燕皮馄饨放进去,撒上葱花就是了。馄饨在蒸过之后,馅里的汤汁油珠散在了汤里,这汤自然鲜美清香,因此在做汤的时候,我只用了虾皮熬汤,连油都不用放了。
肉燕除了包成馄饨做小食,也可以配以鸭蛋入馔,称之为“太平燕”,是过春节时的必备菜。福州土语中鸭蛋与“压乱”谐音,乱都压了,岂不太平?“太平燕”之名也由此而生。燕皮除了做肉燕和平燕,还有几种别样的吃法:燕皮切丝煮汤,叫燕丝汤;把肉馅捏成丸子沾上燕丝煮汤,叫燕丸汤。
本文为摘录文章,在此感谢原创作者。
C. 燕皮馄饨的由来
相传,早在明朝嘉靖年间,福建浦城县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家居山区,吃多了山珍便觉流于平淡。于是,他家厨师取猪腿的瘦肉,用木棒打成肉泥,掺上适量的蕃薯粉,擀成纸片般薄,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包上肉馅,做成扁食,煮熟配汤吃。御史大人吃在嘴里只觉滑嫩清脆,淳香沁人,连呼“大妙”,忙问是什么点心,那厨师因其形如飞燕而信口说“燕皮馄饨”。后燕皮馄饨与鸭蛋共煮,因福州话里鸭蛋与“压乱”、“压浪”谐音,寓意“太平”,而又有“太平燕”之说。
“太平燕”是福州的一道知名地方风味小吃,也是福州风俗中的喜庆名菜。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肉燕亦由此成为馈赠佳品,为福州人包括海外乡亲所衷情。
在福州僻街小巷,听到一串有节奏的“嗒、嗒”之声,循声而去,就可寻及燕皮店。不过,要买正宗上好的燕皮,还得到福州南后街中国澳门路上的同利肉燕老铺,正所谓“百年同利,中华燕皮”。
同利肉燕老铺创始于一八七六年,至今已传承五代,是福州一家创业一百二十多年、制售燕皮的“中华***”。听已执掌“同利”的陈君方说,他的父亲、第三代传人陈存谈,现年七十多岁,而从十二岁时开始打制燕皮,至今已有六十多年。
百余年间,陈家严守祖训打制燕皮,猪肉必选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蕃薯粉,肉粉配比恰到好处;通过精细复杂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薄如白纸,其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同时,“同利”一贯遵循薄利多销原则,节日与平日同价。正是这近于“迂腐”的生意经,使得老铺盛名于世,燕皮远销北京、上海、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东南亚一带。
日本有位佐藤寿一先生率日本电视工作者一行特地来到福州,慕名找到“同利老铺”,制作了电视专题节目,向日本观众介绍福州肉燕。以同利老铺燕皮制作的“扁肉燕”在“中华名小吃”认定会上获金奖的福州美食园,更是赠“同利”一方金匾,曰“相得益彰”。如今,“同利”已走出南后古街,在榕城美食街和元洪城美食大世界内新设分店。紧跟时代步伐,趋应大众化口味,开发新产品,把燕皮推向全国乃至世界,陈君方痴心不改。他家将飞舞木槌,一槌一槌地在福州传承着精湛的手艺。
D. 福州哪里有卖好的燕皮具体地址
同利肉燕,在澳门路林则徐纪念馆对面.
百年老店,名字响,几乎成了福州肉燕的代名词了
E. 福州燕皮
当然不是福州人都会做,燕皮不比饺子,自己在家就能弄。这是个复杂活,福州人要吃也都是街上买的。传统燕皮肉燕店能看到两个师傅拿着大锤子拼命砸肉,把它们筋都砸断变成软泥以后,搀地瓜粉摊成薄皮以后就是燕皮了。一般这都是老店里慢慢自己培养人做这行,没有什么培训的,这可不像蛋糕diy店,哈哈
F. 福州肉燕皮是什么,肉燕是什么
福州肉燕皮在福州美食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福州肉燕皮由来 精肉千锤打成浆,薯粉相伴铺成张。竹片沾卷滚水煮,如燕插翅如高汤。从这四句流传与福州坊间的俗语可以看出,其制作过程之细致讲究。因此人们给了它一个美称叫燕皮。 福州肉燕皮制作过程 首先原料要选用新鲜的猪后腿精肉,剔净筋膜、碎骨等,然后将精肉切块软硬搭配分组。然后将分好组的肉放在砧板上,用木槌反复捶打,并加入适量糯米或甘薯粉增加粘性,捶打时节奏均匀,肉坯要反复翻转,直至打成胶状肉泥。然后将肉泥放在木板上,均匀撒上薯粉,轻轻拍打压延,成为鲜燕。将鲜燕切成长条,悬挂通风处晾干即成干燕皮。这样的肉燕皮,薄如纸,煮后晶莹剔透,连抱进去的馅儿有哪些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肉燕的不同做法 肉燕是很传统的地方特色食品,只有福州才有。四川人的抄手,广东人的云吞,江南的馄饨,与肉燕只是类似,真正的做法却完全不一样。正宗肉燕是用肉燕皮包上肉馅蒸熟,吃时下在汤里或直接水煮。而馄饨所用的皮就是普通的面皮,没有肉燕皮这样高的营养价值。 看了小编介绍的 ,大家也能明白一二了吧。可以近距离感受福州美食哦~~
G. 肉燕皮的做法
所谓肉燕就是选取新鲜猪后腿肉,放置案板上,四个人用木锤反复捶打,并加入适量糯米湖、植物碱以增强粘性。经反复翻转边捶边打剔除小筋膜、直打成胶状肉泥。
再将肉泥放在木板上,均匀撒上熟粉、轻轻拍打压延,直至成薄如纸的鲜燕皮。
接下来就是用这薄如纸的燕皮包肉馅与混沌做法雷同,但混沌与肉燕简直不能比。
薄如蝉翼的燕皮包裹着特制的馅料(一定要有荸荠,虾仁等),煮熟后晶莹剔透、放入口中就一个“脆”字,不仅是外皮就连肉馅也是香脆的(不像混沌的面皮易坨)。可以用一句话形容:那就是有种囫囵吞枣的快感。让你的心灵得到升华和陶醉!每逢节日喜宴,福州人的餐桌绝对少不了它。
用料
五花肉 荸荠
新鲜燕皮 胡萝不
香葱 鸡蛋清
胡椒粉、生抽、老抽、鸡精、 香油等
1。剁肉馅、葱切珠、罗卜 荸荠切细调匀
2。所有材料加蛋清及佐料拌匀
3。新鲜燕皮对半剪成方块
4。燕皮摊开筷子夹些肉馅 对角左右轻捏既成
5。高汤烧开下肉燕中小火 开几分钟就可。
6。碗里加入胡椒粉、醋 、香油葱珠
7。煮熟的肉燕装入碗里趁热吃
皮脆顺滑的福州肉燕的做法
材料
小贴士
1.可以一次多包些,像混沌似的放冰箱冷冻。
2。也可以包好全都上笼屉蒸几分钟熟了晾凉冰箱冷冻,随吃随拿。
3.煮面条、吃宵夜等等加几个开几开味道瞬间丰满起来。
4.条件许可一定要买新鲜的,到异地当天也没问题。因为干的不好回软,操作不当易碎损耗大,每次要用时从冷冻室取出一小份。
H. 肉燕皮的介绍
肉燕皮,多称作燕皮,是福建福州着名的汉族传统小吃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肉燕皮是用精肉配上淀粉等辅料精制而成,形似纸状,洁白光滑细润,散发出肉香,食时颇有燕窝风味,非常爽口,故被誉为肉燕皮。
I. 福州同利肉燕皮
福州同利肉燕老铺是“中华老字号”,始创于清光绪年间(1876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已传承五代,是最能代表福州的小吃之一。老铺地址在澳门路。
燕皮是将猪瘦肉用木棒捶成肉茸,放入上等甘薯粉,制成薄如纸张的片状食品,又称肉燕皮。成品燕皮色白质香,平滑细润,脆嫩爽口,可切成丝状煮食,也可包上馅成馄饨状,是福州特有的风味小吃。晾干后的燕皮可以长久储存,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干透的燕皮颜色白而略带灰色,被修边,折叠,包装成比扑克牌略大的纸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