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手艺人的出路在哪里
本文选自知乎,作者尹静焯。
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起,复兴传统工艺美术成为了一种潮流,各路文人艺术家收藏家都在吆喝着要振兴传统工艺,似乎到处都是鸡血满满的理想主义者,个个都向往着诗与远方,且迫不及待地要过一种文艺且高雅的慢生活。我也曾为此激动了好一阵子,可是当我试图加入这股力量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从来就没有成群结队的理想主义者,在这片吆喝声中,除了虚无的热闹我几乎感受不到任何跟“慢”跟“雅”有关的“静”。而一旦没有了“孤独”作为创作的背景,我不相信在热闹地围观中能产生出一流的作品。
无疑,从母体文化中寻找出路是最明智的选择。只是在大家打出“复兴传统工艺美术”这个口号之前,却并没有想过给手艺人一个成长的空间,也没有人关心过他们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然后就迫不及待地要向世界展示我们的精神文明了。更现实的则是想急切地打开市场。当然,确立文化自信以及开拓市场并没有什么好批评和质疑的,可在此之前我们不能无视手艺人的生存现状以及他们的心理渴望。文化艺术能否繁荣兴盛,首先得从关注创作人开始,这是常识。而手艺人作为一个创作群体,却从来没有被真正地尊重过。微薄的收入就是最直观的体现。如果不是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强烈的创作欲望,我想应该不会有人傻到要以手艺为生。
坦白说,如果没有母亲的缘故,我可能永远都不会关注手艺人这个群体。虽然手艺人也属于创作群体,但是比起设计师和艺术家来说,手艺人更像是产品的高级加工者。在所有的创意人群中,手艺人受到的尊重程度是最低的。这其中的原因有四:
1.“技艺不及思想高级”的固有观念注定手艺人的社会地位不会很高。
2.在更多人的观念里“技艺”主要意味着服务,而在我们的文化里其实并不尊重那些具有服务性质的职业。
3.在工业化之前,将“技艺”与“实用”捆绑在一起的“常识”在压迫着手艺人的创作自由。于是在生存的压力下,手艺人很难有机会获得更深入的审美教育,“制作”远胜过“创作”。
4.大众的审美需求普遍太低,因此从事创意行业的积极性也很难被充分调动起来。年轻人就更不愿意加入传承的队伍了,发展也无从谈起。
那么在传统工艺亟需传承与发展的今天,手艺人作为主角到底该何去何从?他们自己内心的渴望又是什么呢?
现实生活中,除了我母亲,我并不认识其他的手艺人,但由于我们关系的特殊,通过对她的了解,我大概能想见到其他手艺人的心理状态。起初,在她的身上我看到的并非是什么“传统文化”之类的璀璨光芒及欣欣向荣的市场,而仅仅是一个手艺人的创作欲望,说手艺人可能都算是抬举她了,若干年前的她,按她自己的定义可能更为恰当――什么也不是。充其量算是一个心灵手巧的手工爱好者吧,比起那些深藏在民间的工艺大师们,实在不好意思自称手艺人。
但是我也不知道是哪来的自信却让我执着地认为她不仅能成为工艺美术大师,她更能成为一个艺术家。俗话说,心灵手巧。但事实上,心灵的人手未必就巧,不是每个胸有成竹的人都能下笔有神。但是手巧的人心必定灵。我只是单纯地相信对于一个有感觉的手艺人来说,只要她想,没有她做不到的。
但难就难在她不想,或者准确地说,她不敢想。但基于我对她的信任和鼓励以及她内心深处的创作渴望,她最终走上了追求极致审美的道路。
记得自我上大学起,我就一直在给她洗脑:“你能!你能!你能!”然后举着一个她编的小青蛙逢人就显摆,还不忘念念有词道:“我妈是大师!”俨然一个精神病患者!但是谁都隔不住不停地在耳边叨叨,后来,她也疯了。再后来,我们身边的亲友越来越少,然而我们却日趋笃定。
手编小青蛙 by 曹红梅
想帮助她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我的理想,而配合我成为一名艺术管理者则是她作为一个母亲的支持。在与她合作的这个过程中,我的身份多种多样,但对与她的身份定义,我从来都坚定地称之为“艺术家”。因为在所有的创意人群中,只有艺术家是拥有绝对的创作自由的。而作为一个创作人,没有什么比争取创作自由更重要的事情了。
不知不觉走到今天,就以追求卓越所获得的那种坚定和自信,私以为不管是从手艺人个人的发展方向来说,还是从振兴工艺美术的角度来说,摆脱固有观念的束缚,成为一名艺术家才是手艺人最终的归宿。
卓华作品:精灵谷| 群?6? 名媛(纤维软雕塑)
但存在的问题却依旧尖锐。首先,成长需要时间,观念的更新其实比提升技艺上的造诣要难的多,没有10年的潜心修行恐怕不足以成器,也许会更久。此外,“生存”的问题会随着追求“存在”而变得更加严峻。很不幸,几乎全世界的艺术家的生存状况都很艰难。更绝望的是,艺术品的“价值”与“价格”需要时间去平衡。多久?一辈子可能都不够长,选择艺术基本全靠情怀和亲友的赞助支撑度日。但其实选择以手艺为生也是一样的艰难。所以我从来都不热衷于销售作品,店铺的意义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展示和传播。
但幸运的是,手艺人有一个特别友好的合作群体,设计师。同手艺人一样,设计师的生存状态也并不是十分乐观。虽然没有人会否认设计师是从事创意工作的,但设计跟艺术的区别在于,设计必须要平衡产品的实用功能与审美。有趣的是,当人们一旦谈及实用,审美必定是位居二位的,于是设计师的创意就总是被视为理所当然,但是客户们却又能轻易地分辨出优劣美丑,且声称一定要高端大气上档次。为此,设计师们不断地发声抗议,要求得到应有的尊重,但可惜设计师们所依赖的“市场”却并不买账。客户也会振振有词地回怼:“你的能力还不值那么多钱。”
听起来好像也挺有道理的。的确,大牌的设计师不仅能力酷炫,心态也都特别淡定从容,但心平气和的背后其实是可观的收入。可问题是我们有多少大牌的设计师呢?也许有,但你我肯定都没见过。现实的情况是,设计师的平均待遇不仅低,且入行的门槛也低。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那么贵的设计师呢?或者说,客户允许设计师变贵了吗?
卓华作品:雨花泉| 残屋藏美(创意名片架)
当客户的审美需求远不及设计师的时候,要么设计师降低要求,变成一个迎合客户的软件操作员,要么付出更多的心力去平衡最终的产品,这其中还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教育客户,在收入与付出严重失衡的时候,这个模式自然很难长久。
此外,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寻找投缘的手艺人创立独立的设计品牌,开启创业之路。这是眼下我看到的最好的发展模式。然而这种合作方式虽然理想,但现实中的问题却也很难协调。
理论上说,设计师负责创意,手艺人负责生产,开创一些市场接受度高的原创小品牌,成功的话也是可以支持创作的持续发展的。但问题在于,手艺的“慢”与现代社会的“躁”几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对于有购买力的人来说,他们愿意收藏一件价格昂贵的艺术品,但却不愿意花太多的钱去购买一件“产品”。不管你的创意有多棒,手艺有多精,但凡跟“实用”挂上钩的,消费者必然要追求性价比。长期来说,设计师就只能尽可能的设计一些相对简单的产品,而手艺人也没有机会在艺术创作上追求卓越。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最终还是得依靠半工业化的流水加工。
如果手作品牌体现不出手工的“贵”,不管是对手艺人的职业发展还是对工艺的传承和发展都没有什么实质的帮助。即使从商业的角度来说,也很难有更乐观的发展。
尽管现在大家都知道手工定制很贵,但是真正愿意为此买单的都是具有极高审美需求的小众人群。换句话说,如果手艺人不以一个艺术家的心态去创作,一方面很难收获高端的客户群,另一方面也没有机会去培养更广泛的收藏群体。但正如我刚才所说,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且艰难,但如果有设计师的参与一切皆有可能。只是我认为的“参与”并不是急切的去做产品做市场,而是以一种过渡的合作模式,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成就,最终以消解彼此的身份为目标。也就是说,与其以销售具体的产品为导向,不如提供技艺与创意结合的艺术课程去开拓更广泛的生源市场,培养更多的潜在艺术家并与其一起成长。
因为我们既不缺能工巧匠,也不缺创意人才,我们缺的恰恰是独立的艺术家。而手作艺术家群体的崛起才是复兴传统工艺的希望,增强文化自信的根本。
卓华作品:精灵谷| 和声(纤维软雕塑)
个人认为,手工的“贵”,不仅仅是贵在作品本身,还贵在成就及帮助更多的人平静浮躁的心灵,提升审美的修养,完成自我的认同,最终成为一个灵魂饱满的人。
② 你会瞧不起手艺人吗
我不会瞧不起手艺人,因为他们都是靠自己赚的钱。
就比如理发师,理发师服务着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证明了理发师的重要性,世界上有很多行业,每一个行业都有存在的必要性,理发只是其中的一种行业,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长,没有哪个行业更多的被看得起或者被看不起。
核雕:昔有“东坡泛舟赤壁”核雕惊艳世人,此技法亦流传至今,核雕之细微,形式之丰富,故事之精彩,都令人深深赞叹,这把微型核雕扇,造型别致、精致小巧,不仅雕刻出古时女子的袅娜风韵,连这看似脆弱的挂坠都精心雕刻了出来。
石雕:一块其貌不扬的石头,一场匠心独运的创作,让山峦惊奇,茂木丛生,云雾蔼蔼,小桥流水泛舟,楼阁错落有致,细到每个瓦片砖块的纹理,大到整件作品的结构分布,石雕,不仅雕形,更是雕魂。
中国街头手艺人展示的传统糖画手法,看得外国网友直咽口水。先是用小火熬制糖浆,熬到拉丝后便用小汤勺舀起,在石板上飞快制图,一只卡通小乌龟跃然而出。
③ 疫情好转,手艺人民俗艺人能否出摊卖东西吗
疫情都已经好转,手艺人民俗艺人是可以岀去摆卖东西的,为了你和他人的身体健康,最好戴上口罩,祝你生意兴隆。
④ 我们手艺人是赚不到几个钱但诚信是我们坚守最后的底线
很天真,很傻,但是有最最的真实,这是开拓和发展,让人能够加以信任的基础。手工竹编的制作特殊性,绝大多数的编制是隐秘在有竹资源的山区,这就注定很多原创编制艺人师傅是不被人们所知道的,而他们是支撑整个竹编行业的初始基石,他们也是需要肯定和尊重的,对匠人师傅的尊重,对他们编制和原创设计艺术的尊重。
中国还有很多的编制产区,有着不少的竹编编制师傅,也有太多人从事竹编行业本身或者衍生开来的行业,可统称为行业生态链吧!竹编从业人员,很多人是因为喜欢竹编,且能够有机会和竹编行业结缘,也就因此走上了竹编之路,他们是竹编的真爱粉,并以竹作为必要的生活经济来源,他们有着和绝大多数竹编艺人师傅们一样的质朴和厚道。在很多竹编产区,会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用差不多自己的一辈子时间来支撑了当地竹编行业的正常运转,没有大富大贵,但也几十年如一日的干了下来。
随着绿色、环保、健康理念的回归,加上国家对手工文化的重视,并推行了诸多的福利政策,看到福利之后,很是正常又奇怪的出现了很多相关的机构,但真心了解之后,对手工完全外行,他们大多都是以推行手工文化为幌子,干着坑蒙的勾当,来达到司马昭之心。
什么是真心想为竹编行业做事的呢?至少有一个前提,真心为竹编艺人师傅服务且为他们提供便利,而不会以自己的手段再去压榨竹艺师傅们的劳动收入。手工竹编行业的低迷很大原因是竹编艺人师傅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所以,帮助竹编艺人师傅劳作的单位时间收入提升,是基础的现实手段,其次,尊重竹编艺人的工作性质和设计方案(不管是思路还是成品),不能做剽窃、盗名的下三滥勾当。
竹编行业本身是一条多环节的生态链,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只要把其中一个环节做到极致,就已经很是不错了,当然,在自身条件允许下,是可以发展到多个环节的,但是在竹行业中,却有一群人,他们没有真正过硬的本事,却想着多环节的名利双收,如若是通过自己努力学习得到无可厚非,但却用上了竹业人最不耻的盗取,剽窃来达到目的,被很多同行业的人所唾弃。
盛名之下,其实难却,繁荣背后的落寞和阴暗,才是最应该拿出来晒晒太阳,竹编行业,必须需要追本溯源,还真正竹编手艺艺人师傅的尊严和肯定,别让欺世盗名之辈祸害了整个竹行业的名声。
⑤ 手艺人真的有出路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手艺人作为其中的一个单元,在各行各业中发挥中极其重要的作用。
手艺人,越着社会的多元发展,这个名词不会消亡,只会更加的出彩。虽然近年来有着诸多的人工智能等一大批科技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但是人工的某些优势,那是智能无法取代的。远的不讲,当大家走进私房菜馆,走进米其林餐厅的时候,那一盘盘经过厨师艺人精雕细作后的美味上桌,你就能更加的体会到手艺人的分量。
手艺人,社会单元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群体。
⑥ 为什么现在技工 手艺人越来越少
现代社会的技术人员逐渐减少
谁都听过“工匠精神”,谁都赞扬“工匠精神”,但我们社会现如今的事实就是具有这样精神的技术人员已经越来越少了,不少流水线复刻品代替了技术人员,于是开始有更多的人关心保障技术人员生活的问题。
技术人员的减少归根到底还是在工薪的方面,我们也都明白“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不现实的,在过去的时代因为机器产量较少,而且制造机器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需要操作技术员,产品的生产研发更是离不开技术人员,所以能在工厂里做技术的工薪都不会很低。
可是近几年却大不相同了,机器流水线增多,各种新兴产业兴起,技术人员的工资却没有什么大的起色,甚至是低于一般上班族的,很多技术人员在面对要求涨工资困难的情况下纷纷选择了其他产业。
⑦ 2004年手艺人工资是多少一天
这个没有一定的数额吧。技术性比较强的可能高一些,2004年的泥瓦匠也要七八十块钱吧。如果是书法绘画的是比较高的,一张画,一副字也非常昂贵的。还是努力学些技术吧!
⑧ 我是手艺人,最近感觉河狸家不错,能赚钱么
河狸家有“百万雄师计划”是扶持手艺人的,可以为手艺人提供帮助,通过线上工作室模式,提供了完整、有上升空间和发展潜力的手艺人平台。
⑨ 纹身师的月收入大概能到多少
一、首先,一个好的纹身师,一般会自己开店,因为开店几乎不需要多少成本,关键问题在于你的手艺有多高。如果是刚入行一年左右的人,工资不过2,3千而已,也就够自己生活费,而且有些技术一般的,收费也会很低,有些五六十元也会做,可以说勉强过日子而已。
其实,纹身师这个行业,也是有淡季和旺季之分的,而且收入也不是很稳定。即使你开店了,如果没有名气,又或者开店位置不是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赚不到多少钱的。
(9)福州手艺人能赚多少扩展阅读:
纹身行业的前景
1、纹身艺术发展到今天,技术和设备不断改进和完善,纹身机的出现和色料的不断丰富也使其表现形式也极大丰富起来。
2、纹身行业逐渐浮出水面,并呈现出日益增长的态势,社会对纹身师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
3、目前国内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有近10万,国内方面:纹身行业进入中国,从概念普及、行业成型到市场不断扩大不过八年。
4、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观念的更新,从成熟的国外市场发展经验来看,中国的纹身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谁能把握住这个机会,谁就能在这个新的行业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补充:
1、纹身行业蕴涵巨大的利润空间,据专业调查机构报告显示,我国纹身市场每年以300%左右的增长率迅猛发展。我国具有庞大的消费人群。
2、纹身行业已成为最具前景的投资项目。国际方面:全球纹身状况及数据统计表明,近一个时期以来,纹身已日益突出。
3、在过去的十年里,《生活杂志》估计,在1936年有10万美国人或约6%的人口至少有一个纹身。据哈里斯民意调查,纹身发展截止到2003年,纹身的人群增长近三倍,16%的美国人现在有一个或多个刺青。
⑩ 卖银饰,玉珠,自己串的手链,能赚钱吗
肯定能赚钱的。因为你是自己穿手链儿。银饰玉器珠宝。这都是有批发价和零售价的,挣个差价钱。因为以前我有一个群儿。群主就是专门卖这些东西的。关键看你进货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