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福州四季度gdp为什么高
因为福州四季度到了冬天,人们消费需求增加,所以gdp增长更快。
福州的“黑”不仅在于排名的“偷袭”,还在于其四季度的神勇表现。对比前三季度数据可以看出,2021年四季度,福州GDP劲增3692.5亿元,几乎是其前三季度总量的一半,四季度占比全年超过32.6%。而大多数地区四季度GDP全年占比在28%左右。
不仅如此,在2021年的排名中,福州历史性地超过了福建经济总量最高的泉州。长期以来,作为福建省会,福州在省内的地位比较尴尬,从经济总量上看,GDP不如省内最高的泉州;从城市行政级别来看,又不如副省级城市厦门,因此,其省内首位度不高。
福州分析
最近几年,福建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2021年,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又发布《关于支持福州实施强省会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福州GDP达1.7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7%以上,常住人口超1000万人,城市首位度25%以上。
与福州一样,合肥和济南也是实施强省会战略的城市,2011年和2019年,合肥和济南分别通过合并巢湖部分地区和莱芜市壮大省会城市,是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强省会的先行者。通过实施强省会战略,省会城市经济实力、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都迅速扩张。
在GDP万亿元城市俱乐部中,很多城市是强省会战略的受益者。24个城市中除去4个直辖市,20个城市中11个是省会城市,基本上都是实施强省会战略的城市,包括西部的成都和西安、中部的武汉和郑州,也有济南、南京和福州等东部沿海省会。
预计强省会战略仍将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的主要政策,越来越多的省会在推行。2021年11月召开的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也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长沙将力争2026年GDP达到2万亿元、经济首位度超过30%、常住人口突破1200万,用五年时间实现强省会。
② 厦门或者福州有没有可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呢
厦门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列单元城市,而福州市福建省的省会城市,厦门或者福州有没有可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呢?我想答案是有可能,但目前希望不大。
想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至少需要辐射1亿人口的经济腹地,福建省本省就只有4000多万人,旁边的广东和浙江又无法撼动,跟江西也隔着武夷山脉,从近期的经济发展来看,厦门或者福州市是很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
③ 福州市人口2021总人数是多少
福州市人口2021总人数是842万人。比2020年末常住人口增加10万人,2021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3%,比2020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根据去年发布的福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普查标准时点2020年11月1日零时,福州全市常住人口829万人,十年共增加117万人。福州常住人口总数仅次于泉州,位居全省第二位。根据福州市统计局透露的消息,去年泉州常住人口达到885万人。
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时的878万,去年常住人口增加了7万人。2021年泉州常住人口达到885万人,而福州常住人口842万人,福州与泉州差距进一步缩小至43万人,说明2021年福州常住人口比泉州多增加了7万人。
福州市经济发展
2020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20.02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0.7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0.77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5618.55亿元,增长4.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6.1%。2021年福州市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631.98亿元,同比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6.0%,分别高出全省、全国0.4、0.8个百分点。2021年,福州市GDP总量(11324.48亿元),超过了泉州市。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福州
④ 2021年福建各市gdp排名
1.泉州市8352.72亿
2.福州市7631.98亿
3.厦门市5294.27亿
4.漳州市3719.36亿
5.莆田市2286.1亿
6.龙岩市2197.09亿
7.宁德市2152.21亿
8.三明市2055.6亿
9.南平市1489.68亿
泉州市以GDP总量8352.72亿元排名全省第一,占全省GDP总量的23.74%,GDP增量880.47亿元,名义增速11.78%。
省会福州市以GDP总量7631.98亿元排名全省第二,占全省GDP总量的21.69%,GDP增量872.64亿元,名义增速12.91%。
厦门市以GDP总量5294.27亿元排名全省第三,占全省GDP总量的15.05%,GDP增量552.91亿元,名义增速11.66%。
3000亿级别的城市为漳州市,2000亿级别的城市有莆田市、龙岩市、宁德市和三明市,1000亿级别的城市有南平市。其中宁德市名义增速19.85%排名全省第一,南平市名义增速8.88%排名全省最后。
拓展资料: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出产的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理论上计算结果相同。
⑤ 关于福州的经济形势
福州的消费水平不高,租房子的费用单间300~500.明年福建的GDP计划10%,还是有机会的。
⑥ 2022中国城市gdp一览表
图片说明: 一季度中国GDP增长好于预期。图为18日,大批出口轿车在山东烟台港等待装船。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尽管这一数字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也比市场此前预期的要好,但部分主要指标增速放缓,特别是3月份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舆论普遍认为,这主要是由于3月份以来世界局势复杂演变,特别是国内疫情影响持续,一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不过,一些西方媒体由此看衰中国经济,声称“中国经济正处于危险时刻”,甚至幸灾乐祸地称这是“为‘动态清零’付出的代价”。但18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多名中国学者都表示,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大、韧性足、市场空间广的特点没有改变,只要协调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中国进出口总额在去年高速增长21.5%的基础上一季度增长10.7%,特别是出口增长13.4%,说明了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更让其他国家羡慕的是,中国一季度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仅增长1.1%。美国彭博社日前称,在应对通货膨胀问题上,“中国可以给西方上一课”。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挑战
法新社称,中国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8%。这一数字超出了此前西方媒体和经济专家的预测,彭博社此前估计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仅为4.3%,路透社的估计是4.4%。
俄罗斯“金融市场”网站称,中国保持经济增长势头并不容易,这一数字是在中国部分经济中心城市因为疫情而封闭的情况下取得的。随着俄乌冲突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持续,加之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要实现年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还需继续努力。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18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他指出,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全球疫情扩散蔓延,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加大,国内疫情散发多发,一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报道称,由于防控措施得力,中国是最早摆脱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世界主要经济体。但随着今年奥密克戎在多地暴发,对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
当被问及上海等地疫情是否会影响今年经济增速目标的实现时,付凌晖表示,我国产业体系全,超大规模市场空间广,改革开放红利多,经济治理能力强,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从全年看,我国经济有望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中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得益于1月和2月令人惊讶的良好经济表现,这两个月的经济指标超过了分析家的预测。不过,中国多地3月暴发了两年来最严重的疫情,多项经济数据出现大幅下滑,比如3月的零售消费额同比下降,这是中国2020年7月以来的首次。俄乌冲突升级则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这些都令未来几个月的经济增长更加艰难。
韩联社18日的报道称,中国经济当前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疫情,中国目前有45个城市由于疫情实施了全面或部分封控,今年第一季度采取全面和部分封控地区的人口和GDP分别占中国总数的25%和50%,这不可避免会影响居民的消费心理和企业的生产。
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经济发出看衰之声。英国《金融时报》称,由于多地因疫情暴发而采取封控政策,引发了供应链中断的担忧,中国经济“正处于危险时刻”。美国彭博社则幸灾乐祸地称,经济数据显示中国正在“为‘动态清零’付出代价”。
“关键是要稳定信心”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稳定信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18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一季度各项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面临现实困难。不过,考虑到疫情和国际环境一些超预期压力的因素,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比之前预想的要好。
陈凤英说,实际上,中国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有不少亮点。首先,第一产业同比增长6.0%,其中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这证明我们的粮食生产是喜人的。当前全球农业形势不好,全球缺粮,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其次,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2%、8.1%,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40.8%、24.3%、10.2%。这证明中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高端制造业和新经济发展形势不错。
“今年中国GDP增速将达5.6%”,彭博社引述国际知名投行瑞士信贷的预测称,中国最重要的经济数据是工业生产,而不是零售销售等需求指标。该投行认为,第一,封控对中国工业生产的影响将小于对消费的影响;第二,政府和企业投资将强劲增长;第三,尽管房地产销售不景气,但住房投资仍在增长。报道认为,今年中国经济的驱动力将是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资。英国《金融时报》也称,与消费支出疲软形成对比的是,中国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报道称,工业生产是中国从2020年疫情中复苏的一大推动力。
“中国政府发力稳增长”
“中国政府发力稳增长”,韩国《亚细亚经济》称,中国政府近来频频举行会议,出台各种措施,加大刺激经济力度。18日,中国政府举行了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会议并部署十项重要举措。刘鹤表示,要足量发放使用全国统一通行证;核酸检测结果48小时内全国互认,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不得以等待核酸结果为由限制通行。通过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用于交通物流领域的1000亿元再贷款,撬动1万亿元资金。
18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出台23条举措对受疫情影响的产业纾困解难。工信部当天也表示,正抓紧建立汽车、集成电路、装备制造、农用物资、食品、医药等重点产业和外贸企业“白名单”制度。《金融时报》引述巴黎银行新兴市场团队领导桑博的话称:“我们相信,中国决策者将致力于确保实现增长目标。”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对《环球时报》表示,出口、投资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数据来看,三驾马车至少有两驾是给力的。从出口来看,今年一季度整个世界贸易是在收缩的,而中国在去年外贸增长21.5%的基础上,仍然保持10.7%的增速。目前全国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市场主体有43.2万家,涉及的就业总人数是1.8亿人,对稳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驾马车投资也在大幅增长。2022年前三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5%,制造业投资增长15.6%。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去年12月基建投资仅增长0.4%,而今年一季度的增长高达8.5%,增长了很多倍。这都将拉动中国经济稳定增长。
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阿迪特亚·马图称,中国经济具备很强的韧性,从疫情暴发前两年的经济表现来看,一旦中国控制住疫情,其经济引擎可以迅速恢复。
更令世界其他国家羡慕的是,中国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表现温和。彭博社日前称,美国3月通胀率同比飙升8.5%,英国通胀率也升至7%,均创下几十年来的新高。从最新的通胀数字来看,发达国家正变成“新兴市场”。在应对通胀问题上,“中国可以给西方上一课”。
本报驻美国、德国、加拿大、韩国特约记者 萧达 青木 陶短房 张静 本报记者 李天阳 陈康 柳玉鹏
","force_purephv":"0","gnid":"9967404f0cb38f9cd","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96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3541911176d26f5.jpg","width":"1282"}]}],"original":0,"pat":"mass_leader,art_src_3,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5032466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c2fca3379f5b8cc3","src":"环球时报","tag":[{"clk":"keconomy_1:gdp","k":"gdp","u":""},{"clk":"keconomy_1:金融时报","k":"金融时报","u":""},{"clk":"keconomy_1:疫情","k":"疫情","u":""},{"clk":"keconomy_1:彭博社","k":"彭博社","u":""},{"clk":"keconomy_1:中国政府","k":"中国政府","u":""},{"clk":"keconomy_1:环球时报","k":"环球时报","u":""},{"clk":"keconomy_1:中国","k":"中国","u":""},{"clk":"keconomy_1:国家统计局","k":"国家统计局","u":""}],"title":"中国一季度GDP备受瞩目
中国gdp到2025年会达到多少麦肯锡预测?: 麦肯锡亚太区董事长欧高敦每年都会发布有关中国的预测,以下是今年的预测:1.两个词很重要:“生产力增长”和“技术破坏”中国将通过支持提高生产率来努力控制...
2025年我国gdp预计将达到多少万?: 大约25万亿美元吧! 届时1块美元可能兑换5块人民币.
2025年我国gdp预计达到多少亿? : 如果以现在的增速,总量超美国不是问题,08年到13年5年间就翻一倍了,现在9万亿美元,那时候差不多40万亿肯定有
中国GDP总量今年有希望排名世界第三名吗?与日本的差距有多大: 不出意外的话,中国将在五年内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三大世界经济体.因为中国沿海省份的经济能力已经与日本的区域经济能力相当,一旦使拥有大量军工企业的中国中西部省份经济技术水平提升东南沿海省份的层次,残酷的国际竞争迫使大陆企业加大在技术研发和管理水平提升方面的投入,日本在当前占住先机的领域将面临巨大威胁.既没有资源又没有强大市场支撑的日本根本无法与中国竞争,沦落也是必然的.
到2022年,我国人均gdp会达到12000美元吗 - : 我和马云一平均那就是几百亿美元何止12000美元
最新中国城市GDP百强榜公布,退出百强榜的有哪几个城市? - : 2009年统计的中国各城市gdp排名: 上海市 12001.16亿 13.3% 沪01 北京市 9006.20亿 12.3% 京01 广州市 7050.78亿 14.5% 粤01 深圳市 6765.41亿 14.7% 粤02 苏州市 5700.85亿 16.0% 苏01 天津市 5018.28亿 15.1% 津01 重庆市 4111.82亿 ...
2020年中国GDP十强城市有哪些变化? - : “2012年全国十佳宜居城市”的城市分别是:苏州、金华、威海、惠州、台中、南宁、信阳、芜湖、衢州、宜春.
⑦ 2025年我国gdp预计将达到多少万亿
2025年的GDP估计会到25万亿美元,
⑧ 中国gdp到2025年会达到多少 麦肯锡预测
预计,2025年我国GDP将达到22万亿美元。
应答时间:2021-05-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⑨ 中国GDP超万亿的城市扩至22个!你如何看待我国这张经济成绩单
我认为这张经济成绩单体现了我国经济的飞跃,我觉得这个是来之不易的,所有人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