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资讯 » 海外闽南人和福州人多少
扩展阅读
广州菲乐专柜店在哪里 2025-07-13 13:07:58
福州进货古玩哪里进 2025-07-13 12:58:33
厦门二院的中医科怎么样 2025-07-13 12:58:20

海外闽南人和福州人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6-02 05:51:46

A. 中国与东南亚哪个国家的文化交流底蕴最丰富

中国与新加坡的文化交流底蕴最丰富,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来区分:华人(汉族)占了人口的74.2%,还有马来族(13.3%)、印度裔(9.1%)和欧亚裔/混血(3.4%)等公民。大多数的新加坡华裔的祖先源自于中国南方,尤其是福建,广东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闽南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还有峇峇、娘惹等。新加坡人口密度7,697/平方公里,人类发展指数为0.901。

B. 台湾本土人和外省人的比例大致是多少

台湾有4大族群 台湾的人口组成,主要是从四大族群所组成的,主要是:原住民、鹤佬人(河洛人)、客家人与外省人,而其四种人的比例,因为通婚的关系,所以越来越模糊了,若要很讲究的话,有一个1989年时所做的统计,当时的外省人占台湾人口13%,鹤佬人占73.3%,客家人占12%,原住民1.7%。

而这四大族群中,除了原住民外,都属于汉人,只是他们来台湾的时间不同以及从那个地方来的差异罢了。 因为原住民所占的比例极少(只有1.7%),甚至有几个族群只剩下几百个人(如邹族),所以,在百分比例上很难被详记出来,所以他们被统称在一个原住民的类别当中,但你要细找,还是可以找得到的。

坊间有很多在讨论族群差异的书藉,如果你需要,可以去图书馆里找找,相信可以找到很详细的回答的。

人口构成

台湾也是个多民族地区,主要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苗族、 高山族等民族。其中97%以上是汉族。汉族人口中,以闽南人和客家人为两大分支。闽南人原籍以福建泉州和漳州人最多,客家人原籍以广东的梅州和潮州人最多。

高山族是台湾的主要少数民族。对于台湾的高山族起源说法不一,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台湾高山族的祖先是从祖国大陆迁到台湾的。台湾高山族包括平地高山族与山地高山族两部分。高山族人口总量一直呈增加趋势,但所占人口比重却不断下降。依人口普查资料,1905年,高山族人口为11.3万人,占台湾总人口的3.6%;1945年,高山族人口为16.7万人,占总人口的2.5%;1998年,高山族人口为39.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降至1.4%。到2001年,台湾高山族人口突破40万人(41.5万人)。

台湾高山族主要包括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布农族、卑南族、鲁凯族、邹族、雅美族、赛夏族与邵族(原称曹族)。

阿美族,古称“阿眉族”,现有人口约15.4万人,是高山族中人口最多的族群,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东部,即花莲县与台东县山区,多数已登记为平地山胞。

泰雅族,现有人口约8.4万人,为高山族第二大族群,主要分布在台湾北部及中央山脉北部,集中在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宜兰与花莲等县山区,约有200多个村落。

排湾族,现有人口约7万人,是高山族中的第三大族群,布分在台湾南部的屏东县与台东县山区。

布农族,现有人口约3.5万人,主要分布在台湾中部的南投、高雄、花莲、屏东与台东县山区。

卑南族,现有人口约9000人,由八个社组成,主要分布在台东纵谷山区。

鲁凯族,现有人口约1.5人,分布在台湾南部的的高雄、屏东与台东山区。

曹族(1998年台湾当局改为邹族),现有人口约8000人,分布在台湾南部的南投、嘉义及高雄县山区,现主要居住在日月潭附近。

雅美族,现有人口约4000多人,属父系社会,有六个部落,分布在台湾岛东部的兰屿岛上,是台湾惟一居住在海洋岛屿上的原住民。

赛夏族,现有人口约3000人,分布在台湾北部的新竹及苗栗县山区。

邵族,现有人口仅数百人,是高山族人口最少的一支,分布在台湾中部的南投县东南湖畔的德化社。
参考资料:google

C. 新加坡福建人中数量最多的是泉州人吗

泉州人就是牛逼

D. 闽南人的民系语言

闽南语是闽南人的母语,主要分布在福建闽南地区,南宋以来,随着闽籍先祖的几次大规模对外迁徙,逐渐分布于台湾、浙江、广东、海南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一带。闽南语发源于黄河、洛水流域,原称“河洛语”,闽南语曾是中国唐朝和北宋时期的官方语言。由于为了躲避中原的内乱战乱,中原人分别在唐朝中期及以后和北宋末年大规模南迁至福建南部,这样也就把河洛语带到福建,河洛话也因此俗称闽南话,闽南以外的闽南语则是后来闽南人向外迁徙形成的结果。
到了近代闽南语早已跨省跨国使用范围远远超过了福建南部一隅。在中国国内,成片的较大的通行区域,就包括传统上的福建闽南地区泉州、漳州大部分、厦门、龙岩市新罗区部分、漳平市部分地区、尤溪县小部分地方和大田县部分等地,以及台湾岛大部分。 还有江西、浙江、广东、广西、四川、江苏等地均分布有大小不等的闽南方言岛。包含被闽南化的人。 北宋时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继设立了掌管外贸的市舶司,使泉州发展成当时国际上的着名商港,对外海线交通十分方便。在这以后,闽南等地区便有不少人民,因为政治、经济或其他因素而移民海外(包括台湾),也因此带去了他们的母语 --- 闽南语。明末时,闽南发生大旱,郑芝龙曾招数千人到台湾垦殖,他们大多数便在台湾定居从16世纪起,西欧各国开始进行各种殖民海外的计划。西元1624年起,荷兰、西班牙先后占领南、北台湾,尤其荷兰人统治台湾将近40年,实施王田制,召募福建沿海人前开垦台湾。来台汉人多出身漳州莆田泉州,在长期与平埔族杂处和荷兰人的统治下,随移民所带来的闽南语也渗入了一些新的语言因素。明末郑成功抗清失败后,便率大军攻占台湾,赶走荷兰人。郑家出身福建南安,郑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 --- 陈永华,也是泉州人,而其所带来的军民也大多数是泉州人。因此,此时台湾的闽南语,是以泉州音占大多数的。
1683年,施琅征台,郑氏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统治台湾。隔年,清廷为防郑氏遗民,颁布渡台禁令,设下严格条件限制人民渡台,只能从三个口岸渡台,泉州莆田人从泉州港 渡台,漳州厦门人从厦门渡台,福州人从马尾渡台,还有大量人从福建沿海直接到台湾,有登记的人数只占福建人渡台总人数的很小比例,这在漳州莆田泉州厦门等地的自渡台湾的情况是相同的,大量的人不是通过官渡而是自己渡台,其中以粤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比较晚来台湾,台湾的开发几乎都由闽南人领先,而台湾的语言亦以闽南语为优势。雍乾之世,禁令渐松,1862年,因牡丹社事变,钦差大臣沈葆祯来台办理防务,以“开山抚番”为名,招徕垦野,因而解除了长达近200年的渡台禁令。在清廷统治台湾的200余年间 ,闽人来台人数激增,移民的语言随其足迹而传播到台湾各地。日后由于交通开始便利,人口逐渐增多,先后来台的泉州,漳州,厦门等地口音逐渐融合成一种不同以往的口音,民间将其称之为“漳泉滥”(漳泉混合的意思),莆田话和台湾话不可以互通。 台湾的闽南语特色是多种不同闽南地方口音融合,总而言之,台湾北部偏泉州腔,南部偏漳州腔。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战败,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在日本统治台湾期间,教育方面推行“国语”(日本语)政策,日本语在政治上占尽优势,在民间使用的台语难免受其影响,一直到今天,由于日本语是在中国南北朝时到清朝前期从中国带到日本的,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中国国民政府收复台湾地区;战后国民党再次发动内战,在经过共产党人和正义人士的艰苦努力, 国民党政府战败,带着几十万军队和人民从大陆“转进”台湾,这是台湾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动,再加上日后推行的“国语”(这次是北京语)运动,在其影响下,河洛再度加入新的语料。 由于古代越南、福建、广东等地是越族的地方,所以古代北方汉族迁徙南下后使用的古汉语受到了很多越语的影响,古代越南从中国的西汉到唐朝是中国的领土,即使从中国分离出去后,还是和中国南方保持密切关系,越南还是中国的五代到清朝藩属国,古代越南使用古汉语和古越语的融合的古越语时间有1000多年。近代现代之研究已也显示侗台语系(TAI-KADAI)亦与原始汉藏语系以及上古汉语有极密切之关系 。侗台语系和闽南话有某些共同的古越语,侗台语系包括了中国境内的侗族、壮族、傣族,与及东南亚的泰国语、缅甸禅邦语,所以东南亚人有学习闽南语的优势。更由于闽南人的迁徙传统,闽南人与海外,特别是与东南亚的交流极为密切。相应的,闽南语中自然有相当多的东南亚借词。从元朝开始,泉州成为为东方第一大港,元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泉州,从此闽南一带和中东、西亚、东南亚的来往更加频繁,大量的阿拉伯商人定居在泉州,出洋的华侨把外乡的语言带到闽南,时间久了,有的外来语的语词进入闽南语,成为闽南语的一部分。例如sat-bûn(soap,雪文,闽南语本身叫作“茶箍”)、pa-sat(巴刹)、chi- ku-la?t(巧克力)、chu-lu?t(雪茄)、phia?t-á(碟子)、tōng-kat(拐杖)、si?p-pán-á(铁板手)、ba?k-thâu(商标)、àu-sài(out side)(出界)、te?k-sî(出租车,台湾地区现多以闽南语发音称“出租车”)、pa-sū(bus,巴士车,台湾地区对于日常代步的公用巴士有念“公共汽车”的趋势)、má-tih(死亡)、gō?-kha-kī(骑楼过廊)、ka-po?k/ka-pò?-mî(木棉)、ko-pi(咖啡)。
闽南话又称河洛话,
闽南语的发源地是在黄河、洛水流域,俗称“河洛话”,这是因为最早在晋朝时有中原一带人避战乱南下,在无名江边定居,并把这条江定名为“晋江”,以示不忘自己是晋朝人。这样也把河洛话带到福建,并演变为闽北、闽中和闽南三种方言语系。但是汉人大规模迁徙到闽南则在唐朝五代时期,带来了8世纪到10世纪中原的语言口音。在闽南人从明朝后期至清朝移民时台湾后,把闽南话带到台湾。令人预想不到的是,原先说河洛话的地方早已不说河洛话了
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它分为几个次方言:
厦门话区:厦门、金门、同安。
泉州话区:泉州、石狮、晋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个县市。
漳州话区:漳州、龙海、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华安、长泰、平和、南靖等十个县市大部分。
龙岩话区:龙岩市新罗区部分、漳平市部分。
大田话区:大田县部分、尤溪县的小部分。
海陆丰区:广东海陆丰(汕尾市、 陆丰市 、海丰县)
潮州话区:广东潮汕(揭阳市、潮州市、汕头市、丰顺县的汤南镇、汤坑镇、留隍镇)
雷州话区:广东雷州半岛(雷州市、遂溪县、徐闻县等)
海南话区:海南岛东北沿海、东南沿海、西南沿海一带。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类似于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闽南人移居台湾大规模迁移是在1 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300多年来,闽南人和其它地区东渡的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开发祖国的这个宝岛,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闽南方言始终作为主要交际工具,保留在台湾人民的口中。特别是今天,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湾的父老兄弟不断到大陆寻根、探亲、访友,闽南话显得更加重要。
除了台湾省以外,及东南亚各国的许多侨胞也使用闽南方言,据初步统计,海内外操这种方言的人超过4000万,不少被闽南人同化的人也会使用闽南语,在东南亚的闽南人与马来人联姻的后代共计人数达1000余万人,不少马来人也会使用闽南语。

E. 福建的海外华侨有多少

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1088万人。其中,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这三地的闽籍华人华侨最多。比较着名的有李陆大,泉州安溪人,据说捐了有几个亿了,主要在教育方面,建校舍,资助学生等,福清有个融侨工业区,主要就是归国华侨办的,具体资料网上应该有
新加坡前5富豪
邱 德 拔 祖籍泉州人
郭 令 明 祖籍福建同安人
黄 廷 芳 祖籍泉州人
李 成 伟 祖籍泉州南安人
黄 祖 耀 祖籍泉州人

马来西亚华人前7富豪
郭 鹤 年 祖籍福建福州人
郭 令 灿 祖籍福建同安人
林 梧 桐 祖籍泉州安溪人
郑 鸿 标 祖籍广东潮州人
张 晓 卿 祖籍福建闽清人
林 国 泰 祖籍泉州安溪人
李 深 静 祖籍泉州永春人

印尼前5富豪
林 绍 良 祖籍泉州永春人
黄 奕 聪 祖籍泉州人
彭 云 鹏 祖籍广东陆丰人
蔡 道 行 祖籍福建福清人
林 天 宝 祖籍泉州人

台湾前5富豪
蔡 万 霖 祖籍泉州人
王 永 庆 祖籍泉州安溪人
郭 台 铭 祖籍山西泽州县
蔡 万 才 祖籍泉州人
辜 振 甫 祖籍泉州惠安人

菲律宾前6富豪
陈 永 栽 祖籍泉州晋江人
郑 周 敏 祖籍泉州石狮人
许 寰 哥 祖籍福建厦门人
吴 奕 辉 祖籍祖籍泉州晋江人
郑 少 坚 祖籍泉州永春人
施 至 成 祖籍泉州晋江人

F. 世界哪个城市华人最多

第一名:印度尼西亚——767万

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拥有华人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据统计,印度尼西亚拥有华人的数量在770万以上。即便这个国家,曾经发生过一段让华人恐慌的历史,但是这个国家,依然成为了众多华人的首选。2011年当地华裔人口:767万华人。

第二名:泰国——706万

亚洲周边国家,是华人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拿泰国拿说,虽然泰国的经济不怎么样,但是泰国这个国家拥有的华人数量也达到了700多万。2011年当地华裔人口:706万

第三名:马来西亚——639万

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的还不错,然后治安方面还算稳定,环境也特别的好,所以马来西亚这个国家,也有很多华人,据统计,目前的马来西亚拥有华人的数量大概在630万以上。2011年当地华裔人口:639万。

第四名:美国——346万

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教育还有医疗设备,都是位于世界一流水准,在美国拥有唐人街,美国的华人数量在340万左右,未来这个数值还会继续上升,因为随着国内人们生活水平及经济条件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移民到美国。2011年当地华裔人口:346万。

第五名:新加坡——279万

在新加坡说普通话,有很多人都听得懂,然后在新加坡的街上,也能听到很多说普通话的华人。新加坡是一个人口并不多的国家,就是这样一个人口不是很多的国家,华人就占了280万左右。新加坡2011年人口普查华人人口279万

第六名:加拿大——136.4万

加拿大的房价是越来越高了,很多加拿大当地人认为,房价上涨的原因是,因为华人在加拿大拼命的买房,所以才造成了房价的上升,加拿大目前拥有华人130多万,虽然造成了房价的上升,但是也对加拿大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加拿大2011年人口普查,华人人口:136.4万。

第七名:秘鲁——130万

秘鲁是南美洲国家,紧挨着阿根廷,巴西这些国家。进入21世纪以来,去往秘鲁的华人越来越多,秘鲁人口为30,946,000人(2013年),民族包括印第安原住民、欧洲人、非洲人和亚洲人。

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一些地区通用克丘亚语和其他方言。各民族文化传统的融合在艺术、饮食、文学和音乐等领域创造了多元的表达方式。2013年当地华裔人口:130万人。这在南美洲的国家中是华人人口是最多的。

第八名:越南——126万

越南,一个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接壤。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国土狭长,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紧邻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

因为和中国西南接壤,因为当年的战争以及其他原因,不少中国人都从边境到越南生活,并形成自己的华人帮派。越南 2011年当地华裔人口:126万。

第九名:菲律宾——115万

菲律宾,位于中国的海南岛南部,与中国的南海一直有着领土之争,前几个月甚至因为南海事件剑拔弩张,这也不妨碍菲律宾有着众多的华人。菲律宾 2011年当地华裔人口:115万。总人口:1亿100万(2015年7月)。

第十名:缅甸——110万

缅甸,被称为大象背上的国家。缅甸有约5141.9万(2014年人口普查),68%为缅族。

主要的法定少数民族为掸族(9%)、克伦族(7%)、孟族(2%)、克钦族、克伦尼族(1%)、钦族(2%)、若开族以及华人(3%)、印度人、孟加拉人,但缅甸官方不承认华人、印度人、孟加拉人为法定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缅甸语,也有为数不多的人懂英语和汉语。缅甸 2011年当地华裔人口:110万。


(6)海外闽南人和福州人多少扩展阅读:

一、分布范围

从大洲分布来看,亚洲为3627万人,占78%;美洲890万人,占15%;欧洲170万人,占5%;大洋洲100万人,占1.7%;非洲10万人,占0.3%。

按国家和地区划分,华侨华人的73%集中在东南亚地区,仅印度尼西亚(1200万)、泰国(850万)、马来西亚(640万)三国,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60%左右。

世界上居住华侨华人100万以上的有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缅甸、秘鲁、新加坡、菲律宾、加拿大、美国等10国。居住华侨华人10-100万人的有柬埔寨、印度、日本、西班牙、英国、法国、俄罗斯、新西兰、巴西、荷兰、德国、澳大利亚等国。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

第十二条

归侨、侨眷在国内兴办公益事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归侨、侨眷境外亲友捐赠的物资用于国内公益事业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减征或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

第十三条

国家依法保护归侨、侨眷在国内私有房屋的所有权。依法征收、征用、拆迁归侨、侨眷私有房屋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归侨、侨眷就业给予照顾,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升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照顾。

网络-华侨

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

G. 东南亚哪个国家分别中华文化浓厚、华人人数最多、华语流利、与我们最亲近认同感

东南亚华侨华人是中国的海外移民,基于共同的血缘与文化,部分东南亚华侨华人程度不等地参与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而中国对其海外生存与发展也曾予以特别关注。在东南亚华侨华人中,华侨虽为中国公民但常居海外,而华人则已然是外国公民,因而他们只要与中国发生关系,就必然跨越国界并受到一系列国际因素的影响。在影响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的所有国际因素中,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互动而成的国际体系至为重要,因为它对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影响最深远、作用最持久。 从国际体系的角度看,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属于体系内的单位互动,是体系内单位行为的结果。根据结构主义理论,结构是体系制约单位行为的关键性因素,因而,国际体系对单位互动的影响是通过结构对单位行为的塑造来完成的。由此可见,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不仅要受到中国与华侨华人居住国共同建构的国际体系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不是由体系本身直接施加的,而是通过体系结构对中国、东南亚华侨华人及其居住国三者行为的塑造来最终完成的。至于体系结构对这三者行为的制约,则都表现为理性基础上的“结构选择”。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国、东南亚华侨华人及其居住国三者基于自身利益根据国际体系的结构逻辑而展开的理性互动结果。

H. 台湾有多少福建人

最多的应该是粤语和闽南语系(包括台语)
这些地方是往外移民最多的
讲福州话的应该不多
毕竟福州话只在福州一带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