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个导师要带几个硕士研究生啊
在中国一年一个硕士和一个博士,这样一年同时在校学生5-8个,可能就差不多。
太多了,就会疲于应付学生毕业。特别是现在连硕士生毕业都要求有SCI论文才能毕业。我觉得,少几个学生,导师会有更多机会亲自指导,而不是完全靠年轻老师。但在学生资源越来越稀缺时,大家都不会轻易放弃研究生名额,特别是那些把研究生当劳力使用的教授。
现在学生人数少些了,老师也就会越来越珍惜研究生资源了。导师也会有更多时间直接指导学生了,就像中科院系统的老师一样。所以学生数的减少,这是件好事。
相关介绍:
硕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有培养本科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本科生。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硕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硕士生的学术队伍。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课程。
㈡ 副教授能带多少个研究生
一般刚升副教授的导师,带的学生名额是一个学硕加一个专硕。如果这个导师申请了国家级课题或者项目,学院会多给几个带学生的名额,就可以多收一两个学生。
所以一个硕士生导师可以带几个学生,一般都是动态变化的。如果他的毕业学生出现延期或者学术不端行为,导师第二年的招生也是受到一定影响的,特别是如果博士毕业论文出了问题,导师第二年会被停止招生。
在高校里面的硕导,当科研步入正轨之后年基本上每年长期手底下都会有10人以上的研究生团队在工作,也能依靠导师团队平台轻松接到有关科研项目。
副教授岗位规定:
1960年3月5日,国务院颁发的《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规定讲师提升为副教授的业务条件是:
①能胜任本专业一门或一门以上学科的教学工作,质量较高,成绩优良。
②对本门学科具有系统而坚实的理论知识和比较丰富的实际经验,在一定的业务范围内,能够密切联系实际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显着的成就,提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学论文,或者在生产技术方面有较大的贡献,或者在业务技能上有较高的造诣。
③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副教授的主要职责是担任某些学科的讲授,和教授共同指导或单独指导学位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等工作。欧美一些国家的大学规定副教授必须在一定年限内作出教学和科学研究上的成就,方可升任教授,否则离任改就其他工作。
㈢ 广州医科大学一个导师招几个学硕
广州医科大学一个导师招一个学硕。
在广州医科大,对于博导来说,一般招一个学硕,一个专硕,普通的硕导一般只招一个,但是也有例外,如果导师手上项目比较多,或者是大牛,可能会带三个。
学硕是学术型硕士,中国实行的学位教育主要分为:学术型学位(学术理论研究)或专业型学位(注重操作实际能力)两种教育并轨。
㈣ 南京理工硕导可以带几个学硕几个专硕
绝大多数的老师,一年只带一个硕士研究生,个别的老师可能带三几个,这个看学校的安排。
南京理工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南理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工信部、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全国专利工作试点示范高校等,是全国18所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B8协同创新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
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分建而成,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6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
㈤ 硕导一届一般带几个研究生
每个学校都有人数限制!去报考的学校查一下!向我们学校是原则上不超过3个
㈥ 一个硕士生导师到底可以带多少学生
关于硕士生导师的招生名额问题在不同高校和科研院所里面的相关政策是不一样的,以小编所在的学校为例:
1.中级职称-讲师就可以招收硕士研究生,理论上前三届的招生名额都是1个,一般当导师进学校拿到科研项目以后,第二届开始就可以招收2个学生,在中级职称老师每年可以带2个学生,3届加起来可以带6个学生;但是很多老师进入高校之后会在3年内升级为副高级职称(副教授、副研究员、副高级工程师),而副高级的招生名额又会有所变动。
2.大部分博士毕业于国外的青年教师进入高校后属于海外引进人才,进入高校后会直接评上副高级职称,这些导师在前三年就有2个名额,当第一届学生毕业以后最多就可以招收4个学生,拿到特大项目还可以多拿到1个名额的样子,三届下来基本能招到12人左右。
3.高级职称(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的研究生导师最多可以招收5个硕士研究生,三届学生下来基本都有15人左右,评上博导的老师还会带博士研究生,招生名额不固定。
所以,在高校里面的硕导基本只要熬过最初的几年,当科研步入正轨之后年基本上每年长期手底下都会有10人以上的研究生团队在工作,也能依靠导师团队平台轻松接到有关科研项目。
在科研院所里面,导师的招生名额一般会相对少一点,因为科研院所老师的第一角色是科研院所的职工,他们是以完成科研工作为主;研究生导师只是第二角色,培养研究生一般作为副业,科研院所里面能够当研究生导师的科研人员也相对高校名额少。
㈦ 一个硕导如果今年带的研究生数多了,是不是明年就会很少
没有这样的规律,导师带几个的问题,就是看导师,还有就是学院的研究生处,当然他们也会控制一定的数量
要真想考研,就好好联系下导师吧,很重要
㈧ 博导招硕士研究生吗
博导招硕士研究生。
博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内处于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般为教授职称,也有特别优秀的副教授、讲师担任博士生导师。有培养研究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硕士研究生。
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博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博士生的学术队伍,培养的研究生质量较好。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或硕士生课程。
对年轻的教授(1972年以后大学毕业)申请担任博士生导师,除具备上述条件外,一般应具博士学位。至少培养过一届硕士研究生或在国内外协助指导过博士生的学位论文。
(8)广州硕导一般可带多少学生扩展阅读:
既带硕士生、又带博士生的导师,一直是学生追捧的对象。导师的名声直接关系到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的多少,这就决定了学生参与学术前沿研究的机会有大有小,同时也成为学生毕业论文有无“实质性内容”的关键因素。
意见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评价考核结果,作为人才引进、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鉴定、引导、激励和教育功能。
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把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纳入教学督导范畴,加强督导检查。对于未能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措施;对有违反师德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并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教育部明确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研究生入学"博导"遇冷 只带硕士生的导师受追捧
㈨ 硕士生导师一般可以带几个学生
硕士生导师一般可以带10人以上学生。
硕士生导师,也叫硕士研究生导师,是指硕士研究生、硕士生的指导教师,属于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指导教师,包括学术学位硕士生导师、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工作:
1.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
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这是进入硕士生学习和研究的一个前提性的条件。由于硕士生自身学科背景、学术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工作极为重要。
没有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研究状况的基本了解,不熟悉本学科的学术规范,不会运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和解决问题,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就没有一个科学的基础。
2.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
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把读书、思考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术品位和研究水平。
㈩ 研究生导师每指导一个学生能拿多少钱
带不带研究生对工资影响很小。带一个研究生大概一年有几百块不超过1000块的补助。
例如我导师工资不到一万,但会有各种补贴和福利,过节工会会发很多粮油等日用品。选择在高校当老师当然不会看中这点基本工资的,不然依他们的才智在企业一年几十万也很正常的,平台和资源才是他们看中的,况且他们也不会差钱,特别是理工科的导师。
导师指导研究生工作量计算
1.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导师)是指我校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的,具有从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资格的人员。
2.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工作量,按实际指导研究生的人数计算。每位导师每届指导研究生人数一般不超过2人。
3.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工作量按照每指导1名研究生60课时计教学工作量,其中第一学年10课时,二学年20课时,三学年30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