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广州人过生日,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习俗什么之类的或煮什么东西吃
广州人过生日,最常煮的食物肯定就系面(尤其是一种叫“长寿面”的伊面),面,在广州代表长长久久之意。
如果系小朋友过生日的话,还会煮红鸡蛋。
‘贰’ 请问什么是伊面
伊面,原叫伊府面,是面中上品。相传300多年前福建闽南府尹伊秉绶宴客,厨师在忙乱中误将煮熟的蛋面放入沸油中,捞起以后只好用上汤泡过才端上席。谁知这种蛋面竟赢得宾主齐声叫好,成为一道非常爽口的上菜。 伊面制作讲究色型好,体质松而不散,浮而不实,吃起来爽滑甘美。 由于伊面是先炸后煮,后来有人把有油炸工序的方便面也称做“伊面”。实际上已经以讹传讹了。
‘叁’ 广东意面是什么做的
广东的伊面是面条经过油炸而成的,具体可以网络下
‘肆’ 伊面怎么做
双丝烧伊面
早上去取通行证,顺路在坚记买了个伊面回家。
现在广州的伊面都不敢乱买乱吃,很多都是外来人员用地沟油炸出来的,只有这家坚记还坚持着自己炸伊面,有时一天要炸300多斤呢。
配料:干葱头两个、蒜一个、姜少许,切成茸备用;一只鸡腿去骨,切成丝,稍加腌制备用,另外要一点火腿丝和韭黄。
烧锅放油,将葱姜茸爆香至干身,放入鸡丝煸香,加入韭黄和火腿丝,翻炒一下后,加入少量的鸡汤煮至汁液浓稠。
加入事先煮软的伊面,炒匀后加盖焖烧5分钟,使伊面吸引汤汁,适当调味后即大功告成!
伊面由于炸过,比较疏松,能吸收别的食材的味道,但同时又很筋斗,不会糊粑粑的,很适合用来焖煮。
菜 名: 干烧伊面
主 料: 面饼6两(约240克),上汤1杯,韭黄3条(切短段),糖及香醋各适量,热油4汤匙。
做 法: 1、面饼放滚水中焯熟,沥干待用。2、上汤煮滚,放入面条炆至干,拌入韭黄。3、加入热油,慢火煎至金黄香脆,切件后上碟,可加芫荽装饰。糖及香醋伴食。
备 注: 面条炆干后,先在镬中堆成圆饼状才加入热油煎香。
汀州伊面的做法
面粉1公斤,鸡蛋5个,清水200克,香菇、鸡肉、鱿鱼、冬笋各50克,生油150克,胡椒粉、精盐、鸡汤各少许将鸡蛋壳打溶,加入清水、面粉搓匀,拦成面团,用面棍扞薄,切成面条。将面条置植物油锅内炸熟起锅。各种配料炒熟后待用。炸熟的伊面和鸡汤、精盐一起下锅煮六七分钟,装入汤盘,撒上配料和胡椒粉即可上席。
龙虾伊面
具体做法:
1。杀龙虾,斩块。 (龙虾要从尾部的小孔里,用筷子锉进去,会有液体流出,龙虾就死掉了)
2。龙虾块上洒点生粉,过一下油。龙虾壳转红,肉开始变白便可捞起,滤油。(不需要用太多油,泡油能使龙虾肉保持鲜嫩。也不用太高温)。此时龙虾大概8成熟。
3。伊面放进滚水里煮1-2分钟,捞起,滤水。放在盘子上备用
3。洋葱,葱用油小炒一下(不喜欢洋葱的可以不用),加水/高汤,加cheese3-4片.(我用的是吃面包那种一片片的,我不太懂怎么区分其他cheese。喜欢cheese的可以多加点。加盐。搅拌一下,cheese全部融化就可以了。
4。把龙虾加入,稍煮一下即可。(如果不喜欢太多汁的话,可以加个芡)。因为我加了伊面底,我喜欢多一点汁,不然伊面会很干,不好吃。
5 。把龙虾连汁倒进铺好伊面的盘子上,开吃
很简单吧?:)
‘伍’ 伊面指的是什么面
伊面指的是伊府面,长寿面。伊面是汉族人民的传统面食,它的真正原名叫做伊府面,在台湾又被称为意面。伊面本质上是油炸的鸡蛋面,是现代方便面和公仔面的始祖。
伊面起始于清朝年间,据说当时的书法名家伊秉绶在宁化的家中宴请好友,厨师忙乱之中把煮熟的鸡蛋面放入了热油锅里,只好硬着头皮捞出面条,再浇上高汤就上桌了。客人吃过此面后都赞不绝口,从此这道面就流传开来。由于这道面食是由于伊府,所以大家就称之为伊府面了,后来慢慢被简称为伊面。
伊面可以说是面食中的上品,是中国比较着名的面食之一。做好的伊面色型好,松而不散,吃起来具有爽滑甘美的口感。
关于伊面的做法。
上汤龙虾伊面需要的材料有:过了冷河的伊面,新鲜龙虾切块,龙虾汤,蚝油,生抽,和糖。做法跟干烧伊面差不多。龙虾块裹上生粉过油。龙虾汤烧滚,转小火放入伊面煮至水将干,倒入龙虾,用蚝油,生抽,和糖调味,水干起锅。
‘陆’ 中国最早的方便面是什么牌子的
中国大陆的方便面生产一般认为始于1964年,当时北京食品总厂用手工操作曾用鸭油生产油炸方便面。1970年,中国第一袋油炸方便面在上海益民四厂诞生,它采用高压蒸面油炸工艺,标志着中国方便面生产正式起步。1978~1980年,北京市食品工业研究所与北京方便食品厂共同研究了班产1吨非油炸方便面生产线,采用间歇式高压蒸煮工艺和远红外干燥技术。
上海益民食品厂和北京方便面厂于1980年和1982年分别从日本引进一条5m00包/班的袋装油炸方便面生产线。进入80年代后,全国先后从日本引进 100余条生产线,同时在广州、上海、无锡、郑州等地相继出现40余家方便面设备生产厂家。
1986年,北京昌平长城食品厂引进了日本富土公司的碗装方便面生产线。方便面刚刚步人市场,人们开始了解方便面,由于享受粮油平价和产品限价政策,不能普遍接受,加之生活水平较低,消费方便面属于一定程度的奢侈品。产品规格为100g/袋,市场零售价格为0,25元/袋,还需加收2两粮票,产品结构单一,都是低档方便面。
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珠海华丰食品公司曾经是中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其推出的华丰牌三鲜伊面在80年代曾热销全国。在康师傅、统一进军大陆市场前,华丰一直占据中国方便面市场当之无愧的霸主地位。
上世纪80年代,上海冠生园的美味肉蓉面成为了那时相当着名的方便面品牌。味道不错,包装外面是纸,里面防止受潮,有一层薄薄的塑料纸那种,而一般的方便面就是塑料袋包装,是一代人的回忆。
过渡发展阶段
1988年,国家制定了GB9848—88方便面质量标准,它的出台规范了各种方便面质量参差不一情况,也预示着方便面以产量盈利开始转向以质量、信誉和品牌占领消费者心理而盈利。
1、 从1987年起,中国粮油政策逐步放开,粮油可以自由贸易,计划管理体制下方便面的生产经营格局逐步被打破。随着生活水平和购买力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方便面的优点明显地体现出来,方便面迅速从大、中城市流向广大城乡和农村,市场需求量骤增,全国开始出现方便面生产热潮。这个期间主要先从国营的食品加工厂和粮食系统开始建立方便面厂,有实力的乡镇企业也开始筹建。1989—1991年,国内新增生产线800余条。
2、外资方便面集团公司看好中国市场,采用独资和合资方式大举进入布点办厂。1991年底,台湾顶新食品集团在天津开设第一条方便面生产线,以“康师傅”晶牌打响中国大陆市场,取得了极大成功;不久,台湾“统一”,新加坡“幸运”,印尼“美厨”和“营多”,日本“出前一丁”等大举进入,生产高、中档袋装、碗装和杯装方便面,取得了很大成功。
3、珠海“华丰”,山东“龙丰”,河北“华龙”,无锡“中萃”,陕西“熊毅武”,河南“南德”,广东“来利”和“锦丰”,福建“宏发”等国营、集体和民营方便面生产企业纷纷建厂,推出品牌,全国方便面生产呈现高速发展浪潮。
南街村方便面,又称北京方便面,90年代无论男女老少都非常的喜欢南街村产的方便面!南街村方便面由南街村方便面厂生产,90年代最畅销的方便面品牌之一。
高速发展阶段
随着方便面品种的多样化及伴随着各种形式的广告宣传,人们开始真正地接受了方便面,很多人都把方便面作为出门必备,生活常有的食品,方便面市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
1、这一时期的竞争以“康师傅”、“统一”、“美厨”、“营多”、“幸运”等外资企业对大陆方便面市场的争夺为主线,这期间,他们以精美的包装,有筋道、爽口的面条和独特的风味,打破了低档面产品结构格局,一步跨入了中、高档方便面行列。主要采用日本、台湾和韩国的进口制面设备生产方便面。
2、 方便面成为中国食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点,平均年递增速度为70%。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各企业都有自己的产品定位,或中、高档的城市市场,或中、低档的农村市场,竞争重点落在产品质量的改进、产品结构的调整、产品价格的适应性及营销策略等方面。仅1989—1994年的5年间,方便面生产线达到1500条以上,市场需求旺盛,出现高速发展及市场竞争局面。国内方便面设备生产厂家达到了20多家。
其中不得不重点提康师傅,于1991年进入中国大陆发展,1992年8月21日推出第一碗“红烧牛肉面”,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经典口味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陪伴我们走过几代人。
‘柒’ 伊面是什么面
伊面是什么面?伊面也叫伊府面、长寿面,网上说南方传统长者寿宴都会出现长寿面,也就是伊面。
查了一些资料得知:伊面就是面条先油炸后再煮/蒸,其口感爽滑无比。
据传闻,伊面是前清乾嘉时期的书法家伊秉绶的家厨偶然所创。由于伊秉绶先后做了惠州和扬州的知府,于是伊面便随着他的家厨流传到了广东和江苏,直到现在,这两个地方还是伊面的大本营。
‘捌’ 如何自制伊面
伊面自制
用料
面粉(高筋粉、富强粉、中筋粉均可,不推荐低筋粉,无品牌要求) 250g
鸡蛋/鸭蛋 125g
盐 少许,可不放
玉米淀粉 适量,防黏用
食用油 适量,用于油炸面条
伊面自制的做法步骤
将做法保存到手机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鸡蛋/鸭蛋,打匀,想放盐的,这时候就放了,搅拌均匀,用全蛋,记住蛋跟面粉的比例是1:2就行。
面粉过筛,把蛋液倒入面粉中,用厨师机揉面,因为这款面条一滴水都不放,面条筋度会很高,所以你计划纯手揉也可以,臣妾我是办不到。1档搅拌,3档揉面,揉到面团无干粉,抱团就可以了。
需要休息一下的可以顺带醒面,不想休息的就进行下一步骤,压面。把面团压扁,多的话分几份,然后从最厚的档位开始压,反复折叠压几次,压的次数越多,口感越筋道,压到面皮光滑,我的压面机1档最厚,6档最薄,一般做面条我喜欢压到5档。
这是压好的面皮,需要做长寿面的,就尽量把面皮压长点,做出来的面条不长,也不好意思叫长寿面啊。
面皮撒上玉米淀粉防黏,你喜欢用其他粉做防黏粉也可以,反正没要求,能防黏就行。压细面,你喜欢粗面就压粗面吧。做伊面用到的面条是细面。
成品图,用鸡蛋做的是纯鸡蛋面,用鸭蛋做的就是简易版的广州竹升面。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不能放水和面,尤其是竹升面。做出来的口感会很爽滑、Q弹,筋道,久煮不烂。做好的面条现在可以用防黏粉抖一下防止面条黏连,喜欢挂面的就拿去晾干,喜欢湿面的,就装袋密封放冷冻,煮的时候再拿出来。
这根面条很长,不长不好意思叫长寿面。
水烧开,放面条进去煮几分钟,面条很容易熟的,反正面条煮熟就行,没必要煮太久,煮好捞出来过冷水沥干水分,你爱用自来水、矿泉水、冰水……都行。
锅里放油加热至八成热,放入煮好的面条,开始炸伊面。你炸伊面的锅的大小、形状决定着你最后炸伊面出来的大小、形状。把面条榨干水分,中途最好把面条翻面炸,保证面条炸透。
这个就是榨好的伊面,沥干油,最好能拿吸油纸垫,让伊面没那么多油。好了,伊面也炸好了,吃的时候,用开水煮一下,让伊面散开,同时也能去掉部分油脂。喜欢怎么吃伊面就怎么操作就好。
‘玖’ 伊面是不是和方便面一样没什么营养价值伊面主要有什么营养价值
伊面又称伊府面,在台湾另称为意面,是一种油炸的鸡蛋面,为中国着名面食之一。 伊面
相传清朝年间,曾任惠州知府及扬州太守等官的书法名家伊秉绶在位于宁化的家中宴客,厨师误将煮熟的鸡蛋面放入沸油锅,只好捞起后佐以高汤上桌。由于宾客吃过后赞不绝口,这道菜就流传了下来后来,诗人、书法家宋湘尝过觉得非常美味,又知道它还没有名字,便说:“如此美食,竟无芳名,未免委屈。不若取名‘伊府面’如何?”从此,伊府面流传开来。 由于伊面与现代的方便面有相似之处,所以又被喻为方便面的鼻祖。 伊面制作讲究色型好,体质松而不散,浮而不实,吃起来爽滑甘美。 是日本人制作的方便面的蓝本、公仔面的始祖。 是完全两个概念的东东 方便面只不过是一个进化的产物而已 伊面是很有营养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