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讯息 » 广州冬瓜婆什么意思
扩展阅读
广州抽屉彩盒包装有哪些 2025-05-12 07:01:06
上海哪里可以学习微整形 2025-05-12 07:01:04
武胜到厦门怎么坐车 2025-05-12 07:01:04

广州冬瓜婆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2-06-25 10:34:38

Ⅰ 求广东话家族关系称呼资料

爷爷: 啊爷,爷爷
奶奶: 啊嫲,嫲嫲
爸爸: 老豆,爹D,阿爸,爸爸
妈妈: 阿妈,老母,妈咪,妈妈
哥哥: 大佬,阿哥,哥哥
弟弟: 细佬,DD,(个别场合叫弟弟)
姐姐: 家姐,阿姐,姐姐
妹妹: 阿妹,妹头,妹猪,妹丁,细妹
女儿: 囡囡.阿囡或者距既细名
儿子: 囝囝,阿囝或者距既细名
另外( 广州有句老话:“入屋叫人,入庙拜神”,如果因为不知该怎么叫而不叫,那就会显得自己失礼于人了。都系嘅,旧时系没有“计划生育”的,几乎每户都是大家庭,每个同宗的大家庭就是一个大家族,少说也有百来号人,如果加上娘家人,咁人数就是相当壮观的了。

人数众多,关系咁就越复杂咯,称呼咁就越多了。首先,要确立关系。称呼称谓皆由关系而生,关系不在,随便一句“阿姨”、“叔叔”、“爷爷”、“奶奶”便可过得去了,所以,我哋要先确立关系。

现在以自己为中心点嚟算,上溯三辈,下衍一代,依次为:曾、祖、父、自己、子。自己称曾祖辈时前要加“太”,如“曾祖父”为“太公(爷)”,“曾祖母”为 “太婆(嫲)”。自己与曾祖辈的关系是“曾祖孙关系”,用粤语嚟讲,自己就是曾祖父母的“塞”了,即曾孙的意思。可是现在要真能“四代同堂”的已经是很少见了。
祖辈,嫡亲祖辈便是祖父、祖母、外祖父和外祖母。祖父,口语称“阿爷”或“爷爷”;祖母称“阿嫲”或“嫲嫲”,关系是祖孙关系。旧时的独生子女是很少的,尤其是在农民家庭,所以爷爷的兄弟姐妹和奶奶的兄弟姐妹该怎么称呼都系有固定的叫法嘅。

先讲爷爷的兄弟姐妹啦,爷爷的哥哥,自己称“伯公”,其妻称“伯婆”;爷爷的姐姐、妹妹,自己称“姑太”。旧时嘀大家庭(单指穷苦人家),若家中有长女,长女一般“梳起不嫁”(独身女子,永不嫁人)俗称“自梳女”,出外打工养“细佬妹”(弟、妹)。如果她是个已婚者,则称其夫为“丈公”;爷爷的弟弟,称为 “叔公”,其妻,称为“叔婆”。自己与他们的关系皆为“侄孙关系”。至于爷爷的堂兄弟姐妹,称呼是一样的,只是在书面时加一“堂”字便可了。
奶奶的哥哥、弟弟,自己称“舅公”,其妻称“妗婆”(舅祖母);奶奶的姐姐、妹妹,称“姨婆”,其夫称“姨公”。与奶奶的的兄弟的关系是“外甥孙”,与奶奶的姐妹的关系是“姨甥孙”。至于爷爷和奶奶的表亲,叫法跟兄弟姐妹是一样的,只要多加一个“表”字就可以了。外祖父,口语叫“公公”或“阿公”。其兄,自己称“伯公”,伯公的妻子称“伯婆”;外公的姐姐、妹妹,称“姑婆”,其夫称“丈公”;外公的弟弟,称“叔公”,其妻称“叔婆”。外祖母,口语叫“婆婆”。其兄、弟皆称“舅公”,舅公的妻子称“妗婆”;外婆的姐、妹皆称“父辈,先说父亲一方。父亲大兄长,称“伯父”或“伯爷”(音bag3yé4,“爷”在这里不能读本音yé4~1,不然意思就变成“父亲”了),其妻称“伯娘”(广州话中称“伯母”是指称朋友的母亲,而香港多称“伯有”,因为“母”跟“无”广州音是一样的,叫“伯母”就像叫“伯无”一样,唔老利(不吉利)。);父亲的姐姐,称“姑妈”,其夫称“姑丈”;父亲的弟弟,称“排行+叔”(如排行第三便称“三叔”),其妻,称“排行+婶”(以丈夫的排行为准);父亲的妹妹,称“姑姐”,其夫称“姑丈”。自己与父亲的兄弟姐妹的关系便是“叔侄”、“姑侄”。

母亲的兄弟,皆称“舅父”,其妻称“排行+妗”(即舅母);母亲的姐姐,称“姨妈”,其夫称“姨丈”;母亲的妹妹,称“姨”,其夫称“姨丈”。与舅父(母)的关系为“甥舅”,与姨妈或姨的关系为“姨甥”。

父母的表亲,叫时多加一“表”字就行了。
姨婆”,其夫称“姨公”。同样,外公、外婆的表亲跟兄弟姐妹是一样的,叫时加一“表”字就行了再讲讲姻亲关系。男女双方因婚姻而使两家有了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姻亲关系。男女双方父母见面时,称呼对方便为“亲家老爷”和“亲家奶奶”。有时候,大家会戏称为“老衬”,粤方言中有句“揾老衬”即是“捉弄别人”的意思,不过这是带有玩笑意味的。

跟着讲讲婆媳关系。媳妇(广州话叫法为“心抱”,其实就是“新妇”的斜音)叫“公公”为“老爷”,叫“婆婆”为“奶奶”,如果公婆是作为第三人称出现时,可称“家公”、“家婆”;而公公或婆婆叫媳妇时,可以直接叫名字,在旧时,通常叫“家嫂”或“排行+嫂”。

“妯娌关系”,妯娌,广州话叫“婶母”。旧时,妯娌之间称呼,均用“排行+嫂”,现在,也有这样叫法,不过大多数是,嫂子叫弟妇时多直接叫名字,而弟妇叫嫂子则称“排行+嫂”。 “姑嫂关系”,姑称嫂还是叫“嫂”,嫂称姑时可直接叫名字,亦可用“姑仔”或“姑”。在过去,嫂称呼“姑仔”的丈夫时都叫“姑爷”,不过现在,都是直接喊名或“名+哥”。只有在重要礼节时(比如过节时敬茶)才称“姑爷”。

“岳婿关系”,女婿称“岳丈”和“岳母”,在广州话叫“外父”、“外母”,现在,“外父”和“外母”一般为引称,真正见面时直接叫“爸”、“妈”了。

“内兄关系”,是指舅与姐夫或妹夫的关系。

“连襟关系”,是指姐与妹的丈夫之间的关系。

开港都有话(俗话说),天上雷公,地下舅公。舅公在家族中的地位是非同一般嘅。
哎吔亲戚,即是挂个名啫,唔系亲生,兼且冇上过契。

契亲戚是要通过上契嘅仪式,或者结义金兰,例如焚香拜天等的仪式成为谊亲戚。与哎吔差好远,哎吔可以指任何没有血缘或无经过上契仪式,但名称上有叫亲戚的亲戚,两者关系可以好疏,也可以好近。相对地,契会亲密好多,虽然冇血缘关系,但关系系却远远比哎吔紧密。 文章来源:南宁盎然博客

Ⅱ 广州人说外地人是捞妹是什么意思

广州人所说的捞,是指说普通话的意思,说普通话的年轻女孩叫捞妹,说普通话的年长的女人叫捞婆,说普通话的男人叫捞佬。因为以前的广州人都说白话,基本不说普通话。

Ⅲ 佛山话捞婆是什么意思

你好。
捞婆捞松等称呼是对于外地到本地的务工人员的一种蔑称。捞婆指外地来的女人。含有看不起的意味。在现在的佛山中存在很普遍。
其实原来这个称呼的来源并不是蔑称。而是因为外地人普通话说自己是老兄等,本地人不懂普通话,发音不准就为捞松,老兄的老婆自然是捞婆。但是慢慢地就变味了。
这种称呼在如今的时代是不应该存在的。你我都有义务去换一个干净的环境,人人平等。
希望能帮到你。

Ⅳ 东瓜和冬瓜有什么区别

东瓜和冬瓜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一样而已。之所以叫冬瓜是因为冬瓜的表皮有一层白霜,看起来像是冬天结的霜一样,而叫东瓜是因为东瓜主要生长在我国东部亚热带地区,在云南、广州等地区都有大量种植。

东瓜与冬瓜一样吗

冬瓜是我们平时经常吃的蔬菜之一,其实冬瓜也叫东瓜,这两者只是称谓不同而已,是属于同一种蔬菜。因为冬瓜生长时表面附着一层白霜,看起来像是冬天结的一层霜,所以也被称为冬瓜。



东瓜是一种亚热带蔬菜,主要生长在亚洲东部地区,在我国的云南、广东等地区都有大量种植。东瓜除了当作一种蔬菜食用以外,还能制作成东瓜糖果,不仅味道非常的清甜爽口,对我们的身体还有很多好处。



我们用东、南、西、北四个表示方向的字来给四种不同的瓜果命名,东瓜、西瓜、南瓜都是比较常见的,而北瓜其实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笋瓜,除了西瓜是一种水果以外,其它三种都是用来烹炒食用的。

Ⅳ 广州那边叫家婆就是老婆婆么

广州那边叫家婆不是老婆婆,家婆是对丈夫母亲的称呼

“家”解释为一家人的意思;“婆”解释为对年长女性的尊称。

Ⅵ 广州话大婆等贼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带点黄,意思是丈夫另有新欢了,很少回结发妻子的家了,但结发妻子仍望夫回心转意返到自己身边和好及有性爱行为。

Ⅶ 广州话哀婆是什么意思

主要是说 坏女人的意思。

Ⅷ 广东话‘八也婆’是什么意思

你说的八也婆,应该是伯耶婆,指的是上了年纪的老婆婆,也表示为老公公即老头对另一半的称呼,而老婆婆也可以叫老公公为伯耶公,这是一种亲昵的叫法。
如果理解成另一种意思,就是你打的“八也婆”就是很三八的女人,不过广东一般会叫八婆,就是爱嚼舌根的女性的统称。

Ⅸ 广州话中的东瓜豆腐的来历

东瓜豆腐国语表达为“三长两短”,通常用来指意外灾祸,民间多作“遇难”、“死亡”等讳辞婉言。“三长两短”和以前的人死亡入棺木有关。棺木是用六片木材拼凑的。棺盖、棺底、左梆、右梆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头、后尾这两片是方形的短木材。为什么不叫四长两短?因为尸体入棺木后才上棺盖,所以只称三长。“三长两短”作为死的别称流传的范围越来越宽广,便由俗语转为成语了。
“扮晒蟹”意思是扮大佬,以为自己好巴闭,其实是没什么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