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讯息 » 广州从化太平北部都有哪些村
扩展阅读
杭州鲜肉月饼哪里买 2025-05-16 10:58:44

广州从化太平北部都有哪些村

发布时间: 2022-10-20 23:58:08

❶ 从化钱岗古村怎么样

钱岗古村落位于广州从化市太平镇钱岗村,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钱岗陆氏是“宋末三杰”名臣陆秀夫之后裔。古村内有广裕祠,于2003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并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国古村落群中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村内房屋多建于明清时期,带有宋代遗风。进村一般从东门入,于此可看到灵秀牌坊,是村东的门楼。而村的南、西、北面各有"震明门"、"镇华门"、"迎龙门"3个门楼,主要用作看守防盗。与四个门楼相连的是残破的围墙,依稀可见昔日繁荣。
广裕祠与北京故宫同年修建的,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钱岗古村西更楼有一木雕封檐板,名叫“江城图”,其内容反映了清代康乾盛世时广州珠江北岸20余公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雕工精湛,这件无价之宝被文物专家称为广州的“清明上河图”。
钱岗古村有四座门楼,九间书院,三座祠堂,四座更楼。村子外有—条“护村河”。古村内的巷子多又深,且迂回曲折,房舍、祠堂、棚厅、水池等一应俱全,是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广府民居的典型代表。
沿着横贯全村南北的政南巷走,可到达位于村中心的广裕祠。祠内供奉的是陆氏祖先陆贾和陆秀夫,据说这座祠堂大约建于1406年,与北京故宫同年而建,祠内的梁构底座被认为是仿照徽式民居的莲花座而造,糅合了北方的建筑风格,别具韵味。
钱岗古村居民大多姓陆,据考证,是南宋名臣陆秀夫之后裔。陆秀夫为南宋抗元名臣,和文天祥、张世杰一起被后人称为“宋末三杰”。祥兴二年(1279年,宋军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南)为元军所败, 他宁死不降,毅然负帝投海而亡,悲壮献身。
钱岗特产是"糯米糍"荔枝。
更多关于从化钱岗古村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3f26421615731786.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❷ 广州从化区太平镇,神岗镇有什么景点

摘要 神岗村位于太平镇北部, 105国道贯穿其中。村现有人口3350人,农户752户,下辖15个经济社,村总面积约7500亩,其中耕地面积980亩。

❸ 广州从化溪头村,地处偏远地区,为何却被称为是性价比最高的景点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出行的便利,导致近几年来选择在假期出门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除了国外以及国内一些热门热门景点之外,很多在大城市内上班的上班族已经厌倦了大城市车水马龙的喧嚣生活,他们在假期出游的时候也并不想去大城市或者去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在选择旅行目的地的时候更钟意的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带有有原始农村风貌的偏僻村庄。

但是,由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以及各种科技生产力的提高还有各种旅游景点的过度开发,导致现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地区越来越多。现如今,想找到一处带有原始风貌的旅游地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村里的老人小孩也是非常纯朴的,并且非常的热心。在天气状况好的夜晚,我们还可以在村庄内欣赏到非常美丽的星空。总的来说,从化的溪头村是非常适合在广东深圳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在短假期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❹ 太平镇的下辖村居

下辖4个社区:太平社区、从化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神岗社区、翠荔社区;33个行政村:红石村、共星村、颜村、钱岗村、文阁村、影田村、分水村、高田村、秋枫村、飞鹅村、高埔村、屈洞村、太平村、何家埔村、牛心村、水南村、黄溪村、邓村、菜地村、元洲岗村、三百洞村、神岗村、佛岗村、湖田村、木棉村、西湖村、莲塘村、格塘村、银林村、钟楼村、井岗村、上塘村、石联村。

❺ 从化具体资料

##从化的资料##_____________献给正在做地理作业的同学哦~~!!
各民族人口比例及分布情况:

目前从化全市共有27个少数民族,3938人。各少数民族人数状况如下:
蒙古族(145)、回族(77)、藏族(41)、维吾尔族(21)、苗族(1040)、彝族(55)、壮族(451)、布依族(41)、朝鲜族(70)、满族(77)、侗族(121)、瑶族(281)、白族(45)、土家族(1128)、哈尼族(3)、傣族(3)、黎族(36)、僳僳族(2)、佤族(4)、畲族(13)、水族(9)、土族(24)、仫佬族(19)、布朗族(1)、仡佬族(214)、锡伯族(1)、京族(6)。

从化概况:

从化市地处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北面,珠江三角洲到粤北山区的过渡带,属广州市县级市。市境东面与龙门县、增城市接壤,南面跟广州郊区毗邻,西面和清远市、花都区交界,北面同佛岗、新丰县相连。地理坐标:东经113°17’至114°04’,北纬23°22’至23°56’。全市总面积2009平方公里。境内西北到东南最长直线距离约45公里,东北到正南边最大距离80公里。2004年全市总人口为357986人。市政府驻街口镇。
从化全境属半山区。市东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中南部以丘陵、谷地为主,西部以丘陵、台地为主。市内最高点为良口的天堂顶,海拔1210米,是从化市东部与龙门县的分界山。最低点为太平的太平村,海拔16.3米。市区街口镇中心区(市政府大院),海拔31米。境内川流纵横,主要有流溪河、琶江河和莲麻河,年均水量22.7亿立方米。
从化属南亚热带季候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5—21.4摄氏度,年平均雨量1800—2200毫米。日极端气温记录为38.1摄氏度和零下7摄氏度。四季特征为春季冷暖多变,阴湿多雨,有“倒春寒”;夏季晴多温高,时有大风和暴雨;秋季气爽少雨,常遇干旱和“寒露风”;冬季多晴天,气候干燥,常见霜冻。气象灾害有水灾、旱灾、低温冷害、大风和冰雹等。
从化市内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钨、锡、铋、钼、铜、铁、钽、铌、铅、锌、黄金、钴土、绿柱石、莹石、钾长石、石英石、大理石、水晶石、高岭土等48种;地下水资源主要有热水各矿泉水,温泉风景区热水泉眼有13处,日涌量约1400立方米,水温最高70摄氏度,含弱放射性氡和对人体有益元素,有重要的医疗价值。植物资源有栽培植物119种,野生植物中有油料植物60多种,药用植物有200多种,纤维植物有几十种,观赏植物有名贵的野兰花等;野生动物资源丰富,较珍贵的有金钱龟、蟒蛇、南狐、果子狸、穿山甲、鹿等。这些资源为从化人繁衍生息提供了条件。
从化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山、水、林、果、泉、湖为特色的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旅游景点达10多处。广裕词、五岳殿等7个景点列为省或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岭南第一泉”的从化温泉是世界着名的稀有小苏打、氡元素名泉;境内的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有“第二庐山” 之称;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旅游度假区被评为“3A”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流溪温泉度假区、天湖瀑布。流溪香雪、仙沐园、三桠塘幽谷探险、钱岗古村落等景点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全市还拥有从化温泉宾馆、凯旋宫、碧水湾、文轩苑、逸泉山庄、温泉高尔夫球场等一批较高档次的休闲度假酒店。
从化市历史悠久,这里出土的文物有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从化在500多年前建县时,隶属广州府。从化人民有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光荣历史。明清时期,这里发生多次农民起义,反抗封建统治。抗日战争期间,在着名的粤北第一、二次会战中,从化是主战场。
从化经济持续、稳步、协调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03.6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19358元。全市人民安家乐业,过上小康幸福的生活。

从化市经济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从化市的经济建设取得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各行各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03.69亿元(不含邮电通信、金融保险业的增加值),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3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9.9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3.43亿元。以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9358元。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三大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3年的9.81%:69.47%:20.72%调整为9.98%:67.42%:22.60%。全市税收收入10.68亿元;一般财政收入为4.02亿元。
全市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结构不断优化。2004年,全市现实农业总产值为17.85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为10.8亿元,增长46.18%。全市水果产量8.06万吨,增长82.08%,其中:荔枝产量为3.93万吨,增长1.82倍;柑桔橙产量0.56万吨,增长1.03倍。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6.47万亩,产量12.6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25.46万亩,产量38.86万吨。
畜牧业、渔业稳步发展。全市牲猪饲养量48.69万头;三鸟饲养量612万只。全市畜牧业产值3.53亿元;水产品产量为6338吨,产值0.39万元。
全市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园区建设卓有成就。200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57.61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3.19亿元,占从化地区工业总产值的94.4%,是全市工业生产的支柱。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8.57%,实现利税总额为21.42亿元。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步伐加快,2004年全市签约和签订意向的工业项目达85个。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市共有个体户1.26万户,注册资金2.67亿元,吸纳从业人员1.96万人。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作为从化市拳头产品的摩托车生产量达65.22万辆;塑料制品26.57万吨;水泥195.02万吨;饮料酒9990千升;电线电缆1356公里;空调器用压缩机2.01万台;自行车9.2万辆。
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200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2.55亿元。其中:城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为10.52亿元,农村单位投资为14.64亿元,房地产投资额为5.50亿元,私人建房投资为1.89亿元;市工业投资15.3亿元。
消费市场稳步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54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34.03亿元,餐饮业为4.47亿元,其他零售为5.04亿元。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引进外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出现新突破。2004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为6.53亿美元;其中:内资出口为1.07亿美元,“三资企业”出口5.46亿美元;引进外资企业为40家,外商实际投资5497万美元。
旅游业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2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3亿元。
全市人民生活安康,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4年,全市属职工人均工资收入为15421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7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63元;人均消费支出8145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78.09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为9767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99平方米;每百户拥有彩电161.67台,空调器160台,移动电话170部,电脑52台。恩格尔系数为42.4%。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至2004年底,全市参加各类社会保险的单位1271个,参保人数4.1万人。
新世纪迎来新机遇。在广州市“东进、西联、南拓、北优”城市发展战略大框架下,从化将以迅速发展壮大市域经济网站为目标;坚持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旺市、环境立市、科教兴市并举;重点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突出把工业和旅游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两翼”,加快交通建设步伐,着力打造从化“半小时经济圈”。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从化令人憧憬。

人口状况:
2004年,全市户籍人口为53.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1.08万人。当年出生入户人口为4687人,比上年增加1623人,当年出生率为8.75‰,上升了3.02个千分点,死亡人口为3151人,死亡率5.88‰,上升了0.2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7‰,比去年上升0.67个千分点(公安户籍口径)。计划生育率为91.14%,比上年下降0.72个百分点。
全市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就业人员数为14.95万人。其中: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为9.05万人,占60.5%;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为5.90万人,占39.5 %。在合计中,法人单位就业人员11.37万人,占76.1 %;个体经营户就业人员3.58万人,占23.9 %。在法人单位就业人员中,女性4.82万人,占42.4%。
在法人单位就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0.3%、5.2%、12.4%、32.6%和49.5%。在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中,具有高级、中级、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分别占0.7%、5.5%和12.6%。在具有技术等级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具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资格证书的人员分别占0.2%、1.1%、1.8%和6.7%。

从化地形:
从化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呈阶梯状。市内主要的山岭和河谷走向为东北西南方向,与区域大地构造的走向一致。在华夏系和新华夏系构造的控制下,主要的河谷沿构造线方向发育,形成以北东方向平行岭谷为特征的地貌骨架,最高点为良口天堂顶,海拔1210米,最低点为太平镇太平村,海拔16.2米。从化属丘陵半山区,县东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中南部以丘陵、谷地为主,西部以丘陵、台地为主。全县地貌分为平原、阶地、台地、丘陵、山地和水域等6类。

平 原

市内的平原有冲积平原、河谷平原、冲积洪积倾斜平原3种类型。分布于流溪河与潖江河流域,面积共43.95万亩,占总面积的14.58%。其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水利设施完备,是传统的农业区。

阶 地

市内阶地面积有9.3万亩,占总面积的3.09%。阶地为河流两旁或平原边缘的阶状地形,一般洪水浸不到,阶面平坦或微倾,前缘有陡坎。县内阶地分为冲积阶地、洪积阶地、洪积冲积阶地、洪积坡积阶地4种类型,分布零散。
台 地

市内有台地31.62万亩,占总面积的10.49%。主要分布在良口以南地区。台地是地壳上升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侵蚀基淮面下降,使侵蚀剥蚀平原被河流切割改造而成。
丘 陵

市内丘陵的面积仅次于山地,有89.1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9.83%。丘陵是一种壮年期地貌,多分布于山前地带、谷地和盆地边缘,在平原上也有零星分布。
山 地

从化市的山地面积共118.19万亩,在各类地貌中比例最大,占总面积的39.22%。市内山地地貌可分为低山和中山两类。其中海拔400~800米,比高300~700米,坡度25~35度的为低山,有84.7万亩,占山地面积的68.99%;海拔800~1210米,比高400~1000米,坡度为35以上的为中山,有38.08万亩,占山地面积的31.01%。构成县内山地的岩性,以花岗岩为多,分布在各地,有100.86万亩;其次是砂页岩,有13.5万亩;变质岩只分布在江埔、神岗、太平的低山,有5.5万亩;火山岩只分布在温泉和大岭山的中山,仅9400亩。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有通天蜡烛、桂峰山、鸡枕山、三角山、黄茶园、三角髻、五指山、老虎头、天堂顶、横坑尾等10座。

其 他

市内有水域约8.3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78%。

从化山脉:

市内山地地貌可分为低山和中山两类。其中海拔400~800米,比高300~700米,坡度25~35度的为低山,有84.7万亩,占山地面积的68.99%;海拔800~1210米,比高400~1000米,坡度为35以上的为中山。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有通天蜡烛、桂峰山、鸡枕山、三角山、黄茶园、三角髻、五指山、老虎头、天堂顶、横坑尾等10座。

天堂顶

天堂顶位于广州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的石门风景区内。海拔1210米高,是广州地区最高峰。它东与增城市派潭镇相毗,南与从化市良口镇相连,北与龙门县南昆山交界。这里年平均温度15℃,最高温度22℃,最低温度零下5℃,冬天期间长期凝霜结冰,偶尔有雪。"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山高气爽,林木葱郁,峻岭错叠,具有秀、幽、奥等自然特色。峰顶有一天王石,有它美丽动人的传说,天堂顶与附近的天堂二峰、猴子额、横坑顶等构成四大雄峰,夕照光明,愈显峻峭,使人有苍山不老之感。登高远望一派"远山时明灭""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尽收眼底,使人顿觉置身于仙幻奇景之中。在这里可以游览:天王石,天堂顶,天堂二峰,猴子额,横坑顶等四大雄峰;观日出、林海、云海,俯瞰流溪河、南昆山、从化温泉、抽水蓄能电站等风光,正是:"名垂天堂顶,佳景动人游"。

五指山

“五指山生态旅游区”地处广州从化良口镇,距广州八十六公里,从化市区二十六公里,105、106国道贯穿腹地,东与龙门毗邻,南与温泉接壤,西与佛冈交界,北与流溪河相连,总面积一万多亩。

“五指山”资源丰富,集山、水、潭、石、声、云为一体,汇险、秀、幽、异、美、奇为一区。区内飞瀑险滩、溪水欢腾、峡谷交错、怪石耸立、森林葱郁、竹林婀娜、云海浩淼、天床宽裕,云间群山异然、交相辉映,东似泰山雄伟壮观;西似黄山烟云变幻;北似华山巍峨险峻,山初如庐山飞瀑磅礴,山尖如中岳嵩山峻美秀丽,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五指山”气候温和,海拔1100多米,一般温度在10摄氏度—15摄氏度之间,雨水充沛、低温高湿,是发展高科技生态花卉与人们休闲避暑的佳地。这里既有温带的清风,又有热带的阳光,低温高湿,日照充足,全年气温在零下3摄氏度到28摄氏度之间变化,区内山脉海拔高度在500-1100米之间,山势中间低,四周高,因而很少受台风、洪水、寒流等自然灾害的袭击,适合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气候的花卉及其它植物生长、培植和繁衍。其中壮观靓丽的花岗岩石、交错的峡谷、林立的怪石、宽裕的天床成为旅游观光的好景点;各种野生植物达一千多种,林木尚有原始次生林,各种珍奇植物花卉深藏林间;野生动物以野猪、野牛、野羊、穿山甲以及画眉为主;水资源充足,无环境污染,水质好。不同层次的小溪纵横交错,险滩、飞瀑处处可见,组成了生态区内一绝妙的风景。

根据五指山生态旅游区的山脉群、地文景观与人文景观、秀美山林与壮美风景相结合、五指山生态旅游区规划分为植物保护区、动物保护区、景观保护区建设等数个景区,以及小溪、瀑布、小石潭等80个独立景点。

通天蜡烛

通天蜡烛在春湾镇的后面,湖水中独立一柱,形如石山,仿如巨烛。这巨烛的来历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相传当时春湾虽然山青水秀,虫鼠横行,害得当地染疫者家破人亡。一神仙变成垂垂老者行乞于村中,得一孝子热情招呼,感其诚,施以灵丹妙药拯救村中病危者,并赐一长明蜡烛,嘱其点燃,可驱病虫。孝子遵其嘱,点燃后,虫蛾扑火,病害尽除。后巨烛幻化成烛形石山,故得名。

桂峰山

桂峰山位于龙门县西北部桂峰山东麓,海拔1085米,为广州地区五座最高峰之一,有2120多种植物和120多种动物。山、水、奇石、瀑布、植物构成了地派桂峰山的美丽风光。这里谷岭相间,林木茂密,空气清新,山水林泉瀑整合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壮丽而又幽深的天然山水画,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度假胜地。

鸡枕山

陈禾洞保护区位于从化市吕田镇境内,是珠江三角洲通往粤北、华东地区的交通咽喉。保护区规划总面积7054.36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039.06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4.69%。“该区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存较为完整的林区之一,区内物种起源古老,成分复杂,同时也是珍稀野生动植物基因库。”

保护区所在地的吕田镇和周边的良口镇,山峦起伏,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海拔1146米的鸡枕山,冬天时有冰雪,是广州地区唯一可见雪景的地区。

从化水文:

河 流

从化市内主要河流有流溪河、潖江河与连麻河,其中流溪河最大,潖江河次之,连麻河居三。

流溪河

流溪河是从化市最大的一条河流,由市内众多溪流汇集而成。其主源头地处县东北部,吕田与龙门县交界的桂峰山--大岭头一带。流溪河全长157公里,流域总面积2300平方公里,其中从化境内河长113公里,流域面积1612平方公里。流溪河从北到南流贯全市,至太平场出从化县境;再流过广州白云区的钟落潭、竹料、人和,出江村的南江口,汇入花都区的白坭河,经珠江三角洲河网而注入南海。

流溪河在良口镇以上约10公里的上游河道穿越于深山峡谷之中,河床平均坡降为1/1250,因而水流湍急。该河的中下游在良口镇以下约100公里,河床平均坡降减至1/2500,故水流较为平缓。主要支流有吕田河、竹坑河、石坝河、牛栏河、楠木江(又叫玉溪水)、联溪水、汾田水(又叫黄龙带水)、牛路水、达溪水、北斗水、鸭洞河、石岭水、龙潭河(又叫黎塘水)、棋杆水、小海河(又叫曲江水)、概洞水、凤凰水、罗洞水、锦洞水、三百洞水、隔岭坑(又叫井岗水、银林水)、湖田水、格塘水、沙溪水与鹿颈坑等。其中,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支流有小海河、吕田河、楠木江、龙潭河、牛栏河和汾田水6条。

潖江河

潖江河是从化市的第二大河流,因是北江支流潖江河的一条分支,故又称为潖江(二)河。市内河长29.5公里,集雨面积320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坡降1/145。

潖江(二)河

潖江(二)河发源于从化市西部鳌头与花都区交界的羊石顶(山峰名)一带,自南向北流经鳌头的象新、桥头、白兔、鳌头圩,到鳌头沙湖的三甲与支流沙迳水汇合,又经龙潭的龙聚、龙潭圩,到龙潭的横江桥头再加入另一支流民乐河,遂开成潖江(二)河干流;再经龙潭的下芦塘、乌石厦、上西岭,至龙潭的聚龙庙,流入佛冈县龙山的水口埔,于龙山圩下注入北江支流潖江河主流,然后流向清远市江口,再汇入北江,最后经珠江三角洲河网进入南海。

该河及其支流从南到北流经从化县鳌头、民乐、龙潭3个镇的大部分乡镇,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6%。流域内耕地面积约8.5万亩,人口共约9万人。

潖江(二)河的支流有黄罗河、民乐河、黄茅水、沙迳水、蓝和水、爱群水和五洞水等7条,其中以黄罗河和民乐河较大。

连麻河

连麻河位于从化北部的吕田山区,发源于市东北角吕田与新丰、龙门县交界处北面的小沙罗(山名)。该河在从化市境内河长15.5公里,集雨面积为77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8%。连麻河在源头流下,先经新丰县的章背,然后自北向南沿从化至新丰公路折入从化吕田的连麻,在连麻坝下穿过公路,经车步、塘基,穿过三村的大水桥后折向东,出从化,流向龙门县的地派、清塘,蜿蜒而下到龙门县龙城镇,再汇入增城的增江河,出珠江而流入南海。

1969年冬,在吕田连麻的车步建起拦河水坝,把车步以上32平方公里集雨面积的水源引入流溪河上游的吕田河,再从吕田、狮象的张村水口流入流溪河水库,作为流溪河水库的补充水源。连麻河水从此部分地改变了流向。

径 流

从化河川由径流降雨产生,属雨水补给类型。年径流的地理分布情况与降水相似,大致是自南部丘陵平原区向北部山区递增。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变化范围1000~1600毫米,平均年径流量为26.94亿立方米,平均年产水量22.7亿立方米。其中流溪河多年平均径流深(扣除连麻渠和沙溪水)1341毫米,年径流量20.85亿立方米,丰水年(P=10%)年径流量30.03亿立方米,枯水年(P=90%)年径流量仅12.72亿立方米,两者相差2.3倍。其平均年产水量18.2亿立方米。流溪河、潖江河年径流模数分别为42.5升/秒/平方公里和4.6升/秒/平方公里。流溪河的年径流系数0.66,潖江河0.71。连麻河平均年产水量0.9亿立方米。

市内径流在一年中分配很不均匀,汛期占全年径流量80%~85%,最大月径流发生在5~6月,非汛期各月径流都较小,造成汛期有洪涝,春秋有干旱,给水资源的利用带来不便,对全市工农业用水影响很大。

从化气候:

从化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9.5~21.64摄氏度,南北气温相差1.8摄氏度;年平均雨量1800~2200毫米,其中中南部为1908.8毫米;年平均辐射量103571卡/平方厘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平均日照中南部为1809.3小时,北部为1697.6小时。四季气候为春季冷暖多变,阴湿多雨,偶有“倒春寒”天气;夏季以晴热天气为主,时有大风和暴雨;秋季气爽少雨,常遇干旱和“寒露风”;冬季多晴天,气候干燥,霜冻时有发生。市内气候灾害主要有水灾、旱灾、低温冷害、大风和冰雹等。

春 季

从化的春季为2月中旬至4月末。气候特征为冷暖多变,阴湿多雨,全市春季季平均气温18.2摄氏度,最低气温累年平均15.2摄氏度。春季降雨量累年平均为406.2毫米,占年雨量的21.3%;累年平均雨日39.9日,占春季总日数的50.5%。从化春季日照少,多半日子或阴或雨。春季日照时数累年平均206.6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11.4%。

夏 季

从化的夏季为5月至9月。气候特征为晴热、多台风暴雨。夏季的时间长,一年中有5个月。季内月平均气温27.1摄氏度,最高气温累年平均31.6摄氏度。夏季中,7月中旬的旬平均气温最高,达28.7摄氏度。夏季降雨量累年平均达1298.8毫米,占年雨量的68%;累年平均雨日86.9日,占夏季总日数的56.8%。夏季口照多,累年平均日照883.8小时,占年日照数的48.8%。

秋 季

从化的秋季为10月至12月上旬。气候特征为秋高气爽,秋旱频繁,“寒露风”天气常现。秋季的月平均气温20摄氏度,最高气温累年平均25.8摄氏度,最低气温累年平均15.8摄氏度。故民间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之说。秋季降雨量少,秋旱常发生。累年平均降雨量112.9毫米,占年降雨量的5.9%;累年平均降雨日数13.7日,占秋季总数的19.3%。秋季大多数日子阳光普照,累年平均日照时数445.9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24.6%。10月是全年日照最多的月份,实照时数占可照时数的58%。

冬 季

从化的冬季为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上旬。气候特征是晴、冷、干燥,常有霜冻。冬季时间短,一年中仅2个月。累年平均气温12.7摄氏度,最低气温累年平均8.7摄氏度。冬季气候干燥。降雨量累年平均90.8毫米,占年降雨量的4.8%;累计平均降雨日数15.9日,占冬季总日数的25.6%。冬季晴天多。累年平均日照时数有272.8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15.1%。每天日照少于或等于2小时的,冬季累年平均25.7日,占冬季总日数的41.5%。

从化的资源:

水资源

从化雨量充沛,川流纵横,水资源丰富。全市水源可采总量年均约27.5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2.7亿立方米,地下水4.85亿立方米。4至9月为丰水期,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0%—85%。

土地资源

从化全市有农用地苗266亩,可供大规模连片发展“三高”农业。已建和在建的工业园区10多个,具有生态环保特色的工业发展用地21万亩,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廉价上地。

矿产资源

从化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矿种 有钨、锡、铋、铷、钼、铜、铁、钽铌、铅、锌、黄金、钾长石、大理石、水柱石、瓷土、稀土、钴钍矿等48种,其中有16种在开采中。储藏量已查明的有钨矿6.05万吨,锡矿3172吨,钼矿3123吨,铋矿147吨,铜矿2881吨,铅矿5332吨,铁矿石166.74万吨,黄铁矿石2580吨,钽铌矿150吨,莹石3.97亿吨,钾长石3.67亿吨,石英石46.5万吨,瓷土190万吨,高岭土1500万吨。

矿产分布:钨矿主要分布在良口的黄龙带石碑头、黄竹塱、苏坑、铁迳山、金鸡山、白鹤窿、水尾洞、黄围、高背石、光峰仔,城郊的大塘,桃园的桃源上洞;锡矿分布在良口的北斗、温泉的猫子坪、神岗的苟头村;铅锌矿分布在棋杆的高塱,鳌头的杨梅窿,洒埔的大迳,大岭山的跌死狗、香菇坳,吕田的青围、林场;钼矿分布在吕田的桂峰、良口黄竹塱;磁铁矿分布在吕田的安山、古田、广山、塱村小杉新屋、塘基背、黄泥塘、良口山溪头,温泉的猫儿坪,大岭山的石门、三英雄及场部;锡矿分布在吕田张村,灌村千家村、枫洞,江埔的山下、新塘、白石岗、上罗,神岗的新屋仔,太平的冷水坑;黄金分布在江埔锦联大田墩;钽铌矿分布在大岭山石灶、温泉瀑布区;铷矿分布在城郊红坪山;钾长石分布在民乐潭口石里头、灌村南平;莹石矿分布在城郊井山,良口和丰、团丰关锋岭、达溪、黄峰斗,流溪河林场山谷里、温塘肚,东明北溪;水晶石分布龙潭爱群、民乐龙田。

森林资源

从化有180多万亩青山,现有林地面积13.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68%,自然保护区覆盖率16.9%,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9.2万公顷,包括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一个省级森林公园,一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四季常青,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宝库。此外,从化市政府还十分重视林业的发展,全市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和造林绿化运动,先后组织开展义务植树100多万株,规划界定生态公益林90多万亩,完成荒山造林3.3万亩,推动私营造林5万多亩,完成了京珠高速公路(从化段)和105国道景观林带建设,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跃上新的台阶。

❻ 从化有什么值得去的地方吗

从化好山好水好风光,果蔬先填肥美,可是难得的好地方!

除了森利公园、生态小镇等户外地方之外,喜欢安静的朋友不妨去从化唯一一家休闲阅读书店逛一逛。这家书店名字很奇特,读起来也似乎有些拗口,希恪睿特书店,据说老板是个高级知识分子,华南师范大学的博士,有待进一步考证。这家书店坐落在闹市区,从化最大的蔬菜水果市场——新城市场二楼,但外面熙熙攘攘,吵吵闹闹,里面却非常静谧。书店的使命就是“打造喧嚣中的心灵驿站”,所以,还算是很衬托这种感觉。

书店应该有200-300方,里面可以坐着看书,还有一个超级酷的TED小舞台。书店刚开业不久,还有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去休闲一下,已经非常舒服了。里面可以点杯奶茶,也可以吃个薯条炸鸡米,可谓人间天堂。

里面超级大

❼ 从化市共有几个镇各镇的名称是什么市区名称及地址

从化市辖3个街道(街口、城郊、江埔)、5个镇(温泉、良口、吕田、太平、鳌头)。
街口街道 面积:21.84平方千米 人口:11万人
是从化市政府所在地,位于从化市中南部,南距广州中心城区56千米,东南面与江埔街、太平镇接壤,西北面与城郊街道为邻。辖新城、城内、东成、新村、西宁、中田、风仪、府前、镇安、育宁、荔苑、青云、城西、碧溪14个社区;团星、城南、街口、雄锋、赤草、大坳、石潭、沙贝、城郊9个村委会。
街口历史悠久,明弘治七年(1494年)街口已是从化的县城的所在地。2004年初街口撤镇设街。
江埔街道 面积:126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6.6万人
位于从化市城区,流溪河东岸,南距广州市区56千米。辖 江埔、河东南、河东北、吉星、新星5个社区;锦一、锦二、锦三、南方、新明、上罗、下罗、凤一、凤二、汉田、钓里、黄围、鹊塱、和睦、禾仓、江埔、江村、凤院、山下、高峰、海塱、联星22个村委会。
城郊街道 面积:160平方千米 人口:6万多人
位于从化市中部,紧邻市中心城区。辖 旺城、镇北、横江公司、民茶公司、关围5个社区;荷村、大夫田、新开、三将军、白岗、茂新、黄场、矮岭、城康、向阳、东风、高步、塘下、北星、麻一、麻二、麻三、光联、左村、水坑、坑尾、西和、光辉、红旗、新星25个村委会。
温泉镇 面积:212.2平方千米 人口:49870人
位于从化市东北郊。辖 温泉、鸡笼岗、灌村3个社区;温泉、天湖、卫东、乌石、云星、宣星、源湖、乌土、鸡笼岗、龙桥、平岗、中田、桃莲、勿石、石海、石南、南星、新田、农新、新南、南平、石坑22个村委会。
良口镇 面积:530.8平方千米 人口:37139人
位于从化市北部,距从化市区25千米。辖 良口社区;锦村、溪头、下溪、合群、和丰、团丰、达溪、赤树、磻溪、少沙、石岭、米埔、塘料、高沙、良明、塘尾、良平、良新、胜塘、联群、联平、梅树、石明、乐明、仙溪、北溪、长流27个村委会。
吕田镇 面积:390.4平方千米 人口:3.1598万人
位于从化市东北部,距广州100千米,南接良口镇、流溪河林场,东连惠州龙门县,西与清远佛岗相邻,北通韶关新丰县。辖 吕田、东明2个社区居委;塘田、安山、草埔、小杉、鱼洞、新联、联丰、桂峰、三村、塘基、莲麻、吕新、吕中、水埔、狮象、竹坑、份田、东联、东坑、五和、坪地21个村委会。
太平镇 面积:210.329平方千米 人口:86519人
位于广州市北郊,从化市南部。辖 太平社区、从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居委会、神岗社区;红石、共星、颜村、钱岗、文阁、影田、分水、高田、秋枫、飞鹅、高埔、屈洞、太平、何家埔、牛心、水南、黄溪、邓村、菜地、元洲岗、三百洞、神岗、佛岗、湖田、木棉、西湖、莲塘、格塘、银林、钟楼、井岗、上塘、石联33个村委会。
鳌头镇 面积:410平方千米 人口:140323人
位于从化市西部,距从化市区5千米,距广州市城区60千米。辖 鳌头、人和、棋杆、龙潭、民乐5个社区;中塘、龙角、白石、务丰、白兔、新兔、中心、鳌山、黄罗、桥头、丁坑、象新、歧田、茂墩、水西、西湖、凤歧、沙迳、五丰、石咀、洲洞、黄茅、山心、汾水、大凼、铺锦、高禾、新隅、岭南、横坑、西塘、小坑、塘贝、横岭、鹿田、龙聚、大岭、帝田、松园、龙潭、西山、爱群、横江、乌石、上西、下西、西向、宝溪、高平、月荣、官庄、新村、石联、珊湖、南楼、楼星、龙星、车头、龙田、新围、民乐、民联、民政、潭口64个村委会。
流溪河林场:辖 林场场部;黄竹塱、三棵松、新群、红岭4个工区;东星、谷星、温塘肚3个村委会。
从化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北面。市境东面与龙门县、增城市接壤,南面跟广州郊区毗邻,西面和清远市、广州市花都区交界,北面同佛岗、新丰县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7′-114°04′,北纬23°22′-23°56′。境内西北到东南最长直线距离约45千米,东北到正南边最大距离80千米。总面积1974.5平方千米。总人口55万人(2008年)。
市人民政府驻街口街道,邮编:510900。代码:440184。区号:020。拼音:Conghua Shi。英文:Conghua City。
说明:以上街道、镇简介(包括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从化市政府网站”有关资料整理,统计年份不详;村、居名录根据某年的《广州市行政区划代码》整理,估计为2004年。

❽ 广东省,从化市有哪几个镇

从化市辖3个街道(街口、城郊、江埔)、5个镇(温泉、良口、吕田、太平、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