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广州是什么城
广州是什么城
答:羊城。说到广州城的历史,得从古老的五仙五羊的传说说起。广州别名羊城、穗城,也与此传说有关。传说古代战国时期,天上有五位仙人骑着不同颜色的羊,带着五茎六穗的优良稻谷种子降临此地,赠给居民并祝福说:愿此地永远没有饥荒。说完五位仙人腾空而去,留下五只羊化为石头。居民们为了纪念五位仙人,遂建起五仙观。
这传说的具体细节,民间有不同版本,要寻其来龙去脉,翻阅一下古籍是有启发的。最早记此的是晋代裴渊写的《广州记》:“战国时广州属楚,高固为楚相,五羊含谷至其庭,以为瑞,因以五羊名其地。”以后有《隋书·经籍志》提及《南越志》(出书年代及作者不详)说:“任嚣、尉佗时,因楚时有五羊五色以为瑞,故图之于府厅。”这两古籍均说及广州古时属楚,其实不确。当代历史学家早已证实:战国时楚国势力范围不到岭南。到成书于976-984年的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记:“周时南海有五仙人,衣五色衣,骑五色羊,来集楚庭,各以谷穗一茎六出,留与州人,且祝曰:愿此阛阓永无饥荒。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至北宋张劢于政和四年(1114)立的《重修五仙祠记》碑所记也大抵相同。到了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的《五羊石》与《穗石洞》均有记及五羊故事。《五羊石》记:“周夷王时,南海有五仙人,衣各一色,所骑羊亦各一色,来集楚庭……”《穗石洞》记:“穗石洞,在会城坡山之下。坡山向在江干,称‘坡山古渡头’。……昔有五仙人,持穗骑羊降此,仙人去而羊化为石,故名穗石洞。”
五仙降临的传说,被广州居民视为广州城历史开端的象征而传颂至今。至于说到五仙降临的地点是否今日的五仙观位置,也有人争得面红耳赤。因为五仙观曾几易其址。在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之前,五仙观位于十贤坊(今广仁路社仁坊),有人说那才是五仙降临之地。以后,该观曾迁至别处,至北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迁回十贤坊。到了南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却迁往药洲(今教育路南方剧院一带),至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才迁到坡山,即存在至今的五仙观。五仙是降临十贤坊还是坡山?其实都是越秀区范围,况且传说终归是传说,不必争论了。
至于说到广州古称楚庭、南武城,均无实证,只是传说,战国时楚国势力未到岭南。今越秀山上中山纪念碑下方的“古之楚庭”牌坊,只是清朝人为还心愿而制作的纪念物,或许可说是一座楚越友好的纪念牌坊吧?
“制造”假古董在民国时也有。如民国时广东省教育部负责人认为今越秀区解放北路迎宾馆内的高坡是任嚣墓,还立碑确认。但经当代考古专家考证,证实那里并非任嚣墓,史书所记的任嚣墓还是一个谜。不过,任嚣倒是值得纪念的人物。
广州何时建城?广州市政府根据专家的意见,认定是秦代大将任嚣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建番禺城之时。番禺,这个地名在秦代以前已经存在。汉代古籍《淮南子》记述秦军分五路进攻岭南时说“一军处番禺之都”。史家认定番禺乃古广州之名,并非只是今广州番禺区的概念。当代谭其骧主编、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的战国时期地图中,今广州的位置也标有番禺之名。上世纪90年代已有专家说:战国时此地有名为“番禺”的部落联盟型“小国”,属于无君古国。
资料来源:http://www.gzzxws.gov.cn/qxws/yxws/yxzj/yx1/200906/t20090616_12867_1.htm
B. 广州在中国的哪里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广州位于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穿城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北回归线穿越北部,属南亚热带典型的海洋季风气候。
C. 广州是什么城,为什么
广州有“羊城”、“穗城”的别名,相传广州最早的地名为“楚庭”。传说有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骑着五色羊,拿着一茎六穗的优良稻谷种子,降临“楚庭”,将稻穗赠给当地人民,并祝福这里永无饥荒。说完后,五位仙人便腾空而去,五只羊则变成了石头。
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其范围是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东连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和顺德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相望。
D. 广州市是属于中国哪个省的
广州市属于广东省,为省辖市。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
其范围是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东连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隔海相望。
生物资源
广州市的自然条件为多种动物栖息繁衍和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生物种类繁多,生长快速。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但天然林极少,山地丘陵的森林都是次生林和人工林。
栽培作物具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鲜明特征,是全国果树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大类、41科、82属、174种和变种,共500多个品种(其中荔枝就有55个主要品种),是荔枝、龙眼、黄皮、乌(白)榄等起源和类型形成的中心地带。
蔬菜以优质、多品种着称,共有15类、127种、370多个品种。花卉包括鲜切花类(鲜切花、鲜切叶、鲜切枝)、盆栽植物类(盆栽类、盆景、花坛植物)、观赏苗木、食用与药用花卉、工业及其他用途花卉、草坪、种苗等七大类。
传统品种和近年引进、开发利用的新品种共3000多个。粮食、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且不乏名优特品种,其中增城丝苗米是广州市第一个获得地理标志的保护品种。
以上内容参考广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自然地理
E. 广州在古代叫什么
广州,广东省省会。广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那么广州在古代叫做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广州在古代叫什么
广州正式建城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且,城市中心始终没有变迁过,这在世界城市史上都极为罕见,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有足够的底气。
前世之历史
公元前214年,广州建“任嚣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又下决心将岭南纳入秦帝国的版图,发动了统一岭南的战争。《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桂林、象郡、南海。”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尉屠雎率领50万大军分五路向岭南进军,其中一路顺北江而下占据了番禺。到后来秦始皇派史禄开凿灵渠之后,解决了南下秦军的后勤给养问题,又重新部署了平定岭南的战争,最终由任嚣带领赵佗等人南攻南越,终于统一岭南。
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大业完成,岭南地区从此纳入秦中央集权制国家的版图。今天广东省大部分属南海郡,郡治在番禺,这是广州行政区划建置之始。首任南海郡尉任嚣在番禺筑城(城址在今中山四路旧仓巷一带),史称番禺城,后人称为“任嚣城”,这是广州建城之始。
“番禺”一词,最早见于《淮南子·人间训》和《史记·南越列传》。《史记·南越列传》载,任嚣在临终前对赵佗说:“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
为了巩固统一岭南的成果,秦王朝除了在南海、番禺设置郡县推行封建制外,又在岭南实行了多项措施,以促进当地的发展,主要有“屯垦戍边”、“筑道设关”、“谪戍移民,与越杂处”等。
广州又有“楚庭”之称一说,越秀公园内正有其牌坊。
1959年制作的五羊雕像,已成了广州的标志。
在越秀公园内的“古之楚庭”石碑。
遗址自然没有,昔日文物却倒真有,就在俗称为“五层楼(镇海楼)”的广州博物馆,该馆藏有各朝代文物万余件,可谓浓缩了广州两千多年历史。1953年出土的“蕃禺”漆盒,是秦在广州地区设置郡县的历史物证。
1962年区庄螺岗出土的秦戈,是秦统一岭南的重要历史物证。
变迁之路
三国时,得广州之名
广州建城已有2000多年历史,难得的是,广州城垣由小到大,但城区中心一直没变,广州位居“历史文化名城”之列,并非浪得虚名。
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广州地区范围已有人类活动。广州面临南海,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很早就开始了渔猎和原始农业活动。在广州的龙眼洞、飞鹅岭等地发现的远古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石斧、石凿、石磨和陶器等生产工具。后来,随着耕作和捕猎技术的提高,学会了各种手工艺技术,出现了各行各业的工匠,他们不必从速耕种,也不需要住在分散的乡村,而是集中居住,从而奠定了广州城的基础。
秦朝于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南海郡尉任嚣始建番禺城(古广州名)。西汉初赵佗建南越国,扩建此城为国都,人称“赵佗城”,城区中心约在今越秀区东起新大新西至仓边路、北起越华路南至中山路。从考古挖掘的成果来看,南越国宫署遗址中除了有南越国宫殿和南汉国宫殿遗迹外,还有从南越国以来各朝代的大型建筑遗迹,这些都是广州建城2000多年历史的见证。
汉代时番禺已成为全国闻名都会。三国时,吴国的交州刺史步骘扩建“赵佗城”。到公元226年,吴国设广州建置,治所在番禺,此乃广州得名之始。汉晋之际,广州渐成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至唐代已成为世界着名大港,城西的“蕃坊”(今光塔路一带)成为外国商人聚居的闹市区。而城南的商铺也越来越多,唐朝末年,岭南最高执政者清海军节度使刘隐扩建南城,其弟刘岩接兄之位后建南汉国,经济称雄于五代十国时期,广州城(时称兴王府)城南、城西郊外均建有供王族享乐的离宫,周边地区渐有发展。至宋代,广州周边有8个卫星镇,广州新建三城,城区扩大。明代,广州三城合一,城墙北至越秀山,西至今人民路,东至今越秀路,南至今一德路、万福路。清代增建东西“鸡翼城”,城墙建到江边。
关于广式家具的介绍
前面已经提到,在明代时,中国的家具由苏式家具独领风骚,一统天下,到了清代出现了广式家具,其大发展是在清中期以后。作为硬木家具的重要产地,广州虽然晚于苏州,但其发展异常迅速,成就斐然,特色鲜明。
广州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是中国海外贸易
的重要港口,是同东南亚及阿拉伯等海外各国进行贸易往来的主要门户。明清时期,它成为中国"得风气之先",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明代中叶以后,大批西方传教士通过澳门进入广州,再进入中国内地,他们以传播欧洲科学文化为手段传播天主教,其中一些先进的科学知识和西方文化,对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广东地区,处于门户开放的最前沿,中西文化因而得以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更大规模、更迅速地碰撞、吸收和融合。
广州由于是东南亚各国优质木材进口的主要港端口和通道,南洋各国盛产优质木材,木材外贸在这些国家出口货物中占很大比重,大批优质木材源源不断从南洋运到中国,中国政府亦常派官员赴南洋采伐。同时,广东、广西又是中国贵重木材的主要产地,品种也比较多。据《博物要览》记载:"花梨产交(交趾)广(即广东、广西)溪涧,一名花榈树,叶如梨而无实,木色红紫而肌理细腻,可做器具、桌、椅、文房诸器"。从史书记载,可以知道广东制造家具的木材比较充裕,这些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使得广州的家具制造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起来。
由于原料充分,加之经济不断发展,清统治者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表现出极大的欲望,他们追求一种绚丽、繁缛、豪华、富贵之气,原先的明式家具不能符合他们的口味了,于是清式家具产生了,而清代家具的主要代表便是广式家具。当时,广式家具在追求豪华、优美的效果时,用料毫不吝惜,造成了用料粗硕的特点。特别是在雍正、干隆以后,达官显贵阶层在生活不断追求豪华气派,尺寸随意加大放宽,以显示雄浑与稳重,而广式家具也正是从这一点上迎合他们的审美情趣,于是广式家具迅速取代原来苏式家具的地位,成为清廷具有独特艺术风格主要家具来源。清康熙的着名戏剧家李渔在游历广东后说:"予游粤东,见市廛所列之器,半属花梨、紫檀,制法之佳,可谓穷工极巧。
广式家具
的更大发展是在清代中期以后,其时由于欧洲文化史上风靡一时的巴罗克式和洛可可式的艺术风格以及集中反映这一时期欧洲豪华而瑰丽的装饰工艺,随西方文明一齐传入中国,广州城内西洋建筑风格的商馆、洋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中西贸易兴盛,西方国家的商品源源不断输入中国市场,尤其是罕见的钟表、珐琅器、天文仪器等,引发国人的极大兴趣,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对西洋器物无不倾慕之至,以拥有为时尚。由于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不少广式家具在造型、结构和装饰上更多地模仿于西方式样,如造型上多呈束腰状.腿足部注重精雕细刻,尤其是装饰图案,追求华丽、豪华,而且有过之无不及。其中有一部分直接取材于当时甚为流行的西式纹样,如最常见的广式家具上的西番莲,这是一种外形酷似中国牡丹的花卉。西番莲的特点是花纹线条流畅,变化无穷,可以根据不同器形而随意延伸。它多以一朵花或几朵花为中心向四围伸展枝叶,且大都上下左右对称。如果装饰在圆形器物上,则枝叶多作循环式,各面纹饰衔接巧妙,很难分辨它们的首尾。西番莲与苏式家具传统的缠枝莲纹样完全不同,成为区别广式家具和苏式家具的一个重要特征。再如一些广式扶手椅的构件,可以明显看出当时流行法国的洛可可风格的影响。至于一些雕刻家具,尤为细腻,令人感叹不已,可以这样来形容,每一件高档的广式家具,就是一件精美的雕刻作品。各种雕刻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什么浅浮雕、浮雕、高雕、通雕、圆雕、立体雕等等。雕刻的面积宽广而纵深,有的家具雕刻装饰面积高达80%以上。广式家具除大面积雕刻外,更注重镶嵌艺术的发挥.技艺堪称一绝,在工艺行当中,"镶嵌"一词本是一种漆工术语。中国苏州、扬州、杭州等地的镶嵌艺术都十分流行。为了追求一种绮丽的色彩美感,广式家具将镶嵌发挥到更高层次。镶嵌的材料形形色色,通常有大理石(云石)、玉石、宝石、珐琅、陶瓷、螺钿、金属、黄杨木、象牙、琥珀、玻璃、油画等。镶嵌作品多为插屏、挂屏、围屏等,独步一时,成为中国家具装饰中一枝珍贵的奇葩。今天,当我们一看到镶嵌大理石与螺钿的红木家具,如果断定它是广式家具,一般是不会出错的。
广式家具的装饰题材非常丰富,除西式纹样外,也有相当数量的传统纹样,它采用自然形态的动、植物,如植物类有松、竹、兰、梅、菊、葡萄等,动物有鹤、鹿、
狮、羊、龙、蝙蝠、鸳鸯等。也有一些是云纹、夔纹、海水纹等。最常见的是竹节与梅花,但中西合璧兼而有之的更为多见。
广式家具的制作特点是,用料粗壮,造型厚重,为讲求木性一致,大多用一木制成,用料清一色,即用同一种木材制作一件家具,如用花梨木,整件家具全部为花梨木;如用紫檀,整件家具全部为紫檀,内外一致,各种木料互不掺用,而且广式家具不油漆里,使木质完全裸露,让人一看便有实实在在、一目了然之感。
广式家具的大气和豪华,倍受清代皇室的偏爱,为满足皇室生活需要,清宫造办处专门设立了"广木作",专门承担木工活计。宫中现存相当数量的家具,皆出自造办处木作之手。在清雍正年何,罗元、林彬等多位广东名匠还被召入宫中为宫廷制作广式家具。光绪年间,另一位广东名匠梁端口被召北上专为皇帝大婚雕刻龙床。永乐年间,广作硬木工匠轮班进京,清代造办处几乎全部是广籍名匠。如果说苏州地区是明式家具的发源地,广东地区则是清代家具的殿军,后者在清式家具的地位更为重要。清式家具以广作最为着名,家具出口量也大大多于苏州地区。
当然,从艺术角度与整体来看广式家具,它不如苏式,但从家具史的角度来看,广式仍不失为中国古典家具中精彩的一页,它在清中期取代苏式一统天下的局面,成为清宫的主要家具,成为清代家具的代名词。清代广式家具能取得这样高的地位,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首先是它在结构上既保留了传统家具的优良格式,同时又吸收了欧洲家具华丽装饰的形式;在家具的应用功能上,也作了勇敢的开拓,从而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广。清代广式家具还深刻地影响到中国沿海各大城市家具的发展,如苏州、上海、扬州、宁波、北京等地的工匠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广作的形式与工艺手法。
F. 广州在哪里
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穗城、穗垣、仙城、花城;解放前旧称省城。地处中国南方,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西江、北江、东江水道在此汇合,濒临南中国海,珠江入海口,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广州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广州是全国着名的华侨之乡,也是全国华侨最多的大城市
G. 广州被称为什么城
广州被称为花城,同时也有穗城、羊城、五羊城的别称。是广东省省会,是国际大都市、国际商贸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
广州地处中国南部、广东省中南部,东连博罗县,西邻顺德,北靠清远市区,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着名景点有花城广场、广州塔。秦末期为南越国;东汉末年,广州属于吴国;1954年全国行政区域调整时改为省辖市。
广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从秦朝开始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所在地,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从公元三世纪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着名的东方港市,明清时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也是世界唯一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
H. 广州在中国地图上的哪个位置
广州位于东经113°17',北纬23°8',地处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
广州地处中国南部、珠江下游、濒临南海,是中国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
(8)广州城是在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广州之名即取广信的“广”字。广州之得名,由此而来。广州又称“羊城”、“穗城”。相传古代有五位仙人,骑五色羊,各携带一串谷穗降临此处,仙人把谷穗赠给居民,祝福此地五谷丰登、永无饥荒。后仙人飘然而去,留下五羊化为石头。
因此,后人又称广州为“羊城”、“五羊城”、“仙城”、“穗城”。广州由秦汉起至明清2000多年间,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I. 广州是什么城
广州有“羊城”、“穗城”的别名。
相传广州最早的地名为“楚庭”。传说有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骑着五色羊,拿着一茎六穗的优良稻谷种子,降临“楚庭”,将稻穗赠给当地人民,并祝福这里永无饥荒。说完后,五位仙人便腾空而去,五只羊则变成了石头。
当地人民为纪念传播优良谷种的五位仙人,修建了一座五仙观,传说五仙观即为“楚庭”所在。由此,广州又有“羊城”、“穗城”的别名。
广州的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9月,广州市辖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共11个区。具体介绍以下几个区:
1、越秀区,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中部,东起广州大道,与天河区接壤;南临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与荔湾区毗邻;北面到白云山山脚,与白云区相邻。
2、荔湾区,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西部,东与越秀区相连,北部、西北部与白云区水陆相通,西部与佛山市南海区接壤。
3、番禺区,广东省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州中南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位置,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相望,南滨南沙珠江出海口,西邻佛山市顺德区和中山市,北接海珠区,全区总面积529.94平方公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广州
J. 在中国地图上广州城市的位置
广州(Guangzhou)——广东省的省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中国第三大城市。
广州位于东经113°17',北纬23°8',地处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广州濒临南海,邻近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广州属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中国的第三大河——珠江从广州市中心穿流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