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讯息 » 广州重庆房价为什么长得慢
扩展阅读
杭州千岛湖现房价多少 2025-07-16 20:36:23
天津宣传部属于哪个部门 2025-07-16 20:34:42

广州重庆房价为什么长得慢

发布时间: 2022-11-26 11:05:34

㈠ 重庆房价为什么和北上广深比那么低

由于重庆深居内陆,区位、实力、人口吸引力远不如北上广深。
除了市场因素之外。重庆面积大,有大量供地 ,且政府兴建公租房可以占到18%。重庆的公租房保障非常到位。重庆房屋的产权比一般短,只有50年(当然这一点没有什么影响)
虽然重庆整体面积省级规模,但是作为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重庆主城一直都有净流入人口。整体人口也在正增长。承接产业,经济快速发展,需求会越来越大。2016年12月金融奇才黄奇帆市长离任,他此前一直稳定房价的政策路线,他走后房产公司就开始蠢蠢欲动。重庆2016年的gdp总量高达1.7万亿,增速10%以上,一直以来房价都没有大涨,但是不可能永远不涨,如今房价应该会补涨。

㈡ 重庆房价上涨原因分析 什么导致了房价上涨

重庆房价上涨其实比较缓慢。

重庆有大量供地 “地票制”,而且政府兴建公租房可以占到18%。重庆土地供给很大。最重要的是,重庆的公租房保障非常到位,楼盘很多,房源量大,大部分公租房都是按照商品房配套规格修建。重庆房屋的产权比一般短,只有50年(当然这一点没有什么影响)

2016年12月金融奇才黄奇帆市长离任,他此前一直稳定房价的政策路线,他走后房产公司就开始蠢蠢欲动。【上涨的原因肯定跟经济实力、供给关系有关】:重庆2016年的gdp总量高达1.7万亿,增速10%以上,一直以来房价都没有大涨,但是不可能永远不涨,如今房价应该会补涨。

重庆在去年接下了“中国新加坡合作项目”、承接产业,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重庆有着省级的面积,但是重庆的主城能够吸引周边地区的人口流入。

房天下2017年1月房价图

㈢ 为什么重庆房价这么低

你不看面积吗?北京1.6万平方公里,上海是6300多,深圳不到2000。重庆是8.24万平方公里,比北上广深加起来都要大很多!重庆包括15个区,40个行政区县,4个县级市,21个县,有些地方的房价很低,会拉低城区的房价。1套贵的和10套便宜的一平均,房价当然低了。
另外什么叫还比不上无锡啊?你以为无锡很差吗?就算你没去过无锡,你也可以看看无锡市区的视频。现在的无锡市区跟北上广深比没多大差距,甚至比北京70%的地方要好很多!
江苏和广东是全国经济最好的两个省。在江苏里面,前两名是南京和苏州,第三名就是无锡!从高考来说,南通一本率2018年53%,无锡2019年45%,苏州40%,所以高考难度最低的实际是江苏,好大学太多了。其次,医院条件,除了北京也就是江浙沪和珠三角了!再说环境和空气质量,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这一片沿海城市是全国最好的,无锡还近太湖,有滨湖区!孩子上学好,年轻人找工作容易,老人看病方便,环境优美,这样的城市全国有几个?!
相反,重庆这边又是山区,地震高发地带,有钱人谁会来这里买房置业啊?真正房价高的都是北上广深和沿海大城市,这一点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适用,沿海城市就是比内陆贵!

㈣ 重庆房价在五年后价格会是多少什么是影响房价的原因

重庆房价在五年后价格会是持平,主要是因为除重庆之外,广州、深圳等地就被爆出多家银行上调个人房贷利率,同时出现房贷额度紧张、放款周期拉长等情况影响房价。

实际上近期部分城市爆出房贷收紧,大都和信贷集中度政策有关。去年底,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分档设置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上限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上限。

情况分析

二套房方面,大部分上浮110~120个基点之间,兴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的相关工作人员称,他们上浮120个基点起。此外,建设银行、邮政银行等上浮115个基点起。

以贷款100万元,30年,等额本息还款法为例,按照目前二套房房贷 5.75%来算,一个月要还5835元。而按4月份利率5.6%来看,月供约5741元。这样算来,一个月将多付94元,但长远来看,30年就多3万多元的贷款成本。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利率上涨、二手房停贷?重庆楼市走向如何

㈤ 重庆的房价为啥就不涨

重庆是一座建在山上的城市,房价却稳如平原;

重庆的经济和天气一样火热,房价却不温不火;

本文运用商品住宅市场量价模型,通过量价结构对市场中长期加以评估,同时在短期加入政府政策因子,从供需结构出发去探究影响房价的因素。同时本文采取了十大城市对比研究的方式,使结论更具参考意义。

为全国十大城市2014年已建设用地面积及占比情况,重庆市已建设用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仅为1.5%,为十大城市中最低,其中十大城市可建设用地占比的平均水平为11.6%,重庆的城市开发率明显不足。2002年开始重庆市开始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宽松的土地供给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土地需求。2003-2014年,重庆市各类用地共计成交70064万平方米(约700平方公里),而同期城市已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693平方公里,城市扩张速度与土地供应的趋势基本吻合。尤其是重庆主城区在这段时期内明显扩张速度加快,2005年,主城区城镇建设总用地为465平方公里,按重庆总体规划,至2020年,城镇建设总用地将达到865平方公里,15年时间内将新增400平方公里的城镇建设用地,几乎再扩了一个重庆,所以从规划来看,重庆政府对于加速扩张的思路相当明确。

“多中心组团化”的扩张模式为土地的规模供应供应了可能

与其他城市由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城市扩张模式不同,重庆主城区走的是“多中心、组团化格局”扩张模式。这种扩张模式由自然桎梏和历史发展双重决定,其不同之处在于:以增量承载新功能,一旦面临新机遇,便培育出新的组团;同时,组团虽各有分工,但内部基本涵盖了居住、工作和生活等功能,确保了组团的相对完整性,从而各大组团也可以形成一个新的中心,继续辐射周围。从土地市场的成交区域来看,2003-2007年重庆主城区以组团之间的”填充式“扩展为主,而2007年后,城市扩张进入了”跳跃式“阶段,建立了较多相对独立的新区和城镇集群。所以,这种”遍地开花“的扩张模式为土地的大规模供应供应了可操作性。

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了土地供应数量的大幅上涨

根据国土局数据,2011-2015年,五年时间里重庆主城区共成交了住宅用地5673万平方米,可建体量达到1.32万平方米。按人均供地面积来算,重庆主城区人均宅地成交面积为16.12㎡,在十大城市中也仅有重庆和武汉(13.04㎡)两座城市超过了10㎡,成都、南京、杭州和天津四城市人均供地面积在5-10㎡之间,而四个一线城市更是小于3㎡;从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契合度来看,重庆主城区近五年宅地供应面积与住宅成交量的比值为1.59,略低于武汉(1.68),高于其余城市。

从成本角度来看,土地供应价格的升高必然导致房地产商品成本的增加,开发商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从而来提高房地产商品的价格;反作用下,房价的上涨会增加房地产商品的利润,在利益的驱动下将加剧市场的竞争,而在土地供给缺乏弹性的环境下,又将导致土地价格的上升。这个呈螺旋形上涨的规律在重庆并不太试用,从地价房价比来看,重庆地价基本为住宅成交均价的1/3,与大部分参照城市一致,而溢价率却仅为5.98%,为十大城市中最低,低于其平均水平近15个点。究其原因,在于重庆土地市场的价格受市场机制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受政府的调节作用较大,控制地价是重庆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重要部分,不仅通过增大供应量来降低地价,同时也设置了土地价格的硬性指标,比如黄奇帆市长就曾经提出:重庆土地价格不得超过房价的35%。

需求:刚需主导下市场难以寻求新突破点

重庆房地产市场成交体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受益于较大的常住人口数量,而人口结构、购买力以及外来人口等人口因素,却制约了需求量的进一步释放。

重庆老龄化率、抚养比最高,制约了购房需求的释放

人口结构的变化,对于房地产市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其所占比重增加时,社会抚养比下降,也即“人口红利”将增加,有利于楼市。尤其是城市刚需年龄(25-4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对城市未来房地产的发展前景尤为重要,它揭示了未来5-15年内,城市潜在的真实住房需求总量。相反的,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越大,则总体住房需求越低迷,一方面老年人口中部分在年轻时已有房屋,不需再购,另一方面老年人口退休后收入往往下降,改善住房能力不足。

重庆在1994年底就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比全国提早5年,并且老龄人口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重庆主城区60岁以上人口从2010年的110万增至2014年的141万,年均涨幅达到7%;与此同时,18岁以下年龄段人口也呈逐年递增趋势。在一老一少占比的压缩之下,中间年龄段占比降低。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重庆15-59岁段人口率为67.71%,在十大城市中排名最后一位,同时远低于全国3.41个百分点。在全国十大城市中,北京、上海和天津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最高,接近八成,而重庆是唯一一个占比低于七成的城市。

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缩小带来的另一影响是:抚养比的攀高。从六普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重庆总抚养比为47.7%,相当于平均每一个人都需要抚养一个少儿或老年人,远高于全国7.08个百分点,在十大城市中位居首位。在抚养成本的负担之下,购房者对房屋的支付能力明显降低,购房动机也将有所影响。

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且增速较缓, 刚需市场仍然占主导

下图显示,2014年重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147元,是十大城市中唯一一个未突破3万元的城市,同时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8844元);从增速来看,2010-2014年重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总体增长率为43%,即平均每年的增速保持在8%左右,其增速仅高于深圳、广州和天津三城市,与GDP连续两位数增速相比,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也不尽如意。2016年重庆政府在十三五规划方案中指出:到2020年,重庆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经过测算,要实现该目标,重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需要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左右,难度依然不小。

 

高净值家庭增速快但规模较小,难以刺激高端需求的增长

从兴业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报告来看,中国高净值家庭的区域分布仍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为主。根据BCG中国财富市场模型预测,2015年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和上海等六个东部沿海省市的高净值家庭数量均将超过10万户,约占全国高净值家庭总数的一半。重庆高净值家庭大约在2-5万户,在全国各个省份中也处于相对靠后的位置。

从下图可以看出,重庆高净值家庭的密度仍然比较稀疏,其相对数量约为35户/万户,小于全国平均水平(43户/万户)。但在政策红利和资本投入的驱动下,带来了重庆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和私人财富的不断积累,其高净值家庭数量的增长率约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

全市人口净流出,主城区流入人口大部分来自于周边区县

外人人口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同样巨大,外来人口数量较多、购房意愿强将进一步刺激需求的释放。下表为近十年重庆市流动人口情况,可以明显得出四个特点:第一,重庆市仍以人口流出为主,省外流出人口与流入人口的差值依然有三四百万;第二,近三年省外流动人口均呈现负增长,近两年省内流动人口规模反超了省外流出人口,表明外出务工减少了,主城区的吸引力有所加强;第三,流入人口中主要流向了主城区,而从其流入结构来看,省外仅占两次,八成仍来自于周边区县;第四,近十年省外流入人口、省外流出人口和省内流动人口分别增加了2.5倍、1.2倍和2.7倍。

省外人口多为周边省市务工者,对刚需市场的刺激较大

从流动原因来看,“务工经商”和“学习培训”是重庆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学习培训”多来自于重庆市各大高校,这部分人群不具备稳定性同时购买力相对不足,对房地产市场的刺激作用较小;“务工经商”人群是外来人口购房需求的主力人群,省内则来自于周边区县,省外则主要来源与重庆相邻的周边省份四川、湖南、贵州和湖北,无论省外人口还是省内人口对房地产市场的刺激作用主要体现在刚需市场,对改善或高端需求的刺激影响相对较小,继而对房价的拉动能力不足。

政策:系统政策调控下供需基本维持均衡

锁定三大指标,系统调控之下基本实现供需平衡

与十大城市相比,重庆是唯一一个未实行限购政策的城市,但是重庆房地产调控有其自身特点,共有五招:土地调控、金融调控、投资控制、总量控制和税收调节,具体来讲:土地调节着力于控制地价,金融调控需要控制杠杆,投资控制需要把握房地产投资比例;总量控制则是基本确保供求平衡;税收政策则立足于税收分量,采取“低端有保障、中端有优惠、高端有约束”策略。

其中有三个指标是黄奇帆市长最为看重的:第一从投资比例上,每年商品房的建设总量不能超过城市固定资产总投资的25%,为保持这个刚性的指标,宁肯在审批过程中出现“官僚主义”,若房产投资较大,项目开工便缓批;第二从需求空间上,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超过了30平方米,大规模建房的需求就应下降;第三从价格上,一个地方每平方米房子的价格应该大体等于有正当职业的群体的人均月工资;如果一个城市单位面积房价远远高于居民的人均月工资,就需要政府运行调控,如增加一些集资房、廉租房等。

在重庆政府房地产调控系统中,公租房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兴建的目的意在重点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即新生代城市居民、大学毕业生、外来工作人员、新就业人群等“夹心层”群众。重庆的公租房体量巨大,这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按期规划,需要在2020年前建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其中主城区完成3000万方,区县完成1000万方,现在已基本完成该目标。从2011年3月的第一次摇号配租开始,现在已累计完成十五次,总共推出28万余套房源,对城市房价起到了一个重要的调节作用。

土储制度建立了巨大的土地供应蓄水池

与其他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不同,重庆市土储制度力度更大,其性质属于政府主导型,但采用国有企业负责模式,实质性内容是将该市此前的土地一级市场的经营权限,全部收缴至当地官方掌控的几家市级土地储备机构。与其他城市的土地储备制度相比,重庆土储制度更为强有力,使得重庆政府将土地市场牢牢管控,继而有节奏地供应土地。重庆土地储备制度坚持了“超前储备,细水长流”的策略,在2002年~2003年便储备了40多万亩地,而同时也明确规定,在20年内每年只能开发5%,即一年最多用2万亩。庞大的土地存量也将继续维持今后五年的开发。

地票制度缓解了城市建设用地的紧张

与十大城市相比,地票制度也是重庆的一大特色,其实际为城乡建设土地供给机制创新,脱胎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现的经济功能也类似,即把农村闲置、废弃、低效占用的建设用地,经由在农村复垦、在城区落地,“移动”到地价较高的位置来使用,从而释放土地升值的潜力。2008年,重庆成立农村土地交易所,启动了地票交易试点,其意义在于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保护耕地;同时推动城乡一体化,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带动城乡之间土地要素流转,这就为重庆土地的大量供应供应了可能。根据土地交易所数据,截止到2015年底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累计交易地票17.29万亩,即在农村新增加了17.29万亩耕地,同期城镇规模扩展实际占用耕地仅7.32万亩。既满足了城镇的建设用地需求,又增加了农村的耕地。从范围来看,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地票交易占比超过七成,这两个区域在全市发展中承担着生态涵养和生态保护的功能,发展导向是引导超载人口转移;而地票的使用,95%以上落在了承担人口、产业集聚功能的都市功能区及城市发展新区。

结语

重庆低房价是供需结构合力推动下的,一方面,城市急于快速扩张,推高了土地供应量;另一方面,在抚养比较高,购房年龄段占比较低,购买能力不足,外来人口拉动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下,房地产市场以刚需为主导,投资投机热度不高,需求量仍难以完全释放。同时,政府对于供需结构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调节作用,土地储备制度和地票制度有利于土地供应量的大幅提高,而投资控制、总量控制和税收调节等房地产调控手段将着力于调整市场的结构,推动供需基本达到均衡水平,继而保持房价稳定。

未来,重庆房价何去何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细节去揣摩一番:

第一个细节:2016年3月中央发布文件,要求清理压缩现有的土地储备机构,进一步规范土地储备,随后重庆市出台了相应政策,将土储机构数量从72个缩减为41个,八大投的土地储备职能逐渐被剥离,仅地产集团可代为执行市土地储备中心职能。

第二个细节:2016年重庆政府出台供给侧改革方案,明确规定两年内重庆市土地供应量逐年减少10%,大规模供地的思路或有所转变。

第三个细节:2016年上半年重庆主城区土地成交总量同比下降近一半,而溢价率却提升至23%,为历史最高点。以量为主导的土地供给思路或将改为以质为主导。

第四个细节:“一带一路”、成渝城市群等国家级规划的指导下,政策红利将逐渐释放,重庆尤其是主城区具备了向周边乃至全国集聚人口的能力。

第五个细节:重庆GDP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领先全国,在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的双龙头带动下,中新合作也进入了实质性的推动阶段,去年在网上已开始热传“辞职去重庆”的话题,重庆的城市吸引力越来越强。

透过以上细节,我们相信重庆房价仍有上涨的空间。

㈥ 重庆房价为什么挺低的

由于发展阶段不同,重庆还不能像珠三角一样,摆脱政府对宏观经济的主导性调控。因此,重庆房产受政策影响很大。有些人认为重庆房价滞胀归功于政府的“有形之手”,有些人认为重庆不具备投资价值。我个人认为是前者。

试想,一个行政地位顶级、经济实力较强的直辖市,扼守长江黄金水道,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重要支点,大山大水夜景驰名世界,机场、铁路、码头、地铁、高速公路和高教、科研机构集中的直辖市,怎么可能不具备投资价值?如果重庆都不具备投资价值,请问除了北上广深,还有那些城市比重庆更具备投资价值?因此,只能将重庆的低房价“归功于”政策有意为之。

其实,黄市长曾多次论说过他的房地产调控之道,也就是坚持每年房地产投资不能超过固定资产投资的25%,确保适度的房地产市场容量和严格控制楼面地价。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超前的战略眼光和类似组合拳的配套政策。早在十余年前,重庆就开始严格控规并大量储备土地,既保障城市建设的高起点,又为调控房地产提供了最关键的土地要素。2000年以来,重庆房产发展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政府手中,是全国房价最为平稳的大城市。

但随着优质土地逐步出让完成,重庆主城可供大规模开发的空间也在缩减。渝中区基本只能依靠旧城改造,江北只有江北嘴所剩不多开发项目,宏帆路、海尔路也已布满项目;南岸老城区几无成熟地块,目前主要集中在茶园新区。沙坪坝主要供应楼盘多在大学城。九龙坡、大渡口从来就不是传统的投资性购房目的地。

㈦ 为什么重庆的房价会这么低廉

重庆的房价低廉的原因是因为重庆做到了标准的“供需平衡”,依靠大量的供地控制房价过快上涨。

重庆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带来人口的持续流入,居住需求增加,如果需求增加大于住房的供给就会带来房价的上涨。如果政府通过大量供地来解决市场上供给不足的问题,居民就不会因为担心买不到房子而出现抢房的问题。

但是也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发展的边界是有限制的,重庆是山城,可用做做做建设用地的比例原本就比较低,再加上中国的耕地保护政策,未来重庆的建设用地会越来越紧张,如果人口持续流入,总会出现供给不足的现象,说不定会导致房价上涨。

高房价的危害如下:

1、高房价加剧了住房难题。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讲,都渴望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特别是在城市里,很多人努力工作就是为了能够买套房,希望能够真正扎下根来,但是高高在上的房价让很多人只能望而却步。

2、高房价扭曲了很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因为高房价,很多人要买房,只能选择负债,向亲戚朋友及银行借钱,负债可以说是成了一种社会现象。而在中国人之前的传统观念里,是很难想象这种事情的。

3、高房价之下,为了买房,往往需要努力拼命,很多年轻人为了打拼,选择了不要孩子,尽量少生或不生。可以说,高房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代青年的结婚生育,影响了人口的正常繁衍,影响了很多人的人生幸福。

4、高房价会扭曲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在市场经济之下,整个社会资源都会得到合理的调节和配置。但高房价往往会扭曲这一点,高房价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流入到房地产行业而不是实体经济。

㈧ 重庆中国摩房价为什么在跌

不会跌。我给你说的简单一些,你一看就明白。

因为受到国家的调控,全国的房价总体上事呈现下跌的趋势。那是哪些地方的房价跌了呢?

小县城,七八线小城市房价跌了。为什么会跌,因为小县城房子盖的太多了,没有那么多的人买。小县城靠近农村,他的购房者大多都是农村人,可现在社会的趋势是什么,城市化进程。小县城的吸引力和大城市的吸引力完全没有可比性。很多人努力一辈子,就是想离开农村,在大城市里扎根。

重庆是什么地方,直辖市,可以说是超大型城市。他对人们的吸引力,甩小县城十八条街。是附近地域的人都向往,想要涌进去的地方。所以他的房价是不会跌的,只会增长。因为受到国家的调控,重庆的房价不会出现疯涨的情况,但绝对是平稳中缓慢增长。

㈨ 重庆为啥房价以前没有涨,这两年疯狂上涨

重庆房价之所以此前没怎么涨,主要原因还在于供求基本平衡。

首先从供应方面看,近几年重庆的土地供应一直比较充足。有关数据统计,2011~2015年,5年时间里重庆主城区共成交住宅用地5673万平方米,可建体量达到1.32万平方米。

按人均供地面积来算,重庆主城区人均宅地成交面积为16.12平方米,而目前4个一线城市(北上广深)该数值均3平方米;重庆主城区近5年宅地供应面积与住宅成交量的比值为1.59,而4个一线城市均不到1。

其次,从需求方面看,重庆属于内陆西部地区,外来人口不像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那么多,近几年每年新增的60多万城镇人口,除了有每年新增的商品房满足部分需求外,体量巨大的公租房也保障了大部分新增居民的住房需求。

数据显示,近年来重庆累计开建公租房69.2万套,占住房总供应量的17%,目前已分配入住22.8万套、20多万个家庭、60多万人口。分配入住家庭中,公租房进城务工和外地来渝人员占比达62.5%,有近40万“渝漂”在重庆安顿下来。由于重庆的公租房保障对象比较广,把“夹心层”也涵盖在内,真正的刚性需求得到了政府保障,市场需求相对而言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当前,重庆楼市供需状况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而从政策环境看,重庆刚刚放了一个“大招”来遏制“炒房”牟利行为,那就是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首套房也要征房产税了,并且已经把今年元旦以来成交的86套共计1.6万平方米的高档住房纳入房产税征收范围。

此外,重庆今年将加强主城区商品房预售管理,要求无合理理由不得定高价或涨价,针对个别楼盘擅自涨价现象还将与金融机构联动,对“三无”人员在渝“炒房”不予办理贷款。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称,近期重庆主城楼市异动是个别现象,大多数楼盘的价格是稳定的,市场供求关系是平衡的,能够满足广大群众自住购房需求。

事实上,重庆房价去年一直平稳微涨,除2月因供应减少导致房价比1月涨了400多元/平米外,其他月均涨价多在100元/平米左右。不能否认,未来重庆房价会上涨,但仍将平稳上涨,而不可能疯涨,毕竟还有政府调控。

并且重庆地形具有特殊性,城市由两条江和几条山脉切割得比较支离破碎,不能像平原城市那样多环径向发展。桥梁和隧道决定了地利因素,近年轨道交通同样带动了沿线的商业氛围。总体来说渝中,南岸,江北等老主城区由于地理位置原因,项目大多是在旧城拆迁改造的基础上实施的。尤其是地段较好的,比如临江靠山的地方,土地成本非常高,体量也比较小,多为超高层大平层豪宅。这属于奢侈品,投资可以不考虑。

土地供应比较多的是渝北礼嘉悦来,巴南茶园和鱼洞方向。但普遍来说人们更看好渝北方向,民间的说法是北部是富人区,而且本地人好面子,哪怕只是买个普通高层,也觉得自己进入了那个圈子。同时政策性的楼盘在投资方面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多,比如照母山地块的某个港资楼盘,站在设计专业角度从房子本身的细节,材质上看,完全对不起1.5W的价格,但人家地段好,有教育指标,没办法该他“歪”。所以这里引申到另外一个概念,与刚毕业20多岁的年轻人急着结婚生子需要住房的刚需不同,30+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在本身有了住房的情况下,需要类似花园洋房,别墅之类的改善型住房,或者为子女考虑教育方面的问题,这组成了中高端楼盘的主力购房者。

人口组成方面,由于重庆没有苛刻的户籍制度限制,周边区县和外来省份的人口大量涌入,开玩笑说现在很难听到正宗的重庆话了。但又和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不同,区县购房者的资金有很大程度上是老家房屋拆迁赔偿款,重庆本身没有太多的高薪职位,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够,这也是重庆房价一直涨不起来的原因之一。


㈩ 重庆某些地方为什么房价不涨 这6点不满足!

好的房子必须满足一下六大要点。有的房子虽然价格低,但可能在一些因素还没有满足。想在重庆淘低价房的各位,可以对照下面的要点看看。

一、地段好的房子

李嘉诚说过: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房屋面积不需要太大,面积太大的话,不利于转手和出租。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12-3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