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讯息 » 广州阿婆去了哪些店
扩展阅读
从北京西如何到平谷 2025-07-21 07:12:07
厦门园博一里怎么样 2025-07-21 06:39:44
天津旅游咨询中心哪个好 2025-07-21 06:39:36

广州阿婆去了哪些店

发布时间: 2022-12-11 11:25:45

① 广州阿婆牛杂在哪里

在地铁一号线芳村站女子医院出口(忘了那个出口,自己看现场),走10来米就到陆居路,陆居路对面是森多利广场,阿婆就在森多利广场的后面哪里,从森多利左面的一条小巷可以兜过去,不过开档的时候,你从小巷路口离远就见到一大堆人排队了,很好找。开档时间上月问过阿婆说一般是周日下午1点左右

② 广州哪家店的牛杂好吃

认识广州就得从牛杂开始,牛杂中“最广州”的当属萝卜牛杂,萝卜牛杂已成广东广州文化的一部分。

没有特别的配方,就是花生香的牛杂汤底,但是别人就是做不出来。汤汁浓的像酱汁,这才是阿婆牛杂香味浓郁、出众的秘诀。

每次一开档,都排起长队,排个两小时,每人还限购两份,阿婆牛杂可以说是最符合广州味道,30年来都不变。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广州哪家店的牛杂好吃?的回答,谢谢。

③ 广州有什么适合带长辈吃饭和玩耍的地方

就让我这个在广州生活了好几年的人来为你解答吧~之前我也接我的父母到广州游玩过,所以我还是比较了解的,吃饭的地方推荐去一些广州的老字号,而老字号最多的地方就在越秀区了,可以去点点心思这家店吃,味道很正宗,玩的地方可以带长辈去打卡广州的红色景点——中山纪念堂。


一、美食——点点心思

广东人最喜欢就是饮早茶了,尤其以广州人居多,所谓的饮早茶其实不是说早上喝茶的意思,而是在早上去酒店/酒楼点上一些美食,泡上一壶茶一边吃一边享受这个惬意的早上,当然不仅限于早上,中午和晚上都可以吃的~饮早茶以老年人居多,可以去北京路店的【点点心思】,属于广州地道的老字号,体验一把老广生活!(广州点都德也很出名,不过性价比低,而且味道一般,个人不推荐)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珠光路209号太昌二楼(北京路是广州的一个地名哦~属于广州较为出名的一条步行街,所以看到地址不要觉得是我说错了,上面说了是北京路,为什么又在珠光路呢~)

交通:地铁坐6号线在北京路站A出口出站,直行约40m就到了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07:00-21:30

💰人均:50

🏡饮茶环境

门店在进去门口的二层,直接走楼梯上去即可~我们一进门,映入眼帘的都是阿叔阿婆阿公,老广级别的客人,装修也很朴素,大圆桌一个气氛拉满,是我要的感觉没错了!

🌟菜品推荐

1.至尊虾饺皇🌟🌟🌟🌟🌟

虾饺个头饱满,肉质充盈,鲜味十足,表皮弹牙可口

2.鲜虾红米肠🌟🌟🌟🌟🌟

口感丰富,红米皮+薄层油酥+鲜美虾肉,淋上酱汁,张嘴就完啦!

3.生滚海皇粥🌟🌟🌟🌟🌟

粥底有超大颗鱿鱼和蟹棒,粥喝起来很甜口,不是特意放糖的那种甜哦,是真材实料煮出来的,很好喝,我自己能炫一大碗。

4.紫金酱蒸凤爪🌟🌟🌟🌟

软软糯糯,底层铺有焦香花生,上层裹满浓郁酱汁,爱吃凤爪的人必须冲

5.泰式腐皮卷🌟🌟🌟🌟

炸的酥酥脆脆,配有蒜蓉酱一起入口,是店里的推荐菜品,必点!超级好吃。

6.鲜竹蒸牛肉球🌟🌟🌟

牛肉球用豆腐皮垫着蒸熟,夹起来的时候还需要微微用力,牛肉丸里掺了香菜碎,当然跟正宗的潮汕牛肉丸比较还是有点差距的。

7.酥皮双皮奶🌟🌟🌟

胖嘟嘟的造型十分可爱,炖盅里是热热的双皮奶,奶味浓郁,酥皮端上来还十分温热,可当作饭后甜品,个人感觉双皮奶也很不错。


⚠️⚠️⚠️划重点

  1. 早茶11:00点前统统6折

  2. 11:00-14:00点一律7.5折

  3. 14:00-21:00点一律5折(要14点后入座的才能享受5折优惠)


二、游玩——中山纪念堂

【景点介绍】

中山纪念堂是广州的地标之一,也是广州市大型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的,这不仅是一座纪念堂,更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建筑中的杰出之作,一座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正面牌匾是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是当时亚洲最大的会堂式建筑,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孙中山纪念堂。

  • 门票:10元/人(参观中山纪念堂园区不需要门票,如果要步入纪念堂主殿,需要购买门票)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299号

  • 交通

  1. 可乘地铁二号线至纪念堂站下车即可到达。

  2. 可乘公交2、27、42、56、62、74、80、83、85、185、133、204、209、224A、224、229、261路至中山纪念堂(连新路)站下车,步行约150米可达。


推荐打卡景点:

✅天下为公

纪念堂正面抱厦上下檐间 有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蕴意深刻:国家为人民所共有,政府为人民所共管,国家利益为人民所共享。

✅纪念堂堂内

可以容纳近5000的大型礼堂设计,没有一根立柱遮挡,堂顶采用透光设计,在自然光的投射下,整个礼堂显得更加宽敞明亮。恰巧碰上为新年音乐会试音,音乐响起,堂顶随着音乐的节奏变换颜色,视觉效果极佳。

✅孙中山铜像

高5.5米、重3.9吨⚖️ 所铸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山大学演讲时的造型。

✅古树名木

这里有一株广州最老的木棉树,已有三百多岁,它目睹了满清王朝的衰落、广州起义的壮烈、孙中山先生的勤政爱民以及如今广州这座一线城市的飞速发展;除了最古老的木棉树,还有两株广州最大的白兰树,是纪念堂奠基时栽种的,每达花期,也成了园中的一道风景线。

✅孙中山纪念碑🪦

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修建物纪念性建筑之一,位于越秀山山顶,与中山纪念堂处于同一轴线上。


🪂推荐玩法

❕可以去一楼的服务台1块/张买信纸,然后在展馆里搜集印章,看到宣传册很漂亮所以拿了一张宣传册去盖~

❕一共有十个章,一楼二楼都有,编排好位置再开始盖,不然章还没盖完信纸就盖不下了哦,可以留个纪念。

❤️推荐理由

个人觉得带长辈出行去一些游玩一些历史文化景点比较好,毕竟他们都是上了年纪的,比较怀旧而且心中有一种信仰,而中山纪念堂属于广州比较出名的一个红色景点,交通便利~

推荐这两个地方是因为两者挨得比较近,一天就可以打卡完了,既可以游玩又品尝到了美食,岂不快哉。

④ 阿婆牛杂被评为广州最好吃的牛杂对此你怎么看

说起牛杂,广州人一定会想起一个名字:阿婆牛杂。

图片来自阿婆牛杂官网

当然,传统与革新本来就存在本质上的对立,两者也无分对错。生产力在发展、资本在不断累积,传统小行业,特别是阿婆牛杂这种源于市井的传统手作行业希望在市场经济中存活并发扬光大,必须适应社会生产的规律。工业化的生产与包装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的。阿婆年纪也大了,也有自己的家庭,谁不想让家庭的生活更好一点呢?说着冠冕堂皇的话让年近90的阿婆继续在小巷中卖牛杂,未免有点强人所难了。

所以,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盲目地保留传统,也不是一味地追求变革,在传统与革新之中求同存异,让两者趋于平衡,才是在这个时代保留传统的正确方法。没错,这堆都是废话,小学语文80分以上的都能写出来,只不过,这么废的话,谁会真的去思考,去落实呢?

所以,大家对传统手艺的逐渐工业化和网红化的现象是怎么看的呢,希望能在评论区听到你们的声音。请各位股东文明交流,不要喷,也不要杠,在这个问题上,无分对错。

⑤ 广州70岁阿婆一人独自撑起一家糖水铺,老广们从小吃到大

3年前,70岁婆婆告别手推车卖糖水的日子

租下广州老城区骑楼下的临街小铺

一三五芝麻糊

二四六西米露

还有绿豆海带、红豆黑米、银果雪耳

每日限定五煲

因为没有店名

街坊取名“婆婆糖水”

......

都说食在广州,在老广们喜爱的 美食 清单里,糖水一定位列前位。

犹记得小时候每每放学后,妈妈们都会在街头的巷子里打包一碗芝麻糊或者绿豆沙,一路拎着回家给孩子当饭后甜点。

夏天吃绿豆沙消暑,秋天吃冰糖雪梨润肺,冬天一碗红豆暖胃。“食糖水”就跟“煲靓汤”一样,成为老广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环。

越秀区骑楼街下,有一间无名糖水铺。它没有店名,只在门口挂着一张“今天糖水”的菜单。门口摆着几张桌椅,一盏白炽灯悠悠地照着西关趟栊门,手推车上的芝麻糊冒着刚出锅的热气。人们均手拿一碗糖水或坐或站着,直到空碗后才慢悠悠的离去。

正在舀糖水的是一位笑眯眯的阿婆,街坊们为其取名“婆婆糖水”。因为藏在街头巷尾,“婆婆糖水”似乎符合人们对于广州 美食 的所有想象。

婆婆今年70岁,早年曾在香港经商,2007年才回到广州卖糖水。那时的街道管理并不像现在如此规范,已到花甲之年的婆婆就推着一个手推车常年出没在广州的大街小巷,成为了许多老广们的儿时记忆。

一开始婆婆主要在农林下路售卖早餐和盒饭,糖水只是附加品。后来做盒饭实在太累,婆婆就把盒饭生意转给了亲戚,自己开始做起了糖水“走鬼档”,这一卖就是十二年。

3年前,因为太奔波,婆婆便租下一个临街铺,算安定了下来。不管是经过的熟客,还是慕名而来的食客,婆婆总是笑眯眯的与他们说上两句家常。

也许每个城市总有那么几个藏在街头巷尾的小店,它可能就在家楼下。或许它的出品不是最好的,但是它的食物总是带着浓浓的人情味。街坊邻里之情,都被藏在这几碗浓稠的糖水里。

婆婆糖水

—“婆婆,有无海带绿豆”

—“卖晒了,银果雪耳要不要,下次想吃早点来啊”

......

婆婆每天中午十二点半开始营业,每日只卖五款糖水,像芝麻糊和香芋西米露这样的人气糖水则是隔一日才有。加了陈皮的绿豆海带是店内最受欢迎的糖水,一般下午五点前就会被清空。遇到人多的周末,早早就排起了队伍。

糖水从备料到现煮,基本都是婆婆自己亲力亲为,忙到凌晨两点基本已成为常态。对于自己的糖水为什么受欢迎,婆婆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自己这一关都过不了,就不要卖给别人吃”。

2007年刚开始做糖水时,因为要忙着做盒饭,婆婆只是简单的用高压锅做糖水。那时的糖水卖的并不好,有人偷偷跟她说,婆婆你做的糖水没别家好吃。

别人说过一次的话,就不能再犯。等再次推着车出现在小巷时,婆婆糖水已经改头换面。

婆婆自豪地说:“这条街的很多小孩都是吃我的糖水长大的”。有些孩子后面离开了广州,仍会发微信告诉婆婆,想念她的糖水,也有人专门绕道打包一大碗拎去其他的城市。

对于自己的年纪,她说人老了身体 健康 能做就还要做,一休息下来人就会变傻。她年轻的时候,曾在香港见到一个小贩老板。年纪已经非常大,却还在经营着一个非常小的店面,她由衷地佩服这样的人。

对于做糖水这件事,婆婆说:“做糖水很开心,自己的目标是工作到80岁。以后不管去到哪里,重要的是别人能记住这碗糖水。”

阿婆糖水店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华西路116号

·········· END ··········

本期故事制作团队

⑥ 广州有哪些特色的牛杂档

1.阿婆牛杂:阿婆牛杂是广州牛杂界的流量之王,也是老广们曾经共同的回忆,现还申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吃。自熬的牛杂老汤,并用油兑上花生酱加入锅里,放入大块的红糖,慢慢和牛杂的鲜甜味一起渗出,这是几十年来的配方,引得大家边吞口水边排队。牛膀,是牛杂的灵魂,阿婆做的牛膀,口感极佳,火候刚刚好。整体吃下来,能感受到这一碗牛杂的心血所在,汤汁浓厚,配料华丽。

2.容意发牛杂店:这家牛杂摊已经开了37年了,拿着5毛钱就可以买到一碗的时光已经不再,但那碗牛杂的味道却依旧不变。这里的牛羊杂汤也是店家的招牌,汤底浓郁,牛羊杂处理的很干净,没有臊味,加点胡椒粉十分暖胃。牛杂和萝卜都大块、软而不烂,卤水的药材香料味重,微甜,这就是容意发牛杂店带来的时光的味道。

3.肥记牛杂:藏在北京路附近巷子里的牛杂推车档,别看它虽然无招牌无铺面,但是人家已经在大众某评上收录了5年,还是北京路小吃口味榜的前五名。里的牛杂汤汁色水深,都是用牛骨、桂皮、八角、花椒等熬出来的精华。卖的牛杂都是经典部位,还能加生菜、大白菜、河粉、猪肠粉……汤汁略带点甜味,吃起来带有浓郁的药材香。牛肚煮得软淋入味,咀嚼起来一点都不费力。

4.阿叔车仔牛杂:号称广州最酷的牛杂档,只收现金,不准拍照,老板看心情出摊,一言不合就开怼,即便如此,依旧天天食客盈门、人气爆棚。阿叔的牛杂藏在建设三马路附近的一个小区门口。一般是下午4点到晚上7点出摊,从排队点餐到吃完走人,档口面前的人都没停过。虽然阿叔脾气火爆,但牛杂还是值得肯定的,牛杂煮得很软淋,很入味。每一块肉都充分吸收了汤汁的精华,是经过长时间炖煮才有这样的口感。

5.好好面店:好好面店藏在市桥旧住宅区的一颗树下,门面伪装成一家士多店,店名却叫面店。而且这里的牛杂种类非常多,目测有十几种。牛腩、牛软骨、牛膀、牛板筋、牛小肚、牛肺……全部一整块放满锅中炖。除了各种牛杂,配菜也是非常丰富。萝卜、海带结、包菜、面筋、鱼蛋、猪肠粉……荤素随意搭配、即点即剪、按斤算价。

6.牛佬牛杂汤:这家牛佬牛杂汤,是西华路的街坊吃了20多年的老店,无论什么时间过去,都是那么多人在帮衬着。他们的网红牛杂汤10次有9次都要排队。每天新鲜熬制,香而不骚。香浓的牛骨汤加上浓郁的胡椒和酸萝卜吊味,奶白色的汤头醇香浓厚,牛羊杂也是爽脆鲜嫩。喝下去指头暖粒粒,满满药膳味。

7.裕苑:这家牛杂可以说是牛杂店的米其林级别了,店面5平米都不到,但环境好,很有走鬼档的街边风格,老板每天只开半天,非常任性。面筋牛杂的分量很足,里面有牛肺、牛展、牛肠,面筋是现煮现剪的,充分吸收了牛杂酱汁的精华,牛杂偏甜,所以搭配辣椒酱更赞。

8.苏记牛杂:一家开了70多年的老字号,秘制汤底都是熬制了好几个小时,汤汁好喝、牛杂入味,颜色鲜艳饱满。香辣惹味,牛肚爽口,牛筋软糯,牛肠一点异味都没有,还越嚼越香。

9.钟村牛杂老字号:番禺钟村人最爱的牛杂老字号,至今开店已有几十年,每到饭点必定会排起长龙,不少街坊还会自带饭盒过来装,可见他的人气有多高。来的人都是奔着牛杂锅来的,点足30元,就可以自动升级为牛杂煲。牛杂锅端上来的一瞬间,肉多到吓人。还可以免费选一份新鲜的配菜,人均15吃到撑。

10.黄毛牛杂:藏在大石东联市场旁边的黄毛牛杂,真正贯彻了大隐隐于市的信念,虽然开在市场旁边,但却非常难找。而且这家连招牌都没有的牛杂店,据说已经开了30多年。每天还只营业2小时。这家在大石人心里有着无可替代地位的黄毛牛杂,是我吃了这么多的牛杂里,牛筋做的比较韧但同时又非常入味的,吃起来口感还很弹牙。再蘸一下黄毛大叔自制的微辣辣椒酱,一口下去充满惊喜。

11.好味牛杂屋:店面不大,甚至有点旧,这间牛杂屋在员村一开就是几十年,而且便宜料又足,街坊邻居们都习惯过来这里吃早餐甚至打包带走。牛杂汤汁浓郁,面筋牛肺完全吸收了汤料的精华,味道非常地道传统,而且10块钱就可以买到一碗,完完全全就是小时候的味道!

12.阿叔牛杂:阿叔在自家门口做生意,没有铺面,只有一架车仔,但是阿叔至今已经在这条巷子里开了20多年。在附近的2所小学、1所中学上过学的孩子,无一不是这里的熟客。阿叔的牛杂以牛肺居多,萝卜炖的十分软糯,甜香可口,汁水很饱满,牛杂软淋入味,街坊们都说这个味道20年来从没变过。

广东人将吃的吃出五花八门,哪怕是一种简单青菜都有炒的煮的焖的炖的等等做法。

牛的一身全是宝,牛肉,牛杂的做法更是不计其数,卤牛杂,五香牛杂,红烧牛杂,清汤牛杂,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化州剪牛杂,化州糖水闻名全国,化州剪牛杂似乎除了当地人以外似乎鲜少有人知晓,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道化州名小吃—化州剪牛杂。

给大家强荐全广州最好吃的化州剪牛杂!!!

地址:南沙区裕顺街13号

店名:化州仔牛腩档

哪怕没去过化州,这家“化州仔牛腩档”也能领教到化州牛杂的阵势,毕竟在化州当地抢绝风头的特色小吃就是这道剪牛杂了。

幼时,妈妈曾带我和弟弟去过化州 旅游 ,印象里的化州是白色的飞马雕塑和那一档档牛杂。一个小牛杂档子,一辆小推车,一个蜂窝炉,一个大大的炖牛杂铁锅,锅盖上一把大大的剪刀,当地的牛杂都是现卖现剪的。档主们揭开烫手的大锅盖,炖泡足时的满锅牛杂香气马上冒上来空气中夹杂着清香的牛杂香。与广州的牛杂不同,广州的牛杂以软烂入味为宜,化州的牛杂以清淡为主,非常讲究火候,炖出来的牛杂清香但必须带嚼劲,咬下去不偏软不偏硬,不偏浓也不非常偏淡,一切都是刚刚好,并且可以完全满足嗅觉想要的香度,味蕾所要的味度,牙齿要的质度这些恰好都是刚刚好。

化州的牛杂是用剪刀剪切起锅的,客人可以看着锅里的牛杂,随意点,点了什么,档主就剪什么,因为牛杂的韧度够,带嚼劲,剪刀下去的时候也讲究牛杂的大小,这里面已经充分考虑到客人的口感问题了,还有更贴心的,档主们准备了两种酱料,分为辣和不辣,指天椒水和秘制酱料,完全尊重了客人们的口味。一份牛腩粉,加几串剪牛杂,老板撒上葱花,淋上一勺浸泡在铁锅里的炖盅里的指天椒水一勺秘制酱料,浇上大铁锅里清香扑鼻的牛杂汤,手工制作的化州河粉,切得大小合宜,小呈透明状,一丝丝油油的,吃起来很滑,不是太大须是化州本地的。

一口牛杂,坚韧清爽,香而不腻。

一口粉,丝滑香软。

一口牛杂汤,热乎乎,加入辣椒的牛杂汤还有一丝指天椒的香气,唇齿留香。

⑦ 广州阿婆牛杂在哪里

地址:广州荔湾区芳村大道陆居路芳村市场后 营业时间:3点半左右开始 6点左右收 每隔3到4天开一次,下雨天就不会出来商户简介
“正宗”嘅广州风味牛杂。“细细个就超中意食”,“次次都食到唔想走”。佢嘅气味在冬天时“好好闻”,感觉“很怀旧”。阿婆人也“好亲切”,只是“唔系日日都出来摆档噶”,出来也“通常两三个钟就卖完左”,所以要想食到D嘢,仲睇下自己嘅运气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