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普洱茶广东仓储和云南仓有什么样的区别
问题太过于笼统。给你个比较宽泛的回答。就普洱茶陈化老茶来说,广东由于云南。
广东气候常年炎热且湿润,这是普洱茶发酵陈化最好的条件,其转化的速度和程度都优于云南各地。
云南具有气候多样性,在南部版纳,普洱等地也有高温高湿的天气,对于陈化老茶而言略逊于广东。而云南其他县市则多数属于干燥、常年气温不高的环境,对于老茶转化和陈化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不靠谱的说,在广州放三年的茶,相当于昆明放十年的陈化效果。
再者,无论在哪里仓储都要做到干净无异味,否则茶叶就会存废。
❷ 为什么芳村拥有普洱茶市场的话语权
一款茶能否卖出高价,芳村茶叶市场的认可度尤为关键。尽管厂家决定一款茶的价格,但只有在芳村认定之后,这个价格才能成为事实。普洱茶产于云南,成就与广东,说的就是芳村茶叶市场对普洱茶的支配地位。
云南人喝普洱茶吗?这不是一句笑话,现在云南的大街小巷的茶店里摆满了普洱茶,去云南茶楼里喝茶,也多以普洱茶为主,但令人称奇的是,云南人喝普洱茶的习惯竟是广东人带动的。
普洱茶还未兴盛之前,云南人喝茶多以滇绿为主,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也多被加工成绿茶。至于压制成茶饼、茶砖的普洱茶多以出口,边销为主,甚至在上个世纪90年的时候,西双版纳的人都不知道原来这种紧压茶是普洱茶。
普洱茶流行于港澳台,等到改革开放的时候,港澳台的茶商得以进入云南腹地定制加工普洱茶,慢慢的广东地区的人跟着一起品饮普洱茶,加上普洱茶所拥有的金融属性,诸多机缘巧合之下,广州芳村茶叶市场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普洱茶批发市场。
因为品种多,数量大,芳村茶叶市场也就拥有了普洱茶的话语权。不但价格上说的算,就连加工茶的方式,以及对普洱茶山头的评估都是广东芳村茶叶市场的茶商们建立起来的。比如何广生何宝强两兄弟,一手打造出老班章这样的名山,从籍籍无名到冠绝群山,不过10年而已。芳村茶叶市场造名山的实力就这么强。
至于普洱茶的品饮标准,老茶熟茶的浓稠厚润,钟广林先生提出。离地发酵、竹篮发酵,也是广东茶商率先试制,至于老茶的品饮与鉴别,仓储的标准,都是广东茶商所主导。因为决定着普洱茶的方方面面,所以芳村市场就拥有了普洱茶的话语权,一个品牌能否做大做强,在芳村的地位如何极其重要。
❸ 用普洱茶的原料但产地在广东,那出来的能不能叫普洱茶
国家质监局在2008年规定了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州、昆明市等州市所属(具体包括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保山市、德宏州各市、县;西双版纳: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各乡镇;大理州:大理市、永平县、云龙县、南涧县等县各乡镇;临沧市: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双江县、沧源县等县各乡镇;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县、墨江县、景东县、景谷县、镇沅县、江城县、澜沧县等县各乡镇)的639个乡镇,非上述地区生产的茶不能叫普洱茶,云南省茶企到保护地区外购买的茶叶做成的茶也不能叫普洱茶。
❹ 广州并非普洱茶原产地,为何广州人对普洱茶最热衷
文/义芳君(来源:义芳君说茶)
广州人对普洱茶的喜爱举国皆知,而普洱茶也因广州的青睐,从此独步茶天下。尽管近几年来,颇有“南普北进”之风尚,但不可否认的是,地处华南区域的国家中心城市广州仍然是全国普洱茶消费的龙头。
可见,广州人对普洱茶的情有独钟,并非空穴来风。这里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
有这样一组统计数据显示,拥有1400万常住人口的广州每年大约能够消费掉40%当年度生产的普洱茶(指已售出,不管是喝掉,还是收藏),而每年普洱茶的产量大约在30万吨,换算下来大约人均消费8.5斤/年。这个数据还没有剔除没有喝茶的人,所以说是相当惊人的。
其实,广州人喜爱普洱茶并非是与生俱来。清代以来,广州人就有“喝早茶”的生活习惯。这里的喝茶,不仅仅是喝茶,还有早点,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聚会,商务交往等。一方面彰显了广州人的闲适,另一方面也承担了广州人日常社会交往的功能。以前,人们首选的茶叶大多是绿茶、乌龙茶、红茶,很少使用普洱茶。
这一现象一直到改革开放后,广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地位逐渐形成了目前全国最大规模的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和集散地,而产生了颠覆式变化。
爱吃、讲究吃、乐衷养生的广州人逐渐发现普洱茶口味独特、醇厚耐泡,暖胃平和,尤其是在降火祛湿、减肥去油脂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刚好契合了身处闷热大都市、经常湿热上火的广州人对于健康的普遍需求。
此后,逐渐”喝上瘾”、经济细胞比较发达的广州人忽然间发现,原来耐储存、且越存越香的普洱茶具有不可小觑的收藏投资价值。于是,大概在2000年前后,民间资本开始介入普洱茶,进行大肆炒作,原本一片不过几十块钱的普洱茶一下子身价倍增,成了许多人赖以发家致富的”终极武器”。一时间,大批茶叶从业人员纷纷来到广州,加入到炒作普洱茶的热潮中,许多人从中赚到了第一桶金。
普洱茶从日常饮品一下子跃升为金融收藏品,一下子具备”生钱”能力,这也让更多的广州人更加对普洱茶情有独钟。
如此说来,如果我们说广州是普洱茶的“伯乐”,这似乎也并不为过。众所周知,历史上普洱茶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低廉的边销茶而存在,长期销往青新藏、陕西、内蒙等西部边陲一带,其养生及金融属性基本被忽略不计。毕竟,在经济较为落后、社会化程度较低、人们对于养生自主意识尚不十分觉醒的西部地区来说,易储存、味醇厚、可反复冲泡的普洱茶自然成了他们最佳的日常茶饮品。
但是,普洱茶的这一特性,恰恰在广州,被人们所发现,并深入挖掘,加之广州地区特有的饮食文化的推波助澜,以及后来被赋予的金融投资属性,普洱茶成为广州人所青睐的茶叶饮品,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END------------------
义芳君出身多彩茶乡,从小谙熟茶事,胸怀对故土乡情的执着守望,乐享关乎茶与生活的点滴感悟,期待与您的茶缘!
❺ 中期普洱茶广州便宜还是云南便宜
云南。
1、因为普洱茶是云南省特产,盛产于云南,而广州只是普洱茶集中售卖地。
2、所以在生产地云南购买会更加便宜。
❻ 普洱茶仓储—广东仓、昆明仓、港仓的区别
广东仓是湿仓,昆明仓是干仓
先来说说广东仓,气候特点:广东是存储普洱茶比较难的地方。广东省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天气湿热,还有梅雨季节,相对湿度很高,有时达到或超过100%。
环境对仓储的影响:广东省大部分普洱茶是存放在广州与东莞,而这两个地方属于高温高湿的地方,选择自然存放茶叶是很容易放坏掉的,必须用人工或者设备等技术手段来控制温湿度,以保证茶品的陈放质量。
仓储习惯:仓储分为纯干仓与自然仓。
自然仓,是将茶叶存放于二楼以下的自然环境下,没有人工处理并通过自然转化而来的普洱茶。茶叶表面上的光泽显暗色,不过闻不到茶叶的干香,口感和纯干仓没有太大的区别。
纯干仓,是将茶叶存放于二楼以上专业茶叶仓库存放,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自然发酵的普洱茶。茶表面光泽油亮,茶叶有茶香,口感醇厚、回甘明显、一定年份的茶汤转化为橙黄到橙红之间、不卡喉。(大益、七彩云南、六大茶山、岁月知味等茶企都在广东东莞设有专业仓库)
陈放效果:对比昆明的仓储环境,在广东存茶,茶叶转化比较快,汤色在橙黄到橙红之间,滋味更醇厚,香气泌人。
昆明仓
气候特点:昆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气候上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昆明年均气温14.5℃,最热月(6.7月份)全年晴天较多。昆明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湿季月均温度较高、干季月均温度较低。
环境对仓储的影响:温度与湿度介于广州与北京之间,在昆明存茶比广州转化慢。
仓储习惯:一般都是干仓存放。
陈放效果:在昆明存放的普洱茶转化会比较慢。在汤色转化上,昆明存茶三年相当于广东存一年,对比可知广东仓的转化速度。不过昆明仓存出来的茶香气较好,滋味鲜活,口感转化层次不明显像新茶。
再者就是港仓,气候特点:香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湿度超过92%,香港的自然仓储环境相比我国其它地区也是少有的潮湿。
环境对仓储的影响:香港每年的4月和5月会出现返潮,花岗岩地形地面发生渗水,地下室仓库即使架高货物,地面还是有液态水,整个仓储环境的湿度达到了过饱和。香港夏季气温特别高(超过35℃),同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茶品自身的氧化反应以及微生物参与的发酵反应都会放出热量,再加上相对不通风的环境,茶仓中会格外的潮湿闷热。
仓储习惯:香港普洱茶存放的仓库有两种,一种是公设仓库,一种是私人设立的仓库。私人仓库在存放普洱茶时会定期进行翻仓,将仓库中的茶品的空间位置进行改换,避免由于仓库中温湿度分布不均造成茶品转化的程度不同,而公设仓库则不会帮助物主翻仓。一般在存放三年过后,茶品会被拿出退仓两年,退仓会选择在一个高温干燥(相对于湿度过饱和的环境)微通风的环境之下。
退仓的时间大多选择在冬天,以利用冬天相对干燥的气候将茶品中过量的水分抽出。完成了第一个仓储循环(入仓三年,退仓两年)的茶品会第一次上市贩售,在经过一两年的销售后再入仓,完成第二个仓储循环。(不同的茶庄会有不同的细节调整)。茶品从新茶到仓储完成要经过起码十二年的时间。
陈放效果:得益于香港仓储环境,这里的普洱茶入口醇滑明显,茶香气有樟香和参香两种(真正的老港仓才有)茶汤成酒红色透亮、不卡喉!
港仓和湿仓的区别
湿仓茶出现的原因有二种,一种是在高温高湿的天气里没有采取及时的处理措施,或者采取的措施不当造成茶叶变质;另一种是为了加快转化速度,通过增温加湿等手段人为制造老茶,用霉变的茶来欺骗消费者。
港仓的出发点是建立在卫生的基础上,利用当地高温潮湿条件,利于茶品快速转化的优点,又通过调节温度、湿度等技术手段,让茶品不至于产生霉变。
普洱茶的发酵是在一定的温湿度下才可以得到最好的转换,若用港仓的人工技术能控制最适宜的温湿度有利于茶的最好发酵,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前提一定是可控的和安全的。(普洱熟茶就是借鉴港仓茶的发酵过程转变而来)
❼ 普洱茶储存篇:广东仓,昆明仓区别
一款普洱茶好不好喝,除了原料优劣、制作工艺优良之外,那接下来便是仓储了。谈及普洱茶的存储又以昆明仓储和广东仓储最为有代表性。今天,就借此话题和茶友聊一聊普洱茶的地理存储差异之昆明与广东存储差异。
昆明仓储与广东仓储对比
昆明仓储
气候相对干燥,空气湿度低,温度变化幅度不大,处于一个相对合适普洱茶发酵的温度与湿度区域内。普洱茶陈化时以氧化酶参与的酶促反应为主,转化相对纯粹、单一。虽然陈化时间长,但以茶叶内氧化酶为主导的转化,其转化结果更稳定,品质可预期性强,能够较大程度上避免茶品霉变、劣变,对茶品的损耗小。
广东仓储
广东,地处我国最南部的沿海一带,低纬低海拔,气候相对潮湿,空气湿度高,气温高,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因而微生物发酵与酶促反应同时存在,陈化时间大幅缩短,如果拿广东和云南昆明相比的话,存放于3年左右的普洱茶,就相当于昆明5年左右。但是参与发酵的微生物种类的多样化与不可控性,会导致发酵结果较为多变,茶品品质或优或劣,最终滋味难以预期,稍有不慎容易出现霉变,对茶品损耗大。
辨别广东仓、昆明仓
首要的就是闻它的仓味,其次才品饮。
广东仓的最大特点就是仓味比较重,昆明干仓最大的特点是陈香味较浓,几乎没有仓味。
澳门茶云涧文创工作室 TEA1554
❽ 普洱茶分广东仓昆明仓等等,究竟哪个好
分茶仓只是因为某个城市的普洱茶存储量巨大,其年份茶在全国消费市场具有一定的规模,并形成特定的品质特征。 广东仓(即东莞仓)和昆明仓哪个好?目前业界并没有定论,但广东仓和昆明仓各自的特点,已经有了初步的定型结果。
国内干仓普洱茶的概念大概起源于2005年 ,在此之前普洱茶多以港台湿仓为主,东莞仓与昆明仓才开始建仓储茶,前路未明。而要说明的一点是, 这时候的东莞仓是主动仓 ,众多投资者看好普洱茶的存储价值,积极在东莞建仓收茶,终成规模;而 昆明仓是被动仓 ,因为昆明为普洱茶原产地仓,茶叶存储下来的多是厂家的仓库留存品。
最后来说说 东莞仓普洱茶和昆明仓普洱茶的差异 。广东东莞气候环境比云南昆明要湿热得多,所以相同年份的普洱茶,东莞仓的醇化程度要比昆明仓的深,即东莞仓的转化速度比昆明仓要快,在汤色转化上,昆明存茶三年相当于广东存一年;这是基础;转化速度不同,陈化效果自然有异,广东仓的普洱陈茶,汤色在橙黄到橙红之间,滋味更醇厚,香气醉人;而昆明仓的普洱陈茶香气较好,滋味鲜活,口感转化层次不明显。
普洱茶储存基本条件是干净,湿度适中,但最关键是茶质。茶质又分茶本身的内在品质和加工工艺。现在晒青毛茶,干出锅,晒干,喝起来又香又甜。这都是杀青过度,编向烘青了。这样的茶能不能存,能存几年,后期转换的潜力有没有,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以前的新茶,头几个月是很难入口的。苦涩不说,那股青味,一般人接受不了。老百姓都要将新茶装好(发汗),发酵段时间才能喝,因为新茶性寒、伤胃!
❾ 广州并非普洱茶原产地,为何广州人对普洱茶最热衷
在广州来说就铁观音和普洱比较流行,而更多的人会喜欢喝普洱,因为普洱给人的感觉更为温和啊!普洱分有是生茶和熟茶,不同的茶对于不同人的体质都是适合的。
在广州喝茶基本上就是在早茶的时候,除了一堆点心,都会配上一壶茶。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喝上,很多人会选熟的普洱茶。熟的普洱茶从口感来说比较甘甜,不像铁观音那么的苦涩。
你在广州的茶市里基本上就只能碰到这两种茶,或者是菊花茶。这是广州茶市的一个普遍现象,并没有太多的选择。那只能二选一的选择,那肯定就会选择一款稍微好入口的茶。
市场供需决定了广州人的喝茶,并不是广州人不识茶、不品茶。只是市面上这个茶占有的市场份额大,让广州人能够随处可见,广州人才会顺手的拿这个茶喝而已。
❿ 普洱茶的熟茶工艺是何时形成的
究竟何时开始有了普洱熟茶?
很多人一定会说——1973年。因为在因为市面上有一款很流行的茶叫“73厚砖”, 被誉为第一批人工后发酵普洱熟茶茶砖。
但真相真的是这样吗?普洱熟茶直到1973年才横空出世吗?熟茶自己的演变历程又是什么呢?
我们分5个步骤为大家详解:前身、记载、工艺、诞生、今世。
普洱熟茶的前身
——红汤生普
让我们沿着历史往前追溯,在龙马同庆号的内票上有一段话:
“叶色金黄而厚,水味红浓而芬香”。
而广州考察小组也反应了过来,把广州用的冷水替换成冷水,调整工艺后,很快也获得了成功。
两个小组的成品拼配在一起,组成了1973年第一批出口到香港的、正式的普洱熟茶。这也是1973年被认定为普洱熟茶元年的始末。
普洱熟茶的今世
——批量生产
后来,1974年,勐海茶厂、下关茶厂的技术员回厂后分别试验,各自改进后,勐海有了勐海自己的工艺,下关则结合了前面所说的紧茶蒸汽热发酵工艺,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
同年1974年,勐海渥堆熟茶试制后开始出口,由于汤色没有达到预期要求,被称为云南青;
1975年,勐海茶厂的普洱熟茶基本定型,普洱熟茶园茶7452,7572开始批量生产;下关茶厂则推出出由渥堆熟茶制作的7663。
该茶在1976年后大量出口法国,这就是后面的销法沱。而昆明茶厂推出7581熟茶砖。
也就是说尽管普洱熟茶1973年是指制作成功,而产品大规模上市是从1975年开始。1973年是以散茶的形式出口的,直到1975年才有第一款压制成砖的唛头茶7581。
所以,普洱茶熟茶的产生经历了潮茶工艺,紧茶的泼水工艺,再到香港泰国的仿制老茶工艺,最终才成为现在我们看到的普洱茶熟茶工艺。
经过几十年的完善,这才诞生了我们现有的普洱熟茶的渥堆技术。形成了各式各样、优良品质、口感丰富、温和顺滑的普洱熟茶。
总结:
——普洱生熟区别
划重点,熟茶诞生的年份—1973年,诞生地—昆明茶厂;熟茶也不是煮熟、炒熟、烧熟,而是人工渥堆发酵,堆熟的。
为避免上当受骗,请牢记,在1973年之前没有真正的人工渥堆熟茶。(之前的普洱茶,于今天的标准来看,都是普洱生茶。)
也就是说,普洱熟茶从诞生到现在只有48的时间,如果你听到茶店老板卖着上百年的普洱熟茶,你就可以一笑了之了。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区别,可以是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来谈论,但简单来说,可以记住3点:
# 普洱生熟区别 #
1、工艺不同。
生茶的主要步骤是“杀青-揉捻-干燥”。而熟茶的工艺主要步骤是“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多了一个渥堆工艺,发酵度也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汤色、口感不同。
生茶茶汤黄亮透明,而熟茶的汤色则是红浓明亮。生茶清香,熟茶醇厚。
3、性质不同。
生茶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陈化(后发酵),而熟茶是在渥堆的时候已经初步定性。虽然也会“越陈越香”,但变化远没有生茶明显。
还想知道更多的普洱熟茶知识,请关注我们“学茶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