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讯息 » 广州证券被哪个公司并购了
扩展阅读
上海特殊法兰包含哪些 2025-09-19 20:46:58
福州上街办社保卡去哪里 2025-09-19 20:25:57

广州证券被哪个公司并购了

发布时间: 2023-01-13 06:27:49

1. 如何看待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100%的股权

这是券商一哥中信证券通过并购再下一城

1、中信证券的一哥之路,也是其并购之路中信证券曾经先后将万通证券、金通证券、里昂证券通过并购收入麾下,曾经还谋划并购广发证券,最后未果,这次并购同属广东的广州证券,也是意味深长。

专注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的股权设计和激励,业余爱好搏击欢迎点赞、关注咨询合作请私信

2. 中信证券鲸吞广州证券:冬天很冷,券商开始收割券商了

文 / 刘卫东&谢俊 (智通 财经 研究院)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港股挖掘机”,原标题: 《冬天很冷,券商开始收割券商了》 ,点击查看。

震惊证券业

平安夜不平安。机叔的朋友圈被刷屏了。

中信证券 ( 06030.HK/600030.SH) ,这个龙头券商,趁着市场不注意,突然就说要去买个券商回来: 广州证券(000987.SZ)

就在两个月以前,越秀金控才完成收购广州证券剩余的32.765%股权,收购该部分股权的估值62.63亿元,反推广州证券两个月前的估值达到191.15亿元人民币,相比于账面净资产溢价76.33%。

不过广大人民群众来不及看这些数据了,单是券商买券商这一行为本身,就足以让不少局外人格外激动,什么 “强者恒强” ,什么 “马太效应” ,你一言我一语的;

一部分局内人也似乎很开心,机叔看到有不少中信证券的朋友转发公告截图,说了句:终于官宣了,然后就比了个心;

另一部分局内人明显心情受到影响,机叔看到广州证券的朋友要么不发这消息,要么很冷静地配一些自己的话。网传他们因此要裁员一半,不知真假。

不管怎么说,有“麦子店高盛”雅号的中信证券,人家是个豪门,广证这多少算是嫁入豪门了吧。

只是会不会发生中金和中投那样传说中“不太顺利”的磨合,最近竟然还有说法是中金要把中投证券改名为“中金财富”,的确叫人唏嘘不已。再怎么说,中投证券的前身都是曾经三大全国性券商之一的南方证券啊。

要问今天这件事,中信买广州,机叔怎么看?

答案是:能怎么看?泡壶茶,裹上毛毯坐着看呗。

在中国券商短短的三十年 历史 中,底部兼并这种事情啥时候少过。身处这个大时代,咱也没办法,天冷了那就裹上毛毯让身体暖和些,同时喝点热茶,由内而外地暖和暖和。

还需再等等,已经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

回到上一轮券商并购潮时候,看一看那时候的中信证券吧,很有意思的是,时隔十多年,它还是做着同样的事情。

论中信的崛起:收购兼并占很大比重

中信证券于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算起来并不是国内最早一批草莽时代过来的券商。也可能因为没有过去那些 历史 包袱,中信证券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崛起路线。

一手把中信带到巅峰的前董事长王东明曾就掷出豪言:中信证券要做“中国版的高盛”!为此,他还找来老外写高盛的那本《高盛帝国》要求翻译成中文,并推荐中信证券的员工阅读。

那么说中信证券的崛起路线是怎样的呢,机叔的概括就是: “猥琐发育,别浪” ( 游戏 用语,不含任何贬义):

我大大大——我买买买——我强强强。

先是“我大大大”,1999年,中信证券通过股改、引入战略投资者,成功将自己的注册资本跃升至20.82亿元,1995年刚成立那会儿还只有3亿元。资本金多意味着啥,不意味啥,有钱呗——有钱啥不好办啊;

再是“我买买买”,2003-2007年,先后买券商,买基金,买期货:

在国内券商普遍最差钱的时候,不断出手,吃掉总部位于山东、浙江的 万通证券 金通证券 ,如今中信证券比较强的经纪业务团队,大都和曾经在山东、浙江的公司有关;

2005年的时候,又联合建银投资把曾经的大哥 华夏证券 改组成 中信建投证券 (持股60%),之后就跟中信建投证券之间一直扯来扯去,直到2010年6月29日,在证监会的“一参一控”的要求下,中信证券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同时分别挂牌转让其持有的中信建投有限45%、8%的股权。被北京国管中心买去了那45%,成为了中信建投有限的第一大股东。中信证券从中信建投有限的绝对控股方转变为参股方;

这期间一度想吃掉危机中的 广发证券 ,结果被广发证券给打了回去,成为一大遗憾;

后来还吃掉了 华夏基金 ,吃掉了 金牛期货 ……

接下来就是“我强强强”,2012年,中信证券又收购了总部位于香港的 法国里昂证券 ,在海外市场站稳了脚跟,这就是现在香港的 中信里昂证券 ,在港股市场混得风生水起。

正是基于 “中国高盛” 的愿景,中信证券的转型之路在国内算是早的了,也是极为大胆的。

比如,收缩经纪业务规模,2017年,他们主动关闭了7家营业部,表现出对传统经纪业务不同的看法。根据他们的年报,目前正在做的是“逐步搭建最大、最全、最专业的金融产品超市”,向财富管理转型。

2018年12月10日,中信证券宣布经纪业务部门更名为财富管理委员会,一时间引起一片哗然,看来管理层并没有食言,说转型财富管理,最后连“经纪业务”的名字都不要了。

之后的文件显示,中信证券将建立从总部到分支的推动体系,并在北上广等7个城市启动区域财富管理中心试点,同时计划要到2021年实现财富管理客户数量和资产总规模增长50%、投顾服务收费超2亿元,最终成为部门重要收入构成,实现收入结构的优化。

麦子店高盛这么凶狠,其它中小券商是不是瑟瑟发抖?

怕就对了,资本市场就是这样吧。现在遍地便宜货,正是有钱的机构出门收货的好时候,中信证券这个龙头券商自然就当仁不让了。

而且,广州证券今年来确实不省心。

抄底还是救助?

现在你再回过头来看广州证券的业绩,短期交易者或许会对这笔券商大并购的交易吸一口凉气。

根据越秀金控公布的半年报,广州证券的主要业务板块分为证券经纪业务、信用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证券自营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主要业务在华南地区。按照公司半年报的披露,整体利润下滑非常明显。

今年11月,广州证券亏损1000多万,前11月已累计亏损1个多亿。

其实就在两个月以前,越秀金控才完成收购广州证券剩余的32.765%股权,才刚把这个儿子抱回家没多久,现在要甩手卖掉,可见境况有多艰难吧。

不仅仅是不断下滑的业务,两三个月前沸沸扬扬的股权质押业务,根据公司半年报,广州证券也有48.74亿元。

众所周知,股权质押已经成为了影响金融甚至经济稳定的重要导火索,广州证券的净资产约108亿,核心净资本77.12亿,但是股权质押合计达到63.93亿,尤其是在6月之后,市场又出现了明显的回调,现在的财务情况可想而知。

这都是真金白银的,白纸黑字的,谁都否认不了。这个山芋,还真是烫呵。

广州证券业绩下滑,且资产质量存在较大的风险,中信证券收购这样的资产本身就会承担比较大的业绩压力,但更重要的是收购价格,由于公告中,双方目前达成的是意向性收购,所以交易价格等内容可能要在几个交易日之后才公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越秀金控收购广州证券的时候,可是按照1.76倍的PB 来收的,现在卖给中信证券,按照常理来说,平价卖给中信证券就已经不错了,即便是平价卖,越秀金控为了完成上次的募资交易,还要承担额外支付2800万的承销、律师费等亏损。

单单按照在港股的估值,中信证券不过是0.94倍,虽然中信财大气粗,按照港股的惯性思路,复牌之后的中信证券起码再港股市场表现可想而知。

在机叔的同事谢指导看来,中信证券收购一个排名远低于自己的券商,资产质量存疑,且大概率溢价,还不图广州证券的牌照资产,救助的意义远大于实际得到的好处。

由于行业是充分竞争的格局,其象征意义仅在于打响了供给侧改革向证券行业推进的第一枪,离行业龙头拥有定价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机叔觉得,广州证券全资卖身中信证券,肯定也是个不得已的选择。

交易的细节都有什么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只是它绝不会是近两年最后一起券商并购案,它既是结束的开始,也是一段新的开始的开始。

2002年-2006年,我们国家的A股券商经历过一次“战火连天”的券商倒闭潮,或者叫券商并购潮吧,物竞天择,那是熊市漫漫下证券行业优化格局“供给侧改革”的一个必然选择。

随着2006年华泰证券入主联合证券,市场也逐渐苏醒,券商这个市场风向标真是屡试不爽——2007年的大牛市至今仍是不少人的第一次人生跳板。

历史 当然不会简单地重复,它会非常精彩地重复再重复。(完)

3. 兼并,重组是市场方格理论中的新市场吗

同行业的兼并重组是成熟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兼并重组概念从中国一些优秀证券公司的发展历史来看,多次的并购重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除了市场原因外,政策因素也是中国证券公司兼并重组进一步加速的重要原因。中国证监会于2019年7月5日发布《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股权规定》)。其对证券公司的股东进行分类监管(区分为控股股东、主要股东、持有证券公司5%以上股权的股东和5%以下股权的股东)。

上述规定不仅影响新设立的证券公司,对证券公司的存量股东也有影响。中国证监会同时发布的《关于实施〈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规定》要求:《股权规定》施行前已经入股证券公司的股东,不符合《股权规定》的要求,应当自《股权规定》施行之日起5年内达到要求。经分析,部分券商的控股股东资质达不到《股权规定》的要求。如果在规定时限内达不到股东资质条件,那么这些控股股东面临两种选择:要么降低持股比例或者转让持股,放弃对该证券公司的控股权,要么将该综合类证券公司转型为专业类证券公司。政策客观条件的要求将迫使部分达不到资质要求的股东放弃持股,从而刺激证券公司间的并购重组活动。此外,中国证券会也鼓励证券公司间的市场化并购重组。2019年11月29日,证监会在对全国政协委员《关于做强做优做大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构建资本市场四梁八柱确保金融安全的提案》的答复中提出:兼并重组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支持行业做优做强。支持行业内市场化的并购重组活动,促进行业结构优化及整合。

2019年以来,证券公司之间的兼并重组开始频繁起来。2018年12月24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兼并重组拟发行股份收购广州证券100%股权,并将其重组为旗下的全资子公司。2019年12月27日,中信证券发行股份购买广州证券事项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2020年1月14日,中信证券公告:广州证券资产过户手续及相关工商变更登记已完成,广州证券更名为中信证券华南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6月17日,天风证券发布公告,拟斥资45亿元收购恒泰证券29.99%股权,成为恒泰证券第一大股东。2019年11月5日,太平洋证券发布公告,华创证券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以5.5元/股的价格现金收购北京嘉裕持有的4亿股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可以预期,受政策和市场竞争的双重驱动,我国证券公司通过兼并重组实现集中化做大、做强,将成为趋势。

4. 广州证券被中信收购账户注销。我们的钱怎么怎么转出来

股友你好,这个情况通常会直接转到中信系统去,建议你致电广州证券客服和中信客服获取实质的解决方案

5. 华泰证券、联合证券、华泰联合证券之间是什么关系现在开通了融资融券业务的有哪些券商,华泰联合有吗

在2006年前,华泰证券和联合证券是两家不同的证券公司。但在2006年,华泰证券入股掌控联合证券。在华泰的推动下,联合证券在2009年7月改名华泰联合证券,正式成为华泰证券旗下的一家子公司。
联合证券大部分证券业务被剥离转给华泰证券,华泰联合目前仅有投资银行业务。而华泰证券负责投资银行业务以外的所有证券业务。华泰联合没有融资融券业务,但华泰证券可提供融资融券业务。

1.华泰证券,前身为江苏省证券公司,成立于1990年12月。是中国证监会首批批准的综合类券商,也是全国最早获得创新试点资格的券商之一,目前的十大券商之一。
2.联合证券,成立于1997年,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非银行金融企业。
3.2006年,联合证券增资扩股,引入了华泰证券作为股东。2009年7月,华泰成为联合证券大股东,联合证券改名为华泰联合证券。
4.现在经纪、融资融券、固定收益、资产管理、销售交易、金融创新、研究和场外业务业务均由华泰负责,华泰联合负责投行业务。

目前融资融券业务的证券公司有:71家
申银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财达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德邦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恒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华宝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江海证券有限公司
首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银泰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财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大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华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华龙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华西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金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日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新时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浙商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中信万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国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齐鲁证券有限公司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长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证券(浙江)有限责任公司

现在一般是进行经纪业务的证券公司都能开通融资融券业务,融资融券业务开通的条件要求比较高,以下摘自爱宝盆网站证券栏目的融资融券页面:开户满18个月(常规以后6个月),所在券商有融资融券资格,个人账户资产大于50万,个人携带本人身份证和股东卡到相应营业部即可申请办理。

6. 越秀金控到底是干什么的

越秀金融是一家具有40多年发展史的大型综合性商业上市企业,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金融业务和百货业务,在百货零售业务方面则坚持以经营中高档商品为主,走时尚精品路线。
在金融业务上,该公司有证券期货业务、不良资产管理业务、融资租赁业务这些产品。

拓展资料:
作为越秀集团大金融产业的管控和发展平台,广州越秀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越秀金融集团)拥有广州证券、金鹰基金、广州期货、广证恒生证券投资咨询、越秀证券(香港)、越秀融资租赁、越秀产业投资、越秀小额贷款和广州担保等专业子公司,并在香港、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等珠三角区域以及杭州、北京、湖南等地区开设了分支机构。
截至2012年末,越秀金融集团总资产达254亿元,共有在岗员工1,881人。2012年,集团实现了资产、收入、利润大幅增长,资源投入和产业布局力度不断加大,综合金融产业布局基本成型。
越秀金融集团围绕构建大金融产业链,着力于全方位布局金融业务,搭建齐全的金融业务框架,重点发展证券、租赁等核心业务,开展产业投资,小额贷款等特色业务,通过并购重组进入其他金融业务。
越秀金融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整合和提升现有金融业务资源,投资和培育新的金融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便捷、更安全的优质金融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
企业使命:以客户价值为核心,提供全方位的优质金融服务。
企业愿景:成为值得信赖的国际化金融控股集团。
企业价值观:阳光、激情、超越、共赢。
企业风险观:全面管理风险 稳健创造价值。

7. 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哪里成立

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市成立,是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成立于十七世纪初,是世界上第一个以金融股票为主的证券交易所。该证券交易所于2000年9月和巴黎证券交易所、布鲁塞尔证券交易所合并,形成世界上第一个跨国境的泛欧交易所。

什么是证券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是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证券交易所有公司制的营利性法人和会员制的非营利性法人,我国的证券交易所属于后一种。

中国比较靠谱出名的证券公司有什么?
1、中信证券:公司成立于1995年,控股股东为中信集团,证券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各项业务均处于行业前三。行业并购的王者,先后收购收购万通证券、设立中信建投并重组华夏证券、收购金通证券、收购华夏基金、收购里昂证券以及近期收购广州证券。每一次并购和减持的操作,都将抄底和逃顶玩到极致,令人叹为观止,戏称为“麦子店高盛”。

2、国泰君安:公司成立于1999年,实际控制人上海国际集团,颇有实力的上海老牌券商,稳健发展,注重风控,净资产及净利润均排名行业前二。自营业务收入占比超过30%,投行业务,债券承销较强,股票承销较弱,零售经纪业务市占率排名第一。

3、海通证券:公司成立于1988年,股权分散,由上海国资委监督管理。上海本土券商,是国内成立最早、综合实力最强大的券商之一,综合排名始终位列前三。权益投资能力较强,自营业务收入占比33%,投行业务境内、境外同时发力。海外业务收入占比27%,行业排名第一。

8. 哪个证券公司好

1.如果您要开户的话一般情况下是选择佣金较低,服务较好,在您所在地有营业部的券商,会方便您今后办理业务。\x0d\x0a2.根据2015年证监会公布的券商评级数据,我国目前拥有券商119家,其中24家为子公司。\x0d\x0a其中在119家券商中,有23家券商以上市公司的身份存在。这23家上市公司依次为:中信证券、国金证券、国元证券、国海证券、国泰君安、西南证券、西部证券、东方证券、东吴证券、山西证券、招商证券、兴业证券、广发证券、光大证券、海通证券、太平洋、华泰证券、方正证券、申万宏源东北证券、长江证券等。\x0d\x0a3.具有上市公司身份的券商一般财力雄厚,有多年经营历史,在实力上位于行业上游水平。这部分券商在整合行业中是排名较好的。\x0d\x0a您可以根据这个排名的券商根据您个人的实际情况挑选。

9. 中信证券会收购东信证券吗

不会
6月5日,中信证券(600030.SH)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补正通知书》,将会积极准备有关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补正材料,并及时报送。

尽管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的重组事项还需获得证监会核准,但人员及业务的整合已经紧锣密鼓开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广州证券员工入职中信证券以后,工资待遇仍由广州证券发放,经历一年考核后,合格者留下,未来就会按照中信证券的职级发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