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讯息 » 旧广州租界有哪些
扩展阅读
厦门怎么去长泰漂流 2025-09-19 14:35:26
天津蓟县哪里有梨 2025-09-19 14:32:45

旧广州租界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1-15 10:11:04

‘壹’ 旧中国的各个租界和租借地分别是什么时候收回的

旧中国的各个租界和租借地分别是什么时候收回的?
至清代末年,散布在沿海、沿江16个商端口的租界,共43处,分属于英、美、法、日、德、意、沙俄、比利时和奥匈等国。其中5处为公共租界,38处为专管租界,以英租界为最多,计11处。在一个商端口里尚有设立数处租界的。如天津的八国租界、汉口的五国租界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投资,除路矿和政治借款外,工厂、商行、银行、船坞、码头以及市政水电工程,大都集中在租界区域内。同时在租界里也集聚了新生的无产阶级,为即将来临的革命准备力量。
中国自1919年陆续收回各国租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人民首先于1919年收回天津德、奥租界和汉口德租界。1924年收回苏联政府放弃的一切前俄租界。1927年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1929年收回天津的比租界和镇江的英租界。1930年收回厦门的英租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废除天津和广州的英租界及英、美、比3国在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的权利。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废除了中国各地的日租界。1946年收回上海、天津、汉口和广州的法租界及法国在上海和厦门公共租界的权利。1947年收回天津意租界和意在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的权利。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租界至此全部收回。

租界一览:
上海 英租界:1845 年 11 月 29日,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 G.Balfour)与苏松太道员宫慕久划定洋泾浜以北、李家场以南、黄浦江以西地段为英租界,占地830亩。1848年11月27日, 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R.Alcock)与上海道(苏松太道此时自松江移驻上海, 一般人称之为上海道)道员麟桂商定,扩展地区西北至苏州河,西至洋泾浜,占地2820亩。美租界:1847年,美国代理领事文惠廉(W.J.Boone )向上海道员要求划虹口一带为美租界。1863年6月25日, 美国驻沪领事熙华德(G.F.Seward)与上海道员黄芳议定,自濠沟起,沿苏州至黄浦江,过杨树浦地段,划为美租界,占地7865亩。公共租界:1863年9月20日,英租界与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占地10685亩。1870年起, 公共租界越界筑路,经1898年以后的屡次扩展,1899年扩展至泥城桥、跑马场以西地带;至1930年,共扩展占地15893亩。法租界:1849年4月6日, 法国驻上海领事敏体尼(de M ontigny )与上海道员麟桂划定上海县城北门外地带为法租界,占地500亩;1861与1899年屡次扩展,至1914年,共扩展占地15150亩。

广州 英租界:1861年9月,英国领事罗伯逊(D.B.Robertson)与两广总督劳崇光议定,划沙面岛西部为英租界,占地264亩。 法租界:在划定英租界同时, 清政府允许法国在沙面岛东部建立法租界, 占地66亩。

厦门 英租界:1852年,英国驻厦门领事金执尔(W.R.Gingell )与泉州府知府来锡藩商租乌空图头巾礁地段,1861 年划定地界, 占地76亩。1899 年, 美国在厦门划定租界, 旋归并于英租界。 日租界:1900年1月25日, 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厦门日本专管租界续约章程十二款》,划定厦门虎头山下临海滩地约40000坪(每坪合中国营造尺5.8尺)为日租界。

天津 英租界:1860年10月,英国公使卜鲁斯(F.W.A.Bruce )照会直隶总督恒福与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将天津迤南紫竹林至上下园地方划为英租界,占地429亩。美国在英租界南划定美租界,占地 131 亩。1897年3月,英租界扩展为1800亩。1902年10月,美租界并入英租界,成为英国租界的“南扩界”。同时,英租界又再加扩展,占地4000亩。为天津第一大租界。法租界:1861年6月,法国公使布尔布隆( A. de Bourboulon)与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签订《天津紫竹林法国租地条款》,在英租界北划定法租界,占地439亩;1900年12月,扩展为1380亩。 德租界:1895年10月,天津津海关监督盛宣怀和天津道员李岷琛,与德国驻津领事司艮德(E.v on Seckendorff)签订《天津条约港租界协定》,划定濒临海河地段为德租界,占地1034亩;1905年6月,扩展至3200 亩。日租界:1898年8月, 日本驻天津领事郑永昌与津海关监督李岷琛签订《天津日本租界条款十四款》;同年11月4日, 又签订《天津日本租界续立条款十三款》, 划定海光寺地带为日本租界,占地1667亩(303530坪)。俄租界:1900年12月,俄国公使格尔思(M.H.ГИPC)与清政府签订《天津租界条款》;1901年 5月,天津俄租界正式划定,共占地5474亩,为天津第二大租界。比租界:1902年2月, 天津道员张莲芬与比利时驻天津领事嘎德斯(W. Henri Ketels )签订《天津比国租界合同》(即《天津永代租地协定》),在海河东岸划定比租界,占地740.5亩。意租界:1902年6月,意大利公使嘎喱纳(G.Gallina )与津海关监督唐绍仪签订《天津义国租界章程合同》,在海河北岸划定意租界,占地771亩。奥地利租界:1902年6月,奥地利驻天津副领事贝瑙尔(K.Bernauer)与津海关监督唐绍仪签订《天津奥国租界章程合同》,划海河东岸临近意租界地带为奥租界,占地1030亩。

镇江 英租界:1861年1月23 日, 英国公使馆参赞巴夏礼(H. S.Parkes)与常镇通海道员江清骥订立租地批约, 划定镇江西城外云台山地带为英租界,占地142亩。

九江 英租界:1861年3月25日, 英国公使馆参赞巴夏礼与江西省藩司张集馨议定,划九江城西门外龙开河以东地带为英租界,占地 150亩。

汉口 英租界:1861年3月21日, 湖广总督官文委派汉阳府知府刘齐衡与英国公使馆参赞巴夏礼议定,划夏口镇(即汉口镇)下街尾杨林口上下地区为英租界,占地458亩;1898年又扩展337亩;1901年再事扩展;共占地 1069亩。法租界:1896年6月,法国在汉口租界条款议定,划江边至火车站地带为法租界,占地187亩;1902年又加扩展; 共占地492亩。德租界:1895年10月,清政府与德国签订《德国汉口租地条款》,划通济门外沿江官地至李家墩地带为德租界,占地600亩;1898 年又加扩展。俄租界:1896年5月, 清政府与俄国在汉口签订《俄国汉口租界条款》,划定自英租界北界起,沿江岸至通济门止之地段为俄租界,占地414.65亩。日租界:1897年7月16日, 湖北按察使黄德道与日本驻沪总领事小田切万寿之助签订《汉口日本专管租界条款十二款》,勘定南界紧靠德租界,东起江口,西至铁道地界为止之地段为日租界,最初占地50000 坪;1907年9月2日,又经扩展,日租界总面积达124162坪,约相当600余亩。

重庆 日租界:1901年9月24日, 川东道员兼重庆关监督宝芬与日本驻重庆领事山崎桂签订《重庆日本商民专界约书二十二条》,划定重庆长江南岸王家沱地段为日本租界,占地143089坪,合701亩。

沙市 日租界:1898年8月18日, 湖北荆宜施道员俞钟颖与日本驻沙市领事永陇签订《沙市日本租界章程十七条》,划定自洋码头荆州官地起,至东南临江地段为日租界,占地108857坪。

杭州 日租界:1896年9月27日, 浙江按察使兼杭州洋务总局督办聂缉规与日本驻杭州领事小田切万寿之助签订《杭州日本租界原议章程十四条》,划杭州武林门外拱宸桥北,运河东岸一带地段为日租界,占地718亩。

苏州 日租界:1897年3月5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苏州日租界章程十四条》,划苏州盘门外相王庙对岸青地地段为日租界,占地为100000坪;另说为778亩。

福州 日租界:1899年4月28日, 日本驻福州领事与福建宁福道员签订《福州日本租界条款十二款》,划福州口岸天主堂码头东界起,沿闽江地带170000坪,另新洲约400000坪,为日租界。

厦门厅鼓浪屿 公共租界:1901年12月,英、美、德、法、日、西班牙、荷兰、瑞典、挪威、丹麦等国领事与福建兴泉永道员签订《厦门鼓浪屿公地章程》,1902年1月, 续签《厦门鼓浪屿续订公地章程》及《厦门鼓浪屿租界中田地章程》,划定鼓浪屿全岛约4.5平方华里为公共租界。

以上在上海、广州、厦门、天津、镇江、九江、汉口、重庆、杭州、苏州、福州、沙市、厦门鼓浪屿等13个城市,共划有租界27处。在划有租界的城市中,以天津的租界为最多,共有八国租界;以上海的租界对我国各方面的影响为最大。

‘贰’ 广州法租界的介绍

广州法租界,为近代中国4个在华法租界之一(另外3个是上海法租界、天津法租界和汉口法租界)。同时也是广州的2个租界之一,与广州英租界同在沙面岛上。今位置为广州市荔湾区沙面街道。1861年开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两国占领广州,选定了邻近传统的外贸区广州十三行(当时已被烧毁)西南面,珠江白鹅潭边上的小沙洲作为租借地,人工填筑成沙面岛,其中法租界占有东部的1/4,面积66亩,地租每年每亩1500钱,指定专人转交给中国政府。东部有一桥与华界相通。

‘叁’ 广州英租界的介绍

广州英租界,是近代中国7个英国租界之一(另外6个是上海英租界(不久并入上海公共租界)、汉口英租界、镇江英租界、九江英租界、天津英租界和厦门英租界)。同时也是广州的两个租界之一(另一个是广州法租界,同在沙面岛上,今为广州市荔湾区沙面街道)。

‘肆’ 1898到1978年中国有多少租界

上海:4处租界

英租界:1845年11月29日划定,占地2820亩。1863年9月20日,与上海美租界合并为上海公共租界。

美租界:1847年划定,占地7865亩。1863年9月20日,与上海英租界合并为上海公共租界。

公共租界:1863年9月20日划定,由美、英两国租界合并而成,占地10685亩。1943年1月,英、美两国政府与重庆国民政府改订条约,放弃一切在华租界,上海公共租界从此寿终正寝。

法租界:1849年4月6日划定,占地500亩。1943年7月,汪伪政府接管上海法租界,二战后正式收回。

广州:2处租界

英租界:1859年7月12日划定,占地211亩。1942年,汪伪政府接管广州英租界,二战后正式收回。

法租界:1859年7月12日划定,占地53亩。1943年,汪伪政府接管广州法租界,二战后正式收回。

天津:9处租界

英租界:1860年12月17日划定,占地460亩.。1942年,汪伪政府接管天津英租界,二战后正式收回。

美租界:1860年划定,占地131亩。1902年10月,与天津英租界合并。

法租界:1861年6月2日划定,占地439亩。1943年6月5日,汪伪政权接管天津法租界,二战后正式收回。

德租界:1895年10月30日划定,占地1034亩。1917年8月14日,中国政府宣布接管天津德租界,后根据《凡尔赛和约》正式收回。

日租界:1898年8月29日划定,占地1667亩。1943年3月30日,日本政府将天津日租界交由汪伪政府管理,二战后正式收回。

俄租界:1900年11月9日划定,占地5474亩。1924年8月6日,苏联政府将天津俄租界交还中国政府。

比租界:1902年2月6日划定,占地740亩。1931年3月,中国政府正式收回天津比租界。

奥租界:1902年12月27日划定,占地1030亩。1917年8月14日,中国政府宣布接管天津奥租界,后根据巴黎和会决议正式收回。

意租界:1902年6月7日划定,占地771亩。1946年,中国政府正式收回天津意租界。

汉口:5处租界

法租界:1896年划定,占地187亩。1943年6月5日,汪伪政府宣布接管汉口法租界,二战后正式收回。

德租界:1895年10月3日划定,占地600亩。1917年3月15日,中国政府宣布接管汉口德租界,后根据《凡尔赛和约》正式收回。

俄租界:1896年5月划定,占地414亩。1924年,苏联政府将汉口俄租界交还中国政府。

日租界:1898年7月划定,占地200亩。1943年3月30日,汪伪政府宣布接管汉口日租界,二战后正式收回。

厦门:2处租界

英租界:1852年划定,占地76亩。1930年,中国政府正式收回厦门英租界。

日租界:1900年划定,占地40000坪,最终未能成形。

镇江:1处租界

英租界:1861年1月划定,占地142亩。1929年11月15日,中国政府正式收回镇江英租界。

九江:1处租界

英租界:1861年3月25日划定,占地150亩。1927年3月15日,中国政府正式收回九江英租界。

重庆:1处租界

杭州:1处租界

日租界:1896年9月27日划定,占地778亩。1943年3月30日,汪伪政权宣布接管杭州日租界,二战后正式收回。

苏州:1处租界

日租界:1897年3月5日划定,占地500亩。1943年3月30日,汪伪政权宣布接管苏州日租界,二战后正式收回。

沙市:1处租界

日租界:1898年8月18日划定,占地180875坪。1943年3月30日,汪伪政权宣布接管沙市日租界,二战后正式收回。

福州:1处租界

日租界:1899年4月28日划定。1943年3月30日,汪伪政权宣布接管福州日租界,二战后正式收回。

鼓浪屿:1处租界

北京:使馆界


但大部分租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都已经收回,只有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收回

‘伍’ 广州英租界的历史

1856年以前,广州传统的外贸区位于十三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中国群众烧毁。英、法两国占领广州后,选择十三行附近的珠江中的小沙洲,人工填筑成沙面岛,并且按照出资比例,将其西部4/5划为广州英租界,面积约264亩。1861年,中英签订租约。其东部毗邻面积较小的广州法租界;北部为沙基涌,与华界分隔,其上设有一桥与华界相通。
在之后的大半个世纪里,英法两国取得了在沙面岛上的许多特权,政府相关机构与企业大量移入,主要的领事馆和政治、金融组织都建立在此,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给予附近的中国人不公平的待遇,沙面岛因此成为后来中国乃至附近国家民族解放运动人士抗议与攻击的目标。如发生在1920年代的广州市民多次反殖民,以及越南革命者范鸿泰(Pham Hong Thai)对沙面法国领事馆的炸弹袭击等等。 1942年,日本将对英国宣战后占领的沙面英租界交给亲日的汪精卫政权。1943年,法国维希政权退出法租界,交给汪精卫政权。同年,坚持抗日的重庆国民政府另行与英国订约收回英租界。二战结束后,新成立的法国戴高乐政府正式宣布将沙面法租界交还中华民国。

‘陆’ 曾经的广州租界,如今成为着名网红景点,还被誉为欧洲建筑博物馆

广州作为中国的四大超级都市之一,既有繁华的商贸中心,也有颇具人文 历史 的小巷街区。但在广州的众多 旅游 景点中,最具 历史 意义的可能还是位于西南部的小岛-由珠江水冲积形成的沙面岛。

历史 上,沙面岛并不是一个小岛,而是珠江水奔流向海时冲积形成的和陆地仍有连接的荒凉沙洲,取名为拾翠洲。

拾翠洲不大,面积仅为0.3平方公里,但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广州重要的商贸中心。宋元明清时期起,拾翠洲就和附近的“上下九”一起组成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货物交易中心,无数的货物在这里实现兑换和转运,承担起广州的贸易重担。明朝还在这里设立了华节亭,专门管理外商货物的进出。由此可见,当时的拾翠洲有多繁华。

但鸦片战争打响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1859年,英法两国盯上了这片进可攻退可守白鹅潭的风水宝地,他们派出英国官方代表“伯克”,出面跟清朝政府交涉,强迫清政府在拾翠洲北面开挖了一条宽40米,长1200多米的小涌(沙基涌),使其成为一个小岛,叫做沙面岛。随后又强迫清政府签订《沙面租界条约》,强势掠夺沙面岛的使用权,迫使沙面岛就成了租界。

随后,他们开始在上面修建了大量的西式建筑,包括教堂、学校、邮局、医院、俱乐部等供岛内的人员使用。在签订租借条约后几十年内,沙面岛上的公共设施逐渐完善,还吸引了大量的洋行进驻,包括太古洋行、三菱洋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

由于那时候除了英法两国外,还有荷兰领事馆、苏联领事馆、美国领事馆等,所以岛上的建筑千奇百怪,各式各样涵盖了欧洲各国的风格。既有新巴洛克式的新潮建筑,也有仿哥特式的古典建筑,还有入乡随俗的券廊式建筑等等,不过,总体来说里面的建筑基本以英式和法式建筑为主,属于典型的西方古典建筑群。

特色如此鲜明和集中的西式建筑群,在 历史 上的30多个租界区中绝无仅有。就连天津的意大利风情街、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八大关建筑风格都没沙面的建筑典型。因此,沙面也被誉为露天的欧洲博物馆。建议喜欢欧式建筑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来看看,这里样式繁多的欧式建筑一定能大饱眼福。

后来,经历了岁月变迁后,沙面岛上的欧式建筑也呈现出一副老态。辩驳的墙壁,脱落的墙体,还有疯长的老树都在无声的诉说着这被人遗忘的 历史 。曾经,沙面岛作为英法租界,确实是见证了清朝时期的衰败史,但是如今已经成为国家重点 历史 文物保护区。这些见证了 历史 的风格各异的欧式建筑,又以新的方式焕发了活力,成为了一处着名的 旅游 目的地。

去年,广州斥资3.5亿,历时4个月,重新修缮改造了这座小岛上的建筑。新修的路面增宽了不少,还填上了绿植,重新修缮了墙体,以及一些建筑的内部。还在路边新增不少公共设施,方便游客休息,有着数百年 历史 的沙面岛焕然一新,变得更美了。

沙面岛共有150余座不同风格的欧洲建筑,每座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最适合闲逛打卡。这片风情异域的片区也是婚纱照出片率最高的场所,一到周末或者节假日,拍照打卡的游客熙熙攘攘,给沙面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成为广州市的网红景点。

古老的欧式建筑,爬满青苔的老树在来往的人流中重新焕发新生,但来到这里后,你依然能从这些斑驳的阳光中找到宁静,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昔日的旧时光。

沙面岛虽然不像其它景区一样,有大量的商店可以逛,但在外围也增加了不少网红店。例如,被夸作广州的最美星巴克,外表刷上了一层亮眼的Tiffany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打卡拍照。来这里点上一杯咖啡,选个靠窗的位置发发呆,实在是安逸的很。

就连向来热闹的麦当劳在进驻沙面后,也一改往日的风格,变身欧式复古风。巨大的黄色logo嵌在纯白色的外墙上,低调中带点活泼,妥妥的ins风,绝对是出大片的宝藏小店。

沙面岛曾经是鸦片战争屈辱的见证者,历经了百年的外租,但在新中国强大之后,又摇身变成我们回望 历史 的证物,时刻鞭笞着我们往前走。而如今,见证了150多年 历史 变迁的沙面,已经成为一处妥妥的拍照圣地,成为一处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下一个150年的巨变,沙面依然会见证,只不过是以另外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