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讯息 » 广州市情况怎么样

广州市情况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3-01-29 09:32:38

A. 广州市疫情情况怎么样

严重。截止2022年12月1日,广州市现有确诊病例12594例,所以是非常严重的,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是广东省辖地级市、广东省省会。

B. 广州现在是什么情况

广州现在是解封状态。根据相关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11月,广州各区疫情防控范围(封控+管控+防范)解封。

C. 广州黄埔区疫情实时状况如何

截止2022年12月5日止,广州黄埔区疫情较为严重。
2022年12月4日0-24时,广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53例,其中743例在隔离观察、高风险区域、密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中发现,10例在社区筛查或主动就诊(检)人员筛查中发现;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63例。
广州黄埔区一般指黄埔区。 黄埔区,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位于广州市东部,东至东江与东莞市麻涌镇相望;东北部与增城区新塘镇接壤,南部临珠江与番禺区、海珠区相邻。

D. 广州新增感染者人数仍在攀升!当地的疫情情况怎么样了

截止2022年11月2日,广东广州新增本土病例85例,新增本土症状,感染者253例,现有确诊病例811例,累计确诊病例2073例,目前看来当地疫情仍然呈现出多点散发现象。

为了更好的预防新冠肺炎的快速传播,我们在生活中必须要加强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保持社交距离,减少流动和聚集等防疫措施﹔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请及时就近就医。

对于所有居家隔离人员,由社区居委会及时对接并帮助解决生活、物资等方面的困难与需求。对于有困难的群体要及时报告、及时救助。对于重点人群,要采取重点排查措施。对于重点人员,要按照“一人一策”的原则进行管理和服务。

E. 广州疫情现在什么情况如何管控的

对高风险区域做到快速封闭和快速解封。因此根据国家最新疫情防控优化政策,广州坚决采取科学精准的防疫措施,绝不随意扩大封控范围和层层加码的临时封控,而且根据实际情况,对高风险区域做到快速封闭和快速解封,如果是非高风险地区和场所,也不会限制人员流动,只要做好个人防护,以及尽量避免聚集等灵活措施。

F. 广州面临三年来最复杂严峻疫情!当地的疫情情况怎么样了

广州面临三年来最复杂严峻疫情!看到这样的标题,其实并不夸张。早在之前的几天内,海珠区单日新增627例,而且感染者绝大多数是分布在凤阳街、赤岗街等中高风险区域内。而该区域人流量较为密集,规划管控区域内的隐秘传染链条没有完全阻断,所以就从这几个公告上的字来看,当地疫情肯定是非常复杂,而且又极为严峻的。那么,当地疫情情况到底如何?

G. 广州市的市场销售行情怎么样

广州市的市场销售行情挺好的。广州市是我国的一线城市,人员流动大,经济发展快,人们的消费能力强,在广州大环境的影响下,销售行情是不会错的。

H. 广州多区宣布解除疫情防控临时管控区!当地的疫情情况怎么样了

当地还出现部分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病例。多区宣布解除封锁,对于一个省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快封快解已被提上日程,长时间封锁或将成为过去式。

I. 广州目前发展状况如何

本文核心数据:广州GDP、广州货物出口额、广州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广州固定资产投资额

1、广州经济发展总体概况

广州在全国城市中GDP排名第四,但低于一线城市均值。此外,广州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居全国第一。2021年广州货物出口额赶超北京,成为一线城市第三。但2021年广州货物出口额依旧仅是一线城市货物出口总额排名第一的上海的七分之一,并且广州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低于一线城市均值,税收收入远低于上海和北京。

分区域看,2021年天河区GDP最高,增城区GDP增速最高。在固定资产投资额方面,2021年南沙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最高,黄浦区、白云区、海珠区、南沙区和花都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高于广州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广州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如下:

将广州各区的GDP、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货物出口额进行对比可发现,黄埔区GDP、货物出口额和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均处于全市较为领先的地位。从化区GDP、货物出口额和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全市中均较低。

注:坐标轴中心点为(920.23,573.83)。

2、生产总值

(1)广州GDP位居全国第四,增速高于一线城市GDP增速均值

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发展质量高。2017-2021年,广州GDP逐年增长,2021年广州GDP位居全国第四,为28231.97亿元,比上年增长8.1%。

此外,2019-2020年,广州GDP同比增速高于全国GDP同比增速和一线城市GDP同比增速均值。2021年广州GDP增速与全国GDP增速持平。

(2)天河区GDP最高,2021年增城区GDP增速最高

分区域看,2021年,天河区GDP全市最高,为6012.2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次是黄埔区和越秀区,GDP分别为4158.37亿元和3629.4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2%和6.1%。另,番禺区GDP超过广州各区GDP均值。

从增速上看,2021年增城区、南沙区、海珠区和番禺区GDP增速超9%,其中增城区增速最高,为10.8%。

整体来看,天河区和南沙区人均GDP较高且近年GDP增速较快,2021年两区的GDP也较高。黄埔区和越秀区人均GDP较高,但是近年GDP增速较慢。从化区和荔湾区人均GDP较低且近年GDP增速较慢。白云区和花都区虽然人均GDP较低,但是近年来GDP增速尚可。

注:坐标轴中心点为(16.78,6.41%)。

3、固定资产投资额

(1)广州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高于全国及一线城市均值

广州固定资产投资额规模在全国排名靠前,且广州固定资产投资额2018-2021年的同比增速远高于同一时期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和一线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2021年广州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8502.8亿元,同比增长11.7%。

(2)2021年南沙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最高

分区域看,2021年,除了黄浦区、白云区、海珠区、南沙区和花都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高于广州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其它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均低于广州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其中,南沙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高达22.3%。

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2021年广州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低于一线城市均值

2017-2021年,广州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整体增长(除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下有所下降)。2021年广州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122.56亿元,同比上升9.8%,涨幅较全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以及一线城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小。并且,2021年广州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低于一线城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均值。

(2)2021年天河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位居全市之首

分区域看,2021年天河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仍远高于其它地区,为2050.6亿元。从化区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全广州最低,为166.8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南沙区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最高,达到28.2%。

5、货物出口额

(1)2021年广州货物出口额再创新高,但与排名第一的上海仍有较大差距

广州在全球外贸形势总体回暖的背景下,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步伐,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附加值,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推动加工贸易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2021年,广州货物出口总额再创新高,为6312.17亿元。

不过,广州货物出口总额仅为一线城市货物出口总额排名第一的上海的七分之一。

(2)2021年黄埔区货物出口额全市TOP1,增城区货物出口额增速最高

从区域上看,2021年黄埔区货物出口额全市排名第一,为1773.9亿元,其次是南沙区、番禺区、花都区,这几大区2021年货物出口额均超过均值。2021年荔湾区货物出口额最小,仅为93.8亿元。2021年仅有越秀区的货物出口额为负增长。

注:截止目前,广州天河区暂未公布2021年货物出口额数据,前瞻依据2021年其他各区出口情况计算。

6、税收收入

(1)广州税收收入位于全国第一梯队,但与上海北京仍有较大差距

广州税收收入位于全国第一梯队,但是与上海、北京税收收入仍有较大差距,并且低于一线城市税收收入平均水平。2021年,广州税收收入为5783.3亿元,而上海税收收入和北京税收收入均超过1.3万亿元。

注:北京不含海关代征。

(2)2021年黄埔区税收收入最高,白云区税收收入增速最高

分区域看,2021年黄埔区税收收入遥遥领先于其它区域,为1003.8亿元。税收收入排名第二的是天河区,其税收收入为879.2亿元。另外,南沙区和越秀区2021年税收收入超过广州各区税收收入平均值,分别为504.4亿元和481.3亿元。从化区2021年税收收入最少,仅为60.2亿元。

不过,从增速上看,白云区和海珠区税收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增速分别高达18.8%和18.3%。花都区和荔湾区2021年税收收入出现下滑趋势,其中花都区税收收入降幅最大,降幅1.9%。

注:区域税收统计口径与全市统计口径不一,区域税收仅包括了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广州市数字经济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J. 广州市疫情最新情况什么等级

截止2022年11月14日16时中等级。
截止2022年11月14日16时,广州共有低风险地区70处,中风险地区7处,高风险地区100处。
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是广东省辖地级市、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广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