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平沙的历史趣闻
200多年以前,太平沙所处的沙洲是这五块沙洲中的其中一块。由于这一块沙洲上树木枝繁叶茂,绿树成荫。有一位来到广州的顺德人就选择在此开了一家糖水店,这家糖水店的绿豆沙等做得挺好吃,即使是交通不便,却吸引了许多顾客来光顾。当时有一位着名的诗人叫陈恭尹,他打算退休以后到广州来安享晚年,于是就派人到广州,在现在北京路禺山市那个地方买了块地,盖了房子。陈恭尹到广州居住以后,听说这沙洲上的绿豆沙十分出名,就到那里品尝。谁知道吃过以后,陈恭尹一发不可收拾,成了这糖水店的铁杆粉丝,一天如果吃不上这糖水就觉得浑身不舒服。久而久之,就跟那老板混熟了,老板知道他是个名人,就趁机向他索要墨宝。陈恭尹觉得他生活在那个年代天下还算太平,他环顾四周,看见周围长得茂盛的柳树,就题了“太平烟浒”四字。老板立即把这个题字拿去镶嵌画框,然后挂在店铺门前招揽顾客。
后来,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的炮火祸及这里,把那个牌匾炸开了两半,“烟浒”那部分就丢失了。直到近代,人们从那些零散的史料中知道那一段历史,就把这里的一条街道命名为“太平沙”,以致扩大到其周边地方。
太平沙:景色美不胜收
北京路南段以西至回龙路南段一带,有几条名称“奇怪”的道路:太平沙、增沙、新沙。老地图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它们的由来,它们是广州沧海桑田的一个见证 。
“沙”指沙洲,是河流中淤积而成的沙丘。太平沙现在距离珠江约200米。可是,在距今200年前,它只是珠江上的一个江心洲。北宋的时候,珠江北岸在今天的文明路附近。到了南宋,河岸南移至今天的泰康路。当时,太平沙还是珠江河中的五块沙洲,叫“五洲” 。
五洲什么时候改名叫“太平沙”?原来,由于河床不断淤积,五洲在明代已经合而为一,成为靠近珠江北岸的一个沙洲。在人们的经营下,沙洲变得美不胜收,低洼处遍植莲花,绿柳丛中,农家疏落。沙洲外,渔帆点点 。
清初着名诗人陈恭尹晚年定居广州育贤坊,距离沙洲很近,他常常在这风景如画之地流连忘返。他为这里的一个坊额题了“太平烟浒”四个大字,书法瘦逸遒劲,为时人所推崇,成为当时沙洲上一个令人瞩目的标志,所以人们就取了坊额中的头两字作为沙洲的专名 。
后来,太平沙陆续建有柳堂、水明楼、烟竹楼、袖海楼、烟浒楼、遂初楼、岳云楼等亭台楼阁,其中袖海楼“复宝连楹,造构奇巧”,且取苏东坡“袖中有东海”的诗意为名,所以尤为出名。清代诗人张维屏有诗赞云:“连云第宅太平沙,别出心裁第一家”。可见,太平沙的名字在清代已经流传 。
增沙和太平沙一样,是大自然雕塑的结果。江中泥沙不断堆积,使边滩发育,太平沙的西部不断延伸增大,所以就叫“增沙”了。鸦片战争前,这里已经是水上居民聚居之处。增沙街之西,即今天海珠广场的华厦大酒店一带原来叫新沙,它实际是太平沙和增沙的继续延伸,所以名为“新”。半个世纪前的地图上,这里还有新沙上街、新沙下街和新沙水端口等街道 。
2. 太平沙的介绍
太平沙的出现:200多年前,这里是珠江江面上的一个沙洲。这个沙洲最初由五块沙洲组成,所以又称为“五洲”,由于泥沙淤积,到明朝时,五洲合而为一,成为靠近珠江北岸的一个沙洲,于是有些农民就到沙洲上垦荒,他们在沙洲的低洼处种上莲藕,由于这里景色宜人,很快在附近一带建了不少亭台楼阁,太平沙一带很快成了广州城区一处着名的风景区。太平沙附近很快又有泥沙淤积成新的沙洲,人们称之为增沙,就是现在的增沙街所在地,接着附近又增加了一块沙洲,人们称之为新沙,现在海珠广场的华侨大厦即在此地。就这样,从当年的五洲,到太平沙,到增沙,到新沙,这一带由珠江当年的河道或沙洲变成了广州珠江北岸的街区。
3. 广州市越秀区太平沙安平里1号是那个居委会管
麓湖路居委会。广州市越秀区太平沙安平里是由无开发商于1982年建成的小区,该小区距离麓湖路居委会最近,便将该小区划分到该居委会中,从而更好的服务与管理该小区的住户,属于麓湖路居委会。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国际商贸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4. 广州哪里的小吃最多
北京路步行街:
推荐理由:作为节假日最多人到的地方,北京路一带(包括北京路步行街、大马
站美食街、北京南等地)几乎成为广州市内小吃和零食的天堂。传统也好,新奇古怪也好,在这里没有什么吃不到的,怕的就是你吃不过来。而且,因为地处商业旺地,有关部门治理得当,一般人吃小吃和零食常担心的卫生问题几乎不用怎么考虑。
上下九步行街:
推荐理由:作为广州最为古老和富有风情的一块地方,这里老摊老铺随处可见,是一个能吃到最多广东风味小吃的地方,而且在制作方法上也最为正宗。说不定你喝着香醇的姜撞奶,一不小心就在某个骑楼下和哪个西关女子撞个满怀。
天河城:
推荐理由:广州近年新兴的一个商业旺地,六楼美食广场几乎囊括小吃、零食中的精品,还有颇为舒适的中心空调。美中不足的是,也许是在这里客流量太大了,一些原来非常可口的东西做得不很地道,味道要比上下九等地差了一截。
状元坊和流行前线:
推荐理由:它们都是中小学生常去逛悠的地方,常有许多新奇刺激、并非一般人
敢下咽的小吃和零食。因为其新鲜蛊惑而吸引人。
石牌东路:
推荐理由:一个字能概括这里可吃到的东西的特点,那就是“杂”;令人有点提不起胃口的也是一个字:乱。这地方的人实在太多太杂了,多少让人吃起来有点不爽。
--------------------
另外介绍一下附近的小吃店,希望大家都能找着哦:
1)珠玑路转弯有间卖猪肠粉的,牛腩和猪肠都挺不错的。沿着和平路一直走,有一
间卖竹升面的(一根大竹压那些面,吃起来就比较爽)
2)长寿东路的坚记面店,3块只有一小碟,我觉得好贵啊,不过好吃嘛,没办法啦。
可以经从上九路经由光复西路走过去。
3)长寿西路的成达美食。其实它的肠粉也是拿过奖的。我最喜欢吃鲜虾肠和牛腩肠
。上杂粥也不错
4)沿着长寿西路一直走,来到大笪地,然后向右转,一直走向华贵路。走吃华贵路
转右手看见了伍湛记粥店,最出名的是及第粥还有同福东路的芬芳甜品店,糖不甩、锦卤云吞、布丁,惠福西路有专卖花生糖、核桃糖等的,宝华路陈添记对面小巷有卖炸雪糕的,3块钱。
1)北京路步行街有间太平沙牛腩粉面的分店。老店在珠光路那头
2)健民药店附近有一间卖饺子的,店铺不大,但煎饺子很好吃3)科技书店旁边的太平馆西餐厅连周总理都去过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