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广州市社保最低缴费标准2022
本市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在校学生个人缴费标准为363元/人,财政补助标准为842元/人。本市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其他参保人员个人缴费标准为483元/人,财政补助标准为722元/人。
缴费适用对象
(一)具有本市户籍且未参加职工社会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包括未成年人(未满18周岁的非在校学生)、非从业人员以及老年居民。
(二)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高等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及科研院所等院校、中小学校的全日制在校学生。
(三)我市居住的,广东省人才优粤卡或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证持有人的未就业配偶及子女、持有永久居留证外国人以及办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未就业港澳台居民。
2021年9月1日至12月20日为2022年度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的参保登记及缴费时间。除符合中途参保条件的情况外,因个人原因未按时缴纳的,2022年度中途不予补缴。新出生婴儿应当在出生后90天内及时办理参保登记及缴费手续。
缴费方式
(一)电子扣费。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学校和其他城乡居民提供银行账户信息,由税务部门进行扣缴。目前可通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广发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广东华兴银行、广东南粤银行、广州银行、东莞银行、渤海银行、华润银行、江西银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广州花都稠州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从化柳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6家银行进行扣缴。银行账户需是广州市行政区域内网点开户的单位或个人活期账户,并确保账户处于可正常交易状态。请务必在扣费账户里备足款项,以保证扣费成功。因账户信息有误、账户状态不正常等导致扣费失败的,参保单位或参保人需及时到户籍所在地或者本市居住地、学校所在地街道(镇)公共服务机构修改银行账户。因扣款账户余额不足导致扣费失败的,参保单位或参保人需在扣费账户里备足款项,确保下次扣费成功。
(二)因历史原因未能提供银行账户信息的参保单位或以个人身份参保的参保人,可以选择以下方式缴费。
1、网上缴费。参保个人可在“广东省电子税务局”、“粤税通”小程序、“广东税务”微信公众号、“粤省事”小程序等网上办理渠道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完成缴费。参保个人可选本人缴费,为当前实名认证账户缴费;代他人缴费,输入他人姓名、证件号码和相应险种,进行代缴。
2022广州社保缴费标准比例如下:
(一)养老保险:企业缴纳14%,个人缴纳8%;
(二)医疗保险:企业缴纳7%,个人缴纳2%;
(三)失业保险:企业缴纳0.48%,个人缴纳0.20%;
(四)工伤保险:企业缴纳0.2%,自己不要缴;
(五)生育保险:企业缴纳0.85%,自己不要缴。
五险一金缴费基数如下:
(一)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二)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三)职工工资在300%到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❷ 广州社保缴费标准2022
2022广州社保缴费标准比例如下:
1、养老保险:企业缴纳14%,个人缴纳8%;
2、医疗保险:企业缴纳7%,个人缴纳2%;
3、失业保险:企业缴纳0.48%,个人缴纳0.20%;
4、工伤保险:企业缴纳0.2%,自己不要缴;
5、生育保险:企业缴纳0.85%,自己不要缴。
五险一金缴费基数如下:
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3、职工工资在300%到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❸ 广州社保缴费标准2022
2022年1月广州低基数为1605.86元。
2022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统一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是全国统筹制的重要内容。福建、广东、四川等多省份的社保缴费规则也发生了变化!
广州涨幅最少89元起
2022年1月起,广州社保费调整为最低工资2300元缴费基数:
公司:1099.08元
个人:506.78元
合计:1605.86元
与比去年12月增加89.24元,具体金额以各单位实际申报为准!
拓展资料:
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是指国家为了预防和强制社会多数成员参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
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主要是通过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并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统筹调剂至劳动者遭遇劳动风险时给予必要的帮助,社会保险对劳动者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只要劳动者符合享受社会保险的条件,即或者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或者已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即可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核心内容。
❹ 广州五险一金缴费标准2022
广州三档社保缴费基数2022也都是渗亮会按照社平均工资的情况调整,所以也要注意好缴费基数的具体丛返宽情况。
按照规定2022年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基数为4588元-24930元,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为7214元-36072元,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补世档充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为12024元,特定人员工伤保险缴费基数为4986元-24930元,失业保险缴费基数为2300元-36072元。
五险单位要承担1.5%残保金,0.16%工伤保险,0.32%失业保险,0.26%大病保险,5.45%医疗保险,14%养老保险。职工个人要承担0.2%失业保险,2%医疗保险和8%养老保险。按照广州2022社保缴费工资最低标准来参保,五险单位要承担1112.28元,职工个人要承担515.92元。
❺ 广州社保缴费标准2022
一、广州社保缴费标准是什么2022
1、广州社保缴费标准是:
(1)养老保险:个人缴纳比例百分之八,企业缴纳比例百分之十五;
(2)失业保险:个人缴纳比例百分之零点二,企业缴纳比例百分之零点四八;
(3)工伤保险:个人缴纳比例百分之,企业缴纳比例百分之零点二;
(4)生育保险:个人缴纳比例百分之零,企业缴纳比例百分之零点五;
(5)医疗保险:个人缴纳比例百分之二,企业缴纳比例百分之五点四五。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二、社保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劳动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后,从政府和社会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物质帮助和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2、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所建立的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保险制度。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账户构成;
3、工伤保险。工伤保险也称职业伤害保险。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并在工作过程中受意外伤害,或因接触粉尘、放射线、有毒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引起职业病后,由国家和社会给负伤、致残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物质帮助。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对于工伤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行业工伤保险费的征收费率高于一般标准,一方面是为了保障这些行业的职工发生工伤时,工伤保险基金可以足额支付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另一方面,是通过高费率征收,使企业有风险意识,加强工伤预防工作使伤亡事故率降低;
4、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各类企业及其职工、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国家机关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都应办理失业保险;
5、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是针对生育行为的生理特点,根据法律规定,在职女性因生育子女而导致劳动者暂时中断工作、失去正常收入来源时,由国家或社会提供的物质帮助。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服务两项内容。生育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及其利息以及滞纳金组成。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职工计划生育手术费用及国家规定的与生育保险有关的其他费用都应该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