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广州红色旅游景点有哪些
一说起广州,很多游客们脑海中浮现出来的都是一座繁华大都市,去广州这座城市的经济,在我国众多城市当中排名是非常靠前的,也是众多年轻人都向往的打拼之地。而实际上广州同样也是一座旅游城市,除了自然景点之外,这座城市内所拥有的红色文化基地数量也是很多的,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黄花岗烈士陵园:这个红色文化基地的知名度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吧,是广州知名度最高的红色景点之一,也叫黄花岗公园,非常适合游客们去打卡参观。在这里埋葬着在革命战争当中牺牲的72位烈士,是广州革命的一个重要见证,影响力很重要。
黄埔军校旧址:黄埔军校的名字大家应该也都听说过,如今这个红色景点也是非常受游客们欢迎的,并且被列为了广东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特别适合年轻人来这里进行参观。
辛亥革命纪念馆:这个纪念馆内展示了很多有关辛亥革命的专题展厅,是一个非常适合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在每年的特殊节假日期间,总会有很多游客自发来到这个纪念馆当中参观游玩。
第1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第1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历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可以说开辟了一个新纪元,非常具有纪念意义,而这个旧址在当地的知名度也是很高的。
广州起义纪念馆:这个红色景点也叫广州公社旧址,在广州省内来说,也是一座知名度很高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甚至可以说是广州红色旅游的一个代表性景点,很值得一去。
② 广州值得一看的地方。除了北京路上下九这种商业街。要文化气息历史气息宗教气息重一点的。
广州历史文化建筑
三国两晋南北朝
光孝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光孝路109号,寺址初为南越王赵建德王府。三国时,吴国经学家虞翻居此讲学长达30年之久,又称虞苑,经多次改名,南宋以后称光孝寺。676年(唐仪凤元年),禅宗六祖慧能到寺与僧人论凤幡后,削发受戒,故有六祖殿等以为纪念。东、西铁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铁铸佛塔。素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一说。
六榕寺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六榕路87号。始建于南北朝,梁大同三年(537),刺史萧誉为迎“舍利”而建塔,梁武帝赐寺号为“宝庄严寺”,塔为“宝庄严寺舍利塔”。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北宋初毁于火灾,宋端拱二年(989年)重建,改名为净慧寺。元符三年(1100年)着名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曾来寺游览,见寺内有老榕六株,欣然题书“六榕”二字,后人遂称为六榕寺。
三元宫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应元路11号,建于东晋时期越岗院,唐代改名为悟性寺,明万历年间改名三元宫(道教以天、地、水为三元)。为广州现存历史最长、规模较大的道教寺庙。宗教哲学思想家和科学家葛洪亦曾到此修道。
华林寺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下九路,建于南朝,原名西来庵,是当年印度高僧禅宗初祖达摩渡海来中国传教,在西关下九路附近登陆,并在登陆处建西来庵,故名西来初地。1654年(顺治十一年)西来庵扩建,改名华林寺。
隋唐
南海神庙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黄埔区庙头村,又称波罗庙,创建于594年(隋开皇十四年),是中国古代祭海的场所,距今已有1415年历史。
怀圣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光塔路56号,建于唐朝,是伊斯兰教传人中国后最早兴建的清真寺。光塔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塔,比叙利亚的翁米亚主朝遗留下来的古塔要早80年。
大佛寺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惠福东路惠新中街21号,始建于南汉,是南汉二十八寺之一。
南汉宫苑遗址(九曜园)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教育路80号,又称药洲遗址。
宋
仁威庙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泮塘仁威庙前街20号。相传始建于宋朝皇佑四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是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庙。
明
番禺学宫(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中山四路42号,创建于1241年(南宋年间),一说始建于1370年(明洪武三年),由知县毛忠、训导李昕始建。现在的格局形成于1747年(清干隆十二年),道光十五年重建。清代以前为番禺县的县学和祭祀孔子的文庙。因当时承宣街(今北京路)以东属番禺县管辖,故县学设于此。岭南书院建筑从南宋年间开始,至20世纪初,已近700年历史,番禺学宫是广州现今保存比较完好的学宫,是典型的岭南祠庙建筑。番禺学宫与德庆学宫、揭阳学宫一道,同为广东三大学宫。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共举办了六届。第六届于1926年5月至9月在这里举办,毛泽东任所长,肖楚女、周恩来、彭湃等20余人任教员。毛泽东在这里主讲了着名着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1953年建立纪念馆,同年10月周恩来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五仙观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惠福西路西斋巷,1377年(明洪武十年)建成,是一座祭祀五仙的谷神庙,内有“岭南第一楼”。
镇海楼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越秀公园内,始建于1380年 (明洪武十三年),永嘉侯朱亮祖在越秀山上建镇海楼,又名望海楼,俗称五层楼,为我国四大镇海楼之最,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海幢寺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珠区南华中路188号,寺处相传为南汉千秋寺所在地。南汉开国君主曾在这一带大兴土木,除建寺院外,附近还建有梳妆楼、刘王殿及郊坛等,但宋元以来多废为民居。明代富商郭岳龙于原千秋寺处筑建宅苑,占地极广。明朝末年,僧人光牟从郭家花园中募得一块地皮拟建寺院,仅以旧宅稍事修葺之后挂上“海幢”门匾。清初巡抚刘某捐资为之正式建成山门。山门在今南华中路处,当时还是“海边”(珠江古称“珠海”),佛教寺庙中有经幢(刊刻经文的石柱),寺名即取滨海佛寺之意。
城隍庙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中山四路忠佑大街48号,原为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城隍庙。
琶洲塔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珠区新港东路琶洲村,建于明代,为广州明代三大塔之一。
赤岗塔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珠区,建于明代,为广州明代三大塔之一。
清
纯阳观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珠区漱珠岗五凤村,建于清代。
聚龙村民居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芳村冲口街,建于清代。
三元里平英团旧址(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园西路抗英大街145号。1841年5月《广州和约》订立,同月29日,一群英军闯入三元里骚扰,被韦绍光等村民击毙数人。村民估计英军会来报复,于是在村北的三元古庙集会,决定武装抗击,并即与各方进行联络。
柯拜船坞遗址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黄埔区长洲黄埔造船厂,建于1845年。
沙面建筑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沙面,1861年,英法租界。沙面的建筑集中了欧洲各国的建筑风格: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和现代主义,故被称为欧陆建筑的大观园。
圣心大教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一德中路,又称圣心堂,1863年(清同治二年)兴建,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落成。广州着名的天主教堂,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一座双尖塔哥特式石结构建筑物。因整座建筑材料主要用花岗石砌筑而成,故又称“石室”。
梁家祠
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位于荔湾区龙津西路梁家祠街34号,建于清代。
庐江书院(何家祠)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之一,建于清代。
黄氏宗祠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中山七路320号,建于清代。
豫章书院和潮州会馆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沿江路市第九中学内,建于清代。
广雅书院旧址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西湾路1号广雅中学内,建于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张之洞创立。
万木草堂(邱氏书院)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原为邱氏书院,康有为于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租借邱氏书室,设堂讲学,后将其命名为万木草堂。
陈家祠(陈氏书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中山七路恩龙里34号,于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动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建成。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现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所在地。
锦纶会馆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下九路西来新街21号,建于清代。
邓氏宗祠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珠区龙涎里直街2号,系邓世昌的出生地。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邓氏家人用朝廷给予的抚恤银扩建宗祠。现为海珠区博物馆。
十香园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珠区江南大道中怀德大街3号,建于清代。清末着名画家居廉、居巢兄弟的居住、作画及授徒之所。园内种有写生用的素馨、茉莉等10种香花,故名十香园。现存紫梨花馆一座。馆内西部为居巢授徒处,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均曾学画于此。
惠爱癫医院旧址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芳村明心路36号,建于1898年。
刘氏家庙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河区广州大道中大洲地12号,建于1900年,黑旗军首领刘永福。
广东造币厂旧址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黄华路4号省党校内。
西关大屋建筑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位于沙地一巷36号;逢源大街8号、21号;逢源北街13号、84号、87号;长寿西路鸿昌大街22号;宝源路8—34号、5—23号;多宝路201—221号;南华西路。
泰华楼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多宝坊27号。
旧当铺建筑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位于荔湾区华贵路26号;中山七路22号后座。
东山浸信会旧址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寺贝通津9号,建于1909年。
广东咨议局旧址(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陵园西路2号,馆址原为清末广东咨议局,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为一组中西合壁的建筑群,主楼仿西方古罗马式的议会大楼形式。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11月9日广东各界代表在咨议局集会,宣布广东脱离清政府独立,成立都督府,后改为非常国会,1921年5月,孙中山在此宣誓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为国民党中央党部,国共两党不少领导人曾在此工作。50年代在这里建立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波斯楼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珠区洪德路海天四望街波楼3号,建于1910年。
近代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钟楼位于越秀区文明路215号原中山大学校园内,是原中山大学校本部的办公楼。原为清代广东省科举考试的场所——贡院的大院。钟楼和毗邻的“东堂”、“西堂”均建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1908年改为广东优级师范学堂。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在钟楼底层召开。同年,孙中山将广东高等师范学堂改为广东大学。1925年5月,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和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此举行。1926年7月为纪念孙中山,广东大学改为中山大学(1933年迁往石牌)。1927年1-4月,鲁迅在该校任教时曾住在钟楼。
广州大元帅府旧址(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建于1907年,旧址最早为广东士敏土(水泥)厂的所在地,建筑师是德国人。1917年9月1日,孙中山被选举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领导护法运动,与北洋军阀进行斗争,在这里建立临时大元帅府。1918年5月被迫离职去沪,大元帅府的使命也随即结束。
“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越华路小东营15号,1911年3月29日发动广州起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先烈中路79号,始建于1911年,至1921年烈士墓和纪功坊先后落成,由岭南派着名建筑师杨锡宗设计。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
明心书院旧址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芳村花地街明心路,建于1912年。
黄宝坚石屋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文昌南路敬善里13号,建于1912年。
基督教救主堂
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位于越秀区万福路184号,建于1912年。广州早期具有圣公会教堂特色的建筑。
广东邮务管理局旧址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沿江西路43号,建于1913年,为典型的古典柱式构建筑,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
广东财政厅旧址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北京路376号,建于1915年。
粤海关旧址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沿江西路29号,俗称大钟楼。1913年拆除原2层办公楼,新楼由英国建筑师戴卫德•迪克设计,1916年秋落成。四层,高18.85米,连钟楼高31.85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建筑材料由英国进口。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是广州近代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代表作之一,也是广州最早的罗马古典式建筑。
大新公司城外分店(南方大厦)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沿江西路49号,建于1919年,由澳洲华侨蔡兴等人集资在西堤兴建,原为大新公司城外分店,是广州首座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属巴洛克风格。
塔影楼
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位于荔湾区沿江西路36号,原陈少白所建的联兴码头事务所和寓所,建于1919年。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春园)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恤孤院路3号,原名春园。自1923年,中共中央机关办公处一直设在这里。中共三大期间,春园成了党中央机关人员的活动地方,包括国际代表马林和出席代表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都住在春园24号二楼,并在此讨论修改中国共产党党纲、党章问题,起草大会的宣言和各项决议草案。
黄埔军校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黄埔区长洲岛,建于1924年,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新型陆军军官学校。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越秀南路89号,原为惠州会馆,大革命时期曾为国民党中央党部,是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第一个正式会址。内有1926年建的“廖仲凯先生纪念碑”和“工农运动死难烈士纪念碑”。
岭南大学建筑群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珠区新港西路中山大学内,建于1924年,为美国人所建。
中央银行旧址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沿江中路193号,建于1924年。
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东园横路3号,1925年。
文德楼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文德东路文德里1号、3号、2号,建于1925年。
广州公社旧址(广州起义旧址纪念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起义路1号,旧址原是国民党公安局,是纪念1927年12月爆发的广州起义后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被誉为“东方巴黎公社”。叶剑英题写馆名。
仲元图书馆(广州美术馆)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越秀公园内,主体建筑建于1929年,由岭南派着名建筑师杨锡宗设计,主馆仿北京故宫文华殿设计。
陈济棠公馆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中山一路梅花村3号,建于1930年,是一座布局园林化的西式建筑。
余荫山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番禺区南村镇北大街,建于1931年,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
中山纪念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东风中路295号,1931年10月建成。原址为清代抚标箭道,后为督练公所,辛亥革命后为督学署,1921至1922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时,在此设立总统府。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炮击总统府,被夷为平地。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后,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的功绩,在孙中山当年的总统府旧址上,筹建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堂由我国着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1929 年动工,1931年10月落成。
市立中山图书馆旧址(孙中山文献馆)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文德北路71号,1933年10月落成。1927年,旅居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地华侨为纪念孙中山,集资兴建广州市中山图书馆,由岭南派着名建筑师林克明设计,系宫殿式建筑。
海珠桥
位于,建于1933年,在广州解放前夕,曾被国民党反对派撤离大陆前将海珠桥炸毁,解放后人民政府仅用7个月就将桥修复。
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区水荫路113号,建于1933年。1932年在全国抗日热潮的推动下,蔡廷锴、蒋光鼐两将军率领十九路军奋起抗战,并得到了全国人民以及海外侨胞的支持。许多青年华侨回国直接参战。有152位华侨青年参加了吴淞和江湾保卫战。至1932年9月止,共收到各地捐款1000余万美元,其中来自海外华侨的约500万美元。
广州市府合署大楼
现市政府大楼,第一期工程(正面前座及两旁的前座)于1931年7月动工,1934年10月竣工。由岭南派着名建筑师林克明设计。为了与北面的中山纪念堂建筑风格协调一致,大楼采用宫殿式建筑外形。
中山大学石牌旧址建筑群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河区石牌五山路、东莞庄,建于1935年。
爱群酒店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沿江西路113号,又名爱群大酒店,1931年开始设计,1934年10月破土动工,1937年7月27日剪彩开业,是同盟会员陈卓平集华侨资本创办,属于香港爱群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产业,故名爱群大厦。曾为当时中国最高的建筑物,被誉为“开广州建筑的新纪元”和“南中国建筑之冠”。
东山旧民居建筑群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春园位于新河浦路27号;简园位于恤孤院路24号;葵园位于恤孤院路9号之三;明园位于培正路12、14号;隅园位于寺贝通津42号。
东亚酒店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堤326号。
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园东路沙河段1号,建成于1947年9月。孙立人将军为纪念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原陆军新编第一军赴印缅抗击日本侵略军为国捐躯的2.7万多名将士而建,原总占地达8万多平方米。
③ 广州30个红色教育基地
主要有: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中山市杨殷烈士故居、海丰县红宫红场旧址、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广州起义纪念馆、叶剑英元帅纪念馆、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叶挺将军纪念园、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旧址。
广州近代史博物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广州市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白云山和黄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番禺博物馆、邓世昌纪念馆、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州艺术博物院、洪秀全纪念馆、詹天佑故居纪念馆、广州中山纪念堂。
(3)广州公社被誉为什么扩展阅读: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于2006年7月1日落成开馆。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这是迄今中国共产党唯一一次在广州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为纪念1927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兴建的纪念性公园,是全国红色之旅百个经典旅游景区之一。墓道北端是广州起义纪念碑,陵区还有景色清幽的叶剑英元帅墓。
广州起义纪念馆:广州起义纪念馆所在地广州公社旧址,是1927东方民族解放运动中建立的第一个城市红色政权的地方,被誉为“东方的巴黎公社”,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今年是广州起义80周年,年底将举行大型展览。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是以孙中山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又称黄埔军校)为中心内容的纪念馆,现有校本部、孙总理纪念室、孙总理纪念碑、俱乐部、游泳池、东征阵亡烈士墓园、白鹤岗炮台等十几处文物景点。
④ 广州起义指挥部地址
1
北较场四标营遗址
广州起义的主要军事力量—国民革命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团部。1927年12月11日凌晨,广州起义总指挥张大雷、工农红军总指挥叶挺等人前往此处召开誓师大会,广州起义正式爆发。
位于北较场横路与建设大马路交界处
2
肇庆会馆遗址
广州起义爆发时,为国名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军部,后被起义军攻克,是广州起义重要的战斗遗址。
海珠广场东侧,已毁。今华侨大厦所在地
3
第一公园
广州起义爆发后,起义军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战斗的重要战场之一,中共广东省军委负责人聂荣臻亦曾在此指挥和参加战斗。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曾计划在此召开拥护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
今人民公园
4
西瓜园遗址
1927年12月12日中午,广州市工农兵群众300多人,在此召开拥护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广州起义总指挥张太雷亲自前往主持,并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说。
位于广州市人民中路与同乐路的交界处,今广州日报社所在地
5
四方炮台遗址
广州起义爆发后,四方炮台阵地迅速被起义军占领。在工农红军总司令叶挺的指挥下,教导团战士、广州工人赤卫队员,在此遇敌展开激战,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是起义军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激战的主要战斗遗址之一。
位于越秀山蟠龙岗顶,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6
观音山战斗遗址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后,起义军迅速解除了驻观音山敌军武装,并以镇海楼为据点,在东西两线,沿明代城墙遗址构筑工事,与敌军展开激烈的拉锯战。12月,在帝国主义炮火的掩护下,国民党反动派纠集一万多兵力,对观音山阵地进行了十数次轮番进攻,均被起义军击退,战斗极其激烈。
今越秀山镇海楼东西两翼
7
广州公社旧址
广州起义爆发后,公安局被起义军占领,并在此建立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后被人称为“广州公社”。广州公社旧遗址分中楼、北楼、南楼,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分别为苏维埃政府、工农红军总指挥和警卫连所在地。旧址东北角有广州市公安局拘留所,起义军攻占后曾于此解救被囚禁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800多名,后为苏维埃政府扣押反动派人员的拘留所。
广州起义路200号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红四师成立遗址
1927年12月16日,在袁国平、徐向前等人的率领下,撤退到花县的第四军教导团,警卫团和黄埔军校特务营1000多人,在此举行营、连长联席会议、将队伍改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师。
今花都区花城中学
9
广东财政厅大楼
1927年12月16日黄昏、由于广州起义局势不断恶化,工农红军总司令叶挺、中共中央省军委负责人聂荣臻前往广东财政厅天台观察敌情,鉴于敌强我弱的形势。为避免全军覆没的危险,遂决定将广州起义部队撤出广州。
北京路北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0
中共广州市委第一机关阳址
张太雷的秘密住所和策划广州起义的秘密据点之一。1927年11月25日,张太雷与黄平、吴毅等人在此召开会议。草拟《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员号召暴动宣言》。
广大路广大二巷4号
11
广州市郊一区农会阳址
广州起义工农联队的主要集结地和训练地。
谢家祠(芳村区花地中市),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12
中共银行大楼
广州起义爆发后,中央银行大楼是起义军主要进攻的敌据点之一,遭到国民党反动军队负责顽抗,后在教导团与广州工人赤卫队的联合进攻下被攻占,为广州起义重要战斗旧址之一。
位于沿江路193号。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3
广东咨议局阳址
广州起义爆发前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所在地。1927年12月11日,被工农红军总参谋徐光英率领的教导团第一营
位于中山三路烈士林园内,今为广州近代史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
天字码头
广州起义爆发后。起义军在天字码头一带构筑工事,顽强反击企图强渡珠江侵犯市区的国名革命军第五军李福林部。13日,教导团女兵班在班长的带领下在此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反复搏斗,除一人外,全部壮烈牺牲。
市区北京路南端珠江堤岸处
15
燕塘战斗阳址
广州起义前,此处为国名革命军第二方面第四军炮兵团驻地。1927年12月11日,被教导团部分起义军占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及广州省军区一带
16
周文雍、陈铁军革命活动据点阳址。
1928年初,周文雍与陈铁军在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下重回广州发动工人进行斗争(又称“春骚”)时的秘密据点。
荔湾和平中路荣华西街17号2楼,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17
南石头监狱遗址
国民党广东省公安局南石头惩戒场,广州起义失败后,许多优秀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在这里被反动派杀害。
位于今五羊摩托车厂内
18
西濠口码头
广州起义爆发后,起义军在西濠口码头一带构筑工事,与河南的国名革命军第五军李福林部隔江对峙。1927年12月13日,起义军主办部队撤出广州,但100多名人赤卫队员仍坚守在西濠口太平南路一带,继续顽强阻击敌人。
人民南路西濠口,今一号码头
19
喜南堂南楼、西楼、南华第一楼
广州起义重要战斗遗址
人民南路西濠口。分别为今新华酒店、新华书店和新亚酒店,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20
大新公司
广州起义爆发后,起义军在大新公司天台架起迫击炮,严防敌军强渡珠江。
今南方大厦,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21
龙藏街太丘书院
起义前,广州工人赤卫队临时总指挥部旧址
今已毁
22
黄花岗
1927年12月4日。中共广州省委召集教导团,警卫以及黄埔军校特务营的革命骨干200多人,在黄花岗举行秘密会议,进行起义的动员工作,起义失败后,教导团等部队撤出广州,在这里集结。
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内
23
明星戏院
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中共广州市委设于惠爱路明星戏院内
今已毁
24
渭滨书院
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广州工人代表会设于学宫街渭滨书院
今已毁
25
广州省长公署
广州起义爆发后,工人赤卫队指挥部设在广东省长公署。
今广东省民政厅
26
八旗会馆遗址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时,为起义部队警卫团团部,是广州起重要战斗遗址。
今已毁
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