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至经济介绍的广州服装批发市场在哪里
广州白马服装市场 黑马服装批发商场 流花服装批发市场 沙东工业品商场 红棉步步高时装广场 西湖灯光夜市 花都市金马时装广场 花都市新中商业广场 中澳商贸城 荔湾区蒂豪女人街购物中心 亚细亚高级时装皮具商场 荔湾区荔文时装商场 荔湾区泰丰服装批发市场 荔湾区名荔商场 广州市纺织工业供销公司广州纺织商场 华林服装配料市场 环市西商业街 粤兴批发商行 凰宫时装商场 站西服装市场 龙华百货综合贸易公司附设故衣街百货商场 广雅后街灯光夜市 洪德女人街 时新贸易商场 广州市海珠区巨海民政福利商业城 南园新村工业品集市 广州市海珠区巨海民政福利商业城 洪园商场 广州市黄埔区大沙西工业品市场 多利通高级时装广场 观绿时装商场 新兴时装 中电贸易公司 广州市白云区站西服装城 金宝时装城 广州市白云区矿泉泰兴服装城 广源灯光夜市 沙河第三成衣分场 天河区沙东工业品市场附场 长城成衣批发市场 长运商业广场小商品成衣批发市场 广州东方时代广场 天宝成衣批发市场 沙河第一成衣批发市场 沙河第二成衣批发市场 沙河综合商场 沙东第二成衣批发市场 广州市越秀区天龙服务总汇 莱莉阁时装精品商场 天马大厦服装广场 广州市东山区华升贸易有限公司红棉步步高时装广场 广州市越秀区银座羊城时装精品商场 广州市华升商厦有限公司步步高时装广场 广州市越秀区称心高级时装商场 康乐个体市场 广州市越秀区江南高级真皮时装商场 广州市越秀区新星服装批发商场 莱莉阁时装批发商场 广州市白马商贸大厦四楼服装批发商场 广州服装汇展中心 广州白马服装市场 上市商品:服装 (批发、零售) 白马商贸大厦是广州市大型室内服装交易市场,位于紧邻广州火车站的站南路,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共8层,有5层商场,2层写字楼,1层地下停车场。该大厦由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公司投资,广州白马服装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大厦的主要设备有:中央空调、客用电梯、货用电梯、手扶电梯、电话交换系统、安全监控系统、有线广播系统、无线对讲系统、自动喷淋系统、大型柴油发电机等。商场装饰美观,通道宽敞。大厦门附设时装表演广场、储蓄所、商务中心、托运站、停车场、快餐店等配套服务设施。 在大厦内经营的业户有2000多户,既有广州、汕头、惠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顺德、番禺等地的三资企业,也有香港、澳门、台湾的厂商。大厦在1993年元月开业后未及半年便声誉鹊起而迅速旺市,一举跃上广州服装市场的龙头地位。包括黑龙江、新疆、内蒙、西藏等地的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客商都纷纷前来购货,辐射面直达俄罗斯、东欧及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日均客流量达数万人,年交易额均在15亿元以上,在广州地区超亿元市场评比中排名第一。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为大厦题辞“白马大厦服装天下”;广东省主管市场建设的副省长刘维明为“白马”的题辞是“白马腾飞”。 几年来,大厦在主办单位和业户的互相努力配合下,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市场文明建设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市文明市场”、‘全省文明市场”、“全国文明市场”及“全省十佳文明市场”,同时被广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广州地区百家最佳服务单位”、“广州市文明单位”。 白马商贸大厦已成为广州地区规模最大、装备最好、设施最齐全、管理最规范、辐射面最广、交易量最大、效益最好的室内服装交易市场。 登记证号:4401001310 负责人:胡铁山 主办单位:广州白马服装市场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站南路16号 电话:86687866 邮编:510010 市内交通线路:7、15、30、31、34、52、180、201、202、203、205、207、210、211 黑马服装批发商场 主办单位:广州越秀区黑马服装批发商场 登记证号:4401041100 市场地址:广州市人民北路921号 市场负责人:冼均儒 上市商品:服装。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以批发为主 流花服装批发市场 上市商品:服装 (批发、零售) 广州流花服装批发市场座落于广州火车站对面,毗邻广州郊县长途汽车客运站,交通非常方便,是连接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康乐时装世界和白马大厦等众多服装批发市场之间的唯一黄金通道,是全国各地服装客商在广州的主要集结地,是继白马大厦之后独树一帜的后起之秀。 广州流花服装批发市场面积达15000多平方米,铺位1000多个,设有1500多平方米停车场以供装卸货及停车使用,场内配套9台双向手扶电梯、8条步行梯,备有90年代最先进的人货两用电梯及多个休息大堂,大面积的快餐厅、银行商务中心,信息中心、写字楼正在兴建当中。广州流花服装批发市场是广州市在90年代,先进设备最多、最齐全、配套服务最完善的服装批发市场。 登记证号:4401011120 负责人:邹移山 主办单位:广州流花服装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环市西路194号流花宾馆南楼 电话:86668428 邮编:510017 市内交通线路:7、15、30、31、34、52、180、181、201、202、203、205、207、210、211 沙东工业品商场 上市商品:服装 (批发、零售) 沙东工业品市场位于天河区沙河服装城内。始建于1985年,经过10多年的建设,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如今场内共有971个档口,市场面积12000平方米,市场主要经营各类中档服装,花式品种齐全,价格实惠,销售辐射全国各地,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市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配备了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保安人员,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还特设有停车场、快餐店、茶水供应点、吸烟区,市场装有先进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自动喷淋灭火消防设施及电话通讯系统,为客商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市场地处广州商贸繁华地带,交通便利有多路公交车往来于广州市中心、广州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飞机场,毗邻运行全国的货运站场及广梅汕公路、广从公路、105国道。 沙东工业品商场竭诚欢迎全国各地客商前来订购服装,携手创业,共同致富。 登记证号:4401061028 负责人:江永寿 主办单位:天河区沙东乡经济发展公司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沙河濂泉路30号 电话:87713669 邮编:510500 市内交通线路:11、27、65、84、85 红棉步步高时装广场 上市商品:服装、百货、日用品 (批零兼营,以批发为主) 红棉步步高时装广场是一个以中、高档现代时装批发为主,辐射全国的上一定规模的大型时装广场。始建于199 3年8月,初建时期有业户230个,从业人员400人,面积约2500平方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华升公司领导层的正确决策下,业务不断拓展扩大, 1995年发展为业户270个,从业人员增加至450人;1996年进一步拓展为业户1200个,从业人员1800人;至1998 年迅速拓展为业户1800个,从业人员2200人,占地面积达到10000平方米,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汇聚全国各地时装技术、款式设计,反映时装潮流,闻名全国乃至亚洲亦小有名气的大型时装广场。步步高时装广场地处广州市服装批发市场“金三角地带”的中心,南邻白马商厦、天马大厦,东邻流花服装广场、金马服装中心,正面是广州火车站,背靠广州汽车总站,每天的人流量达12000人次。从经济角度来看它处于荟萃时装精华,引导时装潮流的中枢系统,从安全的角度来看它是处于交通重要枢纽,每天汇集南来北往的人流,鱼龙混杂,是社会治安状况复杂、发案多、难管理的地区。 自1993年建场以来,该市场在总公司的安排下,根据省、市的批示和部署,在越秀区公安分局和流花派出所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该市场“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建设一个遵纪守法,公平交易,文明经商,经营环境优美,秩序良好,安全而现代化的大型商场为目标,组建各种管理队伍,抓紧各种制度的建立。经过3年多来的不断学习、改进、整顿、完善,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1996年被广东省工商局评为1995年~1996年度“全省文明市场”,1997年又被广州工商局评为1996年~199 7年“市级文明市场”。 登记证号:4401041042 负责人:张建华 主办单位:广州市东山区华升贸易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环市西路184号首、2、3楼 电话:86663989-3323 邮编:510010 市内交通线路:7、15、30、31、34、52、180、181、201、202、203、205、207、210、211 西湖灯光夜市 上市商品:服装、小百货、旅游饰物 (批发、零售) 西湖市创办于1984年,是改革开放后全国率先办起了第一条专业的旅游灯光夜市“步行街” 。它地处市中心在北京路西侧商业步行街内,专营服装、女士用品、旅游饰物、小百货,设置档位950个。在开业经营的14年风风雨雨中,西湖夜市品尝了改革开发带来的胜利果实,也经历了残酷的市场经济竞争带来的创伤。它是市场经济变革的见证人。 由于受当前市场疲软的影响,国家宏观调整经济和周边大型批发市场的冲击,西湖夜市的经济效果比前几年有所回落,档位最低减少至500多个。为了挽救这颗“南国夜明珠’,1997年越秀区政府和越秀区工商分局投资500多万元改造西湖夜市,将陈旧的竹架式货架换成崭新的不锈钢货架。使西湖夜市的档位出租又回升到近750个,令这颗“南国明珠”放光彩。 登记证号:4401041090 负责人:汪德明 主办单位:广州市越秀西湖夜市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教育路段 电话:81920717 邮编:510120 市内交通线路:1、6、7、65、182 花都市金马时装广场 主办单位:花都市住宅建设公司 登记证号:4401211014 市场地址:花都市华镇商业大道21号 市场负责人:任伯衡 上市商品:衣服、鞋类、日用品。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以零售为主。 鸿福时装精品商场 主办单位:个体 登记证号:4401211026 市场地址:广州市狮岭镇东升街 市场负责人:伍时佳 上市商品:时装。 交易方式:零售 花都市新中商业广场 主办单位:花都市万利实业有限公司 登记证号:4401211005 市场地址:花都市新中路27号 市场负责人:朱绍荣 上市商品:成衣、鞋类。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以零售为主。 中澳商贸城 主办单位:广州市中澳商贸城有限公司 登记证号:4401001014 市场地址:广州市解放北1107-1111号 市场负责人:赵汉平 上市商品:时装、皮具。 交易方式:批零。 荔湾区蒂豪女人街购物中心 主办单位:广州荔湾区商业总公司 登记证号:4401031013 市场地址:广州市下九路24-26号 市场负责人:刘穗龙 上市商品:衣着类。 交易方式:零售。 亚细亚高级时装皮具商场 主办单位:荔湾区福利企业发展公司 登记证号:4401001359 市场地址:广州市起义路4、6、8、10号,维新横5、9号 市场负责人:江丽珍 上市商品:时装、皮具、日用品。 交易方式:批零 荔湾区荔文时装商场 主办单位:广州市芳村区荔文时装商场服务有限公司 登记证号:4401031014 市场地址:广州市下九路25号 市场负责人:张绍泳 上市商品:衣着类、日用品类。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以零售为主。 荔湾区泰丰服装批发市场 主办单位:泰丰服装商场 登记证号:4401031019 市场负责人:邓锡辉 上市商品:衣着类。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以批发为主。 荔湾区名荔商场 主办单位:广州市名荔百货有限公司 登记证号:4401031009 市场地址:广州市下九路84号、90号,光雅里12号 上市商品:衣着类。 交易方式:零售。 广州市纺织工业供销公司广州纺织商场 主办单位:广州市纺织工业供销公司 登记证号:4401001316 市场地址:广州市下九路112号 市场负责人:麦志云 上市商品:衣着类、日用品类。 交易方式:零售。 华林服装配料市场 主办单位:华林工贸总公司 登记证号:4401031024 市场地址:广州市十八甫路25号1,2层 市场负责人:陆浩甜 上市商品:衣着类、日用品类。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以批发为主。 环市西商业街 主办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公司广州分公司综合服务公司 登记证号:4401011020 市场地址:广州市环市西路135号 市场负责人:朱玉梅 上市商品:衣着类。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以零售为主。 粤兴批发商行 主办单位:广东省百货公司实业发展部 登记证号:4401031028 市场地址:广州市豆栏上街3-9号 市场负责人:林镇泉 上市商品:衣着类。 交易方式:批发。 天皇时装商场 主办单位:天皇时装明限公司 登记证号:4401031030 市场地址:广州市第十甫路72-74号 市场负责人:吴宗敏 上市商品:衣着类、日用品类。 交易方式:批发、零售。 站西服装市场 主办单位:广州市荔湾区市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登记证号:4401031066 市场地址:广州市站西路1-4号东侧 市场负责人:莫伟荣 上市商品:衣着类。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以零售为主。 凰宫时装商场 主办单位:广州市海珠区纺织工业公司 登记证号:4401031032 市场地址:广州市第十甫106号 市场负责人:黄雪梅 上市商品:衣着类。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以零售为主。 广雅后街灯光夜市 主办单位:西村街办事处 登记证号:4401031044 市场地址:广州市西湾路广雅后街 市场负责人:罗志明 上市商品:衣着类。 交易方式:零售。 龙华百货综合贸易公司附设故衣街百货商场 主办单位:荔湾区龙华百货综合贸易公司广州市制伞工业公司 登记证号:4401031045 市场地址:广州市故衣街21号、23号、33号、35号首层 市场负责人:龙光明 上市商品:衣着类。 交易方式:批发、零售。 时新贸易商场 主办单位:广州市荔湾区时新贸易商场 登记证号:4401031047 市场地址:广州市十三行路故衣街9号地下 市场负责人:李杰照 上市商品:衣着类。 交易方式:批发、零售。 洪德女人街 主办单位:洪德商贸公司 登记证号:4401051019 市场地址:洪德路永兴街 市场负责人:陈碧霞 上市商品:衣着类、日用品类。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以零售为主。 南园新村工业品集市 主办单位: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小港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科 登记证号:4401051016 市场地址:广州市南园新村大街 市场负责人:梁巧仪 上市商品:衣着类。 交易方式:零售。 广州市海珠区巨海民政福利商业城 主办单位:广州市海珠区巨海民政总公司企业管理办公室 登记证号:4401051091 市场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立新东街1号内 市场负责人:谭新桂 上市商品:衣着类。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以零售为主。 洪园商场 主办单位:洪德街文化站 登记证号:4401051075 市场地址:广州市举世德路德星里6号地下 市场负责人:赖小兰 上市商品:衣着类。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以零售为主。 广州市黄埔区大沙西工业品市场 主办单位:个体 登记证号:4401121011 市场地址:广州黄埔区港湾路39号 市场负责人:罗忠强 上市商品:衣着类。 交易方式:零售。 多利通高级时装广场 主办单位:广州市利通实业有限公司 登记证号:4401021001 市场地址:广州市农林下路广铁医院综合楼首层 市场负责人:黄荣华 上市商品:衣着类、日用品类。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以批发为主。 观绿时装商场 主办单位:东山区劳动服务公司 登记证号:4401021025 市场地址:广州市中山二路90号 市场负责人:陈立文 上市商品:服装类。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 新兴时装 主办单位:广州新兴综合商场 登记证号:4401021006 市场地址:广州市中山二路53号 市场负责人:刘礼勋 上市商品:衣着类。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以零售为主。 中电贸易公司 主办单位:广州中电贸易公司 登记证号:4401021033 市场地址:广州市文德路83号 市场负责人:由毅 上市商品:衣着类、文化娱乐用品类。 交易方式:零售、批发。 广州市白云区站西服装城 主办单位:广东省军区第二招待所 登记证号:4401111050 市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站西路57号 市场负责人:郑继泰 上市商品:衣着类。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 金宝时装城 主办单位:广州市天河区东泰发展公司 登记证号:4401111003 市场地址:广州市站西路59号 市场负责人:薛东生 上市商品:衣着类。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以零售为主。 广州市白云区矿泉泰兴服装城 主办单位:泰山实业公司 登记证号:4401111052 市场地址:广州市站西路57号 市场负责人:叶汉祥 上市商品:家用电器、服装。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 广源灯光夜市 主办单位:广州市白云路市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登记证号:4401111008 市场地址:广州市广源西省妇幼门前 市场负责人:邝瑞鸿 上市商品:衣着类。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以零售为主。 沙河第三成衣分场 主办单位:天宝经济实业发展公司 登记证号:4401061069 市场地址:广州市沙河濂泉路24号 市场负责人:陈丽娟 上市商品:衣着类。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以批发为主。 天河区沙东工业品市场附场 上市商品:服装 (批发、零售) 沙东工业品市场附场广州市东详实业发展公司租用沙东经济发展联合总公司场地于1995年8月投资兴建的,面积 4007平方米,固定档位601个,经营的中、低档服装远销全国10多个省、市。该市场先后被评为广州市“文明市场”、天河区“ 文明市场”。 登记证号:4401061029 负责人:吴国清 主办单位:广州市东详实业发展公司 地址:沙河濂泉路31号之一 电话:87713605 邮编:510500 市内交通线路:11、27、65、84、85 长城成衣批发市场 主办单位:长城建设总公司 登记证号:4401061027 市场地址:广州市沙河濂泉路少东大街1-11号 市场负责人:刘钦松 上市商品:衣着类。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以批发为主。 长运商业广场小商品成衣批发市场 主办单位:广州市长运商业广场 登记证号:4401061084 市场地址:广州市沙河濂泉路15号 市场负责人:林瑞亮 上市商品:衣着类、日用品类。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以批发为主。 广州东方时代广场 主办单位:广州市化隆兆业投资发展公司、广州市市场发展总公司 登记证号:4401001043 市场地址:广州市东方宾馆东楼1~3层和牌坊两侧原商场及停车场 市场负责人:卢俊雄 上市商品:衣着类、日用品类、文化娱乐用品类、食品类。 交易方式:其他。 天宝成衣批发市场 主办单位:天宝经济实业发展公司 登记证号:4401061047 市场地址:广州市沙河濂泉路31号 市场负责人:陈丽娟 上市商品:衣着类。 交易方式:批零兼营,以批发为主。
求采纳
Ⅱ 广州十大特色
1、广州拉肠粉
拓展资料
广州是中国十大美食之都,民间有“食在广州”的美誉[139]。广州菜是粤菜的主体和代表,用料广博,选料精细,技艺精良,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口味上以清、鲜、嫩、滑、爽、香、脆为主,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鲜味。既符合广东的气候特点,又符合现代营养学的要求,是一种科学的饮食文化。[140]
广州着名的菜点有:白切鸡、烧鹅、烤乳猪、红烧乳鸽、蜜汁叉烧、上汤焗龙虾、清蒸石斑鱼、白灼虾、干炒牛河、广东早茶等。广州特色小吃有萝卜牛腩、牛杂、云吞面、及第粥、艇仔粥、布拉肠粉、猪肠粉、荷叶包饭、钵仔糕、鸡仔饼等。广州饮食业由“四园”为代表,分别为东园酒家、南园酒家、西园酒家和北园酒家,再辅以诸如广州酒家、泮溪酒家、莲香楼、陶陶居等有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
Ⅲ 广州十三行的历史发展
自唐代以来,广州一向是我国最重要的商港之一,而广州十三行,在十七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中叶这一段期间,又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一种特殊的组织。
关于广州十三行起始的年代问题,没有详细记载的史料。过去的学者曾对这一问题进行考察,归纳起来,约有以下三种意见:
第一种亦是最早提出的意见,就是把康熙五十九年(1720)广州洋货商人组织公行的一年,认为是广州十三行起始建立的年代。英国摩斯、美国亨德等西方学者主张这一说。后来梁嘉彬着《广东十三行考》已指出此说的谬误,认为“是年无非为十三行商始有共同组织(公行)之一年而已”。
第二种意见认为广东十三行出现在公行成立之年以后,如日本学者稻叶岩古郎以为在干隆二十五年以后,十三行逐渐变成了公行的代名词。这一说显然也是站不住脚的。
第三种意见认为广东洋货行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这是《广东十三行考》的主张:“粤海设关之年(康熙二十四年)可确定已有十三行”。吴晗在介绍《广东十三行考》所写的书评中,基本上同意梁氏的说法。不过,他根据昭涟《啸亭杂录》记吴兴祚的事:“奏通商舶,立十三行”。认为这是吴兴祚始任两广总督到粤海设关之年任内时期的事,因而断定说:“则十三行之立,当为康熙二一至二四年(1682—1685)四年间事。” 在清代前期,广州的行商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依靠政府给予的特权,垄断了广州整个对外贸易,形成了一个“公行”贸易制度。
公行确立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最初由宜官方指定一人为为外贸经手人。此人纳银4万两入官,包揽了对外贸易大权。后来,各行商从自身利益出发,共同联合组织起来,成立一个行会团体,即所谓的公行。据史记载,于1720年11月26日,公行众商啜血盟誓,并订下行规十三条:
第一条:华夷商民,同属食毛践土,应一体仰戴皇仁,拆图报称。
第二条:为使公私利益界划清楚起见,爰立行规,共相遵守。
第三条:华夷商民一视同仁,倘夷商得买贱卖贵,则行商必致亏折,且恐发生鱼目混珠之弊,故各行商与夷商相聚一堂,共同议价货价,其有单独行为者应受处罚。
第四条:他处或他省商人来省与夷商交易时,本行应与之协订货价,俾得卖价公道,有自行订定货价或暗中购入货物者罚。
第五条:货价即经协议议妥贴之后,货物应力求道地,有以劣货欺瞒夷商者,应受处罚。
第六条:为防止私贩起见,凡落货夷船时均须填册,有故意规避或手续不清者应受惩罚。
第七条:手工业品如扇、漆器、刺绣、国画之类,得由普通商家任意经营贩卖之。
第八条:瓷器有待特别鉴定者(指古瓷),任何人不得自行贩卖,但卖者无论赢亏,均须以卖价百分之三十纳交本行。
第九条:绿茶净量应从实呈报,违者处罚。
第十条:自夷船卸货及缔订装货合同时,均须先期交款,以后须将余款交清,违者处罚。
第十一条:夷船欲专择某商交易时,该商得承受此船货物之一半,但其他一半须归本行同仁摊分之,有独揽全船货物者处罚。
第十二条:行商中对于公行负责最重及担任经费最大者,许其在外洋贸易占一全股,次者占半股,其余则占一股之四分之一。
第十三条:头等行,即占一全股者,凡五;二等者五;三等者六;新入公行者,应纳银一千两作为公共开支经费,并列入三等行内。
初时,公行没有法定的共同领袖,也没有取得完全统一的部署,组织相当松散,时散时复。一直到干隆四十五年(1780年),广东巡抚李湖等奏请明立科条,建议“自本年为始,洋船开载来时,仍听夷人各投熟悉之行居住,惟带来各物,令其各行商公同照时价销售,所置回国货物,亦令各行商公同照时定价代买”即是说要复设公行。两年后,经清政府批准,公行正式恢复,从此一直延续到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前,再也没有解散过。 鸦片战争前广州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也叫公行、洋行、洋货行、外洋行。相传其名起于明代,这种说法,是从《粤海关志》抄袭篡改《澳门纪略》的杜撰之词,属讹传。号为“十三行”,却非固定为13 家。清代严格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规定对外贸易仅限于广州一口,十三行业务十分发达。为了垄断对外贸易,广州16 家洋行于1720 年12 月(康熙五十九年十一月)成立“公行”,但遭到外国商人反对。次年被两广总督废止。1760 年(干隆二十五年)洋商潘振成等九家向粤海关请求成立公行,该行具有亦官亦商的职能。1770 年公行裁撤,众商皆分行各办。直到1782年公行制度才最后确立下来。公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公文、管理外洋商船人员等义务,在清政府与外商交涉中起中间人作用。另一方面,它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要经它买卖。初为牙行性质,后也自营买卖。自1820 年(嘉庆二十五年)伶丁洋面鸦片及各项商货走私贸易兴起之后,多数行家营业亏损,资金欠缺,负债很多,常有倒歇。《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五口通商,废止十三行独揽中国对外贸易的特权。从此,十三行遂日趋没落。
洋货十三行在创建时,广东官府规定它是经营进口洋货和出口土货(包括广货、琼货)的中介贸易商行。最初指定洋货十三行经营的贸易对象,实际包括外洋、本港和海南三部分内容。
为了整顿洋行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外商的直接管理,清廷于干隆帝十年从广州二十多家行商中选择殷实者五家为保商,建立保商制度。保商的责任是承保外国商船到广州贸易和纳税等事,承销进口洋货,采办出口丝茶,为外商提供仓库住房,代雇通商工役。保商对于承保的外国商船货物因享有优先的权利,在其他分销货物的行商交不出进口货税时,必须先行垫付。凡外商有向官府交涉禀报的事,责令保商通事代为转递,并负责约束外商不法行为。尽管外商对保商制度表示不满,但清廷一直加以维护。行商和外商利益一致时,就互相勾结;利益矛盾时,就互相欺骗敲诈,酿成种种纠纷。有的行商在封建官府和外商之间投机取巧,获利致富;但大多数行商则在封建官府和外商夹击下,招致破产。
干隆帝十八年(1753),业务曾一分为二,专营外洋各国来广州贸易的叫外洋行,经营出海贸易的称为海南行。自二十五年起,外洋行不再兼办本港贸易的事务,另由几家行商专营暹罗(今泰王国)贡使及其商民贸易税饷事宜,称为本港行;而海南行又改称虔潮行,经营包括广东潮州及南安府商民往来买卖税务。这时来到广州海口商船渐多,贸易发展,各行口商人资本稍厚者经办外洋货税,其次者办本港船只货税,又次者办福潮船只货税。六十年,本港行因其中个别商人倒账破产而被官府革除,其业务划归外洋行,每年推举两家来轮流办理。
嘉庆帝五年(1800)以后,在广州经营贸易的商行,按业务范围划分只有外洋行和福潮行。前者仍称洋货行或十三行。 专设经理广州外贸税饷事务的洋货十三行,是清廷实行严格管理外贸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防止中外商民自由交往。它由封建官府势力“招商承充”并加以扶植,成为对外贸易的代理人,具有官商的社会身份,也是清代重要的商人资本集团。
广州十三行建立有同业商人行会组织,即所谓“洋行会馆”(公行)。公行议定行规,表面是为约束不法行为,扶持对外贸易,实际上却增加了不少禁约。它对货物实施公行垄断,以便按照行会的利益自行调整价格。英商为打破公行垄断,通常用收买个别行商、贿赂官府的手段,使公行难以持久,如干隆帝二十五年广州公行正式奉准成立,到三十六年即被解散。此外,公行存在期间,在行商之间及行商和散商之间,又为争夺商业利润互相倾轧,外商得以乘机在进出口货价和交易量上利用矛盾,遂造成公行的亏损和债务;公行制度下的行商,因对行欠债务负有连带责任,故不断出现倒闭。干隆帝四十七年公行再度恢复,并开始设立利用行佣积累起来的公所基金,用以清偿行商的拖欠、罚款等,以维护公行的稳定。重建后的公行,延续了近六十年。 鸦片战争以后,《南京条约》规定,废除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公行制度,允许英国商人在各口岸任意与华商交易。道光帝二十三年七月初一 (1843年7月27日),广州开放通商,一些十三行行商仍旧营业。他们曾经对新定的自由通商进行种种抵制,力图保住昔日的独占地位,但未能如愿。咸丰帝六年(1856),十三行毁于广州西关大火。 清朝以后我国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影响:对外国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中国看不到世界的发展变化,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原因:封建自给自足的经济占统治地位;自明朝中后期始,中国遭受外国侵略;封建统治出现危机。 根据经营商业的项目,明清时期的广东商人可分为牙商、盐商、铁商、米商、糖商、丝绸商、陶瓷商、烟草商、典当商、布商、药商等,其中以牙商最为着名。
所谓牙商,本来是指在城市和乡村的市场中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并从中抽取佣金的居间商人,亦称牙人。明清时,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牙商人数大大增加,形成了一个专门的行当,称为牙行。清代着名的广东十三行,就是指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十三家牙行商人。除了做生意之外,十三行还要与来华洋商打交道,从货物买卖到日常起居,事无巨细,都必须通过十三行。不过,这里的牙行数目并不固定,时有增减。 翻开中国贸易史,太平路曾经是呼风唤雨,点石成金的龙口地。十三行的潘、伍、卢、叶四大行商,其家产总和比当时的国库收入还要多,是货真价实的“富可敌国”。广州不仅对海外商人有巨大的吸引力,对国内商人也有巨大的吸引力,仿佛这片土地特别适合经商。十三行的行商,不少就是从福建移居来的。他们在家乡不过是碌碌庸流而已,但一到广东便如飞龙在天、鱼跃大海,成就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广州,永远是天下英雄创业的最好平台。
不过,当时却谁也不认为这是“英雄创业”,反倒觉得脸上无光,既怕朝廷追究,也怕累及后人,所以和洋商打交道的十三行商人,都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名字,不是改名换姓,就是沿用父亲的名字,或者兄弟几人共用一个名字,像梁纶枢改名梁承禧,伍秉鉴在史书上也有好几个名字。
叶上林祖籍豫章城虔州南安府,经营义成行,与潘有度、卢观恒、伍秉鉴号称“广州四大富豪”。在泮塘筑有叶家别墅花园,是唯一成功退休的洋行行主。
伍秉鉴祖籍虔州南安府,自从经营怡和行后,凭着长袖善舞的经商天才,第二年怡和行便位居行商第三,五年后跃居第二,再过两年雄踞总商地位,真是如日中天,不可一世,创造了一个惊世骇俗的金钱神话。
伍秉鉴拥资超过2800万银元,不但在国内拥有数量惊人的地产、房产、茶山、店铺和千万家财,还在美国投资铁路、证券交易和保险业务,同时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最大债权人。有一位美国商人欠了他7.2万元银票,滞留广州无法回国。伍秉鉴听说后,满不在乎地把欠条撕碎,说账已结清了,你高兴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2001年,《华尔街日报》发行专辑,统计上个一千年世界上最富有的50个人,伍秉鉴名列其中。
这些亿万富翁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重墨浓彩的一笔,并非他们个人有什么特别值得颂扬的美德善行,而是因为他们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多种文化价值的冲突与纠缠之间,得以自成段落,俨然一派。清咸丰六年(1856)一场大火,把十三行付之一炬,结束了它长达一百多年垄断中国对外贸易的显赫历史。世事变幻无常,见几家贫了又富,见几家富了还贫。 潘振承——十三行行商首领
1.伍秉鉴的怡和行,商名浩官,
2.卢继光的广利行,商名茂官,
3.潘绍光的同孚行,商名正官,
4.谢有仁的东兴行,商名鳌官,
5.梁亟禧的天宝行,商名经官,
6.严启昌的兴泰行,商名孙青,
7.潘文涛的中和行,商名明官,
8.马佐良的顺泰行,商名秀官,
9.潘文海的仁和行,商名海官,
10.吴天垣的同顺行,商名爽官
11.易元昌的学泰行,商名昆官,
12.罗福泰的东昌行,商名林官,
13.容有光的安昌行,商名达官。 潘启又叫潘振承,字逊贤,号文岩,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生在福建漳州栖栅社(今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白礁村潘厝社),于干隆五十二年(1788年)卒在广州,后被葬在故里文圃山下(今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灿坤工业园区)。
其父潘乡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较为贫苦。潘启是潘乡五个儿子中的老大,也是广州十三行的商总(即行商首领)、十八世纪世界首富。 广东拥有优越的人文地理环境,商品性农业发展蓬勃,明清时期,朝廷对广东实行开放的对外贸易政策,广东商人从此崛起,并称雄海内外商界。
此外,广东商帮的形成,还与广东悠久的商业传统,和浓烈的商品意识有密切的联系。自秦汉以来,广东就一直是对外贸易的重镇。千年的商业沉积,孕育了广东人强烈的经商意识,促使了广东商人在明清时期的发展。明清时期的广东商人辛勤的经营,为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