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斛”字广州话怎么讲呀
“斛”字粤语:huk6;拼音:hu。
解释/组词:“斛huk6”的异读字
新华字典释义:
①<名>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五斗为一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是岁谷一~五十万钱。”
基本字义:
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源于敕勒族,出自古敕勒族斛律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姓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斛姓为斛律、斛斯等复姓所改,而斛律、斛斯均为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姓氏,后来才逐渐改为单姓斛。
(1)斛的广州读音是什么扩展阅读
释义1:斛(汉语拼音hú) 是古代容积单位。
唐朝之前,斛为民间对石的俗称,1斛=1石,1石=10斗=120斤。汉朝许慎.《说文解字》:“斛,十斗也。”宋朝开始,改为1斛 = 5斗,而1石 = 2斛。明.张自烈.《正字通》:“斛,今制五斗曰斛,十斗曰石。”在苏、浙、皖的很多地方,1斛 = 2斗5升。
释义2:姓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
② 斛字粤语怎么读
"斛"字广东话读音 [huk6]。
1、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2、(Hú)姓。
组词:石斛、斛律、小斛、米斛、斗斛
笔顺:撇、横撇/横钩、撇、横折钩、横、横、竖、点、点、横、竖。
粤语音调说明
同汉语的主流北方语系和其他方言相比,粤语有着独自形成的音韵系统。现代普通话只有阴平、阳平、上、去四声,而粤语方言则有九个声调和两个变调。
声调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入九声;还有高平和高升两个变调。由于音域宽广,朗诵古诗特别上口和押韵。
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此诗的深、心、金、簪四字粤语音同韵,而现代汉语却不同韵,所以用粤语方言更铿锵有声。
③ 斛字广州音读什么
广州音字典里边正音为 hug6 ,读音同“酷热”的“酷”
但平时习惯一般读 heb6,读音同“合乎”的“合”
如果你到药材市场找“石斛”的时候,读“石合”,人家就能听得懂的了
④ 石斛这个“斛”字广东话怎么读
广州音字典里边正音为 hug6 。
⑤ 【斛】的粤语发音
斛:粤语:huk6
拼音:[hú]
释义:
1.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2.(Hú)姓。
笔画:
(5)斛的广州读音是什么扩展阅读:
斛原来是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源于敕勒族,出自古敕勒族斛律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姓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斛姓为斛律、斛斯等复姓所改,而斛律、斛斯均为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姓氏,后来才逐渐改为单姓斛。
相关组词:
一、石斛[ shí hú ]
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高山的岩石上或树上,茎多节,绿褐色,叶子披针形,花白色,花瓣的顶端淡紫色。茎可入药。
二、斛律[ hú lǜ ]
释义:姓。
三、米斛[ mǐ hú]
释义:指米粮。
四、踢斛[ tī hú ]
释义:是漕政用语,是清代漕粮征收中的一种弊端。
五、万斛[ wàn hú ]
释义:极言容量之多。
⑥ 石斛这个斛字广东话怎么读
广州音字典里边正音为 hug6 。斛具体解释如下:
1、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2、(Hú)姓。
组词:石斛、斛律、米斛、踢斛、浴斛、万斛、斛槛、斛发、过斛、钟斛、粮斛、斛舡、斛舟、斛子
(6)斛的广州读音是什么扩展阅读
斛笔画
斛组词,部分词语解释
1、石斛:[shí hú]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高山的岩石上或树上,茎多节,绿褐色,叶子披针形,花白色,花瓣的顶端淡紫色。茎可入药。
2、斛律:[hú lǜ]
姓。
3、米斛:[mǐ hú]
指米粮。
4、踢斛:[tī hú]
是漕政用语,是清代漕粮征收中的一种弊端。指的是各州县征收漕粮,蠹役为勒索百姓粮米,在粮米过斗之时,故意震动,以使斗内粮食压实,从中多取。
5、万斛:[wàn hú]
极言容量之多。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