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广州过年吃什么
过年,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民俗活动,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与这最大的年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广州市民过年,也有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相随。然而一代代人过去了,广州人的春节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改变,连财神也有了卡通版。一些代代相传的民俗更被年轻人淡忘。下面,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说广州的传统春节。包括新春喜庆日程、广州春节的最大特色迎春花市和新春食品等。
新春喜庆日程-了广州人过年忙碌又热闹。
广州自腊月廿三“谢灶”那天开始,便进入了年关,每天活动都有严密的安排。即廿三谢灶、廿四开炸、廿五蒸糕、廿六扫尾、廿七洗嘢(嘢,广州方言,即东西),廿八包粽、廿九贴春联、卅团年。这是节前的安排。
谢灶 :腊月二十三晚,送灶君老爷上天,叫“谢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贡品有:一碗米,两砖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猪肉,一些蔗、桔,纸钱等。(说到贡品,想起小时候奶奶说过的一句话:“冬柑,年橙,谢灶桔”。意思大概是冬至拜神的时候要用柑桔,过年用橙,而谢灶就要桔)。并写好一张“灶君疏”,大意是向灶君请罪,请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从谢灶那天起,就开始进入年关了,人们忙碌起来。廿四开炸,我想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样的习俗了。《粤东笔记》所云:“广州之俗,岁终以烈火爆糯谷,名曰炮谷,以为煎堆心馅;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效之,以祀先及馈亲友,又以糯饭盘结诸花入油煎之,名曰十花;以粉杂白糖沙入猪油煎之,名沙壅。”开炸的东西大概会有炮谷、煎堆等。
廿五蒸糕:广州市除蒸年糕外,还喜欢做萝卜糕、伦敦糕、马蹄糕、九层糕等,寓意“新春步步高”。廿六扫屋,以便干干净净迎新春。还有“迎春扫尘歌”:腊年二十三,晒被洗衣衫;腊月二十四,清洁房边地;腊月二十五,扫房掸尘土;腊月二十六,洗净禽畜屋;腊月二十七,里外洗归一;腊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腊月二十九,脏物都搬走。
至于廿八包粽,我从来没有听过,问了家里的老人,他们都说广州现在没有这样的习俗,以前就不得而知了,后来看了一些资料,这样的习俗在粤西地区还有保留。我们家廿八会去买鱿鱼、发菜、冬菇、虾米、粉丝等年货。廿九贴春联包括贴门对、横额、单语等。单语多写着:“天官赐福”,“新春大吉”,“万事如意”“出入平安”,“恭喜发财”。这些单语都是要按照神位来张贴的。三十团年,㓥鸡杀鸭,拜祭天地、祖宗、接财神等,这一天,家庭主妇们都会很忙。晚上全家吃团年饭,然后就正式进入新的一年。
这里要另外说一个传统的习俗,广州人叫“开门炮”。年三十晚守夜至深夜,迎侯良辰吉时,到了交子之际,便打开大门说“开门大吉”,或者贴上红底烫金的“开门大吉”单语,烧开门炮。此时各家各户,点燃鞭炮。有些人为了“抢炮头”,提起几分钟把炮烧响。其他人闻声接引,一时鞭炮齐鸣,,震耳欲聋,持续几个时辰。两三点后才逐渐安静下来。四点多钟,鞭炮又一次响起来,到天亮方止。开门出去,家家门口,大街小巷,都铺满了一层星碎的炮竹红纸,增添了不少节日气氛。但是现在的广州,由于禁止了鞭炮的燃放,除夕夜已经没有这样的新年习惯了。虽然还是会有些“不怕死”的人会“开门炮”但是热闹的程度真是不及过去。少了这一活动,总是觉得,现在的过年与小时候相比,气氛没有这么的浓厚。
不仅是“开门炮”,现在的广州人保留这些节前风俗的也不多了,拿我家举例,我自己觉得,相对其他家庭,我们家算是春节的习俗还是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廿三谢灶、、廿七洗嘢、廿九贴春联、卅团年,这些活动还是有进行的,母亲在年关有空的时候还是会蒸一些糕品。但是现在绝大多数广州家庭都怕麻烦,或者是没有时间,糕品都是用买的,三十的团年饭不再在家里面吃,大多是到一些酒家团年。
正月初一开始过年;每天亦有固定的礼俗:“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穷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寻春去,初八八不归,初九九头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火明,十五祈完灯,采青走百病。”春节的活动,一直闹到元宵,方才告一段落。
行大运” 大年初一。据说是以前的广东人,初一早上就会到野外去郊游。有的绕着村边,有的围着田园,有的循着屋宅走圈圈,叫做“出行”,俗称“行大运”,希望在新的一年中好事常来,万事胜意。正月初二谓之“开年”,这一天开始,人们带着三牲、糍粑煎堆等礼品,携儿带女去串亲访友。继续拿我家的情况举例子,早上妈妈会杀鸡拜祖宗,拜完之后就开始做开年饭(正月初二是一年之中的“头牙”,吃“开年饭”)。吃完开年饭,就带齐东西回到外婆家,开始拜年。走的时候,外婆或者外公就会把用红纸捆扎的生菜,芹菜,葱给妈妈,当回礼。表示:全家生机勃勃,大人勤勤恳恳,小孩聪明伶俐。人日游花地——正月初七为人日,广州人日游花地的风俗。
新春期间,广州人有很多禁忌和习惯:按照“老广们”的旧习俗,农历大年初一不能洗头,怕洗走财气;年初二是开年,自除夕年夜饭后,到今天才能动荤;年初三是赤口,不要拜年,易招惹是非;跟着车公诞、人日等等有说不完的讲究。还有,过年时不能买鞋,因粤语发音“鞋”同“唉”;买书更不行了,书发音同“输”,怕这一年都“输、输”声,更是大忌。在大时大节,喜筵寿宴上,习惯于谈吉利语,不说丧气话。若有人不小心摔破了碗碟,即念一声“岁岁(谐碎)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在春节期间,亲故见面,总是说些甘露醇语,相互祝福。如恭喜发财、龙马精神、万事胜意等。过年期间,长辈会给小孩一些钱,称为“利是”,寓吉祥之意。过年的菜肴除鸡外,商店还必备烧肉(取红烧赤壮之意)、鱼(年年有余)、发菜蚝豉(发财好市)、粉丝(联绵不断)腐竹、甜竹(富足、甜足)。甚至旧时女人洗头也要挑个吉日,初一、十五不能洗头,据说会亵渎神明。不过随着科学普及、时代进步,一些迷信的风俗也逐渐消失,为新的社会风尚所取代。
行过花街才过年是萦绕在广州人心间千年难易的情结:
“广州人不喜爱断枝摘下的花,习惯于连根盆栽,一盆盆地运。许多花枝高大而茂密,把卡车驾驶室的顶都遮盖了,远远看去,只见一群群繁花在天际飞奔,神奇极了。这些繁花将奔入各家各户,人们在花丛中斟酒祝福。我觉得,比之于全国其他地方,广州人更有权利说一句:春节来了!”
“我想,内地的人们过春节,大多用红纸与鞭炮来装点,那里的春意和吉祥气,是人工铺设起来的。唯有广州,硬是让运花车运来一个季节,把实实在在的春天生命引进家门,因此庆祝得最为诚实、最为透彻。”
以上两段话是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五城记》里面的话。的确,广州的春节是用花砌成的。广州人过年不吃饺子,广州人过年要逛花街。
广州传统迎春花市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月小则在二十七日)开始,历时三天,第三天延至新年初一凌晨才结束。一般在除夕前一个星期,这些花街就已禁止车马通行,有关部门开始为花农搭售花的棚架和摊档。花街伸展,摆成几条长廊。一些大枝的花木早几天就开始运来,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正式开市,那时十里花街上张灯结彩,喇叭里播放着轻快的广东音乐,人们看花、买花、“卖懒”,人流川流不息,日夜不分,花农住吃都在花市。除夕之夜。花市进人高潮。那真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中心花市常常还有着名书法家应众挥毫,更加热闹。直到午夜两点钟,人们才慢慢散去,花农们也把卖剩的鲜花,降价拍卖,不留一点剩余。游花街的人们,往往就在这个时候,拣到了很好的便宜货。于是乎人人皆大欢喜,高高兴兴地去迎接新春的曙光。
“香街十里一城春,笑语喧声入彩门。疑是层峦采蜜使,幻成百万赏花人。”广州的花街,不是普通的人造景观,不是人为的“城市名片”,更不是政府的形象工程。广州花街是一个巨大的鲜花买卖市场,它是广州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节目,它更是广州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过年逛花街跟饮早茶这些习惯一样,是广州人独有的文化现象,是让广州人有别于其他中国人的重要特征。
广州人过年一定要买一盆金桔,一盆水仙,或者一棵桃花。为什么桃花是一棵,而不是一支?是的,广州人是把整棵砍下的桃花树买回家的。桃花之于广州人,犹如圣诞树之于西方人。广州人对花情有独钟,无论是高雅之士还是庸俗市井,过年都要买桃花等老几样,再配搭各种各样的鲜花。
“羊城世界本花花,更买鲜花度年华。除夕案头齐供奉,香风吹暖到人家。”据说,广州的花市萌芽于唐朝,成形于明清,历久不衰。为何广州人对花情有独钟?不是因为广州人都是懂得赏花的雅士,而是因为花能代表无数的好意头,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比鲜花更能表达世上最美好的祝愿。中国人在过年的时候是需要表达愿望的,是需要去旧迎新,希望一年比一年好。而广东人尤其迷信,所以过年一定要把“意头”这个东西搞得淋漓尽致。鲜花象征着花开富贵、如意吉祥,完美地配合了广州人们的这种心态和需要。行花街除了可以买花以外,更已经成为广州人过年希望“行运”的标志。行一下花街,可以给你带来好运气。不好的变好,好的更好,所以花街适合任何人士去一趟,可以是一家大小,可以是一对情侣,也可以是一群希望来年能找到伴侣的光棍。花街是一个充满欢乐喜庆的大海洋,一年之中,逛花街就是广州人走在街上觉得最放松的时刻。
最传统的应节食品象征了广州人对过年的期盼:
民以食为天,尤其是最会吃也最能吃的广州人,过年的食品是最重要的,而且品种非常丰富。爆谷、煎堆、油角、蛋散、芋虾、年糕这些都是广州的最传统春节食品。
俗谚云:“年晚煎堆,人有我有”。煎堆是家家必备的。煎堆馅为爆谷拌糖胶所制,爆谷是把糯谷炒至爆开,去掉谷壳便成。煎堆皮是用糯米粉制成,很薄,外面粘着芝麻。整个煎堆放在沸油中炸至金黄色即可。现在也没有那么讲究,有的人家做煎堆,里面不会放馅的也有。另外,还有油角,其中又有软角、脆角、酥角之分。小时候,每年快过年的时候,奶奶,妈妈带着我一起做“油角”,虽然我不是很爱吃,也做得不好,但是和家人一起做“油角”的快乐,也是过年的一种乐趣。再有“糖环”、“冬果”、“蛋散”、“芋虾”等油炸食物。“糖环”用糯米粉搓成团,压进木模中,逐个“批”出,炸成金黄色,酥脆可口,一般是甜的,也有咸的。“冬果”用糯米粉做成小条状或片状炸熟。“芋虾”是用槟榔芋刨成丝后和合米粉浆落油锅,吃起来酥化可口。“蛋散”用面粉加猪油、蛋拌好而炸成。甜的加糖拌粉,炸后粘上糖胶;咸的加南乳、盐拌粉,吃起来酥化可口。
春节还必备瓜子,有红瓜子、黑瓜子“摩登”瓜子(葵瓜子)之分。中式糖果有糖莲藕、糖莲子、糖马蹄(荸荠)、糖冬瓜、糖桔饼、糖椰角、糖椰片等。
糕类则有年糕、萝卜糕、芋头糕、马蹄糕、九层糕、松糕等,寓意新春步步高。年糕也叫“大笼糕”,因盛糕的器皿可以用很大的开口的竹笼而得名,富豪人家用数十斤的米做成一个年糕,金黄色的糕面插上红枣、柏枝,寓意吉祥如意、鸿运长驻。萝卜广州方言称“菜头”,取“菜”与“财”的谐音,过年食萝卜糕,是寓意招财进宝。马蹄糕用荸荠作原料,粤方言称“荸荠作“马蹄”,过年食马蹄糕,可以清热、消滞,其调节胃口的作用已为实践所证明,而且还有“马不停蹄”、自强不息的寓意。
不得不提的是广州人的餐桌的菜式。广东地区新春美食品种繁多,寓意吉祥,普通的菜式亦赋予美好的名称,使人乐意享用。如发菜炆猪手称“发财就手”,发菜炆蚝豉即“好事发财”,咸酸菜炒猪舌(广州人称猪利)叫“一本万利”,炒鲜百合叫“百年好合”,菜胆扒冬菇叫“满地金钱”,鱼滑豆腐煲叫“老少平安”。还有各种鸡类制品,美其名曰“丹凤朝阳”、“百鸟朝凤”、“龙凤呈祥”等等,不一而足。鸡是新春菜肴中必不可少的,所谓“无鸡不成宴” 嘛,还有烧猪肉,除婚嫁中象征贞洁外,新春则寓意壮旺。年初一午饭时,还必备一味素菜,俗称“罗汉斋”,用绍菜、木耳、粉丝、虾米配制,亦有些人家蒸腊味的,但起筷时要先吃“斋”。
最后要说的是一些迎春活动,如舞狮、舞龙、踢踺子、放烟花等。
广东的狮子与外省不同,称为“醒狮”。在制作上和舞法上都具有广东的特色。广东醒狮舞起源佛山,相传在明朝初年,佛山地方出现过一头独角怪兽,眼大口阔,不时发出“年、年”的响声。只要怪兽出现,老面姓便大受遭殃,不是牲畜受害,便是庄稼被糟塌。后来,大家想了一个办法,用竹篾织成若干个狮头模型,涂上斑驳颜色,埋伏于郊野村落,一旦怪兽出现,便金鼓齐鸣,舞将起来,惊走怪兽。于是人们认为狮子有镇妖驱邪、如意吉祥的兆头,以后,便于春节期间,各乡各村均以舞狮子来消灾除害,预报吉祥,这便是关于舞狮子起源的说法。春节期间的舞狮活动,除在广场表演之外,还沿街起舞,逐家逐户去拜贺,以示醒狮临门,安好吉祥,主人家则悬赏于门,包红挂青,让瑞狮去摘取,名曰“采青”。借此活动希望狮子能把好运带到家里。其次是舞龙,广东的龙舞,名目繁多,千姿百态,不同的龙舞,寄托着人们不同的理想和愿望。春节是喜庆之日,耍舞的多是热烈奔放的彩龙、金龙和纱龙之类,白天舞布龙,晚上耍龙灯。至于踢踺子,是很久以前的传统文化,现在好像没有太多人会做了。广州每年的大年初一就会在珠江边放大型的烟花。那天晚上沿江路等地都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热闹非凡。
广州过年,热闹丰富,让人感受深切,广州的本土传统文化是多么的浓烈。
然而,历史长河的流逝是很快的,人们的观念容易被新的东西游移,特别广州市又是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世风嬗变也是不争的现实。如今生活好了,大家的观念也变了,春节的活动各有各精彩。然而,城市的历史文化形态以及传统习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财富。
大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态,小到一个城市的过年习俗,这。一切都需要靠民众的力量建构,维护。广州过年的习俗作为民俗文化的识标之一,代表了一个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厚。文化的强大,要得到人们的认同,认同后,我们便要自觉地维护它,巩固它.
‘贰’ 今年的年夜饭该吃什么/
年年必吃的年夜饭已经越来越流于形式,但是作为春节最重要的保留节目,如何吃得好,吃得廉,又吃得别致,家庭主妇们必须得提前琢磨起来。
我们罗列、设计、对比、分析了几类年夜饭的形式和内容,希望能给忙于着落除夕大餐的当家人一些启迪。
关键词一:实惠
类型:
自家做
初步开销:
200-500元
日前,国内某着名市场策划公司就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670户普通市民的年夜饭消费问题进行了一次电话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670户城市居民家庭中,有49.8%表示会在家中吃年夜饭,而选择在亲戚、朋友家中吃年夜饭的人也有34.5%,居其次。52.1%的上海人选择在自己家里过年,在三城市中最高。
毕竟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大年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年夜饭边看春节晚会已成为一个固定的守岁模式,许多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并不愿意去刻意打破。现在生活条件的提高已经让人对吃提不起多大兴趣,在家吃饭花费少,吃得合胃,团圆气氛浓,不仅温馨实在,还很自由。对于时间不那么紧张,收入又不丰裕的家庭来说可谓上上之选。
关键词二:方便
类型:
上饭店
初步开销:
800-2000元
记得还是上个世纪时,人们把去饭店吃年夜饭看成了一种时尚,因为这不仅是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突出表现,更是一种观念进步的体现。而现在这种方式已经不那么稀奇了,“方便省心”是吸引消费者选择在饭店吃年夜饭的主要原因,而这也是现代人最需要的。
因此离猴年除夕尚有近半个月,各大酒店饭馆的年夜饭预订已近尾声。记者日前了解到,美林阁、小南国等往年年夜饭大户都订满落市,一些地处市中心的饭店甚至出现了一桌难求的紧俏行情。目前年夜饭的定价也随着档次不同有较大变动。一般普通饭店一桌的定价大约在800—1000元之间,高的近2000元。而且市民对菜单的要求也与往年相比有了不小的变化。往年全鸡、全鸭、全鱼和大肉这“四大金刚”已不再吃香,而改为口味清淡、有营养的食品。
但在饭店吃年夜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整个大厅吵吵闹闹,上菜速度太慢,客人多,菜的质量上不去等等。市民反映最多的是,饭店因为订桌人数太多将开席时间一再提前,最近听说有家饭店的第一席16点半就开始了,中国人自古就有守岁的习惯,酒兴正酣时被饭店通知第二轮时间已到,无疑将是件极为扫兴的事。
关键词三:中庸
类型:
买套餐、请厨师
初步开销:
268-1500元
在家吃饭的缺点是麻烦,出外就餐也有缺点,但精明的当家人总能想到解决办法,做到既省事又能阖家团圆守岁。
市餐饮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年夜饭外卖套餐花样变化多,不仅有成品、半成品还有各种礼盒、礼包等包装。不少年轻人都说,过年买这个送给父母很实惠,让老人家少进厨房,多在客厅,一家人开开心心用餐,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在洗菜、烧菜上。而且,今年还新推出了“时尚家宴”系列年夜饭,它不同于其他外卖菜肴,采用严格的操作过程,方便、卫生、又能保持菜的原汁原味,按照说明书操作即可,堪称“傻瓜年夜饭”。
据某宾馆的管理人员透露,自去年12月份推出“时尚家宴”外卖业务以来,已经收到了近5000套定单,可见市民中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因为在饭店里订桌年夜饭,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挺贵的,而且大家都挤到一个时间去消费,也很难保证用餐质量。“外卖”套餐里,既有大明虾、小青龙等高档菜,也有价格便宜的家常菜,套餐价位也从268-1168元不等,以满足不同的消费阶层。
而有些懂得享受生活的市民更是想出了请厨师上门掌勺的主意,定个外卖,多加200元钱,就可从饭店请个带着高帽,拿着大勺的大厨为您现炒现吃,这份逍遥劲,甭提多舒坦了。据调查,目前厨师上门做年夜饭的均价大致在1500元左右,厨师的级别在三级以上。然而业内人士提醒市民,由于年终饭店厨师资源非常紧张,因此,此项计划实施起来颇有难度。而且,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公司,专门安排各大酒店厨师“走穴”,而厨师本身与该公司并无合同关系,这就无形中造成厨师质量参差不齐,法律上也没有相关约束。一旦发生纠纷,不愉快的还是消费者。
关键词四:时尚
类型:
沐浴+餐饮、滑雪+餐饮
初步开销:
1200元以上(门票+附加活动+餐饮费)
沐浴+餐饮
吃年夜饭,洗除旧澡。今年,这两样挨不到一块的事情却偏偏被人想到了一起。把年夜饭安排在澡堂子里,全身洗得热乎乎,再享受热腾腾的年夜饭。
今年,选择这种“套餐”的市民还不少。
记者了解到,沪上知名浴场等大型休闲娱乐场所开设的“特殊”年夜饭就很抢手,圣诞节前就高挂“满”字牌了,其他几家店同样顾客盈门。
是什么吸引众多食客在除夕夜往浴场里赶呢?可口美食当然是个中原因,但尝试一下新奇多多的洗浴品种、眼花缭乱的休闲项目则更是大家最终把除夕夜选在浴场过的理由。“在浴场过年夜,老人可以到硫磺温泉里泡一泡,对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都有康复疗效;太太呢,可以做个香薰SPA、面膜什么的;至于我,享受享受足部按摩;孩子或上网或玩游艺机……”浴场常客肖先生的盘算听来确实让人心动。
滑雪+餐饮
今年年夜饭还可搭上“滑雪”车,领风气之先的家庭已先下手为强,据悉滑雪场内可以容纳约500人用餐的3个大小餐厅,已被预定去三分之一。
把年夜饭餐桌搬到滑雪场,人们图的是什么呢?丁先生的话很有代表性:“早就想带家人去滑雪了,可平时太忙,抽不出空,我已经去‘侦察’过了,除了滑雪、吃饭,里面还可以洗澡、唱歌、打牌……我们全家准备在那里迎接猴年的钟声。”
从足不出户到在浴场、滑雪场辞旧迎新,从吃传统的中餐到把西式自助餐作为年夜饭……虽说不同家庭对年夜饭有不同的需求,但如何物有所值,让年夜饭在吃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体现,是现代家庭的一致追求。
‘叁’ 广州有什么好吃的
广州好吃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这里只能先给大家粗略介绍一下早茶、小吃和饭馆!先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都来介绍!
早茶基本上是最最出名的了!广州的早茶点也遍布大街小巷,适合下里巴人的,也适合阳春白雪的,不同的人群总能找到适合他消费和品味的早茶馆!
广州留给大家的印象,最突出的印象之一应该就是美食,来过广州的朋友,都会被广州琳琅满目的美食所吸引!大街小巷,走街串巷,哪里都有的吃!
‘肆’ 广州冬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1、冬至吃烧腊
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桌大鱼大肉、腊肉腊肠,谈笑风生地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大吉大利。
2、冬至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广东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广州人还有个习俗,就是在冬至当天的中午,要做汤圆,一家人一齐吃了,以示团圆。
3、冬至吃鸭汤
广东冬至的美食还有鸭汤。冬至是最宜养生,最宜食补的时候,如果说在冬至前适宜吃当归生姜羊肉汤以对抗阴气,那么,在冬至后则可选择老鸭汤来滋阴润燥,平抑体内的热气。
(4)广州晚餐吃什么扩展阅读:
每年冬至这天,在我国北方地区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冬至吃的饺子与春节吃的饺子含意不同,春节吃的饺子在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而冬至吃的饺子含有消寒之意。
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
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面的风俗与节气、气候、农事有关。冬至过后即是数九寒天,每隔九天数作一九。在滴水成冰的严冬,吃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才算是过了一个冬至。冬至这天,不少数广东人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此外还有冬至有吃姜饭等。
‘伍’ 广州有什么好吃的吗
来广州肠粉是要尝一尝的,广州最有名的不止肠粉而且还有粥类。
美味的艇仔粥
比如说:上杂粥、鱼片粥、牛肉粥、粉肠粥、猪肝粥,这些都是很经济又爽口的小吃,广州的海鲜也不错,秋季的海鲜很肥硕,尤其是蟹,也很值得推荐。一般的用餐费大约每人每次10——15元(午餐或晚餐)。建议您不要因为小摊点便宜就在小摊点用餐,因为小摊的卫生条件很差,出门在外还是健康最重要、安全最重要。但广州的小吃是一定要尝尝的。
广州特色 小吃
荔影茶居型味独特茶点心 广州上下九路63号名汇大厦六楼荔影茶居
同记鸡粥 皮爽肉滑白切鸡 长寿东路福广里3号同记鸡粥粉面
其它美味:
招牌白切鸡33元/斤
滑鸡粥5元/碗
鸡杂、鸡血粥2、5元/碗
炒河粉3元/例
宝华面店 香脆不腻猪手面 宝华路十五甫宝华面店
其它美味:
香甜油菜3元/碟
猪手面6元/小碗
陈添记 口感脆利顺德鱼皮 宝华路十五甫三巷2号之三
富集汤 香味浓牛三星 十甫路“富集”
八仙炭烤 洛溪新城食街C39号 下午5点开门
文信
这是顺德小吃连锁店,主要特色是双皮奶(这天气冻的最棒!)、姜撞奶还有咬起来噶
蹦脆的叫什么牛耳啥啥的东东
,我忘了名字,嘿嘿!
北京路、上下九旁的萝卜牛腩档是广州人最常停驻的地方。
美味下午茶
澳门街 形式:自助下午茶
价格:28元/位
下午茶时间:周一至周日,天天供应。下午2∶15-5∶00
天河城广场的怡景西餐厅 形式:卡拉OK自助下午茶
价格:每位28元(大小同价)
下午茶时间:星期六、日下午2∶30-5∶00
远洋宾馆二楼的美食街 形式:食街式的自助下午茶
价格:15元/位(平时免茶位费,周六、日收茶位费2元/位)
下午茶时间:周一至周日,下午2∶30-5∶00
幸运楼酒家 形式:吃什么点什么
价格:全部点心3.50元/碟
下午茶时间:长年供应,下午2:30--5:00
云香酒楼 形式:吃什么点什么
价格:全部点心3.50元/碟
下午茶时间:周一至周日,下午2∶30-5∶00
附上一些西关,上下九步行街附近的美食店:
宝华路:陈添记艇仔粥、鱼皮,在十五甫。
宝华面店,我个人觉得价格好贵。猪手面和牛三星不错
顺记冰室,芒果雪糕和椰子雪糕是一个老师傅亲手磨出来的。得过奖
强记鸡粥,我反而觉得一般般
恒宝广场旁边的(多宝路)有一间潮宝鱼蛋粉面的,很多人吃。看真正的潮州人怎样评价啦
另外潮州粉面对面还有开记甜品,汤圆是一大特色
近第十甫路那里有汤圆王
十甫路:南信双皮奶
珠玑路对着的西关名食家(十甫路邮局斜对面),集中了欧成记云吞面等3家小 吃。
十甫名都下面的琳琳牛杂,很好吃。据说老板发了达而且分店越开越多了
莲香楼每逢不知道星期几,有蛋散卖(不是过年吃的那种哦)。甜甜腻腻的,软软的
陶陶居点心部卖的绿茶奶挞,好滑好香
下九路:皇上皇腊肠
荔湾广场4楼西关人家,集中了许多西关名小吃,不过要BOOK 位哦
上九路:上九东有银记拉肠,豉油皇牛肠拿过奖的。不过现在已经越来越不好吃了。卖的只是名气
另外介绍一下附近的小吃店,希望大家都能找着哦:
1)珠玑路转弯有间卖猪肠粉的,牛腩和猪肠都挺不错的。沿着和平路一直走,有一间卖竹升面的(一根大竹压那些面,吃起来就比较爽)
2)长寿东路的坚记面店,3块只有一小碟,我觉得好贵啊,不过好吃嘛,没办法啦。可以经从上九路经由光复西路走过去。
3)长寿西路的成达美食。其实它的肠粉也是拿过奖的。我最喜欢吃鲜虾肠和牛腩肠。上杂粥也不错
4)沿着长寿西路一直走,来到大笪地,然后向右转,一直走向华贵路。走吃华贵路转右手看见了伍湛记粥店,最出名的是及第粥
还有同福东路的芬芳甜品店,糖不甩、锦卤云吞、布丁
惠福西路有专卖花生糖、核桃糖等的,宝华路陈添记对面小巷有卖炸雪糕的,3块钱
北京路步行街有间太平沙牛腩粉面的分店。老店在珠光路那头
健民药店附近有一间卖饺子的,店铺不大,但煎饺子很好吃
科技书店旁边的太平馆西餐厅连周总理都去过吃。
‘陆’ 年夜饭吃什么
年夜饭,是春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寓意。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生蒜(寓意会计算)、腊肠(寓意长长久久)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柒’ 广州有什么好吃的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