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杭州在哪里
杭州,简称杭,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浙江省第一大城市,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华东地区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传媒、通信和金融中心,华东地区重要的经济、科教、文化、金融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杭州都市经济圈核心城市。
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距今5000年前的余杭良渚文化被誉为“文明的曙光”,自秦设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五代吴越国和南宋在此定都,元朝时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公安部授权的口岸签证城市,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自古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杭州是世界休闲博览会、中国国际动漫节和中国国际微电影展的终身举办城市,是中国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如今杭州正在以“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为总体发展目标,由“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大步迈进。
② 2010杭州哪个地区发展最快
高新(滨江)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于1990年3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目前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区199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02年6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调整高新区和滨江区管理体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全交叉兼职,既按开发区模式运作,又行使地方党委、政府职能。管理体制调整后,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总规划面积85.64平方公里,其中江(钱塘江)北区块11.4平方公里,毗邻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是高新技
滨江区
术的创新源和中小科技企业的孵化器。江南区块73平方公里,沿钱塘江而建,与西湖隔江相望,是杭州未来的城市副中心和科技城。全区人口19万。
高新区(滨江)具有五方面特点:一是体制创新。杭州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开发区,享有国家特殊的优惠政策。滨江区作为行政区,具备一级政府的各项职能和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办事不过江,收入归滨江”的特殊政策。两区管理体制调整后,高新区(滨江)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和“精简、统一、效能”原则设置党政机构,将原两区叠加的37个机构精简到25个,原两区的优惠政策得到叠加。二是区位优越。沿江依桥,交通便捷,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仅15公里路程,沪杭甬高速公路擦境而过。杭州城市区划调整后,高新区(滨江)位于杭州城市新版图中心,尤其是随着市行政中心的东移和“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新区(滨江)成为杭州市实现钱塘江两岸共同繁荣的战略要地。三是人才云集。滨江区与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它们为滨江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高素质人才。2005年引进各类人才1.5万人,其中高级人才1046人,本科以上人才9845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8%。滨江区已经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一方热土,既涌现出如士兰微电子、恒生电子、信雅达等一批国内科技人员创办的上市企业,也涌现了以全国最大的留学人员创办
企业——UT斯达康为代表的一批留学人员创办的高科技企业。四是产业集聚。滨江区已成为浙江省最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软件产业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动画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先后成为国家级的产业基地。目前杭州高新区(滨江)拥有近五千家企业,其中来自美、英、日、韩等32个国家的外商投资企业445家,外商总投资27亿美元。五是环境优化。近几年来,按照“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的总体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 “平安滨江”、“清洁滨江”等工作,全区生态、居住、政务、人文、治安等环境不断改善,为全面打造“天堂硅谷”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滨江区
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和科技部的联合检查验收,滨江区成为第六个获此“国际绿卡”的国家级高新区。
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6%;技工贸总收入912亿元,比上年增长29%;财政总收入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全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2家,合同利用外资5.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6.5%;实际利用外资2.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1%;协议引进内资53.1亿元;实际引进内资30.6亿元;出口总额2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6%。
③ 杭州市滨江区是个什么区啊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于1990年3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目前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区199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02年6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调整高新区和滨江区管理体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全交叉兼职,既按开发区模式运作,又行使地方党委、政府职能。管理体制调整后,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总规划面积85.64平方公里,其中江(钱塘江)北区块11.4平方公里,毗邻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是高新技术的创新源和中小科技企业的孵化器。江南区块73平方公里,沿钱塘江而建,与西湖隔江相望,是杭州未来的城市副中心和科技城。全区人口19万。
④ 杭州靠近哪个城市
杭州离湖州市、嘉兴市、绍兴市、金华市、衢州市都比较近的。
1、湖州市
湖州市,浙江省下辖地级市,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地处浙江省北部,东邻嘉兴,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濒太湖,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是环太湖地区因湖而得名的城市。处在太湖南岸,东苕溪与西苕溪汇合处。下设2区3县。
2、嘉兴市
嘉兴, 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望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是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
3、绍兴市
绍兴,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是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和生态旅游城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着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
4、金华市
金华位于浙江省中部,东邻台州,南毗丽水,西连衢州,北接绍兴,与杭州接壤,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着名景点有双龙洞、横店影视城等。春秋时属越囯;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婺州路;1985年5月,撤销金华地区,原金华地区升为地级市。
5、衢州市
衢州是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金衢盆地西端,与杭州接壤,截至2017年底,总面积8844.79平方千米,下辖17个街道、44个镇、39个乡,有“神奇山水,名城衢州”之称。
湖州市、嘉兴市、绍兴市、金华市、衢州市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湖州、网络——嘉兴、网络——绍兴、网络——金华、网络——衢州
⑤ 杭州的市中心在哪里
杭州市主中心2个,一个是延安路及近西湖地区(武林广场、湖滨、吴山广场);一个是沿江地区城市中心,主要包括钱江新城和钱江世纪城。分别代表杭州的西湖时代和钱塘江时代。
2016年修订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明确了杭州的公共中心,分为四个层级:城市主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次中心-居住区级中心。
城市副中心6个,分别是江南副中心、临平副中心、下沙副中心、大江东副中心、未来科技城副中心和城北副中心。
城市次中心18个,包括城东新城、之江、九乔商贸城、浦阳、蒋村、杭州南站、黄龙等。
(5)杭州副中心在哪个区扩展阅读:
杭州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林木、畜禽种类繁多,种植林果、茶桑、花卉等品种260多个,杭州蚕桑、西湖龙井茶闻名全国。全市森林面积1635.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77%。
国家一级陆生野生动物有10种,二级64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二级18种。矿产资源有大中型的非金属和金属矿床。临安、昌化出产的鸡血石,为收藏石和印石中的珍品。
⑥ 杭州属于哪个省份哪个市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长三角的副中心城市。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东南重要交通枢钮。杭州经济发达,有“钱塘自古繁华”之称。2008年GDP为4781.16亿元,人均GDP为70832元(以08年末户籍人口计算),均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08年综合实力为全国第六位。全市面积15984平方千米,其中市辖区3451平方千米。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796.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77.64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336.88万人,非农业人口340.76万人。辖8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有57个街道、110个镇、39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678个社区、65个居民区、3666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44个街道、49个镇、3个乡,597个社区、4个居民区、807个行政村。
⑦ 杭州哪个区最好为什么这么说
余杭区,经济发展迅猛。
2013年余杭区的全年GDP还只是934.41亿,如今三个季度的GDP就已经达到了1547.4亿元,余杭的发展多么迅猛可想而知。
⑧ 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属于什么区
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属于下沙区,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
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杭州开发区)是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行政管辖面积104.7平方公里,辖区人口40万。
目前在34平方千米建成区已构建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优美的园区环境、便捷的生活设施、高效规范的政府服务。曾被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评为中国75个城市开发区投资环境最佳开发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多家机构联合评为跨国企业投资的最佳开发区。
(8)杭州副中心在哪个区扩展阅读: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成立于1990年,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是集工业园区、高教园区、出口加工区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也是杭州市三大副城之一,委托管理下沙和白杨两个街道,辖区人口约45万人。
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开发区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业绩,成为杭州市重要的产业集聚区和城市副中心,综合竞争力多年位列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
获得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低碳产业园区、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核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发区围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集聚领先、产城融合”三大战略,全面推进“大引擎驱动、大产业培育、大平台构筑、大环境优化”四大工程。
努力推动经济提升质效、城市提升品质、社会提升水平,各项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充分体现了国家级开发区的龙头、示范、带动作用。
产业质效持续提升。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杭州工业经济“主平台”作用,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已形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主导产业,集聚了松下、东芝、默沙东、康师傅等一大批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全年规上工业销售产值超过1600亿元,总量位列杭州各区(县、市)前列;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近200家。
同时,积极抢抓市委、市政府实施“一号工程”的重要机遇,立足开发区实际,大力推进“一园一谷一港”(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智造谷、信息港)建设,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提升了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