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杭州骏浩华庭在哪个区
扩展阅读
福州哪里最繁华2020 2025-05-15 00:46:45
上海销售一般工资多少 2025-05-15 00:21:18

杭州骏浩华庭在哪个区

发布时间: 2022-07-06 17:38:24

❶ 杭州西湖新十景介绍

1、云栖竹径
(Bamboo-lined path at yunqi) 云栖竹径位于西湖之西南,钱塘江北岸,五云山云栖坞里。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五云山上的五彩祥云,常飞集坞中栖留,并经久不散,称“云栖”。此地距杭州区约20公里,远离市井,山深林神秘密,竹林满坡,修篁绕径,素以竹景的“绿、清、凉、静”四胜而着称于世。云栖寺旧址现为杭州市总工会工人休养院。 诗云:
五云山上五云祥,云栖坞里云栖晾, 云栖竹径生天雨,天雨淅沥落云栖。 云栖,人称湖山第一岙区,素以深山古寺,竹径磬声称胜。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三十八年、四十二年及四十六年,康熙皇帝四到云栖,赋诗题额,并赐一株大竹名为“皇竹”,浙江地方官为此建“御书亭”、“皇竹亭”以记盛事。相隔43年后,干隆皇帝南巡至杭,又六到云栖,原寺院壁间留有干隆题诗刻石及明代董其昌书写的《金刚经》碑石。云栖竹林茂密,古树众多,周围有回耀峰、宝刀陇、青龙泉、圣义泉、金液泉、壁观峰,合称“云栖六景”。清末以后,云栖竹林屡遭破坏,不复旧观。抗日战争杭州沦陷期间,竹林更遭滥伐,几近灭绝。1950年后,在杭州市园林部门护理下,竹林逐步复壮,整修寺宇,开辟茶室。1960年,云栖等部分殿屋改建为杭州市总工会休养所;寺前两幢楼阁,整修为“冲云楼”、 “舒篁阁”,通往五云山的石级前新建“兜云亭”。 1983年,全面整修由三聚亭至休养所的路面,拆去原云栖放生所紧贴竹径的旧建筑,共改线路200米,路面宽度加阔为2.8米,并按当年“御道”规格,用石板铺面,中间为米色平整石板,两侧用小方块石弹砌,弹石中间镶嵌混凝土仿青砖“路筋”,再用青灰色花岗石作路缘石,箍紧弹石,防止啃边。其余按原有路线整修。适当扩大入口处路面,建三楹石牌坊一座,额枋上刻“云栖”二字。沿竹径两旁的“洗心”、“回龙”、“双碑”(即御碑亭)、“遇雨”4座古亭与钺斧池,均整修一新。1985年9月,黑底白字的“云栖竹径”景碑,竖立于碑亭中央。
2、满陇桂雨
(Sweet osmanthus rain at manjuelong village) 满觉陇,位于杭州西湖以南,南高峰与白鹤峰夹峙下的自然村落中,是一条山谷。五代后晋天福四年建有圆兴院,北宋治平二年改为满觉院,满觉意为“圆满的觉悟”,地因寺而得名。满觉陇沿途山道边,植有七千多株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品种。每当金秋季节,珠英琼树,百花争艳,香飘数里,沁人肺腑。如逢露水重,往往随风洒落,密如雨珠,人行桂树丛中,沐“雨”披香,别有一番意趣,故被称为“满陇桂雨”。 诗云: 白鹤峰高涧水生,溪流跌荡云雾腾,
玉树缤纷飘金雪,圆觉馥郁来香风; 龙井青茶丹霞落,家弄竹奁糯米蒸; 满陇尽是桂花雨,一路芬芳入杭城。 在满觉陇村、石屋洞前一带。满觉陇因古有吴越佛寺满觉院(初名圆兴院)而得名。满觉陇俗称满家弄,明清时盛产桂花,为西湖着名赏桂胜地。抗日战争杭州沦陷期间,桂花树被大量砍伐,仅剩少数农家屋前屋后几株老树。抗日战争胜利后稍有恢复。1950年后,新种植一批桂树,至1955年前后,连同老树,数达万株,其中树龄最长的约200年,最大植株盛花年可收桂花一石,桂花成为当地村民重要的经济收入。 60年代初,杭州市园林管理局在石屋洞旁建茶室、小卖部,在新建的门楼两旁,置雕塑圆窗。1980年,又在石屋洞西侧,扩建比石屋洞旧有范围大二倍的院落,内建三座高低错落、歇山翘角屋面的“桂花厅”。主厅(茶室)四周,卷棚回廊,配以青石雕花栏杆,粉墙上点缀“飞天”漏窗,内庭掇山理水,与原有景物浑为一体。傍山筑石级通石屋洞顶,半山腰建有结构新颖的“吟香亭”,左通耸立洞顶、似可擒云的“摛云亭”。新院落与石屋洞前庭既隔又联,互相映衬。1983年,桂花以香飘十里的优势,又是杭州乡土树种,被评选为杭州市市花。此后满觉陇、石屋洞赏桂更甚,再现清代丁立诚《满觉陇担桂》诗中“桂花蒸过花信动,桂花开遍满觉陇,卖花人试卖花声,一路桂花香进城”的情景。
3、虎跑梦泉
(Dreaming of tiger spring at hupao valley) 虎跑梦泉位于西湖之南,大慈山定慧禅寺内。虎跑之名,因梦泉而来。传说唐代高僧性空住在这里,后来因水源短缺,准备迁走。有一天,他在梦中得到神的指示:南岳衡山有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日间果见两虎跑翠岩做穴,石壁涌出泉水,虎跑梦泉由此得名。 诗云:
定慧禅寺少云烟,南岳双虎跑翠岩。 移来纯净童子水,沏出清茶杯中甘; 弘一法师行古道,济公和尚济世癫; 溪流叮咚花间醉,虎跑梦泉水清涟。 在大慈山西山岙。以虎跑泉为主景,包括原虎跑建筑群落、山林泉池和新辟庭院、雕塑及李叔同纪念馆等设施,为西湖一处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具有鲜明林泉特色的胜景。虎跑泉在大慈山旧定慧禅院(虎跑寺)内,地质学上属裂隙泉,水源旺盛,水质优良,其形成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关。虎跑泉与龙井、玉泉、郭婆井、吴山大井,并称杭州五大“圣水”。更因虎跑泉水质特别纯净,世人将虎跑泉与龙井茶叶誉为“西湖双绝”。虎跑泉水表面张力大,水高出杯口3毫米而不泄溢,可供游人用钱币试水取乐。1980年以前,原虎跑寺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有纵横两座庙堂,南北向为老定慧寺,东西向为虎跑寺。两寺均为三进三级前、中、后殿,各有一套完整佛像。50年代初,虎跑寺头山门为三开间,一门两屋,进门左右为哼哈二将佛像。山门后空地有宋代石经幢二座,分布左右。 “文化大革命”期间,佛像、经幢与寺内苏东坡游虎跑诗刻,明代璐王《兰花诗》画碑,五百罗汉线刻石像,罗汉亭、济公塔院,先后被毁坏或拆除。1981—1983年,分两期全面整修和改建,在原虎跑寺三大殿后祖师殿基地椤严塔高台上,新添长9米、高5米“梦虎”雕塑一组。塑像为唐代性空(即寰中)僧,双目微闭,手捻佛珠,安详侧卧,右侧塑有两虎作跑地作穴状。山石上篆刻“梦虎”二字,为顾廷龙书。雕刻形象地表达虎跑泉乃是“南岳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的神话传说。雕塑左后方崖壁上有沙孟海榜书“虎移泉脉”石刻。新建与整修的建筑有钟楼、罗汉亭(内置重新复制的五百罗汉线刻像)、济公殿、虎跑菜馆、济公塔院等。并在原虎跑寺中殿辟建李叔同(弘一法师)纪念馆。,“滴翠崖”上有李叔同墓塔。
4、龙井问茶
(Inquiring about tea at dragon well) 龙井,位于西湖西面竹茂林密的风篁岭上,有泉名龙井,附近有龙井村,龙井本名龙泓,又名龙湫、龙井。它和白鹤峰下慧禅寺内的虎跑泉,杭州植物园的玉泉在内被誉为杭州三大名泉。西湖龙井茶主要产于龙井村地带,龙井的茶不仅汇茶之色、香、味、形的四绝于一身,而且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的五名于一体。而冠名的西湖龙井茶叶有狮、龙、云、虎、梅之别,以狮峰、龙井地之茶为最优,其中奥妙,唯有亲去龙井村品茗问茶方可悟出,因此就有了“龙井问茶”之趣说。龙井泉水清澈甘洌,龙井茶更负盛名,人们争先前来问询,构成了独特龙井茶文化。 诗云: 烟雨江南草木青, 诗画西湖古风凝。
翁家岭上九溪水, 烟缠雾绕雀舌鸣; 狮峰山下十八涧, 云卷雨舒莲心轻。 扬眉做歌留后世, 叩问龙井一段情。 西湖新志》卷二:“龙井,在风篁岭巅,流泉活活,四时不绝。《资治通鉴》名龙井,《方舆纪要》曰龙湫,《图经》言本名龙泓。南宋乾道元年孝宗奉高宗,临幸是山,酌泉井上。咸淳五年潜说友篆刻‘龙井’二大字于石上。秦观作《龙井记》,米芾书,今有董其昌摹本存焉。元丰间往来山中者,秦、米而外,更有赵阅道、苏子瞻、子由、杨无为、黄山谷、廉宣仲诸公,一时推为极盛。清干隆二十六年,兴复古迹,堂轩泉石,焕然鼎新。明年高宗临幸,题前堂额曰‘篁岭卷阿’,后堂额曰‘清虚静泰’,又题‘过溪亭’、‘涤心沼’、‘一片云’、‘风篁岭’、‘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翠峰阁’八额,称‘龙井八景’。” 龙井有二,风篁岭前称里龙井,俗呼下龙井;过岭为外龙井,俗呼老龙井。今里龙井在龙井茶室(原龙井寺)内,为一圆形泉池。外龙井一说在岭上翁家山北坡,井圈上刻有“龙泉”、“葛洪遗迹”字样,井上半部为人工修砌的石壁,中腰有盘角,可站立人。盘角以下井主要部分系自然形成的石壁、石洞,井下状似一间小屋,面积约20至30平方米。一说为18棵御茶坡地后面,原胡公庙旁山崖边的一水池,石壁上今尚刻有“老龙井”三字。1950年后,龙井风景点多次整修,开辟汽车道路,拆除改建庙宇,开辟茶室、商店,供游人品茗、休息。神运石、涤心沼、一片云等古迹仍在。龙井茶,明代年间即为西湖风景区着名特产之一。龙井品茗在北宋已成风气,元明间,人多以游龙井品茗为乐。清代,龙井茶列为贡品,声誉益隆。1980年后,龙井村等产茶地先后开展茶乡游乐活动,举办西湖茶叶节,为游人当场炒制龙井新茶,直接销售。
5、九溪烟树
(Nine-creeks meandering throug a misty forest) 九溪烟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着名景点西湖之西的鸡冠垅下,其发源有二:一自龙井狮子峰,一自翁家山的杨梅岭,途中汇合了青湾、宏法、猪头、方家、佛石、云栖、百丈、唐家、小康九坞之水,一路上穿越青山翠谷,又汇集了无数细流,上自龙井起蜿蜒曲折7公里入钱塘江,又称九溪十八涧。 这里的溪流、茶园、迷雾、青川,构成了这一景区的四大旅游特色,游人徒步行在高低不平的路径中,但见迷离的雾气似纱如缎地笼罩着山冈上翠绿的茶树,但听潺潺的溪流涧水流淌在垂兰吊藤的山脚岭根,如梦似幻,仿佛走在天庭的长街。 诗云:
春蚕吐丝狮峰织,迷雾流烟扑面湿, 天光云影青川走,嫩芽翘舌茶花迟, 千沟万壑十八涧,重峦叠嶂落九溪; 一路欢歌入钱水,九溪烟树天下知。 泛指九溪十八涧一带。清《湖山便览》卷九:“《临安志》云:九溪在烟霞岭西南,通徐村,出大江,北流达龙井。按溪自岭下杨梅坞发源,西南流会青湾、宏法……以达徐村,以其九水合成,故谓之‘九溪’。”《西湖新志》卷二:“九溪所会支水九派,凡其末人溪处,皆号曰涧。会溪之口,只九数,当其穿绕林麓,并括细流,不知凡几,约而举之,乃以十八为数,言其倍于九也。” 民国36年(1947年),着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两次到九溪作冰川考察,发现古代冰川遗迹,认为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第四纪时,杭州西湖尚为一片冰雪世界,当时下龙井是一处储水盘谷,承受大量冰雪,经九溪十八涧东南流出,形成九溪十八涧峻险地段。民国期间,九溪十八涧一带有二、三私家茶庄,卖茶水并供应西湖藕粉、桂花糖等。茶庄所备桌椅不多,春秋佳日,游客以涧边石块权充桌椅。1953~1959年,杭州市政建设部门在此筑水池,建青少年科普教育用的水力发电站。整理九溪十八涧沿途山林环境,通车道路,修建登山步道与“望江亭”。1975年以后,园林部门分4期改造和新建九溪菜馆、茶室、接待室;整理山林环境,疏浚泉池,筑水坝,架画桥,布蹬道,造亭子,扩大游览面积。
6、吴山天风
(Heaverly wind over Wu Hill) 春秋时期称吴山,在浙江杭州市西湖东南。山势绵亘起伏,伸入市区,左带钱塘江,右瞰西湖,由延绵的宝月、娥眉、浅山、紫阳、七宝、云居等小山而成,山体伸延入市区,山高均不超过百米。当年渔民下海捕鱼后在此亮晒网,称晾网山; 春秋 时为吴西边界,故名吴山;还有说伍子胥的缘故,讹伍为吴,因此山有子胥祠,遂称胥山;五代吴越中时山上有城隍庙,亦称城隍山;唐时多称青山。 诗云: 烟雨江南群山峨,诗话西湖旧事多,
褒贬难论伍子婿,恩怨情愁西施祸; 感花岩上桃花错,十二峰峦费揣摩, 茶楼酒肆城隍庙,冷面寒铁周新坐; 荒草萋萋宋遗址,大日如来至尊佛, 一盏龙井香茶问,五千年来如穿梭。 今通称吴山,为杭州名胜。山巅“江湖汇观亭”前楹联沿用明人徐文长题辞, 点明了“吴山天风”的意境。 那楹联是: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泛指吴山范围内的名胜古迹。景名取意于元代萨都剌(天锡)《偕卞敬之游吴山驼峰紫阳洞》诗:“天风吹我登驼峰,大山小山石玲珑”;与近代秋瑾烈士(登吴山》诗:“老树扶疏夕照红,石台高耸近天风”。吴山山峦丘壑间多古树、井泉、岩石、洞窟,尤以庙宇众多着称,《儒林外史》等名着中,均有对吴山的描述。吴山上,四时八节,游人往来,摊肆买卖,有如一幅杭州民俗风情图。民国前吴山颇为热闹,自火车站、新市场相继出现后, 日渐冷落,山上风情则变化不多。今吴山犹存的古迹尚有历代兴建开辟的伍公庙、瑞石洞、感花岩、宝成寺,“第一山”摩崖石刻、麻曷葛刺造像及民国初的“云山万古”刻石等。1958年拆除部分庙宇,开辟登山车道。1963年改建太岁庙为“极目阁”、“茗香楼”,作为外宾接待休憩场所;改建药王庙为大众化茶室、评书场。添植大批松柏等常绿针叶树,修整“茗香楼”前有800年树龄的“宋樟”。辟建“十二生肖石”附近空地为花坛,四周加铺草坪。 1971-1987年间,新建“江湖汇观亭”,翻建宝成寺,整理麻曷葛刺等造像、刻石。原药王庙改建的茶室再改建为“吴山先贤堂”,展出历代先贤蜡像与彩色塑像、画像。铺设登山与山间游步道,补栽以香樟为主的常绿阔叶树,改善绿化环境。
7、阮墩环碧
(Ruangong is let submerged in green) 阮墩是位于西湖中一座绿色小岛,阮元,清代着名学者。为纪念他对浙江文化发展、保留古代文籍及治理西湖的功绩,命名该岛为“阮公墩”, 远望去如碧玉环绕,世人称之阮墩环碧。 诗云: 绿树花丛藏竹舍,碧水晴天托祥云,
数只丹鹤柴扉落,水墨丹青长诗吟; 修书圈史浩如烟,名誉天下抗英顽, 后世自有功德论,阮墩环碧青万年。 在西湖外湖中,位于湖心亭西,阮公墩为湖中三岛之一。清嘉庆五年(1800年),浙江巡抚阮元疏浚西湖时以所挖葑泥堆叠成岛,俗称“阮滩”。岛南北长34米,东西宽33米,面积0.57公顷,因地势低平,土质松软,180余年间岛上无建筑,杂树荒草丛生,成为候鸟栖息地。民国23年(1934年),杭州市童子军理事会曾一度辟为童子军营地。1952—1958年间疏浚西湖时,岛四周加添乱石护岸,面积稍有拓宽。1977年,岛四周驳墈 ,再次扩大面积并加填客土。1981年,又在岛上添客土1000余吨,开始建“环碧小筑”。“环碧小筑”建筑,采取竹结构茅舍形式,以轻型钢骨作屋架,利用盘根错节的表土层,无需打椿,建筑体量适中,给人以轻巧、简捷、淡雅、朴素之感。全岛布局:岛中心为一片林间空地,偏西北由厅堂、曲廊、矮篱、柴门组成院落。东南岸边为船端口,东北部岸边置一用杉树皮结顶、棕榈作柱的圆亭,取名“忆芸”(是纪念阮元的意思)。 堂名“云水居”,堂内挂有“胜地重新在红藕花中绿杨荫里;清游自昔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一联,为阮元所作。小小岛屿漂浮于粼粼碧波之上,遮掩在花木丛中,犹如碧玉盘中一颗晶莹翡翠。“阮墩环碧”景名由此而来。整个环境,远山近水,开阔明朗,清逸幽静。阮墩环碧庭园设计获1985年国家城乡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浙江省优秀设计一等奖。1982年建成,开放初期辟作湖上第一处垂钓区,游人可登岛品茗、垂钓。1984年起,岛上举办“环碧庄”仿古旅游,在西湖夜游活动中颇受欢迎。
8、黄龙吐翠
(Yellow dragon cave pressed in green) 在杭州栖霞岭北麓的曙光路,护国仁王寺遗址处,顺山路步行至茂林修竹深处,就可看到隐藏着道教洞天福地的黄龙洞古迹。南宋以来这里作为西湖上五大祀龙点之一而享有盛名,清杭州二十四景中有《黄山积翠》一景即指此。一九八五年,杭州西湖管区将集宗教文化、人文文化与寺观园林景观为一体的黄龙洞辟建为仿古游乐园,冠名黄龙吐翠。 诗云: 栖霞岭幽泛紫烟,
方竹婆娑立万竿, 洞天福地两相悦, 黄龙吐翠看水贪。 在栖霞岭后扫帚坞,即黄龙洞。清代“杭州二十四景”中有“黄龙积翠”一目,“黄龙吐翠”景名脱胎于此,用一“吐”字,突出贴泉池巉崖间龙口喷水,珠帘倒挂的特有情景。黄龙洞在宋、元、明、清代皆为佛教胜地,民国初期改为道观。此处前为庭园,后有洞壑,融真山假山,自然景色与人工建设为一体,为期上雅幽园林之一。黄龙洞现存的格局及主要建筑、山石、水池,均系民国11年(1922年)广东道教会徒众出资修葺。是年,黄龙洞住持卢小嘉还俗,将洞产转售于广东道教会。黄龙洞的假山,全部用浑重的黄沙石依天然山势叠成,为西湖假山洞景中规模最大者。假山半腰系人工砌成的山洞,称“黄龙古洞”,内奉石刻黄龙祖师像。山顶为“卧云洞”,常有雾气弥漫。泉池旁一块玲珑山石,正面刻“有龙则灵”,背面刻“水不在深”。 “文化大革命”期间,黄龙洞破坏严重,雕塑被毁,龙头与部分年久失修的住房及木结构曲廊遭拆除,又因开挖防空洞,截断了龙口吐水的水源。1978年后,杭州市园林管理局整修头殿、大殿、侧殿,并在大面积封闭的山墙上,置9个神态各异的云龙花饰漏窗,将大门两旁山墙改为黄色龙墙。重塑龙头,断流的泉水代之以自来水,恢复黄龙吐水景观。重修水池旁“鹤止”、“香雪”二亭及部分曲廊。新建“翠云亭”和山岗的“翠霭亭”。又利用原香客住房的院落基地,辟建“方竹园”,种植方竹、凤尾竹、紫竹、罗汉竹等观赏竹。
9、玉皇飞云
( Clouds surrying over Yuhuang Hill) 玉皇山位于西湖之南,介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海拔二百三十九米,五代时吴越王钱氏迎明州(今宁波)阿育王寺佛舍利于此供奉,始有“育王山”之称。明代创建福星观,尊祀玉皇大帝,位于玉皇山顶,原名玉皇宫,后改建为庭院。育王随之更名玉皇山。 山上遗存有天池、白玉蟾井等古迹,山腰有八仙聚会之所---紫来洞。每当风起云涌之时,伫立山巅凌空突兀的登云阁上,衬以蓝天白云,四周山姿雄峻巍峨,耳畔但闻习习之声,时有云雾扑面而来,飞渡而去,顿觉湖山空阔,江天浩淼。 诗云:
钱王功业后世荫, 阿育佛法扬善心, 飞龙洞中升气紫, 玉皇山巅揽飞云。 玉皇山北向西湖,南近钱塘江,东接凤凰山,西连南屏、大慈诸山。山体挺拔高耸,山顶常有云雾飞绕,因以名景。玉皇山在南朝梁时已有佛寺,五代吴越国时经全面开发,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开通山东麓慈云岭蹬道,又建祭天所用的“登云台”及阿育王寺等佛寺。至南宋,寺庙更有所拓展。明代,玉皇山寺庙改为道教官观,山顶福星观及慈云宫在清代极为兴盛。民国时期续有开拓。全山自然、人文景观荟萃,《玉皇山志》载有“倚亭望仙”等玉皇山六十四景景目。山上建筑分布于山顶与山东麓慈云岭一带,建筑面积约2110平方米。1956年,山顶及慈云岭、紫来洞的建筑物均加整修。1978年,新辟长4.23公里玉皇山游览车道,并整修全山建筑。福星观改建为一座大院套小院、高低错落的庭苑。中部正厅(原玉皇宫)正面壁上嵌设玉龙木刻浮雕,四周陈列星象石碑,两廊为介绍有关天文科学知识的橱窗。原南天门改为进厅,墙上嵌刻“玉皇山”金色三字,厅壁绘制巨幅《群仙极乐图》彩色壁画。 新建“登云阁”,游人可由螺旋转梯登阁远眺。修建福星观素菜馆,餐厅内壁绘有西湖神话故事玉龙、金凤与群仙共舞的大型壁画。山顶配套设施的厨房、宿舍、贮藏室、厕所,隐设于地下层。山南坡与紫来洞,新建水池、泵房,引自来水至山顶,结束山顶用水靠雨水汇集的历史。整理“天一池”庭院与慈云岭敞厅。调整紫来洞前花木,补植香樟、樱花、桂花、紫薇等观赏花木。改建飞云茶室,在此品茗赏景,可睹晨雾舒展或宿雨初晴时的烟雾轻飘,乱云飞渡,之江三折和六和塔雄姿,忽隐忽现。
10、宝石流霞
(Precious ston hill floating in rosy cloud) 在宝石(保俶)山。宝石山为西湖北岸屏障,山体属火成岩,石色赭红,日光映照,如流霞纷披,景名意出于此。宝石山巅为观赏西湖全景胜地之一,多有历代名胜古迹留存,着名的有保俶塔、屯霞石、落星石、秦皇缆船石、来凤亭、初阳台、川正洞、蹬开岭等。 西湖北岸的葛岭、宝石山自成一体,景色奇特。这里的山岩呈赭红色,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矿物质,每当阳光映照,满山流霞缤纷,尤其是朝阳或落日霞光洒沐之时,保俶清秀,披着霞光分外耀目,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奕奕生辉。因而被称为“宝石流霞”。 诗云: 保俶清秀草木深,
汲取日月精华魂, 葛洪抱朴炼仙药,宝石流霞满干坤。 西湖的南北西都处于山岭的包围之中,群山峻岭环绕着美丽的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山、临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南山;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宝石山等,总称北山;它们像众星捧月一样,捧着西湖这颗江南明珠。山体的高度虽然不超过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它们的山体均由侏罗系凝灰岩构成。凝灰岩是火山凝灰岩简称。一种压实固结的火山碎屑岩。主要由粒径小于2毫米的晶屑、岩屑及玻屑组成。碎屑物质小于50%,分选很差,填隙物是更细的火山微尘。质软多孔隙。这里是玻屑凝灰岩凝灰岩,晶屑以石英、长石及含三价铁较高的二氧化硅矿物组成。玻屑含量3-8%,凝灰质胶结,块状构造,岩石坚硬,厚层-巨厚层状,呈现玻璃质有赭红色的玛瑙光泽。产生于距离火山口较远地带。 葛岭、宝石山为西湖北屏,从断桥、白堤北望,它们仿佛是一件放大的水石盆景。登上葛岭 、宝石山,则南望平湖,水天荡漾;北瞰万亩平畴,楼栋鳞次栉比;东则街衢商端口,市面廛充满省活力;西有青嶂千叠,一派苍翠遥接晴空。宝石山东巅,保俶塔巍然挺秀。好那窈窕、高耸的外形,与好的美人别称十分相合。这位“美人”诞生于北宋初年,原为九级砖木结构,直到明代重建时,依然保持这种与六和塔斯、雷峰塔并无太大差异的结构。现在的砖砌实心式样,是一九三三年重建时仿自清代原样,虽不能登临了,却以其漂亮的容颜和所处的显要位置而成为引人瞩目的西湖胜景标志物。

上海哪个区最繁华啊

生在上海、长在上海七八十年,转眼一挥间。看着解放军进上海,看着上海日新月异变迁。特别近三十年改革开放。那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的时代,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被人遗忘。

心目中几乎固化了的上海最繁华的区是黄浦区,依次卢湾区、徐汇区、虹口区,……

查看如今的各区县GDP和人口;

浦东新区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上海最繁华的区是浦东新区

以下因为2019年GDP尚未公布暂时取2018年数据

❸ 杭州旅游景点传说及故事,古诗的介绍

断桥残雪
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
平湖秋月
位于西湖白堤西端.唐时此建望湖亭.清代在亭旧址修建御书楼,楼前筑有围栏平台.每当清秋气爽.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在湖畔立碑,题名“平湖秋月”.一九五九年,将原有三百六十多平方米的景境,扩大到一千六百平方米.拆除哈同花园围墙,并扩建和改造了八角亭、“湖天观其详一碧”楼和四面厅,呈现新颖别致的园景.在湖石假山间,增植红枫、石榴、丹桂、紫薇等花木,掩映着亭、楼、厅、榭,极富诗情画意.宋王洧《平湖秋月》诗云:“万顷寒光一夕铺,水轮行处片云无,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
柳浪闻莺
位于西湖东南岸,清波门处.南宋时为帝王御花园,称聚景园.元代回族巨商阿老丁,在杭州兴建清真寺,死后葬此,俗称回回坟.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柳型各具特色:柳丝飘动似贵妃醉酒,称“醉柳”;枝叶繁茂如狮头,称“狮柳”;远眺象少女浣纱,称“浣纱柳”等.有柳洲之名.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解放后,将一隅之地,建成占地十七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友谊、闻莺、聚景、南园四个景区.园林布局开朗、清新、雅丽、朴实.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及碧桃、海棠、月季等异木名花.是欣赏三面云山一面水的观景佳地,令人心旷神怡.园东草地坪上耸立着“中日不再战”纪念碑,并植有日本樱花,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情谊的象征.
双峰插云
双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别位于西湖之西南、西北.其“双峰插云”御碑亭景点,在洪春桥畔.南高峰海拔二百五十六点九米,北高峰海拔三百五十五米.两峰遥相对峙,绵延相距十余里.当群山云雾迷漫时,两峰时露双尖,宛如峰插云霄,故名“两峰插云”.清康熙皇帝观其详游此,改为“双峰插云”.自然风光异常优美,峰势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后或阴翳多云天气,彩云、白云或浓或淡,忽缠忽遮,是云是山,一片朦胧.如一幅壮观的水墨淋漓而浓淡有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面前.《西湖志》描述道:“每春秋佳日,凭栏四望,俨如天门双阙,拔地撑着,祥云,随风卷舒,日光遥映,常观五色”引人入胜.
苏堤春晓
位于西湖西侧.北宋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发动民工开浚西湖,除葑草,挖淤泥,化工20万,筑成了一条从南山到北山横贯湖面长堤,人称苏堤.在长达2.8公里的堤上,建有六座石拱桥,名曰: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堤成观其详通行,苏氏无比喜悦,作诗云:“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山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如今已成为柏油路面,设有长被靠椅,宽阔的草坪上,栽有杨柳、芙蓉、碧桃、海棠等40多个品种.苏堤风光旖旎,晴、雨、阴、雪各有情趣,四时美景也不同,尤以春天清晨赏景最佳,故有“苏堤春晓”之美名.明人李攀龙诗曰“桃红柳绿竞春天,澹点烟波倚岸妍.画舫停桡观翠袖,长堤勒马踏晴烟.花朝曾问西冷浪,谷雨重登锦坞巅.纵目楼台穷眺望,万山争列酒杯前.”
三潭印月
位于西湖三岛之一的“小瀛洲”附近.北宋苏东坡组织民工疏浚西湖时,挖湖泥堆积成岛基.防止西湖再度淤积,立三座瓶形石塔为观察标志,名为“三潭”.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确实难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解放后进行了扩建和改建,现有开网亭、闲放台、先贤祠、迎翠轩、亭亭亭、花鸟厅、我心相印亭、曲桥及九狮石等景.岸上金桂婆娑,柳绿花明,与雕栏画栋的建筑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园中有园,曲回多变,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园的艺术特色.明人张宁诗云:“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
花港观鱼
位于西湖苏堤南侧.花家山有一小溪经此注入西湖,称花港.南宋内侍官卢允升在山下建花园,名“卢园”.园内种花养鱼尤为着名,固有“花港观鱼”之美称.园日久已废,至清重新凿池养鱼,建园筑亭,康熙皇帝题“花港观鱼”;勒石立碑于湖畔.解放后,在仅有的一池、一亭、一碑和三亩地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和整修,占地面积三百多亩,成为西湖风景区内最大的一级公园.分红鱼池、牡丹园、丛林、草坪和花港等景区.以鱼和花景观为最,池内蓄养数千条红鲫鱼,或潜或跳,游人投饵,群鱼争食,有声有色,赏心悦目;从池边曲径走去,便是花的世界,仅牡丹有四百多株名贵品种,有“酒醉杨妃”、“娇容三变”等,千姿百态,绚丽多姿,别有情趣.
南屏晚钟
位于西湖之南,南屏山北麓.宋吴越王钱叔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称“永明禅院”.地处怪石参嵯,宛若屏障的南屏山间.南宋时改名“净慈禅寺.”清康熙南巡时,以天将破晓,“夜气方清,万簌俱寂,钟声乍起,响入云霄,致足发人深省也”之由,改称“南屏晚钟”、寺前原有一大钟,声音宏亮,每到傍晚,钟声在暮霭中抑场回荡,山谷共鸣,传声独远,形成“玉屏青嶂暮烟飞,绀殿钟声落翠微”的意境.因此仍称“南屏晚钟”.净慈寺自宋至清代,几经兴废,原钟早不存在.从一九五九年和一九八四年,进行两次大整修,寺宇焕然一新,新铸铜钟重达一万寺千公斤.悠扬的钟声重新回荡,使人们想到明人聂大年的《南屏晚钟》诗:“柳昏花暝暮云在,隐隐初传一两声.禅榻屡惊僧入定,旅窗偏逗客含情.……”
雷峰夕照
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宋吴越王钱叔因黄妃得子而建.初名“黄妃塔”.原拟建高十三层宝塔,由财力不济,拟改七层,浚工时只造了五层.结构为砖石内心,外建木构楼廊,内壁嵌有刻着《华严经》条石,塔下供奉金铜十六罗汉像.建筑雄伟壮观,观其详为藏经之所.因塔址小山名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每当夕阳西照,塔影横空,亭台金碧,故得“雷峰夕照”之名.至明嘉靖年间,塔外部楼廊被倭寇烧毁.塔基砖被迷信者盗窃,致使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倾圮.雷峰塔与白娘子的故事,流传深广.政府批准复建.将重现雷峰塔与保叔塔隔湖对峙的景观,再传明人“保叔如美人”“雷峰如老衲”之喻.清人许承祖曾作诗云:“黄妃古塔势穹窿,苍翠藤萝兀倚空.奇景那知缘劫火,弧峰斜映夕阳红.”
曲院风荷
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前面.南宋时,此有一座官家酿酒的作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曲酒,闻名国内.附近的池塘种有菱荷,每当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风荷”.一九八零年起,从原有的“曲院风荷”,沿岳湖延伸到西山路卧龙桥畔的郭庄,扩建成更加富丽多彩的“曲院风荷”新景区,占地面积达四百二十六亩.分素园、风园、曲院、岳湖、密林、郭庄古园等六个景区.傍水建有古朴典雅的廊、轩、亭、阁,与绿云、荷香相映成趣.尤以三十八亩的荷田令人瞩目,植有红、莲白莲、洒金莲、锦莲边、并蒂莲等各种荷花.园内现辟有“西湖密林度假村”建有幢幢架空的桦木小屋、木板平房,以及吊床、营帐和炊具可租用,野营野餐野趣,其乐无穷
吴山天风
位于西湖东南面,高94米,景秀、石奇、泉清、洞美.山上有城隍阁,秀出云表,巍然壮观.山道旁,有一组形态各异的岩石,因其酷似十二生肖而被称为“十二生肖石”.吴山山顶建有“江湖汇观亭”,站在亭中,钱塘江和西湖全景一览无余.在亭侧通往云居山大道上留有山茅观遗址,遗址旁留有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手书:吴山第一峰.
山是西湖南山延伸进入杭州城区的尾部,春秋时期,这里是吴国的南界由紫阳、云居、金地、清平、宝莲、七宝、石佛、宝月、骆驼、峨眉等十几个山头形成西南—东北走向的弧形丘冈,总称吴山.吴山不高,但由于插入市区其东、北、西北多俯临街市巷陌,南面可远眺钱塘江及两岸平畴,上吴山仍有凌空超越之感,且可尽揽杭州江、山、湖、城之胜.
满陇桂雨
“满陇”,又称满觉陇,自明代起就是杭州观赏桂花的首选之地,目前满觉陇内中指桂花7000多株,包括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许多桂树树龄达200多年.
金秋时节,满陇桂雨桂花盛开,秋风抚动,浓密的桂栗纷纷而落,树下游客如同行走在桂雨之间,沐雨披香,别有意趣.
2000年满陇桂雨公元正式开园,每年的金秋西湖桂花节也在此举行.
西湖秋游,日赏桂,夜赏月.赏桂以南山满觉陇最盛.桂花是杭州的市花.西湖栽培桂花,盛自唐朝.西湖早期诗篇中每每以桂入诗,都是西湖北山灵隐、天竺一带寺庙所植.而满觉陇秋赏桂花,是明以后才形成规模气候的.满觉陇亦称满家弄,是南高峰南麓的一条山谷.吴越时,这里多有小型佛寺,其中有一座圆兴院,后改满觉院,地以寺为名,花大约也是寺僧所植并渐成大观.
玉皇飞云
“玉皇”即玉皇山,山高242米,山顶最高处建有登云阁,站在阁中,北观西湖,杭州城区风光尽收眼底,脚下浮云飘动,使人如临仙境,飘飘欲飞,故名“玉皇飞云”.
玉皇山的主要景观包括:慈云岭造像、紫来洞、八卦田、七星厅等.慈云岭造像位于慈云岭南坡石壁间,是吴越王于公元942年建造,紫来洞为西湖七大古洞之一,以洞中有洞的特色闻名.八卦田在玉皇山南麓,相传南宋皇帝在此躬耕,因远望形同太极八卦而得名.
玉皇山介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凌空突兀,衬以蓝天白云,更显得山姿雄峻巍峨.每当风起云涌之时,伫立山巅登云阁上,耳畔但闻习习之声,时有云雾扑面而来,飞渡而去.湖山空阔,江天 浩潮,此景此境被命名为[玉皇飞云]:以其壮阔、崇高而入选新西湖十景.玉皇山介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凌空突兀,衬以蓝天白云,更显得山姿雄峻巍峨.
云栖竹径
位于杭州城西南五云山西麓云栖坞里,相传从五云山中飘出的五彩祥云常在坞栖留,故名“云栖”.由云栖石碑进入,蜿蜒一公里左右,其间翠竹成荫,遮天蔽日,清凉幽静.
在竹径旁有洗心、回龙、皇竹等亭.在竹径尽头,建有云栖古寺,于北宋年间始建.云栖竹径中还有树龄达1000年以上的枫香树,为西湖着名的古树一致.
清康熙、干隆两帝都曾经到此游览,并赞叹不绝.
位于五云山南麓的云栖坞里,为林木茂盛的山坞景观,翠竹成荫,溪流叮咚,清凉无比.长一公里的云栖竹径,两旁翠竹成荫,小径蜿蜒深入,潺潺清溪依径而下,娇婉动听的鸟声自林中传出,整个环境幽静清凉,与闹市相比,格外使人感到恰适轻松,爽心悦目.
九溪烟树
即着名景点“九溪十八涧”,位于五云山西侧,鸡冠垅下,北接龙井,南贯钱塘江.源发翁家山杨梅岭下,途汇清湾、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云栖、清头和方家九溪,曲折隐忽,流入钱江,以溪急湾多而闻名.
九溪十八涧泉水淙淙,水流湍急,水汽蒸腾,云雾弥漫,恰似青烟缭绕,故名“九溪烟树”.
景区中心景观为“溪中溪”,也是各路溪涧水流汇聚处,由此沿西侧山涧上溯,经蜿蜒“九曲”的溪道可到达龙井,龙井村西北狮峰下水源,为九溪之西源;沿东侧山谷上行可达杨梅岭和烟霞洞,溪水出自杨梅岭,为九溪东源.
龙井问茶
龙井,又称龙泓,龙湫,龙井泉位于西湖西南的风篁岭上,与虎跑泉、玉泉并称西湖三大泉.相传此井和海相通,因海中有龙,故名“龙井”.龙井之水的奇特之处在于当搅动它的时候,水面上就回出现一条分水线,仿佛游丝般不断摆动,然后慢慢消失.
龙井不仅有名泉、名景,还有名茶.龙井茶为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特别是以虎跑之水泡制,有“西湖双绝”之称,呈现“色绿、香郁、形美、味甘”四大特色,为茶中极品.
五代此地建有龙井寺,北宋时龙井已成为旅游胜地.诗人苏东坡常品茗吟诗于此,曾有“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苦蛟龙潭”的诗句赞美.干隆皇帝曾到此采茶种茶,老龙井还留有“十八棵御茶”遗迹.干隆还题“湖山第一佳”五个大字,并将过溪亭、涤心池、一片云、风篁岭、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翠峰阁定为”龙井八景”.新西湖十景将这里评为“龙井问茶”新景点.
虎跑梦泉
在西湖西南隅大慈山下,以泉水甘洌醇厚闻名,有“天下第三泉”之称的虎跑,其龙井、玉泉、吴山泉等还有“圣水”之美誉.“龙井茶叶虎跑水”更是被人称为西湖“双绝”.虎跑水据专家们解释是因为这里的泉水是透过难以溶解的石英砂岩渗流出来的,每公升水所含可溶解的矿物只有0.02 至0.15克.因而既甘冽,又无菌.这样的水质对人体有保健作用.
山门两旁脚下是从山上泉眼处流下来一股潺潺的清泉,称为"听泉".循二门进入,一路虎迹泉踪,在滴翠崖下,是一只斑斓猛虎正在刨地的塑像,这便是"观泉". 茶室小坐,用清澈纯净的虎跑泉水冲泡龙井茶叶,茶叶清香四溢,茶味沁人心脾,称为"品泉" .
虎跑泉主要景点有虎跑寺、虎跑泉、滴翠涯、五代经幢、梦虎雕塑、弘一法师塔、济公殿、济颠塔院、 钟楼、五百罗汉室等.其中虎跑泉为江南三大名泉之一,水质为裂隙泉质,透明无菌,味甘醇厚,以虎跑泉 水冲泡龙井茶叶,饮之清香沁脾,历来被誉为“西湖双绝”.内游"虎跑梦泉"景区,既可赏名山,又名泉,又可访名寺,谒名僧.
阮墩环碧
西湖有三座人工岛屿:小瀛洲(三潭印月),湖心亭(北塔基),阮公墩.阮公墩是清嘉庆五年(一八00)浙江巡抚阮元主持疏浚西湖后,以浚湖葑泥堆壅成岛的,故后人称之为阮公墩.为西湖三岛中面积最小的一个岛.
又因其泥软地低,常为湖水浸漫,俗呼其为阮滩.阮公墩成岛后,杂木葱茏,蔓草萋萋,天真未凿.1982年园林部门在岛上建起云水居、忆芸亭、环碧小筑等茅居竹屋.远远看去,阮墩四周碧波荡漾,岛上草木繁盛,故称阮墩环碧.
岛上矮篱围出庄园,园内茅屋竹阁,有环碧小筑、云水居等,轻盈灵巧.庭前屋后,植有香樟、枫杨、丹桂、紫薇、秀竹、芭蕉、常春藤等,既求其幽宁,又讲究朴质.岛边近水处,别设忆芸亭,取追想阮芸台(阮元号芸台)治湖堆岛、留绩西湖之意.
目前阮墩是西湖第一垂钓区,岛上每年夏季还举办仿古夜游,重现古代庄园人家接待宾朋的热闹场景.
宝石流霞
景宝石山是西湖北岸的屏障,山体为火成岩,其成分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铁,石色赫红,傍晚时分,在吸烟映照下,如流霞缤纷,景名由此而来.
宝石山麓是观赏西湖全景的胜地之一,保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保俶塔、秦皇缆船石、来凤亭、伅霞石、川正洞、落星石等.保俶塔初建于北宋年间,1993年重建,高45.5米,塔身秀挺纤细,宛如亭亭玉立在西子湖畔的美女,和雷峰塔遥相呼应,是西湖风景轮廓线上的标志之一.宝石山南麓的秦皇缆船石传说是秦始皇南巡会稽郡、祭大禹途中遇钱塘江风浪,将船停泊在宝石山下,系船缆于此而留下的遗迹.
西湖三面云中,葛岭、宝石山自成一体,景色奇特.它们的山体均由侏罗系凝灰岩构成,其中最多见的是熔结凝灰岩.这里的山岩呈赭红色,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小石子,每当阳光映照,满山流韦纷披,尤其是朝阳或落日红 光洒沐之时,分外耀目,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断断生辉.宝石山正因此而得名.
宝石山东巅,保淑塔巍然挺秀.好那窈窕、高耸的外形,与其“美人”别称十分相合.这位“美人”诞生于北宋初年,原为九级砖木结构,直到明代重建时,依然保持这种与六和塔斯、雷峰塔并无太大差异的结构.现在的砖砌实心式样,是一九三三年重建时仿自清代原样,虽不能登临了,却以其漂亮的“容颜”和所处的显要位置而成为引人瞩目的西湖胜景标志物.
灵隐禅踪
它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
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清康熙南巡时,曾登寺后的北高峰顶揽胜.他看到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寺宇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显得十分幽静,于是就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现在天王殿前的那块“云林禅寺”四个巨匾,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 灵隐寺全盛时期,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北宋时,有人品第江南诸寺,气象恢宏的灵隐寺被列为禅院五山之 灵隐寺确实深得"隐"字的意趣,整座雄伟寺宇就深隐在西湖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浓绿之中.寺前有冷泉、飞来峰诸胜.
六和听涛
六和塔位于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宣和五年,塔被烧毁.南宋绍兴二十四年重建,清光绪二十五年重修塔外木结构部分.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和塔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六和敬”,当时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塔高59.89米,其建造风格非常独特,塔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为8面13层.清干隆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分别为: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六和塔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曾有人评价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将军,保俶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衲.从六和塔内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和宽阔的江面.
岳墓栖霞
岳墓栖霞“岳墓栖霞”景名中的“栖霞”贴切而有内涵,既巧妙地借用了岳墓所在地栖霞岭的地名,借景栖霞岭,同时又以此借喻岳飞的碧血丹心,尽忠报国,心昭天日.岳墓栖居霞彩之地,意境可观,而且,“栖霞”二字还摹写了这位民族英雄在其《满江红》中所描述的“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意境.离离墓草映栖霞,“岳墓栖霞”这一景名也给西湖增添了几分历史的沧桑感.
湖滨晴雨
杭州有句名谚:“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意为西湖景致的四时皆宜.而长久以来,从南宋的“西湖十景”,到1985年的“新西湖十景”,讲到了晴湖、月湖和雪湖,却唯独没有说到雨湖.所以,这次的“湖滨晴雨”景名既是对苏轼描写西湖名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一个再现,也是对西湖四时美景的一种补写.
钱祠表忠
钱王祠倚城面湖,借景“柳浪闻莺”,是以风景极佳.祠在宋代初名“表忠观”,清代以后则通称为钱王祠.
祠内有苏轼撰书的《表忠观碑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碑.“碑记”叙述了吴越国三代钱王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五代时期,奉行中原正朔,不失臣节,消弭兵戈,安居人民,最终纳土归宋的事迹,褒扬了历代钱王的功绩,认为“有德于斯民甚厚”,“有功于朝廷甚大”.景名“钱祠表忠”,既写出了杭州百姓对于钱王功德的永世不忘,更表现出西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万松书缘
万松书院初创于明代弘治年间,明清以来,万松书院成为浙江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王守仁、齐召南、秦瀛、袁枚……这些当年着名的思想家、学者和才子,由此也同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
民间很早就有梁山伯和祝英台结伴就读万松岭上的传说,万松书院也被称作“梁祝书院”.
杨堤景行
杨堤景行“杨堤景行”因有市民提名,且为多数专家赞同,所以取代了原来的预选景名“杨堤晚秋”和“杨堤秋韵”.“景行”原意指大路,比作崇高光明的德行.杨公堤自北而南第五桥,遥对南高峰、三台山,南宋以后到明代,因附近有三贤祠,所以桥名题作“景行”,这也是杨公堤上至今惟一尚存桥拱圈旧构的古桥.杨公堤景名题作“景行”,可谓形神兼备,既表达了今人对于先贤杨孟瑛浚湖筑堤这一惠及杭州百姓和西湖的德行的景仰之情,也点出了杨公堤景致的特点,人行景移,移步换景,好山好水,目不暇接.
三台云水
三台山景区兼有江南山地和水乡之胜,山环水绕之间,最具分量的景点是于谦墓(祠).是以三台山一带景观层次最为丰富,也最为秀美壮丽,动人心弦,是西湖风景中的一大观.“云水”一词点出这里景观的多样性和立体化,在此也借用了宋代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中的名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颂扬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热血千秋,清白一生.
梅坞春早
“梅坞春早”原预选景名题作“梅家春早”,现据市民建议而改作“梅坞春早”.
梅家坞溪谷深广,常年草木繁盛,峰峦叠翠,即使数九寒冬,不掩如春气象.梅家坞盛产茶叶,为“西湖龙井”中的珍品.“春”在梅坞便是茶香之意.每当清明时节,云雾缭绕的山坡上,采茶女的身影隐现在碧绿如茵的茶园之间,鸟鸣茶歌,婉转相应,为秀美山水平添了一份灵气,也是春天西湖的独特美景.
北街梦寻
缆船石上,维系着一条车同轨书同文的梦迹;慕才亭下,埋葬着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之梦;武松墓道,刻写了一个除暴安良的英雄梦想;首届西湖博览会工业馆,寄托了富民强国、兴盛国货的凌云壮志;秋水山庄,承载过一个追求民主自由的憧憬;菩提精舍,静逸别墅,穗庐,海盐馆……一条北山街,串起了西湖无数个萦绕人心的梦魂.而那一个个梦怀,又让西湖成为了后人的一个梦寐以求.景名“北街梦寻”由此而来.

❹ 奥迪标志4个圈输入到QQ签名

彩虹 康王阁 否 是 是 是 否 257 康王北路924号 荔湾区
彩虹 华福大厦 否 是 是 是 否 717 中山七路华福里6号 荔湾区
彩虹 荔京阁 否 是 是 是 是 256 荔湾路121号B座 荔湾区
彩虹 西华苑 否 是 是 是 否 484 西华路68号 荔湾区
环市西 城西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2429 城西花园丽日街8号 荔湾区
环市西 富力碧涛湾 否 是 是 是 是 823 松南路松南二街4号 荔湾区
环市西 富力桃园 否 是 是 是 是 6160 环河路90号 荔湾区
环市西 富力新居 否 是 是 是 是 1524 富力路36号 荔湾区
环市西 荔港南湾 否 是 是 是 是 5938 南岸路荟文一街9号 荔湾区
环市西 南源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1234 富力路32号之一 荔湾区
环市西 桥中花园 否 是 是 1203 河沙村恒海街41号 荔湾区
环市西 环市西苑 否 是 是 是 是 1762 环市西路35号 荔湾区
流花 流花雅轩小区 否 是 是 是 否 245 站前横路流花东街9号 荔湾区
粤垦路 富力华庭 否 是 是 是 空中花园 483 华庭路5号之一 天河区
粤垦路 富力院士庭 否 是 是 是 是 817 东莞庄一横路3号之一 天河区
粤垦路 九州文化家园 否 是 是 259 东莞庄路72号 天河区
粤垦路 天誉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1244 林和中路158号 天河区
粤垦路 紫荆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1677 林和东路紫荆一街2号 天河区
粤垦路 伟逸花园 否 是 是 846 东莞庄路伟逸街8号 天河区
粤垦路 金燕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2302 粤垦路616号 天河区
粤垦路 电子五所 否 是 是 是 否 770 东莞庄路112号 天河区
粤垦路 天河峰景大厦 否 是 是 是 否 428 兴华路1号 天河区
粤垦路 天河北苑 否 是 是 是 是 857 沙太南路北苑三街4号 天河区
粤垦路 耀星华庭 否 是 是 是 是 476 天寿路27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保利香槟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572 华利路60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碧海湾 否 是 是 是 是 519 临江大道35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凤凰苑 否 是 是 200 海乐路99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浩瀚华轩(润德大厦) 否 是 是 是 是 128 华就路23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丽晶华庭 否 是 是 是 空中花园 409 金穗路30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利雅湾 否 是 是 是 是 844 兴民路170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力迅上筑 否 是 是 是 是 436 海明路上筑街9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马赛国际公寓 否 是 是 是 是 1182 平云路177号之一 天河区
珠江新城 名门大厦 否 是 是 是 否 394 花城大道8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南国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1595 平月路南国一街3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南天广场 否 是 是 是 否 562 花城大道7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双城国际公寓 否 是 是 是 否 333 花城大道21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新城海滨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1038 临江大道407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新城雅居 否 是 是 是 是 224 平云路谭乐街丰乐苑120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新大厦北塔 否 是 是 是 不明 106 华利路1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新大厦南塔 否 是 是 是 不明 110 华利路3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星辰大厦 否 是 是 是 不明 238 华穗路174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星汇国际公寓 否 是 是 是 不明 264 金穗路8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星汇雅苑 否 是 是 是 是 516 谭村路16号之一 天河区
珠江新城 星汇园 否 是 是 是 是 1344 华明路43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漾晴居 否 是 是 是 是 384 华明路23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誉城苑 否 是 是 是 是 1290 海清路5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远洋明珠大厦 否 是 是 是 空中花园 328 华利路23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珠江太阳城广场 否 是 是 是 是 296 平川路611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珠江太阳城广场(二期) 否 是 是 是 是 378 马场路38号之一 天河区
珠江新城 骏逸苑 否 是 是 是 是 351 谭村路416号 天河区
珠江新城 凯蓝大厦 否 是 是 是 否 1032 花城大道16号之二 天河区
中山大道东 金碧领秀国际 否 是 是 是 是 1622 黄埔东路骏雅南街20号 天河区
中山大道东 金碧世纪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4173 中山大道东世纪南一街12号 天河区
中山大道东 万科城市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1853 石化路161号 天河区
体育东 都市华庭 否 是 是 是 是 521 天河北路368号 天河区
体育东 嘉宝华庭 否 是 是 是 否 360 天河东路220号之一 天河区
体育东 名雅苑 否 是 是 部分 是 552 天河东路华康街23号 天河区
体育东 天河新作 否 是 是 是 是 386 天河东路83号 天河区
体育东 东洲大厦 否 是 是 是 否 376 广利路77号 天河区
体育东 尚河居 否 是 是 是 是 187 广利路85号 天河区
体育东 祥龙花园 否 是 是 是 否 400 天河北路177号 天河区
体育东 南雅苑 否 是 是 否 是 1390 体育东路横街84号 天河区
棠德站 春江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229 棠东东路120号 天河区
棠德站 都市兰亭 否 是 是 是 是 1405 员村二横路兰亭街9号 天河区
棠德站 骏景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7533 骏景花园泓逸街14号 天河区
棠德站 兰亭尚东 否 是 是 是 是 364 天河员村一横路11号之一 天河区
棠德站 美林海岸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3155 员村四横路美林花园蒲林街3号 天河区
棠德站 天朗明居 否 是 是 是 是 2855 中山大道西1009号 天河区
棠德站 天一庄 否 是 是 是 是 1571 员村天一庄恒隆街29号 天河区
棠德站 加拿大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1670 枫叶路8号5号楼 天河区
棠德站 昌乐园 否 是 是 否 是 1042 员村二横路昌乐园47号 天河区
棠德站 福金莲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473 黄埔大道中124号 天河区
棠德站 华颖花园 否 是 是 否 是 2159 员村一横路7号大院 天河区
石牌 EMBA(易通大厦) 否 是 是 是 否 894 黄埔大道西505号 天河区
石牌 翠安侬苑 否 是 是 是 是 744 华景北路36号 天河区
石牌 东方都会广场 否 是 是 是 否 612 中山大道西192号 天河区
石牌 东方新世界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1097 新月街5号7号 天河区
石牌 东方之珠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1038 天河北路707号 天河区
石牌 芳草园 否 是 是 是 是 1012 天润路94号 天河区
石牌 芳满庭园 否 是 是 是 是 1364 华景北路205号 天河区
石牌 华景东区 否 是 是 是 是 656 粤生街98号 天河区
石牌 华景新城 否 是 是 是 是 1496 华景街21号 天河区
石牌 华标国际花园(华标广场) 否 是 是 是 是 726 天河北路609号 天河区
石牌 金碧翡翠华庭 否 是 是 是 是 462 天润路471号(待查) 天河区
石牌 理想蓝堡国际 否 是 是 是 否 600 东方三路27号 天河区
石牌 历德雅舍 否 是 是 是 是 719 中山大道西209号 天河区
石牌 陶然庭苑 否 是 是 是 是 1320 华景北路107号 天河区
石牌 希尔顿阳光 否 是 是 是 是 257 龙口西路303号 天河区
石牌 阳光都会广场 否 是 是 是 是 535 新陶北街7号 天河区
石牌 伊顿18 否 是 是 是 是 851 龙口西路240号 天河区
石牌 逸雅居 否 是 是 是 是 612 华景北路84号 天河区
石牌 御华苑 否 是 是 是 是 210 龙口中路150号 天河区
石牌 珠江俊园 否 是 是 是 是 1440 俊杰街15号 天河区
石牌 暨南花园 否 是 是 部分 是 1050 陶育路88号 天河区
石牌 金田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1248 天河北路565号 天河区
石牌 翠湖山庄 否 是 是 是 是 1153 翠湖街8号 天河区
石牌 怡景苑 否 是 是 是 否 216 华景路162号 天河区
石牌 怡华台 否 是 是 否 否 405 华景路174号 天河区
石牌 理想青年荟大厦 否 是 是 是 否 204 东方三路35号 天河区
石牌 帝景苑 否 是 是 是 是 1368 天河北路594号 天河区
石牌 信华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1059 华景东路204号 天河区
石牌 丽景苑 否 是 是 否 否 144 华景路160号 天河区
石牌 煤气公司宿舍 否 是 是 否 否 287 龙口东路194号 天河区
石牌 东晖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675 东晖西街6号 天河区
石牌 华天国际广场 否 是 是 是 是 524 龙口中路173号 天河区
石牌 金海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744 天河北路616号 天河区
石牌 华港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2004 华港南街22号 天河区
石牌 翰景轩 否 是 是 是 是 244 五山路12号 天河区
汇彩路 富力新村 否 是 是 否 是 754 东圃一横路49号 天河区
汇彩路 南国嘉园 否 是 是 是 是 510 中山大道中260号 天河区
汇彩路 时尚明苑 否 是 是 是 是 684 中山大道中77号之一 天河区
汇彩路 盈彩美居 否 是 是 是 是 2426 汇彩路彩晖街8号 天河区
汇彩路 中海康城 否 是 是 是 是 3668 大观南路23号薰衣草9号 天河区
汇彩路 菁品园 否 是 是 是 是 1477 汇彩路菁映路1号之一 天河区
汇彩路 城市假日园 否 是 是 是 是 1334 中山大道中假日北街9号 天河区
汇彩路 旭景家园 否 是 是 是 是 2218 中山大道中旭景西街204号 天河区
汇彩路 东圃广场 否 是 是 是 是 1264 黄村西路84号 天河区
汇彩路 羊城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1071 中山大道中得悦街8号 天河区
汇彩路 天力居 否 是 是 是 是 1140 东圃大马路天力街6号 天河区
汇彩路 天雅居 否 是 是 是 是 1508 黄村路144号 天河区
龙洞 林海保利山庄 否 是 是 是 是 1388 天源路林泊街6号 天河区
龙洞 世纪绿洲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1262 天源路冬忆街3号 天河区
龙洞 瑜翠园小区 否 是 是 是 是 1098 荟龙路14号之三 天河区
五山 茶景苑 否 是 是 是 是 296 茶山路贤韵街20号 天河区
五山 半山雍景苑 否 是 是 是 是 562 广园东路雍景街5号 天河区
五山 华南御景园 否 是 是 是 是 1447 华观路1400号 天河区
五山 汇景新城 否 是 是 是 是 2703 汇景南路63号 天河区
五山 南铁华庭 否 是 是 否 否 312 汇景路汇苑街9号 天河区
五山 五山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1367 茶山路229号 天河区
广园东 冠庭园 否 是 是 否 是 462 广州大道北绿安街17号 天河区
广园东 豪景花园 否 是 是 是 是 732 广州大道北60号 天河区
广园东 天河山庄 否 是 是 否 是 1044 沙和路江园街163号 天河区

萝岗 保利林语山庄 否 是 是 否 是 468 开创大道林居一街8号 萝岗区
萝岗 龙光峰景华庭(在售) 否 是 是 是 是 1579 开创大道景新三街7号 萝岗区
萝岗 万科城花园(别墅) 否 是 是 是 是 394 开创大道尚山二街5号 萝岗区
萝岗 万科城新里程(在售) 否 是 是 是 是 550 开创大道知山一街9号 萝岗区
沙涌 广东省电力一局大院 否 是 是 1920 黄埔东路3375号大院旧技校 黄埔区
沙涌 东城雅苑 否 是 是 是 是 508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春晖二街49号 黄埔区
323222

❺ 固安浩庭花园属于哪个居委会

固安浩庭花园属于水木清华社区居民居委会。
水木清华社区居民委员会距离浩庭花园144米,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育才南路50 。
附近有943路快,943路,849路,849路快,固安2路公交车。

❻ 北京装联通宽带咨询87318470是吗是不是朝阳区民政局对面那个联通营业厅

请按以下方法找附近营业厅:可登录手机营业厅客户端,点击“服务”>“查询”> “其它业务查询”> “附近营业厅”,可查询路线定位等。

❼ 杭州梅花碑附近景点

美丽的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以其秀丽湖光山色和众多名胜古迹闻名中外,在我国30多处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中,最为着名,被誉为人间天堂。

杭州西湖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分别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总面积达49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为5.6平方公里,湖中有三岛: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绕湖一周约15公里。

杭州西湖三面环山,景区由一山(孤山),两堤(苏提、白堤),三岛(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五湖(外西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南湖),十景(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西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苏堤春晓、双峰插云)构成。

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于山。环绕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山、临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南山。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宝石山等,总称北山。它们像众心拱月一样,捧出西湖这颗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过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遥相对峙,高插云霄。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在落霞、烟雾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

比较有名的是西湖老十景和西湖新十景
西湖老十景:断桥残雪、苏堤春晓、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双峰插云、平湖秋月、三潭映月

西湖新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其他的还有六和塔、植物园、郭庄、杭州花圃等很多景点。

在西湖胜景中,一类是以天气命名的。春有“苏堤春晓”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晨有“宝石流霞”,晚有“雷峰夕照”。另有“吴山天风”,“玉皇飞云”等。

另一类是由天气的特殊条件,地貌的多姿而形成的奇景。有“三潭印月”,“双峰插云”,“九溪烟树”,“阮墩环碧”等。一类是物以景胜,景以物名,“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可观鱼鸟花木之盛;“曲院风荷”可赏芙蓉出水,“云栖竹径”去聆听修篁;孤山灵峰可踏雪寻梅,“满陇桂雨”可秋凉赏桂;牡丹园看国色天香,环湖沿岸桃柳迎春。

一些景点的介绍:
柳浪闻莺 位于西湖东南岸,这里原为南宋御花园“聚景园”。沿湖广植扬柳,每当烟花三月,如烟似雾的柳丝随风摇曳,宛如碧浪翻空,在那望不尽的柳荫深处,时而传来呖呖的莺啼声,清脆悦耳十分动人,“柳浪闻莺”即源于此。

三潭映月 又名小瀛洲,是外西湖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小瀛洲湖中有湖,岛中有岛,岛间桥栏相接 ,亭轩台榭点缀其间,水中金鱼嬉游,岸上金桂婆娑,柳暗花明风景诱人。湖面上有三座石塔,原建于宋,重建于明。塔高约2米,塔基为扁原形石座,塔身为球形,中空,四周环有五个小圆孔,塔顶作葫芦形。每至中秋月夜,放明烛于塔内,洞口蒙以薄纸,灯光外透宛如15个月亮,月光、灯光、湖光交相辉映,塔影、月影、云影融成一片,十分迷人。

西泠印社 位于孤山西部之巅,创办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是我国最早研究金石篆刻的一个学术团体。它在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开展篆刻创作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社址倚山而建,园林布局小巧玲珑,白墙素影,淡雅高洁,步道铺砌块石,廊架缠绕藤萝,花影遍地,环境幽美,为孤山园林的精华所在。山间有竹阁,柏亭、四照堂、华严经石塔、汉三老石室等古迹。

孤山 位于西湖西北角,四面环山,一山独峙,山虽不高,但却是总览西湖景色最好的地方。孤山既是风景胜地,又是文化荟萃之处,南麓有文澜阁、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馆和中山公园,山顶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墓,东北坡有放鹤亭等。其中放鹤亭为纪念宋代隐逸诗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和鹤子之传说。亭外广植梅花,为湖上赏梅胜地。西湖雪景,历来受人称颂。“断桥残雪”的意境尤为脍炙人口。

白堤 全长1千米,东起断桥,经锦带桥而止于平湖秋月。白堤横亘湖上,把西湖划分为外湖和里湖,并将孤山和北山连接在一起。白堤在唐代原名白沙堤,宋代又叫孤山路。明代堤上广植桃柳,景色绚烂,故又称十锦塘。平静坦荡、景色秀美的白堤,堤上内层是婀娜多姿的垂柳,外层是绚丽多彩的碧桃,远望如一条彩色的锦带。逢春日,暖风熏面,景致绝佳。
平湖秋月 在白堤西端,为西湖十景之一。临湖筑有御书楼,楼前平台伸入湖中,三面临水,台与湖面相平,是赏月观景的胜地。在皓月当空的秋夜,湖平如镜,清辉如泻。前人有诗云:“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最宜秋”。

黄龙洞 位于栖霞岭麓,洞外树有杏黄旗。有人说,西湖洞景,南属烟霞,北推黄龙,可见其景不凡。黄龙洞本为道洞,后改为工人游览的园林,内有黄龙吐翠、方竹园、卧云洞等景点。黄龙洞中黄龙吐水处的假山,全部用混重的黄沙石依天然山势叠成,是西湖假山洞景中规模最大一处。假山半腰有一人工砌成的山洞,即古黄龙洞,山顶还有个宽敞的洞壑,常有雾气弥漫,名卧云洞,电影《白毛女》中喜儿与大春山洞相会等镜头就在此拍摄。黄龙洞今以民俗游览为特色,每天吸引很多游客。

岳庙、岳坟 位于栖霞岭南麓,面临西湖,是纪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祠庙,主殿忠烈祠中有岳飞坐像,上悬“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岳王庙西有岳坟,墓道阶下两边的铁栏里围着害死岳飞的四个奸贼的铁像:秦桧、王氏、张俊、万俟?c。他们都反剪双手,跪在墓前,受尽人们唾骂。正如岳墓门上刻着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飞来峰 山体由石灰岩构成,与周围群山迥异。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宏道曾盛赞:"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飞来峰奇石嵯峨,钟灵毓秀,在其岩洞与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时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造像最为珍贵,堪称我国石窑造像艺术中的瑰宝。飞来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绿荫深处,泉水晶莹如玉,在清澈明净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喷薄而出,无论溪水涨落,它都喷涌不息,飞珠溅玉,如奏天籁。明代画家沈石田诗云:"湖上风光说灵隐,风光独在冷泉间。"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

灵隐寺 位于杭州西北,前临冷泉,面对飞来峰,寺始建于东晋,属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为西湖第一名胜。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其清代康熙手书。当年康熙南巡至杭州,登上北高峰,触目所见,云林漠漠,烟雾飘渺,而灵隐寺隐现于其中,遂即景题署此四字。正殿大雄宝殿为单层三檐歇山式建筑中,高达33.6米,其规模之巨,为国内罕见。

曲院风荷 在灵隐路洪春桥畔,据说南宋时有一处官家酿酒作坊,坊内与金沙涧相通的池塘种满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们称之为“?D院荷风”。旧时的曲院风荷,仅一碑一亭半亩地,局促于西里湖一隅,颇有些名不副实。清康熙年间,在苏堤跨虹桥畔的岳湖种荷花,并建亭立碑,题为“曲院风荷”,此景遂复。今天的“曲院风荷”仍以荷花为主景,建有五个荷花池,分别栽植红莲、粉莲、白莲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种品种。全园又分为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滨湖密林等5个景区。每当夏日,荷花开放,满眼翠盖红妆,香飘数里。

玉皇山 矗立于西子湖与钱塘江之间,海拔239米,巍峨挺拔,风起云涌之时,轻雾细雨扑面而来,但见耳边轻风徐徐,眼前一片江天浩瀚,在山顶便可享受“临镜映西子,听涛倚钱塘”之乐。
玉皇宫 曾经是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真武殿、大罗宝殿、三清殿等至今仍能让人回想玉皇山的宗教景观。玉皇山上树多林杂,一年四季山色不同。春天,开满山的野杜鹃,一丛丛,一片片,仿佛是绯红的云霞飘游在绿色的山林;夏日,山更深,林更幽,秋天,绿色还没褪尽,红叶就接踵而来;冬日,满山雪树,远远望去,宛若白云铺盖。倘若遇到几丝细雨,抬头一看,却又全无雨信,似乎此山真有无影列踪的烟云岚气在飘忽。从山腰望去,八卦四景尽收眼底,实有一眼见穿之感,凭栏远眺,浩渺的钱塘江、巍巍的六和塔,伴着松声竹韵,如登仙台,似驾云涛。堪称登玉皇山揽胜的一大奇观。
灵峰探梅位于西湖之西,灵峰山下青芝坞,为西湖着名赏梅胜地。后晋开运年间建有灵峰寺,现灵峰寺遗址,新建供赏梅的建筑群,有雅致的"拢月楼",入座既可赏梅,又可品尝青梅等。并修整了"洗钵池"、"掬月泉"等古迹,兼具山居园庭之胜。青山环抱,葱郁幽谷,草地如茵,梅林似海,楼阁参差,暗香浮动,景色十分诱人。

虎跑泉 与龙井、玉泉并列为西湖三大名泉,有“天下第三泉之称”。“龙井茶叶虎跑水”为“西湖双绝”。

龙井 在西部西山凤凰岭上,为西湖风景区三大名泉之一,泉水出自山岩石隙,清凉干冽,大旱不枯,四时不绝,取小棍搅拌井水,水面会出现蠕动的分水线。

烟霞三洞 除各种钟乳石外三洞各有其趣;烟霞洞以石刻造像闻名;水乐洞以足下潺潺流水声为特色;石屋洞则洞中套洞,别有情趣。

钱塘观潮 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位于杭州东北45公里海宁盐官镇,从明代起为观潮第一胜地,故亦称"海宁观潮"。观潮之日,尤在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几天,路上车如水流,人如潮涌。远眺钱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汹涌的浪涛,犹如万马奔腾,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达九至十米,确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势。不同的地段,可赏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观"一线潮",八堡看"汇合潮",老盐仓可赏"回头潮"。如此壮丽景观,世上只有二处,一是南美洲巴西的亚马逊河,一是钱塘江。为古今中外观潮者所倾倒,称为"天下奇观"。

除了西湖老十景、西湖新十景外,还有钱塘八景、杭州二十四景等,下面这个网页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因介绍的篇幅比较长,我就不转贴过来了,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打开来看看。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苏堤春晓

苏堤全长三公里,是北宋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空出的泥构筑而成的。故名之以“苏堤”。

早春四月,迎着熹微晨光,沿修长的湖堤漫步,但觉轻风徐来,十里垂柳飘忽。在轻烟薄雾中,灼灼红桃含露开放,宛若喷霞,景色着实娇媚迷人,而当春雨霏霏,透过袅娜柳丝眺望西湖,但见薄霭弥漫,渐远渐淡,景色更是奇幻诱人,被人称为“六桥烟柳”。苏堤连接了南山和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且花木一年四季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如诗若画的迷人风光,成了人们长年游玩的好地方。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前身是南宋的皇家花园--聚景园。解放后经整修,已扩建成为占地三百多亩的大型公园。这里以柳叶葱葱,莺声婉转而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春天的花园柳树荫荫,枝枝翠柳婀娜多姿,有些随风摇曳,更有临湖而植者,枝叶俯垂水面,远望如少女浣纱的“浣纱柳”。步履其间,浓荫深处的柳树给人以阵阵思绪,悦耳的莺啼声更是撩人遐想。柳浪闻莺现共分三组园景,即闻莺馆、友谊园和聚景园。这里引进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使园内景色越具诱人之处,以景寓意,情景交融,别有一番情趣。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花港观鱼

“卢园”是南宋内侍卢允升的私人花园,因其处有清溪自花家山流下,故名“花港”,花港观鱼,与苏堤前接,西山在北为其护屏,还有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两面镶着翡翠框架的镜子分嵌左右,全园分为鱼池古迹、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丛林区、芍药圃等七个景区。公园中部的南端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红鱼池。池中满蓄金鳞红鲤,池畔花木扶疏。游人投饵,群鱼争食,有声有色,赏心悦目。现公园的主景区为牡丹园,用牡丹、湖石等组成,小径迂回,布置紧凑有致。仲春时节,站在耸峙高处的牡丹亭向下俯视,但见大大小小的花坛间红夹绿,那灿若云锦的牡丹花千姿百态,斗奇竞妍,令人流连忘返。不久将再辟芍药圃,与牡丹亭相媲美。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在灵隐路洪春桥畔,据说南宋时有一处官家酿酒作坊,坊内与金沙涧相通的池塘种满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们称之为“曲院荷风”。旧时的曲院风荷,仅一碑一亭半亩地,局促于西里湖一隅,颇有些名不副实。清康熙年间,在苏堤跨虹桥畔的岳湖种荷花,并建亭立碑,题为“曲院风荷”,此景遂复。今天的“曲院风荷”仍以荷花为主景,建有五个荷花池,分别栽植红莲、粉莲、白莲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种品种。全园又分为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滨湖密林等5个景区。每当夏日,荷花开放,满眼翠盖红妆,香飘数里,池和池之间筑小桥相连,便于游人流连观赏,可以领略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迷人景色。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双峰插云

在洪春桥畔。双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别位于西湖之西南、西北。南高峰海拔256.9米,北高峰海拔355米。两峰遥相对峙,绵延相距十余里。旧时人们游湖多在春秋两季,每当欲雨未雨时,从湖上眺望南、北两高峰,但见云雾袅绕,双峰时隐时现,时露双尖,宛如峰插云霄,自然风光异常优美,峰势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后或阴翳多云天气,彩云、白云或浓或淡,忽缠忽遮,是云是山,一片朦胧。如一幅壮观的水墨淋漓而浓淡有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面前,气象万千,景观十分吸引人,便定为“西湖十景”之一,名两峰插云。后“两峰”改为“双峰”,从此这湖中之景便成为陆上之景。南高峰“揽长江若带,俯平湖如杯”北高峰称“钱塘之柱”,山间林木苍翠,有石磴数百级,曲折盘上山顶。张岱《西湖十景两(双)峰插云》: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它是由三座葫芦形石塔和“小瀛洲”两个部分组成。岛是明万历年间用疏浚的湖泥堆积而成,岛外又筑有环表堤埂,堤岛之间由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曲桥相连,构成了一个湖中岛、岛中湖的胜似仙境的着名旅游胜地,其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园林富于空间层次变化,造成“湖中湖”、“岛中岛”、“园中园”的境界。是我国水上景园的典范,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品,中秋之时,在塔中置灯烛,洞口蒙以薄纸,灯光外透,月光、灯光、湖光,月影、塔影、云影溶成一片,恍惚迷离,说不尽的诗情画意。登上小瀛洲,一路更有九曲桥、九狮石、开网亭、亭亭亭、“竹径通幽”、木香榭、迎翠轩、花鸟厅等,最后是我心相印这亭。这些建筑错落布置,极尽巧思,一路游赏,意趣无穷。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濒临外西湖,此地商阁凌波,绮窗俯水,平台宽方,视野开阔,中秋之夜,月白风清,湖水盈盈,坐在平台茶座上,仰看天上月轮当空,俯视湖中月影倒映,天上、湖中两圆月,交相辉映,有使人如入方寒宫之感。所以前人题有“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的楹联。而且假山叠起,四季花木,构成一处诗趣盎然的游览胜景。更令人寻访和体味的是其丰富的历史古迹和文化底蕴,令人想到南宋的望月亭,明代的龙王祠,和清初的御书楼。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雷峰夕照

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上的雷峰塔,相传为吴越王为庆黄妃得子而建的,故初名“黄妃塔”。但民间因塔在雷峰,均呼之为雷峰塔。塔共七层,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十分壮观。旧时雷峰塔与保叔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对,有“雷峰如老纳,保叔如美人”之誉。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故被称为“雷峰夕照”。至明嘉靖年间,塔外部楼廊被倭寇烧毁。塔基砖被迷信者盗窃,致使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倾圮。今政府批准复建。清人许承祖曾作诗云:“黄妃古塔势穹窿,苍翠藤萝兀倚空。奇景那知缘劫火,弧峰斜映夕阳红。”将重现雷峰塔与保叔塔隔湖对峙的景观。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南屏晚钟

南屏山横亘于西湖南岸,山上林木苍翠,秀石玲珑。山上有一净慈寺,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吴越始建,称“永明禅院”,饱经沧桑。寺内有宗镜堂、慧日阁、济祖殿、运木井等古迹,山门前有放生池。寺院原有铜钟一口,每天傍晚,深沉、浑厚的钟声在苍烟暮霭中回响,山回谷鸣,发人悠远的沉思,“南屏晚钟”因此得名。南屏山麓另一座着名的佛刹兴教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营,晨钟暮鼓,香烟烛光,南屏山从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断桥残雪

西湖雪景,历来受人称颂。“断桥残雪”的意境尤为脍炙人口。断桥残雪景观内涵说法不一,一般指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阴面仍有残雪似银,从高处眺望,桥似断非断。每当大雪之后,红日初照,桥阳面的积雪开始消融,而阴面还是铺玉砌玉,远处观桥,晶莹如玉带。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给人以生机勃勃的强烈属深刻的印象,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中国着名的民间传说《白蛇传》,为断桥景物增添了浪漫的色彩。洪丞《断桥闲望》诗云:“闲作步上断桥头,到眼无穷胜景收。细柳织烟丝易,青屏拂鸟影难留。斜拖一道裙腰绕,横着千寻境面浮。投者近来忘俗累,眷怀逋客旧风流。”

杭州景点门票及价格:虎跑梦泉:15元 灵隐寺:20元 岳坟:20元 千岛湖:110元 六和塔:15元 花港观鱼:10元 黄龙洞;15元 宋城:50元 未来世界:60元 三潭印月:20元 曲院风荷:10元 柳浪闻莺:5元 茶叶博物馆:10元 丝绸博物馆:5元
其它景点:天目山,莫干山,九溪十八洞,瑶琳洞仙境风光,净溪寺,灵山洞,胡庆余堂博物馆,良诸文化遗址,杭州东园,东文文化园。

参考资料:网络

❽ 杭州那么多景点,推荐几个最好玩的,要有介绍,谢谢

美丽的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以其秀丽湖光山色和众多名胜古迹闻名中外,在我国30多处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中,最为着名,被誉为人间天堂。

杭州西湖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分别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总面积达49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为5.6平方公里,湖中有三岛: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绕湖一周约15公里。

杭州西湖三面环山,景区由一山(孤山),两堤(苏提、白堤),三岛(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五湖(外西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南湖),十景(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西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苏堤春晓、双峰插云)构成。

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于山。环绕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山、临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南山。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宝石山等,总称北山。它们像众心拱月一样,捧出西湖这颗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过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遥相对峙,高插云霄。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在落霞、烟雾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

比较有名的是西湖老十景和西湖新十景
西湖老十景:断桥残雪、苏堤春晓、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双峰插云、平湖秋月、三潭映月

西湖新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其他的还有六和塔、植物园、郭庄、杭州花圃等很多景点。

在西湖胜景中,一类是以天气命名的。春有“苏堤春晓”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晨有“宝石流霞”,晚有“雷峰夕照”。另有“吴山天风”,“玉皇飞云”等。

另一类是由天气的特殊条件,地貌的多姿而形成的奇景。有“三潭印月”,“双峰插云”,“九溪烟树”,“阮墩环碧”等。一类是物以景胜,景以物名,“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可观鱼鸟花木之盛;“曲院风荷”可赏芙蓉出水,“云栖竹径”去聆听修篁;孤山灵峰可踏雪寻梅,“满陇桂雨”可秋凉赏桂;牡丹园看国色天香,环湖沿岸桃柳迎春。

一些景点的介绍:
柳浪闻莺 位于西湖东南岸,这里原为南宋御花园“聚景园”。沿湖广植扬柳,每当烟花三月,如烟似雾的柳丝随风摇曳,宛如碧浪翻空,在那望不尽的柳荫深处,时而传来呖呖的莺啼声,清脆悦耳十分动人,“柳浪闻莺”即源于此。

三潭映月 又名小瀛洲,是外西湖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小瀛洲湖中有湖,岛中有岛,岛间桥栏相接 ,亭轩台榭点缀其间,水中金鱼嬉游,岸上金桂婆娑,柳暗花明风景诱人。湖面上有三座石塔,原建于宋,重建于明。塔高约2米,塔基为扁原形石座,塔身为球形,中空,四周环有五个小圆孔,塔顶作葫芦形。每至中秋月夜,放明烛于塔内,洞口蒙以薄纸,灯光外透宛如15个月亮,月光、灯光、湖光交相辉映,塔影、月影、云影融成一片,十分迷人。

西泠印社 位于孤山西部之巅,创办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是我国最早研究金石篆刻的一个学术团体。它在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开展篆刻创作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社址倚山而建,园林布局小巧玲珑,白墙素影,淡雅高洁,步道铺砌块石,廊架缠绕藤萝,花影遍地,环境幽美,为孤山园林的精华所在。山间有竹阁,柏亭、四照堂、华严经石塔、汉三老石室等古迹。

孤山 位于西湖西北角,四面环山,一山独峙,山虽不高,但却是总览西湖景色最好的地方。孤山既是风景胜地,又是文化荟萃之处,南麓有文澜阁、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馆和中山公园,山顶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墓,东北坡有放鹤亭等。其中放鹤亭为纪念宋代隐逸诗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和鹤子之传说。亭外广植梅花,为湖上赏梅胜地。西湖雪景,历来受人称颂。“断桥残雪”的意境尤为脍炙人口。

白堤 全长1千米,东起断桥,经锦带桥而止于平湖秋月。白堤横亘湖上,把西湖划分为外湖和里湖,并将孤山和北山连接在一起。白堤在唐代原名白沙堤,宋代又叫孤山路。明代堤上广植桃柳,景色绚烂,故又称十锦塘。平静坦荡、景色秀美的白堤,堤上内层是婀娜多姿的垂柳,外层是绚丽多彩的碧桃,远望如一条彩色的锦带。逢春日,暖风熏面,景致绝佳。
平湖秋月 在白堤西端,为西湖十景之一。临湖筑有御书楼,楼前平台伸入湖中,三面临水,台与湖面相平,是赏月观景的胜地。在皓月当空的秋夜,湖平如镜,清辉如泻。前人有诗云:“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最宜秋”。

黄龙洞 位于栖霞岭麓,洞外树有杏黄旗。有人说,西湖洞景,南属烟霞,北推黄龙,可见其景不凡。黄龙洞本为道洞,后改为工人游览的园林,内有黄龙吐翠、方竹园、卧云洞等景点。黄龙洞中黄龙吐水处的假山,全部用混重的黄沙石依天然山势叠成,是西湖假山洞景中规模最大一处。假山半腰有一人工砌成的山洞,即古黄龙洞,山顶还有个宽敞的洞壑,常有雾气弥漫,名卧云洞,电影《白毛女》中喜儿与大春山洞相会等镜头就在此拍摄。黄龙洞今以民俗游览为特色,每天吸引很多游客。

岳庙、岳坟 位于栖霞岭南麓,面临西湖,是纪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祠庙,主殿忠烈祠中有岳飞坐像,上悬“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岳王庙西有岳坟,墓道阶下两边的铁栏里围着害死岳飞的四个奸贼的铁像:秦桧、王氏、张俊、万俟?c。他们都反剪双手,跪在墓前,受尽人们唾骂。正如岳墓门上刻着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飞来峰 山体由石灰岩构成,与周围群山迥异。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宏道曾盛赞:"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飞来峰奇石嵯峨,钟灵毓秀,在其岩洞与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时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造像最为珍贵,堪称我国石窑造像艺术中的瑰宝。飞来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绿荫深处,泉水晶莹如玉,在清澈明净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喷薄而出,无论溪水涨落,它都喷涌不息,飞珠溅玉,如奏天籁。明代画家沈石田诗云:"湖上风光说灵隐,风光独在冷泉间。"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

灵隐寺 位于杭州西北,前临冷泉,面对飞来峰,寺始建于东晋,属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为西湖第一名胜。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其清代康熙手书。当年康熙南巡至杭州,登上北高峰,触目所见,云林漠漠,烟雾飘渺,而灵隐寺隐现于其中,遂即景题署此四字。正殿大雄宝殿为单层三檐歇山式建筑中,高达33.6米,其规模之巨,为国内罕见。

曲院风荷 在灵隐路洪春桥畔,据说南宋时有一处官家酿酒作坊,坊内与金沙涧相通的池塘种满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们称之为“?D院荷风”。旧时的曲院风荷,仅一碑一亭半亩地,局促于西里湖一隅,颇有些名不副实。清康熙年间,在苏堤跨虹桥畔的岳湖种荷花,并建亭立碑,题为“曲院风荷”,此景遂复。今天的“曲院风荷”仍以荷花为主景,建有五个荷花池,分别栽植红莲、粉莲、白莲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种品种。全园又分为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滨湖密林等5个景区。每当夏日,荷花开放,满眼翠盖红妆,香飘数里。

玉皇山 矗立于西子湖与钱塘江之间,海拔239米,巍峨挺拔,风起云涌之时,轻雾细雨扑面而来,但见耳边轻风徐徐,眼前一片江天浩瀚,在山顶便可享受“临镜映西子,听涛倚钱塘”之乐。
玉皇宫 曾经是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真武殿、大罗宝殿、三清殿等至今仍能让人回想玉皇山的宗教景观。玉皇山上树多林杂,一年四季山色不同。春天,开满山的野杜鹃,一丛丛,一片片,仿佛是绯红的云霞飘游在绿色的山林;夏日,山更深,林更幽,秋天,绿色还没褪尽,红叶就接踵而来;冬日,满山雪树,远远望去,宛若白云铺盖。倘若遇到几丝细雨,抬头一看,却又全无雨信,似乎此山真有无影列踪的烟云岚气在飘忽。从山腰望去,八卦四景尽收眼底,实有一眼见穿之感,凭栏远眺,浩渺的钱塘江、巍巍的六和塔,伴着松声竹韵,如登仙台,似驾云涛。堪称登玉皇山揽胜的一大奇观。
灵峰探梅位于西湖之西,灵峰山下青芝坞,为西湖着名赏梅胜地。后晋开运年间建有灵峰寺,现灵峰寺遗址,新建供赏梅的建筑群,有雅致的"拢月楼",入座既可赏梅,又可品尝青梅等。并修整了"洗钵池"、"掬月泉"等古迹,兼具山居园庭之胜。青山环抱,葱郁幽谷,草地如茵,梅林似海,楼阁参差,暗香浮动,景色十分诱人。

虎跑泉 与龙井、玉泉并列为西湖三大名泉,有“天下第三泉之称”。“龙井茶叶虎跑水”为“西湖双绝”。

龙井 在西部西山凤凰岭上,为西湖风景区三大名泉之一,泉水出自山岩石隙,清凉干冽,大旱不枯,四时不绝,取小棍搅拌井水,水面会出现蠕动的分水线。

烟霞三洞 除各种钟乳石外三洞各有其趣;烟霞洞以石刻造像闻名;水乐洞以足下潺潺流水声为特色;石屋洞则洞中套洞,别有情趣。

钱塘观潮 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位于杭州东北45公里海宁盐官镇,从明代起为观潮第一胜地,故亦称"海宁观潮"。观潮之日,尤在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几天,路上车如水流,人如潮涌。远眺钱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汹涌的浪涛,犹如万马奔腾,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达九至十米,确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势。不同的地段,可赏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观"一线潮",八堡看"汇合潮",老盐仓可赏"回头潮"。如此壮丽景观,世上只有二处,一是南美洲巴西的亚马逊河,一是钱塘江。为古今中外观潮者所倾倒,称为"天下奇观"。

除了西湖老十景、西湖新十景外,还有钱塘八景、杭州二十四景等,下面这个网页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因介绍的篇幅比较长,我就不转贴过来了,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打开来看看。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苏堤春晓

苏堤全长三公里,是北宋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空出的泥构筑而成的。故名之以“苏堤”。

早春四月,迎着熹微晨光,沿修长的湖堤漫步,但觉轻风徐来,十里垂柳飘忽。在轻烟薄雾中,灼灼红桃含露开放,宛若喷霞,景色着实娇媚迷人,而当春雨霏霏,透过袅娜柳丝眺望西湖,但见薄霭弥漫,渐远渐淡,景色更是奇幻诱人,被人称为“六桥烟柳”。苏堤连接了南山和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且花木一年四季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如诗若画的迷人风光,成了人们长年游玩的好地方。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前身是南宋的皇家花园--聚景园。解放后经整修,已扩建成为占地三百多亩的大型公园。这里以柳叶葱葱,莺声婉转而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春天的花园柳树荫荫,枝枝翠柳婀娜多姿,有些随风摇曳,更有临湖而植者,枝叶俯垂水面,远望如少女浣纱的“浣纱柳”。步履其间,浓荫深处的柳树给人以阵阵思绪,悦耳的莺啼声更是撩人遐想。柳浪闻莺现共分三组园景,即闻莺馆、友谊园和聚景园。这里引进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使园内景色越具诱人之处,以景寓意,情景交融,别有一番情趣。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花港观鱼

“卢园”是南宋内侍卢允升的私人花园,因其处有清溪自花家山流下,故名“花港”,花港观鱼,与苏堤前接,西山在北为其护屏,还有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两面镶着翡翠框架的镜子分嵌左右,全园分为鱼池古迹、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丛林区、芍药圃等七个景区。公园中部的南端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红鱼池。池中满蓄金鳞红鲤,池畔花木扶疏。游人投饵,群鱼争食,有声有色,赏心悦目。现公园的主景区为牡丹园,用牡丹、湖石等组成,小径迂回,布置紧凑有致。仲春时节,站在耸峙高处的牡丹亭向下俯视,但见大大小小的花坛间红夹绿,那灿若云锦的牡丹花千姿百态,斗奇竞妍,令人流连忘返。不久将再辟芍药圃,与牡丹亭相媲美。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在灵隐路洪春桥畔,据说南宋时有一处官家酿酒作坊,坊内与金沙涧相通的池塘种满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们称之为“曲院荷风”。旧时的曲院风荷,仅一碑一亭半亩地,局促于西里湖一隅,颇有些名不副实。清康熙年间,在苏堤跨虹桥畔的岳湖种荷花,并建亭立碑,题为“曲院风荷”,此景遂复。今天的“曲院风荷”仍以荷花为主景,建有五个荷花池,分别栽植红莲、粉莲、白莲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种品种。全园又分为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滨湖密林等5个景区。每当夏日,荷花开放,满眼翠盖红妆,香飘数里,池和池之间筑小桥相连,便于游人流连观赏,可以领略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迷人景色。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双峰插云

在洪春桥畔。双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别位于西湖之西南、西北。南高峰海拔256.9米,北高峰海拔355米。两峰遥相对峙,绵延相距十余里。旧时人们游湖多在春秋两季,每当欲雨未雨时,从湖上眺望南、北两高峰,但见云雾袅绕,双峰时隐时现,时露双尖,宛如峰插云霄,自然风光异常优美,峰势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后或阴翳多云天气,彩云、白云或浓或淡,忽缠忽遮,是云是山,一片朦胧。如一幅壮观的水墨淋漓而浓淡有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面前,气象万千,景观十分吸引人,便定为“西湖十景”之一,名两峰插云。后“两峰”改为“双峰”,从此这湖中之景便成为陆上之景。南高峰“揽长江若带,俯平湖如杯”北高峰称“钱塘之柱”,山间林木苍翠,有石磴数百级,曲折盘上山顶。张岱《西湖十景两(双)峰插云》: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它是由三座葫芦形石塔和“小瀛洲”两个部分组成。岛是明万历年间用疏浚的湖泥堆积而成,岛外又筑有环表堤埂,堤岛之间由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曲桥相连,构成了一个湖中岛、岛中湖的胜似仙境的着名旅游胜地,其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园林富于空间层次变化,造成“湖中湖”、“岛中岛”、“园中园”的境界。是我国水上景园的典范,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品,中秋之时,在塔中置灯烛,洞口蒙以薄纸,灯光外透,月光、灯光、湖光,月影、塔影、云影溶成一片,恍惚迷离,说不尽的诗情画意。登上小瀛洲,一路更有九曲桥、九狮石、开网亭、亭亭亭、“竹径通幽”、木香榭、迎翠轩、花鸟厅等,最后是我心相印这亭。这些建筑错落布置,极尽巧思,一路游赏,意趣无穷。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濒临外西湖,此地商阁凌波,绮窗俯水,平台宽方,视野开阔,中秋之夜,月白风清,湖水盈盈,坐在平台茶座上,仰看天上月轮当空,俯视湖中月影倒映,天上、湖中两圆月,交相辉映,有使人如入方寒宫之感。所以前人题有“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的楹联。而且假山叠起,四季花木,构成一处诗趣盎然的游览胜景。更令人寻访和体味的是其丰富的历史古迹和文化底蕴,令人想到南宋的望月亭,明代的龙王祠,和清初的御书楼。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雷峰夕照

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上的雷峰塔,相传为吴越王为庆黄妃得子而建的,故初名“黄妃塔”。但民间因塔在雷峰,均呼之为雷峰塔。塔共七层,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十分壮观。旧时雷峰塔与保叔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对,有“雷峰如老纳,保叔如美人”之誉。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故被称为“雷峰夕照”。至明嘉靖年间,塔外部楼廊被倭寇烧毁。塔基砖被迷信者盗窃,致使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倾圮。今政府批准复建。清人许承祖曾作诗云:“黄妃古塔势穹窿,苍翠藤萝兀倚空。奇景那知缘劫火,弧峰斜映夕阳红。”将重现雷峰塔与保叔塔隔湖对峙的景观。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南屏晚钟

南屏山横亘于西湖南岸,山上林木苍翠,秀石玲珑。山上有一净慈寺,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吴越始建,称“永明禅院”,饱经沧桑。寺内有宗镜堂、慧日阁、济祖殿、运木井等古迹,山门前有放生池。寺院原有铜钟一口,每天傍晚,深沉、浑厚的钟声在苍烟暮霭中回响,山回谷鸣,发人悠远的沉思,“南屏晚钟”因此得名。南屏山麓另一座着名的佛刹兴教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营,晨钟暮鼓,香烟烛光,南屏山从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断桥残雪

西湖雪景,历来受人称颂。“断桥残雪”的意境尤为脍炙人口。断桥残雪景观内涵说法不一,一般指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阴面仍有残雪似银,从高处眺望,桥似断非断。每当大雪之后,红日初照,桥阳面的积雪开始消融,而阴面还是铺玉砌玉,远处观桥,晶莹如玉带。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给人以生机勃勃的强烈属深刻的印象,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中国着名的民间传说《白蛇传》,为断桥景物增添了浪漫的色彩。洪丞《断桥闲望》诗云:“闲作步上断桥头,到眼无穷胜景收。细柳织烟丝易,青屏拂鸟影难留。斜拖一道裙腰绕,横着千寻境面浮。投者近来忘俗累,眷怀逋客旧风流。”

杭州景点门票及价格:虎跑梦泉:15元 灵隐寺:20元 岳坟:20元 千岛湖:110元 六和塔:15元 花港观鱼:10元 黄龙洞;15元 宋城:50元 未来世界:60元 三潭印月:20元 曲院风荷:10元 柳浪闻莺:5元 茶叶博物馆:10元 丝绸博物馆:5元
其它景点:天目山,莫干山,九溪十八洞,瑶琳洞仙境风光,净溪寺,灵山洞,胡庆余堂博物馆,良诸文化遗址,杭州东园,东文文化园。

❾ 东莞社保退保

这个很容易的,你在离职的时候,公司在给你最后一次工资的时候也会顺带把你的社保退保资料给到你,上面有具体的领取金额和领取地点。东莞领社保的地方也很多,主要看你在哪个区域:

市社会保障局
地址:东莞市东城大道168号(雍华庭对面,广发行楼上)
公交线路:C1、3路、4路、L5、16路、21路、37路、47路,在雍华庭站下车
退保取款银行:广发行城中支行(东城大道168号市社保局楼下)
职医保报销取款银行:(市属银卡、子女医疗银卡)广发行城中支行
(东城大道168号市社保局楼下)金卡可以在全市发展行取款。

南城分局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袁屋边宏北路2号(东莞市南城汽车客运站斜对面)
咨询电话:22418991
公交线路:市公汽C3路39路,诺基亚站下车
退保取款银行:东莞银行中心区兴华支行(东莞市南城科技大道家居装饰城A-1商铺)
职医保报销取款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新城支行(新城市中心区元美中路稻花村6-8号)

东城分局
分局地址:东城大道综合服务楼(新世界花园对面,东城区府旁边)
咨询电话:22312301
公交线路:市公汽3路,C1路,L5路,21路,K1路,16路,新世界花园站下车
退保取款银行:东莞银行东城新城区支行(东城大道金泽花园一楼)
职医保报销取款银行:广发行城中支行(东城大道168号,市社保局楼下、雍华庭对面)

莞城分局
地址:莞城旗峰路309号浩宇大厦二楼
咨询电话:22385210
退保取款银行: 广发行城中支行(东城大道168号市社保局楼下)
职医保报销取款银行:广发行莞城支行(胜和大厦一楼)

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