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手房量价齐跌,打新暴利受限,“炒房第二城”也凉了
杭州楼市长达5年只涨不跌的神话终于破灭了。
虚火旺盛的杭州二手楼市,进入了量价齐跌的下行通道,预计8月成交量相比4个月前腰斩,不少大户型业主开始降价百万出货,有热门小区房价跌了三成。
在2015年触底后,从2016年开始至今杭州楼市已经度过5年“慢牛期”,杭州牛市周期之长,已经远远超越了北上广深。
根据安居客数据,杭州房价均价从2016年1月份的17271元/平方米,一路涨至今年8月份的31667元/平方米。根据中国房价行情网,杭州住宅平均单价从2017年时的两万出头达到了现在的接近38000元/平方米。受到城市规划概念利好,部分热点板块涨幅更是惊人。
疯狂抢人、天量卖地,一二手严重倒挂导致“打新”谋求暴利的风气充斥全城,曾经的电商网红之城被贴上如同深圳一样的“炒房之城”标签。
“8·5调控新政”出台后,“万人摇”消失了,二手房价格下行,杭州楼市正在重回正轨。
二手房“逃顶”时刻提前来临
“很多杭州人都认为亚运会是楼市‘逃顶’最后机会,没想到这个时刻提前来了。”去年“打新”了杭州一套房子的新杭州人牛薇对第一财经说。
在“8·5楼市新政”出台后,杭州大约30%的房票被废,随即2万多套新房集中入市,让虚高的二手房市场雪上加霜,终于有业主按捺不住开始降价。
新政颁布首日,杭州就有多达711套二手房降价,是涨价房源的4倍多。降价也卖不动,成了杭州二手楼市的常态。
在杭州价值最高、最热门板块钱江新城,近一个月不少豪宅房源开始降价。
“我这边一套总价3150万的房子,上周业主降价100万;还有一套1550万的房子,在调控出台5天以后降了50万。这几套房子近一个月都只有个位数的带看,基本没有成交意向。”杭州钱江新城一家中介门店的经纪人告诉第一财经。
大热板块钱江世纪城有亚运会概念加持,红盘不断,但二手房也进入下行通道。“有一套900多万的房子,业主一直在纠结要不要降价,降10万、涨5万这样反复操作,但是新政以后还是一下子降了20万。最近一个月很多带看是0的房源,我们也会打电话劝业主把价格再下调些。”钱江世纪城板块一位中介表示。
从杭州二手房过往成交历史看,月成交量达到12000套,是历史较高水平,而6000套则是成交低位。这样大的起伏在不到半年间已在杭州市场上演。
今年3月,由于大批购房者在1月-2月的一轮楼市“打新”中铩羽而归,杭州二手房市场迎来一波高潮,当月成交超过11500套,4月为10029套,但之后就在不断下滑。
5月份,杭州二手房成交量跌破一万套,为9013套;6月份成交量仅剩8000多套;7月实现四连降,只有6314套。8月前三周颓势加剧,全月预计大概率跌倒6000套以下,同比也大降约40%。
从4月到8月,杭州二手房市场成交量“腰斩”,上一次月成交量跌破6000套还是三年前。
一开始多数业主还抱持惜售心态,市面上降价房源非常少,到了7月份,由于对调控政策有预判,杭州所有区域内的降价小区数量均已超过涨价小区,降价趋势十分明显。
根据中国房价行情网,今年7月杭州13个区县中,只有四个区的平均单价是环比上涨的,还有9个区均下跌,最高环比跌幅接近7%。
根据杭州当地媒体报道,跌幅最大的小区是滨江区缤纷西苑,跌幅为30.71%,杭州主城区大户型二手房降价百万也不是个案,城西的文鼎苑、拱墅的合景天銮等小区都有降价超过100万的二手房。
“房子是这几年来杭城最热话题,但大家肯定不认为房价能一直涨,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很多城市在办完大型运动会以后,房价就会下跌。”牛薇说。
在一些市民眼里,部分热点板块过去几年涨幅尤其惊人。钱江新城,从五年前单价约4万多元,涨至现在挂牌价普遍超过10万元/平方米;钱江世纪城,借着亚运会的东风,从2016年是两三万的价格,涨至如今二手挂牌价达八九万;未来科技城从2.5万元涨至6万元;不限购的临安近5年从7000元/平方米的均价涨到现在的两万均价,房价翻了3倍。
“我希望杭州的房价能跌一跌,现在很多板块的二手房价是虚高的,根本不合理。这次楼市调控新政终于没有玩虚的,确实让杭州楼市降火了。”在一家国企工作十多年的杨蔓已经在杭州买了两套房,手中没有了房票,她认为二手房价虚高对有意置换的市民来说并无好处。
红盘“打新”信念正在动摇
杭州楼市有个热门词汇——红盘。
不是区位好、质量好或者开发商品牌响,就能被称为“红盘”。在杭州买房,要学会区分红盘、伪红盘、粉盘、鸡肋盘。红,代表着热度,即参与打新的人数是否远远超过预期,如果出现上万人报名登记,楼盘就稳居红盘范畴之内。
杭州第一个“万人摇”红盘是良渚的融信澜天,当时冻资刚开始实行,浩浩荡荡的摇号大军挤满了杭州各大银行,后来,杭州人对这种现象已见怪不怪。
红盘背后,往往是板块内一二手房的严重倒挂。严重到什么程度?很多杭州人认为,只要打新到一套红盘的房子,纸面财富就能增加几百万乃至几千万,相比上班挣钱来说这才是真正的“躺赢”。还有不少外地人把户口迁到杭州,就是为了挣一次楼市打新红利。
比如核心板块钱江新城,一二手房的最高价差达到了6万元/平方米,新房限价7万元/平方米,板块内部分次新二手房单价高达十二三万。对于购房者来说,“买一套、赚一套”的心理预期强烈。
因此,虽然北上广深、苏州、南京都经历了楼市周期波动,从2018年4月起实施购房摇号的杭州,其楼市热度却经久不绝。
而动辄5%以下甚至1%以下的中签率,也让很多急着买房的购房者流向了二手房市场,板块内二手房又因为新房的难买程度而继续抬价,新房因二手房房价上涨而更加火爆、去化更快。
如今,随着二手房市场量价齐跌,红盘的倒挂神话也在破灭。
原本市场期待度超高的“亚运村三兄弟”,在“8·5新政”后,4300多套房源一次性集中入市。按照杭州奥体板块的一二手倒挂价差来算,无论摇中哪一套,都能“赚”个三五百万。结果,红盘“褪色”,最终登记情况略冷,已结束登记的绿城桂冠东方首批房源整体中签率高达15.2%,既不触发限售,也不触发拼社保。
“我幸运地摇中绿城亚运村第一批的大户型,但是最终放弃了。”在一个杭州本地购房群中,网友“晓艾”对第一财经说。
晓艾表示,亚运村大户型房源非常好,但是自己预算不够,摇中后,他一度想找亲朋好友合作购房,结果被拒绝了,“这在以前很难想象,现在大家都怕高位接盘,一是对虚高二手房的后市不太看好,二是现在杭州的贷款利率也非常高,超过6.2%”。
杭州人民可以参考的一个城市是深圳。一年多前,深圳也有严重的一二手倒挂和“万人摇”现象,在经历严厉调控后,深圳二手楼市速冻。
“最近一直有消息在传,说杭州也可能学习深圳,出台二手房指导价,这可是针对房价虚高的大杀器。”晓艾表示。
今年3月,杭州就已经开始管控二手房房价,要求中介机构不得受理并对外发布挂牌价格明显高于合理成交价格的房屋信息,所有二手房挂牌之前,都必须通过官方二手房备案系统审核。这被称为二手房价管控的“杭州模式”,相较深圳模式更温柔一点,但很难说更严厉的调控是否已经在路上。
卖地第一城
5年前,作为电商网红之城,拥有数量较多的新兴科技企业,且房价低于一线城市,杭州被很多青年人才视为友好的安家落户之地。
而现在,经历疯狂抢人、天量卖地、调整区划等一系列“精准”的操作,杭州维持了超长周期的楼市慢牛。一次次楼市“万人摇”、上千万元的“炒楼”暴利以及火爆的土拍,让杭州短期很难撕下“炒房之城”的标签。
从2017年起,杭州开始领跑新一线城市的抢人大战,并且不断放宽落户条件,至2019年时只要求大专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即可落户。
到了2020年,杭州常住人口达到1194万,比2010年多了324万。这三百多万人,大部分都是2017年以后才涌入杭州的。
从2011-2014年,杭州每年新增常住人口仅为3.76万、6.4万、4.2万、4.8万人、12.6万人。
根据杭州发改委统计数据,到了最近五年,杭州年均增加了55万人!人口突然大量涌入,造成了短期楼市供不应求的局面,杭州二手房房价的暴涨也正契合人口上涨周期。
吸入人口的同时,杭州开启了天量卖地。2018年,杭州卖地揽金2440亿元,超过北上广深;2019年全年卖地2840亿元,再居全国首位;2020全年卖地收入2500亿,仅此于上海,是深圳5倍;今年上半年,卖地收入超过2000亿,又回到了全国第一。
配合大规模卖地,杭州调整区划,扩大城区面积,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未来科技城、钱塘新区、奥体、城西科创大走廊、杭州云城等各种板块崛起,一方面,基础建设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布局趋向更合理;而另一方面,许多热点板块的房价被炒至虚高。
今年5月,杭州第一次集中供地,又创下一个全国揽金第一名的纪录,44宗土地到达封顶价,多个板块创楼面价新高,但这也许是杭州土拍最后的疯狂。
杭州地价高到本地房企都受不了了。宋都股份宁愿损失5000万保证金也要退地,本土房企“老大哥”滨江对投资者公开诉苦称拿地利润率只剩下1%-2%,也有外来拿地房企测算要亏损10%以上。
原本房价相对友好的杭州,成为了处处炒楼市概念的城市,就连去年蚂蚁集团筹备A H股上市,都成为了未来科技城板块楼市炒作的理由,结果蚂蚁上市之路中断,杭州楼市现在也终至拐点。
最新的消息是,杭州重新发布第二批宅地集中出让公告,未来土拍不会再有超过15%的溢价。
㈡ 杭州五月份房价有涨吗
杭州5月二手房均价27855 元/m
杭州4月二手房均价27600 元/m
环比上月上涨0.92%
㈢ 70城房价出炉,62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哪些城市涨幅最大
有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了70城的房价,在这个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有62个城市的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其中涨幅最大的城市,就是一线排名靠前的几个城市,他们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也由此可见,在这些一线发达城市,大家对于房产的需求量仍然很大,而正因为大家的这种需求量,所以导致出现这种增长趋势,对于房产行业的发展来说,这是非常有利的,然而对于我们广大消费者而言,这个也是非常不力的,是啊,房价上涨,意味着,我们购房成本的增加,这压力可不是一点点的大啊,那么大家是否知道,除了这些因素,还有哪些因素会导致房价上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聊一聊。
当然除了这些,可能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导致其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说决定房价的因素有很多,哪怕是同一个区域,都有可能存在不一样的房价,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㈣ 2021年4月全国70城房价出炉,哪些城市的房价涨幅较高
2021年有70座城的一个房价已经出炉了,那么房价涨幅最高的其实是重庆市。四川重庆它的环比上涨幅度达到了1.4%,重庆的房价我想大家也清楚,重庆它是一个直辖市,不了解不知道,只有了解了,那么才知道重庆它的一个房价具体是在什么一个价位。根据网络上的一些消息,重庆朵力迎宾大道,那里有一个楼盘大概是11,700多块钱一个平方,天怡碧桂苑的房价是9000多块钱,有的涨幅达到了9%,有的涨幅达到了10%。重庆市在全国70多座城市当中涨幅排行第一,那个可不是开玩笑的,对于我们这些买不起房的人,终究是买不起呀。
接下来是北京,北京的一个房价上涨的速度是在0.6%,这个还算是控制的相当不错的,毕竟是首府房住不炒的政策实施的比较好。现在一直提倡房住不炒,稳房价,对于房价上涨不会像以前那样子一年涨幅达到30%,甚至达到了50%,根据现在的政策落实,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形。
㈤ 3月份70城房价出炉,这一数据透露出了哪些信息
3月份70城房价出炉,这一数据透露出了哪些信息?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调控政策释放压力的城市中,3月石家庄、南昌、济南、青岛的新房子环比价钱已至上涨,杭州、成都等网络热点二线城市房子价格上涨的力度比较显着。一方面可以看得出调控政策释放压力针对一部分城市的功效早已呈现,另一方面网络热点二线城市的恢复主要表现显着好于预估。但福州、哈尔滨、大连等城市的新楼盘价格环比下挫仍然不断,这种城市的释放压力现行政策大多数在3月颁布,预估4月、5月的销售市场或有反映。
㈥ 省会城市房价变化榜出炉,哪些城市分别名列前茅
广州、杭州和南京主要排在前几位,而之前暴涨的武汉和郑州已经跌落到了中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实全国主要的省会城市的房价变化并没有那么大,有些城市的房价甚至出现了小幅回落的状况,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郑州和武汉,这两个地方已经跌了2%左右。
全国省会城市的房价变化已经出炉。
首先需要强调一下,这个数据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方数据,是一项关于二手房销售的房价情况。从这个数据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广州和杭州的房价依然非常高,处在了历史比较高的位置,同比上涨了8%~10%。这个数据对于广州和杭州来说依然非常高,因为目前这两个地方已经经过了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按理说应该会出现下跌的行情,不应该继续上涨。
㈦ 杭州跟广州的房价是多少
搜房广州二手房网数据显示,广州二手房均价为13988元/平米,环比上涨0.7%。白云区均价达12017元/平米,涨幅全市最大。荔湾区均价达12330元/平米,涨幅全市第二。越秀区均价达18181元/平米,逼近两万,全市最高。
㈧ 15个新一线城市最新房价:9城超两万
除一线城市外,新一线城市也是当下人口流入的重点地区。那么,新一线城市的房价水平如何?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了中国房价行情平台上15个新一线城市的平均单价数据发现,有9个城市超过了2万元/平方米,其中杭州位居第一,南京第二,中西部的武汉和西安均价也都超过了2万元/平方米。
根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近期发布的《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成都、杭州、重庆、西安、苏州、武汉、南京、天津、郑州、长沙、东莞、佛山、宁波、青岛和沈阳成为了2021年的新一线城市。
杭州第一南京第二
数据显示,目前15个新一线城市中,9个城市超过了2万元/平方米,其中,杭州和南京这两个长三角的特大城市超过了2万元/平方米。杭州以每平方米37558元位居第一。自从去年底杭州房价超越南京后,目前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拉大,杭州房价每平米比南京高出3500元。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引领下,杭州经济快速发展,收入水平较高,人口大量流入,房地产市场也较为火热。杭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1120亿元,同比增长28.1%,两年平均增长16.6%,占GDP的26.7%。相关产业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同比增长39.8%,两年平均增长14.4%。
根据智联招聘7月2日发布的《2021年夏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杭州的平均月薪达到10499元,仅次于北上深,位居全国第四。
今年的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0年,杭州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持续增大。2020年,杭州市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43.6万人,人才净流入率持续保持全国第一。
南京以每平方米34016元位居第二。2020年南京实现GDP14817.95亿元,经济总量继2016年首次进入全国GDP万亿元俱乐部城市后,又首次跻身全国十强之列。南京土地市场也较为火热。今年5月20~21日,经过两天激烈竞拍,南京首批集中供应的51宗住宅用地全部成功出让,总揽金992.516亿元,整体溢价率18.15%。
为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7月15日晚,南京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规范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报名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针对部分关注度较高的商品住房项目,采取集中供应方式上市销售”。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认为,一方面限制申购人仅可参加一个集中供应项目的购房报名,特别是在集中供地背景下可能带来的项目集中入市,此举可从一定程度上避免市场热度虚高,引导购房人理性选择。同时,搭建新房线上购房平台将更利于优先保障“无房家庭”等刚需购房者权益,这也是南京5月28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无房家庭购房工作的通知》的进一步补充和优化。
西安武汉均价超2万
值得注意的是,9个单价超过2万元/平方米的新一线城市中,前7个均来自东部沿海地区。此外,来自中西部的武汉和西安单价分别达到了20257元/平方米和20197元/平方米。
这其中,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6月西安新建商品房住宅销售环比上涨1%,同比上涨8.2%,这已经是西安新房连续63个月上涨。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对第一财经分析,西安房价上涨有几方面因素,其一是西安在2016年和众多省会城市相比房价偏低,例如当时武汉、郑州、合肥的房价都明显超过西安,低起点导致房价在近几年上涨态势表现明显。其二是西安的经济发展增速和人口导入增速在二线城市中都处于前列,导致房产的需求量常年保持高位,拉动房价不断提升。第三,西安也是房企重点布局的城市,部分区域发展快速,加之新房集中供应,导致板块的热度上升较高,也在一定程度推升了房价表现。
在楼市面临上涨压力的情况下,西安的楼市调控也在不断升级。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7月8日发布的《关于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的通知》明确,西安市房产交易管理中心以住宅小区为单位,充分参考二手住房网签成交价格、评估价格等因素,经调查分析,形成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涉及二手房交易各环节的有关机构要将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作为参考依据,引导二手住房理性交易,稳定市场预期。房地产经纪机构、房地产网络信息发布平台要对已挂牌房源开展自查,下架价格虚高的二手住房房源。
在榜尾端,有4个城市单价低于1.5万元/平方米,分别是长沙、沈阳、重庆和郑州,这些城市来自中西部和东北。其中中部强省会每平方米11065元,不到杭州的三分之一,在新一线城市中最便宜。
数据显示,2020年,长沙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477.60元,同比增长5.7%,收入水平位居中西部主要城市第一位,超过了东部沿海的青岛、天津、福州、泉州等地。不过,长沙的物价、房价都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
今年5月,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1新一线城市居住报告》统计出114个城市的居住负担情况。相比之下,长沙、沈阳、重庆的房价收入比相对偏低,其中长沙是典型的居住友好型城市,收入涨幅明显跑赢房价,房价收入比仅为6.35。
㈨ 杭州购房首现万人摇号了吗
摇号买房,似乎正成了一种潮流。截至目前,上海、南京、长沙、成都、杭州、西安、武汉和深圳8个城市实行摇号买房。但是摇号买房乱象频出,深圳楼盘摇号先交500万诚意金,西安出现摇号丑闻,杭州最为夸张:万人摇号买房。
一、二手房价格倒挂,同时二手房价格涨幅超新房。杭州某房地产中介人士表示,近期二手房市场开始出现惜售情绪,新房市场越热,二手房市场预期价位就越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杭州新房房价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0.3%,已连续下跌7个月。自2017年以来,杭州二手房持续上涨。同比上涨6.6%。4月二手房环比上涨0.8%,值得注意的是,二手房房价环比涨幅均超新房。
2016年杭州G20峰会后,杭州房价持续上涨,此后杭州出台了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杭州家庭限购1套,单身限购1套,外地人购房需缴纳2年社保或个税,同时限购1套。同时提高贷款比例,大部分商贷首付60%。限购限贷提高购房成本打击炒房客,从逻辑上讲,杭州即使一、二手房价格倒挂,应该也很难出现万人排队买房的盛况。
其实,杭州买房家庭很多是拆迁户。据悉,2017杭州拆迁量最大的一年,媒体戏言满城尽是拆迁户。2017年杭州发布《杭州市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主城区城中村改造五年攻坚行动计划,多个城中村在改造名单中。2017年杭州市区拆迁力度空前,可能有5万多户。拆迁的基本都是城中村,居民大多两代人甚至三代人居住在一起,目前杭州实行货币化安置,拆迁导致大量住房需求被释放。杭州拆迁户资金雄厚,持币进入楼市,由此出现万人摇号的状况。供不应求,杭州房价上涨在所难免。根据规划,未来城中村改造将不断推进,拆迁户将大量涌现。
杭州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是土地出让金上涨。据中指院数据,2017年,杭州(范围含十区三县市)共成交288宗地块(同比增17.55%),总成交金额2262.1亿元元(同比增37.28%)。2018年4月,杭州土地出让金179亿元,同比上涨237%。截至目前,杭州市区今年成交85宗地块,其中涉宅用地有56宗。面粉上涨,面包岂有不涨的道理。
杭州房价持续上涨,从长远来看,杭州楼市也存在潜在的风险。大部分购房者多是投资性购房和恐慌性购房,购房人群多为拆迁户。这批人购房完毕之后,未来几年市场购房预期可能会明显下降,毕竟杭州房价高,杭州普通工薪一族购买力有限,未来有能力接盘的人群比较少。杭州购房,投资需谨慎,刚需还是尽早上车。
㈩ 调控显效:7月70城房价涨幅整体回落 热点城市“降温”
8月16日,国家统计局“7月70城房价变动”数据出炉。根据其发布的《2021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今年7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涨幅总体回落。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解读称,7月份,从环比来看,各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回落或转降;从同比来看,各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回落或与上月相同。
北上广新房价格涨幅回落,青岛、海口等领涨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7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环比分别上涨0.8%、0.4%和0.2%,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1、0.1和0.8个百分点;深圳上涨0.5%,涨幅与上月相同。
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分别上涨0.4%和0.2%,涨幅均比上月分别回落0.1个百分点。
“根据简单算术平均计算,从7月份一、二、三线城市的房价环比涨幅数据看,分别为0.5%、0.4%和0.2%。从涨幅的变动情况看,三类城市均出现了涨幅收窄的态势,这也说明当前此类城市都面临降温的可能。尤其是从7月份交易数据看,各类大城市成交行情是弱于预期的,也容易带动房价涨幅收窄。”某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在热点城市新房涨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青岛、海口、银川的新房房价均环比上月上涨1%,领涨全国。此外,无锡、北京、长沙的新房房价环比涨幅分别为0.9%、0.8%和0.8%。
对此,严跃进分析称:“青岛、海口和银川成为7月份房价上涨最快的城市。过去曾经有‘南强北弱’的说法,但6月的济南和7月的青岛数据,也都说明北方部分城市房价也有炒作的现象。类似海口和银川的房价炒作,或也意味着近期政策收紧的概率加大。”
全国二手房价全面回落,深圳出现“三连跌”
在二手房市场方面,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二手房房价涨幅均有回落,而深圳成为一线城市中唯一一个二手房房价下跌的城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和上海环比均上涨0.7%,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6和0.3个百分点;广州上涨0.6%,涨幅与上月相同;深圳下降0.4%。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称:“一线城市一、二手房价格涨幅环比纷纷回落,值得关注的是深圳二手房价连续三个月环比下跌。深圳调控的作用显现力正在不断体现,预计后续一线城市降温将是个大概率事件。”
7月份,深圳二手房价已连续第三个月下跌。
同时,二、三线城市二手房市场也进入降温渠道。二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转为下降0.1%。
“三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由涨转跌,显示出三、四线热点城市政策升级打‘补丁’的效果亦在不断显现。从近期被约谈的城市来看,三四线城市亦有覆盖,这也预示着更多三四线城市房地产调控的覆盖面会进一步扩大,市场降温的步伐会加快。” 张波表示。
从单个城市来看,海口、长沙、北京、上海四个城市的二手房房价环比涨幅居前,而深圳、昆明、岳阳、南充等城市二手房下跌比较明显。
严跃进分析称:“从二手房的价格涨幅环比数据看,海口属于涨幅较大的城市,这也说明近期此类城市也需要强化对于二手房的管控。而从跌幅排行看,需要重点关注岳阳和深圳。其中岳阳近期出现了‘限跌令’,一手房的不景气和恶性竞争,对二手房市场产生冲击。而深圳作为全国首个出台参考价制度的城市,当前二手房市场明显也在挤泡沫。”
二手房市场降温主要源于调控政策的持续发力。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2021年以来,特别是最近几个月,全国超过20个城市发布了针对二手房的调控政策测,其中,西安、杭州、东莞,深圳等城市发布了二手房限价政策,另外包括北京、上海等城市也针对二手房市场进行管控。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二手房市场已经占据了市场的主体地位,价格管控的确有利于市场的稳定。”
业内:下半年楼市降温将是主基调
“从房价上涨城市数量看,7月新建住宅51个城市,二手房住宅41个城市,都是年内最低,而且相比上半年都有非常明显的减少;而新建住宅16个城市下调,二手房有26个城市下调,也都是2021年最高,整体来看,房地产调控对于房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张大伟表示。
据中原地产统计,1月-7月房地产调控已经累计达到352次,平均每月超过50次房地产调控,体现了房地产政策的严格趋势。
“越来越收紧加码的调控政策有望平稳市场。一线城市是2021年上半年房价上涨龙头,针对经营贷、二手房定价混乱、学区房等调控政策的不断叠加,已经使得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放缓。预计2021年下半年一线城市大部分将进入调整周期。”张大伟预计。
对于未来的楼市走势,张波认为,预计在密集的调控压力下,三季度房价上涨的压力明显趋缓。更为重要的是,22城集中供地的土地政策面临调整和完善,不只单一在限地价上做文章,强调更细致深化房地联动调控机制,会进一步提升对房价长期稳定的预期。
新京报记者 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