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明湖导游词100~~50
南明湖贯穿丽水境内的浙江省第二大河瓯江,发源于庆元与龙泉交界的百山祖北麓锅冒尖,自西向东流,流经庆元、龙泉、云和、丽水、青田、永嘉、瓯海、鹿城、龙湾等,出温州湾入东海,干流全长388公里,俗称“八百里瓯江”。瓯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8℃左右。雨量充沛,多平均降雨量为1745.8毫米。其中丽水苏端口至开潭电站大坝段瓯江因开潭水利枢纽的蓄水而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工湖,称为南明湖。南明湖湖岸线全长约16公里,湖面宽度200—400米不等,湖区水域面积将达5.6平方公里,与杭州西湖水域面积相当。汇入南明湖的支流主要有好溪和宣平溪。
南明湖地处瓯江中游段,贯穿丽水城区,沿线自然风光旖旎,汇集了大溪、好溪、琵琶圩、中岸圩、古城岛等众多的自然真山真水要素,湖区水质清纯,湖区的湾、港、汊、岛、堤、滩等各具水景形态;四周山峦起伏,奇峰叠翠,空气清新,林丰木华。其自然风貌集隽秀、幽奇、旷清于一体,特别是水质的奇佳、环境的奇清、风光的奇秀,兼具湖光、山色、林木之美,较之华东地区水网平原湖区和浙江省湖区更富有个性特色。南明湖是以“湖、岛、山、城”风光为核心资源主体的景观构造载体。同时环湖又具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人文景观、历史遗迹众多,是瓯江历史文化长河中最为璀璨的一段河流。丽水城市发展的历史也是择水而居,以大溪两岸不断繁衍生息的历史。南明湖环湖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丽水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处在小白岩和琵琶圩之间的吕步坑古窑址始于六朝晚期,是目前瓯江中、上游的窑址中时代最早的一处。与吕步坑村隔江相望的桃山山石林立,上有石刻和雕塑多处,其后就是三岩寺风景区,为近郊旅游胜地。南明山为浙南名山之一,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山上建有仁寿寺和千里亭等建筑,其中摩崖石刻有较高的社会文化价值。与南明山隔江相望的万象山嵌入城区,与小括苍(西山)岗阜相连,此山俯临市区、近揖瓯江,宋、元、明、清以来相继建有万象楼、崇福寺、一览亭、烟雨楼、大观亭、秦淮海祠、洞天楼等处,目前也将规划重修。南明山东边的巾子山顶建有巾山塔,迄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另一古塔厦河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形成独特的 “一湖双塔三岛四山”的南明湖景区格局。
南明湖是丽水山水生态城市构建的核心。良好的山水生态城市环境是丽水城市最为珍贵的城市资源,也是对外开放战略和旅游兴市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南明湖环湖自然景观和环湖文化底蕴品质卓越,湖光山色和人文精神相映生辉,丽水城区可谓“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南明湖就象一颗明珠镶嵌其中。目前,南明湖景区开发、建设正着手在编制一个高标准的规划,相关职能部门拟建立一个国家级的南明湖水利风景区。
B. 丽水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丽水的地级市,不属于哪个市,属于浙江省。
丽水市设莲都区1个市辖区,截止到2019年6月3日,辖青田、缙云、遂昌、松阳、云和、庆元、景宁7县,代管辖龙泉1市。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全市共有53个镇(畲族镇1个)、90个乡(畲族乡6个)、30个街道、126个居委会、2725个村委会。
1、莲都区::紫金街道办事处、岩泉街道办事处、万象街道办事处、白云街道办事处、联城街道办事处、南明山街道办事处、碧湖镇、大港头镇、老竹畲族镇、雅溪镇、太平乡、仙渡乡、峰源乡、丽新畲族乡、黄村乡。
2、青田县::鹤城街道、瓯南街道、油竹街道、温溪镇、东源镇、高湖镇、船寮镇、海口镇、腊口镇、北山镇、山口镇、仁庄镇、万山乡、黄垟乡、季宅乡、高市乡、海溪乡、章村乡、祯旺乡、祯端口乡、舒桥乡、巨浦乡、万阜乡、方山乡、汤垟乡、贵岙乡、小舟山乡、吴坑乡、仁宫乡、章旦乡、阜山乡、石溪乡。
3、缙云县:五云街道、新碧街道、仙都街道、壶镇镇、新建镇、舒洪镇、大洋镇、东渡镇、东方镇、大源镇、七里乡、前路乡、三溪乡、溶江乡、双溪口乡、胡源乡、方溪乡、石笕乡。
4、遂昌县:妙高街道、云峰街道、新路湾镇、北界镇、金竹镇、大柘镇、石练镇、王村口镇、黄沙腰镇、三仁畲族乡、濂竹乡、应村乡、高坪乡、湖山乡、蔡源乡、焦滩乡、龙洋乡、柘岱口乡、西畈乡、埯口乡。
5、松阳县:西屏街道、水南街道、望松街道、古市镇、玉岩镇、象溪镇、大东坝镇、新兴乡、叶村乡、斋坛乡、三都乡、竹源乡、四都乡、赤寿乡、樟溪乡、枫坪乡、板桥畲族乡、裕溪乡、安民乡。
6、云和县:浮云街道、元和街道、白龙山街道、凤凰山街道、崇头镇、石塘镇、紧水滩镇、雾溪畲族乡、安溪畲族乡、赤石乡。
7、庆元县:松源街道、濛洲街道、屏都街道、黄田镇、竹口镇、荷地镇、左溪镇、贤良镇、百山祖乡、岭头乡、五大堡乡、淤上乡、安南乡、张村乡、隆宫乡、举水乡、江根乡、龙溪乡、官塘乡。
8、景宁畲族自治县:红星街道、鹤溪街道、渤海镇、东坑镇、英川镇、沙湾镇、大均乡、澄照乡、梅歧乡、郑坑乡、大漈乡、景南乡、雁溪乡、鸬鹚乡、梧桐乡、标溪乡、毛垟乡、秋炉乡、大地乡、家地乡、九龙乡。
9、龙泉市:龙渊街道、西街街道、剑池街道、石达石街道、八都镇、上垟镇、小梅镇、查田镇、安仁镇、锦溪镇、住龙镇、屏南镇、兰巨乡、宝溪乡、竹垟畲族乡、道太乡、岩樟乡、城北乡、龙南乡。
(2)杭州南明山属哪个区扩展阅读
丽水地处浙江省西南部,古名处州。据《名胜志》记载,“隋开皇九年,处士星见于分野,因置处州。”因少微星座的“人才之星”处士星明耀分野而设处州。市域面积1.73万平方公里,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占全国的1/600,全省的1/6)。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城”:
1、丽水是美不胜收的生态名城。
丽水有着无与伦比的生态优势,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山是江浙之巅,水是六江之源。长三角(江浙沪皖)最高的山在丽水,最清的水在丽水,最好的空气在丽水,瓯江、钱塘江、闽江、飞云江、灵江和福安江的源头都在丽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1.7%。
2、丽水是积淀深厚的文化名城。
丽水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地级市第一个民间艺术之乡,历史文化遗存丰富。蜚声中外的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被誉为“丽水三宝”。全市共有3项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丽水木拱廊桥、遂昌班春劝农),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造了全世界最古老拱形水坝、首批世界排灌工程遗产的通济堰;还有50个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15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是华东地区古村落数量最多、风貌最完整的地区,被誉为“江南最后的秘境”。
3、丽水是人们心驰神往的旅游名城。
丽水全域就是一个千姿百态的大花园,9个县(市、区)各具特色,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际休闲养生城市。全市有20家4A级以上的高等级景区,2725个美丽乡村镶嵌在绿水青山间,犹如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
参考资料来源:丽水市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来源:丽水市人民政府—全市概览
C. 丽水市南明山多高
南明山位于丽水市莲都区城南 1.5 公里,1985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12.2平方公里。
南明山与丽水城隔瓯江相望。山上寺阁掩映于丛林,古迹隐现于丹崖,素有“括苍之胜”美誉。登山有石磴道可循。半山有峭壁,雨后飞泉飘洒而下。宋时面壁建有漉雪亭。稍上有爽气亭,俗称半山亭。山上有巨石长10余丈,横架岩间召唤梁,称石梁。石梁上有名人真迹。
D. 南明山导游词 400字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导游。今天,就由我带你们去游览南明山。希望你们玩的开心! 南明山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城南 1.5 公里,传为晋代葛洪修道之处。是一个淡雅清新之所,山上云雾缭绕,寺阁掩映于丛林、古迹隐现于山崖,素有“括苍之胜”的美誉。南明山风景优美,是一处旅游胜地。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南明山脚下。等爬上这120步的石梯,就能观看到:爽气亭,石梁,印月池,石门和仁寿寺,还有摩崖石刻,云阁崖等多处风景点。 这就是石梁,石梁长十数丈,巨石凌空横亘,古人将它比作“半云”、“悬虹”,或者喻为“玉梁”、“仙桥”。 你们看,梁上还刻有题记二十处。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南明山上最高处的“云阁崖”,大家看,云阁崖刻有“灵崇”两大字,它是一块高16米,宽66米的崖壁,上面有多处名人崖刻,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沛的手迹最为珍贵,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好了,别的景点就不给大家一一介绍了,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
E. 浙江丽水市区有没有详细点的旅游景点信息
1、万象山公园。位于丽水市区西南隅,倚江而立,秀气逼人。宋、元、明、清以来,相继建有万象楼、崇福寺、一览亭、烟雨楼、大观亭、秦淮海祠,洞天楼等。山径迂回,古木参天,亭阁错落其间,素有“洞天烟雨”之称。1979年辟为公园,先后建有烈士碑、大观亭、望江亭、烟雨亭、得月楼、烟雨楼等。
2、三岩寺,在巨溪乡境内,离丽水市西部44公里,与着名景区东西岩为邻。该山雄伟峻峭,站在山巅,一览众山小,俯瞰四周错落群山,碧绿滴翠;迎云起雾涌,清凉袭人,心旷神怡。
3、南明山。在丽水城南2公里处北隔瓯江与城区相望。山上寺阁掩映于丛林,古迹隐现于丹崖,素有“括苍之胜”美誉。半山处有峭壁直立,稍上有爽气亭,俗称半山亭。又有巨石长十余丈,横架岩间,称石梁。石梁及梁下的印月池、稍上的高阳洞以及山顶云阁屋等处多存古人题刻,以宋代作者为主。印月池西有建于宋代的仁寿寺。南明山多象形怪石、石桥、飞瀑,其中以石景最为独特,为浙南名山。
4、东西岩景区。地处瓯江支流虎迹溪畔,位于丽水市区西北28公里的老竹畲族镇,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整个景区属典型丹霞地貌,因东、西两巨岩对峙而得名。她穹隆崛起、怪伟环峙、陡绝惊险、宏奇壮观,受到古今中外游客的赞赏。明朝进士何镗曾评论说:“青田石门最胜,缙云仙都最奇,而穹隆崛起怪伟环崎,莫过于宣邑东西岩。”
5、古堰画乡。位于距丽水市区二十公里的碧湖和大港头,核心区块包括大港头、堰头、坪地和保定范围,化积淀深厚,氛围浓厚。 “古堰”首先表明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有建于公元505年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有古街古亭古端口头、青瓷古窑址、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和古樟树群,形象地表达了该区块真山真水,自然古朴的江南古镇的美丽风貌。
6、白云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丽水市北,距城5公里,因山阿时有白云涌出,可占晴雨,故名。白云山古时为丽水八景之一,境内丛篁老数,敝日摇风,盛夏登临,清凉沁脾,1990年列为省级森林公园。有灵山寺、灵鹫禅寺、钟鼓楼等景观,并开发了白云竹径、水帘藏宝、绿海万象等景点景观。
去仙都风景在汽车东站上车,到缙云车站,再转车到仙都风景(很多车)
F. 浙江丽水哪个地方最漂亮
通济堰 通济堰位于丽水市碧湖镇堰头村边,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1962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大坝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 通济堰的堰史、堰规、筑堰有功者,均刻碑立于世。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 三岩寺 三岩寺 ,在太平乡境内,离丽水市西部44公里,与着名景区东西岩为邻。该山雄伟峻峭,海拔7238米,站在山巅,一览众山小,俯瞰四周错落群山,碧绿滴翠;迎云起雾涌,清凉袭人,心旷神怡。民国《宣平县志》载:“三岩在县东七十里,符岩(天师楼)之左,壁立千仞,山腰有洞,深五丈余,广亦如之,居民立胡公祀之。”胡公洞又称红军洞。进得洞中,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同志题写的“三岩寺红军烈士纪念碑”赫然而立。1930年9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十三军浙西三纵队指挥部扎营此洞。碑的背面,记载了当时红军的活动经过。 三岩寺边上有马腰峰,爬上马腰峰,竟倒吸了一口冷气:马腰的一侧,竟是刀削般的百丈深渊,深渊的一角,有两岩山夹一沟,既狭又深还长。而在沟一侧竖立着的,竟是那面赭色的,高152米,宽400余米的擎天大旗。这一刻,我感觉着那大旗正在猎猎飘动着,在引领着身后的千军万马。另外还有天师楼、大旗擎天、神龙峰、连环洞、饭甑峰、赤湖沉碧、赤岩寺、箬帽峰等……远看景区,峰峦相接,飘飘忽忽,雾岚如飘带般荡来荡去,仿佛仙女聚会,各显身手,共同纺织起一张魅力无穷的网。 南明山 南明山,位于浙江省丽山市莲都区城南 1.5 公里,传为晋代葛洪修道之处。今山顶云阁崖刻有“灵崇”两大字,传为葛洪所书。山上寺阁掩映于丛林,古迹隐现于丹崖,素有“廓苍之胜”美誉。 山与城之间有碧波涟漪的瓯江穿流而过8艚�嗤��赂笱谟吃诖粤郑�偶R�钟诘ぱ隆6杂谡庋�桓龅�徘逍轮���湃擞惺�凑眨骸昂上闵�壕玻��焓�河摹9哦纯湎杉#�橥せ碓俄�薄?山上的云阁崖、高阳洞和石梁的崖壁上留有晋以来历朝名人、学者和书画家的珍贵题刻,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芾的手迹最为着名。明人屠隆说“好借南明一片石,同垂名字照千春”,名流题咏,丘壑生辉,南明山摩崖石刻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南明山因摩崖石刻而增光生色,摩崖石刻又因葛洪、沈括和米芾的真迹而价值倍增。现在,整个南明山风景区已以她绰约多姿的独特风貌亭亭玉立于瓯江之畔,为浙南地区增添了一处旅游胜地。 南明山与丽水城隔瓯江相望。登山有石磴道可循。半山有峭壁,雨后飞泉飘洒而下。宋时面壁建有漉雪亭。稍上有爽气亭,俗称半山亭。山上有巨石长10余丈,横架岩间召唤梁,称石梁。梁上遍缀名人题刻,梁下为印月池,池畔有宋张康国摩崖题记。池西有献花岩、弥勒龛、石门和创建于宋代的仁寿寺。再上有高阳洞,洞壁多宋人题刻,其中有沈括、孙沔题刻和记载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和十六年当地两次水灾的长篇题刻。山顶云阁崖刻有传为葛洪书的“灵崇”两大字和传为米芾书的“南明山”三大字。
G. 浙江省内哪里比较好玩
浙江丽水好玩的地方有:云和梯田、万象山、石门洞、景宁、遂昌等。
H. 南明山的有关传说
南明山,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南环路,莲都区城南 1.5 公里,传为晋代葛洪修道之处。今山顶云阁崖刻有“灵崇”两大字,传为葛洪所书。山上寺阁掩映于丛林,古迹隐现于丹崖,素有“廓苍之胜”美誉。 古人有诗写照:“荷香僧院静,泉响石梁幽。古洞夸仙迹,虚亭豁远眸”。 山上的云阁崖、高阳洞和石梁的崖壁上留有晋以来历朝名人、学者和书画家的珍贵题刻。丽水南明山因摩崖石刻而增光生色,摩崖石刻又因葛洪、沈括和米芾的真迹而价值倍增。现在,整个南明山风景区已以她绰约多姿的独特风貌亭亭玉立于瓯江之畔,为浙南地区增添了一处旅游胜地。 南明山现存摩崖题记58处,主要分布在石梁、高阳洞、云阁崖三处:石梁现存题记20处,其中有北宋元?八年(1093年)处州太守关景晖的题刻。该题记已被磨去一半,后刻“石梁”二字。此外,还有明、清两代有关南明山游记的碑刻六方;高阳洞有摩崖石刻15处,多为北宋时期,在下洞口附近刻有“沈括、王子京、黄颜、李之仪熙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游”等字,此题记是沈括察访两浙农田水利游南明山时所刻。在高阳洞口还有一则记载洪水的题刻;云阁崖有摩崖石刻12处,其中“灵崇”二字传为东晋葛洪所书。 南明山摩崖石刻,位于浙江省丽山市莲都区城南1.5公里的南明山上。与城区隔瓯江相望。山上寺阁掩映于丛林,古迹隐现于丹崖,素有“廓苍之胜”美誉。此地传为晋代葛洪修道之处。现有摩崖石刻58处,主要分列于石梁、高阳洞和云阁崖3处。石梁长达十数丈,凌空横悬,喻为“半云”、“悬虹”,刻有题记20处;高阳洞有摩崖石刻15处,多为宋人遗迹。云阁崖有石刻12处,其中“灵崇”二字,书法遒劲,相传为东晋葛 洪所书。“南明山”三个字为北宋杰出书画家米芾书写的正书,字径零点五米,笔力遒劲,飘逸洒脱。旁有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处州郡宋刘泾的赞语和题款,赞美米芾手迹“书之字奇崛,与山两相高。山可朽壤为,此书常壁立”。据志书记载,“南明山”三个字是当时处州郡宋刘泾到涟水请米芾书写,带回丽水刻在南明山阁崖的。山与城之间有碧波涟漪的瓯江穿流而过。隔江相望,寺阁掩映在丛林,古迹隐现于丹崖。对于这样一个淡雅清新之所,古人有诗曰:“荷香僧院静,泉响石梁幽。古洞夸仙迹,虚亭豁远眸”。1981年南明山摩崖石刻列为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梁位于南明山半山腰,走完“百廿步”石阶,迎面便是着名的南明山大石梁,一条巨石横空十余丈,气势雄伟,也叫“仙桥”,与缙云仙都的石笋有异曲同工之妙。石梁上有“半云”、“悬虹”等摩崖石刻二十余处。相传是晋代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学家葛洪书写的,是南明山摩崖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一处。刻石深约米指,字径零点四五米,隶书,笔法古朴浑厚,摩刻在南明山云阁崖间。《处州府志.金石篇》赞其“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云阁崖南明山摩崖题刻米芾题上高低错落地遍布历朝学者、文人的题刻。测览这些题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隶书题字——“灵崇”。这是南明山摩崖石刻中年代最早的一处。字径一尺四,深约半指,笔法古朴浑厚。《处州府志·金石篇》赞其“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相传是我国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学家葛洪书写的。据说他曾经隐居丽水南明山炼丹,仁寿寺后有一口古井,葛洪炼丹时使用过这口井里的水,故名“葛井”,井水冬暖夏凉,清澈甘冽。清处州太守陈璚还为此留下了“葛翁仙去也,何处觅丹砂。虹断石梁瀑,莺留山洞花”的诗句。至今,这一带地方仍有葛洪炼丹的故事在流传。在葛洪手迹的旁边,有北宋绍圣年问处州郡守刘泾的书赞题刻,赞誉葛仙翁真迹“灵崇故挥扫,缥缈神飞惊”。刘泾是四川简州人,北宋熙宁进士,他工书善画,对金石颇有研究,并编有《成都刻石总目》。这条八百多年前的书赞考证,可以消除历来对葛洪手迹的质疑,题刻因风雨冲刷剥蚀,后人摩平复刻,镌刻着北宋杰出书画家米芾书写的“南明山”三个行书大字。字径一尺五,笔力遒劲,飘逸洒脱。旁有刘泾的行书题款,赞美米元章手迹“书之字奇崛,与山两相高。山可朽壤为,此书常壁立。”,米芾精于书法,用笔俊迈,索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评,《宋史》本传说他“特妙于翰墨,沉着飞翥,得王献之笔意”。他的书法与苏轼、黄庭坚、蔡襄齐名,人称“宋四家”。米芾并没有到过丽水,据志书记载,“南明山”三个字是当时处州郡守刘泾到涟水请米芾书写,带回丽水镌刻在南明山云阁崖的。 高阳洞南明山摩崖题刻上的“灵崇”二字由一块巨石覆盖于山崖而形成的一个天然洞隙,长二十米,宽三米。洞壁上有许多题刻,最引入注目的是洞北壁北宋着名学者沈括的题字:“沈括、王子京、黄颜、李之仪熙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游”。共四行二十一个字。正书体,字径六寸。宋神宗熙宁六年即公元—零七三年,沈括奉命察访农田水利,行经丽水,顺便游览南明山,欣然题刻留名。高阳洞洞口的下首崖壁上还有无名氏刻写的《高阳洞纪事》:“大宋绍兴甲子丙寅岁,洪水自溪暴涨,约高八丈,人多避于楼屋,误死者不可胜计,因纪于石,以告后来。”纪事真实记录了公元一一四四年和一一四六年两次洪水暴发给丽水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南南明山高阳洞摩崖题刻明山摩崖题刻主要的云阁崖、高阳洞和石梁的崖壁上留有晋以来历朝名人、学者和书画家的珍贵题刻,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芾的手迹最为着名。明人屠隆说“好借南明一片石,同垂名字照千春”,名流题咏,丘壑生辉,南明山摩崖石刻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南明山因摩崖石刻而增光生色,摩崖石刻又因葛洪、沈括和米芾的真迹而价值倍增。为浙南地区的旅游胜地。南明山最高处是“云阁崖”,它是一块高16米,宽66米左右的崖避,崖上建一个四角阁。在阁后方的崖避上,有葛洪题刻的“灵崇”两字,字态“飘若游龙,矫似惊龙”。还有米芾井,名葛井,传说是葛洪当年炼丹用的水井。南明山摩崖石刻位于丽水城南三里许的南明山。现已查明摩崖石刻有五南明山石梁摩崖题刻十八处,其中有相传为晋代道教理论家葛洪所题的“灵崇”,北宋杰出书画家米蒂“南明山”题字,北宋沈括的记游题名。还有南宋绍兴年间,洪水灾害及“处州七千子弟”应征抗日的题记,具有极为珍贵的史料价值。在石梁下另立有明、清两朝名人记游南明山的诗刻碑石六方。摩崖石刻以石梁、高阳洞、云阁崖三处最多。南明山摩崖题刻南明山摩崖石刻于1963年3月11日被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云阁崖、高阳洞、石梁及山上其他各处摩崖题刻及所在岩壁。建设控制地带:整个南明山文物风景区。 南明山摩崖石刻不仅是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而且其中许多摩崖石刻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这些不同年代的摩崖石刻,或富于天然之意趣,或体量巨大、气势恢弘,或为名家手笔,为秀美的自然风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