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杭州的地理,历史,自然,环境,人文
地理: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密布,物产丰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
历史:杭州乌龟洞遗址古人类化石的发现证实五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杭州这片土地上生活,萧山跨湖桥遗址的发掘证实了早在8000年前就有现代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的余杭良渚文化被誉为“文明的曙光”。杭州夏商周属“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
自然:国家一级陆生野生动物有10种,二级64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二级18种。矿产资源有大中型的非金属和金属矿床。临安、昌化出产的鸡血石,为收藏石和印石中的珍品。
环境:杭州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林木、畜禽种类繁多,种植林果、茶桑、花卉等品种260多个,杭州蚕桑、西湖龙井茶闻名全国。全市森林面积1635.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77%。
人文:杭州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散杂居。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市有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苗族、朝鲜族、侗族、土家族、布依族、高山族、傣族、瑶族、彝族、佤族、水族、维吾尔族、白族、达斡尔族、藏族、黎族、塔塔尔族、僳僳族、纳西族、锡伯族、俄罗斯族等27个民族。
(1)古都杭州地理怎么样扩展阅读: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 、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国际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
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成为杭州文化代表。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得益于京杭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和粮食产业,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
后来依托沪杭铁路等铁路线路的通车以及上海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带动,轻工业发展迅速。新世纪以来,随着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业的带动,互联网经济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⑵ 杭州地理位置,气候,语言,文化习俗,历史,饮食
杭州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
气候: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7.8℃,平均相对湿度70.3%,年降水量1454毫米,年日照时数1765小时。夏季气候炎热,湿润,是新四大火炉之一。相反,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观光旅游的黄金季节。
语言:杭州话,是吴语的一种,属于吴语太湖片。杭州市区话具有全浊音,四声齐全,清浊对立,这是隶属吴语的典型标志。杭州地区的滨江、萧山、富阳方言,以及临安、桐庐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余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苕溪小片。杭州地区吴语临绍方言使用人口众多。
文化习俗:钱江观潮节,“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每年农历8月18日,在萧山钱江观潮度假村举行国际钱江观潮节。届时,游客不仅可以欣赏举世奇观钱江潮,更可参与一系列文化体育和旅游活动。西湖博览会,最早创立于1929年,与1893年的“芝加哥博览会”、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和1927年的“费城博览会”一起扬名世界,并被公认为四大国际性的盛典。首届博览会总共展出国内外物品14.76万件,堪称当时中国物品的总汇。
历史: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得益于京杭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和粮食产业,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后来依托沪杭铁路等铁路线路的通车以及上海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带动,轻工业发展迅速。
饮食:杭州菜历史悠久,它与宁波、绍兴两地的菜肴共同构成浙江菜系,成为中国的八大菜系之一。而且是浙菜的代表菜色。杭帮菜有“迷宗菜”之称,它吸收了粤、川等全国八大菜系中其他七大菜系和浙菜中温州、绍兴等地的长处,溶入西湖特有的清醇灵秀之风,可以说是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杭帮菜因此而成为新八大菜系之一,并以它独特的“味道”风靡全国。
⑶ 杭州市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浙江省北部,东临杭州湾,与绍兴市相接,西南与衢州市相接,北与湖州市、嘉兴市毗邻,西南与安徽省黄山市交界,西北与安徽省宣城市交接。
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7.8℃,平均相对湿度70.3%,年降水量1454毫米,年日照时数1765小时。夏季气候炎热,湿润,是新四大火炉之一。相反,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观光旅游的黄金季节。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密布,物产丰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
⑷ 中国四大古都地理分析,各有怎样的利弊和特点呢
中国的四大古都,是指的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北京幽燕、南京江宁。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王朝,选择的都城就不同,这是由都城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经济情况决定的。不同时期,这些条件都会发生一些变化。现在,我就简单谈谈几大古都的优势和劣势。
一,长安
长安,第一次作为首都是周朝,那时候叫做镐京。之后,秦汉、隋唐都定都于此。长安的优势,很多文章都已经详细讲述过了,我这里就简单概括为三点:(1)长安的军事防御功能强。长安处于关中平原,古称“四塞之国”,也就是四面都有易守难攻的要塞。在西北游牧民族没有崛起之前,关中西北没有多大的威胁;而南边有秦岭、大巴山阻隔;东边有函谷关、潼关、武关等关口。一般来说,定都长安,只需要重兵驻守东方就可以了,也就是“独一一面制诸侯”。(2)关中平原,沃野千里,古称“天府之国”,可以实现一定的粮食自足;(3)拥有较为广阔的后方,如巴蜀可以提供粮食,也可以成为避难所,甘青之地可以提供马匹。
秦定都咸阳,就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统一了六国。后来的西汉、隋唐都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选择定都长安。但是定都长安的劣势也十分明显。(1)长安偏居西北,和中原地区的交流有限,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因此,定都长安的王朝一般都会在关东安插一个点作为东都,一般就是洛阳,形成长安控制洛阳,洛阳控制天下的局面。(2)关中平原的面积较小,无法维持更大规模的人口。在唐朝时期,关中地区的粮食已经不能自主,因而必须从江南运粮,后来沿岸的藩镇就时不时的截取粮食,导致长安皇帝都面临着危机。(3)关中西北的游牧民族在南北朝之后崛起,吐蕃强大起来,使得关中从“四塞之国”变成了腹背受敌之地,因而,唐朝开始,长安已经不适合定都。
但是,定都北京对实际情况的要求也是很高的,那就是必须要同时控制游牧地区和农耕地区。如果没有控制游牧地区,北京就会成为国门,“天子守国门”就出现了,而且很难守得住。如果没有农耕地区,那么北京就成为孤城,物资供应断绝。如李自成起义后,北京被南北夹击,崇祯皇帝就是想逃,那么逃不了啊,只有选择“君王死社稷”了。
⑸ 古都杭州地理优势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河网密布、沼泽丛集,具有军事优势。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有充足的水源,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用水需要;地区经济繁荣,交通便利。贸易发达。
杭州在那时是个繁华的大城市,文化艺术、经济条件、地理环境都很好。人口多。
一是中原其他地区惨遭兵祸,而杭州则独享太平清净,二是这期间杭州对水系的整治。如五代钱氏浩大的治理海岸石塘的工程,号称捍海塘,称得上是名至实归。因为五代以前,实在未有这样的雄伟工程。运河以及城内诸河也得到有力疏浚。到两宋之交,杭州已经发展为东南中心,人口数全国第一,商税额全国第一。经济地理的优越条件,此刻愈发凸现得淋漓尽致。杭州位于杭嘉湖流域边缘,南接浙东,北邻浙西,凭借运河,出镇江以后北通淮泗;西面又与长江沿岸城市取得联系,远至成都、广州;南达温台海运乃至闽粤要道。
⑹ 杭州市的地理位置及文化
地理位置: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浙江省第一大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两个副中心城市之一。杭州有多项旅游景点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创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杭州历史源远流长,自秦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杭州还是五代吴越西府和南宋行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东临杭州湾,南与绍兴、金华相接,西南与衢州相接,北与湖州、嘉兴两市毗邻,西南与安徽省黄山市交界,西北与安徽省宣城交接。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
文化:
一、诗词文学
杭州是历史文化之城,六大古都中的一个,土地肥沃,物产丰盈,在历史上远离战争,所以成了文人骚客的集中地点。“忆江南,最忆是杭州”等等经典的句子,都是间接告诉我们那时候的杭州文化的样子。这些文人骚客为杭州文化做出了贡献,也宣传了杭州的美景。白居易,苏轼都曾在杭州为官,为官期间为杭州西湖增添了两道美景白堤、苏堤。景和诗交融,景中有诗,诗中有景。
二、民间文学——《梁山伯与祝英台》
位列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可是闻名中外的民间故事,梁祝已经被改编成了各种文艺形式,梁祝已经遍布在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而杭州就是梁祝传说的发源地,万松书院就是他们同窗读书的地方。《白蛇传》和梁祝同为我国民间四大传说,在南宋时候开始流传,并且后来传到了日本、朝鲜等等。白蛇传对历史、民俗和艺术学有了很大的贡献,白素贞等形象成为了我国艺术作品中重要的典型形象。白蛇传的故事与西湖、雷峰塔等密不可分,让杭州有了更丰厚的文化。
三、居住环境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生活在杭州就是到了人间天堂。杭州气候适宜,典型的江南水乡的气候,被这种生活熏陶下的杭州人,性格温婉,清秀的外表,还有那温柔的“吴侬软语”也是杭州人的特点。杭州物产丰富,青山碧水之间,让杭州成为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杭州的美景美食也是不可错过的。
四、丝绸文化
杭州有“丝绸之府”美称,丝绸的发展和人类发展的历史同龄。杭州人先民早在良渚文化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种桑、养蚕等技艺,经过发展,后来成为了宫廷贡品,被叫做“天下之冠”。之后杭州开始向世界各地出口丝绸,“丝绸之路”开始闻名世界。
丝绸华美,富足而又和谐,这和杭州人的气质不谋而合。杭州丝绸适合做装饰来用,富丽堂皇,却又很是实用,被称为“东方艺术之花”。
杭州旅游资源丰富,有西湖和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目山和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岛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青山湖五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有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等。杭州山水美不胜收、风光旖旎迷人,的确称得上是“人间天堂,东南明珠”。
⑺ 杭州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副省级城市。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
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水库占8%,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穿城而过。杭州西部、中部和南部属浙西中低山丘陵,东北部属浙北平原, 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物产丰富。杭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人间天堂”之美誉。
杭州生物种类繁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13种,二级保护动物有55种,二级保护植物有13种。全市平均森林覆盖率为62.8%。矿产资源有大中型的非金属和金属矿床。临安昌化出产一种世界罕见的鸡血石,为收藏石和图章石中的珍品。
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7.8℃,平均相对湿度70%,年降水量1046.5毫米,年日照时数1874.9小时。
不妨自己去这个网址看看 http://www.hangzhou.gov.cn/main/zjhz/hzgl/或http://www.hangzhou.gov.cn/ 其实一样的
⑻ 说说杭州的地形和气候类型各是怎样的
杭州的地形: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下游,地形复杂多样,杭州市西部、中部和南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白际山、昱岭、千里岗和龙门山等。
东部属浙北平原(组成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地势低平,海拔仅3~6米,河网和湖泊密布,较大河流有钱塘江、东苕溪和京杭大运河,主要的水体包括新安江水库(又称千岛湖)、青山湖和西湖等,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
气候类型: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夏季气候炎热,有小火炉之称,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观光旅游的黄金季节。
(8)古都杭州地理怎么样扩展阅读:
杭州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
杭州的地理坐标为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2′,北纬30°16′。
城市原点(零千米标志)设在上城区紫薇园坐标原点。紫薇园坐标原点从1913年开始就作为杭州市的中心。城市内的建筑、道路、水系及名胜古迹,都可根据该原点标出方位和与原点的距离。
⑼ 杭州这座城市怎么样
一个无法容纳我灵魂的城市。19年4月刚从广州到杭州,之前待过北京,后来去了广州,考虑很久决定来杭州,准备定居。
现在这个阶段,北上为了控制人口,会有很多人被迫选择新的城市发展,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选择杭州,因为西湖,阿里巴巴,g20,亚运会,互联网创业新城,未来一片光鲜亮丽。
但是我在这里待了1个月不到,最终选择离开,说说我决定离开这里的最主要原因,仅供想来杭州发展的你们做个参考吧!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想想自己决定从一线撤下来,就是想寻求一个工作,生活的平衡,但是真的到了这里,才发现其实本质上并没有改变什么,因为围城不止于北京,一线,新一线,能有多大区别那!
最终决定去上海,回到一线去发展,未来准备买房在昆山,事业上的进,和生活上的退,注定少不了奔波劳累,但生于这个时代,改变不了生活,就只能改变自己,努力一点,为下一代开辟新的空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