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京杭大运河起点和终点是在哪
京杭大运河起点为杭州,终点北京。
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1)大运河在杭州的终点在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杭州、苏州、扬州、淮安、济宁、滕州、临清、天津,这些运河边上的城市,因此成为商品集散地,商业盛衰与运河始终。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他沿京杭大运河南行,辗转于苏杭,最终抵达刺桐港(福建泉州)。运河每一个城镇都能从他的游记中找到赞美。
㈡ 京杭大运河起点和终点在哪里
京杭大运河起点为杭州,终点北京。
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2)大运河在杭州的终点在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杭州、苏州、扬州、淮安、济宁、滕州、临清、天津,这些运河边上的城市,因此成为商品集散地,商业盛衰与运河始终。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他沿京杭大运河南行,辗转于苏杭,最终抵达刺桐港(福建泉州)。运河每一个城镇都能从他的游记中找到赞美:将陵(德州)运河上南北运输商品极多,最多的是丝、香料。
济宁商业手工业很发达,“船只多得令人难以相信”,徐州、邳州、清口、淮安商工农业都极发达,淮安的货运可以通到40多个城市。宝应、高邮、扬州都是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很繁华。真州(仪征)是运河通江口岸之一。
㈢ 隋朝大运河中点和起止点
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洛阳天津桥:天津桥是隋唐大运河洛河洛阳段的重要附属遗存,位于隋唐洛阳城皇城以南、应天门至定鼎门的连线上,是隋唐洛阳城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格局的重要地标。天津桥前后延续600余年,遗址位于今洛阳桥西约400米的河床内。
天津晓月:天津晓月亦为洛阳八景之一。天津桥初建于隋大业三年,原是一座浮桥,隋末被毁。唐玄宗时建造为石桥,又称洛阳桥。北与皇城南门端门相应,南与定鼎门大街相接,桥上原有四角亭、栏杆、表柱,清雅幽静的意境使“天津晓月”成为着名景观。可惜自宋以后,战火连绵,建筑物大多被毁,天津桥亦未幸免。民国年间在附近建一碑亭,伫立于洛河中央,其西今又建两座大桥。
堰洛通漕:2014年借由古沉船发掘而扩展开的洛阳漕运水系考古勘探,发现横亘汉魏洛阳城与偃师商城一线、位于夏代二里头遗址正北的洛阳沟,兴修时间竟然远推至夏商时期——它是已知洛阳乃至国内最早为都城服务的大型水利工程,在世界上也很可能是最早的。此后至隋唐之间,兴修水利工程和漕渠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在汉代,洛阳的漕运“小气候”已经相当发达,能够“东通河济,南引江淮”。这次全面调查,除了洛阳沟的勘探,还摸清了谷水、洛水等河流与漕渠的走向,确定了汉魏时期千金堨、堰洛通漕等古代着名水利工程遗址的位置,也是很大的突破。2014年,考古人员在洛河以北首阳山一带,勘探了一段约3公里长的洛阳沟,其在地下三四米深处,沟深十多米、宽七八十米,人工修筑的痕迹明显,南岸还有人工抬高的痕迹。南岸上有早于商代的三层人工堆积的花土,总厚1.55米。它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水往南溢,是应对邙山山洪的排洪沟。2014年,考古人员循着文献中的线索,在如今洛河南堤南侧的佃庄和河头一线东侧找到了堰洛通漕遗址,堤堰东西长530米左右,南北宽420米,堰西为引洛渠,堤北为排洪渠,洛河水大时可以往东泄洪。这一工程建成后,洛河故道因为缺水后来断流,洛河与阳渠也合而为一。
清汴工程:北宋时期,洛阳为西京。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为解决汴河引黄河水所引起的淤积问题,进行了清汴工程。开渠50里,直接引伊洛河入汴河,不再与黄河相连。但这仅是一个历史阶段,伊洛河直接入黄河仍是历史主流。
㈣ 京杭大运河起点和终点
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在浙江杭州,终点是北京。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的22倍。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通州(区)、天津、杭州、镇江、清江、扬州、台儿庄、临清、苏州、湖州、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济宁、德州、沧州18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㈤ 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和终点是哪里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2]
㈥ 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和终点在那里
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
京杭大运河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京杭大运河的主要水源为南四湖(山东省微山县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6)大运河在杭州的终点在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流域
京杭运河自北而南流经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贯通中国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和一系列湖泊;从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织,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国主要粮、棉、油、蚕桑、麻产区。
人口稠密,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生产潜力大。迨至近代,京津、津浦、沪宁和沪杭铁路及公路网相继修建,与运河息息相通;沿线各地工业先后兴起,城镇密集,是中国经济精华荟萃之地。
京杭大运河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工业发达。在兖州、济宁、滕州、丰县、沛县、徐州、邳州及两淮等有大中型煤矿,连接上海、南京、徐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杭州等工业城市。
㈦ 京杭大运河起点和终点是哪里
京杭大运河南起于杭州,终在北京。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
其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运河是由统治者主导开凿整修而成,统治者们集合庞大的人力、物力开凿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漕运。运河是为了实实在在的漕运目的而生的,漕运是封建王朝的生命支持与动力供应系统,维持王朝的生命延续。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㈧ 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是在哪里,曹雪芹为何会被埋在那个地方
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在如今的北京通州,大运河的开凿成就了通州的辉煌。
作为依赖于运河的通州也开始走向了没落,清末、民国年间的战争更是让整个国家停滞不前,在这样的背景下,通州自然也逃脱不了衰退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