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安"此名称的来历..
临安的名字来源是因为临安山,西晋太康元年(280)因境内,"临安山"出名而更名临安县。
宋建炎三年(1129年)南宋朝廷感念吴越国王钱镠纳土归宋对宋朝的功绩和对杭州的历史贡献,以其故里“临安”为府名升杭州为“临安府”。
没有相关的典故。
历史沿革:
宋建炎三年(1129年)南宋朝廷感念吴越国王钱镠纳土归宋对宋朝的功绩和对杭州的历史贡献,以其故里“临安”为府名升杭州为“临安府”。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于临安府(杭州)。
临安区系原临安、于潜、昌化三县合并。汉以前三县均无建制。
临安秦、汉时为会稽郡余杭县地,东汉建安16年(211年)分余杭置临水县,县治在高乐。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更名临安县,隶属吴兴郡。
唐属杭州余杭郡。
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迁县治于西墅保锦山下。
自宋以后,临安、于潜、昌化县建置和名称基本稳定。北宋属杭州,南宋属临安府,元属杭州路,明属杭州府,洪武初(1368年)迁东市太庙山右。于潜、昌化秦属鄣郡,清因之。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直属于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浙江省吴兴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改属第九行政督察区,专署驻临安县衣锦镇。
1949年,临安、于潜、昌化相继解放后属临安专区。1953年,撤销临安专区改属嘉兴专区。1955年,于潜、昌化划入建德专区。1957年,临安县划入建德专区。
2014年,杭州市政府征求意见稿提出,推进临安撤市设区工作。
2016年7月11日,杭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决定同意临安撤市设区。
2017年7月,国务院正式同意撤销县级临安市,设立杭州市临安区,以原临安市的行政区域为临安区的行政区域,临安区人民政府驻锦城街道衣锦街398号。
2017年8月10日, 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撤销县级临安市,设立杭州市临安区,以原临安市的行政区域为临安区的行政区域,临安区人民政府驻锦城街道衣锦街398号。
2017年9月15日,杭州市临安区正式挂牌成立 成为杭州“第十区。
(1)杭州临安区是什么时间成立的扩展阅读:
临安区的风景名胜:
1、大明山
大明山位于杭州市临安区清凉峰镇,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大明山区内林木覆盖率高,名贵树种较多,有黄山松、云锦杜鹃及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植物的夏腊梅。距杭州市区116千米,紧靠杭昱一级公路。最高峰大明顶海拔1489.9米,拥有32奇峰、13幽涧、8条飞瀑、3个千亩以上的高山草甸。
2、太湖源风景区
太湖源风景区位于杭州市临安区目山南麓,太湖的主源头坐落于此,故名太湖源。景区十里长谷,主要景点有:龙须壁、云碧潭、思源廊、千仞崖、神风谷、双龙潭、古佛院、百丈漈、仙人台、祭源坛等十五个景点。景区内生态、原始与九寨沟相似,故被誉为小九寨沟。
3、浙西大峡谷
浙西大峡谷位于浙皖接壤的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内。地处浙江西北部而名"浙西"。峡谷境内山高水急,山为黄山延伸的余脉水为钱塘江水系的源流。峡谷旅游区为线型环带状,全长80千米,共分三个景段。第一景段自龙岗地塔起至鱼跳八仙潭止,俗称"龙井峡"为巨溪流经的坞谷,长约18千米。
2. 临安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临安区是杭州市辖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临安区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区,东邻余杭区,南连富阳区和桐庐县、淳安县,西接安徽省歙县,北接安吉县及安徽省绩溪县、宁国市。临安区境东西宽约100千米,南北长约50千米,总面积3118.77平方千米;辖5个街道13个乡镇298个行政村。区人民政府设在锦城街道。
古代的临安是南宋王朝的都城。 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在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的路治,大观元年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9个县。当时人口已达20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
(2)杭州临安区是什么时间成立的扩展阅读:
2017年7月,国务院正式同意撤销县级临安市,设立杭州市临安区,以原临安市的行政区域为临安区的行政区域,临安区人民政府驻锦城街道衣锦街398号。
2017年8月10日, 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撤销县级临安市,设立杭州市临安区,以原临安市的行政区域为临安区的行政区域,临安区人民政府驻锦城街道衣锦街398号。
2017年9月15日,杭州市临安区正式挂牌成立 成为杭州“第十区。
3. 临安的历史沿革
宋建炎三年(1129)升杭州为“临安府”,级别为“行在”(只是陪都而不是首都,南宋法定的首都与北宋一样都是汴梁,但是当时已经在敌占区)。临安县为其属县,“杭州”时称“临安”有三说:一是南宋偏安江南,有“临时安置”之意;二是南宋朝廷感念吴越国王钱镠对杭州的历史功绩,以其故里“临安”为府名;三是寓有“君临即安”之意。临安市(县)名从西晋太康元年一直沿用。
临安市系原临安、于潜、昌化三县合并。汉以前三县均无建制。
临安秦、汉时为会稽郡余杭县地,东汉建安16年(211年)分余杭置临水县,县治在高乐。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更名临安县,隶属吴兴郡。
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置丹阳郡,领县有于潜,东汉更名为于潜县。昌化属于潜县境。晋时临安、于潜(含昌化)同属吴兴郡,隋时同属杭州。唐垂拱二年(686年)析于潜置紫溪县,与临安、于潜同属杭州余杭郡。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紫溪改名称昌化县。
唐属杭州余杭郡。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迁县治于西墅保锦山下,明洪武初(1368年)迁东市太庙山右。于潜、昌化秦属鄣郡。
自宋以后,临安、于潜、昌化县建置和名称基本稳定。北宋属杭州,南宋属临安府,元属杭州路,明属杭州府,清因之。
民国元年( 1912年)废府,直属于省。民国24 年(1935年),属浙江省吴兴行政督察区。民国37年(1948年)改属第九行政督察区,专署驻临安县衣锦镇。
1949年临安、于潜、昌化相继解放后属临安专区。1953年撤销临安专区改属嘉兴专区。1955年,于潜、昌化划入建德专区。1957年,临安县划入建德专区。1958年,撤销余杭县,并入临安县;撤销于潜县,并入昌化县;同年12月,撤销建德专区,临安、昌化划归嘉兴专区。1960年撤销昌化县,并入临安县,划归杭州市领导。1996年临安撤县建市。
4. 临安是什么历史
临安市系原临安、于潜、昌化三县合并。汉以前三县均无建制。临安秦、汉时为会稽郡余杭县地,东汉建安 16年(211年)分余杭置临水县,县治在高乐。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更名临安县,隶属吴兴郡。唐属杭州余杭郡。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迁县治于西墅保锦山下,明洪武初(1368年)迁东市太庙山右。于潜、昌化秦属鄣郡。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置丹阳郡,领县有于潜,东汉更名为于潜县。昌化属于潜县境。晋时临安、于潜(含昌化)同属吴兴郡,隋时同属杭州。唐垂拱二年(686年)析于潜置紫溪县,与临安、于潜同属杭州余杭郡。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紫溪改名称昌化县。
自宋以后,临安、于潜、昌化县建置和名称基本稳定。北宋属杭州,南宋属临安府,元属杭州路,明属杭州府,清因之。民国元年( 1912年)废府,直属于省。民国24 年(1935年),属浙江省吴兴行政督禁区。民国37年(1948年)改属第九行政督察区,专署驻临安县衣锦镇。
1949年临安、于潜、昌化相继解放后属临安专区。1953年撤销临安专区改属嘉兴专区。1955年,于潜、昌化划入建德专区。1957年,临安县划入建德专区。1958年,撤销余杭县,并入临安县;撤销于潜县,并入昌化县;同年12月,撤销建德专区,临安、昌化划归嘉兴专区。1960年撤销昌化县,并入临安县,划归杭州市领导。1996年临安撤县建市。
5. 临安有哪些乡镇
截至2017年,临安区辖5个街道、13个镇。
5个街道分别为:锦城街道、玲珑街道、青山湖街道、锦南街道、锦北街道;
13个镇分别为:板桥镇、高虹镇、太湖源镇、于潜镇、天目山镇、太阳镇、潜川镇、昌化镇、龙岗镇、河桥镇、湍口镇、清凉峰镇、岛石镇。
(5)杭州临安区是什么时间成立的扩展阅读:
临安的历史沿革
宋建炎三年(1129年)南宋朝廷感念吴越国王钱镠纳土归宋对宋朝的功绩和对杭州的历史贡献,以其故里“临安”为府名升杭州为“临安府”。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于临安府(杭州)。
临安区系原临安、于潜、昌化三县合并。汉以前三县均无建制。
临安秦、汉时为会稽郡余杭县地,东汉建安16年(211年)分余杭置临水县,县治在高乐。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更名临安县,隶属吴兴郡。
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置丹阳郡,领县有于潜,东汉更名为于潜县。昌化属于潜县境。晋时临安、于潜(含昌化)同属吴兴郡,隋时同属杭州。唐垂拱二年(686年)析于潜置紫溪县,与临安、于潜同属杭州余杭郡。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紫溪改名称昌化县。
唐属杭州余杭郡。
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迁县治于西墅保锦山下。
自宋以后,临安、于潜、昌化县建置和名称基本稳定。北宋属杭州,南宋属临安府,元属杭州路,明属杭州府,洪武初(1368年)迁东市太庙山右。于潜、昌化秦属鄣郡,清因之。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直属于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浙江省吴兴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改属第九行政督察区,专署驻临安县衣锦镇。
1949年,临安、于潜、昌化相继解放后属临安专区。1953年,撤销临安专区改属嘉兴专区。1955年,于潜、昌化划入建德专区。1957年,临安县划入建德专区。
1958年,撤销余杭县,并入临安县;撤销于潜县,并入昌化县;同年12月,撤销建德专区,临安、昌化划归嘉兴专区。1960年撤销昌化县,并入临安县,划归杭州市领导。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划入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城市。1996年临安撤县建市。
2014年,杭州市政府征求意见稿提出,推进临安撤市设区工作。
2016年7月11日,杭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决定同意临安撤市设区。
2017年7月,国务院正式同意撤销县级临安市,设立杭州市临安区,以原临安市的行政区域为临安区的行政区域,临安区人民政府驻锦城街道衣锦街398号。
2017年8月10日, 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撤销县级临安市,设立杭州市临安区,以原临安市的行政区域为临安区的行政区域,临安区人民政府驻锦城街道衣锦街398号。
2017年9月15日,杭州市临安区正式挂牌成立 成为杭州第十区。
6. 临安区块的介绍
临安区是杭州市辖区,位于杭州市西部。2017年8月11日,临安正式撤市划区。确实,从G20成功举办以来,杭州看上去备受宠爱,但事实上杭州在科教文卫、人口规模、经济总量、高端人才等方面,距离像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区域调整前,杭州市区规模偏小,4874平方公里,不仅如此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景区面积。您可能没什么概念,拿北上广给您做个比较:北京市市区面积差不多是三个杭州市区的大小,或者像上海、广州这样的城市,市区面积也都是杭州的1.5倍左右,因此杭州之前的市区能承载的人口和产业都十分有限。而在临安成为杭州第十个区后,杭州市市区的面积一下子猛增至原来的两倍,能够容纳更多慕名而来的大企业和高精尖人才。对于刚撤市划区的临安来说,交通的作用举足轻重。所以为了加快临安区的建设,政府迅速规划并建设轻轨、快速路、高速、高铁,为的就是大大缩短临安区到市区的车程,以便能让临安更快的融入进来。另外,目前杭州在城西打造了科创大走廊,这条30多公里的大走廊,东起浙江大学,西到浙江农林大学,中间串联起了阿里巴巴、未来科技城、以及众多特色小镇,将这些创新创业基地连点成线。这条线路不仅承担对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任,也肩负着吸引高精尖人才和招揽高端企业的任务。而临安是这条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未来科技城的蓬勃发展势必会带动临安的发展。
7. 临安什么时候成杭州的区
宋室南渡后,建都于杭州,改称临安府
隋朝前称钱塘
隋唐为
杭州,余杭
南北宋为临安府
元代在杭州设两浙都督府,后改为杭州路总管府
明代改杭州府为浙江布政使司治所。清代为浙江省兼杭嘉湖道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