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杭州三潭印月有什么特点
扩展阅读
上海邮寄空包裹如何投诉 2025-08-08 19:51:08
深圳龙华哪个医院比较好 2025-08-08 19:50:02
上海淞南在哪里 2025-08-08 19:38:47

杭州三潭印月有什么特点

发布时间: 2022-08-04 05:47:00

‘壹’ 杭州西湖的三潭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叫“三潭印月”!

很早以前,一条千年黑鱼精逃出龙宫,闯到钱塘江里,兴妖作怪。从此以后,钱塘江两岸常常闹水灾,堤岸被冲倒,稻田被淹没,害得老百姓叫苦连天。

一天,黑鱼精变成一个黑大汉,到杭州城隍庙来玩耍。他走到望江桥边,忽然闻到一股香气,回头一看,桥边有个点心摊,一个老太婆身穿白衣白裙,在卖馄饨面,热气腾腾,香气扑鼻。黑鱼精赶路赶得吃力了,一口气吃了五碗馄饨面。一霎时,黑鱼精肚皮痈得大喊大叫,趴在地上打了十八个滚,“哗”地一声,吃下去的馄饨面都吐了出来。老太婆拿起拂尘朝地上一拂,馄饨面变成了一根铁锁链,把黑鱼精锁牢了。原来,这个老太婆是观音娘娘的化身。

观音娘娘把黑鱼精带到大井巷里,将它镇在大井底下。黑鱼精向菩萨求情,观音娘娘说:“你为非作歹,祸害百姓,若要出来,除非井头现天光。”原来这大井与别的露天井不同,是围在房子里的内井,终年见不到阳光。谁知有一年,杭州来了个新知府,夜里巡视街坊,提灯在大井巷里走,灯光照到了大井上。只听井底下“轰隆”一声闻响,黑鱼精挣脱了铁锁链,逃出大井,窜到了西湖里。

黑鱼精怕观音娘娘再来收拾它,就在西湖中央钻了个三百六十丈的深潭,平时躲在深潭里睡懒觉,只有到了午时三刻,肚皮俄了,才从深潭里翻身出来找东西吃。这时候,湖面掀起层层波浪,湖心旋涡滚滚,渔船、游船躲避不及,有的被浪头打翻,有的被旋涡卷沉,船里的人被黑鱼精吞进肚里,当了点心。从此,那些捕鱼的渔民、划船的船民,都吓得不敢下湖了。

一天,观音娘娘从蓬莱仙岛回南海,路过西湖上空,见湖面上突然升起一片乌云,湖水翻滚,波浪汹涌。按下云头一看,才知道是黑鱼精逃出了大井,在西湖里兴风作浪。观音娘娘便来到上天竺寺,向如来佛借来供桌前的一只香炉。这时候,黑鱼精正好窜出湖面,张开巨嘴,口喷白沫,寻找食物。观音娘娘随手地起香炉,对准黑鱼精头上压去。黑鱼精见头顶上落下个东西来,抬头一看,见是白衣白裙的观音菩萨,吓得连忙钻入潭底。香炉在空中射出万道金光,越变越大,只听得一声巨响,香炉口朝下罩住了潭口,把黑鱼精镇压在西湖底下,永远出不来了。只有三只香炉脚露出在湖面上。

据说,三潭印月的三座石塔,就是香炉的三只脚。又因为香炉里的一炉香灰倒翻在西湖里,从此,西湖泥都成了香灰泥。

‘贰’ 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地貌及成因特点

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岛并非自然形成,而是多少年来,人们用古典造林手法建设起来的一个园林艺术精品。

最早,这里是人工堆叠而成的水上陆地,吴越时这里被辟建为水心保宁寺。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当时的钱塘县令聂心汤,别出心裁地想在西湖建造一个放生地,就利用水心保宁寺的遗址,用西湖的淤泥筑起了这个湖中之岛,又在岛外修了条环形堤埂,使它形成了“岛中有岛,湖中有湖”的格局,作为放生之所。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当时的浙江总督李卫在此苦心经营,大兴土木,建亭台楼阁,植奇花异草,使小瀛洲成为一处多姿多彩的江南水上园林。当时的西湖十八景之一“鱼沼秋蓉”就在此地。民国时期,由于政府腐败无能,对小瀛洲长期不加整治,亭阁颓废,堤岸沉陷,花木荒芜,一派萧条,小瀛洲几乎成为一个荒岛。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拨款对三潭印月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改造,使它重现昔日风采,在空间变化、组景层次、建设布局和花木配置方面都显得匠心独运、巧夺天工。今天的三潭印月由大量景物构成几个景区,而每个景区都自成一体,又互为衬托,有机结合。可以说小瀛洲是西湖中的一个“大盆景”。

网上找到的一段文字,希望有所帮助。

‘叁’ 西湖十景有哪些都有什么特点

"西湖十景",景名合一,令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深受国内外广大游客欢迎,堪称景点命名的典范之作。以南宋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闻名。
苏堤春晓:位于西湖的西部水域, 西距湖西岸约500米, 范围约9.66公顷。苏堤是跨湖连通南北两岸的唯一通道,穿越了整个西湖水域,因此,在苏堤上具备最为完整的视域范围,是观赏全湖景观的最佳地带。在压堤桥南御碑亭处驻足,如图画般展开的湖山胜景尽收眼底。
曲院风荷:位于孤山东南角的滨湖地带、白堤西端南侧,是自湖北岸临湖观赏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点之一。以秋天夜晚皓月当空之际观赏湖光月色为主题。
断桥残雪:位于在西湖北部白堤东端的断桥一带, 范围约2.61公顷。尤以冬天观赏西湖雪景为胜。当西湖雪后初晴时,日出映照,断桥向阳的半边桥面上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 呈"雪残桥断"之景。
花港观鱼:在苏堤映波桥西北197米处,介于小南湖与西里湖间,范围约0.25公顷。以赏花、观鱼为景观主题,体验自然的勃勃生机。春日里,落英缤纷,呈现出"花着鱼身鱼嘬花"的胜景。
柳浪闻莺:在西湖东岸钱王祠门前水池北侧约50米的濒湖一带,范围约0.54公顷,以观赏滨湖的柳林景观为主题。
三潭印月:在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岛及岛南局部水域,范围约7.67公顷,是杭州西湖最具标志性的景观。该景观以水中三塔、小瀛洲岛为核心观赏要素,以月夜里在岛上观赏月、塔、湖的相互映照、引发禅境思考和感悟为欣赏主题。
双峰插云:由西湖西部群山中的南、北两座高峰,以及西湖西北角洪春桥畔的观景点构成,以观赏西湖周边群山云雾缭绕的景观为主题。
雷峰夕照:位于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一带,范围约13.19公顷,以黄昏时的山峰古塔剪影景观为观赏特点。
南屏晚钟:位于西湖南岸的南屏山一带,范围约3.91公顷,以南屏山麓净慈寺钟声响彻湖上的审美意境为特点。
平湖秋月:位于孤山东南角的滨湖地带、白堤西端南侧,是自湖北岸临湖观赏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点之一。以秋天夜晚皓月当空之际观赏湖光月色为主题。

‘肆’ 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是怎么形成的

相传为苏东坡在杭疏浚西湖时所创设(现有石塔为明代重建)。苏轼疏浚西湖后,为了能看出湖泥再度淤积情况,在堤外湖水三个最深处立了三座瓶形石塔作为标志,形成“湖中有深潭,明月印水渊,石塔来相照,一十八月圆”的奇异景致。

三潭印月是西湖的十大景观之一。它被称为“西湖第一胜景”。三潭印月是西湖最大的岛屿。风景秀丽,风景秀丽,在国内外都很有名。主要景点有“开网亭”“闲放台”“先贤祠”“迎翠轩”“花鸟厅”“我心相印亭”“曲桥”“九狮石”等。

(4)杭州三潭印月有什么特点扩展阅读:

三潭印月与湖心亭、阮公墩并称“湖中三岛”。它就像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所以又叫小瀛洲。俯瞰整个小瀛洲就像一个巨大的字“田”。小瀛洲有开放式网亭、亭阁、九狮石、闲置平台、迎翠轩、心香隐亭等园林建筑同时点缀。

树被遮蔽了,花稀疏了。湖畔的柳树和水面上的亭阁,在空间层次上变化丰富,形成了“湖中湖”、“岛中岛”和“园中园”的境界。

岛上有三座石塔。有趣的是,在塔的中心有五个相等的距离孔。在月光的夜晚,洞里贴着薄纸,光在塔上点亮,洞里印在湖面上,有许多月亮,真月亮和假月亮,它们的影子真是分不开。夜景非常迷人,因此被命名为“三潭印月”。

‘伍’ 三潭印月介绍资料

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风景秀丽、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观享誉中外。主要景点“开网亭”“闲放台”“先贤祠”“迎翠轩”“花鸟厅”“我心相印亭”“曲桥”“九狮石”等。

岸上金桂婆娑,柳绿花明,与雕栏画栋的建筑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园中有园,曲回多变,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园的艺术特色。人民币一元纸币的背面采用三潭印月的盛景,可见三潭印月在我国风景名胜中也占据极其重要的标志作用。

  • 中文名

  • 三潭印月

  • 外文名

  • Three pools mirroring the moon

  • 地理位置

  • 杭州市西湖区西湖中部偏南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 占地面积

  • 6万平方米

  • 开放时间

  • 8:00-17:00

  • 门票价格

  • 20元

  • 着名景点

  • 九曲桥、闲放台、先贤祠、九狮石

  • 别称

  • 小瀛洲

  • 所属国家

  • 中国

  • 所属城市

  • 浙江省杭州市

  • 适宜游玩季节

  • 春季、秋季

‘陆’ 三潭印月是什么样的

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岛之一。三潭始建于宋元祜四年(1089年),苏东坡任杭州知州,疏浚西湖,在湖水最深处建三塔。后来,明万历年间用疏浚的湖泥堆积成这个水上园林,风光旖旎,素有“小瀛州”之称。

三潭印月实际上是由一个环形外堤、一条东西长堤和一处不大的中心绿洲所组成。其中水面占大部分,只是从南到北筑了一座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九曲桥,运用桥、亭、榭、石,采用障景、疑景、借景等手法,造成重重层次,宛如蓬莱仙境。造园的特点在于湖中有湖,但并不使人感觉水多,陆地虽然狭小,但却处处引人入胜。

从小瀛州登岸,一座浙江先贤祠建在堤岸临水的平台上,其余的闲厅、三角亭以及名为“亭亭亭”的方亭均建在水中,曲桥远引,九狮石点缀湖中,使这一景区视野深远,根本没有堤岸一隅的感觉。

过了四方亭,见一堵粉墙,墙内竹影婆娑,令人疑若村舍深藏。走到月洞门前,一弯石径,始于脚下,却消失在竹林丛中,弯曲幽深,不知何处是尽头。洞门上有康有为题的“竹径通幽”四字,点出了意境。顺墙前行,游人觉得刚刚还在竹影深处,村舍道旁,却又不知不觉来到绿木桥上。原来这里的路和桥都是石板铺设,令人难辨是道是桥,是陆是水,迎面已是中心绿洲,迎翠轩、木香榭、花鸟厅在柳影波光中被染成翠绿色,是一片绿色的世界。

踏曲桥前去,便是三潭印月碑亭和“我心相印”亭。从曲桥上向湖面望去,那亭亭之塔正好落在“我心相印”亭的两旁和中间圆洞门里。这里是中秋赏月的胜地,待皓月中天,塔内的灯光从五个圆孔中透出,倒映湖上,那时月色、湖波、灯光、塔影辉映成趣,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蕴寓其中。

‘柒’ 什么是三潭印月杭州三潭印月景点介绍

什么是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景点介绍

三潭印月

小瀛洲位于杭州西湖中部,是一个湖心岛。

相传苏轼疏浚西湖后,在湖中水深处建成三座瓶形石塔,名为三潭。

三塔毁于明初,至万历年间,有名为聂心汤的钱塘县令,取葑泥作埂,在原三塔处围成一个放生池;之后又有钱塘县令杨万里,在放生池外筑成外堤;

天启年间,三座瓶形石塔也在池南重建起来了,三塔高均在2米左右,呈每边62米的三角形。此时的小瀛洲,不仅有环形的堤埂和堤内的放生池,池内又有小岛,整体恰如一个“田”字,形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奇景, 非常美丽。

布局构造

1924重修,建国后又多次维修。

现祠中无塑像,面积50余平方米,高12米,重檐高翘,回廊南北都有石阶,系殿阁式建筑。

祠南为池塘,两侧道路隔开湖面与池塘。池塘南花木扶疏,着名的舞姣石南向耸立,姿态雄伟。石高3米,阔2米,一说又名“蛇蟠石”,历代文献屡有记载。古人赞美此石形状奇伟,“怒目探爪”、“若饥蛟壑舞”。

相传为唐代故物,又说是北宋末年花纲石遗物。石上刻有篆书“舞蛟”二字。石原在濮院,明代移至嘉兴城内,几经沧桑,1953年自东门大年堂前移至岛上。

舞蛟石南,柳暗花明,亭榭临波,显得静谧开阔。

岛北为湖滨公园,有九曲桥相连。公园系1959年辟成,地广20余亩,树青草绿,有亭临湖,坐憩其间,得心旷神怡之趣。

地理位置

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而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岛中最大的一个岛,面积七公顷。

四周围是环形堤埂,岛中有湖,水面划为“田”字形,建有一座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九曲桥。岛上建筑精致,四时花卉扶疏,有“水上仙子”美称。岛南湖面上有三个石塔鼎足而立,塔高2米,球形塔身中空,有五个小圆孔,有“明月映深潭,塔分一十八”之说。

绿岛凝秀,廊桥曲折,文脉凝重,丰姿绰约,人们将这里比作神话传说中的仙岛,故此岛有“小瀛洲”之称。

景点信息

门票:

20元

开放时间:

07:30 - 16:30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潭印月岛

最佳旅游时节:

春秋最佳

这两季是游玩西湖及其周边景点的最佳时令,气温合适。

以上仅供参考

‘捌’ 三潭印月的含义和妙处是什么

三潭印月的含义和妙处是三潭印月岛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俯瞰整个小瀛洲犹如一个硕大的“田”字。

小瀛洲上有开网亭、亭亭亭、九狮石、闲放台、迎翠轩、我心相印亭等园林建筑点缀其间。绿树掩映、花木扶疏。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园林富于空间层次变化,造成“湖中湖”、“岛中岛”、“园中园”的境界。

三潭印月故事

岛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传为苏东坡在杭疏浚西湖时所创设(现有石塔为明代重建)。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确实难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当年苏轼清理西湖的淤泥时,这里挖掘最深,为了标志水域界限和标示湖中淤泥淤积情况,在此修理石塔。每逢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人们在中空的塔内点上蜡烛,烛光外透,这时塔影,云影,月影融成一片,烛光,月光,湖光交相辉映的绮丽景色。

苏轼疏浚西湖之后,在西湖深水处建成三座瓶形石塔,明令从苏堤到这里的水域不得种植菱芡,并显示湖泥淤积情况。现存的三塔是明天启年间重建的。

三塔高约2米,分布呈每边62米的等边三角形。62米的由来,我国古代长度计量单位是尺、丈,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0.31米,62米约合20丈或200尺,这样62米就好理解了。